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学随笔
青岛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有一半的课程是乘法,有关乘法的这几个单元,有一些相似的规律,我总结一点乘法教学的规律:利用情景图引入课题,发动学生积极思考,设计一些新颖有趣的互动环节,结合不同层次的练习,达到比较好的教学效果。
翻阅课本, 我们可以发现, 每个乘法口诀的编排都有如下特点: 情景图—连加—写出乘法算式—编写口诀。这样编排, 既可以让学生体验数学来源于生活, 又体现了知识的形成过程。所以我觉得在乘法口诀教学时, 要抓住以下三点:
一、充分利用情景图
设计情境图是为了体现数学课程标准中“ 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 让学生亲身经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 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 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 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 重视学生的经验与体验”的基本理念。所以在教学时一定要理解并充分发挥情境图的作用。这些情境图主要有两方面的作用:
1.激发兴趣。
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创设这样的情景,让学生自然而然地由旧知识进入新内容的学习。
2.帮助学生了解口诀的来源与意义,感受乘法来源于生活,也可以应用于生活。
比如5的乘法口诀教学时, 根据图意和连加得到的结果, 学生会自主列出乘法算式, 并明白算式与积代表的含义。情境图在教学时, 经过教师带入性的语言描述或通过课件等技术的处理加工, 会更加生动活泼, 可以让学生感觉到数学就在身边, 体会到学习数学是有用的。
二、让学生通过探索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
口诀教学的重点是知道每一句乘法口诀的意义, 明白乘法口诀的是怎么来的。在口诀教学时, 为了使让学生感受知识的形成过程, 要注意以下3点。
1.要有动手操作的实践过程。
例如在教学5的乘法口诀时, 可以让学生摆一摆图形, 摆出的图形用5根小棒,然后数一数摆了几个这样的图形, 用了多少根小棒, 数的时候五个五个的数。
2.在老师引导下,学生独立完成连加的填空, 并列出乘法算式。
3.让学生尝试独立编乘法口诀。
列出乘法算式后, 接着引导学生编出一句口诀, 其余的可根据“ 填空—列乘法算式—编口诀”的方式探索出其他口诀。学生第一次学编口诀是5的乘法口诀, 我们可以引导学生编写一两句口诀以后, 再让学生自己尝试编写。有了5的口诀编写的经验, 其他乘法口诀 就可放手让学生自己编写出来了。
此外,在教学中, 我们要积极设计新颖有趣的练习, 例如组织“找朋友”“夺红旗”“摘水果”等游戏活动,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练习活动中熟记口诀,在练习中提高计算能力。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