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点资讯 义务教育 高等教育 出国留学 考研考公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苏丹红

2023-03-14 来源:华拓网
苏丹红(一号)是一种红色染料,用于为溶剂、油、蜡、汽油增色以及鞋、地板等的增光。有关研究表明,苏丹红(一号)具有致癌性,我国和欧盟都禁止其用于食品生产

一食品公司2002年从印度进口5吨红辣椒粉,将其用于生产各类品牌的伍斯特调料,为众多下游食品商或者饭店所使用。后被英国食品标准管理局查出此种辣椒含致癌物质,因此受到通缉。而苏丹红事件也拉开帷幕。

民以何食为安?

----近年来主要食品安全事件

工业化社会高速发展的今天,跨物种育种技术产出的转基因食品,对人类的健康和影响还不得而知。不法商贩和厂家为了追求利润,丧尽天良,又往食品中加大量化工原料、食品添加剂,在动物饲料中加大量促生长激素,其现实案例比比皆是:

二恶英事件:1996年6月发现,至今几乎遍及全球,超微量即能致畸、致癌、致突变,使人免疫功能下降、永久性性功能障碍、儿童智力和运动能力永久性障碍;

硼砂面粉事件:2006年2月北京发现并查处,涉及面条、挂面、饺子皮、猫耳朵、粽子等食品;

瘦肉精事件:2006年9月发现于上海,频繁食用含有瘦肉精的猪内脏、猪肉即可导致瘦肉精中毒;

大闸蟹致癌事件:2006年10月发生在台湾,食用含有禁用抗生素硝基呋喃代谢物,即可致癌;

苏丹红事件:2006年11月查出的河北一些禽蛋加工厂生产的“红心咸鸭蛋”,接着又查出辣椒粉、番茄酱等食品中含有苏丹红,食用苏丹红可能引起膀胱癌和肝癌;

吊白块事件:2006年12月北京市食品安全办通报称,在米粉、面粉、粉丝、银耳、面食品及豆制品中发现有吊白块。吊白块俗名:漂白粉,术名:次硫酸氢钠甲醛与甲醛混合物,能使食品增强韧性,不易腐烂变质人长期接触可出现头晕、头痛、乏力、嗜睡、食欲减退、视力下降等,严重者可引起死亡;

三聚氰胺奶粉事件:2008年底,三鹿奶粉中被查出含有畏害婴幼儿肾脏功能乃至生命的三聚氰胺;

另外,2009年底,全国范围内发现的地沟油事件更是让人感到饮食产品安全的无奈;2010年4月,江苏如皋一家食品添加剂公司生产的面粉增白剂中30%是石灰粉。2010年5月10日,奥运冠军佟文因尿检呈阳性被禁赛两年,就是在吃排骨时误食了瘦肉精,猪肉成了害人肉,瘦肉精成了害人精。 触目惊心的事实。

看看我们餐桌上的餐餐食品,看看超市里琳琅满目、色彩鲜艳、形态各异的快餐品„„。 你怎样为自己的健康安全负责? 你从 一、砒霜门

2009年11月24日,海南省海口市工商局发布消费警示:农夫山泉、统一饮料总砷超标,不能食用。农夫山泉身陷“砒霜门”一周后,12月02日,海口市工商局承认失误,农夫山泉和统一饮料检测合格。尽管“砒霜门”似乎告一段落,但是公众还是云里雾里,存有诸多疑问。

点评:“砒霜门”事件是2009年岁末食品饮料行业的重大事件。从11月24日-12月4日,短短十天的时间里,一方是权威的有关部门声称对检测结果负责;一方是企业的义正辞严、郑重声明。到底谁对谁错,谁真谁假,消费者早已经坠入云里雾里。在这场自顾自利益的风波中,消费者的权益由谁来保障,却没有得到重视。

2、毒豇豆

2010年1月,武汉市农业局在抽检中发现来自海南省英洲镇和崖城镇的5个豇豆样品水胺硫磷农药残留超标。水胺硫磷是一种高毒性农药,它能经由食道、皮肤和呼吸道引起人体中毒。

点评:毒豇豆事件中,相关部门虽然也站出来说话,声音虽大,但底气不足,吞吞吐吐欲说还休,让人云里雾里。总感觉是在有意无意的隐瞒这自己的过失。但是,谁也无法保证自己不生病。一次偶然的农药残留事件并不可怕,关键是政府部门要敢于自揭家丑,找出病因,并真诚的向公众道歉以寻求谅解。否者,不说真相豇豆之毒永世难除。 3、地沟油

2010年3月19日,调查负责人武汉工业学院教授何东平召开新闻发布会,建议政府相关部门加紧规范废弃油脂收集工作,再次引起了人们对食品安全的担忧。据报道,目前我国每年返回餐桌的地沟油有200至300万吨。医学研究称地沟油中的黄曲霉素强烈致癌,毒过砒霜100倍。

点评:“地沟油”又一个反胃、反道德衍生物之后的极致与高峰。其食之也许有味,但食后绝对反胃。其包涵的旷世奇想,制造的旷世奇观,不得不令人感叹:中国的制假者们真可谓“无恶不作”、“恶心之至”。另外在这件事上,消费者们或许会“祈祷”公款吃喝的监管者们,将监管失职和着“地沟油”吃好喝好。

4、早熟门

2010年8月,一则“圣元奶粉疑致女婴性早熟”的报道引起消费者的广泛关注。但是在企业和卫生部的声明与科学检测后,这则新闻被定义为“失实报道”――15日,卫生部举行专题发布会称,“湖北3例婴幼儿单纯性乳房早发育与食用圣元优博婴幼儿乳粉没有关联,目前市场上抽检的圣元乳粉和其他婴幼儿乳粉激素含量没有异常”。

点评:“早熟门”体现了好坏两个方面的内容。好的是,卫生部门对事件的处理方式体现了我国食品安全监管的从危机应对到风险预防的重要转变;坏的是,对于未被证实的消息,或许是鉴于我国食品安全问题的严重性考虑,大多数的消费者选择了“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这是我国食品安全丧失民众信任的表现。 5、化学火锅

2010年12月底,一位读者爆料称,现在的火锅多是“化学锅”。“不仅很多涮品用了添加剂,火锅底里更是包含了多种化学添加剂。”化学锅,又称化学火锅。主要由火锅飘香剂、辣椒精和火锅红等化学添加剂勾兑而成火锅底料。

点评:“化学火锅”的曝光让原先“底料和客人口水重复利用”的问题上升到了“使用非法添加剂”的高度,不过值得庆幸的是目前为止这场关于火锅的“化学实验”还没有造成严重中毒事件。不值得庆幸的是,在这场监管责任的“实验”中,我国有关部门再一次被证明“不合格”。所以,与其说这是火锅的浩劫,不如说是食品监管失职的浩劫。 6、皮革奶

2011年2月17日下午,一则“内地„皮革奶粉‟死灰复燃长期食用可致癌”的新闻迅速登上各大商业门户网站的首页,引起了网友们的广泛关注。该报道称,疑有不良商人将皮革废料或动物毛发等物质加以水解成皮革水解蛋白,再将其掺入奶粉中,意图提高奶类的蛋白质含量蒙混过关。随后,农业部称尚未发现含有该物质的生鲜乳制品,媒体报道的“皮革奶”死灰复燃是失实报道。

点评:据有关部门调查称这又是一则“失实报道”。但是从“妈妈们”的恐慌程度来看,几年前皮革奶的阴魂仍未消散。有时候,真的令人怀疑,我国有些奶粉生产商们是否是敌人派来的“卧底”,正通过用毒奶粉摧残我国下一代的手段来妄图击垮我们,当然这只是一个臆想。但是,祖国的下一代再也经不起摧残,我国的乳业也再也经不起折腾了。

7、可燃面条

2011年2月23日,来自河南媒体的一条消息称:记者调查时发现,郑州有一些经营者在使用化工添加剂,一些粮油店也销售这些添加剂。不法商贩在面条中添加化工产品如食用胶、柠檬黄、蓬灰、复合磷酸盐等,以增强面条的筋度和弹性,有的加入明矾使面条白亮光洁。买回的湿面条能点着燃烧!面条里掺进食用胶已经是公开的秘密。

点评:看着跳耀的“火焰”,听着广大网友的“七嘴八舌”和专家们的“无害解释”。人们真的不知道面条到底还敢不敢吃,面条里添加的东西是否健康,这种“多疑”无疑是来自食品安全问题多次打击后的“敏感心理”。这是悲哀的,但这也是值得庆幸的,庆幸的是:我们终于有了“强烈”的食品安全意识。 8、瘦肉精

2011年3月15日,据央视报道《每周质量报告》的3?15节目《“健美猪”真相》报道,河南孟州等地养猪场采用违禁动物药品“瘦肉精”饲养,有毒猪肉部分流向河南双汇集团下属分公司济源双汇食品有限公司。

“十八道检验、十八个放心”的字样随处可见,但却不包括“瘦肉精”检测。“瘦肉精”属于肾上腺类神经兴奋剂“瘦肉精”肉可致人患瘤。

点评:双汇涉案“瘦肉精”事件,其影响不亚于“三聚氰胺奶粉”事件,但是不同于三鹿的是,双汇第一时间进行了危机公关,虽是蹩脚但还是帮助其度过了“难关”。另外“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监管更让人心寒――在无数次的谴责和谩骂下,监管部门竟能如此坚决的坚持自己的“一贯作风”实在是难能可贵。 9、染色馒头

2011年4月初,《消费主张》节目指出,在上海市浦东区的一些华联超市和联华超市的主食专柜都在销售同一个公司生产的三种馒头,高庄馒头、玉米馒头和黑米馒头。这些染色馒头的生产日期随便更改,食用过多会对人体造成伤害。而后,温州等地也发现类似染色馒头。染色馒头是通过回收馒头再加上着色剂而做出来的。

点评:在超市里看见五颜六色的馒头千万别觉得其“秀色可餐”,在这个男女可以互换的年代,让馒头变变色又有何难。在它们的漂亮外衣下隐藏的可能是“过期”甚至“馊坏”,更可能是利益熏心的制假者们唯利是图的可憎面目。总之,看见多彩的馒头多一个心眼的好。 10、毒豆芽

2011年4月17日,沈阳警方端掉一黑豆芽加工点,经检验,该加工点在生产豆芽过程中添加了4种以上违法添加剂。老板称这种豆芽“旺季每天可售出2000斤”。此外,在该黑加工点内,警方还发现尿素、恩诺沙星、6-苄氨基腺嘌呤、无根剂等违法添加剂。毒豆芽是一种对人体有害的豆芽,它外表看似新鲜,但是至少含4种违法添加剂,尿素超标27倍。

点评:能让一个毒豆芽制造者在被铺后说出:“大家都这么干,凭什么抓我?”,可见监管部门给了多么长的时间让他们去危害人民。可见我国相关法律和监管的缺失,导致问题发生的重要因素,所以不要再强调“道德素质”了,请相信只有长期的法制熏陶才能给制假者一

颗善良而道德的心。监管的篱笆越筑越高,然而,还是按下葫芦浮起瓢,食品安全事件仍然频发。

如此众多的部门为何还难以保障百姓吃的安全?食品安全监管的漏洞到底在哪?在首届全国检验检疫学术报告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魏复盛指出,频频发生的食品安全事件,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就是对化学品监管的缺失。

食品添加剂不可怕 添加无序和监管缺乏最可怕

为什么说对化学品监管的缺失,成为食品安全问题在层层监管下依旧频发的根源?补上这个缺口,能否最终破解食品安全困境?

大部分人是在“三聚氰胺”事件之后才知道“食品添加剂”这个概念的。食品专家说,它其实是现代食品工业的“功臣”,让食品色更美味更香,更容易保存。如果没有目前允许使用的2600余种食品添加剂,你将看不到超市货架上的大部分食品。环境化学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魏复盛告诉我们,食品添加剂并不可怕,可怕是添加的无序和监管的缺乏。

魏复盛:对化学品一定要一分为二,正确的使用会给人带来好处,错误的使用会给人带来灾难,违规的加,你加的量超过了允许的范围。那你这个就有危害了。譬如说三聚氰胺。本身在包装盒,在这个环境里面本身就有污染,但是你不能人为的违法的往里头添加。 我国对五花八门的化学物质监管几乎处于空白

经过“三聚氰胺”事件后,我国加强了对食品添加剂的管理,目前已经允许使用的食品添加剂达2600余种。但权威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市场使用的包括“„三聚氰胺‟、„塑化剂‟”等不是食品添加剂的化学品达十万多种,目前对这些五花八门的化学物质的监管几乎处于空白。 魏复盛:体制和机制上有问题,原来是16个部委在管,各管一段,但综合的没,后来就是搞了个由环保部牵头,有个部际联席会议,环保部有个化学品管理处,你说,几万种化学品他一个人管的过来吗?我们又是个化工进出口大国。大概是一百多种化学产品世界产量第一,所以这个问题,跟我们这个形势很不相称。我们以后会提这个建议。

症因:国家相关机制投入不足 监管须从源头抓起

而正式本不该被忽略的监管缺位,让化学品渗透并开始影响食品安全。 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化学品安全研究中心副主任陈会明:我们是不是可以跨出食品来看食品安全呢?因为三聚氰胺是个非法添加物,既然是非法添加物,它跟食品没有关系,我们的问题出在哪里?我国整个的化学品监管跟发达国家是有距离的,从法规层面,机构设置,国家整个投入不足。

这就让化学品渗透到食品中,化学品研究专家纷纷呼吁,如果要破解食品安全事件多发的困境,必须从监管化学品这个源头抓起。

陈会明:包括三聚氰胺的问题,包括塑化剂的问题,是食品安全的问题吗?它既然是非法添加,那就是化工原料的监管的源头出了问题。为什么市场准入没有严格监管起来?在西方都是通过化学品的立法把它确定下来的。你必须准入,你必须报这个数据,你必须要做风险评价,必须要确定它的用途,OK了,那这条链条不就闭起来了吗?

一句话点评:民以食为天,食以洁为先。食品安全关乎民生大计,乱世须重典!哪里选择让自己放心的食品?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