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点资讯 义务教育 高等教育 出国留学 考研考公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2014年高考文言文阅读训练(1

2020-01-27 来源:华拓网
2014年高考文言文阅读训练系列—训练-1

B.李洪之虽然为人酷暴,但他对赤葩渴郎羌却采用恩威

并施的政策,各部的羌人很是高兴,纷纷要求编人户籍,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 缴纳租税。 李洪之,本名文通,恒农人。会永昌王仁随世祖南征,C.李洪之平叛河西地区的羌胡部落,安抚赤葩渴郎羌部,得元后姊妹二人。洪之以宗人潜相饷遗,结为兄弟,遂便为国出生入死,最后还是免不了被赐死,可见官场黑暗,如亲。颇得元后在南兄弟名字,乃改名洪之。及仁坐事诛,伴君如伴虎。 元后入宫,得幸于高宗,生显祖。元后临崩,昭太后问其D.李洪之临死时,沐浴换好衣服后,由看管他的士兵挟亲,因言洪之为兄。与相诀经日,具条列南方诸兄珍之等,持着,围着家里的院子绕了好几圈,哭泣叹息了好久,才手以付洪之。遂号为显祖亲舅。太安中,珍之等兄弟至都,躺下服毒。 与洪之相见,叙元后平生故事,计长幼为昆季。 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后为怀州刺史,征拜内都大官。河西羌胡领部落反叛,(1)诸将悉欲进攻,洪之乃开以大信,听其复业,胡人遂显祖亲征,命洪之与侍中、东郡王陆定总统诸军。舆驾至降。 并州,诏洪之为河西都将讨山胡。皆保险拒战。洪之筑垒译文: 于石楼南白鸡原以对之。诸将悉欲进攻,洪之乃开以大信,(2)洪之将数十骑至其里闾,抚其妻子,问所疾苦,因资听其复业,胡人遂降。显祖嘉之,迁拜尚书外都大官。后遗之。 为秦益二州刺史。至治,设禁奸之制,有带刃行者,罪与译文: 劫同,轻重品格,各有条章。于是大飨州中豪杰长老,示(3)高祖亲临数之,以其大臣,听在家自裁。 之法制。乃夜密遣骑分部覆诸要路,有犯禁者,辄捉送州。译文: 宣告斩决。其中枉见杀害者百数。赤葩渴郎羌深居山谷,二、阅读下面文言文选段,完成1——5题。 虽相羁縻,王人罕到。洪之芟山为道,广十余步,示以军 乐恢字伯奇,京兆长陵人也。其父,为县吏,得罪于行之势,乃兴军临其境。山人惊骇。洪之将数十骑至其里令,收将杀之。恢年十一,常俯伏寺门,昼夜号泣。令闻闾,抚其妻子,问所疾苦,因资遗之。众羌喜悦,求编课而矜之,即解出亲。恢长好经学,事博士焦永。永为河东调,所入十倍于常。洪之善御戎夷,颇有威惠,而刻害之太守,恢随之官,闭庐精诵,不交人物。后永以事被考,声闻于朝野。 诸弟子皆以通关被系,恢皦不污于法,遂笃志为名儒。后 洪之素非廉清,每多受纳。时高祖始建禄制,法禁严仕本郡吏,太守坐法诛,故人莫敢往,恢独奔丧行服。归,峻,司察所闻,无不穷纠。遂锁洪之赴京。高祖临太华,复为功曹,选举不阿,请托无所容。同郡杨政数众毁恢,庭集群官,有司奏洪之受赃狼藉,又以酷暴。高祖亲临数后举政子为孝廉,由是乡里归之。辟司空牟融府,会蜀郡之,以其大臣,听在家自裁。及临自尽,沐浴换衣。防卒太守第五伦代融为司空,恢以与伦同郡,不肯留,荐颍川扶持,将出却入,遍绕家庭,如是再三,泣叹良久,乃卧杜安而退。诸公多其行,连辟之,遂皆不应。 而引药。 后征拜议郎。会车骑将军窦宪出征匈奴,恢数上书谏(节选自《魏书·李洪之传》) 争,朝廷称其忠。入为尚书仆射。是时河南尹王调、洛阳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令李阜与窦宪厚善,纵舍自由。恢劾奏调、阜,并及司隶A.乃夜密遣骑分部覆诸要路 覆:埋伏 校尉。诸所刺举,无所回避,贵戚恶之。宪弟夏阳侯瑰欲B.虽相羁縻,王人罕到 羁縻: 笼络 往候恢,恢谢不与通。宪兄弟放纵,而忿其不附己。妻每C.洪之善御戎夷,颇有威惠 御:治理 谏恢曰:‚昔人有容身避害.何必以言取怨?‛恢叹曰:D.司察所闻,无不穷纠 纠:纠正 ‚吾何忍素餐立人之朝乎?‛遂上疏谏曰:‚臣闻百王之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失,皆由权移于下。诸舅不宜干正王室,以示天下之私。A.①手以付洪之 B.①与洪之相见 政失不救,其极不测。方今之宜,上以义自割,下以谦自.. ②筑垒于石楼南白鸡原以对之 ②与赢而不助五国也 引。‛书奏不省。时窦太后临朝,和帝未亲万机,恢以意..C.①所入十倍于常 D.①乃卧而引药 不得行.乃称疾乞骸骨。窦宪因是风厉州郡迫胁。恢遂饮.. ②明于治乱,娴于辞令 ②人而徐趋,至而自谢 药死。弟子縗絰挽者数百人,庶众痛伤之。后窦氏诛,帝..

3.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李洪之“酷暴”的始亲事,恢门生何融等上书陈恢忠节,除子己为郎中。 一组是 《后汉书·乐恢传》) ①有带刃行者,罪与劫同 ②有犯禁者,辄捉送州,宣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告斩决 A、令闻而矜之,即解出亲 矜:怜悯 ③洪之芟山为道,广十余步 ④洪之筑垒于石楼南白鸡原B、诸公多其行,连辟之 多:称赞 以对之 C、选举不阿,请托无所容 容:接受 ⑤其中枉见杀害者百数 ⑥洪之素非廉清,每多受纳 D、以示天下之私 私:偏爱 A.①②⑤ B.③④⑥ C.②③⑤ D.④⑤⑥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诸弟子皆以通关被系,恢皦不污于法 A.元皇后本是永昌王拓跋仁的妃子,拓跋仁被诛杀后进 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 宫做了文成帝的皇后,生下了显 祖,其实李洪之并不是B、恢以意不得行,乃称疾乞骸骨 显祖的亲舅舅。 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

- 1 -

C、窦宪因是风厉州郡迫胁 作出不朽功绩。 . 善战者因势而利导之 1.对下列句子中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D、宪兄弟放纵,而忿其不附己 A.宁觉广意薄乎? 薄:微薄 . 激于义而死焉者也 B.明者睹未萌 萌:开始发生,显现 .

3、下列句子分为四组,全都直接表现乐恢“耿介”性格C.可殄灭也 殄灭:消灭 的一组是 D.见火然皆当鸣鼓大呼 然:“燃” ①后永以事被考,诸弟子皆以通关被系,恢皦不污于法 2.下列“以”字与其他各项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②故人莫敢往,恢独奔丧行服 A.以超为假司马 B.固以为能 ..③吾何忍素餐立人之朝乎 C.欲立大功以求富贵 D.独有因夜以火攻虏使 ..④宪兄弟放纵,而忿其不附己 3.下列加点词语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⑤诸舅不宜干正王室,以示天下之私 A.悉会其吏士三十六人 B.因激怒之曰 ⑥恢以意不得行,乃称疾乞骸骨 会天大雨,道不通 独有因夜以火攻虏使 A、①④⑤ B、②④⑥ C、②③⑥ D、①②⑤ C.今虏使到裁数日 D.遣与从事郭恂俱使西域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唯大王裁其罪 匈奴使来数日 A、乐恢为人至孝。父亲因得罪了县令而被关押,年幼的4.下列各句的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乐恢昼夜痛哭不已,他的行为感动了县令,最后父亲得以A.鄯善王广奉超礼敬甚备——鄯善国的国王广接待班超释放。 的礼节很恭敬完备 B、老师焦永“以事被考”后,乐恢“不污于法”,拒绝B.卿曹与我俱在绝域——你们和我都身在绝境 为他托关系找门路;本郡太守犯法被杀,他“独奔丧行服”:C.从事文属吏,闻此必恐而谋泄——从事是庸俗文官,知这与他的性格有关。 道了一定害怕而想办法告密 C、蜀郡太守第五伦与乐恢是同郡故人,所以当第五伦取D.死无所名,非壮士也——死了却不能扬名,就不是壮士 代牟融为司空时,乐恢在推荐了杜安之后,坚决请退,表5.下列句子中,不能都表现班超多谋善断的一项是 现了他为人正直的一面。 A.明者睹未萌,况已著耶 如令鄯善收吾属送匈奴,骸骨D、河南尹、洛阳令与权贵窦宪相互勾结,为非作歹。乐长为豺狼食矣 恢不畏权贵,上书弹劾窦宪兄弟,因窦太后的庇护,劝谏B.此必有北虏使来,狐疑未知所从故也 匈奴使来数日,不但没有成效,自己反而被迫害而死。 今安在乎 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C.战于蒲类海,多斩首虏而还 酒酣,因激怒之 ①同郡杨政数众毁恢,后举政子为孝廉,由是乡里归之。 D.从事文属吏,闻此必恐而谋泄 不入虎穴,不得虎子 译文: 6.对这段文字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②昔人有容身避害,何必以言取怨? A.班超从鄯善礼节上的先敬后废,察知有变,便机智诱供译文: 鄯善侍者,断然采取相应措施。 三、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6题。 B.鄯善佯结汉朝,暗通匈奴,终于被班超发现,得到应有 十六年,奉车都尉窦固出击匈奴,以超为假司马,将的下场。 兵别击伊吾,战于蒲类海,多斩首虏而还。固以为能,遣C.班超运用激将法,发动官兵,出敌不意,火攻匈奴,一与从事郭恂俱使西域。超到鄯善,鄯善王广奉超礼敬甚备,举获胜。 后忽更疏懈。超谓其官属曰:‚宁觉广礼意薄乎?此必有D.班超英勇善战,出使西域又多谋善断,终于取得巨大胜北虏使来,狐疑未知所从故也。明者睹未萌,况已著耶?‛ 利。 乃召伺胡诈之曰:‚匈奴使来数日,今安在乎?‛伺胡惶7、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恐,俱服其状。超乃闭伺胡,悉会其吏士三十六人,与共①宁觉广礼意薄乎。 饮。酒酣,因激怒之曰:‚卿曹与我俱在绝域,欲立大功译文: 以求富贵。今虏使到裁数日,而王广礼敬即废。如令鄯善②乃召伺胡诈之曰 收吾属送匈奴,骸骨长为豺狼食矣。为之奈何!‛官属皆译文: 曰:‚今在危亡之地,死生从司马。‛超曰:‚不入虎穴,四、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5题。 不得虎子。当今之计独有因夜以火攻虏使,彼不知我多少,鲍勋字叔业,泰山平阳人也,建安十七年,太祖辟勋必大震怖,可殄尽也。灭此虏则鄯善破胆,功成事立矣。‛丞相掾。二十二年,立太子,以勋为中庶子,出为魏郡西众曰:‚当与从事议之。‛超怒曰:‚吉凶决于今日。从部都尉。太子郭夫人弟为曲周县吏,断盗官布,法应弃市。事文俗吏,闻此必恐而谋泄。死无所名,非壮士也。‛众太子数手书为之请罪,勋不敢擅纵,具列上。勋前在东宫,曰:‚善。‛ 初夜,遂将吏士往奔虏营。会天大风,超守正不挠,太子固不能悦,及重此事,恚望滋甚。会郡界令十人持鼓,藏虏舍后。约曰:‚见火然皆当鸣鼓大呼。‛休兵有失期者,密敕中尉奏免勋官,久之,拜侍御史。文余人悉持兵弩夹门而伏。超乃顺风纵火,前后鼓噪。虏众帝受禅,勋每陈‚今之所急,唯在军农,宽惠百姓。台榭皆乱,超手格杀三人,吏兵斩其使及从士三十余级,余众苑园,宜以为后。‛文帝将出游猎,勋停车上疏。文帝手百许人悉烧死。 毁其表而兢行猎,中道顿息,问侍臣曰:‚猎之为乐,何 [注]:班超,班固之弟,沟通西域,为发展与西域的政治文化联系如八音也?‛侍中刘晔对曰:‚猎胜于乐。‛勋因奏:‚刘

- 2 -

晔佞谀不忠,阿顺陛下过戏之言。请有司议罪以清皇朝。‛帝怒作色,罢还,即出勋为右中郎将。黄初四年,尚书令陈群等并举勋为御史中丞。帝不得已而用之,百僚严惮,罔不肃然。六年秋,帝欲征吴,勋面谏。帝益忿之,左迁勋为治书执法。帝从寿春还,屯陈留郡界。太守孙邕见,出过勋。时营垒未成,但立标,邕邪行不从正道,军营令史刘曜欲推之,勋以堑垒未成,解止不举。大军还洛阳,曜有罪,勋奏绌遣,而曜密表勋私解邕事。诏曰:‚勋指鹿为马,收付廷尉。‛廷尉法议:‚正刑五岁。‛三官驳:‚依律罚金二斤。‛帝大怒曰:‚勋无活分,而汝等敢纵之!‛太尉钟鲧等并求请勋罪。帝不许,遂诛勋。勋内行既修,廉而能施,死之日,家无余财。后二旬,文帝亦崩,莫不为勋叹恨。 [注]标埒:标记

1.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太子数手书为之请罪 书:书信 B.恚望滋甚 恚望:怨恨

C.刘晔佞谀不忠 佞谀:巧言谄媚 D.勋奏绌遣 绌:通“黜”,罢免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的用法,不相同的一项 A.①今之所急,唯在军农 .②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

B.①文帝手毁其表而兢行猎 .②后哀之而不鉴之 .C.①请有司议罪以清皇朝 .②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 .D.①太子数手书为之请罪 .②文帝亦崩,莫不为勋叹恨 .

3.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都能表现鲍勋“守正不挠”的一组是( )

①立太子,以勋为中庶子 ②勋不敢擅纵,具列上 ③文帝将出游猎,勋停车上疏 ④百僚严惮,罔不肃然 ⑤勋以堑垒未成,解止不举 ⑥勋内行既修,廉而能施 A.①③⑤ B.①④⑥ C.②⑤⑥ D.②③④ 4.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鲍勋在文帝即位前曾在东宫任职,那时文帝就不喜欢鲍勋,后来鲍勋外出任职又拒绝了文帝的请托,就更被文帝厌恨。

B.文帝要去游猎,鲍勋犯颜直谏,文帝怒而拒谏。猎罢归来后,文帝却又不得已提升鲍勋为右中郎将。

C.文帝抓住私解孙邕一事,要泄私愤,但廷尉、三官都不主张从重判刑,这使文帝十分愤怒。

D.文帝不顾大臣们的请求处死了鲍勋,不久,文帝也死了,人们都为忠廉好施而屈死的鲍勋叹息和遗憾。 5.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文帝手毁其表而兢行猎。

译文: (2)勋无活分,而汝等敢纵之!

译文: (3)莫不为勋叹恨。

译文: 五、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5题。

卜式,以田畜为事。有少弟,弟壮,式出,独取畜羊百余,田宅财物尽与弟。入山牧,十余年,羊致千余头,

买田宅。而弟尽破其产,辄复分与弟者数矣。

时汉方事匈奴,式上书,愿输家财半助边。上使使问式:‚欲为官乎?‛曰:‚自小牧羊,不习仕宦,不愿也。‛曰:‚家岂有冤,欲言事乎?‛曰:‚臣生与人亡所争,邑人贫者贷之,不善者教之,所居,人皆从式,式何故见冤!皇上诛匈奴,愚以为贤者宜死节,有财者宜输之,如此而匈奴可灭也。‛使者以闻。上以语丞相弘。弘曰:‚此非人情,不轨之臣不可以为化而乱法,愿陛下勿许。‛于是上久不报式,数岁,乃罢式。式归,复田牧。岁余,会浑邪①等降,县官费众,仓府空,贫民大徙,皆仰给县官,无以尽赡。复持钱二十万与河南太守,以给徙民。河南上富人助贫民者,上识式姓名,曰:‚是固前欲输其家半财助边。‛是时,富家皆争匿财,唯式尤欲助费,上于是以式终长者,乃召拜为中郎,赐爵左庶长,田十顷,布告天下,尊显以风百姓。

初,式不愿为郎,上曰:‚吾有羊在上林中,欲令子牧之。‛岁余,羊肥息。上过其羊所,善之。式曰:‚非独羊也,治民亦犹是也。以时起居,恶者辄去,毋令败群。‛上奇其言,欲试使治民,拜式缑氏②令,缑氏安之。迁成皋令,将漕③最。上以式朴忠,拜为齐王太傅,转为相。会吕嘉反,式上书,愿父子及齐习弩习船者往死之,以尽臣节。上贤之,下诏曰:‚今天下不幸有事,郡县诸侯未有奋由直道者也。齐相雅行躬耕,不为利惑。昔者北边有兴,上书助官;今又首奋,虽未战,可谓义形于内矣。‛乃拜为御史大夫。

赞曰:卜式以鸿渐之翼困于燕雀,远迹羊豕之间,非遇其时,焉能致此位乎? (节选自班固《汉书》,有改动) 注:①浑邪:人名。 ②缑氏:县名。③将漕:领送漕粮。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愿输家财半助边。 输:捐献 B.人皆从式,式何故见冤。 见:我 C.于是上久不报式。 报:答复

D.上过其羊所,善之。 善:认为„„好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 A.不轨之臣不可以为化而乱法。 .请以赵十五城为秦王寿。 .B.尊显以风百姓。 .

且立石于其墓之门,以旌其所为。 .C.上贤之,下诏曰„„ .

填然鼓之,兵刃既接。 .

D.虽未战,可谓义形于内矣。 .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 .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A.卜式因而牧羊致富,但为了抗击匈奴,他愿意把一半家产交给官府作为边境作战的费用。皇上觉得这个人情太重了,并担心卜式会因此而提出一些无理的要求,所以没有接受卜式的家产。

B.当富豪人家纷纷隐匿家产时,卜式却热衷于拿出家产去资助官府。皇上重赏了卜式,完全是出于鼓励富商人贾能够顾念国家、支持自己的政策的目的。

C.皇上对卜式的用管理羊群的方法来管理老百姓的理论颇感兴趣,想试一试他的本领,便封他为缑县令,果然缑氏百姓反映很好;出任成皋县令,办理漕运的政迹又被评

- 3 -

为最好。这样皇上更重用他了。 太史公曰:曹相国参攻城野战之所以能多若此者,以D.南越吕嘉谋反时,卜式上书朝廷,请缨出战,愿意父与淮阴侯俱。及信已灭,而列侯成功,唯独参擅其名。参子一起率兵奔赴前线,决一死战,以力效国。皇上认为虽为汉相国,清静极言合道。然百姓离秦之酷后,参与休息然他们最终没有真正上战场,但有这种保卫国家的心意就无为,故天下俱称其美矣。 已经很难得了。 (节选自《史记·曹相国世家》) 4.联系全文看,下列关于卜式的评价不正确的一项是 [注]①乃者:往日,上次。②顜(jiǎng):明确。 A.卜式与他的弟弟分家时,自己只要了一百来只羊,把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其他田地、房屋等都留给了弟 A.即召除为丞相史 除:免去官职 弟。他弟弟家业尽破,他又多次相助,这说明卜式是一个B.从吏幸相国召按之 按:制止 友爱兄弟的人。 C.趣人侍,天下事非若所当言也 趣:赶快 B.从卜式愿意拿出一半的家产抗击匈奴、出资二十万作D.然百姓离秦之酷后 离:通“罹”,遭受 为迁徙百姓的花费、主动请求奔赴南越决一死战等事件中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可以看出卜式是一个不吝啬钱财、不图回报、忠心为国的是 人。 A.至何且死 北山愚公者 年且九十 ..C.卜式愿意资助朝廷抗击匈奴,却什么事情也没有求;B.吏之言文刻深,欲务声名者 蚓无爪牙之利,筋..被封为中郎官却不愿意做,宁可替皇上放羊。在皇上看来,骨之强 卜式是一个内心有高尚品德但不善于表达自己的人。 C.乃反取酒张坐饮 良乃入,具告沛公 ..D.“非遇其时,焉能致此位乎?”说明在作者看来,卜D.秦时为沛狱掾 参代何为汉相国 ..式牧羊出身,以财输边,从郎官、县令升至御史大夫,主3.下列各组句子中,均表明曹参“清净无为”的一组是 要原因是遇上了好机会。 ①举事无所变更,一遵萧何约束 ②择郡国吏木诎於文辞,5.翻译上面文言文段中划线的句子。 重厚长者 (1)皇上诛匈奴,愚以为贤者宜死节,有财者宜输之,③至者,参辄饮以醇酒 ④吏舍日饮歌呼 ⑤亦歌呼与相应如此而匈奴可灭也。 和

译文: A.①②③ B.①③⑤ C.②③⑤ D.②④⑤ (2)会吕嘉反,式上书,愿父子及齐习弩习船者往死之,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以尽臣节。 A.曹参起初微*的时候,跟萧何交好;等到后来一个做了译文: 将军,一个做了相国,有了深交。萧何在临终时,向皇上六、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4题。 推荐的贤臣只有曹参。

平阳侯曹参者,沛人也。秦时为沛狱掾,而萧何为主B.曹参代替萧何做了汉朝的相国,完全遵循萧何制定的吏,居县为豪吏矣。参始微时,与萧何善;及为将相,有法令,办事无所变更,日夜痛饮醇厚的美酒。 郤。至何且死,所推贤唯参。参代何为汉相国,举事无所C.汉惠帝惊怪相国不理政事,怀疑是轻视自己,于是叫变更,一遵萧何约束。择郡国吏木诎於文辞,重厚长者,曹参的儿子回家后试着私下随意问问他的父亲怎么回事。 即召除为丞相史。吏之言文刻深,欲务声名者,辄斥去之。D.司马迁以史学家的眼光,评价曹参战功的获得借助了日夜饮醇酒。卿大夫以下吏及宾客见参不事事,来者皆欲淮阴侯韩信的才干和力量。 有言。至者,参辄饮以醇酒,间之,欲有所言,复饮之,5.翻译上面文言文段中划线的句子。 醉而后去,终莫得开说,以为常。相舍后园近吏舍,吏舍(1)择郡国吏木诎於文辞,重厚长者。 日饮歌呼。从吏恶之,无如之何,乃请参游园中,闻吏醉译文: 歌呼,从吏幸相国召按之。乃反取酒张坐饮,亦歌呼与相(2)趣入侍,天下事非若所当言也。 应和。参见人之有细过,专掩匿覆盖之,府中无事。 译文: 参子奋为中大夫。惠帝怪相国不治事,以为‚岂少朕(3)曹相国参攻城野战之所以能多若此者,以与淮阴侯与‛? 乃谓奋曰:‚若归,试私从容问而父曰:‘高帝新俱。 弃群臣,帝富於春秋,君为相,日饮,无所请事,何以忧译文: 天下乎?’然无言吾告若也。‛奋既洗沐归,闲侍,自从七、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5题 其所谏参。参怒,而笞奋二百,曰:‚趣入侍,天下事非曹端,字正夫,渑池人。永乐六年举人。五岁见《河若所当言也。‛至朝时,惠帝让参曰:‚与奋胡治乎? 乃图》《洛书》,即画地以质之父。 者①我使谏君也。‛参免冠谢曰:‚陛下自察圣武孰与高及长,专心性理。其学务躬行实践,而以静存为要。读宋帝?‛上曰:‚朕乃安敢望先帝乎!‛曰:‚陛下观臣能孰儒《太极图》《通书》《西铭》,叹曰:‚道在是矣。‛与萧何贤?‛上曰:‚君似不及也。‛参曰:‚陛下言之笃志研究,坐下著足处,两砖皆穿。事父母至孝。父初好是也。且高帝与萧何定天下,法令既明,今陛下垂拱,参释氏,端为《夜行烛》一书进之,谓:‚佛氏以空为性,等守职,遵而勿失,不亦可乎?‛ 惠帝曰:‚善。君休矣!‛非天命之性;老氏以虚为道,非率性之道。‛父欣然从之。参为汉相国,出入三年。卒,谥懿侯。子奋代侯。百姓歌继遭二亲丧,五味不入口,既葬,庐墓六年。 之曰:‚萧何为法,顜若画一;曹参代之,守而勿失。载 端初读谢应芳《辨惑编》,笃好之,一切浮屠、巫觋、其清净,民以宁一。‛ 风水、时日之说屏不用。上书邑宰,毁淫祠百余,为设里

- 4 -

社、里谷坛,使民祈报。年荒劝振,存活甚众。为霍州学正,修明圣学。诸生服从其教,郡人皆化之,耻争讼。知府郭晟问为政,端曰:‚共公廉乎。公则民不敢慢,廉则吏不敢欺。‛晟拜受。遭艰归,渑池、霍诸生多就墓次①受学。服阕,改蒲州学正。霍、蒲两邑各上章争之,霍奏先得请。

霍州李德与端同时,亦讲学于其乡。及见端,退语诸生曰:‚学不厌,教不倦,曹子之盛德也。至其知古今,达事变,未学鲜或及之。古云‘得经师易,得人师难’,诸生得人师矣。遂避席去。端亦高其行谊,命诸生延致之,讲明正学。‛

端先后在霍十六载,宣德九年卒官,年五十九。诸生服丧之年,霍人罢市巷哭,童子皆流涕。贫不能归葬,遂留葬霍。

注: ①墓次:服丧人的临时住处。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即画地以质之父 质:问

B.一切„„时日之说屏不用 屏:除去 C.年荒劝振 劝振:鼓励振作精神

D.霍人罢市巷哭 罢市:市上停止买卖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 A.而以静存为要 .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B.父欣然从之 . 施从良人之所之 .C.为设里社、里谷坛 . 君为我呼入,我得兄事之 .D.廉则吏不敢欺 . 位卑则足羞 .

3.下列各组句子中,分别表现曹端至孝和清廉的一组是 A.继遭二亲丧,五味不入口 上书邑宰,毁淫祠百余

B.遭艰归„„服阕,改蒲州学正 诸生得人师矣

C.父初好释氏,端为《夜行烛》一书进之 为霍州学正,修明圣学 D.既丧,庐墓六年

贫不能归葬,遂留葬霍

4.下列叙述或评价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曹端读谢应芬的《辨惑编》后对佛教道教、巫婆神汉、阴阳先生、凶时吉日的说法都不相信,表现他有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

B.曹端设里社、里谷坛,让面姓祈报收成,在我们看来仍带有一定的迷信色彩。

C.与曹端同时在霍州讲学的李德见到曹端,离开时对曹端的学生说了一番话,赞扬曹端学识广博,是难得的人师。表明李德是个有自知之明的先生。

D.曹端去世,诸生服丧之年,霍州人罢市巷哭,童子皆流涕。其原因是曹端在霍州十六载,做官时为政公廉。 5.把文言文阅读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郡人皆化之,耻争讼。

译文:

(2)端亦高其行谊,命诸生延致之,讲明正学。

译文: 八、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5题。

晁错,颍川人也。以文学为太常掌故。错为人峭直刻深。上善之,于是拜错为太子家令。是时匈奴强,数寇边,上发兵以御之。错上言兵事,文帝嘉之。后诏有司举贤良文学士,错在选中。由是迁中大夫。错又言宜削诸侯事,及法令可更定者,书凡三十篇。孝文虽不尽听,然奇其材。当是时,太子善错计策,爰盎诸大功臣多不好错。景帝即位,以错为内史。法令多所更定。迁为御史大夫,请诸侯之罪过,削其支郡。错所更令三十章,诸侯喧哗。错父闻之,从颍川来,谓错曰:‚上初即位,公为政用事,侵削诸侯,疏人骨肉,口让多怨,公何为也?‛错曰:‚固也。不如此,天子不尊,宗庙不安。‛父曰:‚刘氏安矣,而晁氏危,吾去公归矣!‛遂饮药死,曰‚吾不忍见祸逮身‛。后十余日,吴、楚七国俱反,以诛错为名。上问爰盎曰:‚今吴、楚反,于公意何如?‛对曰:‚不足忧也,今破矣。‛上问曰:‚计安出?‛盎对曰:‚吴、楚相遗书,言高皇帝王子弟各有分地,今贼臣晁错擅适诸侯,削夺之地,以故反,名为西共诛错,复故地而罢。方今计,独有斩错,发使赦吴、楚七国,复其故地,则兵可毋血刃而俱罢。‛上默然良久。后乃使中尉召错,绐载行市。错衣朝衣,斩东市。谒者仆射邓公为校尉,击吴、楚为将。还,见上。上问曰:‚闻晁错死,吴、楚罢不?‛邓公曰:‚吴为反数十岁矣,发怒削地,以诛错为名,其意不在错也。且臣恐天下之士箝口不敢复言矣。‛上曰:‚何哉?‛邓公曰:‚夫晁错患诸侯强大不可制,故请削之,以尊京师,万世之利也。计划始行,卒受大戮,内杜忠臣之口,外为诸侯报仇,臣窃为陛下不取也。‛于是景帝喟然长息,曰:‚公言善。吾亦恨之!‛

节选自《汉书》

1.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吾不忍见祸逮身 逮:及,殃及。

B.今贼臣晁错擅适诸侯 适:通“谪”,贬谪。 C.绐载行市 绐:欺骗。 D.吾亦恨之 恨:痛恨。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或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①上发兵以御之 ②杀之以应陈..涉

B.①请诸侯之罪过,削其支郡 ②欲勿予,即.患秦兵之来 .C.①其意不在错也 ②齐国其庶几..乎 D.①且臣恐天下之士箝口不敢复言矣 ②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

3.下列句子分别编为4组,全都属于晁错死因的一组是 ①错为人峭直刻深 ②错又言宜削诸侯事,及法令可更定者,书凡三十篇

③迁为御史大夫,请渚侯之罪过,削其支郡 ④刘氏安矣,而晁氏危

⑤吴、楚七国俱反,以诛错为名 ⑥独有斩错„„则兵可毋血刃而俱罢

- 5 -

A.①②③ B.②③⑤ C.③⑤⑥ D.④⑤⑥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项是 A.晁错才学出众,为人严峻刚直,因而受到文、景两代皇帝的器重,许多法令都按照他的;意见更改修定,他也因此遭到同僚的妒忌。

B.晁错在文帝时就进言主张削弱诸侯,还就更定法令等事数十次上书,文帝虽然没有完全采纳他的意见,但很赏识他的才子。

C.晁错得到景帝信任,终于达到削弱诸侯的目的,不料却导致了吴楚七国之乱,维护了朝廷的利益却使自己遭到杀身之祸。

D.汉景帝听信爰盎的话错杀了晁错,其危害是不但替诸侯报了仇,还从此堵住了忠臣直言进谏的路,可惜醒悟得太晚了。

5.翻译上面文言文中画横线的句子。(10分)

①上初即位,公为政用事,侵削诸侯,疏人骨肉,口让多怨,公何为也?

答: ②计划始行,卒受大戮,内杜忠臣之口,外诸侯报仇,臣窃为陛下不取也。

答: 九、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5题。

陈丞相平者,阳武户牖乡人也。少时家贫,好读书。里中社,平为宰分肉食甚均。父老曰:‚善,陈孺子之为宰!‛平曰:‚嗟乎,使平得宰天下,亦如是肉矣。‛陈涉起而王陈,立魏咎为魏王,陈平从少年往事魏王咎于临济。说魏王不听,人或谗之,陈平亡去。平遂至修武降汉。其后,楚急攻,围汉王于荥阳城。久之,汉王患之,谓陈平曰:‚天下纷纷,何时定乎?‛陈平曰:‚项王为人,恭敬爱人,士之廉节好礼者多归之。至于行功爵邑,重之,士亦以此不附。顾楚有可乱者,彼项王骨鲠之臣亚父、钟离昧、周殷之属,不过数人耳。大王诚能出捐数万斤金,行反间,间其君臣以疑其心。项王为人意忌信谗,必内相诛。汉因举兵而攻之,破楚必矣。‛汉王以为然,乃出黄金四万斤,与陈平,恣所为,不问其出入。陈平既多以金纵反间于楚军,宣言诸将钟离昧等为项王将,功多矣,然而终不得裂地而王,咸与汉为一,以灭项氏而分王其地。项羽果意不信钟离昧等。项王既疑之,使使至汉。汉王为太牢具,举进。见楚使,详惊曰:‚吾以为亚父使,乃项王使!‛复持去,更以恶草具进楚使。楚使归,具以报项王。项王果大疑亚父,亚父欲急攻下荥阳城,项王不信,不肯听。亚父闻项王疑之,乃怒曰:‚天下事大定矣,君王自为之!愿请骸骨归!‛未至彭城,疽发背而死。 (《史记·陈丞相世家》)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王诚能出捐数万斤金 捐:捐献 B.久之,汉王患之 患:担忧 C.行功爵邑,重之 爵:封爵 D.使平得宰天下,亦如是肉矣 宰:治理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A.①善,陈孺子之为宰 ②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为之记

B.①士之廉节好礼者多归之 ②石之铿然有声者,所..

在皆是也

C.①汉因举兵而攻之,破楚必矣 ②因击沛公于坐,杀之 .

D.①吾以为亚父使,乃项王使 ②余久卧病无聊,乃使..人复葺南阁子

3.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属于陈平的离间奇谋的一组是

①士之廉节好礼者多归之 ②行反间,间其君臣以疑其心 ③多以金纵反间于楚军 ④宣言„„咸与汉为一,以灭项氏而分王其地 ⑤详惊曰:“吾以为亚父使,乃项王使!” ⑥未至彭城,疽发背而死

A.①②④ B.①⑤⑥ C.②③④ D.③⑤⑥ 4.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陈平少有大志,足智多谋。刘邦荥阳被围,他利用楚军中存在的可以导致混乱的因素,行反间计,使得项羽怀疑刚直忠诚之臣,成功地分裂了楚军。

B.刘邦能够用贤不疑,不吝重金。他接受了陈平的反间计,让陈平便宜从事;又依计而行,故意降低规格接待楚使,加深了项羽疑心。

C.项羽听信谗言,猜忌多疑。这样的的性格弱点,使得他无法招致天下正直有节的人才,也使他生疑中计,贻误了战机。

D.亚夫颇有谋略、性情刚直。他欲急攻荥阳,体现了正确的战略主张;但他又任气使性,面对项羽的生疑,他忿而离去,最终使敌方的计谋得逞。 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 ①大王诚能出捐数万斤金,行反间,间其君臣以疑其心。

译: ②“天下事大定矣,君王自为之!愿请骸骨归!”未至彭城,疽发背而死。

译: 十、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题。 陈群字长文,熲川许昌人。祖父实,父纪。群为儿时,实常奇异之。鲁国孔融高才倨傲,年在纪、群之间,先与纪友,后与群交,更为纪拜,由是显名。刘备临豫州,辟群为别驾。时陶谦病列,徐州迎备,备欲往,群说备曰:‚袁术尚强,今东,必与之争。吕布若袭将军之后,将军虽得徐州,事必无成。‛备遂东,与袁术战。布果袭上邳,遣兵助术,大破备军,备恨不用群言。随纪避难徐州。属吕布破,太祖辟群为避空掾属。时有荐乐安工模、下邳周逵才,太祖辟之。群封还教,以为模、逵秽德,终必败,太祖不听。后模、逵皆坐奸宄诛,太祖以谢群。群荐广陵陈矫、丹阳戴乾,太祖皆用之。后吴人叛,乾忠义死难,矫遂为名臣,世以群为知人。

青龙中,营治宫室,百姓失农时。群上疏‚禹承唐、虞之盛,犹卑宫宣而恶衣服,况今丧乱之后,人民至少,比汉文、景之时,不过一大郡。加边境有事,将士劳苦,若有水旱之患,国家之深忧也。且吴、蜀未死,社稷不安。宜及其未动,讲武劝农,有以待之。今舍此急而先宫室,臣惧百姓遂困,将何以应敌?今中国劳力,亦吴、蜀之所愿。此安危之机也。惟陛下虑之。‛

初,刘廙坐弟与魏讽谋反,当诛。群言之太祖,太祖曰:‚廙,名臣也,吾亦欲赦之。‛乃复位。廙深德群,

- 6 -

群曰:‚夫议刑为国,非为私也;且自明主之意,吾何知焉?‛

《三国志》)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鲁国孔融高才倨傲 倨:傲慢 B.更为纪拜 更:改 C.属吕布破 属:适值 D.太祖以谢群 谢:道谢 2.下列各句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A.以为模、逵秽德 B.人民至少 ....C.不过一大郡 D.今中国劳力 ....

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群为儿时 辟群为别驾 B.以为模、逵秽德 廙深德群

C.今东,必与之争 备遂东,与袁术战 D.世以群为知人 将何以应敌

4.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陈群“知人”的一组是( )

①以为模、逵秽德,终必败; ②群荐广陵陈矫、丹阳戴乾; ③臣惧百姓遂困; ④群言之大祖; ⑤吾亦欲赦之。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⑤ D.③④⑤ 5.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陈群出身名门,少年时就被人们所推崇。连才高气傲的孔融,也因与陈群交往,而把过去视为同辈朋友的陈纪尊为长辈。

B.陈群因为“识人”,而受到太祖的尊重,后来又让同僚佩服。

C.陈群能审时度势,忧国忧民,敢于主持公道,讲实话,难能可贵。

D.陈群知人善任,对贤才力荐,对庸君力谏,对无德者力阻,对蒙冤者力辩,这些都出于公心。 6.翻译文中画线的两句话。

(1)吕布若袭将军之后,将军虽得徐州,事必无成。 译文: (2)禹承唐虞之盛,犹卑宫室而恶衣服。

译文: 十一、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5题。

崔思兢,则天朝,或告其从兄宣谋反,付御史张行岌按之。告者先诱藏宣家妾。而云:妾将发其谋,宣乃杀之,投尸于洛水。行岌按,略无状。则天怒,令重按。行岌奏如初。则天曰:‚崔宣反状分明,汝宽纵之。我令俊臣勘,汝毋悔。‛行岌曰:‚臣推事不若俊臣,陛下委臣,须实状。若顺旨妄族人,岂法官所守?臣必以为陛下试臣耳。‛则天厉色曰:‚崔宣若实曾杀妾,反状自明矣,不获妾,如何自雪?‛行岌惧,逼宣家令访妾。

思兢乃于中桥南北多臵钱帛,募匿妾者。数日,略无所闻,而其家每窃议事,则告者辄知之。思兢揣家中有同谋者,乃佯谓宣妻曰:‚须绢三百匹,顾刺客杀告者。‛而侵晨伏于台前。宣家有馆客姓舒,婺州人,言行无缺,为宣家服役,宣委之同于子弟。须臾,见其人至台赂阍人,以通于告者。告者遂称云:‚崔家顾人刺我,请以闻。‛台中惊扰。思兢素重馆客,不知疑。密随之,到天津桥,料其无由至台,乃骂之曰:‚无赖险獠,崔家破家,必引汝同谋,何路自雪?汝幸能出崔家妾,我遗汝五百缣,归

乡足成百年之业。不然,则亦杀汝必矣。‛其人悔谢。乃引思兢于告者之家,搜获其妾。宣乃得免。

(刘肃《大唐新卷·卷494》)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 A.而其家每窃议事,则告者辄知之。 . 其势弱于秦,而犹有不赂而胜之之势。 .B.而云妾将发其谋,宣乃杀之。 . 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 .C.须臾,见其人至台阁赂阍人。 . 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D.思兢乃于中桥南北多置钱帛。 .

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

2.选出全是描写“同谋者”言行的一组

①先诱藏宣家妾。 ②侵晨伏于台前。 ③言行无缺。 ④至台赂阍人。 ⑤其人悔谢。 ⑥引思兢于告者之家。 A.①②④ B.③⑤⑥ C.①⑤⑥ D.②③④ 3.下列对原文内容的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记叙发生在武则天时期的一件冤案:崔宣被人陷害谋反,几遭杀身之祸。

B.御史张行岌开始处理这个案件时,找不到一点证据,最后逼着崔宣家找妾,终于为崔宣洗雪冤屈。

C.由于每次在家中暗地里商量的事情,诬告者都能很快知晓,崔思兢由此断定家里有内奸,于是将计就计,查出内奸,搜获崔宣的妾。

D.崔思兢假装不知情,像对待自家子弟那样,委派姓舒的馆客到御史台,买通看门人,向诬告者传递崔家要雇主刺客的假消息。

4.下列对原文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崔宣的妾是一个见利忘义的人。她被诬告者所收买,被藏起来,她能否被找出来,就成了办案的关键。

B.武则天开始相信诬告者的话,认为崔宣是谋反的,如果不是御史的坚持,崔宣早就被杀了。

C.御史张行岌是一位以事实为依据、执法严明的法官,他始终不畏淫威,并亲自明查暗访。

D.崔思兢平素非常重情义,这次崔思兢对忘恩负义的馆客说,只要他能找出崔家的妾,就送给他五百缣让他养老,否则他必遭杀身之祸。

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⑪或告其从兄宣谋反,付御史张行岌按之。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⑫陛下委臣,须实状。若顺旨妄族人,岂法官所守?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⑬崔家顾人刺我,请以闻。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 十二、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一5题。

杜诗字君公,河内汲人也。少有才能,仕郡功曹,有公平称。更始时,辟大司马府。建武元年,岁中三迁为侍御史,安集洛阳。时将军萧广放纵兵士,暴横民间,百姓惶扰,诗敕晓不改,遂格杀广,还以状闻。世祖召见,赐以綮戟①,复使之河东,诛降逆贼杨异等。诗到大阳,闻贼规欲北度,乃与长史急焚其船,部勒郡兵,将突骑趁击,斩异等,贼遂蔚灭。拜成皋令,视事三岁,举政尤异。 七年,迁南阳太守。性节俭而政治清平,以诛暴立威,

- 7 -

善于计略,省爱民役。造作水排,铸为农器,用力少,见功多,百姓便之。又修治陂池,广拓土田,郡内比室殷足。时人方于召信臣②,故南阳为之语曰:‚前有召父,后有杜母。‛

诗自以无劳,不安久居大郡,求欲降避功臣,乃上疏曰:

陛下亮成天工,克济大业,天下幸甚。唯匈奴未譬

圣德,威侮二垂,陵虐中国,臣恐武猛之将虽勤,亦未得解甲囊③弓也。夫勤而不息亦怨。劳而不休亦怨,怨恨之师,难复责功。臣伏睹将帅之情,功臣之望,冀一休足于内郡,然后即戎出命,不敢有恨。臣愚以为‚师克在和不在众‛,陛下虽垂念北边,亦当颇泄用之。圣王之政,必因人心。

臣诗伏自惟忖,本以史吏一介之才,遭陛下刨制大业,贤俊在外,空乏之间,超受大恩,牧养不称,奉职无效,久窃禄位,令功臣怀愠,诚惶诚恐。八年,上书乞避功德,陛下殊恩,未许放退。臣诗蒙恩尤深,义不敢苟冒虚请诚不胜至愿愿退大郡受小职及臣齿壮力能经营剧事如使臣诗必有补益复受大位虽析珪④授爵所不辞也。惟陛下哀矜!

帝惜其能,遂不许之。

[注]①棨戟(qǐjī):有缯衣或油漆的木戟,古代官吏出行时作前导的一种仪仗。 ②如信臣:曾任南阳太守,做了许多为百姓谋福利的事。 ③畿(gāo):盛弓箭和铠甲的口袋。 ④析珪: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按爵位高低,分颁珪玉。

1.对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敕晓不改,遂格杀广 敕晓:奉皇命晓谕。 B.怨恨之师,难复责功 责功:要求(他们)有功劳。C.陛下虽垂念北边,亦当颇泄用之 泄用:杂用,轮换交替调用之意。

D.超受大恩,牧养不称 牧养:治理教化(一方)。 2.下列各句中加粗的词语在文中的意思与现代汉语不相同的一项是( )

A.时将军萧广放纵兵士 B.性节俭而政治清平 ....C.造作水排,铸为农器 D.威侮二垂,陵虐中国 ....3.下列各句中加粗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乃与长史急焚其船 其下圣人也亦远矣 B.性节俭而政治清平

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 C.诗自以无劳,不安久居大郡

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 D.圣王之政,必因人心 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

4.下列对原文内容分析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杜诗在建武元年中三次升迁,被皇上委以重任。在当时政权还不很稳定的情况下,杜诗为天下安定做出了较突出的贡献。

B.杜诗在任南阳太守时,一方面诛暴立威,一方面发展生产,使百姓过上了较为富足的生活,深得百姓爱戴,被称为父母官。

C.杜诗请求辞职的原因之一是:他理解守边将领长期在外,已有怨愤情绪,都希望能到内地郡中任职。为朝廷计

议,他愿意让出职位。

D.杜诗请求辞职的原因之二是:自己长期担任要职,在治理、教化百姓的过程中、确实也有不称职的地方。于是上疏奏自动要求降职。

5.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部勒郡兵,将突骑趁击,斩异等

译文: (2).广拓土田,郡内比室殷足

译文: 十三、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5题。

方山子,光、黄①间隐人也。少时慕朱家、郭解②为人,闾里③之侠皆宗④之。稍壮,折节读书,欲以此驰骋当世,然终不遇。晚乃遁于光、黄间,曰岐亭。庵居蔬食,不与世相闻;弃车马,毁冠服,徒步往来山中,人莫识也。见其所著帽,方耸而高,曰:‚此岂古方山冠⑤之遗像乎?‛因谓之方山子。

余谪⑥居于黄,过岐亭,适见焉。曰:‚呜呼!此吾 故人陈慥季常也,何为而在此?‛方山子亦矍然问余所以 至此者。余告之故。俯而不答,仰而笑。呼余宿其家。环堵萧然,而妻子奴婢皆有自得之意。

余既耸然异之。独念方山子少时,使酒好剑,用财如粪土。前十有九年⑧,余在岐下,见方山子从两骑,挟二矢,游西山,鹊起于前,使骑逐而射之,不获。方山子怒马⑨独出,一发得之。因与余马上论用兵及古今成败,自谓一世豪士。今几日耳,精悍之色,犹见于眉间,而岂山中之人哉!

然方山子世有勋阀,当得官,使从事于其间,今已显闻。而其家在洛阳,园宅壮丽,与公侯等;河北有田,岁得帛千匹,亦足以富乐。皆弃不取,独来穷山中,此岂无得而然哉!

余闻光、黄间多异人,往往阳狂垢污,不可得而见,方山子傥⑩见之欤?

选自上海古籍出版社排印本《苏轼选集》和《古文观止》 注释:① 光、黄:即光州和黄州。光州和黄州邻接,宋时同属淮南西路。② 朱家、郭解:二人都是西汉时的游俠,喜替人排忧解难。③ 闾里:乡里。④ 宗:推崇,归附。⑤ 方山冠:汉代祭祀宗庙时乐舞者所戴的一种帽子。唐宋时,隐者常喜戴之。⑥ 谪:降职。苏轼是在元丰三年(1080年)贬到黄州的 。⑦ 使酒:酗酒任性。⑧ 前十有九年:即嘉祐八年(1063),作者任凤翔府签判。⑨ 怒马:使马怒,即纵马向前。⑩ 傥:倘或。

1.对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闾里之侠皆宗之 宗:推崇

B.稍壮,折节读书 折节:改变志节、行为 C.方山子傥见之欤 傥:或许

D.欲以此驰骋当世 驰骋:纵马奔跑

2.下列每组句子中加点的字的意义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见其所著帽,方耸而高 \\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B.余既耸然异之 \\ 他植者则不然 ..C.晚乃遁于光、黄间 \\ 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 ..D.呼余宿其家 \\ 其皆出于此乎 .

3.清代王文儒评此文说:“隐字侠字节乃一篇之主脑。”请选出下面四组中全都是具体描述方山子“隐”的生活、思想和行为的一组( )

- 8 -

①使酒好剑,用财如粪土 ②弃车马,毁冠服,徒步往来山中 ③从两骑,挟二矢,游西山

④环堵萧然,而妻子奴婢皆有自得之意 ⑤庵居蔬食,不与世相闻 ⑥晚乃遁于光、黄间

A.①②④⑤ B. ①③④⑤ C. ②④⑤⑥ D. ②③④⑥ 4.下列各项是对文章的分析阐述,正确的一项是( ) A、方山子出身贫寒,自幼苦读,意欲以此驰骋当世,但不得意,晚年隐逸光州、黄州一带,自得其乐。

B、传主少年、壮年时血气方刚,意气风发,一身侠气;晚年时安贫乐道,心境恬淡。作者有意识选择这两种具有对比性的行为表现来丰富其形象。

C、尾段作者以疑问的口吻问方山子能否见到那些“阳狂垢污”的“异人”,从“岂山中之人哉!”这句话中可以看出,答案是否定的。

D、作者写方山子,实际上是悲“不遇”。但他方以诗文遭祸,不便直言,于是在文中隐约其辞。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方山子传》是苏轼在黄州的心态的一种形象的折射。

5.请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

⑪环堵萧然,而妻子奴婢皆有自得之意。

译文: 。 ⑫因与余马上论用兵及古今成败,自谓一世豪士。

译文: 。 ⑬皆弃不取,独来穷山中,此岂无得而然哉! 译文: 。 十四、阅读下面的文言文段,完成1—5题。

黄昌字圣真,会稽余姚人也。本出孤微。居近学官,数见诸生修庠序之礼,因好之,遂就经学。又晓习文法,仕郡为决曹。刺史行部,见昌,甚奇之,辟从事。

后拜宛令,政尚严猛,好发奸伏。人有盗其车盖者,昌初无所言,后乃密遣亲客至门下贼曹家掩取得之,悉收其家,一时杀戮。大姓战惧,皆称神明。

朝廷举能,迁蜀郡太守。称太守李根年老悖政,百姓侵冤。及昌到,吏人讼者七百余人,悉为断理,莫不得所。密捕盗帅一人,胁使条诸县强暴之人姓名居处,乃分遣掩讨,无有遗脱。宿恶大奸,皆奔走它境。

初,昌为州书佐,其妇归宁于家,遇贼被获,遂流转入蜀为人妻。其子犯事,乃诣昌自讼。昌疑母不类蜀人,因问所由。对曰:‚妾本会稽余姚戴次公女:州书佐黄昌妻也。妾尝归家,为贼所略,遂至于此。‛昌惊,呼前谓曰:‚何以识黄昌邪?‛对曰:‚昌左足心有黑子,常自言当为二千石。‛昌乃出足示之。因相持悲泣,还为夫妇。 视事四年,征,再迁陈相。县人彭氏旧豪纵,造起大舍,高楼临道。昌每出行县,彭氏妇人辄升楼而现。昌不喜,遂敕收付狱,案杀之。

又迁为河内太守,又再迁颖川太守。永和五年,征拜将作大匠。汉安元年,进补大司农,左转太中大夫。卒于官。

(节选自《后汉书》)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政尚严猛,好发奸伏 尚:崇尚

B.其妇归宁于家 归宁:出嫁的女子回娘家省亲 C.视事四年 视事:就职治事

D.遂敕收付狱,案杀之 案:立案

2.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因好之,遂就经学 .

(余)送之至湖口,因得观所谓石钟者 .B.为奉贼所略,遂至于此 .

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 .C.何以识黄昌邪 .

公子畏死邪?何泣也 .D.昌乃出足示之 .

张良是时从沛公,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

3.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说明黄昌“政尚严猛”的一组是

①刺史行部,见昌,甚奇之 ②悉收其家,一时杀戮③悉为断理,莫不得所 ④宿恶大奸,皆奔走它境⑤其子犯事,乃诣昌自讼 ⑥遂敕收付狱,案杀之

A.①②③ B.①③⑤ C.②④⑥ D.④⑤⑥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黄昌任宛令时,对偷盗之人严惩不贷,曾把偷取他车盖的人全家悉数杀死,使大姓们吓得发抖。

B.黄昌任蜀郡太守时,有七百多人前来诉讼,黄昌都给予了合理的判决处理。

C.黄昌任州书佐时,他失散多年的妻子和他相认,他们抱头痛哭,仍旧结为夫妇。

D.黄昌任陈相时,认为彭氏妇人行为放纵,将其收捕入狱,并杀之。

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⑪密捕盗帅一人,胁使条诸县强暴之人姓名居处,乃分遣掩讨,无有遗脱。

译文: ⑫其子犯事,乃诣昌自讼。昌疑母不类蜀人,因问所由。

译文: 十五、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题。

蒋琬字公琰,零陵湘乡人也。弱冠与外弟泉陵刘敏俱知名。琬以州书佐随先主入蜀,除广都长。先主尝因游观奄至广都,见琬众事不理,时又沉醉,先主大怒,将加罪戮。军师将军诸葛亮请曰:‚蒋琬,社稷之器,非百里之才也。其为政以安民为本,不以修饰为先,愿主公重加察之。‛先主雅敬亮,乃不加罪,仓卒但免官而已。琬见推之后,夜梦有—牛头在门前,流血滂沱,意甚恶之,呼问占梦赵直。直曰:‚夫见血者,事分明也。牛角及鼻,‘公’字之象,君位必当至公,大吉之征也。‛顷之,为什邡令。先主为汉中王,琬人为尚书郎。

建兴元年,丞相亮开府,辟琬为东曹掾。举茂才,琬固让刘邕、阴化、庞延、廖淳,亮教答曰:‚思惟背亲舍德,以殄百姓,众人既不隐于心,实又使远近不解其义,是以君宜显其功举,以明此选之清重也。‛迁为参军。五年,亮住汉中,琬与长史张裔统留府事。八年,代裔为长史,加抚军将军。亮数外出,琬常足食足兵以相供给。亮每言:‚公琰托志忠雅,当与吾共赞王业者也。‛密表后主曰:‚臣若不幸,后事宜以付琬。‛

(《三国志·蜀书·蒋琬传》)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9 -

A.奄至广都 奄:忽然

B.以殄百姓 殄:通“腆”,使……好 C.亮教答曰 教:指上对下的告逾 D.思惟背亲舍德 惟:希望

2.对下列加点的词语的说明,错误的一项是() A.碗见推之后 见推:被审讯罪状

B.呼问占梦赵直 占梦:根据梦中情景预测吉凶 C.举茂才,琬固让刘邕 茂才:即“秀才”。后汉时为

避光武帝刘秀名讳,改秀才为茂才

D.后事宜以付流 后事:指诸葛亮的丧事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不表示受任官职的一项是() A.除广都长 B.辟琬为东曹掾 C.举茂才 D.迁为参军 4.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成为蒋琬深受诸葛亮器重的原因的一组是()

①蒋琬,社稷之器,非百里之才也 ②其为政以安民为本,不以修饰为先 ③君位必当至公,大吉之征也 ④背亲合德,以殄百姓 ⑤丞相亮开府,辟琉为东曹掾 ⑥亮数外出,琬常足食足兵以相供给

A.①④⑤ B.①④⑥ C.②③⑤ D.②③⑥ 5.下列叙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先主刘备出访广都,见蒋琬不理政事;喝得大醉,要给他定罪,但诸葛亮为他求情,说他是国家的人才,不是方圆百里的小才。

B.蒋琬被免职以后,曾问赵直占梦,得知主公一定会秉公办事,这是大福将至的预兆。

C.蒋琬坚辞茂才之举,诸葛亮认为这样做即不能使百姓得到好处,又让大家心里不痛快。

D.蒋琬深得诸葛亮赏识与器重,以州中小吏而最终成为诸葛亮指定的继承人,重要的原因是他处理政事以大体为重,而不追求表面形式。 6.翻译下面几句话。

(1)以是君宜显其功举,以明此选之清重也。 译文: 。 (2)公琰託志忠雅,当与吾共赞王业者也。 译文: 。 十六、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5题

赵壹字元叔,汉阳西县人也。体貌魁伟,身长九尺,美须豪眉,望之甚伟。而恃才倨傲,为乡党所摈,乃作《解摈》……

光和元年,举郡上计到京师①。是时司徒袁逢受计,计吏数百人皆拜伏庭中,莫敢仰视,壹独长揖而已。逢望而异之,令左右往让之,曰:‚下郡计吏而揖三公,何也?‛对曰:‚昔郦食其长揖汉王②,何遽怪哉?’’逢则敛衽下堂,执其手,廷臵上坐,因问西方事,大悦,顾谓坐中曰:‚此人汉阳赵元叔也,朝臣莫有过之者,吾请为诸君分坐。‛坐者皆属观。既出,往造河南尹羊陟,不得见。壹以公卿中非陟无足以托名者,乃日往到门,陟自强许通,尚卧未起,壹径入上堂,遂前临之,曰:‚窃伏西州,承高风旧矣,乃今方遇而忽然③,奈何命也?‛因举声哭,门下惊,皆奔入满侧。陟知其非常人,乃起,延入语,大奇之。谓曰:‚子出矣。‛陟明旦大从车骑奉谒造壹。时诸计吏多盛饰车马帷幕,而壹独柴车草屏,露宿其旁,廷陟前坐于车下,左右莫不叹愕。陟返与言谈,至熏夕④,

极欢而去,执其手曰:‚良璞不剖,必有泣血以相明者矣!‛陟乃与袁逢共称荐之。名动京师,士大夫想望其风采。 州郡争致礼命,十辟公府,并不就,终于家。……

(选自《后汉书·赵壹列传》) [注]①郡上计:向朝廷报告一郡税收会计的官员,也叫上计吏。②郦食其:秦汉之际的策士,后归汉王刘邦。他拜见刘邦,只作揖,不跪拜,刘邦知其不是平常的人,把他请到上座。③忽然:指死亡。④熏:通“曛”,黄昏。

1.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 A.逢望而异之,令左右往让之 让:责备。 B.是时司徒袁逢受计 受:接受。 C.壹径入上堂,遂前临之 临:俯视。

D.坐者皆属观 属:通“瞩”,注视。 2.下列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 A.下郡计吏而揖三公,何也? .徐公何能及君也? .

B.而恃才倨傲,为乡党所摈,乃作《解摈》 .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 .C.逢则敛衽下堂 .

而大小毛角,则无别羊焉 .D.壹独长揖而已 .岂独伶人也哉? .

3.下列各句都表现赵壹倨傲特异的品性行为的一项是 ( ) ①为乡党所摈,乃作《解摈》 ②壹独长揖而已 ③既出,往造河南尹羊陟 ④壹径入上堂,遂前临之„„因举声哭 ⑤壹独柴车草屏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②④⑤ 4.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

A.本文记叙了赵壹的几件事,表现出他的倨傲不驯、玩世不恭的性格和无所作为的结果。

B.本文通过对赵壹的倨傲特异的品性行为的描述,表现他既要借权势显扬名声,又不甘心屈颜仕途的特有气质。 C.本文通过对赵壹恃才倨傲的描述,反衬袁逢、羊陟不计私嫌,爱才荐才的高尚品格。

D.本文记叙了赵壹的几件事,表现他故作倨傲,是为了巧借权势显扬名声,目的不在于做官。

5.把文言文阅读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⑪而恃才倨傲,为乡党所摈。

译文: ⑫计吏数百人皆拜伏庭中,莫敢仰视。

译文: ⑬壹以公卿中非陟无足以托名者,乃日往到门。

译文: 十七、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5题。

柳彧,字幼文,河东解人也。彧少好学,颇涉经史。武帝亲总万机,彧诣阙求试。帝异之,以为司武中士。转郑令。平齐之后,帝大赏从官,留京者不预。彧上表,于是留守并加泛级。

高祖受禅,累迁尚书虞部侍郎,以母忧去职。未几,起为屯田侍郎,固让弗许。时制三品已上,门皆列戟。左仆射高颎子弘德封应国公,申牒请戟。彧判曰:‚仆射之子更不异居,父之戟槊已列门外。尊有压卑之义,子有避父之礼,岂容外门既设,内閤又施!‛事竟不行,颎闻而

- 10 -

叹伏。后迁治书侍御史,当朝正色,甚为百僚之所敬惮。上嘉其婞直,赐钱十万,米百石。

于时刺史多任武将,类不称职。彧上表曰:‚方今天下太平,四海清谧,共治百姓,须任其才。昔汉光武一代明哲,起自布衣,备知情伪,与二十八将披荆棘,定天下,及功成之后,无所职任。伏见诏书,以上柱国和干子为杞州刺史,其人年垂八十,钟鸣漏尽。前任赵州,暗于职务,政由群小,贿赂公行,百姓吁嗟,歌谣满道。乃云:‘老禾不早杀,余种秽良田。’古人有云:‘耕当问奴,织当问婢。’此言各有所能也。干子弓马武用,是其所长,治民莅职,非其所解。如谓优老尚年,自可厚赐金帛,若令刺举,所损殊大。臣死而后已,敢不竭诚。‛上善之,干子竟免。有应州刺史唐君明,居母丧,娶雍州长史库狄士文之从父妹,彧劾之。二人竟坐得罪。隋承丧乱之后,风俗颓坏,彧多所矫正,上甚嘉之。又见上勤于听受,百僚奏请,多有烦碎,因上疏谏,上览而嘉之。后以忤旨免。未几,复令视事,因谓彧曰:‚无改尔心。‛以其家贫,敕有司为之筑宅。因曰:‚柳彧正直士,国之宝也。‛其见重如此。

右仆射杨素当途显贵,百僚慑惮,无敢忤者。尝以少谴,敕送南台。素恃贵,坐彧床。彧从外来,见素如此,于阶下端笏整容谓素曰:‚奉敕治公之罪。‛素遽下。彧据案而坐,立素于庭,辨诘事状。素由是衔之。彧时方为上所信任,故素未有以中之。

彧见近代以来,都邑百姓每至正月十五日,作角抵之戏,递相夸竞,至于糜费财力,上奏请禁绝之。诏可其奏。是岁,持节巡省河北五十二州,奏免长吏赃污不称职者二百余人,州县肃然,莫不震惧。上嘉之。

选自《隋书》第62卷,列传第27)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其人年垂八十: 垂:将近

B.臣死而后已,敢不竭诚 敢:怎敢,以反问的形式表示不敢。

C.素由是衔之 衔:尊奉,接受 D.诏可其奏 可:认为可以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以母忧去职 不赂者以赂者丧 ..B.其见重如此 百姓之不见保,为不用恩焉 ..C.于阶下端笏整容谓素曰 地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D.娶雍州长史库狄士文之从父妹 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 .

3.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能表现柳彧“正直”的性格特点的一项是

① 甚为百僚之所敬惮

② 暗于职务,政由群小,贿赂公行

③ 娶雍州长史库狄士文之从父妹,彧劾之 ④ 百僚奏请,多有烦碎 ⑤ 奉敕治公之罪

⑥ 奏免长吏赃污不称职者二百余人

A.③⑤⑥ B. ①③④ C. ②④⑤ D. ①②⑥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柳彧年少好学,涉猎广泛,跑到皇宫请求武帝对他测试,武帝很欣赏他。平定齐朝之后,武帝大赏下属官员,留守京城的官员不在其列,柳彧上表给皇帝,于是留守京城的官员一并得到好处。

B.高祖登基后,柳彧升迁到尚书虞部侍郎,因母亲去世而回家服丧。不久,起用为屯田侍郎,正好左仆射高颎的儿子弘德向主管部门申请戟门,柳彧认为:父子已经分居,儿子不能安装戟门,高颎知道后很不高兴。

C.柳彧在奏章中写道:管理百姓,必须使用有才能的人。武将上柱国和干子年龄太大,以前政绩很差,怨声载道,现在不宜担任刺史。柳彧后来因违背圣旨被免职,复职时皇帝对柳彧说:“不要改变你的禀性。”

D.当时的官员都不敢得罪右仆射杨素。杨素犯了错误被送到南台时,他还自恃尊贵,坐在柳彧坐凳上。柳彧看见了,拿着手板严肃地对杨素说:“奉皇帝命令惩处你的罪过。”并立即查问杨素的犯罪事实。

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甚为百僚之所敬惮。

译文: (2)耕当问奴,织当问婢。

译文: (3)奏免长吏赃污不称职者二百余人。

译文: 十八、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5题。

马人望,字俨叔。咸雍中,为松山县令。岁运泽州官炭,独役松山,人望请于中京留守萧吐浑均役他邑。吐浑怒,下吏,系几百日;复引诘之,人望不屈。萧喜曰:\"君为民如此,后必大用。\"以事闻于朝,悉从所请。徙知涿州新城县,县与宋接境,驿道所从出。人望治不扰,吏(

民畏爱。近臣有聘宋还者,帝问以外事,多荐之,迁警巡使。京城狱讼填委,人望处决,无一冤者。会检括户口,未两旬而毕。同知留守萧保先怪而问之,人望曰:\"民产若括之无遗,他日必长厚敛之弊,大率十得六七足矣。\"保先谢曰:\"公虑远,吾不及也。\"改上京副留守。会剧贼赵钟哥犯阙,劫宫女、御物,人望率众捕之,右臂中矢,炷以艾,力疾驰逐,贼弃所掠而遁。人望令关津稽察行旅,悉获其盗。迁保静军节度使。有二吏凶暴,民畏如虎,人望假以辞色,阴令发其事,黥配之。是岁诸处饥乏,惟人望所治粒食不缺。迁中京度支使,始至,府廪皆空;视事半岁,积粟十五万斛,钱二十万繦。未几,拜参知政事。时钱粟出纳之弊,惟燕为甚。人望以缣帛为通历,凡库物出入,皆使别籍,*人黠吏莫得轩轾,乃以年老扬言道路。朝论不察,改南院宣徽使,以示优老。逾年,天祚诏之,既至,谕曰:\"以卿为老,误听也。\"遂拜南院枢密使。人不敢干以私,用人必公议所当与者。当时,民所甚患者,驿递、仓司之役,至破产不能给。人望使民出钱,官自募役,时以为便。人望有操守,喜怒不形,未尝附丽求进。初除执政,家人贺之,人望愀然曰:\"得勿喜,失勿忧,抗之甚高,挤之必酷。\"其畏慎如此。

(《辽史》卷一百五 列传第三十五 能吏)

[注]轩轾:喻指高低优劣,此处意为营私舞弊。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京城狱讼填委,人望处决,无一冤者 委:积聚

- 11 -

B.始至,府廪皆空 廪:粮仓 万乘,不复有臣子之恭。向使其计得行,将臵陛下与皇太C.凡库物出入,皆使别籍 籍:簿册 后于何地!若贷而不诛,则天下大义不明,大法不立矣。D.初除执政,家人贺之 除:授官 臣闻北使言,去年辽主方食,闻中国黜惇,放箸而起,称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甚善者再,谓南朝错用此人。北使又问,何为只若是行遣?A.县与宋接境,驿道所从出 以此观之,不独孟子所谓‘国人皆曰可杀’,虽蛮貊之邦,.

中年兄殁南方,吾与汝俱幼,从嫂归葬河阳 莫不以为可杀也。‛章八上,贬惇雷州。 .B.帝问以外事,多荐之 伯雨居谏省半岁,所上一百八疏,大臣畏其多言,俾. 犹不能不以之兴怀 权给事中,密谕以少默即为真。伯雨不听,抗论愈力,且.C.贼弃所掠而遁 将劾曾布。布觉之,徙为度支员外郎,寻知虢州。崇宁党.

吾少孤,及长,不省所怙 事作,削籍编管通州。为蔡卞所陷,与陈瓘、龚玦、张庭.

D.人望令关津稽察行旅,悉获其盗 坚等十三人皆南迁,独伯雨徙昌化。奸人犹未甘心,用匿. 寡人不知其力之不足也 名书复逮其仲子申先赴狱,妻适死于淮,报讣俱至,伯雨.

3.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马人望施政以爱民处之如平常,曰:‚死者已矣,生者有负于朝廷,亦当从为本的一组是 此诀。如其不然,天岂杀无辜耶!‛ ①人望请于中京留守萧吐浑均役他邑 绍兴初,高宗诏赠伯雨直龙图阁又加谏议大夫采其谏②人望治不扰,吏民畏爱 章追贬章惇蔡卞邢恕黄履明著诬宣仁事以告天下淳熙中③会检括户口,未两旬而毕 赐谥忠敏。 ④人望以缣帛为通历,凡库物出入,皆使别籍 (《宋史•列传一O四》)[注] 束湿:本义为捆扎湿物,湿⑤人不敢干以私,用人必公议所当与者 物易束,故急捆之,指行为急切,也比喻行为严急苛刻。 ⑥人望使民出钱,官自募役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①②⑤ B.①③⑥ C.②④⑤ D.③④⑥ A、御吏如束湿,抚民如伤 伤:伤口。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B、趣京师者护以出 趣:去、往。 A.马人望认为松山民众负担的运送官炭的劳役太重,要C、若贷而不诛,则天下大义不明 贷:宽恕。 求改由各县平均分担。虽遭关押、审讯,仍不肯屈服,最D、何为只若是行遣 遣:遣送。 终说服了上司。他为官不扰民,了解他的官员大多向皇帝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在文中的意思,不正确的一项 举荐他。 A、纲舟无得宿境内 无得:不能。 B.马人望率兵追捕劫掠上京的大盗时负伤,简单治疗后B、时徽宗初政,纳用谠论 谠论:正直的言论。 奋勇追击,夺回了被劫掠的人和财物,将盗贼全部抓获。C、辄逞异意,睥睨万乘 睥睨:窥探。 对凶狠残暴的官吏,他暗中查清他们的劣迹,将其刑惩发D、如其不然,天岂杀无辜耶 不然:不这样。 配。 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一组 C.燕京地区钱粮出纳弊端严重,马人望建立账目,严加A、 ①然未尝有获者,人莫知其故 ②于乱石间择其一二..管理,使得*人黠吏无法营私舞弊。为避免助长赋税繁重扣之 的弊端,马人望检验户口时对百姓的资产只登记了十分之B、①则命东下者斧断其缆 ②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六七。 C、①为蔡卞所陷 ②吾属今为之虏矣 ..D.马人望为官正直、谨慎。他注重节操,从不巴结奉承D、①趣京师者护以出 ②余与四人拥火以入 ..以求晋升。他认为得到朝廷重用,就会遭到别人更加激烈4、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的对抗,愈加严酷的排挤,因此,得之勿喜,失之勿忧。 A、任伯雨年少时就已经能文能武,表现出与众不同。主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持雍丘县期间,政绩突出,尤其表现在整顿漕运,使盗贼(1)以事闻于朝,悉从所请。 不得入境这件事情上。 译文: B、任伯雨在徽宗即位不久,敢于揭发长期把持朝政的章(2)是岁诸处饥乏,惟人望所治粒食不阙。 惇。他在做谏官的半年时间里,上疏108份,表现了刚直译文: 不阿、敢于斗争的精神。 (3)人不敢干以私,用人必公议所当与者。 C、任伯雨秉公直谏,使大臣们极为畏惧,徽宗也为此而译文: 担忧,密谕让他少谏或不谏,可他仍然忠心直谏,最后却十九、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5题 因为党事被革除官职。

任伯雨字德翁,眉州眉山人。自幼已矫然不群,邃经D、任伯雨因直谏遭致奸臣陷害,自己被革职,仲子申先术,文力雄健。中进士第。知雍丘县,御吏如束湿,抚民下狱,但他置这一切于不顾,始终对朝廷忠心耿耿,最终如伤。县枕汴流,漕运不绝,旧苦多盗,然未尝有获者,得以昭雪被重新起用。 人莫知其故。伯雨下令纲舟无得宿境内,始犹不从,则命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东下者斧断其缆,趣京师者护以出,自是外户不闭。 (1)向使其计得行,将置陛下与皇太后于何地! 使者上其状,召为大宗正丞,甫至,擢左正言。时徽译文: 宗初政,纳用谠论,伯雨首击章惇,曰:‚惇久窃朝柄,(2)死者已矣,生者有负于朝廷,亦当从此诀。 迷国罔上,毒流搢绅,乘先帝变故仓卒,辄逞异意,睥睨译文:

- 12 -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