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点资讯 义务教育 高等教育 出国留学 考研考公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描写陶渊明散文随笔

2022-05-28 来源:华拓网
描写陶渊明散文随笔

陶渊明大家都不陌生,东晋末至南朝宋初期伟大的诗人、辞赋家。下面是小编收集的有关陶渊明的随笔散文,可供大家参考。

篇一:仰慕陶渊明

陶渊明绝对是一个智者和圣者,值得我们大家仰慕。

怎么说他也是做过彭泽县令的人,我不知道这样一个职位在当时的社会中对于一种什么样的地位。在今天,许多人寒窗苦读、孜孜以求,为谋求一个公务员可以说是不择手段。如果能够做到一个县令的职位,至少也可以说是光宗耀祖,给家族脸上添了光彩了。只要这个人不是因为政治原因你让他主动从县令的职务上退下来,基本上不大可能(除了正常的工作调动或者离职)做出这种被别人看起来“二哥”的举动。

可能有人会说,陶渊明之所以弃官归隐,是因为当时的社会太黑暗了,他太向往美好清新的田园生活了。

是的,陶渊明绝对热爱田园生活,这从他虚构的那个世外桃源当中完全可以看得出来。那里“落英缤纷,芳草鲜美”,那是与世隔绝的神仙世界,要找到这样一个世界,其难度绝对比得上今天全世界搜救失去联系的马航。但是,老陶最先并不是对那个官场完全不抱希望的,至少从《归园田居》里的那句“一去三十年”可以印证,他曾经多么热衷于官场,可以说这一点和今天的所有人并没有什么不同。

老陶为什么会归隐呢?我想至少有以下两个原因:

第一是做官太不容易了,容易受到别人的牵制、排挤甚至打击。仔细品读“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这两句诗完全可以发现一些端倪,可以想象,老陶当时把自己看做是“笼中鸟”“池中鱼”,完全失去了自由,不能随心所欲,和那种“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的生活比较起来,自然少了几分悠闲和惬意。我想,老陶当时一定是被上面多得数不清的没有实际意义的任务压得喘不过气来,才做出“弃官归隐”的打算并且付诸实施的。

第二是自己太清醒了,所以总是痛苦、无奈甚至绝望。他一定受

到屈原的影响很深,“举世浑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绝对是人生的最大不幸。太清白,别人从你身上捞不到好处;太清廉,别人无法从你身上谋取利益;太清醒,别人无法往你身上泼污水。于是,老陶无法融入官场,适应黑暗的能力太差,只好半途而废。

我说陶渊明是一个智者的原因,就是他明白“出淤泥而不染”的道理,并且死守清白,守得无法再守的时候,他可以全身而退。

那他为什么又是一个圣者呢?

圣者可以不食人间烟火,可以“饮清风”“抱明月”。陶渊明和我们不一样的原因,就在于他不计较个人的得失,更不担心归隐后生活会没有着落。因为,在当时的社会中,他还可以到乡间开荒种地,虽然他种地常常是“草盛豆苗稀”,但他毕竟有“方宅十余亩”,有“草屋八九间”,维持生计、栖身基本没有什么忧虑了。我们今天的人虽然对现实看得比老陶还要清楚,对有些人有些事比他更愤世嫉俗,但是肯定没有放弃的勇气。因为,我们每个月必须靠着有限的薪酬,用来抚养子女、赡养老人,还银行遥遥无期的房贷。我们不可能有十余亩土地耕种,有八九间草屋居住。即使有,我们基本上也没有那个勇气和力气,去“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了。

所以老陶是一个圣者,他可以像神仙一样,摆脱现实,回归田园,回归自然,回归自己“爱丘山”的本性。

从这一点来看,陶渊明绝对是一座遥不可及的山。 向高山致敬!

篇二:陶渊明的田园生活

陶渊明因不愿为五斗米折腰,毅然弃官归隐,人生的转折却成就了一代田园诗人。从四十一岁到六十三岁,他皈依大自然,回归心灵的淡泊宁静。过着与世无争、洁身自好、乐天知命的田园生活。

春天里,陶渊明在燕子的呢喃声中,心儿随渔翁一起顺流而上,乘一叶小舟,飘然来到一片桃花林。溪流的两岸,桃花被温暖的春风一吹,绽开了粉嫩的笑脸,阵阵清香,醉人心脾。小草嫩绿,花朵妩媚,偶尔有桃花轻轻飘落身上和水中。小舟穿过幽美的桃花林,越过一个山洞,展现在眼前的是一个人间仙境。这里树木成荫,阡陌纵横,

土地肥沃,人人耕种劳作,自得其乐。村里人热情招待了渔翁,和他聊聊外面的事情,然后渔翁告辞了。

陶渊明依然过着早出晚归的日子。不觉间夏天已经来临,凉爽的清晨,陶渊明扛着锄头,走在窄窄的田埂上,道上茂盛的野草结满了露水,打湿了他的衣和鞋,他来到南山下的一块田地,这里有他种下的豆苗。抬眼望去,草儿一片葱茏,豆苗却很稀疏。齐腰深的草打湿了衣服,但是这有什么可惜的呢?他心里想到,好在我逃离了污浊的官场,迷途知返,在田园劳作中找回了自我。直到月亮升起,他才拖着疲惫的身子,和明月相伴回家。

虽然是几间陋室,陶渊明却不受俗世的烦扰。因为他的心已远离闹市,心中怡然平静。秋天里,东边的篱笆下菊花怒放,艳丽多姿。有雪白的、金黄的、深紫的、粉红的,一团团、一簇簇五彩缤纷,散发出淡雅的芬芳。陶渊明悠然徜徉其间,弯腰准备采一朵,无意间看见了南山,山气氤氲的黄昏时分,成群的飞鸟返回山林。面对此情此景,他还有什么可说的呢?

寒冷的冬天,外面白茫茫一片。陶渊明闲居家中,冬天的夜晚也越来越长,偶尔得到一瓶好酒,他定会独酌大醉,然后写写诗。感叹着人生就如一粒尘土,随着命运漂泊无依,历尽艰难,回不到原来的样子了。高兴的时候,他会邀上邻里一起痛饮,如同兄弟一般,及时行乐。人生如流水,过去的不会再来。年轻时要多做些自己喜欢做的事。

公元427年,陶渊明去世,给后人留下了珍贵的文学作品,流传下来的有一百二十多首诗,十来篇散文。主要包括《饮酒》、《归园田居》、《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归去来兮辞》等,作为田园诗派创始人,他的作品大多是描写饮酒和田园的乐趣。

陶渊明的作品和他的人一样,清丽自然、纯真质朴而又意蕴深刻,吸引着无数的文人去探索欣赏其中的艺术境界。他刚正不阿的人格和不追求名利的操守,也成为后来文人的精神表率和前行的力量。

篇三:我眼中的陶渊明

一位老者,在落英缤纷的桃源深处,用人生舞着一曲淡泊,却在

进退间遗万世芬芳。依稀记得,有这样一位老者,无奈望着家徒四壁,望着操劳的妻,望着渴求的儿,迫于生活,他怀抱满腹经纶,依依惜别了故乡的青山,故乡的绿水,奔走仕途

他曾在满朝文武勾心斗角的风口浪尖,舞着一曲对名利地位的淡泊,以坚守的步伐,踏出清高的旋律,遗万世的芬芳。

依稀记得,有这样一位老者,愤怒地望着钱财万贯,望着昏暗的官场,望着佳肴美人的颓废,迫于不满,他怀抱满心厌恶,毅然告别了江城的深府,江城的大殿,上任参军他曾在市俗纷乱歌舞升平的纸醉金迷里,舞着一曲对荣华享乐的淡泊,以轻蔑的步伐,踏出桀傲的旋律,遗万世以芬芳。

依稀记得,有这样一位老者,满足地望着春色满园,望着倦飞知返的鸟,望着涓涓细流的泉,为免于玷污,他怀抱满心悔恨,匆匆回到了故乡的田园,故乡的山水,远离尘市他曾在硕果累累田间丰收的满目金色中,舞着对谷物满仓的淡泊,以轻盈的步伐,踏出悠然的旋律,遗万世以芬芳。

“田园将芜胡不归!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一位老者感慨着,田园都将荒芜了,以心为形役的自己怎能不归?

“晨兴理荒秽,戴月荷锄归”,一位老者决然脱掉华丽的官袍,那些华丽如何比得上朴素?那些贪图如何比得上淡泊?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一位老者就这样断绝了世俗,归居田园,以山为钵,以水为酒,饮着归真返璞,饮尽一生。

历史的诗坛多少次风起云涌,诗坛的天空多少次云卷云舒,天空又多少次变幻无穷然而,灯火阑珊蓦然回首时,我依然可以看到这样一位老者舞着一曲淡泊,桃花在他身边纷纷落下,遗留万世芬芳。

篇四:感怀陶渊明

不知是什么时候开始,我喜欢上了陶公陶渊明。我想很多人都有这样的感觉,尤其是生活在顶端的社会名流,向往陶渊明那种“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田园生活,我相信这是肺腑之言。正如只有饮遍了世间美酒的酒徒一样,所谓平淡是真,背景必须得是无数的斑斓锦绣。如此,风吹烟云散才能让人看到

万里苍穹。这是阅历的力量,也是底蕴的力量,只有经过这些力量洗涤之后,才能达到这种境界。

其实,身在官场中的陶公,是一只留恋山林的笼中鸟,是一尾思念昔日宁静水潭的池中鱼;一旦回到匡庐山脚下的小村,他便如童心在怀的赤子,见大地也可爱,观鸟兽也亲切。葱葱郁郁的榆树、柳树遮蔽着房屋后檐,成行成排的桃树、李树生机勃勃地排列在堂屋门前;夕阳西下,黄昏中远处的小山村依稀可见,近处的农舍上正升起袅袅的炊烟;守屋之犬在深深的小巷中汪汪轻吠,归窝之鸡在桑树巅上喔喔啼唤。徜徉在大自然的怀抱中,寻得了耕种之乐,觅得了垂钓之闲,找得了灌园之趣。

可以想像,陶公提上一壶酒,坐在向阳的坡上,沐浴着融融的秋日,在金风吹拂中开怀畅饮,直到微醉;不经意中抬眼远眺,只见悠然的南山时隐时现。他把盏自语:“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寄情山水之乐,陶渊明如今才真切而深深地领略。晚上,在油灯微弱的光亮之下他写下自己那份独特的感受,一首首淡雅清新真率朴实不假雕饰而又生趣盎然的诗篇便泻出于他的笔端;一不小心,他便登上了五言古诗的高峰。李重华赞陶诗“五言古以陶靖节为极诣”,鲁迅称在中国文学史上,陶渊明与李白一样,都是头等人物。

不过,重新解读陶公留传下来的124首诗歌和11篇文、赋,我们还可以看到,陶渊明不仅仅是潇洒旷达的“古今隐逸诗人之宗”:他虽有“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的辛苦,也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悠闲,还有“父老杂乱言,觞酌失行次”的酒趣;但更多的'是“弱年逢家乏,老至更长饥”的穷愁,“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的悲苦,还有“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飘屡空”的凄凉;就连喝一口酒的嗜好有时也不能满足,不得不让好心的农父接济:“清晨闻叩门,倒裳往自开。问子为谁饮?田父有好怀。壶浆远见候,疑我与时乖。”甚至于儒道斯文也不复存在了:“饥来驱我去,不知近何之!行行至斯里,叩门拙言辞。”一个学富五车的读书人,一个才情并茂的大诗人,竟至于不得饱腹,不得不乞食于野,这就是

封建时代社会现实的真实写照!

但是,无论环境如何险恶,陶公都始终“不坠青云之志”,我们从他的一些诗篇中可以直接、间接地看到这一点。如:“雄发指危冠,猛气冲长缨。”“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陶渊明生当晋、宋易代之际,黑暗的政治,犹如宏罗密网,使正直之士遭到压迫,而当时的社会门阀等级森严,官场“交通请托,贿赂公行”,趋炎附势、尔虞我诈者众。不少人为了往上爬而不择手段,人格丧失殆尽。陶渊明与此格格不入。他抱着既然不能“达则兼济天下”,于是只得抱定“穷则独善其身”的想法,借写古人以咏志,对刘宋王朝持不合作态度,宁肯辞官归隐乡间,也决不肯向腐朽的士风低头。朱熹在评陶诗时曾颇有见地地说:“渊明诗,人皆说是平淡,余看他自豪放,但豪放得来不觉耳。”晚清爱国诗人龚自珍在《读陶诗三首》中说:“陶潜酷似卧龙豪,万古浔阳松菊高。莫信诗人竟平淡,二分梁父一分骚。”鲁迅先生也曾经指出,陶诗不仅仅是些浑身静穆的诗作,还有一些“金刚怒目”式的作品。这些诗作,表现了他对当时政治激烈的批判精神和强烈的反抗意识。因此,他用满含深情的笔墨,塑造了男耕女织、怡然自乐的理想社会——桃花源;他与田夫野老、蚕妇村氓聚在一起,闲谈春耕夏耘、秋获冬藏的苦与乐,他性嗜酒,“造饮辄尽,期在必醉”,以这种自戕的方式使自己暂时忘却人生的苦痛;他也在宋江州刺史檀道济亲自看望、赠以梁肉时挥而拒之,表现出一介书生的铮铮铁骨。

陶公生前抑郁以终,身后却极受后代诗人们的推崇,李白、杜甫、白居易、苏东坡等人从陶诗中汲取了极为丰厚的文化养料;陶渊明那种“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的达观精神和“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骨鲠之气,对后世正直的读书人产生着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当中国历史进入到二十世纪初,又恰逢乱世。这时的中国,出现了两位文化大师:鲁迅与胡适。当代一些学者认为,他们是近代中国的两个价值坐标,两者风格截然不同,却共同构筑起那个时代知识界的脊梁。而在我看来,陶渊明之于魏晋正如鲁迅,胡适之于近代中国,他的学术成就为那个时代的一面镜子,他的文化思想成为统摄一个时

代精神领域的核心力量,他的高洁傲岸的人格魅力则更是当代人所难以个个企及的。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