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2005学年第一学期
无脊椎动物学
(生物科学专业2003级)
考试日期: 1 月 5 日 8 时
一、 填空(20分,每题2分)
1.写出下列动物的分类地位(所属的门和纲) 涡虫扁形动物门 涡虫纲 对虾 节肢动物门 甲壳纲 钉螺 软体动物门 腹足纲 锥虫 环节动物门 线虫纲 金龟子节肢动物门 昆虫纲 海葵 原腔动物门 珊瑚纲 2. 浮游动物的种类非常多,浮游动物的种类和数量已经成为评价水质状况的重要指标,请你写出分别写出6个分别属于不同纲的动物类群:草履虫、变形虫、眼虫、水蚤、孑孓、轮虫、鼬虫.
3. 目前危害我国南方许多地区的最严重的寄生虫是日本血吸虫,与同纲其他寄生虫感染方式不同,它是以尾蚴切破人皮肤侵入的方式感染人的。 4. 原生动物的运动器官主要有鞭毛、纤毛和伪足
5. 书肺是节肢动物体壁内陷后突出形成的书页状结构,其功能是呼吸作用。
6. 后肾管由外胚层内陷形成的排泄器官,基本结构由肾孔、排泄管、肾口组成。
7. 伸缩泡的主要功能是调节渗透压和水分平衡。 8. 节肢动物在胚胎发育过程中,体腔囊并不扩大,囊壁的中胚层细胞也不形成体腔膜,而分别发育成有关的组织和器官,囊内的真体腔和囊外的原体腔合并,形成混合体腔。 9. 刺丝泡为草履虫所特有。
10. 列举3个分属不同的门,再生能力很强的无脊椎动物:蚯蚓、水螅和涡虫
二、 选择(30分 每题3分)
1. 国际动物学会命名法委员会规定:动物的学名为拉丁名,学名采用双名法,该名称是动物通用名,其它的名称均为地方名。下列动物学名书写规范的是(C):
A.Parus major B.Parus Major C.Parus major D.Parus Major
2. 中胚层的出现,在动物的演化中具有重要的意义。下列结构中,属于中胚层来源的是:(D)
A.红珊瑚的骨骼 B.涡虫的肠壁 C.乌贼的骨骼 D.海参的骨针 3. 不同类群的动物均有一些独有的特征,下列结构中,属于棘皮动物特有的
是(B.E):
A.后口 B.水管系 C.水沟系 D.中胚层来源的骨骼 E.管足
4. 蚯蚓为习见的陆生环节动物,其受精卵在卵茧(cocoon)内发育,经2-3周即可发育成成小蚯蚓。下列关于蚯蚓的卵茧以及受精的叙述中,正确的是(D):
A.卵茧是由环带脱落后形成的,精子和卵在卵茧内结合 B.卵茧是由环带脱落后形成的,精子和卵在受精囊内结合
C.卵茧是由生殖带上皮分泌形成的,精子和卵在受精囊内结合 D.卵茧是由生殖带上皮分泌形成的,精子和卵在卵茧内结合
5. 环节动物多毛纲在其个体发育过程中所经历的幼虫阶段是( C )。 A 浮浪幼虫 B 牟勒氏幼虫 C 担轮幼虫 D 钩介幼虫
6. 水螅为淡水生活的腔肠动物,是科学研究中的好材料,下列哪种叙述是不正确的( C )。
A 水螅有多种运动行为,如捕食运动、尺蠖运动和翻筋斗运动等。 B 具有两个胚层和消化循环腔 C 神经系统发达,有感觉运动中心
D 具有辐射对称的体制
7. 间日疟原虫的中间寄主为( C )。 A 钉螺 B 沼螺 C 按蚊 D 伊蚊
8 蝗虫的变态类型属于( A )。
A 渐变态 B 半变态 C 无变态 D 完全变态
9 河蚌的生殖孔开口于( C )。
A 身体末端 B 身体腹面 C 内鳃瓣的鳃上腔 D 口附近
10 下列哪种动物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A )。 A 鹦鹉螺 B 有孔虫 C 扇贝 D 乌贼
三、名词解释(15分)
1. 皮肌囊-------外胚层形成的表皮和中胚层形成的肌肉紧贴在一起而构成的体壁,具有保护作用,如扁形动物、原腔动物、环节动物的体壁。
2. 黄色细胞-------黄色细胞是由中胚层的脏体腔膜特化而来的,位于消化管的外侧,其作用目前尚不明确,可能具有排泄作用。 3 生物发生律------又称重演律,是指动物的个体发育是系统发育简短而迅速的重演。由德国学者Haechkel提出的,对于研究动物的起源与系统演化有重要意义。 4. 体腔-----是高等动物位于体壁和肠壁之间宽广的腔,如蚯蚓的体腔。它是由脏体腔膜和壁体腔膜所围成的,但在一些动物如软体动物、节肢动物中,体腔又发生了一些变化。
6. 外套膜------软体动物内脏团背部的皮肤延伸下行而形成的结构,位于贝壳的内侧,包围着鳃,对于水循环、保护、呼吸等作用。
四、简答(35分)
1. 中胚层产生在动物进化上的意义
其意义表现在:(1):减轻了内外胚层的负担,为动物体结构和机能的复杂
化奠定了基础;(2)促进了新陈代谢的加强。中胚层的出现是动物由水生进化到陆生的基本条件之一。 2. 异律分节及其意义
身体由许多不同的体节构成的,即体节有了分化,相同的体节又愈合而形成不同的体部,如头部、胸部和腹部。异律分节的出现增强了动物的运动,提高了动物对环境条件的适应能力。
3. 节肢动物对陆地生活的适应性特征表现在哪些方面? (1)坚厚的外骨骼:防止体内水分蒸发、保护作用 (2)身体分节和附肢分节:实现运动和支持作用 (3)强健的横纹肌:加强运动的机能
(4)发达的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对陆地多变的环境条件作出反应 (5)高效的气管呼吸:有效地利用空气中的氧气 (6)高效的马氏管排泄:及时有效地排除废物
4. 运用所学的动物学知识,论述有害昆虫综合防治的策略。 (1) 环境治理:通过改变动物的栖息地来控制害虫。
(2) 化学防治:包括化学农药的利用,昆虫信息素的诱杀和干扰繁殖,昆虫
生长调节剂的开发利用等。
(3) 生物防治:天敌生物的利用,如寄生蜂、寄生蝇、病原微生物等天敌。 (4) 遗传防治:培育具有优良抗性的作物品种、培育不育雄虫干扰交配,降
低繁殖率。
(5) 物理防治:利用物理方法如射线照射使昆虫不育。 合理利用多种方法防治害虫,将害虫种群数量控制在容许危害的水平以下,是害虫综合防治的基本策略
5. 环节动物在动物进化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其主要的进步性特征有哪些? (1) 分节现象:在动物系统演化上有重要意义,是动物发展的基础。
(2) 次生体腔出现:动物结构上的重大发展,为动物体结构的复杂化、机能
的进一步完善建立了基础。
(3) 具有运动器官:刚毛和疣足为动物运动能力的提高和其他机能的完善提
供了条件。
(4) 具有较完善的循环系统:提高了营养和氧气的运输能力。 (5) 索式神经系统:神经系统集中,动物反应迅速、动作协调。
后肾管排泄:有效地排除机体废物。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