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点资讯 义务教育 高等教育 出国留学 考研考公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张丽美论文

2020-01-13 来源:华拓网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试点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论文

论《红楼梦》中王熙凤

姓 名

学 号

学 校 安阳广播电视大学 指导老师

写作时间 2015.5

1

目 录

论文摘要 第3页 一、 王熙凤的性格特征 第3--5页 二、 王熙凤的才干与手腕 第5--7页 三、 王熙凤的命运 第7--9页 参考文献 第10页

2

论《红楼梦》中王熙凤

张丽美 2015年5月

摘要:《红楼梦》描述了一个精彩纷呈的女性世界,王熙凤是这个世界中的一位举足轻重的人物,她的形象既复杂又矛盾,拥有着美丽容颜,富足生活,巧舌如簧的口才,精明且能干,是一个天才级别的表演艺术家,她善于阿谀奉承、见风使舵,喜欢使权弄势、炫耀特权和地位,正是她的这种性格在贾府这一贵族封建家庭环境中导致她悲惨命运。

关键词: 《红楼梦》 王熙凤 性格特点 命运

一、王熙凤的性格特点

王熙凤不是个简单的人物,她性格复杂、复杂程度在贾府这个女性世界中屈

指可数。善的时候,谈吐说话幽默风趣、颇能活跃气氛、活跃人心。恶的时候,又笑里藏刀、心狠手辣。分析起来不外乎几点:爱好热闹、善于奉承、见风使舵、使权炫权、做起事来雷利风行、果断、干脆。

可以说王熙凤之所以最能讨得贾母的欢心成为贾母所有儿媳孙媳重孙媳当中的头号爱媳,最主要的原因便是二人性格极其相似,甚至可以这样说,王熙凤就是年轻时候的贾母,反过来用贾母的话说,自己年轻的时候比王熙凤还要伶俐能干。可见贾母之才不亚于凤姐,也正因如此,古稀之年,仍能够令整个家族上上下下俯首帖耳。

贾母是个喜欢热闹,喜欢繁花似锦的生活,更喜欢对她阿谀奉承的人,这一点,王熙凤同样如此。也只有性格爱好相似的王熙凤,才能把得准贾母的脉搏,溜须拍马也能够招招击中要害。也就这一点,大观园里的的众人不服也不行。至此,不妨细嚼慢咽,品品王熙凤的麻辣味!

作者写王熙凤的出场是《红楼梦》中极其精彩的一笔。

通过两个方面的描写,展示了王熙凤的性格特征,一是从正面对王熙凤的描

3

写,二是从侧面对王熙凤的描写。

未见其人,先闻其声:“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以及对王熙凤的衣着和肖像描写:头上戴着金丝八宝攒珠髻,绾着朝阳五凤挂珠钗;项下戴着赤金盘螭璎珞圈;裙边系着豆绿宫绦双鱼比目玫瑰佩;身上穿着缕金百蝶穿花大红洋缎窄裉袄,外罩五彩刻丝石青银鼠褂,下罩翡翠撒花洋绉裙。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身量苗条,体格风骚,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以及王熙凤对林黛玉说的一席话,是对王熙凤的正面描写。林黛玉的思忖、纳闷与贾母对王熙凤的戏谑谈笑评价,是对王熙凤的侧面描写。

我们先看正面描写。

未写其形,先使闻声。王熙凤的一句“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似给人爽朗、热情的感觉,然在贾府这个封建大家族里,规矩礼仪是极严的。贾母是这个家族里至高无上的人物。在贾母面前,连邢、王二夫人都要敛声屏气、毕恭毕敬,何况孙子媳妇王熙凤,但王熙凤就有这样的特权。故一句话,就把王熙凤性格中重要的一个方面——张狂放肆,表现了出来;同时还可以看出她在贾府里的特殊地位。作品具体细腻地刻画了王熙凤的容貌,在打扮方面,选取头饰、裙饰和服饰三个要点,极力铺陈王熙凤集珍珠宝玉于一身的装扮,既看出了一位贵族少妇的尊贵,也在珠光宝气之中流露出她的俗气;在容貌方面,则着重写她的那一双“三角眼”,两弯“吊梢眉”,含威不露的“粉面”,未启先笑的“单唇”,表现她美丽的外表下隐藏着刁钻和狡黠。王熙凤的内心世界,在她会见黛玉时的举止言谈中表现的很充分。她见黛玉时先是恭敬,因为她知道黛玉是贾母最疼爱的外孙女,所以不惜恭维到令人肉麻的地步:“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我今儿才算见了。况且这通身的气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竟是个嫡亲的孙女,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口头心头,一时不忘。”短短几句话,表面上是称赞了林黛玉的风姿,实际上确实在阿谀贾母,又不忘安慰迎春那些嫡亲的孙女儿,真是面面俱到,圆滑至极;继而拭泪,因为提到黛玉的母亲,她想到贾母定会为女儿去世悲伤,所以便抢先“用帕拭泪”;最后又转悲为喜,因为她见贾母笑了,便匆忙完成了这个感情的转变。她拉着黛玉的手问长问短,一方面是为了通过待客热情的表白,来炫耀她在贾府中的地位和权势;一方面又是为了在贾母面前表现她对黛玉的关切。曹雪芹就这样入木三分的描绘了她察言观色、机变逢迎的本领,揭露

4

了她在贾府中得宠的原因。

至于林黛玉对王熙凤的感觉“黛玉纳罕道:这些人个个皆敛声屏气,恭肃严整如此,这来者系谁,这样放诞无礼”以及贾母对王熙凤的评价“你不认得他。他是我们这里有名的一个泼皮破落户儿,南省俗称作辣子,你只管叫他‘凤辣子’就是了”则从侧面很好的配合了正面描写,与那些正面描写共同完成对王熙凤性格特征的刻画。

二、王熙凤的才干和手腕

(一)管理贾府,协理宁国府

王熙凤是贾府的事务总管,这一职务体现出她在贾府的地位和身份,同时也使得她必须与贾府上下大部分人打交道,进行接触。因此,在管理下人方面很有自己的一套,她做事情敢作敢为,讲求效率,善于抓住重点,杀伐决断。

例如第六十七回,凤姐训家童,也是精彩一笔。

王熙凤一见兴儿就说:“好小子啊!你和你爷办的好事啊!你只实说吧”。其实王熙凤只不过知道贾琏新娶,详细情况并不了解,因此她先审讯家童,以获得足够的材料再做定夺。但是在信息不足的情况下,如何能问出想要知道的事呢?故而王熙凤所问的话,她都好像全知道,仿佛兴儿说真话假话她都能分辨出来的样子,使得兴儿不敢说谎,甚至连半点都不敢隐瞒。同时又为兴儿开脱,说自己听说此事与兴儿无关,但是不来报信是不对的,若说实话便饶了他,反之,就要了他是脑袋。软硬兼施,逼骗兴儿把他所知道的说出来,当兴儿想蒙混过关时,王熙凤立刻叫兴儿打自己嘴巴,再问他“新奶奶、旧奶奶”的事,只说:“你和你爷办的好事”,在兴儿第一次说谎时,还有一道“新奶奶、旧奶奶”的已经知道事件可以攻破兴儿的谎话。再吓兴儿一次,让兴儿误以为王熙凤已经知道此事,最后终于攻破兴儿的心理防线,把他所知道的和盘托出。之后又恐吓要砸断他的腿那段,并再度警告他,使他以后再不敢说谎,光是这样还不算,王熙凤又讲了一段控制兴儿以后活动的话,再说破兴儿马上向贾琏告密的事,又恐吓旺儿若泄密唯他是问,严密控制了信息的流通。由此可见王熙凤心思缜密,做事先谋定而后动。

当她协理宁国府时,立刻就看出宁国府的五大弊端。一是人口混杂,遗失东

5

西。由于主子的无能,所以管理的事落在第一层奴仆手中,全权交由下人管理,所以说人口混杂,在办理丧事中,人进人出,遗失东西;二是事无专管,临期推诿。人进人出的遗失东西这件事又事权不一,责任人不到位,所以临期推诿,也是这些油滑了的仆人们常做的事;三是需用过费,滥支冒领。宁荣二府,富贵多年,一切物件用度,无不逾越常规,而主子们安于享乐,没有一套完善的查账方法,滥支冒领之事也就形成了,而且富贵之家,一切用惯使惯了,如何能节省开支用度呢?四是任无大小,苦乐不均。奴仆还分为三六九等,难怪任无大小,苦乐不均,而伺候主子的下人,过的日子就好像副小姐一样,例如丫鬟平儿就比探春、迎春还有权,所以有权的下人不服管束,无权的因为做的再好,也没有发展余地,以此就不能上进;五是家人豪纵,上下无状。

在十四回中,王熙凤传齐了家人训话:“错我一点儿,管不得谁是有脸的,谁是没脸的,一例清白处置。”首先就对有脸者不能管束发出警告。并按花名册分管事务,让赖升家每日纵览查看,并恐吓又有徇情的,将不顾情面重罚,自己每天也会亲力亲为检查一遍,使五大弊端之事不再发生。五七的正午,有个下人来晚了,王熙凤冷笑说道:“原来是你误了,你比他们有体面,所以不听我的话!”当下并不理她,只说了这几句话吓她,也不让她走,又办了好几件其他的事情,才对她说:“明儿他也来迟了,后儿我也来迟了,将来就都没有人了!本来我要饶你,只是我头一次宽了,下次就难管别人了,不如现开发的好。”当场打了他二十板子,又罚了一个月的粮钱,从此没人敢作怪。 (二)巧除尤二姐,算计贾瑞

贾琏偷娶尤二姐,王熙凤一得知此事,马上讯问家童,进而打听到尤二姐的住处。她一方赶到尤二姐的住处甜言蜜语把她骗到府中,尤二姐这个有着花一样容貌的人,却长了一个木头一样的脑袋。尤二姐不够聪明,认不清形势。试想世间有哪一个女子愿意与她人分享自己的丈夫,更何况贾府中一人之下的王熙凤呢?另一方面派人打听尤二姐的底细,得知她本已与张华订过亲,但尤二姐对此门亲事并不满意,“常怨恨当时错许张华”,张家太穷,害怕嫁过去过苦日子。所以当贾琏娶她做妾时,爱慕贾琏是富家公子,欣然答应。尤二姐是宁做富人妾,不为穷人妻。王熙凤于是就指使手下人怂恿张华到官府告状,然后借机大闹宁国府。在贾母面前,她搬弄是非,却又假装好人,骗过了贾母,也骗过了贾琏,最

6

后又借刀杀人,逼死了尤二姐,设法追杀二姐的前夫。既达到了自己的目的,除了心腹大患,又让知情人开不了口。

再说一说色胆包天的贾瑞。贾瑞贪恋嫂嫂王熙凤的美貌,调戏嫂嫂并欲私通,在宝钗的说教后仍不思悔改。于是便巧计惩处贾瑞的淫心。

《红楼梦》中第十一回中,凤姐去参加贾敬的寿辰,当她出来的时候遇见了嘉瑞。文中说凤姐正在观看园中风景,“猛然从假山后走出一个人来,向前对凤姐说:“请嫂子的安。””并说了“合该我与嫂子有缘”的话,分明是在挑逗嫂子。王熙凤也是聪明人,一眼就看穿了贾瑞的心思,但是她碍于情面也不好直接发作。 凤姐让贾瑞晚上在西边穿堂等她,结果当晚,贾瑞被关在穿堂中,爬也爬不出来,让他在“朔风凛凛,侵肌裂谷”的寒夜里冻了一夜。然而贾瑞仍然是不思悔改,又再次去找凤姐,这时凤姐反倒怪他失约,让贾瑞并不以为是上了当。又叫他去某间屋里等,而王熙凤开始调兵遣将,先找到信任的贾蓉,让贾蓉扮作自己去会贾瑞,当时屋中黑,也没有灯,贾蓉也不出声,引得贾瑞连裤子都脱下了。王熙凤此时才叫第二拨人贾蔷点了蜡烛过去,不仅当场给贾瑞难堪,而且还叫贾瑞分别给贾蓉、贾蔷立下借据,各五十两,除此之外,还指使贾蓉和贾蔷二人骗贾瑞躲在院外一处地方,泼上了一桶尿粪,才让他回去。当场受了凉,又有贾蓉贾蔷的不断讨债,最后终于使贾瑞病重。后来贾瑞要吃独参汤,贾瑞的爷爷贾代儒向王夫人求药,王夫人要王熙凤送二两过去,王熙凤找也不找,只把一些没有什么药效的药渣药沫凑了几钱送了过去,还说是王夫人吩咐送去的,若是嫌少,就怪在王夫人身上,而王熙凤转头来却向王夫人说送去了二两多,应付王夫人。最后贾瑞死了,也称了王熙凤的心。

三、王熙凤的命运

曹雪芹很欣赏王熙凤的聪明才干,却又对如此有才之人感到惋惜:“凡鸟偏从末世来,都知爱慕此生才;一从二令三人木,哭向金陵事更哀。”她作为贾府的女总管,地位显赫,也肩负着重大责任。要管理好数百口人,一天也有几十件事。贾府一大摊子琐碎的事情,都要问她决断,对于一个女人来说谈何容易!她在贾府日理万机,人多事情杂,上上下下都要照顾到。凤姐很忙,忙到“不可一

7

日无君”的地步。她给贾府制定了各种规章制度,对一些懒散惯了的人杀一儆百,提高了工作效率。脂观斋曾这样批道“纸上虽一回两回中或有不能写到阿凤之事,然亦有阿凤在彼此手忙心忙矣”。真是操劳一生,累极呀!

我们都知道,在封建社会,各种繁文缛节非常之多,贾府中的长辈要充分尊重,照顾他们的颜面,礼数还要周到、妥帖,不能得罪任何长辈,同时还要照顾到晚辈和下人的感受。她凭借超群的才干,担任了一个女人看似不能完成的任务,最终出色的完成了。王熙凤这种天生的管理才能,在贾府里无人能及,不但是王夫人,邢夫人望尘莫及,就是贾珍、贾政这样的男子也是望其项背,自叹不如。真是斟虑一生,心累呀!

凤姐在自个儿小家庭里并不得意。作为一个女人,作为一个妻子,丈夫在外偷偷娶了妾,内心里十分恼怒却不能言,正是如此的压力和打击,使精明能干,在家族中威风凛凛的凤姐时时刻刻害怕丈夫以自己无子而休妻。也正因此在丈夫面前只能唯唯诺诺,在婆婆和弟媳跟前也理不直气不壮。更何况贾琏又是一个一天到晚风流债不断的男人,既然敢以凤姐无子的理由纳妾,绝对也敢以凤姐无子的理由休妻。作为一个喜欢使权弄事,炫耀特权和地位惯了的人,很害怕失去目前所拥有的一切,又怎么会坐以待毙呢?尤二姐出现在贾琏与凤姐之间时,凤姐已经年近三十岁,虽然依旧美貌,但离三十五岁的黄脸婆也不远矣,如何能够牢牢保住自己岌岌可危的地位,是她面临的最大问题。

为了保住自己的地位,为了保住自己的小家,这种情况下只能选择自保,现实逼迫凤姐不得不痛下杀手,设计除掉尤二姐。并多积累财富,为自己铺平后路。也自此干净的手上沾染了鲜血。从此一发不可收拾,再后来贾府敛财过程中又不惜害死一对已经订婚的青年男女双双殉情,自己却坐收了三千两银子,嗜财成瘾的王熙凤从此后,胆识愈来愈壮,还把大观园中每月需要发放的月钱拿去放高利贷,赚取高额的利钱。钱财捞的差不多了,但骂名也背的压弯了腰。此时想退还退不出来,因为无人可接替她的位置。同时也可见当家人王熙凤并不容易。

王熙凤的一生,正如:身后有余忘缩手,眼前无路想回头这幅对联所说的那样,想回头时已经回不了头,后悔已经太晚。究其原因,是因为她的内心缺乏安全感,作为一个女强人,嫁给贾琏,一辈子育一女,膝下没有儿子。封建社会,不能为丈夫生子便是一个女人最大的过错。古代的大家族中,母以子贵,一个女

8

人无论多强,没有儿子就站不稳脚跟。这也是她时时刻刻处处警惕危机的原因。 “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这是每一个红楼儿女的真实写照,即便强悍的王熙凤又能奈可何?可惜的是,虽然看透世情,敛的财也没能换回一世的富贵平安,这是社会悲剧,王熙凤注定成为一个牺牲品。

王熙凤的一生借着聪明才智,总揽贾府大权,却也造成了家族不可挽回的衰落,那是她个人的贪婪而造成的,最后她也因抄家又丧失了她所收敛的一切,几乎连爱女也遭遇不幸,她在一个基础腐败,人才贫乏的环境中,虽大字不识多少仍能压倒众人独树一帜,在没有一个真正优秀的人才可以压制的状况下,任何人能揽此大权,也会成为“王熙凤”,加以她上有贾母的支持,所以下人又在其威福之下,只要她用计,就无人可挡,一切都是那么顺利,其他人也不懂如何管理贾府,王熙凤能在这种环境下出头,也是理所当然。又因为无人能制衡她,本人又未读诗书,又不能节制自己,丈夫又经常性的出轨,使她无所寄托,导致她最大的快乐就是敛财,终于造成了不可挽回的悲哀。她的结局是“机关算尽太聪明,反算了卿卿性命。”凤姐越是能干,越是想力挽狂澜就越加速了贾家这座破落大厦的崩塌,而她自己也同归于尽。

9

参考文献:

1、曹雪芹、高鹗著,《红楼梦》安徽文艺出版社2002年第1版。 2、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教科书,2014年12月河南第1版P134--p136。 3、小学五年级下册《教师教学用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年12月第1版p225--p227。

4、王立群、张进德著《中国古代作家作品研究》 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2年5月第1版p352。

5、《中国文学史》(游国恩等主编,人民文学出版社,1964年3月)。 6、《中国古代小说专题》(张燕瑾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12月)。

10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