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号:
中国农业大学现代远程教育
毕业论文
论文题目: 怎样理解实事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
学 生 指导教师 专 业
层 次
批 次
学 号 学习中心 工作单位
年 月
中国农业大学网络教育学院制
目 录
目 录 .................................................................................................................................................................................................. 2 摘 要 .................................................................................................................................................................................................. 2 关键词 .................................................................................................................................................................................................. 3 1 前沿 .................................................................................................................................................................................................. 3 2 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 ...................................................................................................................................................... 4
2.1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提出和确立 ........................................................................................................................................ 4 2.2 实事求是体现了毛泽东思想的本质特征 ........................................................................................................................... 5 2.3 实事求是贯穿于毛泽东思想的全部内容之中 ................................................................................................................... 5 3 实事求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精髓 .................................................................................................................................. 6
3.1 邓小平理论中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和发展 ....................................................................................................... 6 3.2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新发展 .................................................................................................... 8 3.3 科学发展观是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在新阶段的发展 ........................................................................................................... 9 4 结论 ................................................................................................................................................................................................ 10 参考文献: ........................................................................................................................................................................................ 10
摘 要
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哲学思想之精髓。这条正确的思想路线是毛泽东同志为我们党确立起来的,但在“文革”期间,受到严重的破坏和背离。在改革开放的实践过程中,邓小平同志领导我们党重新恢复和发展了这条正确的思想路线。此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对这条正确的思想路线在理论和实践中不断地进行丰富和发展。因此,这条正确的思想路线始终贯穿于中国社会主义革命贯穿于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全过程
2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精髓 实事求是 思想路线
1 前沿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同中国共产党的思想路线是完全一致的,都是实事求是。所谓精髓,从某一理论而言,指的是能使这一理论得以形成和发展并贯穿其始终 ,同时能体现其最本质的东西。一方面,正是由于把握和运用了这个精髓,才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创立和发展,才有十六大以来的理论创新;另一方面,这个精髓,又体现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各个理论成果基本内容的各个方面。“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的精髓,是我们处理一切实际事务的基本原则,所以我们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从中国的国情出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实事求是蕴含着丰富的时代内容,与中国传统文化有着深厚的关系,学界历来重视对这种关系的研究和探讨,然而以往的研究工作大多是从毛泽东的语言表述形式溯源其文献出处,而不是揭示其精神实质上的内在关联;从结果上考证这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的传统材料因素,而不是从起源上揭示传统因素在毛泽东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是如何起作用的。在传统文化中,实事求是表达的主要是一种学术上的治学态度,虽然包含着言必有据的求真精神,但在考据学中,却成为一种埋头故纸、脱离现实实际的学风:“虽实事求是,而乃虚之至者也。”显然,毛泽东所阐释的求是”与这种考据学的实事求是是大相径庭的[1]。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大理论成果不仅存在着实践的历史联系,而且也存在着思想上的逻辑联系。而贯穿其产生和发展始终的就是实事求是,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实质上就是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实事求是,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精髓,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精髓,是我们党一贯倡导的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和最根本的工作方法。它不仅彰显了中国
3
马克思主义所具有的鲜明独特的理论主体性,而且构成推动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不断创新发展的内在动力,是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内在逻辑[2]。
2 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
毛泽东思想的基本点就是实事求是,就是把马列主义的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毛泽东同志在延安为中央党校题了“实事求是”四个大字,毛泽东思想的精髓就是这四个字[3]。邓小平这一科学论断极其精辟地阐明了实事求是在毛泽东思想科学体系中的重要地位。 2.1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提出和确立
“实事求是”这个成语出自东汉班固所著《汉书.河间献王传》。原文是:“修学好古,实事求是,从民得善书,必为好写与之,留其意”。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最早提出实事求是思想的是毛泽东。1930年5月,毛泽东针对当时盛行的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把共产国际决议和苏联经验神圣化的错误倾向,发表《反对本本主义》一文。这篇文章在党的历史上第一次明确提出思想路线的概念。在文中毛泽东指出“马克思主义的本本是要学习的,但是必须同我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 [4]。 1941年毛泽东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一文中,结合革命实践的新鲜经验,对实事求是作了马克思主义的解释。指出:“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我们要从国内外、省内外、县内外、区内外的实际情况出发,从中引出其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即找出周围事变的内部联系,作为我们行动的向导。而要这样做,就须不凭主观想象,不凭一时热情,不凭死的书本,而凭一客观存在的事实,详细地占有材料,在马列主义一般原理的指导下,从这些材料中引出正确的结论” [5]。这就是将实事求是的工作态度和工作方法,提高到辩证唯物主义的高度,赋予科学的含义和理论的形态,使它成为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基本精神的中国语言表达形式,成为党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路线的简明概括石经过延安整风运动,实事求是成为全党的行动准则。后来,毛泽东在给延安中央党校题词时写下了“实事求是”四个金光闪闪的大字作为校训的重要内容。
4
1945年,毛泽东在党的七大上着重强调做好调查研究工作,必须注意的两个问题,一是向群众调查实际材料,这就把调查研究和党的群众路线统一起来;二是要有正确的调查研究方法,要眼睛向下,甘当群众的学生。他还为党的七大纪念册题词:实事求是,力戒空谈。延安整风和七大胜利召开,全党思想路线问题得以确立。 2.2 实事求是体现了毛泽东思想的本质特征
毛泽东思想的本质特征,就是马列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具体实际相结合,它是“理论与实践的统一”这个马克思主义基本原则的集中体现,其实质就是实事求是。毛泽东思想就是马列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与建设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毛泽东在中国革命与建设的长期实践中,一贯倡导要以科学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反对脱离中国实际,机械搬运马克思主义。他把高度的理论修养和严格的求实精神有机地融为一体,坚持从中国历史条件出发,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理论勇气,独创性地解决了中国革命的一系列重大问题,开辟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新道路,形成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列主义。可见,实事求是体现了毛泽东思想的本质特征。 2.3 实事求是贯穿于毛泽东思想的全部内容之中
毛泽东思想是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具有多方面的内容。实事求是作为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不仅贯穿于毛泽东思想形成与发展的整个历史过程,而且贯穿于毛泽东思想的全部内容之中,成为毛泽东思想的出发点和根本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是在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大国中进行的,具有许多其他国家所没有的复杂而特殊的问题。解决这些问题,在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著作中找不到现成的答案。毛泽东坚持实事求是,把科学精神和创新精神结合起来,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深刻地揭示了中国革命的特点和规律,创立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理论,创造性地回答了中国革命中的一系列重大问题,为中国革命指出了一条独特的发展道路。可见,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思想贯穿着实事求是精神。在社会主义革
5
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思想中,毛泽东依据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所创造的经济政治条件,实事求是地制定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的方针,开创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成功地解决了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落后的大国中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艰难任务。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毛泽东就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提出了一系列正确方针。在这些重要思想中同样贯穿着实事求是的精神。
此外,在人民军队建设和军事战略思想中,在党的建设的思想中,在关于政策和策略以及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的思想中,都贯穿着实事求是精神。
3 实事求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精髓
中国革命事业的胜利靠的是实事求是,同样中国建设和改革开放伟大事业的胜利也要靠实事求是。历史已经雄辩地证明:什么时候坚持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革命和建设事业就会取得成功。反之,什么时候背离了实事求是的准则,革命和建设事业就会遭受挫折。实事求是是我们任何时候都必须坚持的一项准则,是我们的传家宝。我们要世世代代相传下去,永不放弃。 3.1 邓小平理论中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和发展
毛泽东思想指引中国共产党人从中国国情出发,创造性地开辟了一条不同于俄国十月革命的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取得了中国的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建立起社会主义新中国,使中国真正走上了建设和发展的道路。这些成就的取得最根本原因在于党坚持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但20世纪50年代末期到“文化大革命”结束的长达20多年的时间内,由于“左”的思想的禁锢,我们党逐渐背离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脱离了我国的现实国情,使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经历了曲折发展的道路。“文化大革命”的结束,宣告了“左”的指导思想的彻底失败。但是由于当时不仅长期形成的“左”的指导思想并未从根本上得到纠正,而且“两个凡是”又成为禁锢人们思想的新的精神枷锁,严重地阻碍着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
6
拨乱反正的推进,致使党和国家的各项事业处于徘徊的局面。在这个事关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重大历史关头,邓小平深刻总结“文化大革命”的惨痛教训,着眼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形势、新任务,一针见血地指出,必须解决思想路线的问题。为了重新确立党的思想路线,他不仅支持和领导了关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大讨论,而且结合实践的需要和理论的发展,丰富和发展了党的思想路线。
3.1.1 邓小平对实事求是的论述深化了对实事求是的认识
邓小平不仅从哲学的高度论述了实事求是的理论地位,而且科学地揭示了实事求是在中国革命和建设中的决定作用。首先,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马列主义、毛泽东的精髓。实事求是是无产阶级世界观的基础,是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基础[6]。邓小平把实事求是提到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核心地位,这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尚属首次。我们坚持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最根本的就是坚持实事求是。其次,坚持实事求是,在中国革命和建设中具有决定作用。坚持实事求是,对于我们党制定和贯彻正确的方针和政策,特别是制定和贯彻对于党和国家前途命运具有决定性影响的正确政治路线至关重要。思想路线不是小问题,这是确定政治路线的基础。邓小平理论中的这些科学论述,为我们深化对实事求是理论与实践价值的认识,增强坚持以实事求是为核心的党的思想路线的自觉性和坚定性,一以贯之地运用实事求是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使思想和行动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的新形势、新任务,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武器。
3.1.2 邓小平把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有机统一。
1978年12月,邓小平从拨乱反正特别是从开创新的历史时期、进行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战略需要出发,发表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重要讲话,不仅把解放思想鲜明地提到了突出的位置,而且把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有机统一起来。只有解放思想,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我们的社会主义建设才-能顺利进行,我们党的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理论也才能顺利发展[7]。解放思想,就是使思想和实际相符合,使
7
主观和客观相符合,就是实事求是。这些论述,不仅阐明了解放思想的科学内涵,而且揭示了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辨证关系,把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有机统一起来,丰富和发展了党的思想路线,赋予党的思想路线以更深层次的时代内涵。
3.1.3 邓小平把实事求是思想路线构建成为一个科学的理论体系
把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构建为一个完整的科学理论体系,作为我们党的思想路线,是邓小平理论的重大贡献。1980年9月,根据邓小平关于党的思想路线的一系列阐述,第一次将党的思想路线完整地表述为《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从而使党的思想路线有了更完善,丰富的内容。邓小平理论中对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系统全面的概括,使党的思想路线成为一个完整而科学的系统。其中,“实事求是”在党的思想路线中居于核心地位[8]。
3.2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新发展
历史是向前发展的,社会是在进步的。当历史跨入了21世纪之后,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坚定不移地运用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指导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并进行了理论探讨,进一步探索党的执政规律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规律,与时俱进地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注入了新内涵。面对进入新世纪的新形势和新任务,要完成改革和发展的艰巨任务,必须坚定不移地贯彻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既要坚持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又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9]。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弘扬与时俱进的精神,是党在长期执政条件下保持先进性和创造力的决定性因素。我们党能否始终做到这一点,将决定着中国的发展前途和命运[10]。可见创新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内在要求。
要使党和国家的事业不停顿,首先理论上不能停顿。理论创新是理论的生命力之所在,理
8
论创新对于党和国家的事业有着巨大的指导作用。党的十六大指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发展的、前进的。全党必须在思想上不断有新解放,理论上不断有新发展,实践上不断有新创造,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贯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各个领域,体现在党的建设的各个方面,使我们党始终与时代发展同步伐,与人民群众共命运[11]。这是对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全面要求,也是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倡导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在当前的具体要求。坚持这个要求,党的指导思想还将继续前进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一定会更加兴旺发达[12]。 3.3 科学发展观是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在新阶段的发展
科学发展观是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中央领导集体理论创新的指导思想,它不仅贯穿于中央领导集体创新的整个理论体系中,而且贯穿于中央领导集体理论创新的整个过程中。
科学发展观在内涵上,指的是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领导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以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中,立足于国情,着眼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密切注视国内外形势的发展变化,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导下,紧紧抓住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根据实践的需要和现阶段中国发展的要求,审时度势,不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提出的一系列新的理论观点和战略思想以及由此构成的一个相互贯通、相互联系的理论体系[13]。党的思想路线是我们党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观点和根本方法,是领导集体理论创新的思想基础。求真务实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所要求的认识真理、把握规律、发挥主观能动性而又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的理论和实践、知和行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是新一代中央领导集体进行理论创新的思想基础和做好各项工作的正确指导思想
[14]。
在新世纪新阶段,在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指导下,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和落实科学
9
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建设和谐世界、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增强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等一系列理论成果,这些都是我们党在求真务实过程中所取得的理论创新成果。
4 结论
综上所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产生和发展离不开实事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也离不开实事求是。实事求是本身具有较强的概括性和稳定性,是用中国式的语言对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的最好概括。它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理所当然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精髓。
参考文献:
[1] 魏海东.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及其基本规律研究[D]. 西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2] 马世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主要特征研究[D]. 曲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3] 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126.
[4] 毛泽东著作选读上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51.
[5] 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802.
[6] 三中全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22.
10
[7] 三中全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22.
[8] 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364.
[9] 江泽民.论中国特殊人社会主义[M]. 北京:学习出版社,2002,633
[10] 江泽民.论中国特殊人社会主义[M]. 北京:学习出版社,2002,635
[11] 十五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 下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2414
[12] 十六大报告辅导读本[C].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16
[13] 胡锦涛.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 2005
[14] 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读本[M]. 北京:党建读物出版社,2004,272
11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