盗窃罪的追诉期限为二十年,但逃避侦查或审判的不受限制。被害人在期限内提出控告,应立案。量刑可根据盗窃数额、次数等因素确定。盗窃罪包括非法占有公私财物数额较大、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等行为。
法律分析
1、盗窃罪的最高刑为无期徒刑,其追诉时效是二十年,因此二十年之后一般是不会追究责任了,如果二十年以后认为必须追诉的,须报请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在公安机关立案侦查或者在人民法院受理案件以后,逃避侦查或者审判的,不受追诉期限的限制。被害人在追诉期限内提出控告,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应当立案而不予立案的,不受追诉期限的限制。追诉期限从犯罪之日起计算;犯罪行为有连续或者继续状态的,从犯罪行为终了之日起计算。在追诉期限以内又犯罪的,前罪追诉的期限从犯后罪之日起计算。在量刑起点的基础上,可以根据盗窃数额、次数、手段等其他影响犯罪构成的犯罪事实增加刑罚量,确定基准刑。多次盗窃,数额达到较大以上的,以盗窃数额确定量刑起点,盗窃次数可作为调节基准刑的量刑情节数额未达到较大的,以盗窃次数确定量刑起点,超过三次的次数作为增加刑罚量的事实。
2、盗窃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公私财物的行为。
拓展延伸
盗窃罪的追诉时效:法律界的争议与实践
盗窃罪的追诉时效一直是法律界备受争议的话题。在一些国家,法律规定了盗窃罪的追诉时效,超过该时限后,相关的法律程序将不再追究责任。这一规定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和争议。一方面,有人认为追诉时效的设定有助于保护被告人的合法权益,避免长期的法律纠纷。另一方面,也有人认为追诉时效可能导致犯罪行为的逃避和社会公正的缺失。在实践中,法律界对于盗窃罪的追诉时效的具体设定和应用也存在差异。一些国家对于不同情况下的追诉时效进行了细分和调整,以更好地平衡公共利益和个人权益。因此,盗窃罪的追诉时效问题需要综合考虑各方利益,并在法律实践中不断进行研究和改进。
结语
盗窃罪的追诉时效是二十年,超过时限后需报请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逃避侦查或审判的不受追诉期限限制。被害人提出控告,应当立案而不予立案的也不受追诉期限限制。追诉期限从犯罪之日起计算,有连续或继续状态的从犯罪行为终了之日起计算。量刑可根据盗窃数额、次数、手段等事实增加刑罚量。追诉时效问题引发争议,需要综合考虑各方利益,并在法律实践中不断改进。
法律依据
《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条
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