“看齐”,既是党组织对党员的要求,又是党员自律、自强、自守、自励的准则与标识。在任何情况下都要按照政治要求履行政治责任,坚决做到把聆听党的声音和服从党的利益放在第一位。这是前提,这是基础,这是根本。因为只有党中央才是“看齐”的楷模与标杆,并由此而决定了坚持党的领导始终都是践行“看齐”的基本前提和首要条件,正如同志所指出的那样,“坚持党的领导,首先是要坚持党中央的集中统一领导,这是一条根本的政治规矩”,这同时也是“看齐”的核心意蕴所在。
在事物的运行、发展过程中,出现不整齐的现象似乎在所难免,此之谓“夫物之不齐,物之情也”。然而,与此同时,却又有云:“凡兵之道,莫过于一。”这就是说,对于任何一个战斗集体而言,都必须做到整齐划一、一以统之,务求认识一致、步调一致、目标一致、行动一致。只有这样,这个战斗集体才能成为统一的队伍,形成统一的意志,凝成统一的力量,并恃之而擘划大战略,实现大目标,完成大任务,撷取大收获。在这里,“一”是个关键词。它既为同一、专一、一元、一应、一准、一致、一流、一律、一举、一共之辞令,又有一鼓作气、一马当先、一日千里、一往无前之意蕴。对于一个战斗的、革命的、勇于担当、锐志进取的集体来说,乃是自当和必当赋有这样的思想素质、精神气质与内在品质的,并因此而得以获具坚如磐石、浩若大海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否则,一旦沦落为“二”、绎变为“三”,那就会使整个集体由松散走向溃散,并逐渐丧失凝聚力与战斗力。“二”的大写是“贰”,其表意则为贰臣、贰心——变节、背叛。对于“三”,老子则说:“三生万物。”由此可见,将兵道的旨要确立为“一”,实在是事实使然,规律使然。
军队如此,任何战斗的革命的集体亦皆如此。不这样,就无法形成凝聚力和战斗力,其所制定的纲领和设定的目标也便无法兑取、难以实现。因为对于一支军队抑或一个战斗集体而言,旗帜就是方向,榜样就是力量,规矩就是准则,理论就是主张。而要使之作用得以充分发挥、完整体现,并产生巨大的效能,发挥积极的作用,就必须强化看齐意识,真正使“看齐”成为每个成员的高度自觉与行为准则。因为齐则有力,齐则有序,齐则有为,齐则有效,正所谓“人心齐,泰山移”、“要胜利,先看齐”。
中国共产党是一个秉有先进思想和伟大理想的战斗集体,是一个以革命、建设、改革、发展为崇高使命和宏伟志向的无产阶级先锋队,并因此而致其从诞生之日起便赋有了明确而强烈的“看齐”意识。早在红军时期,党便以歌明志,唱道:“军令重如山,纪律似铁坚。”“加强纪律性,革命无不胜。”在整个革命战争年代,军令,就是看齐的旌标;纪律,就是看齐的规约。而军令如山、纪律若铁,则有力地质证了看齐在精神上的深刻涵义和行动上的严格规制。正因为这样,在不到5年的时间里,党员人数便从二大时的195名迅速发展到了5万名以上。而在抗日战争中,由共产党所领导的八路军在刚一进入太行山时仅有8万多人,但经过八年抗战之后,走出太行山的却是党领导下的百万雄师。之所以会发生如此巨大的变化,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对“看齐”意识与“看齐”行动的不断深化与强化,并在长期的革命斗争实践中渐渐衍化成为党的规矩、准则和纪律。基于此,毛泽东同志在党的七大预备会议上充满激情和深情地号召全党:“我们要向中央基准看齐,向大会基准看齐。看齐是原则,有偏差是实际生活,有了偏差,就喊看齐。”
这既是对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又是对党性原则的高度概括,自然也理所当然地成为了全党所一致认同和严格执守的法则与规矩。法则者,乃绳墨也;规矩者,乃格制也。其作用皆在于引领和规范全体成员的认知向度与行动方略。正因为如此,我们要战斗,要胜出,就必须遵法纪、守规矩,并将之奉为铁律,加以严格执守。然而,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不断强化“看齐”意识,在工作实践和改革进程中自觉而主动地向中央看齐,向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看齐。只要做到了真正看齐、始终看齐,我们就会眼前有目标,胸中有格局,脚下有底气,浑身有干劲。只有做到了始终看齐,真正看齐,我们才能在前进的道路上遇难不踟蹰,逢危不动摇,永远步履坚定,始终信心满满,既是政治上的明白人,又是改革中的带头人。因为看齐形成共识,共识凝聚力量,而且这种由统一认识和统一意志所形成的力量,既是永无穷匮的,又是所向披靡的。它完全可以像钢铁、像烈火一样压倒一切、战胜一切,而绝不因困难而退却,绝不为敌人所征服。诚如所言:“只有全党思想和意志统一了,才能统一全国各族人民思想和意志,才能形成推进改革的强大合力。”而怎样才能实现全党思想和意志的统一呢?同志给出的答案则是:“经常、主动向党中央看齐,向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看齐。”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