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120分钟 满分:120分)
一、阅读理解(50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15分)
中国古代的戏剧大都有一个明显的特点:大团圆结尾。这种“大团圆”结尾的结构模式,其成因是多方面的。
元朝的民族压迫和吏治腐败深深地刺痛着报国无门的文人,于是大批公案豪侠剧面世,作家们用戏剧赞扬英雄、鞭笞小人,揭露阴暗、痛斥腐败,以此来宣泄内心的不满与愤懑。然而,这种鞭挞似乎于现实并无太大的影响,他们就把这种扶危济世的理想加以美化,以浪漫主义的手法表现出来。以苦开头,以乐结束,用惩恶扬善的结尾,使戏剧洋溢出了浓厚大团圆色彩。如《窦娥冤》中先借窦娥的冤屈揭露政治的黑暗、吏治的腐败,结尾用窦娥的平反昭雪来表达贪官污吏受到惩治的美好愿望。现实的理想无法实现,于是就借用大胆的夸张和想象来宣泄自己的情感,这是元代文人自我心理调适的一种方法。
随着程朱理学影响的下降,长期压抑在人们心头的封建礼教的磐石随之松动,被压抑的情感多少得以宣泄,“有情人终成眷属”的愿望在各种爱情婚姻剧作中得以实现。如《西厢记》《倩女离魂》等剧中的男女主人公都在艰辛曲折之后获得团圆,表达了作者对礼教的不满和对个性解放的追求。
到了明清两代,思想文化专制愈演愈烈,许多作家把创作转向了神仙道化剧。比如《宝剑记》和《鸣凤记》,尽管是反映沉痛的历史,最终都还是正义被伸张而邪恶被惩治,既批判了政治黑暗,也留了个光明的尾巴。而婚恋剧(如《牡丹亭》)的大团圆结局则更强烈地反映了作家们对封建礼教的反抗。
戏曲与诗、词、文等雅文学不同,它属于市民俗文学的范畴。戏曲能否搬上舞台,在很大程度上要受到观众态度的制约。剧作家和演员的经济生活在很大程度上要靠剧本来维持。因而,戏剧作品更倾向于娱众。中国的老百姓大多善良厚道,他们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在现实生活中,他们遭受了冤屈难以讨回公道,舞台上善得善报、恶得恶果的故事便成了他们心理的安慰。他们不能接受好人的悲剧结局,容不得坏人没有恶报的结果。他们需要舞台上的精神安慰,“如果连舞台上的一点正义的呼声都失去了,那么这些戏剧也就失去了群众基础”。老百姓花钱看戏的目的是“找乐”,是消愁,是追求心理的愉悦和精神的享受。至于爱情,“有情人终成眷属”是他们的愿望。大概正因为如此,从原本《会真记》到后来的《西厢记》,从原本《霍小玉传》到《墙头马上》才发展出了喜剧的结局。
文学可以影响读者,给人以教育。奖善惩恶的教化功能又使作品成了缓和社会矛盾的工具。同样,老百姓也会把舞台当作教科书。为善的不得好报,作恶的不受惩罚,一旦道德的准绳失去公正,人们的心理和道德的准则便没有了依据。从一定层面上说,戏剧的教化功能
也对其“大团圆结局”具有很大的影响。
(摘编自《浅析中国古代戏剧的大团圆结尾》)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5分)( )
A.由于社会的原因,中国古代的戏剧都有一个“光明的尾巴”的“大团圆”特点。 B.大团圆结尾借助夸张和想象来惩恶扬善,使戏剧具有了改变黑暗现实的影响力。 C.从“善得善报、恶得恶果”的结局中获得心理安慰,是观众与作者的共同需要。 D.程朱理学影响的下降,才使得人们心中产生了“有情人终成眷属”的强烈愿望。 C [A项,“由于社会的原因”“都有”表述绝对化。B项,夸大其词。“使戏剧具有了改变黑暗现实的影响力”应是使戏剧具有了符合“善恶有报”的心理安慰。D项,“有情人终成眷属”不是因“程朱理学影响的下降”才产生。]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5分)( )
A.文章主要从作者与观众两个维度分析了中国古代戏剧“大团圆结尾”形成的原因。 B.第二段以《窦娥冤》为例,说明“大团圆结尾”也是文人自我心理调适的一种方法。 C.第五段着重论证中国戏剧的“大团圆结尾”是受中华民族长期积淀的民族精神影响。 D.结尾写“戏剧的教化功能”,是对“大团圆结尾”成因的补充,使论述更加全面。 C [C项,于文无据。第五段主要分析了中国戏剧形成“大团圆”结局,原因之一是很大程度上要受到观众态度的制约。]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5分)( )
A.中国古代戏剧“大团圆模式”表明,国人爱找乐,喜剧是中国古代戏剧的主流。 B.出于“有情人终成眷属”的愿望,才有了《会真记》结局具有喜剧性质的蜕变。 C.戏剧的受众决定着其“成败”,戏剧受欢迎,很大程度是因为迎合了观众的好恶。 D.“大团圆结尾”对社会矛盾有缓和作用,因此才能被社会接受,进而形成模式。 A [A项,“喜剧是中国古代戏剧的主流”推断错误。]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17分)
雷雨(节选)
周朴园 (在门口)你叫什么?还不上楼去睡? 蘩 漪 (倨傲地)我请你见见你的好亲戚。
周朴园 (见侍萍、四凤在一起,惊)啊,你,你——你们这是做什么?
蘩 漪 (拉四凤向周朴园)这是你的媳妇,你见见。(指着周朴园,向四凤)叫爸爸!(指着侍萍,向周朴园)你也认识认识这位老太太。
鲁侍萍 太太!
蘩 漪 萍,过来!当着你父亲,过来,给这个妈叩头。 周 萍 (难堪)爸爸,我,我——
周朴园 (明白地)怎么——(向侍萍)侍萍,你到底还是回来了。
蘩 漪 (惊)什么?她是侍萍? 鲁侍萍 (慌)不,不,您弄错了。 周朴园 (冷冷地)我想你也会回来的。 鲁侍萍 不,不!(低头)啊!天!
周朴园 (沉痛地)萍儿,你过来。你的生母并没有死,她还在世上。 周 萍 (半狂地)不是她!爸,您告诉我,不是她!
周朴园 (严厉地)混账!萍儿,不许胡说!她没有什么好身世,也是你的母亲。 周 萍 (痛苦万分)哦,爸!
周朴园 (郑重地)不要以为你跟四凤同母,觉得脸上不好看,你就忘了人伦天性。(向侍萍)我预备寄给你两万块钱,现在既然你又来了……
鲁侍萍 不,不!四凤,我们走!
周朴园 (暴怒地,对周萍)跪下,认她!这是你的生母。 鲁四凤 (错乱地)妈!这不会是真的。 (侍萍不语)
4.下列对戏剧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5分)( ) A.“我请你见见你的好亲戚”这句台词的安排,引领了下面的剧情。 B.蘩漪有意揭开真相的那些话,多多少少有些温情。
C.周萍不愿认鲁侍萍这个生母的主要原因是嫌鲁侍萍是个老妈子,地位低下。 D.舞台说明“侍萍不语”表明鲁侍萍准备接纳周萍的相认。
A [B项,蘩漪的话满是嘲讽意味,无温情可言。C项,周萍不愿认鲁侍萍这个生母的主要原因是他明白了自己和恋人鲁四凤是亲兄妹,他接受不了这个残酷的现实。D项,“不语”显示了鲁侍萍的无比的痛苦和无奈,“准备接纳周萍的相认”是对原文的曲解。]
5.周朴园“(明白地)怎么——(向侍萍)侍萍,你到底还是回来了”一句中,他明白了什么?“怎么——”隐含了周朴园怎样的心理状态?(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根据舞台提示“明白地”以及周朴园欲言又止的表现总结其心理特点。 [答案] 周朴园自以为明白了事情的缘由,想责备周萍又考虑到场合不对而没有将话说出。
6.结合课文,分析侍萍、蘩漪、周朴园解开真相前各自了解了多少真相。(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要注重揣摩人物的心理和对话特点,据此总结。
[答案] 侍萍知道了一切:周萍是自己的儿子,和亲妹妹浑然不觉中乱伦。蘩漪知道了周萍和四凤的恋情,故当众揭开,以便让重视门第的周朴园阻止他们,她事先并不知道四凤之母是侍萍。周朴园以为侍萍对周萍说了真相,他不知道儿子与四凤、蘩漪的恋情。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18分)
茶馆(节选)
王利发 别再瞎扯,干活儿去!嘿!
王淑芬 早晚不是累死,就得叫炮轰死,我看透了!(慢慢地往后边走)
王利发 (温和了些)栓子的妈,甭害怕,开过多少回炮,一回也没打死咱们,北京城是宝地!
王淑芬 心哪,老跳到嗓子眼里,宝地!我给三爷拿菜钱去。(下) (一群男女难民在门外央告)
难 民 掌柜的,行行好,可怜可怜吧! 王利发 走吧,我这儿不打发,还没开张! 难 民 可怜可怜吧!我们都是逃难的! 王利发 别耽误工夫!我自己还顾不了自己呢! (巡警上)
巡 警 走!滚!快着! (难民散去)
王利发 怎样啊?六爷!又打得紧吗?
巡 警 紧!紧得厉害!仗打得不紧,怎能够有这么多难民呢!上面交派下来,你出八十斤大饼,十二点交齐!城里的兵带着干粮,才能出去打仗啊!
王利发 您圣明,我这儿现在光包后面的伙食,不再卖饭,也还没开张,别说八十斤大饼,一斤也交不出啊!
巡 警 你有你的理由,我有我的命令,你瞧着办吧! (要走)
王利发 您等等!我这儿千真万确还没开张,这您知道!开张以后,还得多麻烦您呢!得啦,您买包茶叶喝吧!(递钞票)您多给美言几句,我感恩不尽!
巡 警 (接票子)我给你说说看,行不行可不保准! (三五个大兵,军装破烂,都背着枪,闯进门口) 巡 警 老总们,我这儿正查户口呢,这儿还没开张! 大 兵 ×!
巡 警 王掌柜,孝敬老总们点茶钱,请他们到别处喝去吧!
王利发 老总们,实在对不起,还没开张,要不然,诸位住在这儿,一定欢迎!(递钞票给巡警)
巡 警 (转递给兵们)得啦,老总们多原谅,他实在没法招待诸位! 大 兵 ×!谁要钞票?要现大洋! 王利发 老总们,让我哪儿找现大洋去呢? 大 兵 ×!揍他个小舅子! 巡 警 快!再添点!
王利发 (掏)老总们,我要是还有一块,请把房子烧了!(递钞票) 大 兵 ×!(接钱下,顺手拿走两块新桌布)
巡 警 得,我给你挡住了一场大祸!他们不走呀,你就全完,连一个茶碗也剩不下! 王利发 我永远忘不了您这点好处!
巡 警 可是为这点功劳,你不得另有份意思吗?
王利发 对!您圣明,我糊涂!可是,您搜我吧,真一个铜子儿也没有啦!(掀起褂子,让他搜)您搜!您搜!
巡 警 我干不过你!明天见,明天还不定是风是雨呢!(下)
王利发 您慢走!(看巡警走去,跺脚)他妈的!打仗,打仗!今天打,明天打,老打,打他妈的什么呢?
(有改动)
7.下列对文段内容的鉴赏与分析,正确的一项是(5分)( )
A.剧本通过难民、穿着破军装的大兵,反映当时人们生活在兵荒马乱的年代。 B.剧本运用对比的手法,如巡警与大兵的对比、难民与王利发的对比,反映贫富不均的社会现实。
C.巡警为王利发打发走了难民和大兵,说明巡警对当地的社会治安有着重要作用。 D.王利发“不打发”难民,却把钞票递给巡警、大兵,说明他有欺软怕硬之嫌,也是在动荡社会中无可奈何的举动,作者用批评的笔调表现了他。
A [B项,谈不上对比,“反映贫富不均的社会现实”说法也不正确,反映的是战乱频仍,老百姓受苦受难的现实;C项,巡警打发难民时态度强横,打发大兵时却毕恭毕敬,欺软怕硬,根本说不上维护社会治安;D项,“有欺软怕硬之嫌”曲解原文,“批评的笔调”说法错误,作者对其是同情的。]
8.分别从难民、巡警、大兵三个方面概括故事内容并指出社会状况。(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解答此题时,先要找出难民、巡警、大兵的行为,然后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最后指出当时的治安状况。
[答案] 本段通过难民的央告,巡警的勒索,大兵的蛮横,反映了由于军阀混战造成社会不安的状况。
9.简要分析巡警这个人物形象。(7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可根据巡警对难民、对王利发、对大兵等不同的态度总结,分析出其性格的多面性。
[答案] 首先表现出他凶狠,他一句“滚”,难民自动散去;其次他狡猾贪婪,他借势两次勒索王利发,打发不了大兵,便主动帮大兵要钱。
二、语言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2题。(9分)
戏曲既需要传承也需要创新,这是业内的基本共识。然而,近年来由于一些创新尝试未收到理想效果,有人就将创新和继承对立起来,认为戏曲不必创新。尤其是昆曲等戏曲艺术进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之后,创新在某些人那里几乎成了贬义词。( )。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戏曲艺术不断被赋予新的内涵。如果一直固守原有形态,只强调复制和模仿,戏曲恐怕早在数百年前就________了。突破前人、大胆创新,这是各个时代取得伟大成就的艺术家的共性。诚如某戏剧评论家所言,没有一位________的京剧名伶是靠模仿或重复而成就自己的。京剧大师梅兰芳,以坚定的信念和博大的胸怀为京剧改革作出巨大贡献。他眼界开阔,________,除唱腔、表演技巧之外,还从化妆、灯光、服装、舞蹈、剧目创作等多个方面进行了大量的探索,可谓“剧剧有创新,剧剧有新腔”。尚小云、荀慧生、于连泉等人,也是因为具有超越前人的理想和切实的努力,不满足于停留在雷池之内照猫画虎,才能够在强大的保守情绪的笼罩下突破藩篱,从而成为新流派的创始人。当然,戏曲的创新________以传承为基础,是传承中的创新,而不是眼花缭乱甚至任性妄为的创新,才能探索出一条能够被大多数观众接受的创新之路来。
10.下列在中文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当代戏曲的发展,被创新精神的缺失所制约 B.当代戏曲的发展,因创新精神的缺失而被制约 C.创新精神的缺失,制约了当代戏曲的发展 D.创新精神的缺失,对当代戏曲发展起了制约作用
C [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连贯的能力。括号前一句的主语是“创新”,C项和前面的叙述主体一致,上下文衔接更顺畅;C项是常式句,简洁自然。A、B、D三项要么换了陈述对象,要么用被动句或添加不必要的介词结构,破坏了句子的简明性和连贯性。]
1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寿终正寝 名噪一时 兼容并蓄 必须 B.无疾而终 名垂青史 兼容并蓄 必需 C.寿终正寝 名垂青史 博采众长 必须 D.无疾而终 名噪一时 博采众长 必需
C [本题考查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寿终正寝”强调事物的自然灭亡,“无疾而终”强调“终”的方式。语境指戏曲可能自然消亡。“名噪一时”指名声传扬于一个时期,而语境说的是名伶,举的例子是大家,应用“名垂青史”。“兼容并蓄”是指把不同内容、不同性质的东西收下来,保存起来,而“博采众长”更强调了吸取各家的长处,和梅兰芳艺术水平和艺术追求吻合得更好。“必须”一般表示事理上和情理上必要,它多少带有命令的语气,即一定要的意思,多指工作和事情非如此做不可,它是能愿动词,常跟其他动词合用。“必需”则表示一定需要、不可缺少,多指原料、物品、用途等必不可少的需要,它是动词,可单独用,也可作定语。主要区分在于前者强调必要,后者强调必要有。根据语境,应用“必须”。]
12.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而不是眼花缭乱甚至任性妄为的创新,这样才能探索出一条能都够被大多数观众接受的创新之路来。
B.而不是令人眼花缭乱甚至任性妄为的创新,这样才能探索出一条能够都被大多数观众接受的创新之路来。
C.而不是令人眼花缭乱甚至任性妄为的创新,才能探索出一条能够都被大多数观众接受的创新之路来。
D.而不是眼花缭乱甚至任性妄为的创新,这样我们才能探索出一条能都够被大多数观众接受的创新之路来。
B [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画线的共两句话。承前文,第一句的主语应是“戏曲的创新”,而“眼花缭乱”的只能是人,所以本句犯了结构混乱的毛病。第二句的主语既不能是“戏曲的创新”,又不能是“人”,而应是“创新必须以传承为基础”的做法,所以本句犯了“主语残缺”的毛病,应加代词“这样”。]
13.下面是某校的一则新闻广播稿初稿的部分内容,其中有五处不合新闻广播稿语体的要求,请找出并修改。(5分)
11月5日至10日,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将在上海国家会展中心紧锣密鼓举办。有来自1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3 000多家企业签约参加展览,其中200多家企业均为世界上500强龙头企业,100多项新产品和新技术将在博览会上发布。大约150个国家和地区的政要工商
界人士及有关国际组织负责人也将高兴莅会。本届盛会得到了上海市委市政府和相关部门的鼎力支持,服务保障(交通、住宿、餐饮等)各项工作已准备就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紧锣密鼓”不够庄重,“均为”“莅会”“鼎力”为书面语,不符合广播稿口语的要求,括号内容不需要朗读,不符合广播稿的特点。
[答案] ①“紧锣密鼓”改为“隆重”或“热烈”;②“均为”改为“都是”;③“莅会”改为“参会”或“赴会”;④“鼎力”改为“大力”;⑤“服务保障(交通、住宿、餐饮等)”改为“交通、住宿、餐饮等服务保障”。
14.下面是某校编印的食堂购料平台流程图,请把此图转写成一段文字,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100字。(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题既可以以“学校食堂食材订购系统”为中心展开,也可以以“厨师、审核人、采购员”为中心展开,然后依次按照流程图中箭头的指向陈述。
[答案] (示例一)食堂购料平台依托学校食堂食材订购系统,厨师、审核人、采购员均借此交互联系、购料:厨师发出购料单,系统通知审核人审核后,将缺料单发给采购员;采购员返回进料通知给系统,系统向厨师反馈领料单。
(示例二)厨师、审核人、采购员均借助学校食堂食材订购系统交互联系、购料:厨师发出购料单,系统通知审核人审核后,将缺料单发给采购员;采购员返回进料通知给系统,系统向厨师反馈领料单。
三、写作(50分)
15.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为了丰富中小学生的课余生活,让同学们领略科技的魅力,过一把尖端科技的瘾,中科院某研究所推出了公众开放日系列科普活动。活动期间,科研人员特地设计了一个有趣的实验,让同学们亲手操作扫描式电子显微镜,观察蝴蝶的翅膀。
通过这台可以看清纳米尺度物体三维结构的显微镜,同学们惊奇地发现:原本色彩斑斓的蝴蝶翅膀竟然失去了色彩,显现出奇妙的凹凸不平的结构。
原来,蝴蝶的翅膀本是无色的,只是因为具有特殊的微观结构,才会在光线的照射下呈现出缤纷的色彩……
要求:自选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诗歌除外),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书写规范,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写作指导】 肉眼看蝴蝶的翅膀,是色彩斑斓的,而在显微镜下看,蝴蝶的翅膀竟然失去了斑斓的色彩。从这个角度出发,既可以写转换方式或角度看待问题,我们会得到不同的结果,获得不同的认识;也可以写环境和条件能够改变我们对事物的认识。在具体写作过程中,可以将这些道理和人生联系起来探讨。从方法论的角度来看,这则材料也告诉我们,表面看到的不一定就是事物的本质,要懂得通过某种方式认清事物的本质。另外,也可以写实践出真知。
【范文佳作】
转换角度方能识本质
大海以其浩瀚蔚蓝征服世人,但你若掬一捧海水近观却又发现其清澈无色;大树以其参天撼人,但你若登高下视却又发现其高仅数米。远近上下的转换,让我们看到了不同的大海和大树。看来,大海和大树也是“多变”的蝴蝶翅膀,当我们欣赏它的角度转换之后,它也会展现出不同的一面给我们。因此,要看清一个事物,我们需要懂得变换看待事物的角度,懂得透过现象看本质。
任何事物都是多面的,既会有“色彩斑斓”的一面,也会有“无色”的一面,但本质只有一个。只有调整到最佳的观察角度,才能看清事物的本质,获得真知,从而真正调整我们的行动。
由美国的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时至今日仍然有一定的影响。美国的经济神话在一夜之间破灭,世界经济的良好秩序也在一时之间摇摇欲坠,许多中小国家也在金融危机中几近破产。这是世界发展的逆境。但我们如果转换一个角度来看待问题,你就会发现这其实也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顺境。这个特殊的阶段充满了各种变化的因素,“色彩斑斓”,极富风险与挑战,但蕴含着超越对手、超越自我的种种机遇。中国也正是成功利用这一机会实现了弯道超越。如果不懂得转换角度看问题,我们又怎能看清本质,变逆境为顺境呢?
看来,变换之中另有天地。
一味注重“斑斓”的表象,我们可能很难看清背后的本质,而环境和条件的改变也会使事物呈现多面性。汪精卫外表英俊,早年就投身革命,曾经谋划刺杀清朝的亲王,曾经留学法国接受新思想。如果不懂得从另一个角度来评价他,被他这些表象迷惑,就看不清他卖国汉奸的本质。汉臣苏武在留居匈奴、放逐北海的十九年也曾娶妻生子,安稳生活。如果只看到这一面,不从一时的变通是为了更好地坚守民族气节的角度看待问题,我们岂不是要把苏武看成一个毫无操守、得过且过的小人了吗?只有多角度分析,才能正确认识世间万物。
看来,转换之中方见本性。
任何事物总是存在于表象和本质形成的共同体中,任何事物也总和周围的环境和条件紧密结合在一起,这都增加了我们透过斑斓的表象认清事物本质的难度。我们只有依赖于科学的手段、理性的分析、综合考量才能看清事物的本质。生活中,我们要适时适度地调整自己的观察角度,因势利导,创造更大的价值。
【名师点评】 这篇例文很注重对作文材料的分析,从事物的相似性入手,以不同角度看大海、大树的不同结果引出中心论点。这种开篇形式能有效结合材料,突出中心。作文主体部分在结构处理上独具匠心,古今中外事例信手拈来。顺境和逆境的转变是从正面阐释转换角度看问题的重要性,而汪精卫和苏武的例子则从反面告诉我们被表象迷惑的后果。结尾部分再次扣题,彰显中心。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