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点资讯 义务教育 高等教育 出国留学 考研考公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我国地方实验室建设体系的绩效评价模式探讨(精)

2024-03-22 来源:华拓网
我国地方实验室建设体系的绩效评价模式探讨

新疆石河子大学科技处 魏志远1 井明霞2

摘要:本文结合我国地方实验室的建设发展特点,在分析实验室为地方经济增长所起作用的基础上,提出了架构实验室建设体系的绩效评价模式,从而更加有利于促使地方实验室的稳步发展。

关键词:地方实验室 绩效 评价指标

一、引言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在地方经济结构性调整和高技术产业化发展过程中,基础性研究工作所带来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成果,对地方经济的发展建设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为了加速培养地方高层次科技人才,提高知识创新水平,基础性研究工作和科技平台建设工作愈来愈受到地方政府的高度重视。特别是作为开展应用基础研究、培养人才和对外科技合作交流的地方实验室,均被列入地方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的重点投入建设规划中。

在新形势下,建设布局更加合理、各有侧重的国家实验室体系,是建设国家科技创新体系,增强科技创新能力的迫切需要。目前多数地方实验室自身建设已初具规模,基本成为我国实验室建设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由于我国东西部的地域性差异,地方实验室建设工作发展极不平衡,外加地方实验室在建设过程中其研究与发展活动形式的复杂性和多变性,有待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管理运行机制和科学合理的绩效评价体系。

二、地方实验室建设体系绩效评价的必要性

1魏志远(1958-),男,河南许昌人,复旦大学管理学本科毕业,研究员,石河子大学科技处副处长。主要从事高等院校R&D

的研究与管理。目前参与承担的国家、省级科研项目有《我国基础研究评价活动的现状、问题与对策》、《西部边疆区域大专院校人才发展与组织集成创新模式》等6项。主持研究的《高校科研管理系统中微机信息处理与信息反馈控制方法》、《医疗卫生系统经营发展及综合评价管理模式》获1995年度和1996年度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科技进步二等奖。在各级管理科学杂志上发表学术论文近30篇,其中“面向21世纪边疆地区高校自我发展策略”获得1998年全国软科学研究成果应用转化评价证书[证书编号:B30030];“试论西部地区高校人才资源管理模式”获“中国理论创新优秀学术成果”二等奖[获奖编号:NO:甲81-9-16]; 新疆石河子市北四路石河子大学科技处, 832003;电话:,;Email:

2井明霞(1969-),女,四川人,西安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毕业,副研究员,石河子大学科技处高新技术与成果转化办公室

主任。发表的学术论文主要有《依托科技进步,开创边疆医疗卫生事业新局面》、《引入市场竞争机制,促进高校科研管理改革》等10余篇。主编《新疆卫生服务调查研究》著作1部;参与研究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卫生资源配置标准研究》获得2002年度新疆自治区科技进步三等奖。联系方式:新疆石河子市北四路石河子大学科技处;邮编:832003;电话:

(一)地方实验室的合理定位

地方实验室不同于国家重点实验室,它的主要功能是以开展应用基础研究为主,为地方的经济、科技发展需求提供理论技术支撑。应该将其建设成为能够持续增强地方科技创新能力、获得自主知识产权的重要地方研究基地。其主攻研究方向必须与地方的重点产业发展领域相结合,解决当地经济发展中的实际问题。在自身建设发展中,围绕国家总体目标,注重突出地方特色和优势,实现地方项目研究、人才培养和基地建设的有机结合。

(二)地方实验室评价的意义

随着我国科技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地方科技工作范围和发展内涵也在不断扩大和丰富,基础研究与实验室建设更是如此。对地方实验室加强科学化管理,提高管理效益和效率,引入评价机制,有利于转变管理者的决策观念和科技管理模式,丰富决策信息、提高决策水平并减少盲目性和随意性,最大限度地发挥实验室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

(三)创造有利于地方实验室发展的环境

地方实验室在按照国家重点实验室实行“开放、流动、联合、竞争”运行机制的前提下,应依据《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与管理暂行办法》和《国家重点实验室评估规则》,积极探索公平有效的评价模式,以科学的评估理论指导实验室建设管理的实践,进一步提高管理的科学化。为此建立客观、实用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对地方实验室的稳步加速发展是十分必要的。

三、建立实验室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评价指标体系的确立有着很强的导向性,它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评价的客观性和可靠性。目前大多数评价都过于看重论文数量和科研经费等指标,从客观上助长了学术风气的浮躁和追求短期效益,甚至出现学术造假现象。地方实验室的评价设计应着眼于长远的、前瞻性的,并以地方经济建设服务为前提,重点对研究工作的水平与质量进行评价。评价要能够充分体现以科技体制改革为导向,反映实验室建设工作的业绩,起到引导和激励的作用为目的。考虑到不同地区、研究方向领域之间所存在的多种差异性,在行为理性的指导下引入程序正义的概念、原则和具体做法,形成合理评价机制,以避免评价中所出现的不公平性,减少决策的失误。

(一)评价指标体系设计的准则 1.特定的(Specifie)

任何评价其评价目标是指标体系设计的出发点和根本。不同的评价目的其评价指标的选用也不同,对地方实验室的评价既要考虑它的客观性,同时又要考虑它的竞争性,所以评价指标体系不但要求全面,而且还应具有可比性、易于量化计算。

2.可测量的(Measurable)

对指标进行评价必须有相应的量化标准,用相同的指标作为统一尺度来衡量被评价对象的业绩。在建

63 / 7

立详细评价标准时,一定要作到概念和涵义清晰,使得评价标准尽可能地避免和减少主观判断,确保指标体系内部各指标之间的协调统一。

3.可得到的(Attainable)

评价体系所设立的指标,应当考虑在实际操作时指标数据取舍的难易程度和计算方法的简单易行等因素。

4.相关的(Relevant)

评价指标体系是一个相互之间具有关联的有机整体,各项指标都应有一定的内在逻辑关系,既能互补、又能相互验证。

5.可跟踪的(Trackable)

实验室建设的评价是一个过程评价,对其进行评价时必将考虑它在建设前、建设中、建设后三个阶段的发展情况,所以评价指标的界定应当便于跟踪管理和监督。

(二)评价指标体系的分层结构

按照地方实验室的建设内涵与考评要求,采用系统论的方法,将实验室评价指标体系中的各项指标分类、分层次地组成一个完整结构。评价指标体系分为三级,每一级评价指标又分不同内容若干项;同一级指标之间既不重复、也不存在因果关系。根据评价体系的确立,对每项三级指标又在具体内容上分别设立了四个量化等级。在一级评价指标中单独增加了一项“附加项目”,其目的是更有利于对实验室进行比较分析,同时也便于评价指标的调整。在对评价指标体系分类、分级的基础上,构建三级分类评价指标体系结构参见图1。

实验室绩效评价 A B C D E F A1 An B1 Bn C1 Cn D1 Dn E1 En F1 Fn

A11A1n An1AnnB11B1n Bn1BnnC11C1n Cn1Cnn D11D1n Dn1DnnE11E1n En1EnnF11F1n Fn1Fnn

图1 实验室评价指标体系三级分类结构图

(三)评价指标体系的权重系数

64 / 7

对一个实验室的建设发展来说,即便是能够量化的评价指标也很难用精确的数值表示,有必要对各项评价指标给予合理的权重。本研究评价指标体系各项指标的权重系数计算方法,是运用德尔菲法和层次分析法相结合的方式而确定的。

(四)评价指标体系核算说明

前面已经谈到,为了更加客观、公正地对实验室进行评价,将程序正义的原则引用于实验室评价中。在实验室的实际考评上,由管理部门组织专家针对三级指标内容进行实地核查判分。操作方法先测评出指标量化表中每一项三级指标的等级,对照每一等级所对应分值计算三级指标的实际得分;然后依次类推计算出二级指标和一级指标的合计得分。详细评价体系各项指标和测评分值计算参见表1和表2。

三、实验室评价复杂性问题及其分析

(一)目前我国地方实验室就人才队伍和研究水平来看,与国家重点实验室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但从建设规模上比较已是不相上下。一般实验室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跨学科研究群体,跟单一的学科和某个重大项目相比,在评价的本质上是有很大的区别。另外加上各实验室所处地域的差异,其建设发展极不平衡,如果用同一尺度进行衡量对比,很可能会在某些程度上出现不公平现象,其评价分值不一定等效。

(二)通常来说,评价指标和操作方案都是由政府职能部门与专家研究所制定的,所以它的科学性和可行性必须要得到制定政策的决策层认可,否则评价后而得出的理论分析数据就会失去对实际决策起作用的价值。

(三)在我国科技创新工作不断深入下,对科技的定量评估日益受到重视,虽然在很多方面积累了不少经验,但还是存在着很大的偏差。其最主要的突出问题就是评价忽略了成本因素。虽说有些研究曾提到投入/产出比问题,也是仅以科技产出的赋分值作为绩效,未能考虑这些产出的成本。大家知道,实验室的宗旨是开展基础和应用基础研究,从某种意义上讲,难以让其产生一定规模的经济效益。这也是实验室评价与其它评价所不同的。

(四)实验室的建设发展活动与其它任何社会活动一样,都是在一定的社会和政治环境中进行的。怎么将社会活动和人的价值观点之间的关系协调好,这是影响评价工作结论的不可抗拒的外界因素。对任何一项评价来说,它本身是很难超越人们的固有偏见和价值取向以及社会文化的力量与期望。要想排除评价者自身所持价值观念对确立评价工作的干扰因素,就必须采取相应手段来控制被评价的整体计划与社会人群和政治、经济目标深层次的一致。

(参考文献及表格见下页)

65 / 7

表1 实验室建设评价指标体系

一级指标(6) 二级指标(19) A1 学历结构 N11=0.30 三级指标(53) A11 45岁以下研究人员具有研究生学历的比例 R111=0.60 A12 学术带头人所获学位 R112=0.40 A21 副高职称以上研究人员占实验室人员比例 R121=0.60 A22 学术带头人所获特聘学科建设岗位 R122=0.40 A31 30-50岁研究人员占实验室人员总数比例 R131=0.70 A32 学术带头人年龄 R132=0.30 A41 国外高校毕业的研究人员所占比例 R141=0.60 A42 学术带头人获得最高学位来源 R142=0.40 B11 学术带头人引进人数占实验室学术带头人总人数的比例 R211=0.30 B12 35岁以下科研骨干引进人数占实验室总人数的比例 R212=0.20 B13 从国外引进人数占总引进人数的比例 R213=0.20 B14 从“长江学者”、“百人计划”等人才群体中引进的人数比例 R214=0.30 B21 招收博士生人数 R221=0.20 B22 招收硕士生人数 R222=0.15 B23 授予博士学位人数 R223=0.20 B24 授予硕士学位人数 R224=0.15 B25 45岁以下导师具有博士学位的比例 R225=0.30 C11 实验室至少有三个以上主体研究方向 R311=0.60 C12 每个研究方向学术梯队结构 R312=0.40 C21 获得国家级科研项目数占总承担项目数的比例 R321=0.20 C22 每年获得立项资助科研项目数同上年相比增加倍数 R322=0.20 C23 科研项目执行过程中研究工作进展情况 R323=0.30 C24 承担项目结题验收数占任务书规定应结题总数的比例 R324=0.30 C31 实验室争取科研项目年人均经费 R331=0.70 C32 平均每年争取项目费同上年相比增加比例 R332=0.30 C41 每年取得代表性成果数与上年相比增加的倍数 R341=0.30 C42 每年获得重要科研奖励项目数与上年相比增加的倍数 R342=0.30 C43 科技成果转化率 R343=0.40 D11 实验室各研究室用房布局情况 R411=0.15 D12 实验室最近一次评估情况 R412=0.15 D13 可用于研究生培养的专用研究室情况 R413=0.30 D14 实验室对外开放使用率 R414=0.30 D15 实验室专职技术人员的配备比例占实验室队伍的百分比 R415=0.10 D21 用于本实验室研究方向的大型仪器设备费人均金额数 R421=0.50 D22 大型专用科研仪器开机使用周台时数 R422=0.30 D23 本实验室仪器设备年更新率 R423=0.20 D31 征订与本实验室专业密切相关的权威性学术刊物 R431=0.40 D32 获得专业文献资料的途径和技术手段 R432=0.60 E11 本实验室举办过何种主要学术会议 R511=0.55 E12 本实验室年人均参加国际学术会议人次 R512=0.30 E13 本实验室年人均参加全国性学术会议人次 R513=0.15 E21 实验室研究人员在何类大学进行过讲学活动 R521=0.60 E22 实验室研究人员在何类学术会议上作过大会报告 R522=0.40 E31 本实验室研究人员参与国际合作情况 R531=0.60 E32 本实验室研究人员外派高级访问学者情况 R532=0.40 F11 每年定期召开实验室建设专题会议和学术交流研讨会次数 R611=0.40 F12 投入研究生教学和科研项目研究的时间 R612=0.60 F21 自筹经费转化为实验室建设费的比例 R621=0.40 F22 依托单位投入建设经费占实验室建设总经费的比例 R622=0.30 F23 上级主管部门配套经费占实验室建设总经费的比例 R623=0.30 F31 图书资料、科技档案、研究室、仪器设备管理制度建立情况 R631=0.35 F32 发展规划、年度计划、青年科技人员继续教育培养方案管理文件 R632=0.35 F33 实验室建设经费使用情况 R633=0.30 A 学术梯队 M1=0.16 A2 职称结构 N12=0.30 A3 年龄结构 N13=0.20 A4 学缘结构 N14=0.20 B1 人才引进 N21=0.40 B 人才建设 M2=0.18 B2 研究生培养 N22=0.60 C1 研究方向 N31=0.20 C2 科研项目 N32=0.30 C3 经费额度 N33=0.25 C4 科技成果 N34=0.25 C 科学研究 M3=0.20 D1 研究室 N41=0.50 D 条件建设 M4=0.17 D2 仪器设备 N42=0.30 D3 文献资料 N43=0.20 E1 学术会议 N51=0.40 E 学术交流 M5=0.14 E2 学术讲座 N52=0.40 E3 国际合作 N53=0.20 F1 学术带头人 N61=0.30 F 管理措施 M6=0.15 F2 建设经费投入 N62=0.50 F3 学科管理 N63=0.20 G 附加项目 科研项目与科技成果附加分内容(略) 66 / 7

表2 实验室建设评价指标计算表

三级指标评价等级分值: 甲级10分、乙级8分、丙级5分、丁级3分

总分计算方法:iNij(Rijk甲 + Rijk乙 + ……)+ 附加项目合计分

ij61953k一级指标 序号 权重系数 Mi 二级指标 序号 A1 A2 权重系数Nij N11=0.30 N12=0.30 N13=0.20 N14=0.20 N21=0.40 A M1=0.16 A3 A4 B1 B M2=0.18 B2 N22=0.60 C1 C2 C M3=0.20 C3 C4 N31=0.20 N32=0.30 N33=0.25 N34=0.25 D1 D M4=0.17 D2 D3 E1 E M5=0.14 E2 E3 F1 F M6=0.15 F2 F3 N41=0.50 N42=0.30 N43=0.20 N51=0.40 N52=0.40 N53=0.20 N61=0.30 N62=0.50 N63=0.20 三级指标 序 号 A11 A12 A21 A22 A31 A32 A41 A42 B11 B12 B13 B14 B21 B22 B23 B24 B25 C11 C12 C21 C22 C23 C24 C31 C32 C41 C42 C43 D11 D12 D13 D14 D15 D21 D22 D23 D31 D32 E11 E12 E13 E21 E22 E31 E32 F11 F12 F21 F22 F23 F31 F32 权重系数Rijk R111=0.60 R112=0.40 R121=0.60 R122=0.40 R131=0.70 R132=0.30 R141=0.60 R142=0.40 R211=0.30 R212=0.20 R213=0.20 R214=0.30 R221=0.20 R222=0.15 R223=0.20 R224=0.15 R225=0.30 R311=0.60 R312=0.40 R321=0.20 R322=0.20 R323=0.30 R324=0.30 R331=0.70 R332=0.30 R341=0.30 R342=0.30 R343=0.40 R411=0.15 R412=0.15 R413=0.30 R414=0.30 R415=0.10 R421=0.50 R422=0.30 R423=0.20 R431=0.40 R432=0.60 R511=0.55 R512=0.30 R513=0.15 R521=0.60 R522=0.40 R531=0.60 R532=0.40 R611=0.40 R612=0.60 R621=0.40 R622=0.30 R623=0.30 R631=0.35 R632=0.35 等级 三级指标评价 等级得分计算 二级指标 一级指标 合计得分 合计得分 67 / 7

F33 G 总 分 M=1.0 R633=0.30 附加项目指标得分合计 参考文献:

[1]吴俊. 灰色评价方法在电子商务经济增长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软科学,2002(5). [2]徐耀玲,唐五湘等. 科技评估指标体系设计的原则及其应用[J]. 中国软科学,2000(2). [3]魏志远. 高校重点学科评估指标体系与方法的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2(4). [4]黄健康. 基础研究评估的基本原则和业绩考核指标[J]. 基础研究,1997(3).

[5]贺天伟,张景林. 科研绩效定量评价指标体系的初步设计[J]. 科技管理研究,2001(6). [6]王凭慧. 科学研究项目评估方法综述[J]. 科研管理,1999,(3)

[7]陈浩. 浅谈程序正义基本原则对学术评审制度的构建[J].科研管理,2003(1).

[8]鲍玉昆,张金隆,孙福全等. 基于SMART准则的科技项目评标指标体系模型设计[J].科学学与科学 技术管理,2003(2).

(责任编辑:洪文志)

68 / 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