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点资讯 义务教育 高等教育 出国留学 考研考公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说说“老牛”——《牛郎织女》

2021-12-16 来源:华拓网

  作者:佚名    转贴自:本站原创    点击数:53

  作者:江苏省通州小学  曹晓英    

  《牛郎织女》是苏教版第十一册的课文。我又一次和五十八个孩子一起学习这篇脍炙人口的根据民间故事改编的课文。美丽而感怀的爱情,神奇而跌宕的情节令人回味无穷。而这一次我们有心走进“老牛”的精神世界。在教学中出现了如下片断。

  案例

  师:牛郎照看老牛很周到,从哪儿可以看出来?

  生:每天放牛,牛郎总是挑最好的草地,让老牛吃又肥又嫩的青草。老牛渴了。牛郎就牵着老牛到小溪的上游,去喝最干净的溪水。

  生:夏天天气热,牛郎把老牛牵到树林里休息。冬天天气冷,他就让老牛在山坡上晒太阳。

  生:平时,牛郎总是把老牛的身子刷得干干净净,牛棚里也收拾得清清爽爽。

  师:老牛受到牛郎如此周到的“服务”,它有什么表现吗?

  生:老牛常常用温和的眼光看着牛郎,有时还伸出舌头舔舔他的手。

  生:牛郎上山放牛,由于闷的慌,随口哼的小曲儿,老牛听得津津有味,好像明白他的意思。

  师:由此看来,老牛与牛郎十分亲密。但在我们的生活中,常常有人“身在福中不知福”。从老牛的身上,我们得到了哪些启发呢?

  生:老牛感受到牛郎对自己的真情,并用自己独有的感受方式表达内心的感受。它懂得珍惜感受。

  生:老牛善解人意。

  生:老牛懂得珍惜牛郎对自己的“好”,并用心珍藏这份真情。

  师:从大家的分析中我知道了老牛“身在福中深知福”,老牛仅仅感受到牛郎对自己的真情吗?

  生:不是,不是简单的感受,他还努力为牛郎实现自己心中的美丽的梦想。

  生:不是,老牛被牛郎对自己的无微不至的照看感动了,它也想为牛郎做点什么。

  生:当然不仅仅如此,老牛精心安排的“牛郎”和“织女”的“约会”是对牛郎的最好的报答。

  师:是啊!真情无处不在,牛郎感受到老牛对自己的真情一如既往的照看老牛,衰老的牛仅仅感动于牛郎对自己的真情吗?

  轻声读:

  “我不能帮你们下地干活了,咱们快分手了。我死了以后,你把我的皮剥下来留着,碰到紧急的事,你就披上我的皮……”

  生:老牛临终前的话,令我十分感动。老牛辛劳一生,临死前仍想着死后能为牛郎做点什么。实在难能可贵。

  生:老牛知恩图报,它懂得报恩。

  生:老牛的一生是辛劳的,也是幸福的。它得到了牛郎对它的真情,它也努力对牛郎付出真爱,直至生命的最后。它虽然已离开了人间,但它的一颗“感恩的心”永远活在牛郎织女乃至我们的心中。

  生:老牛走了,但那张写满真情、真爱、感动、感恩的皮永远留在我们的心中。

  我的思考

  一、另辟蹊径解读文本内容。

  教材是“知识”之舟,也是“能力”之桥,更是“心灵洗

  礼”之池。我在课堂设计的思考过程中,没有被题目中的“牛郎”和“织女”所束缚,既让自己的思路走进“牛郎”和“织女”,又安静的让思路走出“牛郎”和“织女”,悄悄走进“老牛”的精神世界。从课堂进行的过程来看,我的“另辟蹊径”让孩子们接受了一次充实的“心灵洗礼”。其实,对文本解读的方式有很多:

  一)     从人物入手;

  二)     从字眼入手;

  三)     从语段入手;

  四)     从空白入手。

  二、小处着笔诠释感恩情怀。 

  现在的有些孩子感情淡漠,对孩子进行感恩教育如今已成

  为许多人的共识。各级各类的学校都相继开展了感恩励志教育活动。据我搜集的资料表明教育活动取得一定的成效,但就教育的过程来看大多数的教育活动都直奔感恩的主题,许多孩子的落泪、忏悔似乎成了活动组织者的终极目标。

  而要培养孩子的感恩情怀,《牛郎织女》中老牛的感受、感动、感恩的行动过程给了我十分有益的启迪。以上课例从小处着笔,挖掘文本的“人文”内涵,诠释老牛的感恩情怀给了我对孩子进行感恩教育的思路。我以为只有孩子懂得感受,珍惜拥有,才能真正感动,珍藏真情,只有真正感动,珍藏真情,才能践行感恩,以恩报恩。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