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务人无力偿还债务的,如果是暂时无力偿还的,当事人之间可以进行协商确定是否能分期偿还,若双方达成分期偿还的约定,则应当按照双方约定履行债权债务。
如果不能达成协议的,债权人可以向法院起诉或者申请支付令,法院判决其支付或者自支付令申请之日起十五日内债务人不还钱也不提异议的,债权人可以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法院可以查封、变卖对方的财产来清偿债务。如果对方没有可供执行的财产的,法院会中止执行。
如果合同有保证人的,也可以请求由保证人承担。
一、别人借我钱不还怎么办
别人借钱不还的解决办法如下:
1、暂时无力偿还的,债权人可以与债务人沟通,协商达成分期还款协议。到期没有还债的朋友,有可能是没有能力还,有可能是忘了,甚至有可能根本没打算偿还,但是不管哪一种,只要是忘了还钱,就可以拿着借条跟朋友明说。不管结果会怎么样,都要先进行协商,协商不成的再采用其他办法。
2、看准时机当面要。这种方法要看机会行使,比如当大家在一起,而刚好需要用钱,最好是有朋友在的场面,开口跟借钱的一方要,如今的人们一般都好面子,在那种情况下,而借款人又刚好能还的时候,一般就是比较好的时机。
3、反向借钱。这种方法其实就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朋友不肯还钱的时候,可以跟对方说借钱来应一下急,而借的数目能与自己借出去的数目差不多自然是最好的了。
4、如果通过上述办法仍没有办法要回借款的话,则可以视为产生了借款纠纷,当事人可以通过向人民法院起诉要求偿还债务。
5、如果债务人有能力却不选择不还,法院会强制执行。债务人不清偿债务,债权人可以向法院起诉,以合法的方式来强制债务人清偿债务。通常情况下债权人是不能直接行使强制权的,包括扣押财产的行为。但这也不是绝对的,在法律许可的情况下,债主可以扣押债务人的财产。下列两种情况下是允许债权人扣押财产的:
(1)按合同约定一方占有对方的财产,对方不按照合同给付应付款项超过约定期限的,占有人有权扣押该债务人的财产。
(2)当债务人或第三人提供一定的财产物为债务人履行债务的担保,债务人不履行债务时,债权人便可扣押抵押物,并可以抵押物的价值优先实现自己的债权。例如甲以耕牛抵押借款一千元,到期未还,债权人便可以扣押该耕牛以敦促甲还债,也可以依法变卖该牛使自己的权利实现,也可使耕牛折扣归己,余款可退还。这就是民法上的抵押权。
6、符合条件的,可以向法院申请支付令。申请支付令是收回借款的有效途径之一。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规定,债权人请求债务方给付金钱、有价证券,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向有管辖权的基层人民法院申请支付令:
(1)债权人与债务人没有其他债务纠纷;
(2)支付令能够送达债务人。
债务人在收到人民法院发出的支付令后十五日内没有清偿债务,或没有向人民法院提出书面异议,债权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可见向人民法院申请支付令以收回借款的最大好处就是时间短、见效快。当然若债务方在法定时间内向人民法院提出了书面异议,则必须通过诉讼程序处理。
一、法院判决后借款人扔不偿还的,可以申请强制执行。
人民法院判决后,借款人仍不偿还借款,你即可以申请法院执行,法院可以依法采取以下强制措施进行执行,甚至可以拒不执行法院判决裁定罪对其处罚:
1、有权冻结、划拨被执行人的存款;
2、有权查封、扣押、冻结、拍卖、变卖被执行人应当履行义务部分的财产;
3、隐匿财产的,人民法院有权发出搜查令,对被执行人及其住所或者财产隐匿地进行搜查;
4、 强制被执行人加倍支付迟延履行期间的债务利息或迟延履行金;
5、债权人发现被执行人有其他财产的,也可以随时请求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6、被申请人拒不履行生效判决、裁定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情节轻重予以罚款、拘留;
7、被申请人拒不履行生效判决、裁定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此所谓“拒不执行法院判决、裁定罪”。
二、规避民间借贷风险的方式如下:
1、当事双方借款时应订立书面协议;
2、借贷双方最好通过银行交付借款,便于法院掌握情况;
3、借款时,对利息的约定必须明确。利率不得超过中国人民银行基准利率的4倍,对超过国家规定的民间借贷利率,法院一般不予支持。
总之,如果债务人欠钱不还,双方可以先进行协商,债权人如果协商不成,可以向法院起诉,用法律的手段让债务人承担义务。如果债务人有能力却不选择不还,法院会强制执行;如果债务人没能力还钱,法院会让其分期偿还。如果债务人永久无力偿还,只能通过清点其个人财产来偿还。如果双方有约定,在债务人不还钱的情况下,债权人有权利扣押其财产。
二、支付令15天后怎么处理
支付令十五天后没钱还,经债权人同意或者人民法院裁决,可以由债务人分期偿还。协商不成的,债权人可以申请法院强制执行,强制执行时,法院会查询债务人的财产,如果债务人确实无力偿还的,法院会中止执行,等债务人有偿还能力以后再恢复执行
【本文关联的相关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