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点资讯 义务教育 高等教育 出国留学 考研考公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桂林山水

2021-02-08 来源:华拓网

  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认识9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玩赏、无瑕、扩散、攀登、泰山、骆驼、屏障、波澜壮阔、峰峦雄伟、红叶似火、拔地而起、奇峰罗列、形态万千、色彩明丽、危峰兀立、连绵不断”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全文。

  3.感受桂林山水的美好,培养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4.了解作者的语言表达特点,模仿课文例段,学习用相同的句式写一段话。

  重点难点  通过阅读感受桂林山水的美好,热爱祖国大好河山;通过品味词句,反复诵读积累语言,从中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

  教学方法 看图学文,图文结合。

  教学用具 课文插图,媒体资源:配乐朗读、视频《桂林风光》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一、导入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桂林山水的特点,你最喜欢本文中的哪一部分内容?为什么?  

  二、学习课文第一段

  1、课文是怎样评价桂林山水的?作者又为什么要荡舟漓江来观赏桂林山水?

  “桂林山水甲天下”“甲”是第一的意思。“甲天下”是“天下第一”这句话的意思是桂林山水的美天下第一。交待了作者荡舟漓江的原因,表达了作者向往桂林山水的迫切心情,起到了统领全篇,引出下文的作用。

  2、指导朗读,要读出赞美的感情和心情迫切的语气。

  三、学习课文第二段

  1、观察图画或视频中的漓江的水。轻声读课文问:作者用什么和漓江的水作比较?比较的目的是什么?

  大海的水波澜壮阔,是动的。西湖的水平如镜,是静的,而漓江的水动而不觉具动。通过比较更突出漓江水有奇特的美。

  2、朗读第二段,了解每句话的意思。(分小组讨论)

  第一句讲漓江的水与其他地方的水不同,强调漓江的美有独特的地方;第二句讲漓江水的特点是静、清、绿;第三句讲荡舟漓江的感觉。

  3、指名读课文,画出排比句,读排比句,说说漓江的特点。

  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漓江的水的特点是“静”、“清”、“绿”。

  4、学习文中排比句的写法。

  先写出特点,而后通过“得”后边的文字,把这个特点以补充说明。凡是补充说明的都用“得”字相连。注意用“的”字相连每一分句中已有逗号,因此分句之间用分号。

  5、启发学生想象漓江水“静、清、绿”是怎样的一种意境。

  四、学习第三段

  课文二、三段的叙述方法相似,第三段可以学生分小组讨论、自学第三段。

  ① 轻声自由读课文,画出描写山的特点的词句。

  ② 再读课文,想一想这一段与第二段在写法上有什么相似之处?

  先用名山作比,然后用一排比句写出桂林山的特点。

  ③ 观察图画或视频中桂林的山。问:桂林的山与别处的山有什么不同?有哪些显著的特点?

  ⅰ、“奇”:课文从两个方面描写。一是“拔地而起,各不相连”。一般的山脉逐渐高上去,且连绵不断,桂林的山却是从平地崛起,互不相连。二是“奇峰罗列、形态万千”罗列,排列。“形态万千”各有各的样子。除了像老人、像巨象、像骆驼,教师还可以补充介绍。

  ⅱ、“秀”:课文打了两个比方“像翠绿的屏障,像新生的竹笋写出秀”的表现:郁郁葱葱,色彩明丽。“屏障”起遮挡作用的东西,本课指桂林一带的山。

  ⅲ、“险”:课文用“危峰兀立,怪石嶙峋”概括了这一特点,并用“好像一不小心就会栽下来”的感觉,突出了桂林山的“险”。“危峰兀立”,即高峰耸立。“怪石嶙峋”指奇形怪状的石头重重叠叠。

  ④ 画出这一段中的排比句,读一读。

  ⑤ 启发想象桂林山“奇”“秀”“险”是怎样的一种意境?

  ⅰ、桂林的山“奇”在哪里,当游客看到那些奇峰罗列、形态万千的景象,会有怎样的感受?他们又会发出怎样的赞叹?

  ⅱ、“翠绿的屏障”、“新生的竹笋”是什么样的?为什么用它来比喻桂林的山?

  ⅲ、桂林的山“险”表现在哪里?“好像一不小心就会栽倒下来”这是人感觉到的,这里指的是山栽倒下来还是人栽倒下来?  

  五、学习课文第四段

  1、这一段写作者游览后总的感受,文字虽少,内容却很丰富,写得很美。请大家自己阅读欣赏、说说这一段为什么写得好。

  2、学生自学,教师点拨,认识写得好的原因。

  ① 桂林的山和水有什么样联系?

  水的周围都是山,山的影子都倒映在水中,即山水交融,水因山而增色,山因水而添秀。

  ② 山水交融,已经很美了,不仅如此,在这山水之间还有空中的云雾迷茫,山间的绿树、红花、江水的竹筏小舟的点缀,使这幅画显得更美了。在这美丽的景色中行船,会有什么感觉?为什么?

  因为桂林山水的景色太美了,就像一大幅美丽的画卷,因此小船在碧绿的江面上行驶,人就仿佛置身于画卷中游览、观赏。形象地表达了作者荡舟漓江的深刻感受。“画卷”——绘画长卷,一般要卷起来收藏。“连绵不断的画卷”即很长很长的画卷。从桂林到阳朔,航程83公里,沿途都是青山绿水,美不胜收,说桂林山水是“一幅连绵不断的画卷”十分贴切。

  3、学生个别朗读,全体有感情地朗读,读出荡舟漓江、被桂林山水所陶醉的感情。  

  六、总结

  1、总结全文。

  这篇课文写出了桂林山和漓江水的特点,作者赞美桂林山水的秀丽,生动而细腻地描绘了桂林山水的特点,使我们有身临其境之感。

  2、围绕重点学会表达。

  ① 课文描写了什么?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课文描写了桂林山水奇特的景色,抒发了作者热爱祖国河山的思想感情。

  ② 课文是怎样一步一步描写桂林山水的?

  课文先总后分再总结的方法来描绘桂林山水。“桂林山水甲天下”一句是总起,然后分别介绍桂林的水和山,最后综合桂林山水相依,互为辉映的奇异景色。

  ③ 结尾的诗句与课文第一、二两段的哪些句子有联系?在全文结构上起什么作用?

  “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与课文第一段中“我们乘着木船荡舟漓江,来观赏桂林的山水”与课文第二段中“船桨激起的微波,扩散出一道道水纹,才让你感觉到船在前进、岸在后移”这两个句子紧密联系,可以说,结尾的诗句是这两个句子的延续与总结,使全文的结构显得十分紧凑完整。

  ④ 课文为什么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这是因为作者有敏锐的观察力,抓住了桂林山水与众不同的特点,用比喻、联想、想象把桂林山水的秀丽景色展现在我们眼前,所以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觉。  

  七、综合训练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习排比句及分号的用法。

  3、体会文中优美词语。

  4、最后播放桂林山水视频,让学生整体感受桂林山水的美。

  八、布置作业

  1、作者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把漓江的水写得这般奇丽?

  2、教师设计—组举—反三的句子训练,出示句子:  a、公园里的花真香啊,香得  (                              )

  b、教室里真安静啊,安静得  (                              )

  3、漓江的水的特点是(        )、(         )、(         )

  桂林的山的特点是(        )、(         )、(         )

  【板书设计】

  桂 林 山 水

  总  观赏桂林山水的原因    桂林山水甲天下

  分   水:静 清 绿

  山:奇 秀 险

  总   桂林山水的美            如同画卷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