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点资讯 义务教育 高等教育 出国留学 考研考公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社会救助和慈善资源的对接初探

2020-10-08 来源:华拓网
社会救助和慈善资源的对接初探

作者: 姜 珊 贾美玉

来源:《现代经济信息》 2018年第2期

社会救助和慈善资源的对接初探

姜 珊 贾美玉 大连财经学院

摘要: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社会救助和慈善事业已经共同成为现代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今,社会保障事业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但依然处于一种未成熟的发展阶段中,国家相关人员仍需对其进行相应程度的完善。因此,本文便对社会救助和慈善资源对接的重要性、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从而使社会救助和慈善资源的对接工作得到更大的发展。此外,在社会保障工作不断开展的过程中,国家经济将得到一定的发展,社会将处于合理的运行状态中。

关键词:社会救助;慈善资源;对接

中图分类号:D632.9???文献识别码:A???文章编号:1001-828X(2018)003-00-02

引言

伴随社会的不断发展,国家已制定许多社会救助和慈善资源对接的措施,在此基础上,社会保障事业将得到极大的发展,虽然我国综合国力在不断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但社会矛盾依然存在,因此,国家需要完善社会保障措施,使社会救助和慈善资源对接工作处于一种合理的运行状态中。社会保障工作是国家的一项基本救助工作,在保障工作不断发展的过程中,社会将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人民生活幸福感将逐渐提升。

一、社会救助和慈善资源对接的重要性

在社会救助政策不断发展的过程中,我国已形成一个相对完善的社会救助体系,社会救助指针对一些无劳动收入维持自己基本生活的人士,国家对其提供一定程度的帮助。社会救助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它能使社会处于一种恰当的运行状态中,进而使人民生活质量得到相应的保障。此外,伴随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形势的出现,国家需制定一个严谨的社会救助体系,在我国,社会救助人士是一个庞大的群体,因此,在社会救助的基础上,社会人员之间的起点将变得相对公平,在一定程度上,将会缩小社会成员之间的贫富差距,从而体现社会正义的能,使社会朝着积极的态势不断运行[1]。慈善资源是社会保障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在其不断发展的过程中,社会经济将能得到极大的增长,慈善资源是社会保障制度中的一个环节,在工作人员的积极配合下,慈善资源将能得到相应程度的发展,作为一名救助处的工作人员,应充分意识到慈善资源的重要性,使每一个人都能领会慈善事业的基本内涵,从而使慈善事业朝着积极的方向不断发展。社会救助与慈善资源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再其进行对接的基础上,并在相应人员的领导下,它们将成为保障事业的中坚力量。

二、社会救助和慈善资源对接存在的问题

1.工作机制不健全

在社会救助和慈善资源不断对接的过程中,存在许多问题,在二者对接的基础上,相应人员还需对社会保障机制进行相应的建设,才能使二者被合理的衔接。在我国大部分地区,工作人员都未进行社会保障机制的建设工作,一些本来未得到救助的人员,在新闻媒体的曝光之后,

这些人员才得到一定程度的救助。在曝光之后,虽然这些问题得到了一定的解决,但对政府而言,却有十分巨大的消极影响。在一定程度上,政府应建立相应的救助工作机制,在机制的合理运行中,社会救助与慈善资源才能得到相应程度的对接,从而在工作机制不健全的情况下,便会出现许多问题,使社会呈现消极的发展趋势[2]。工作机制不健全,社会救助机制将会出现许多问题,从而使社会呈现一种恶性的发展趋势,工作机制不严密,社会保障事业将不能如期进行,在工作机制不健全的情况下,社会产生一定程度的问题,此外,在新闻媒体的影响下,社会工作将出现许多负面效应,从而社会将处于一种恶性的发展趋势中。而在结合的过程中,人民生活将得到一定程度的保障,人民生活将会逐渐幸福。

2.合作上缺乏优化整理

在社会救助和慈善资源对接的过程中,社会救助与慈善资源有一定的共同点,但也存在相应的缺点,政府救助工作具有一定程度的强硬的特点,而慈善救助工作具有相对灵活性的特点,在此基础上,双方便需进行一定程度的协调配合与优化整理,才能使二者产生良好的对接效果。现今,相关人员发现二者处于相对独立的发展状态中,并未进行一定程度的联系,在自己的责任范围内处理自己的事情,并未产生强大的整合效果,因此,便达不到理想中的救助效果。此外,社会救助与慈善救助是两个不同的部门,二者在一定程度上未能进行合理的配合与衔接,在未能优化整理的前提下,社会便会呈现消极的行发展趋势,国家会受到相应的影响[3]。

3.信息供需不对称

在社会保障事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存在严重的信息供需不对称的情况,因此,我国社会保障事业便未能得到更大的发展。在部分偏远地区,许多人不了解社会保障工作中的一些知识,人们认为只有社会救助的保障工作,不存在慈善资源救助的保障工作。此外,在大多数慈善资源项目中,项目中资金、设施等基本条件都已得到落实,但却存在救助对象未明确的情况。从社会保障的角度而言,社会保障工作的对接是社会信息资源的对接,然而,在对接过程中却存在信息供需不对称的情况,现今,在信息资源对接的过程中,如存在信息来源渠道不明确、信息传输速度过慢的情况,在此基础上,社会道德形象便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并会发生一系列的恶性事件,产生相应的舆论漩涡,如南京儿童饿死事件的曝光便是因为信息供需不对称情况的出现[4]。

三、社会救助和慈善资源对接的措施

1.完善政策

基于社会救助与慈善资源对接过程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政府对政策应进行一定程度的完善,开展相应的政策改革工作,因此,政府需建立多种适合社会发展情况的政策。首先,政府应该了解社会救助与慈善资源对接的关系,二者具有许多相似点,但也存在一定程度的区别。在对接的过程中,相应人员应该在政策的引领作用下,对社会救助与慈善资源进行合理的对接。慈善组织具有分散社会资源的作用,政府应加大建设慈善组织的力度,从而使社会呈现良好的运行发展趋势。首先政府可以降低建设慈善组织的条件,并在不断完善政策的过程中,建立更多的慈善组织,从而使人民生活变得越来越幸福。此外,政府可以出台相应的优惠政策,在政策的支持作用下,使对接工作变得更加完善,在此基础上,政府应建立相应的惩罚与奖励机制,从而营造一种良好的社会氛围,使社会中出现更多的公益组织,更多的企事业公司自觉投入到公益活动中,进而社会形成一种良好的文化环境。政府在不断完善政策的基础上,还需加强自身的建设,从而在科学政策的引导下,社会救助与慈善资源对接工程更为合理[5]。

2.通过大数据推动资源共享

新的国家政策文件指出:在社会保障事业的建设过程中,工作人员要运用大数据的技术手段开展工作,从而使社会保障工作顺利贯彻落实。在社会保障工作不断发展与信息对接的过程中,工作人员应建立相应的数据信息共享机制,在大数据信息的基础上,将城乡居民的基本家庭信息情况进行一定程度的登记,以便后续的社会保障与慈善资源对接工作顺利开展,其次,民政部门与社会救助单位之间也应存在相应的信息流动机制,在数据信息不断流通的过程中,社会将呈现良好的运行发展趋势,此外,通过大数据手段,政府的盲区工作将逐渐被消除,从而形成有利于社会发展的保障体系。对于国家重点帮助扶持的对象,相关人员应在一定程度分析的基础上,使救助对象的基本需求得到一定程度的满足。最终,在工作人员意识到社会救助资源数据量较大的基础上,便会运用相应的大数据技术方法进行数据分析,从而使社会资源得到一定程度的合理配置,在运用大数据的基础上,静态的信息将具有一定程度的灵活性[6]。大数据是一种新型的技术手段,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政府应合理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方法,使其促进社会保障体系对接工作的开展。

3.开发新的对接方法

在社会救助与慈善资源对接的过程中,政府应对对接方法进行不断的创新,在创新对接方法的过程中,社会将呈现良好的运行发展趋势。在全面健全机制的过程中,政府应向慈善力量购买慈善救助服务,其次,政府应建立相应的救助管理基金,对一些无生活能力的人进行一定程度的救助,除此之外,对于政府不能救助的区域,应充分发挥城乡志愿者的作用,让志愿者对救助对象进行帮助。在互联网不断发展的时代背景条件下,政府应搭建网络救助与保障服务平台,从而形成一批真正的网络救助平台,使其慈善资源救助的服务体系逐渐壮大,在对接方法不断壮大的情况下,对接工作将更符合人民群众的需求[7]。此外,在现实生活中,政府可以向人民群众发放一些信息救助手册,从而使社会救助与慈善资源对接方法逐渐增多,呈现良好的发展趋势。最终,在政府不断创新各种社会保障活动的过程中,我国社会救助与慈善对接工作将会更加完善,真正造福于人民,在相关人员不断开发新的对接方法的过程中,社会保障工作将呈现良好的运行发展趋势。

四、结语

总而言之,针对我国社会救助与慈善资源对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政府应制定相应的整治措施,从而使我国社会保障工作顺利运行,呈现良好的发展趋势。在社会保障工作不断开展的过程中,人们的生活幸福感将逐渐提升,社会将呈现积极的运行状态,社会保障工作是关乎国计民生的大事,良好的保障体系会使人们处于安稳的生活状态中。

参考文献:

[1]吴运华.社会治理视角下中国慈善救助发展研究[D].山东大学,2016.

[2]丁朋.做好社会救助和慈善资源的对接[J].社会治理,20161,1(1):58-63.

[3]杨鹏.社会工作机构办“慈善超市”运营模式探析[D].河北大学,2015.

[4]吴璐璐.我国民间慈善组织参与社会救助的制约因素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4.

[5]邹海贵.社会救助制度的伦理考量[D].中南大学,2014.

[6]高宇宏.中国慈善事业运营管理模式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5.

[7]闫钊.慈善美德及其社会价值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