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点资讯 义务教育 高等教育 出国留学 考研考公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筏型基础工程技术交底

2022-11-24 来源:华拓网
筏型基础工程

一、施工准备 (一)钢筋工程 1.作业条件

(1)钢筋绑扎前,核对钢筋加工料表是否正确,并检查有无锈蚀现象,除锈后再运至施工部。 (2)做好放线工作,弹出柱、墙的位置线,并弹好钢筋位置线。 2.材料要求

(1)钢筋:级别、规格符合设计要求。质量符合现行标准要求。 (2)20~22火烧丝、水泥砂浆(塑料)垫块等。

#

3.机具准备

(1)钢筋切断机、钢筋弯曲机、钢筋调直机、钢筋钩子、钢筋扳子、钢丝刷、断火烧丝铡刀等。 (2)墨斗、墨汁、小白线、粉笔等。 (二)模板工程 1.作业条件

(1)外墙高出300mm部分模板采用竹胶板拼装,拼装完毕后进行编号,并涂刷水性隔离剂,分规格堆放。 (2)放好轴线、模板边线、水平控制标高线。

(3)底板钢筋绑扎完毕,水电管线及预埋件均已安装,钢筋保护层垫块已垫好,并办完隐检手续。 2.材料要求

竹胶板(厚度为lOmm)、木方(100×lOOmm)、穿墙螺栓(外墙一次性使用,内墙下套管周转使用)、架子管、各种规格的钉子等。

3.施工机具

(1)电锯、手锯、斧子、电钻、扳手、钳子、线坠、小白线、水性隔离剂等。 (2)砂浆搅拌机、手推车、大铲、托线板、砖夹子、铁抹子、靠尺板等。 (三)混凝土工程(现场搅拌泵送) 1.作业条件

(1)检查固定模板的铅丝和螺栓是否穿过混凝土墙,如必须穿过时要采取止水措施,特别是管道或预埋件穿过处是否已做好防水处理。混凝土浇筑层段的模板、钢筋、预埋件及管线等全部安装完毕,模板内的杂物和钢筋油污等要清理干净,模板的缝隙和孔洞已堵严。完成钢筋、模板的隐检、预检工作。

(2)混凝土泵车调试运转正常,骨料在泵管中流动不得有较大晃动,否则要立即进行加固泵管,浇筑混凝土用的架子及马道已支搭完毕,并经检验合格。

(3)夜间施工配备好足够的夜间照明设备,混凝土浇筑时,要使混凝土浇筑移动方向与泵送方向相反。 (4)有混凝土配合比。 2.材料要求

(1)水泥:水泥品种、强度等级应根据设计要求确定。质量符合现行水泥标准。工期紧时可做水泥快测。 (2)砂、石子:根据结构尺寸、钢筋密度、混凝土施工工艺、混凝土强度等级的要求确定石子粒径、砂子细度。砂、石质量符合现行标准。

(3)水:自来水或不含有害物质的洁净水。

(4)外加剂:根据施工组织设计要求,确定是否采用外加剂,外加剂必须经试验合格后,方可在工程上使用。

(5)掺合料:根据施工组织设计要求,确定是否采用掺合料,质量符合现行标准。

(6)钢筋:钢筋的级别、规格必须符合设计要求。质量符合现行标准。钢筋表面应保持清洁,无锈蚀和油污。

(7)隔离剂:水性隔离剂。 3.施工机具

(1)混凝土搅拌机、地泵、插入式振捣器、振捣棒。

(2)木抹于、2~3m杠尺、塑料薄膜、小白线。胎模采用烧结普通砖,M5.0水泥砂浆砌筑.,内侧及顶面采用l:2.5水泥砂浆抹面。

(3)考虑混凝土浇筑时侧压力较大,砖胎模外侧面必须采用木方及钢管进行支撑加固,支撑间距不大于1.5m。 二、质量要求

(一)钢筋工程

1.钢筋原材料及钢筋加工工程

质量要求符合《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的规定。

表2—1

项 主控序 1 2 检查项目 力学性能检验 抗震用钢筋强度实测值 允许偏差或允许值 第5.2.1条 第5.2.2条 项目 3 4 5 1 化学成分等专项检验 受力钢筋的弯钩和弯折 箍筋弯钩形式 外观质量 钢筋调直 受力钢筋顺长度方向全长的净尺寸 钢筋加工的 弯起钢筋的弯折位置 第5.2.3条 第5.3.1条 第5.3.2条 第5.2.4条 第5.3.3条 ±10mm ±20mm ±5mm 一2 般3 项目 形状、尺寸 箍筋内净尺寸

2.钢筋安装工程

质量要求符合《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的规定。

表2—2

项 序 检查项目 允许偏差或允许值 主控项目 一般项目 1 2 3 4 接头位置和数量 机械连接、焊接的外观质量 机械连接、焊接的接头面积百分率 绑扎搭接接头面积百分率和搭接长度 第5.4.3条 第5.4.4条 第5.4.5条 第5.4.6条附录B 5 6 钢绑扎钢筋网 筋安绑扎钢筋骨架 装允受力钢筋 宽、高 间距 ±5mm ±10mm 网眼尺寸 长 ±20mm ±10mm 搭接长度范围内的箍筋 长、宽 第5.4.7条 ±10mm 1 2 3 纵向受力钢筋的连接方式 机械连接和焊接接头的力学性能 受力钢筋的品种、级别、规格和数量 第5.4.1条 第5.4.2条 第5.5.1条 许偏差 保护层厚度 排距 基础 柱、梁 板、墙、壳 绑扎箍筋、横向钢筋间距 钢筋弯起点位置 预埋件 中心线位置 水平高差 ±5mm ±10mm ±5mm ±3mm ±20mm 20mm 5mm +3,0mm

(二)模板工程 1.模板安装工程

质量要求符合《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的规定。

表2-3

项 主控项目 2 1 2 3 4 一般预埋件 项预留孔洞 目 允许偏差 外露长度 预留洞 中心线位置 尺寸 5 模板安装 轴线位置 +10,0mm 10mm +10,0mm 5mm 预埋螺栓 中心线位置 2mm 外露长度 +10,0mm 避免隔离剂沾污 模板安装的一般要求 用作模板的地坪、胎膜质量 模板起拱高度 预埋钢板中心线位置 预埋管、预留孔中心线位置 插筋 中心线位置 第4.2.2条 第4.2.3条 第4.2.4条 第4.2.5条 3mm 3mm 5mm 序 1 检查项目 模板支撑、立柱位置和垫板 允许偏差或允许值 第4.2.1条 允许偏差 底模上表面标高 截面内部尺寸 基础 柱、墙、梁 层高垂直度 不大于5m 大于5m 相邻两板表面高低差 表面平整度 ±5mm ±10mm 十4,—5mm 6mm 8mm 2mm 5mm

2.模板拆除工程

质量要求符合《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的规定。

表2-4

项 主控项目 序 1 2 3 一般项目 (三)混凝土工程

1.混凝土原材料及配合比设计

质量要求符合《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的规定。

表2-5

项 主控项目 一般项序 1 2 3 4 1 2 3 检查项目 水泥进场检验 外加剂质量及应用 混凝土中氯化物、碱的总含量控制 配合比设计 矿物掺合料质量及掺量 粗细骨料的质量 拌制混凝土用水 允许偏差或允许值 第7.2.1条 第7.2.2条 第7.2.3条 第7.3.1条 第7.2.4条 第7.2.5条 第7.2.6条 1 2 检查项目 底模及其支架拆除时的混凝土强度 后张法预应力构件侧模和底模的拆除时间 后浇带拆模和支顶 避免拆模损伤 模板拆除、堆放和清运 允许偏差或允许值 第4.3.1条 第4.3.2条 第4.3.3条 第4.3.4条 第4.3.5条 目 4 5 开盘鉴定 依砂、石含水率调整配合比 第7.3.2条 第7.3.3条

2.混凝土施工

质量要求符合《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的规定。

表2-6

项 主控项目 一般项3 目

3.现浇结构外观及尺寸

质量要求符合《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的规定

表2-7

项 主控项目 1 一基础 般独立基础 项目 剪力墙 5mm 2 轴线位置 墙、柱、梁 8mm 10mm 15mm 外观质量一般缺陷 第8.2.2条 2 过大尺寸偏差处理及验收 第8.3.1条 序 1 检查项目 外观质量 允许偏差或允许值 第8.2.1条 混凝土养护 第7.4.7条 序 1 2 3 4 1 2 检查项目 混凝土强度等级及试件的取样和留置 混凝土抗渗及试件取样和留置 原材料每盘称量的偏差 初凝时间控制 施工缝的位置和处理 后浇带的位置和浇筑 允许偏差或允许值 第7.4.1条 第7.4.2条 第7.4.3条 第7.4.4条 第7.4.5条 第7.4.6条 层3 垂直度 高 ≤5mm >5m 全高(H) 层高 8mm 10mm H/1000且≤30mm ±10mm ±30mm +8mm,—5mm +25mm,0mm H/1000且≤30mm 8mm 10mm 5mm 5mm 15mm 4 标高 全高 5 截面尺寸 井筒长、宽对定位中心线 6 电梯井 井筒全高(H)垂直度 7 表面平整度 预埋件 8 预埋设施中 预埋螺栓 预埋管 9

三、工艺流程工艺流程

(一)钢筋工程

预留洞中心线位置 放线并预检→成型钢筋进场→排钢筋→焊接接头→绑扎→柱墙插筋定位→交接验收 (二)模板工程

1.240mm砖胎模:基础砖胎模放线→砌筑→抹灰。

2.外墙及基坑:与钢筋交接验收→放线并预检→外墙及基坑模板支设→钢板止水带安装→交接验收。 (三)混凝土工程

满堂红基础:钢筋模板交接验收→顶标高抄测→混凝土搅拌→现场水平垂直运输→分层振捣赶平抹压→覆盖养护 四、操作工艺

(一)钢筋工程

1.绑扎底板下层网片钢筋

(1)根据在防水保护层弹好的钢筋位置线,先铺下层网片的长向钢筋,钢筋接头尽量采用焊接或机械连接。

(2)后铺下层网片上面的短向钢筋,钢筋接头尽量采用焊接或机械连接。

(3)防止出现质量通病:由于底板钢筋施工要求较复杂,一定要注意钢筋绑扎接头和焊接接头按要求错开问题。

(4)绑扎加强筋:依次绑扎局部加强筋。 2.绑扎地梁钢筋

(1)在放平的梁下层水平主钢筋上,用粉笔画出箍筋间距。箍筋与主筋要垂直,箍筋转角与主筋交点均要绑扎,主筋与箍筋非转角部分的相交点成梅花交错绑扎。箍筋的接头,即弯钩叠合处沿梁水平筋交错布置绑扎。

(2)地梁在槽上预先绑扎好后,根据已划好的梁位置线用塔吊直接吊装到位。与底板钢筋绑扎牢固。 3.绑扎底板上层网片钢筋

(1)铺设上层铁马凳:马凳用剩余短料焊制成,马凳短向放置,间距1.2—1.5m。

(2)绑扎上层网片下铁:先在马凳上绑架立筋,在架立筋上划好钢筋位置线,按图纸要求,顺序放置上层网的下铁,钢筋接头尽量采用焊接或机械连接,要求接头在同一截面相互错开50%,同一根钢筋尽量减少接头。

(3)绑扎上层网片上铁:根据在上层下铁上划好的钢筋位置线,顺序放置上层钢筋,钢筋接头尽量采用焊接或机械连接,要求接头在同一截面相互错开50%,同一根钢筋尽量减少接头。

(4)绑扎暗柱和墙体插筋:根据放好的柱和墙体位置线,将暗柱和墙体插筋绑扎就位,并和底板钢筋点焊固定,要求接头均错开50%,根据设计要求执行,设计无要求时,甩出底板面的长度≥45d,暗柱绑扎两道箍筋,墙体绑扎一道水平筋。

(5)垫保护层:底板下保护层为35mm,梁柱主筋保护层为25mm,外墙迎水面为35mm,外墙内侧及内墙均为15mm。保护层垫块间距为600mm,梅花型布置。

(6)成品保护:绑扎钢筋时钢筋不能直接抵到外墙砖模上,并注意保护防水层,钢筋绑扎前,导墙内侧防水层必须甩浆做保护层,导墙上部的防水浮铺油毡加盖砖保护,以免防水卷材在钢筋施工时被破坏。

(二)模板工程 1.240mm砖胎模

(1)砖胎模砌筑前,先在垫层面上将砌砖线放出,比基础底板外轮廓大40mm,砌筑时要求拉直线,采用一顺一丁“三一”砌筑方法,转角处或接口处留出接槎口,墙体要求垂直。砖模内侧、墙顶面抹15mm厚的水泥砂浆并压光,同时阴阳角做成圆弧形。

(2)底板外墙侧模采用240mm厚砖胎模,高度同底板厚度,砖胎模采用MU7.5砖,M5.0水泥砂浆砌筑,内侧及顶面采用l:2.5水泥砂浆抹面。

(3)考虑混凝土浇筑时侧压力较大,砖胎模外侧面必须采用木方及钢管进行支撑加固,支撑间距不大于1.5m。

2.集水坑模板

(1)根据模板板面由lOmm厚竹胶板拼装成筒状,内衬两道木方(100XlOOmm),并钉成一个整体,配模的板面保证表面平整、尺寸准确、接缝严密。

(2)模板组装好后进行编号。安装时用塔吊将模板初步就位,然后根据位置线加水平和斜向支撑进行加固,并调整模板位置,使模板的垂直度、刚度、截面尺寸符合要求。

3.外墙高出底板300mm部分

(1)墙体高出部分模板采用lOmm厚竹胶板事先拼装而成,外绑两道水平向木方(50mm×lOOmm)。 (2)在防水保护层上弹好墙边线,在墙两边焊钢筋预埋竖向和斜向筋用札2钢筋剩余短料),以便进行加固。

(3)用小线拉外墙通长水平线,保证截面尺寸为297mm(300mm厚外墙),将配好的模板就位,然后用架子管和铅丝与预埋铁进行加固。

(4)模板固定完毕后拉通线检查板面顺直。 (三)混凝土工程(现场搅拌泵送) 1.混凝土现场搅拌

(1)每次浇筑混凝土前1.5h左右,由施工现场专业工长填写申报“混凝土浇灌申请书”,由建设(监理)单位和技术负责人或质量检查人员批准,每一台班都应填写。

(2)试验员依据“混凝土浇灌申请书”填写有关资料。做砂石含水率。调整混凝土配合比中的材料用量,换算每盘的材料用量,写配合比板,经施工技术负责人校核后,挂在搅拌机旁醒目处。定磅秤或电子秤及水继电器。

(3)材料用量及投放:水泥、掺合料、水、外加剂的计量误差为±2%,粗、细骨料的计量误差为±3%。投料顺序为:石子→水泥、外加剂粉剂→掺合料→砂子→水、外加剂液剂。

(4)搅拌时间:为使混凝土搅拌均匀,自全部拌合料装入搅拌筒中起到混凝土开始卸料止,混凝土搅拌的最短时间:

强制式搅拌机:不掺外加剂时,不少于90s;掺外加剂时,不少于120s。 自落式搅拌机:在强制式搅拌机搅拌时间的基础上增加30s。

(5)用于承重结构及抗渗防水工程使用的混凝土,采用预拌混凝土的,开盘鉴定是指第一次使用的配合比,在混凝土出厂前由混凝土供应单位自行组织有关人员进行开盘鉴定;现场搅拌的混凝土由施工单位组织建设(监理)单位、搅拌机组、混凝土试配单位进行开盘鉴定工作。共同认定试验室签发的混凝土配合比

确定的组成材料是否与现场施工所用材料相符,以及混凝土拌合物性能是否满足设计要求和施工需要。如果混凝土和易性不好,可以在维持水灰比不变的前提下,适当调整砂率、水及水泥量,至和易性良好为止。

2.混凝土输送管线宜直,转弯宜缓,每个接头必须加密封垫以确保严密。泵管支撑必须牢固。 3.泵送前先用适量与混凝土强度同等级的水泥砂浆润管,并压人混凝土。砂浆输送到基坑内,要抛散开,不允许水泥砂浆堆在一个地方。

4.混凝土浇筑

基础底板一次性浇筑,间歇时间不能太长,不允许出现冷缝,混凝土浇筑顺序由一端向另一端浇筑,混凝土采用踏步式分层浇筑,分层振捣密实,以使混凝土的水化热尽量散失。具体为:从下到上分层浇筑,从底层开始浇筑,进行5m后回头来浇筑第二层,如此依次向前浇筑以上各层,上下相邻两层时间不超过2小时,为了控制浇筑高度,须在出灰口及其附近设置尺杆,夜间施工时,尺杆附近要有灯光照明。

5.每班安排一个作业班组,并配备3名振捣工人,根据混凝土泵送时自然形成的坡度,在每个浇筑带前、后、中部不停振捣,振捣工要求认真负责,仔细振捣,以保证混凝土振捣密实。防止上一层混凝土盖上后而下层混凝土仍未振捣,造成混凝土振捣不密实。振捣时,要快插慢拔,插入深度各层均为350mm,即上面两层均须插入其下面一层50mm。振捣点之间间距为450mm,梅花型布置,振捣时逐点移动,顺序进行,不得漏振。每一插点要掌握好振捣时间,一般为20~30s,过短不易振实,过长可能引起混凝土离析,以混凝土表面泛浆,不大量泛气泡,不再显著下沉,表面浮出灰浆为准,边角处要多加注意,防止漏振。振捣棒距离模板要小于其作用半径的0.5倍,约为150mm,并不宜靠近模板振捣,且要尽量避免碰撞钢筋、芯管、止水带、预埋件等。

6.混凝土泵送时,注意不要将料斗内剩余混凝土降低到200mm以下,以免吸人空气。混凝土浇筑完毕要进行多次搓平,保证混凝土表面不产生裂纹,具体方法是振捣完后先用长刮杠刮平,待表面收浆后,用木抹刀搓平表面,并覆盖塑料布以防表面出现裂缝,在终凝前掀开塑料布再进行搓平,要求搓压三遍,最后一遍抹压要掌握好时间,以终凝前为准,终凝时间可用手压法把握。混凝土搓平完毕后立即用塑料布覆盖养护,浇水养护时间为14d。 五、成品保护

保护钢筋、模板的位置正确,不得直接踩踏钢筋和改动模板;在拆模或吊运物件时,不得碰坏施工缝止水带。当混凝土强度达到1.2MPa后,方可拆模及在混凝土上操作。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