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点资讯 义务教育 高等教育 出国留学 考研考公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中国现当代文学论述题(word文档良心出品)

2023-05-17 来源:华拓网


四、结合具体资料论述 2题

说明:论述题需要有学生的自我理解,要求有理有据;可以提出自己的不同见解,但要求能够自圆其说。

1. 怎样理解阿Q的精神胜利法?

阿Q思想性格最突出的特点是他的精神胜利法。所谓精神胜利法,就是在现实生活中处于失败者的地位,但不正视现实,用盲目自尊自大、自轻自贱、欺凌弱者、健忘、忌讳缺点、以丑为荣等种种方法来自欺自慰,自我陶醉于虚幻的精神胜利之中。

a) 他能用夸耀过去来解脱现实的苦恼

他连自己姓什么都说不清,却还这样夸耀:我先前——比你阔多啦!你算什么东西。

b) 他能用虚无的未来宽解眼前的窘迫

他连老婆也没有,却还如此夸口:我的儿子会阔的多啦!

c) 他能用自轻自贱来掩盖自己所处的失败者的地位

他被别人打败了,就自轻自贱地承认自己是虫豸,并且立即从这种自轻自贱的“第一”中获取心理满足。

d) 他能以自己的丑恶去骄人

别人说到他头上的癞疮疤时,他却认为别人“还不配”。

e) 他能用健忘来淡化所受的欺侮和屈辱

他吃了“假洋鬼子”的哭丧棒,使用“忘却”这件祖传法宝,将屈辱抛到脑后。

总之,阿Q在实际上常常遭受挫折和屈辱,而在精神上却永远优胜,总能得意而满足,所凭借的就是这种可悲的“阿Q精神”。

阿Q最突出的形象特征是“精神胜利法”及其以此为核心的性格特征,集中体现为弱者的生存哲学,其最大的典型意义也在于对这种国民劣根性的揭示和批判。

2. 鲁迅小说中的知识分子形象

鲁迅的小说中所描绘的知识分子的形象主要分为:传统知识分子和现代知识分子两类。

传统知识分子有:

封建科举制度毒害的下层知识分子形象;孔乙己和《白光》 中的陈士成,

如:孔乙己在封建腐朽思想和科举制度毒害下,精神上迂腐不堪,麻木不仁,生活上四体不勤,穷困潦倒,在人们的嘲笑戏谑中混度时日,最后被封建地主阶级所吞噬,揭露了当时科举制度对知识分子精神的毒害和封建制度“吃人”的本质。

被否定的反动知识分子——封建卫道士的形象(《肥皂》 里的四铭(虚伪的道貌岸然之徒)、 《高老夫子》里的高尔础(半流氓性质的人物)。

如:“高老夫子”原名高干亭,被牌友们戏称为“老杆”,因为发表了一篇关于整理国史的所谓“脍炙人口”的名文,便自以为学贯中西了,“因仰慕俄国文豪高尔基之名,而更名为“高尔础”,其实他是一个只会打牌,听书,跟女人的无赖,他为了去贤良女校看女学生,便应聘去教书,而因为胸无点墨而当众出丑便辞去职务,大骂新式教育,小说设置了三个场景,将“高老夫子”虚伪,污秽的灵魂,如同三面放大境般展示给读者。)

现代知识分子有:

现代社会中最先觉醒的知识分子形象(《药》 夏瑜、《狂人日记》 狂人。

如:《狂人日记》中,狂人异乎常人的思想行为特征导致了他在生活环境中受到排挤、敌视,被认为“有病”。狂人的怪异言行是彻底而纯粹的。狂人在日记中所叙述的环境缺乏写实性,却一语道破几千年中国封建社会“吃人”的社会本质。);

英勇反抗旧世界、旧制度后来走向否定自己道路的知识分子形象(《在酒楼上》 吕纬甫、 《孤独者》 魏连殳、 《伤逝》 涓生、子君)。

其中,鲁迅先生着力描写的、倾注了更多艺术心血的,是那些在中国民主革命中寻找道路,彷徨苦闷与求索的知识分子,他们是一些具有一定现代意识,首先觉醒,然而又从前进道路上败退下来带有浓重悲剧色彩的人物。

如《在酒楼上》 吕纬甫、 《孤独者》 魏连殳、 《伤逝》 涓生、子君。鲁迅一方面充分肯定他们的历史进步作用,一方面也着重揭示他们的精神痛苦和自身的精神危机。如:《在酒楼上》 吕纬甫曾经是一个富有朝气的青年,在辛亥革命的高潮时期敢于议论改革,到城隍庙去拔神像的胡子。可是十多年后却形容大改,锐气尽消,变得迂缓而颓唐,他“敷

敷衍衍,模模糊糊”地靠教“子曰诗云”混日子,残酷的现实生活已将他的灵魂挤扁了,他无力继续为自己过去的理想奋斗,只能凄苦地自嘲像一只苍蝇“废了一个小圈子,又回来停在原地,在颓唐消沉中无辜消磨着生命”。

3. 对“鲁迅小说‘表现的深切’和‘格式的特别’”评价的理解

(一)“表现的深切” ---独特的题材、眼光(视角)与小说模式。

• A、题材方面: 鲁迅开创了表现农民与知识分子两大现代文学主要题材。

• 鲁迅表现劳动人民(农民、妇女)有以下特点:

• 1、对下层劳动人民深重苦难的真挚同情--“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 2、沉痛揭示和批判下层人民的精神弱点,提出和表现了改造国民性的历史主题。

如《阿Q正传》中的阿Q,他首先是一个被剥夺得一无所有的贫苦农民,又是一个深受封建观念侵蚀和毒害,带有小生产者狭隘保守特点的落后、不觉悟的农民。阿Q这一典型形象,反映出了国人的灵魂,暴露了国民的弱点,达到了“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的效果。

• 鲁迅小说中知识分子的类型:

• 传统知识分子和现代知识分子两类

• 传统知识分子

•1、封建科举制度毒害的下层知识分子形象:孔乙己和《 白光》 中的陈士成

•2、被否定的反动知识分子--封建卫道士的形象: 《肥皂》 里的四铭(虚伪的道貌岸然之徒)、 《高老夫子》里的高尔础(半流氓性质的人物)。

• 现代知识分子

•1、现代社会中最先觉醒的知识分子形象。《药》夏瑜、《狂人日记》狂人。

•2、英勇反抗旧世界、旧制度后来走向否定自己道路的知识分子形象。《在酒楼上》吕纬甫、《孤独者》 魏连殳、《伤逝》涓生、子君。

• B、独特的眼光(观察视角):重在表现病态社会里的人(知识分子与农民)的精神病苦,以及对现代中国人的灵魂的\"拷问\"。(农民题材的视角/知识分子题材的视角)

• C、小说模式:常见的两种情节结构模式,即\"看/被看\" 与\"离去--归来--再离去\"。如《祝福》…

• (二)“格式的特别”——在小说叙述形式、人物塑造等方面\"创造新形式的先锋\"

• A、小说叙述形式

《狂人日记》 所采用的是第一人称的主人公独语自白13则(日记体)的叙述方式,在中国小说艺术的发展上显然是一个首创。

两重叙述:小说\"日记本文\"采用了白话文体,却又精心设计了一个文言体的\"小序\",

从而形成了两个对立的叙述者(\"我\"与\"余\"),两重叙述,两重视点。

两重叙述角度形成反讽的结构:白话语言载体里表现的是一个\"狂人(非正常)的世界\",主人公却表现出疯狂中的清醒,处处显示了对旧有秩序的反抗;文言载体却表现了一个\"正常人的世界\",主人公最后,成为候补(官员)。这样,小说文本就具有了一种分裂性,对立的因素相互嘲弄与颠覆、消解,形成反讽的结构

• B、人物塑造方面

• 1、\"杂取种种人,合成一个\"的办法。

• 2、\"画眼睛\"的方式,或采用直接揭示人物心灵秘密的手法。

• 3、注重以个性化的人物语言来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

• 4、特别注重将人物摆在一定的环境中来加以表现。

• 5、白描手法(对阿Q的描写:最恼人的是他的头皮上,颇有几处不知起于何时的癫疮疤。…这时阿Q赤着膊,懒洋洋的,瘦伶仃的……)

4. 请谈谈你对鲁迅批判国民性主题作品的理解。

5. 谈谈你对老舍小说雅和俗的理解。

6. 结合作品说明沈从文小说“都市”和“湘西”两大题材的主要区别;结合具体的作品谈谈沈从文湘西小说的艺术特色。

P126

沈从文的小说题材由“湘西”与“都市”两部分构成,这两部分相互对比,相互发明,前者使后者“真正呈现出病态”,后者则使前者“具有了理想化了的形态”。二者之间的主要区别是:“湘西”题材中,通过描写湘西人原始、自然的生命形式,对湘西健全人性进行讴歌,展现了一种“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 “都市”题材中,通过描写都市生活的腐化堕落,揭示都市自然人性的丧失,表达了对城市的憎恶,把城市文化看作是一种扭曲人性的、虚伪的、做作的文化。

如:《边城》中“清澈见底的白河水,翠色逼人的茶峒的山,河边的吊脚楼,掩映在桃李花树间的人家”,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景象跃然纸上。这里的人们无不重义轻利、守信自约,即使是娼妓,也常常较之以讲道理知羞耻的城市中绅士还更可信任。总之美丽的自然、半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与淳朴的人相辅相成,展现了一种“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

《八骏图》里的八骏也就是八位教授,外表上“老诚”、“庄严”,满口的“道德名分”,内心却不能忘怀世俗的情欲,作品通过不同情节,揭示了他们的道德观的虚伪性,通过描写都市生活的腐化堕落,揭示都市自然人性的丧失,表达了对城市的憎恶。

描述湘西世界——人:优美、健康、自然 ;自然:诗情画意;人和自然:相处和谐。

沈从文湘西小说的艺术特色:

(1) 传神的心理描写。

沈从文的湘西小说中,注重对某些说不清、道不明的瞬间感受的捕捉,有时看似一笔带过,实际上却如空谷回音,余味不尽。如《边城》中写到后来翠翠和“打火把”送她回家的人重逢,那人调侃翠翠:“二老说你在河边大鱼会吃你,我们这里河中的鱼,现在可吞不下你了。”翠翠一句话不说,只是抿嘴笑着。不说话却笑,表现了翠翠内心微妙的情感涟漪。沈从文对翠翠的心理描写刻画得十分传神,看似无意,却恰如其分地写出了情窦初开的少女真实的心理状态。

(2) 富有诗意的意境设置 :沈从文经常以意境来渲染某种特殊的氛围或隐喻某种人生境界;作者还经常通过意境将主人公的某种情感或心理外化。

如《边城》一个贯穿始终的意象——白塔。小说从开篇讲溪边有座白塔,塔下住着一户单独人家,到写翠翠依在白塔旁玩,再到后来“爷爷死了,白塔倒了,一夜之间,翠翠长大了”再到结尾“到了冬天,那个坍塌的白塔又重新修好了”这一贯穿的意象白塔象征着茶峒人的“内在生活”,“灵性的生活”,是他们的精神寄托。但随着现代文明的入侵,古老文明被逐渐侵染,人们沦为金钱的奴隶时,白塔的支柱意义就显得尤其重要。重新捐资修好白塔,就是找回心灵安慰,让精神得到重生。

(3) 不拘一格的文体创新:文体多样,小说的散文化、诗化。

如《边城》的每一节都像一首诗。沈从文故意淡化情节,以清淡的散文笔调去书写自然美,使作品整体显现出一种恬淡优美的感觉,像一首婉转的散文诗。

7. 请结合《陈奂生上城》谈谈高晓声对批判国民性主题的继承和突破。

8. 莫言《红高粱家族》的艺术特色

(1) 重写历史。

《红高粱家族》并没有否认历史上刀光剑影、血流成河的事实,但它换了一个角度,以土匪抗日为正面描写对象,这就回避了17年时期战争小说中的一些关键词:阶级、革命、英雄等等。作者着力要揭示的是一个民族的过去,以及这种过去与现在、与将来的某种有机的精神联系。可以说,《红高粱》所要证明的是民族精神之魂的复杂内核,既充满了血腥味,又富有神秘感。无论是“我”爷爷还是罗汉大爷,在他们的血液中浸润着那无拘无束的农民式的叛逆性格和土匪习气,同时亦保留着除暴安良、抗御外侮的坚忍不拔的伟大生命潜能。

(2) 生机盎然的“民间世界”。

将目光转向粗犷、野蛮的高密东北乡,发现了爷爷奶奶们身上的那种强悍的个性生命力,自由自在、无所畏惧、朴素坦荡的生活方式。《红高粱家族》中的主人公们,虽然有着不同的外部经历和性格特征,但却能体现着民族民间精神的两个方面:勇敢抗争和勤劳耐苦,这两方面构成中华民族的内聚力。莫言几乎完全打破了传统时空顺序与情节逻辑,把整个故事讲述的非常自由散漫,这与作品中生机勃勃的自由精神是相暗合的。崇尚生命的强力,赞美个性的伟大是小说的另一主题。

(3) 徘徊于“过去”与“现在”之间的叙述。

在《红高粱家族》里,莫言设置了一个“不肖子孙”的叙述者——“我”,这是一个与小说里的故事相隔近半个世纪的叙述者。在叙述角色上,通过叙述者的不断变换,改变了故事的组合方式,在叙述时间上,小说打破了故事时间线性发展的模式。一开始“我”是作为旁观者来叙述父亲的故事。而后来旁观者却转换为参与者,叙述者也随之转换为叙述

对象。同时,在这里不仅叙述人的角色发生了位移,而且叙述视角也相应地进行了转换。这样的叙事策略使小说叙述人自由地往来于过去与现实之间,在叙述层面上阻断了故事时间的连续性。莫言通过时间切入点的不断变换,打破顺时性的叙述,使过去的故事与现实发生联系。 “我”作为后代的子孙,来讲述先辈的故事,使过去的历史同现实保持了密切的联系。这个叙述人的设置,既表现了不肖子孙在生命形态上的‘种的退化’的哲理思考,体现出对祖先的精神认同;又弥合了时间的流逝所造成的历史断裂。

9. 余华《活着》的艺术特色

▪ 语言简练朴实,充满温情,故事真实确切。

以已近垂暮之年的主人公福贵对其一生的自叙回忆为叙述角度,以一种知命式的叙述语调讲述了一个几乎跨越了半个世纪的关于“一个人和他的命运之间的友情”的故事。《活着》用朴实的语言生动地刻画了各种鲜活的人物,如一个真正中国式的贤妻良母家珍等。另外,余华也一改先前的冷漠叙述,采用温情的语言。当福贵把家产输光并把自己的爹气死后,福贵的娘常用“人只要活得高兴,穷也不怕”来宽慰他,诸如此类的平实语言饱含着温情与爱,读来内心充满温暖。

▪ 细节描写。

《活着》的细节描写非常突出,刻画细致入微。如:“家珍病了那么多年,在床上下不了地,头发还是梳得整整齐齐的。”这里运用外貌细节描写,通过整齐的头发表现了家珍的规整以及积极严谨的生活态度。

▪ 新写实主义小说的叙事风格——零度介入。

余华用新写实的方式来展现《活着》的悲剧美。作者可以排除主体对苦难人生作明确的价值判断和情感渗透,好像站在“非人间的立场”,客观冷静地叙述人间的苦难。客观中立的叙事立场、温情深沉的情感基调在文本中的运用,也使得《活着》成为余华的风格的转型标志。

▪ 独特的叙事技巧

双重叙述视角的设置的转换:

《活着》这部小说的叙述视角不同于以往小说的那种全知全能的叙述视角,而是采用了一个采集乡间民谣者“我”和故事主人公福贵的双重叙述视角。第一层叙述视角“我”是整个故事的讲述者,有了“我”,才使得主人公福贵饱含情感地讲述自己坎坷丰富一生能够自然舒缓地进行。而福贵的叙述虽然展现了他苦难的一生,但也掺杂着细微的快乐,拉近了人物与读者的距离,增强了感染力。

叙事时间的独特性:

作品采用倒叙的方式,于文本时间“一个充满阳光的下午”,主人公讲述了“四十年前”的故事。这样的叙述顺序,使读者在小说开头就获得了主人公福贵最后活着的信息,而文本叙述时间又安排在“充满阳光的下午”,这些给读者带来了希望。无论有多少艰难困苦,有多少生命陨落,而生活也就继续,生命依旧美好。

▪ 运用象征的手法,用死亡象征着活着。

死亡的重复发生,既给人物心灵巨大打击,也给读者出乎意料的震撼。余华把重复发

生的死亡事件镶嵌在日常琐碎的生活里,放大了“苦难”的广度和深度,使渺小而软弱的人物面对巨大的“苦难”形成的力量悬殊,从而产生一种强烈的命运感。小说通过这些出乎意料的死亡重复,更加彰显了活着的意义和难能可贵。

10. 请结合作品说明乡土抒情体小说的艺术特色。

(1)结构上:抒情体小说最明显的特征就是结构松散。

(2)语言上:抒情体小说的语言具有非常明显的诗化特点,优美、清新、含蓄、精炼。

(3)叙述方式上:叙述方式近于随笔,对于故事的叙述采用娓娓道来式,有丰富的环境、人物心理和语言描写,叙述营造一种恬淡,静谧的氛围。

(4)题材和主题上:一般不写重大题材,不表现严肃、严峻的思想。在“小”题材中抒发着浓烈的主观情绪,关注健康人性。

11. 简述《围城》的主题意韵和幽默讽刺艺术,分析方鸿渐形象的性格特征和典型意义。

主题意韵:

1、 社会反映的层面

《围城》它有揭露性的一面,就是写40年代中国社会生活 特别是揭露社会上一些陋习及精神上的落后。

2、文化批判的层面

《围城》所构筑的文学世界,包含有钱钟书对这个世界的一种看法,这种看法是带有他的文化立场的。《围城》主要通过人物的文化心态剖析来写“新儒林”。

3、哲理思考的层面

思考人类的某些弱点,人类的盲目性。小说概括出了整个现代人的生存困境,并象征着整个人类的基本存在状况。

幽默讽刺艺术:

《围城》的幽默讽刺艺术别具一格,讽刺手法灵活多样,语言诙谐幽默,写人谈事看似漫不经心却处处充满智慧,令人回味无穷。语言简洁,议论精辟,生动有力。

1、 运用比喻进行讽刺。比喻新颖,灵妙运用,擅长以具体的事物来比喻抽象的观念道理。

如:有人叫她(鲍小姐)“熟食铺子”, 又有人叫她“真理”, 因为据说“真理是赤裸裸的”。

2、 运用活用词语进行讽刺。

如:后来跟中国“并肩作战”的英美两国,那时候只想保守中立,中既不中,立也根本立不住。结果这“中立”变成只求在中国有个立足之地,此外全让给日本人。“中立”作者在这里分拆开来变成“中不中”“立也不立”“在中国有个立足之地”这几种思想,滑稽

地嘲讽了英美两国的无能。

3、 运用英文词语进行讽刺,使语言俏皮生动,充满趣味性。

如:“Hello! Doctor方,好久不见!”“ Sure!have a look see!”张吉民在话中夹些无谓的英文字,讽刺了张吉民自以为时髦,却不知是画蛇添足,多此一举。

4、 运用文言文词语进行讽刺

如:写到方遁翁时,就有下面一段话:“女人留洋得了博士,只要洋人娶要她,否则男人至少是双料博士,鸿渐,我这话没说错罢?这跟‘嫁女必须胜吾家,娶妇必须不若吾家’,一个道理。”这里的“嫁女必须胜吾家,娶妇不若吾家”是一句文言文,作者通过这一句话,就讽刺了方遁翁的男尊女卑的思想,也讽刺了他卖弄学问的本质。

方鸿渐形象的性格特征和典型意义:

性格特征:家学渊源、一表人材、为人正直、谈吐幽默。自视颇高、愤世嫉俗、品位不凡。实际却做不成什么具体的工作。“心比天高,身为下贱”。优柔寡断。

典型意义:方鸿渐出身于破落的绅士家庭,自幼受士大夫家庭陈腐教育的熏陶,养成了清高善良又优柔寡断的性格。作品通过他在欧洲游学四年,学无所得,回国后又四处碰壁,一事无成,最后在一次次失业失恋的困窘下,不得不在此冲出家庭的“围城”到重庆谋生的人生历程,生动地反映了抗战前期部分中上层知识分子动荡不安、彷徨不能自主的生活处境和空虚灰暗的精神状态。方鸿渐的处境、性格和悲惨命运,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里受过洋化教育的某一类留学生病态性格、心理以及人生道路的写照,凝聚着作者对婚

姻、爱情、家庭以及整个人生的哲理思考。

12. 谈谈你对张爱玲小说雅和俗的理解。

a) 内容上,不关心大主题,多描写\"男女间的小事情\"和\"软弱的凡人\",流露出冷漠

和\"琐屑人生\"的态度。

张爱玲的小说着重描写的是沦陷前后上海和香港中上层社会病态的、不健全的、不完满、不幸的婚姻和恋爱,且对人物情感表态不明,不否定和揭示琐屑人生,而认为其为常态。如《倾城之恋》写的是华侨富商范柳原与白公馆里的六小姐白流苏的一段缠绵悱恻的爱情观故事,《红玫瑰与白玫瑰》写的是佟振保与红玫瑰王娇蕊和白玫瑰孟烟鹂的爱情故事。并且在这些小说中,张爱玲没有直接对人物进行情感表态,而是让故事自由发展,不肯定也不否定。

b) 喜欢用参差对照的笔法写人生,不喜欢采用强烈对照的方法,基调冷艳、苍凉。

张爱玲多次谈到自己的写法是参差的对照,她在《自己的文章》中写道:“我喜欢悲壮,更喜欢苍凉。壮烈只有力,没有美,似乎缺少人性。悲壮则如大红大绿的配角,是一种强烈的对照。但它的刺激还是大于启发性。苍凉之所以有更深的回味,就因为它像葱绿配桃红,是一种参差的对照。我喜欢参差的对照写法,因为它是较近事实的。”张爱玲的作品里参差对照的写法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作品中的人物自身性格不同方面的对照。在《红玫瑰与白玫瑰》中的佟振保就是一个复杂的人物。振保要做一个好人,一个合乎社会规范的人,因而他循规蹈矩,成为了“一个最合理想的中国现代人物”。由于其“柳下惠”的好名声,好友将自己的娇妻不经意间推给了他,后来却无法抗拒诱惑而与好友之妻娇蕊 “越轨”。在这里,振保的社会化角色和私人化生活构成了一组矛盾。在佟振保身上,“秩序”与“越

轨”、“现代”与“传统”、“社会化角色与私人化生活”、“好人”与“堕落”等等冲突构成了他的双重人格,且有两极化倾向。

c) 对凡俗生活的发现及肯定。

张爱玲小说中的主人公都生活在一个日常的物质生活的世界中,她们大量算计的是衣服、房子、钱、首饰,她们的喜怒哀乐和她们的情欲、嫉妒、虚荣、疯狂紧紧相连,普遍的人性凝定在普通的人身上。如《沉香屑:第一炉香》中的葛薇龙,为了享乐与金钱,背叛了没落世家恪守的传统道德观念。

d) 语言华丽、雅致、圆融光润而意象丰富。

张爱玲对语言的颜色、情调、动静和意蕴多有极其敏慧的体悟,写肖像、写口吻、写神态、写氛围、无不笔致轻灵、才华闪烁、潇洒自如,这是张爱玲小说艺术最动人的地方之一。如《沉香屑:第一炉香》中“墙里的春延烧到墙外去,满山轰轰烈烈开着野杜鹃,那灼灼的红色,一路摧枯拉朽烧下山坡子去了。杜鹃外面,就是那浓蓝的海,海里泊着白色的大船。” 用华丽的语言和丰富的色彩进行强烈对照,给予读者一种眩晕的不真实的感觉——处处是对照,暗示主人公葛薇龙命运的转折。

13. 分析闻一多“新格律诗”的理论主张。

诗人应依据自己的审美理想,对自然形态的情感进行选择、修饰与规范,使其艺术化。

• 绘画美:以富丽的“词藻”,勾勒线条,描绘形象,创造意境,使诗中有画,呈现出一种“绘画美”。

《死水》具有绘画美。诗人以美写丑,选用了翡翠、桃花、云霞、罗绮、绿酒、白沫等词把“一沟绝望的死水”描绘得色彩斑斓,以色彩的美衬托“死水”的丑,表现出作者对旧中国的憎恶和愤怒。

• 建筑美:指的是诗歌因“节的匀称和句的均齐”而在视觉上给人一种建筑的立体美感。

《死水》每节四行,每句九字。节与节之间匀称,行与行之间均齐。

• 音乐美:指的是诗歌借助于音尺、平仄、韵脚等获取某种节奏,在听觉上给人一种音乐感。

如《死水》。这首诗有属于听觉方面的音乐美:每行诗四个音尺,四个音尺组成相同,都是三个两字尺一个三子尺,三字尺的排列位置不尽相同但不要放在诗行最后,而是以二字尺双音节收尾。偶句押韵,每节换韵。读来节奏鲜明,音调和谐而有变化,富有旋律美。例:让死水/酵成/一沟/绿酒,漂满了/珍珠/似的/白沫;小珠们/笑声/变成/大珠,又被/偷酒的/花蚊/咬破。“沫”“破”押韵。

14. 结合具体的作品,谈谈艾青诗歌的中心意象及其象征意义。

要点:艾青诗歌的中心意象是土地和太阳 。 土地的意象凝聚了艾青对祖国和人民的最深沉的爱 。太阳的意象表现了诗人情感的另一面:对于光明、理想、美好生活热烈的、不息的追求 。

艾青诗歌的中心意象是土地和太阳。土地的意象凝聚了艾青对祖国和人民的最深沉的

爱。太阳的意象表现了诗人情感的另一面:对于光明、理想、美好生活热烈的、不息的追求 。

其中,土地的意象如《我爱这土地》

点出土地情绪: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已无法唱出悦耳的歌声,当却仍用“嘶哑”的喉咙歌唱,抒发了对土地义无反顾的真诚和执着。

倾吐土地情绪:“暴风雨”等意象告诉我们艾青爱着的土地是布满痛苦的饱含悲愤的土地。“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显现出一种悲壮高尚的土地情绪,自土地来比归于土地,因而爱得以升华和永恒。

升华土地情绪: “土地”象征着生养诗人而又多灾多难的祖国,因此“土地”意象凝聚了爱情对祖国和人民最深沉的爱,对民族危难和人民疾苦的深切忧愤。“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这真实朴实的两句诗道出了诗人内心深处永恒的“土地”情绪,强化了诗人“爱祖国爱土地”的主题。

太阳的意象如《黎明的通知》

在诗人的笔下,黎明是一个带光明给世界、带温暖给人类的美好的艺术形象。诗人面对暂难深重的祖国大地,面对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轰轰烈烈的抗日战争,怀着革命必胜的信心,代表黎明发出了通知。从黎明这个意象中,提炼出抗日即将胜利,光明的中国即将出现这一思想。朴实的诗句中蕴含着诗人的爱与恨,美好的画面显露出了作者的信心和希望,引起人们对光明的热烈向往。

15. 结合具体诗篇感受徐志摩诗艺术特点。 P55-P56

(1)构思精巧,意象新颖。(2)韵律和谐,富手音乐美。(3)章法整饬,灵活多样。(4)词藻华美;风格明丽。

16. 请结合具体作品谈谈朦胧诗的主要特征。

朦胧诗指的是20世纪80年代以舒婷、顾城、北岛、江河、杨炼、食指、多多等为代表的一批“文革”中成长的青年诗人的具有探索性的新诗潮。艺术表现:迷蒙、多义。意象化、象征化和立体化,是朦胧诗的重要特征,广泛吸收现代主义诗歌的表现手法,注重象征、暗示、联想、变形、通感等手法的运用。 主旨:表达对人的自我价值的重新确认,对人道主义和人性复归的呼唤,对人的自由心灵奥秘的探索构成了朦胧诗的思想核心,也表达了对现实的严峻批判、怀疑及对美好境界的蒙胧向往。

朦胧诗指的是20世纪80年代以舒婷、顾城、北岛、江河、杨炼、食指、多多等为代表的一批“文革”中成长的青年诗人的具有探索性的新诗潮。

艺术表现:迷蒙、多义。意象化、象征化和立体化是朦胧诗的重要特征,广泛吸收现代主义诗歌的表现手法,注重象征、暗示、联想、变形、通感等手法的运用。

主旨:表达对人的自我价值的重新确认,对人道主义和人性复归的呼唤,对人的自由心灵奥秘的探索构成了朦胧诗的思想核心,也表达了对现实的严峻批判、怀疑及对美好境界的朦胧向往。

象征化、意象化:朦胧诗用象征主义的艺术手法,以意象作为诗歌的主要语言,通过

摘取意象表情达意。舒婷在《祖国呵,我亲爱的祖国》意识中写中国七十年代末的贫穷落后,她找到了“破旧的老水车”、“漆黑的矿灯”“干瘪的稻穗”“失修的路基”“淤滩上的驳船”等意象,极其有限地描绘了当时中国的落后和苦难,却无限地又发了读者的联想与想象。北岛的《是的昨天》一诗中,对于昨天发生的爱情故事,诗人只用“你慢慢地闭上眼睛”“你点点头嫣然一笑”“你咬着苍白的嘴唇”“你坚决地转过身去”这四个细节性的意象,概括了整个爱情故事。朦胧诗的意象具有强大的信息承载力,是朦胧诗语言凝练的美学特征。

立体化:立体化表现在朦胧诗注重意象化手法和意象层面的立体组合,常常采用艺术通感(移觉)手法和艺术变形手法。如:《相信未来》中,“当蜘蛛网无情地查封了我的炉台”一句,“蜘蛛网”“我的炉台”两个意象分别象征“黑暗的势力”和“产生希望的地方”。其中“蜘蛛网”这一一般出现在落灰的地方,意象蕴含着“灰色调”、“毫无生机”、“给人以束缚”等感觉,这里运用了通感的手法以蜘蛛网象征黑暗势力。《相信未来》将意象和象征立体地组合起来,并采用了通感等艺术手法使整首诗歌从平面走向立体。

表达对人的自我价值的重新确认:舒婷《致橡树》通过橡树、木棉等意象来写女性的独立意识,文字和情感结合完美,在新时期早起吹响了女性自强自立的精神号角。

对美好境界的朦胧向往:北岛《冷酷的希望》《空间》中有“孩子”这一重要意象,充分表达了诗人对于旧世界的弃绝和对理想世界的追求与向往。

17. 请结合具体作品谈谈你对新生代诗歌的理解

新生代诗歌也被称为第三代诗歌,反崇高、反英雄、反抒情、反传统,甚至反诗歌。新生代诗人继承了新诗潮主体觉醒的基本思想,从文化和生命的视角向主体意识进行深入

的探求与审视,向个人意识的深层面展开。他们在个人经验的转变中以一种独特的姿态深刻体验现代人共有的内心世界,从人的生存状态考虑人的心理世界、内在本体意识,从而无限扩展真正属于自己的领地。这种主体意识在他们诗歌中具体表现为以反英雄平民的角色审视日常生活及其在语言延化为口语化,通过这种独特的方式完成生命的体验。

新生代诗歌也被称为第三代诗歌,反崇高、反英雄、反抒情、反传统,甚至反诗歌。新生代诗人继承了新诗潮主体觉醒的基本思想,从文化和生命的视角向主体意识进行深入的探求与审视,向个人意识的深层面展开。他们在个人经验的转变中以一种独特的姿态深刻体验现代人共有的内心世界,从人的生存状态考虑人的心理世界、内在本体意识,从而无限扩展真正属于自己的领地。这种主体意识在他们诗歌中具体表现为以反英雄平民的角色审视日常生活及其在语言延化为口语化,通过这种独特的方式完成生命的体验。

① 他们诗歌中对“反英雄”的人生体验的反复表述。

所谓“反英雄”,是指那些生活中最为庸常的生命。许多第三代诗人从人的生存本能出发,在诗歌中体味和反映凡俗生命中所有的内容,如爱恨、生死、苦乐甚至一饮一啄、睡觉如厕。这类作品中的代表是王小龙的《纪念航天飞机挑战者号》,这个曾经被整个世界瞩目的悲壮的场面在这位诗人的笔下,呈现出荒诞的一面:

这一瞬间改变了什么

这模样古怪的混血儿突然失踪

借助烟雾浓浓的掩护……

没消化的早餐三明治

天空中闪闪亮亮

这种描述也许是真实的,但它却将世界新闻界视为英雄的那位志愿升空的女教师的形象完全荒诞化了,从而解构了一个英雄的存在。

② 第三代诗人作品中刻意追求的反崇高的冷抒情。

第三代诗人惯于以凡夫俗子平淡的平民意识代替朦胧诗人们理想主义的英雄气概,显出一种近乎玩世不恭的黑色幽默。如《有关大雁塔》中对人们登塔观光情景的漠然处理。

③ 他们作品中随处可见的反文化的现代口语和语感的应用。

口语词汇与语感的应用:于坚的《尚义街六号》这首很长的诗以琐琐碎碎的方式托出了一群经常在“尚义街六号”相聚的年轻人的生活片断,诗中写到这些朋友们常常在老吴家中聚会过夜,而在诗的结尾,大家各奔东西:

大家终于走散

剩下一片空地板

像一张旧唱片 再也不响……

长诗采用了完全口语化的表达方式,琐屑零碎,但细细读来,却有一种抒缓几至哀伤的味道。而这个结尾,则给人一种人生平淡而又无常的凄凉感。

反文化:张锋的小诗《本草纲目》

一两马致远的枯藤老树昏鸦

三钱李商隐的苦蝉

半勺李煜的一江春水煎煮

所有的春天喝下

都染上中国忧郁症

短诗对中国古典文化中许多著名的意象进行了调侃式的借用,解构了其中悠然的韵味,并对中国文化的阴柔、缺少阳刚之气表示出不满的情绪。

总体上说,第三代诗人的创作无疑丰富了新诗的艺术表现技法,踏入了诗坛上的一些禁地,使诗歌成为更加切近人生,更加切近人的感性生命的一种艺术形式。而同时,所谓的第三代诗人,每一位都有自己的创作个性,并不统一在某一面理论的大旗之下,他们各有各的轨道,并且仍然在不断的变化中。

18. 《茶馆》艺术特色。

请参考话剧专题:“十七年”话剧。

▪ 三个时代和三个社会

▪ 人像展览式结构

▪ 《茶馆》选择了从“侧面”、从“小人物”生活变迁入手的角度,描写三个时代的形形色色的人物,构成一个人像展览式的“浮世绘”,从而表现19世纪末以后半个世纪中国的历史变迁。

▪ 《茶馆》突破了“一人一事,一线到底”的传统结构形式,不追求完整的故事情节,没有贯穿始终的事件和人物。在这个戏中,上场的人物多达70余人,有名有姓的人物也有40多位。这些人物涉及三教九流。

▪ 王利发、常四爷、秦仲义是贯穿全剧的三个人物。剧本以“人物带动故事”,“主要人物由壮到老,贯穿全剧”,“次要人物父子相承”,“无关紧要的人物招之即来,挥之即去”。同时,人物的故事,命运又暗示着时代的发展,从而使得剧本紧针密线,形散神凝,以貌似平淡散乱的人物、情节织出一幅“清明上河图”式的从清末到民国末年的民间众生相。

请参考话剧专题:“十七年”话剧。

▪ 三幕话剧、三个时代和三个社会:戊戌政变后的清末社会、辛亥革命失败后各派系混战中的军阀统治的民国社会和抗战后国民党统治下的国统区。

▪ 人像展览式结构:

《茶馆》选择了从“侧面”、从“小人物”生活变迁入手的角度,描写三个时代的形形色色的人物,构成一个人像展览式的“浮世绘”,从而表现19世纪末以后半个世纪中国的历史变迁。

《茶馆》突破了“一人一事,一线到底”的传统结构形式,不追求完整的故事情节,没有贯穿始终的事件和人物。在这个戏中,上场的人物多达70余人,有名有姓的人物也有40多位。这些人物涉及三教九流。

王利发、常四爷、秦仲义是贯穿全剧的三个人物。剧本以“人物带动故事”,“主要人物由壮到老,贯穿全剧”,“次要人物父子相承”,“无关紧要的人物招之即来,挥之即去”。同时,人物的故事,命运又暗示着时代的发展,从而使得剧本紧针密线,形散神凝,以貌似平淡散乱的人物、情节织出一幅“清明上河图”式的从清末到民国末年的民间众生相。

▪ 语言特色:

人物语言的个性化

老舍注重人物对白的性格化和个性化呈现,《茶馆》中不同身份不同性格的人物说话的口气态度和方式均有所不同,如秦仲义的年轻好胜和后来的无奈苍凉、冯狗子的狗仗人势等。

语言的幽默风格

松二爷看见宋恩子和吴祥子仍穿着灰色大衫,外罩青布马褂说:“我看见您二位的灰大褂呀,就想起了前清的事儿!”。

王利发问报童:“有不打仗的新闻没有?”

▪ 浓郁的北京地方色彩

▪ 老舍的话剧语言都是经过提炼的北京方言,带有浓厚的地方文化意味,朴素流畅又韵味十足。

19. 请结合作品谈谈《雷雨》的艺术特色。

(1)结构紧凑。A、角色的精干以致情节集中 B、锁闭式结构。

(2)线条交叉。《雷雨》主要体现在亲缘的纠葛与多角关系的设置。以鲁贵周朴园为中心,许多矛盾冲突错综交织成网络式的团块结构。

(3)波澜迭起,剧情保持上升势头。A 、不断加入新的戏剧因素:或新的人物出现,或新的事件加入,造成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艺术效果。B、注意蓄势和利用悬念:“蓄势”是构成戏剧高潮的重要手段,而高潮是剧情的最高势头。C、精心构织高潮,注意高潮的冲突的密度与力度,不断地“发现”以“突转”来构成高潮、推动高潮。

▪ 人物塑造方面

a) 写出了人物的个性及其复杂性

如周朴园个性有多个侧面: 嗜血成性的资本家、专制的暴君、严厉的父亲、故做姿态的伪君子——周朴园以仁厚、正直、有教养等外衣掩盖着其伪善、庸俗、卑劣的精神本质以及由此而产生的种种罪恶。周朴园突出的特点是专横、冷酷、虚伪,他还是一个内疚的忏悔者。

b) 人物个性在冲突中发展

繁漪:

• 冲突:规劝——警告——威胁——报复

• 个性:期待——怨恨——绝望——愤怒

• 总结:从偏执、矜持发展到阴鸷、冷酷、暴烈

▪ 结构方面

① 结构紧凑

A、 角色的精干以致情节集中(八个人物缺一不可,人物数量节省到不能再节省。)

这八个人物组成了一部内部结构复杂的机器的整体。在这里我用反证法说明一下,我们不动主要人物,仅试着抽出次要人物:试想一下,如果去掉周冲,不仅使剧本缺少了衬托,即以周冲的活泼天真纯洁反衬周府沉闷阴郁的氛围,而且无法表现周朴园众叛亲离的孤独,还无法表现繁漪利用周冲阻止周萍四凤二人出走的精彩场面,尤其是会使最后的悲剧力量减弱,从而减低悲剧的社会意义。

B、 锁闭式结构

“锁闭式”又称“追溯式”、“追溯法”、“回顾式”,是戏剧创作中所常用的一种艺术手法。其最为显著的特点是:当大幕拉开时,整个戏剧的情节已经发展了很长的一段时间,剧中比较重要的事件,比较关键的矛盾都已经形成,正处在总爆发的时刻。

《 雷雨》 在序幕拉开之前,舞台中的主要人物早就构成了复杂的关系:周朴园三十年前抛弃并赶走了侍萍,三年前周萍和繁漪私通,三个月前四凤已有身孕,几天前鲁大海领导工人开始罢工……

② 线条交叉

线条交叉主要体现在亲缘的纠葛与多角关系的设置。

周朴园与侍萍、周朴园与繁漪、繁漪与周萍、周朴园与鲁大海的冲突;繁漪与四凤、四凤与鲁贵、大海与周萍、鲁妈与四凤的矛盾

③ 剧情波澜迭起

A、 不断加入新的戏剧因素

周冲夜访:转交繁漪送给鲁贵的 100 元钱,以此来堵塞鲁贵的口。

萍凤幽会:繁漪在外面关死窗户窗,使周萍无法返回,引发鲁大海与周萍的冲突以及鲁家内部的冲突。

(大海与鲁贵的矛盾;鲁妈与四凤的矛盾)

B、 注意蓄势和利用悬念

蓄势:侍萍知道自己的一对儿女有私情,但周萍和四凤不知道;侍萍只知道一对亲生儿女在恋爱,但不知道他们还有越轨行为;周朴园知道鲁大海是自己的亲生儿子,而鲁大

海却不知道周朴园是自己的生身之父;周冲只知道哥哥与四凤相爱,而不知哥哥与母亲私通;除周朴园和侍萍两个当事人之外,其他人不知道他们从前有过夫妻关系。

悬念:读者、听众、观众的关切心理;引起关切心理的事件。

总悬念:这些人物之间的真实关系如何?一旦真相大白,他们将各有什么反应?

具体的小悬念: 繁漪将如何报复周萍?周冲知道母亲与兄长的关系后会有什

么反应?怀孕在身的四凤将如何处理她与周萍的关系?周朴园侍萍将会在什么时候以何种方式向别人袒露他们的关系?

C、 精心构织高潮

发现:侍萍发现她所到的周府就是她三十生活过的周家,周朴园发现侍萍并没有淹死;侍萍进一步发现周萍与四凤乱伦;周萍与四凤发现他们是兄妹,周冲发现母亲与哥哥有私情,周朴园发现他统治的王国一片混乱……

▪ 语言方面

准确、生动,有潜台词

周朴园知道侍萍身世后,立刻警觉起来:“你来干什么?”“谁指使你来的?”两个问句把周朴园的老辣的性格体现得淋漓尽致,在潜台词里他认为一定是有人指使侍萍来给自己找麻烦的。

20. 《绝对信号》戏剧艺术成就

(1)《绝对信号》的独特之处在于,它勇敢打破传统的戏剧表现形式,将西方的现代戏剧的艺术技法引入中国的话剧艺术中,开创了中国实验戏剧的新局面。

(2)此外,《绝对信号》还大量吸收了现代戏剧诸多内心世界表现的新手法,以具体可感的舞台形象的场景,表现人物的回忆、想象、梦境和幻觉,将人物的心理深度和内心冲突的强度充分展现出来。

(3)高行健的实验戏剧不仅创造了当代戏剧的新形式和观念,更突破了传统的单一型、封闭型的陈旧的戏剧思维,而创造了一种开放型、多维型的戏剧思维,这对于中国戏剧的发展有特别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1)《绝对信号》的独特之处在于,它勇敢打破传统的戏剧表现形式,将西方的现代戏剧的艺术技法引入中国的话剧艺术中,开创了中国实验戏剧的新局面。将原来情节上的封闭进程(发生发展高潮结局的流向)改为一个过去、现在、未来交叉重叠多维并举的演进过程。另外,在《绝对信号》演出过程中使用了“小剧场”的演出方式,即将舞台安置在观众中间,演员可以在观众席和舞台之间来回走动,这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第四堵墙”,大大缩短了演出与观摩的距离。“进入蜜蜂的想象”那段戏,舞台提示就规定“蜜蜂随着笑声从车体中走到观众面前”并且强调“这段戏的表演要求与观众直接交流,甚至走到观众当中去演”。

(2)此外《绝对信号》还大量吸收了现代戏剧诸多内心世界表现的新手法,以具体可感的舞台形象的场景,表现人物的回忆、想象、梦境和幻觉,将人物的心理深度和内心冲突的强度充分展现出来。《绝列信号》是一个心理剧,着力于人物内心世界的矛盾冲突,有

意地将观众的思绪引入剧中人物的心灵深处。此外,剧中还大胆采用了象征等艺术手法。在《绝对信号》里,内心的话全都有角色自己说出而不画外音。如黑子在车上与蜜蜂重逢后,舞台上经过光影和音响的变化而把时间拉回过去,演出了他与蜜蜂的相爱、迫于生存的烦恼和他被车匪拉拢怂恿的心理变化。

(3)高行健的实验戏剧不仅创造了当代戏剧的新形式和观念,更突破了传统的单一型、封闭型的陈旧的戏剧思维,而创造了一种开放型、多维型的戏剧思维,这对于中国戏剧的发展有特别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