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学内容
教材是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8-11页。
二、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中掌握列方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基本方法和一般步骤。
2、培养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发展思维灵活性。
3、培养良好的练习习惯,自觉进行检验。
三、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思考方法。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同学们,你们有进行过什么体育比赛吗?引出例7发奖仪式的图片。
让学生用过去的方法解答:1.39+0.06=1.45(米)。
2、揭示课题。
今天我们要学习用一种新的本领来解答这道题,新本领就是:列方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板书课题)
[用学生身边熟悉的素材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新课教学
1、教学例7
(1)提问:题目中已知什么,要求什么,这些量之间有什么关系?
学生回答后师板书:小军的成绩-小刚的成绩=0.06米或小军的成绩-0.06米=小刚的成绩。
追问:小军的成绩已知吗?不知道可以用什么来表示呢?
师说明:小军的成绩不知道,可以设为x米,再列方程解答。
接着教师边讲解边板书出设句,并引导学生列出方程。师示范书写格式。
解:设小军的跳高成绩为x米
x-1.39=0.06或x-0.06=1.39
让学生独立思考,解出方程。
集体核对。追问:这两种方法分别是根据什么列出方程的?
(2)提问:计算完结果后,我们还要做什么工作?你是怎样检验的?
小结:刚才我们用列方程的方法解答了这道题,谁来说一说,用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时基本步骤是什么?我们是怎样列出方程的?解答过程中要注意些什么?
强调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时一般要按条件叙述的顺序进行思考,解答过程中要注意书写格式。
[不仅教给学生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一般步骤,而且引导学生感悟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思考方法。由于第一次接触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一般步骤和基本思考方法,所以在这里主要采用“半扶半放”的教学方法。]
2、教学“试一试”。
(1)指名读题。
(2)提问:题中各个数量之间有什么关系?根据哪一句话来思考的?指名口答后,学生在书上填写。
如有不同的数量关系可以在书上补充。
(3)请同学们用列方程的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指名板演。
(4)集体核对。
如果有学生出现“165÷x=33”,教师可以介绍一下解这道方程的方法,告诉学生要用两次等式的性质。再引导学生对两种解法进行比较,明确两种思考方法都很好,只不过方程“165÷x=33”解起来比较麻烦。
[列方程解决倍数关系的简单实际问题,有利于学生进一步体会列方程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特点,理解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思考方法。]
3、教学“练一练”。
(1)引导学生明确条件和问题。
(2)引导学生根据题目中关键句说出已知量与未知量的相等关系,并将这个关系写在书上。
(3)根据数量关系列出方程并解答。
(4)集体核对。
第(1)题要引导学生列出两种方程:x+2.5=36和36-x=2.5,说明后一种解方程比较麻烦;第(2)题要引导学生列出“6.5x=78”这样的方程。
[巩固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方法和一般步骤]
(三)巩固练习。
1、练习二第5题。
(1)指名读题,明确题意。
(2)小组讨论每题的数量关系,全班交流。
(3)学生独立解答。
(4)集体核对。
2、练习二第6题、第7题。
(1)学生独立完成,师巡视。
(2)集体核对,同时交流列方程时的思考过程。
(四)课堂小结
[既有利于学生进一步巩固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又能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