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建设——以武昌首义学院为例
摘要:互联网媒体的快速发展,对网络与新媒体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新要求。本文以武昌首义学院为例,分析了当下网络传播与新媒体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专业课程设置,提高师资队伍建设,完善理论+实践教学,完善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几个方面,探讨了网络与新媒体专业数据应用类课程改革与建设的有效途径。数据应用类课程建设应该加强理论与实践的课程方案,结合社会实际需求,以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为主,构成学科基础层、专业中心层以及综合提高层三个维度。
关键词:网络与新媒体 数据分析 课程建设
1.武昌首义学院网络与新媒体一流本科专业下新媒体运营数据分析应用能力 在网络与新媒体人才培养中,数据应用能力的培养应当成为贯穿全过程的核心理念,因为作为该专业直接对应的互联网行业,就是一个需要数据运营、激发新媒体创新的领域。在依托于网络的新媒体运营语境下,掌握数据分析能力、用户运营能力、新媒体传播能力、内容生产能力乃是培养面向社会的“应用型”人才必不可少的要素。
在新媒体行业发展过程中,行业对于运营人才需求最大。数据运营、数据分析、新媒体运营词频统计分列岗位词频排行前三名,位居第一梯队。其中,新媒体行业人才需求主要集中在数据运营,主要工作集中在微信公众号和微博的运营,人才需求极为旺盛。数据挖掘和新媒体营销位列新媒体人才需求第二梯队之首,表明希望从事新媒体行业的人应该具备一定的数据分析和数据感知能力。
结合网络与新媒体专业的特色,数据的分析应用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在这个的时候数据分析可以更为高效的运营新媒体,了解运营的质量、预测运营的方向、控制运营的成本以及评估运营的方向上具有重要的作用。数据分析
的数学基础在20世纪早期就已确立,但直到计算机的出现才使得实际操作成为可能,并使得数据分析得以推广。数据分析是数学与计算机科学相结合的产物。
2.武昌首义学院网络与新媒体一流本科建设下的数据分析应用能力培养研究 为实现网络强国与科技强国的战略目标,**总书记提出,要优化科研院所与研究型大学的科研布局,厚实学科基础,培育新兴交叉学科生长点;并且要有自己的技术、过硬的技术,要制定全面的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研究发展战略。具体到新闻传播学科而言,注重学科交叉与强化数据分析核心能力的培养不仅是网络与新媒体专业建设的重中之重,也是媒介融合背景下,整个新闻传播学科发展的必由之路。
(1)网络与新媒体一流本科建设下新媒体运营的数据分析应用能力培养维度
基于武昌首义学院网络与新媒体专业学生能力,配合专业建设特色,满足社会职业需求,将数据分析应用能力的培养分为以下几个维度:数据挖掘能力。数据采集是数据分析核心能力的基础,通过对数据主题的认知,新媒体行业的了解,能高效的通过编程工具进行数据挖掘。数据筛选能力。数据筛选的目的是为了提高之前收集存储的相关数据的可用性,更利于后期数据分析。数据的价值在于其所能够反映的信息,通过对相关数据软件的熟练运用,从而解决复杂数据库的问题。数据分析能力。数据分析能力是指对收集得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分析的能力,是新媒体运营数据解决实际问题的主要步骤。数据道德素质。数据道德,是指在信息的产生、存储、获取、传播和利用等环节中,用来规范数据安全、知识产权以及法治观念的总称。在数据分析过程中,数据开放,公开,拥有数据道德的素质是至关重要的。
(2)网络与新媒体一流本科建设下新媒体运营数据分析应用能力培养机制 据《2021中国新媒体研究报告》显示,出色的专业能力和丰富的实践经验成为新媒体人才进入媒体的两项重要要素。而这两项要素同时需要教育系统的两座高山:优秀的师资力量和科学的课程体系搭配,以期待培养学生数据分析核心能
力。网络与新媒体一流本科专业特色下的培养机制将由以下四个方面去构建,如图1所示:
图1:数据分析核心能力培养机制
一、理论+实践实现教育资源整合
实践教学体系构建需要多方面的专业知识与实践经验,同时遵循相应的教学规律。能力培养需要一个形成过程,由一系列、分层次教学活动构成。这一系列教学活动不能各自独立,相互之间必须形成一个体系,从内容上、形式上、层次上都要有一定的完备性、一致性与连续性。网络与新媒体一流本科专业的课程教学与实践教学应形成一个互相融合的完整体系。探讨如果将专业能力培养落实到课程教学体系与实践教学体系中,是提高网络与新媒体一流本科专业培养水平的重要方面。
二、数据特色培养课程构建
在数据特色课程设置方面,应该重视与一流本科专业相关的学科知识建构。网络与新媒体专业课程设置所应遵循的原则应包括通过开设数据分析通识类课程、基础性课程、方向性课程等,加强对学生数据分析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训练,设立与数据分析相关的联合交叉课程,不同院系之间可以联合设立和数据分析相关的交叉课程,拓宽学生视野,增加专业认识。根据网络与新媒体一流本科专业数据特色的知识体系和课程设置原则,数据分析课程的主要设置应该包括主要的3部分:导论性课程,基本理论和技巧课、方向专业课。
三、师资队伍建设的改革
网络指向性课程开设往往需要教师除了具备专业的新闻传播学科知识,还需要具有一定的计算机科学学术素养。网络与新媒体的发展基因是“技术”驱动,新浪微博、腾讯微信、快的打车等众多信息产品正改写以往“内容为王”的媒体核心地位,“跨院合作”“院媒互动”文理交叉融合的根本原因。除了学院现成教师,寻求业界专业人士合作教学也有利于人才能力的培养。
四、面向社会“应用型”人才培养方向
网络与新媒体的专业属性是应用型专业,它区别于理论型教育,强调“应用”,要求紧密结合社会经济发展实际,注重学生实践能力与技能训练。对学生学习成果的考核方式从理论导向转向数据输出导向。此种考核标准重点在于展现学生综合性能力水平。在整个的数课程设置中,应体现专业特性着眼于专业应用能力提高的技能实践教学。改变旧有的纯理论专业课程设置过于关注理论知识系统性和连续性,忽视实践教学,忽略岗位技能培训,专业课程脱离现实实践的弊端。而且,网络与新媒体专业依托的就业导向式的课程设置可以避免让网络与新媒体专业等同于传统学科专业,保持其应用型的专业特色,保证专业设置的稀缺性与专有性,保障学科的创新发展。同时,就业导向式课程设置,可以提高学生的数据分析核心技能,具备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专业技能达到实际工作的岗位技能要求,这都会提升学生在就业市场上的竞争力。
3.武昌首义学院网络与新媒体一流本科专业数据应用类的课程研究 网络与新媒体是一个是个跨学科的学术领域。它以新闻传播和计算机技术为基础,包括程序设计、图像处理、交互技术、数字媒体内容制作技术等,又包含了出版、影视、网络等大众传播媒介。
(1)网络与新媒体一流本科专业数据应用类课程目标指向
对于本专业而言,数据特色路线应以培养学生较强的多媒体技术应用和开发能力,从而使学生既具有计算机数字挖掘和分析能力,又要具有媒体传播能力。具备数据输出作品的实际动手能力,同时也强调学生对数字媒体信息产品的工程
设计与开发能力。基于此,确定网络与新媒体专业数据特色课程的建设目标:能够在数据分析领域具有良好科学素养,较好地掌握计算机科学和新媒体运营的基本理论和知识,掌握先进的软件开发及媒体内容制作方法、工具和技术,能够从事数据媒体类软件系统的分析、开发和维护等工作。强调数据分析能力的培养,以计算机核心知识为基础,理论与实践并重。
以新思维建设数据特色方向。与传统媒体相比,新媒体的“新”不仅体现在技术方面,而是新闻的呈现方式、传播路径等方面都发生了巨大变化。新媒体根植于互联网,承载着极强的网络特征,因此,应该深入考察、研究互联网发展特性,以全新的互联网思维打造全新的数据特色课程体系,培养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多面俱全的应用型新媒体人才。
(2)网络与新媒体一流本科专业数据应用类课程
数据特色课程设置上更注重应用型,学科互渗与学科互构,并在未来新一轮的人才培养方案上做出进一轮的改革。围绕大学四年的设置将数据特色课程划分为学科基础层,专业中心层,综合提高层三个层次,并对应毕业指标划分归类。
在数据特色课程建设的学科基础层,开设了应用统计学、网页设计与制作、网络与新媒体概论、新媒体与社会课程。符合融合媒介综合素养、互联网创新与批判思维应用能力、网络与新媒体采编与运营能力、融合传播技术综合应用能力,以期学生掌握基本数据采集、分析、挖掘和可视化的方法,是建立数据分析能力的基础。
在数据特色课程建设的专业中心层,开设了网络与新媒体运营、网络与新媒体编辑、用户运营与分析、产品原型设计、新媒体产品设计与项目管理课程。符合融媒体传播理论与实务、网络与新媒体采编与运营能力、融合传播技术综合应用能力、跨学科与终身学习能力的毕业要求,以此提高学生的数据收集、分析能力和数据运营意识,使学生进阶性的掌握数据分析专业能力。
在数据特色课程建设的综合提高层,开设了Python程序设计基础、交互设计、网络与新媒体专业认知实习、新媒体数据分析与应用课程。符合网络与新媒体采编与运营能力、融合传播技术综合应用能力、沟通表达、跨学科与终身学习
能力的毕业要求。同时,强化实践教学课程,切实突出学生实践运营能力培养,注重基础性、技能性、应用性与创新性能力培养,通过校内外实践活动、课堂实训和课程设计,保障学生就业与自主创业能力的需要。
(3)网络与新媒体一流本科专业数据应用类课程教学机制
基于数据特色课程改革,加强学科互渗与课程互构。建制是学科与其内含专业发展的组织制度基础,集中表现为教育实践中的学位授予资格认定。学科专业建制调整,是高等教育顺应时代潮流,对行业发展与人才需求的直接反馈。近年来,媒体机构的人员聘用结构也在不断发生融合转向,专设独立的新媒体中心或融媒体中心岗位,进一步凸显市场对新媒体数据分析人才的迫切需求。学科互渗是新媒体专业数据特色人才培养的核心定位与实践起点,是对网络媒体的技术属性与人文属性的双重认定。高校对新媒体人才培养的学科互渗与专业融合探索颇为丰富。虽依然偏重其文科属性,但在信息与计算机科学、语言文学、经济学、历史学等学科亦有交叉。全媒专家型新闻人才培养是全球新闻教育的共同目标,其核心特征即为学科互渗。所谓学科互渗的人才培养模式,不同于知识与技能体系的简单相加,而是在充分评估学科间交叉可能性的前提下,重建培养对象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在实际授课过程中,以网络与新媒体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作为支撑,可由专业进行统筹协调,并在教研活动、学术交流、成果汇报等教学活动中,强化基于新媒体产品导向的数据运营思维,使之贯穿于专业课程群中。
在新媒体运营语境下,结合数据主题开展团队合作机制。针对网络与新媒体专业“荆楚卓越新闻人才”项目,还可以适当引导学生以团队合作的形式参加相关赛事,培养数据运用的综合能力,可以和课堂相结合,鼓励学生选择发挥自己特长的团队,强化专业技能。
结合校外数据分析相关职位实践机制。网络与新媒体专业数据特色课程在实际教学中往往可以同实习(训)基地配合,加强人才培养效果,深化数据特色课程构建。专业教学设施设备是提高专业教学质量的重要条件,良好的实验实训保障为课程改革提供的良好的保障。网络与新媒体专业是一门应用型学科,实践技能型课程在就业导向型课程体系中与其他课程比例差不多达到1:1,总量是很大的。所以配合学校的实验实训中心的使用对课程实施的保障是极其重要的,将
学校的专业的实验实训室带入到数据课堂当中区。如华栖云视频制作实验室、数字多媒体实验室、影像数据库与作品分析室等,同时借助这些实验实训设备,开发系列能为实践教学提供有力支撑的精品课程和教学资源库,完善媒体素材库、教学案例库和学生作品库三大资源数据库建设。培育学生创新性实验点,申报学生研究性学习和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配合行业内实习平台。只有这样,才能有效落实实践课程,提高学生专业核心技能。
新媒体运营语境下,培养自主学习培养机制。在数据特色课程设置中,需要接触很多实时更新的大数据技术,智能传播软件。所以培养跨学科与终身学习能力,学会使用实践平台与工具,对新媒体运营语境下数据分析人才培养尤为重要。
参考文献:
[1]党宁.新文科背景下网络与新媒体专业课程探索与实践——以传播学概论课程为例[J].传播与版权,2023(03):103-105.DOI:10.16852/j.cnki.45-1390/g2.2023.03.034.
[2]胡金霞,刘丹.应用型高校网络与新媒体专业课程体系优化探究[J].现代农村科技,2022(11):105-106.
[3]王禹洁,王倩.网络与新媒体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探究[J].保定学院学报,2021,34(06):118-122.DOI:10.13747/j.cnki.bdxyxb.2021.06.017.
[4]吴航行,高丹阳,李文.网络与新媒体专业构建与学科发展探析——以全国高校第六届网络与新媒体专业建设研讨会为例[J].新闻知识,2021(09):77-79.
[5]王威.“网络与新媒体”专业课程建设探析——以《新媒体可视化》课程为例[J].新闻传播,2014(17):50.
项目名称:网络与新媒体一流本科专业数据应用类课程改革研究 项目编号:2021Y11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