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与翻译201 2年第3期 “认知语言学" 再思考 高笑可 (北京大学中文系,北京loog?1) 摘要:文章主要结合语言事实讨论认知语言学的“时间顺序原则”、“象似性”、“距离象似动因”、“有界无界”等四个基本 理论。针对前人运用这些原则对汉语进行的一些研究,从具体问题的分析和语言学方法论的评价两个方面提出自 己的看法:认为它重视人的认知能力在语言形成和运用中的重要作用,对部分在传统形式语法框架内解释有困难 的问题提出了新的方案。推动了语言研究的深入。但是,作为一种系统的分析方法,其概念术语的界定以及分析原 则的使用方面还存在诸多问题。作为一种语言学的方法,在语言现象的解释方面,其普适性和可操作性仍有待于 更多语言事实的检验。 关键词:认知语言学;时间顺序原则;象似性;距离象似;有界无界 中图分类号:HO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o823(2012)03-0005--06 近20年来,国内语法理论研究大致可以归为两 “状语+中心语”顺序反映了事情发生的顺序。这个 种不同的研究方向,即形式主义和功能主义。自20 原则可以很好地解释下面的用例:他把黑板上的字 世纪初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以来,结构主义成 擦了/.他把黑板上的字写了。前一句的预设是 黑板 为国内外语言研究领域的主流。结构主义认为,语 上的字”在 擦”之前先在“黑板上”,所以语序遵 言研究的任务就是要对独立的语言符号系统进行 循时间顺序,而“黑板上”的字是在“写”之后才有 描写。符号本身是无法论证的,它们存在的意义在 的,所以不能说“他把黑板上的字写了”。 于和其它符号的关系,所以结构主义语法又被称之 也有些学者对这个原则提出了否定意见,如袁 为形式语法。结构主义关注语言符号“是什么”,追 毓林(1993)、蒋绍愚(1999)、姚振武(2007)等。姚文 求“知其然”。而8O年代以来,认知语言学者们开始 认为:“汉语从古至今基本语序是‘SVO,.…“这个基 注意到j在这套符号体系之外,人的认知能力在语 本语序恰恰不符合‘时间顺序原则’。因为按照时间 言中具有重要作用。他们注重对语言的解释,并形 顺序,是应该先有‘S’和‘0’,后有‘V’。以‘我吃饭’ 成了一些基本的概念。但总体来看,由于认知语言 为例,总是先有‘我’和‘饭’,然后才会‘吃’。不可能 学没有整体观和系统观,所以提出的部分基本概念 先有‘吃’后有‘饭’。因此,真正遵守‘时间顺序’的 和原则存在表述不准确的现象,其随意性和矛盾之 应是‘SOV’或‘OSV’,而不是‘SVO一。我们认为尽管 处也屡屡可见。 时间顺序原则有很多例外,但是姚文对于时间顺序 1.关于“时间顺序原则” 原则的批评有失偏颇:时间顺序原则表现在语言 1.1 戴浩一(1988)提出了“时间顺序原则” 中,只存在于陈述性成分之间(包括动词性成分、介 (The principle of temporal sequence。PTS):两 词短语等)。动词的基本属性是时间性,因而表现为 个句法单位的相对次序决定于它们所表示的概念 陈述性,所以动词间可以有时间顺序;介词是由动 领域里的状态的时间顺序。 词演变来的,介词词组也表现出一定程度的陈述 这篇文章提出了现代汉语中的以下四种符合 性,所以介词词组和动词间也可以有时间顺序。时 时间顺序原则的语序:句子和句子的先后顺序反映 间顺序原则并不适用于陈述性成分和指称性成分 了事情的顺序、两个谓语动词的先后顺序反映动作 之间,用“我吃饭”这种只有一个谓语动词的句子来 的先后顺序、动补结构的“动作+补语”、状中结构的 否定时间顺序原则是不合适的。 作者简介:高笑可(1984-),女,北京大学中文系20O9级博士生,研究方向为汉语史. ・5・ 认知语言学 再思考 关于处所状语是否符合时间顺序原则,戴文认 为:它出现在动词之前表示事情发生的地点,出现 在动词之后表示事情过后参与者所处位置。姚文认 “在 从 到”等逐渐发展,代替了原来的“于”。而 它们都是从动词虚化来的,它们在先秦汉语中都是 根据“时间顺序原则”放在动词前的,这样,临摹原 则就代替了抽象原则。总的过程可以图示为: V+(0)+于+L—V+(0)+L 为现代汉语中有许多反例:(1)他在黑板上写字。一 他写字在黑板上。(2)他在锅里撒了胡椒面。一他撒 胡椒面在锅里。(3)他在箱子里藏了一支枪。一他藏 一支枪在箱子里。“前一句符合所谓时间顺序,后一 句则否。前一句的‘在’字结构确实表示‘事情发生 的地点’,但后一句的‘在’字结构却绝不‘表示事情 过后参与者所处位置”’。我们认为,姚文所举后一 例也可以用时间顺序原则解释:“他写字在黑板 上”,“他写字”是一个陈述,“在黑板上”是 字”的 一个陈述,即“字,,户厅处的位置。“他”先“写字”,然后 “字’,在黑板上。这两个陈述性成分的顺序和它们在 概念领域里的顺序是一致的。同样“他撒胡椒面在 锅里 他藏一支枪在箱子里”也是两个陈述。 我们认为上述被视作反例的句子实际上符合 时间顺序原则,但并不赞同用这个原则去解释所有 汉语句子的语序。姚文还指出很多不符合时间顺序 原则的句子。关于汉语的语序,戴(1990)在时间顺 序原则、时间范围原则之外,又提出了凸显原则、信 息中心原则,但并没有如时间顺序原则一样作详细 说明。我们认为从功能和认知的角度提出新的理论 原则,只着眼于解释个体的例外,而缺少语法系统 的关照。各原则之间的适用范围、系统性解释力和 原则间协同作用的机制,都尚未得到有效的说明。 1.2我们下面讨论先秦汉语不适于用时问顺 序原则进行解释的问题。蒋绍愚(1999)在《抽象原 则和临摹原则在汉语语法史中的体现》中运用抽象 原则和临摹原则来解释先秦汉语中的“于+处所”置 于动词之后发展为现代汉语中处所介词词组置于 动词之前。据谢信一(1991)“我们可以把感知或概 念上促成的规则称为临摹原则,把以逻辑一数学为 基础的规则称为抽象原则”。用抽象原则组织句子, 一般要靠形态标记。先秦汉语中“V+(0)+于+L”的形 式.中,“于+L”统统放在动词后面,这是因为有“于” 这个标记的缘故。到西汉,“于”可以不要“V+(0)+ L”,“于”这个标记的消失,就动摇了“于+L”一律后 置于动词的这一“抽象原则”,这样“L”就既可以置 于动词后,也可以置于动词前。置于动词前的“O+L” 从西汉到南北朝逐渐增多,而且是根据“时间顺序 原则”来排列的,如《史记・武帝本纪》“泰山上举 火”。同时,从汉代到魏晋南北朝,新兴的介词如 ・6・ L+V+(0)— 介词+L+V+(0) 同时,蒋文还指出,西汉,很多处所名词后面加 上了方位名词上、中、下等,所以前面可以不要“于” 也可以区分实体名词和处所名词了。所以,我们是 不是可以把方位词代替介词“于”区别实体名词和 处所名词看作抽象标记的一次更替,那么,汉语处 所词语位置演变过程可以修改为: v+(0)+于+L(投其璧于河)一v+(0)+L+方位词 L+方位词+V+(0)(乃投璧河中,泰山下引汶水) — 介词+L+V+(0) 蒋绍愚运用抽象原则和临摹原则试图解释先 秦汉语表处所的词语从动词后移到动词前的变化。 通过上述论证过程,我们认为这种解释隐含了一个 前提:即古代汉民族认知方式不同,且汉语从古代 到现代与人们的思维方式同步发展,由抽象发展为 临摹。似乎可以看出,在魏晋南北朝阶段,汉民族的 思维是处于由抽象转变为临摹的过渡时期,期间人 们的思维产生了质的飞跃。但正如姚振武(2007)指 出的:“(临摹原则和抽象原则的结合)给认知语言 学带来了左右逢源,无所不胜的便利。因为它可以 随心所欲地解释他们所能解释的现象,而把那些不 能解释的现象推给‘抽象原则’了事,……这种学说 由此陷入了随意化的境地,失去了可证伪性,恐怕 也是事实。”由此可见,运用抽象原则和临摹原则解 释处所词的移位现象属于一种包含了隐含前提的 认定,而非经过严密逻辑推理的论证。姚振武 (2005):在语序问题上采取“少数服从多数”的办 法,其动力来自把某种语序与人的某种所谓“认知 心理”直接挂钩,这种挂钩是非常值得怀疑的。 2.关于“语言象似性” 2.1关于符号和所指的关系这个问题一直存 在两种不同的看法:一派认为名称和事物之间存在 着自然的联系,这个观念古已有之,柏拉图即是典 型代表。另如洪堡特《论人类语言结构的差异及其 对人类精神的影响》中极力主张理据性;另一派认 为,二者的联系完全是人们规定的,最早倡导此说 的是亚里士多德。王寅(2001)对象似性和任意性斗 争的历史作了详细的分析,并将其分为三个时期: 语言与翻译201 2年第3期 两论相持时期(古希腊至l9世纪末);索绪尔时期 象似性理论目前存在几个典型的研究视角,如 时间顺序、距离象似等。但总体来说,在系统研究领 域,各自的适用范围仍然不够清晰。同时,在面对同 一(2O世纪初至6O年代);后索绪尔时期(60年代以来, 象似说开始得到深入研究)。 索绪尔《语言学教程》中认为语言符号的基本 性质是任意性和线条性。任意性即语言符号和所指 间是没有理据和不可论证的。由此抽象出一套独立 语言现象两个原则都可以用于解释时,优先选用 哪一个原则,以及各个原则在认知语言学的分析体 系中所处的位置等,都需要进一步探索。在象似性 原则的背景之下,可对象似程度进行细化研究,并 的语言符号系统,并把言语研究从语言研究中区分 出去,认为语言研究的主要任务就是研究这套符号 分析各个原则对不同语言类型的普适性问题。语言 象似性体现在语言各个层级的各种符号和其意义 系统的规则。自此以后,结构主义语言学成为语言 学界的主流,语言符号的任意性也深入人心。 20世纪30年代开始,陆续有语言学家提出语序 和它所描述事件的时间关系有关,即语言结构的安 排取决于概念领域的结构,如Bahagel(1932) B01inger(1952、1965)、Jakobson(1965)、Geenberg (1966)等。后来,功能语言学家发现,象似性广泛地 存在于大量语言的各种词法、句法组织之中。但是 他们并不反对任意性,他们反对的只是任意性地夸 大。Bolinger甚至在自己编的本科生教材中把语言 的本质特性改为“语言既是任意的又是非任意的”。 80年代研究汉语的学者也陆续提出了时间顺序原 则、距离象似原则、数量象似原则等类别。 研究象似性的学者大多不反对任意性,而是强 调把两者结合起来进行语言研究。索绪尔《普通语 言学教程》:“一切都是不能论证的语言是不存在 的;一切都可以论证的语言,在定义上也是不能设 想的。 符号可能是相对地可以论证的”。索绪尔之 后的结构语言学家没有发展相对任意性的观念,而 是将绝对任意性的观念发展了一大步。石安石是这 一观点的代表(1994):语言符号的任意性普遍存 在,可论证性大量存在,都是事实。只是各有各的内 容和范围,并行不悖。承认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并不 以牺牲对方为代价。我们基本同意石安石的观点。 具体来说,任意性和理据性存在于语言符号和所指 间的不同阶段和不同层面。结构语言学注重对语言 的描写,追求“知其然”,把符号视作一个既成的符 号系统,强调它“是什么”,在这个过程中更多地注 重它的独立性;而认知语言学注重对语言的解释, 追 知其所以然”。认知语言学强调研究语言符号 是“怎么来的”,“为什么会这样”,在此过程中必然 要找到更多的理据。两者是语言研究的两个相异而 又互补的方面。 2.2语言象似性理论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徐 通锵的汉字理据性研究: 的关系上:语言符号(形、音):语素、词、词组、句子、 篇章。这些形式与其所指之间的关系如何,语言的 形和音都是符号,两者的结合点都是语义。 徐通锵就汉字的理据性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他 认为汉语是一种重直觉的语义型语言,和西方重假 设和约定的语法型语言不同,理据性是其编码时的 一个基本原则:“(汉)字是形音义三位一体的结构 单位,义是核心,音与形是表现这一核心的物质形 式;它们与义的关系都存在着理据,只是表现形式 不一样。’他提出“字本位”理论, 六书”的理据性 进行了分析,并认为汉字形音义间的理据性在历史 发展中是有变化的:象形、指事、会意是临摹性的三 种表现;后来表形的方法已不能满足语言编码的需 要,只能采用借字表音的方法去书写语言中的 “码”,于是产生了假借。“根据文字发展的一般规 律,汉字应该顺应这种假借的趋势而走上拼音化的 道路。但是,汉字的发展却与这种一般规律背道而 驰,因为拼音化与汉语的理据性编码原则是矛盾 的”:经过曲折的发展,汉字最后找到了自己记载汉 语的最佳表达方式,就是形声字,从而使字的理据 性编码机制形式化、表层化,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 阶段。图示如下: 义 3.距离象似动因与汉语名词短语 3.1距离象似动因的定义: Haiman(1983)将距离动因表述为:语言成分之 间的距离反映了所表达的概念的成分之间的距离。 Givon(1990)称为“相邻原则”,定义为:在功能上、 概念上或认知上更接近的实体在语码的层面也放 得更近。张敏(1998)通俗地说,它指的是元素之间 ・7・ 。认知语言学’再思考 的表层形式连接越紧密,其意义联系往往也越紧 密,因而形式关系是意义关系的临摹。所以,距离象 似动因和时间顺序原则一样,也是一种语言临摹概 念的手段。 3.2距离象似动因和汉语名词短语 DN。领属类不管是可让渡的,还是不可让渡的,都被 感知为两个独立的个体,故其间的概念距离较大, 所以必须带de。如“我的朋友”(见问题三)。 综上,汉语名词短语中de的隐现问题是汉语语 法学界的一个老大难问题,很多人从不同的角度如 张敏(1998)认为汉语的名词短语明显地体现 了距离象似原则: ——区别词作定语。区别词一般为事物的永久 音节、语体、语义、语用等试图对它进行分析,但都 没有找出统一的、规律性的标准。张敏(1998)运用 距离象似动因对汉语名词短语中的de的隐现等问 稳固、难以变易的属性,而且是没有程度差别、不涉 及主观判断的较绝对的属性,所以和名词短语的关 系更近。 ——单音节形容词作定语。单音节形容词作定 语的分三类:第一类,跟任何N都无法构成DN结构, 如“对、行、疼、饱、烦、冷、远、静、广’’等。这类词不能 直接作定语,主要作谓语。这是与其意义直接相关 的:它们所表示的性状明显有临时性和特定性(见 问题一)。第二类,能跟某些N直接组合成DN,但是N 不能自由替换,如可以 ‘脏水”,不能说“脏棉花”。 这是因为什么样的属性能形容什么样的事物,是约 定俗成的,很难讲出道理来。第三类,能相当自由地 构成DN。有“大、小、新、旧、好、坏、真、假”。这与它们 的使用频率有关,它们体现了人类语言对事物从属 性方面作出的最为概括的分类。 ——双音节形容词作定语。双音节形容词作定 语时,如“漂亮姑娘 老实人”等口语体的双音形容 词定语是对N的一种分类,但是‘‘辉煌成就”等书面 语体的双音形容词定语更像是一种状态,按照之前 的距离象似原则,这里的de不应该隐去。张敏认为 隐去de的条件只能用习惯用法去解释,或者是因为 语体的区别。 ——动词作定语。有的动词作定语不需要de, 如“剩饭、炒番茄、考试成绩、洗澡水”。有的动词作 定语一定要de,如“吃饭的地点、打仗的能力、省油 的汽车”。张敏认为有两条规律:首先,单音动词直 接做定语的能力和数目都远远小于双音节动词;其 次,书面语色彩较强、正式用语里的动词更容易构 成DN。二者也大致重合,单音动词多为口语体,书面 语则多用双音动词。 ——名词作定语。可分作属性类和领属类两 种。属性类,可表示事物的质料、功能、身份、来源等 方面,这些属性对中心语都有分类意义,且名词表 示的属性和形容词表示的属性相比,更稳固、更客 观、更本质(见问题二),所以一般都可以直接构成 ・8・ 题进行了分析和解释,总体上贯穿了一个认知原 则:概念距离近的大多不用 ̄31]de,概念距离较远的, 形式距离也远,要加de。这是一个可贵的探索。但还 有一些问题需要解决: 第一,单音节形容词作定语有一类形容词,如 “对、行、疼、饱、烦、冷、远、静、广”等,不能直接作定 语,主要作谓语。这是与其意义直接相关的:它们所 表示的性状明显有临时性和特定性(张敏1998)。我 们认为,其中所举的“静 冷”等形容词所标示的形 状未必具有临时性,而属于常规用法。如“静夜”、 “冷水”等。至于其形状的特定性,应该是形容词所 普遍具有的一种性质,因而不能作为解释此类语言 现象的直接证据。 第二,名词表示的属性和形容词表示的属性相 比,更稳固、更客观、更本质,所以一般都可以直接 构成DN(张敏1998)。其中“客观”、“稳固”等解释词 所指不明。名词作定语是汉语中普遍存在的语言现 象,其中有一部分具有稳固的特点,如“人民公园”; 也有部分名词作定语只是属于临时的一种修饰关 系,例如“刀子嘴 豆腐心,,等。 第三,领属类不管是否可让渡的都必须带de (张敏1998)。其实深入观察就会发现,这种解释并 不具有普适性。因为从某种角度上说,身体部位是 永远领属于身体的,并不是独立的。它和身体的概 念距离更近,但我们单说时通常不说“他手”,而说 “他的手”。 第四,分析中虽然大致贯穿了距离象似原则, 但对于其中部分现象的解释也动用了约定俗成、音 节、语体等因素,如单音节作定语,可以说“脏水”, 不能说“脏棉花”,“这是因为什么样的属性能形容 什么样的事物,是约定俗成的,很难讲出道理来。” 双音节形容词作定语,“哪些组合隐去de似乎只能 用习惯用法去解释,或者是因为语体的区别。”在分 析动词作定语时,再次用语体和音节来解释动词作 定语时de的隐现,但是“洗澡(水)”和“炒(番茄)”的 语言与翻译201 2年第3期 书面语色彩强度似乎也有强为之说的嫌隙。袁毓林 (1994)也曾批评认知功能语法往往在一种解释行 性状在程度上也有“有界”和“无界”之分,如 “白”代表的性状相对于“雪白 灰白”来说,是“无 后者则代表这个量幅上的某一段, 有界” 不通时,便推给另一种解释,似乎无所不能而实为 界”的,的。朱德熙(1956)从语法功能出发把形容词分为性 无所能。 第五,形体、颜色、质料是多项定语的顺序(张 质形容词和性状形容词两类,并指出两者的区别在 敏1998),但是为什么表示形体尺寸的词就一定在 于后者总是“跟一种量的观念……发生联系”,形容 概念上比表示颜色的词离中心语更远呢?袁毓林 词的有界和无界跟名词和动词的有界和无界具有 (1999)认为应换一种思路,从定语语义聚合的内部 平行性。如:白衣服/木白一件衣服/雪白一件衣服、构成上考察,才能得出更为抽象并能导向深刻的解 好车/水好一辆车/很好一辆车:高举/木高举起/高高 释的语序规则:对立少的定语>对立多的定语。表示 尺寸的语义聚合所含的成员数目少于表示颜色的 语义聚合。我们认为对语义范畴聚合成员数目比较 的解释也不具有普适性,并且在可操作性上有一定 的难度。在一定的范畴内,两者出现频率可能会出 现有悖于常规的偏离。 4.无界、有界与汉语的词类和句法研究 首先来看一组例子:他跳水跳了三个钟头。/:Ic 他跳河跳了三个钟头。戴浩一(1990)指出:“跳河” 比喻“自杀”,语义上即刻改变,跟时段的表达“三个 钟头”不相容。陆俭明(1988)指出数量词对句法结 构有制约作用,如:雪白一件衣服/木雪白衣服、盛碗 里两条鱼/半盛碗里鱼、干干净净一双鞋/半干干净净 鞋等。沈家煊(1995)指出,这种制约实际上体现了 人类认知上“有界”和“无界”这样一种基本对立。 人们感知事物、动作、性状,它们都有“有界”和 “无界”的对立,于是有有界名词和无界名词、有界 动作(非持续动词)和无界动作(持续动词)、有界形 容词(状态形容词)和无界形容词(性质形容词)。 凡是有数量修饰语的名词性成分都是有界名 词(两条鱼);专有名词专指一个或一类事物,因此 也是有界的:带指示的“这、那”的名词性成分大多 也是指称个体事物,因而是有界的(统指性的除外, 如:我发觉这女人全是死心眼儿)。有界名词的本质 是它所指事物的个体性和可数性,无界名词反之。 有界动作有起始点和结束点(事件,非延续,不 可加“着”),无界动作有起始点没结束点(活动,可 延续,可加“着”),或都没有。这种对立在语法上的 典型反映就是动作有“非持续动词”和“持续动词” 之分。数量词对句法结构的制约实际上是“有界” “无界,,对句法结构的制约,“盛碗里鱼”这类句法组 合之所以不成立,是因为其中的有界动词跟后面的 无界名词不匹配,事物的有界和动作的有界是相通 的,两者“存在着清晰的对应关系”(陈平1988)。 举起;把嘴张得大大的/对巴嘴张大大的/把嘴张大。 最后一组用例,沈家煊(2004)认为“张得 抱得”等 复杂的动补结构代表有界动作,只能跟 大大的”等 状态形容词匹配。 有界无界理论在句法上揭示了有界的名词、动 词、形容词互相组合,无界的名词、动词、形容词可 以搭配,揭示了一些有界和无界的词类搭配起来不 合适的现象,尤其是在解释数量词对句法结构的制 约作用时有一定的解释效用。但也有一些问题值得 思考: 第一,文中认为“张得”是有界动作,但除了在 概念上对有界动作进行规定外,对动词性成分表达 有界动作没有进行认定标准方面的阐述,也使得这 种分析方法在可操作性方面受到了较大的局限。 第二,他跳水跳了三个钟头。/:I:他跳河跳了三 个钟头。“跳河”既然比喻“自杀”,那么“跳河”则应 属于有界动作,“三个钟头”是有界时间名词。但两 者实际上不能搭配组成合法的句子。由此可见,有 界无界的原则也并非一种具有普适性的分析模型。 综上,认知语言学能够转换传统的思维模式, 为汉语语法的研究开拓了新的领域。它重视人的认 知能力在语言形成和运用中的重要作用,对部分在 传统形式语法框架内解释有困难的问题提出了新 的方案,推动了语言研究的深入。但是,作为一种系 统的分析方法,其概念术语的界定以及分析原则的 使用方面还存在诸多问题。从语言学方法论的角度 上来看,认知语言学的普适性和可操作性仍有待于 更多语言事实的检验。 参考文献: 戴浩一.1988.时间顺序和汉语的语序【J】.国外语言 学,(1):10-20. 戴浩一.1990.以认知为基础的汉语功能语法刍议(上) 【J】.国外语言学,(4):21-27. (下转第16页) ・9・ 语言与翻译201 2年第3期 王远新主编,赵创宏、李荷副主编.2012.语言田野调查 实录(七)【c】.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Robins.R.H.2007.A Short HiStory of Lingui S— tics.Bei 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An Survey ofField Work in Language Studies in China JIAHong-wei (Post-Doctoral Working Station of Chinese l ̄nguage and Literature,Minzu University of China,Beijig n100081,China) Absract:Field work is one of the basic approaches of language studies.However,language ifeldwork can trace back to ancient times in China,not the product of 20th century linguistics.Grounded upon the general development of language ifeld work in China and western countires,the paper intoduces r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ifeld work in China,tells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erences between the ielfd work in traditional Chinese philology and that in mod- ern linguistics,gives the general picture of Language Field Work Memoir series(2007~2012),the ifrst coHections of the salne sort in China,and ums up its strengths and weaknesses. Key words:field work;language studies;Language Fieldwork Memoir (上接第9页)蒋绍愚.1999.抽象原则和临摹原则在汉 语语法史中的体现[J】.古汉语研究,(4):2-5. 13-24. 姚振武.2005.从语序问题看语法事实中的“优先序列” ….古汉语研究,(2):15-17. 陆俭日月.1998.现代汉语中数量词的作用[J】.语法研究 和探索(四),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沈家煊.1995.“有界”与“无界”【J】.中国语文,(5):367 -袁毓林.1994.关于认知语言学的理论思考【c] 现代 语言学:理论建设的新思考,语文出版社. 袁毓林.1999.定语顺序的认知解释及其理论蕴涵…. 中国社会科学,(2):185-200. 张敏.1998.认知语言学与汉语名词短语【M】.北京:中 380. 沈家煊.2004.再谈“有界”与“无界”【c】口语言学论丛, 第三十辑. 谢信一.1991.汉语中的时间与意象[J】.叶蜚声译.国 外语言学,(4). 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张拮.2009.我国的语言符号象似性研究【c】Ⅱ中国语 言象似性研究论文精选.湖南人民出版社. 姚振武.2007.“认知语言学 思考【J】.语文研究,(2): Reconsideration ofCognitive Linguistics GAOXiao.ke (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Department,Pek University,Beijing 100871,China) Absract:This thesis talks about four basic linguistic theories of cognitive linguistics based on Chines language: the Principle of Temporal Sequence,Iconicity,Distance-Iconic Motivation and Bounded and Unbounded.This thesis suggests two views of cognitive linguistics from the aspects of specific problems analysis nd alinguistic theory: it pays attention to human’S cognitive ability in the evolution and use of lnguage,iat presents a new way to explain the problems which were diiculft to explain in traditional formal grammar,and put orward fthe research.But,as a way to explain language,there were still some disadvantages in defining the conceptions and confirming the princi- pie to analyse language.As a way to explain language,it need more inspection in its generality nd amaneuverability. Key words:cognitive linguistic;the principle of temporal sequence;ieonicity;distance-iconic motivation; boundedness and unbeundedness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