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点资讯 义务教育 高等教育 出国留学 考研考公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基于市民参与的城市公园活动空间规划设计

2021-10-15 来源:华拓网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基于市民参与的城市公园活动空间规划设计

作者:任慧妍 翟付顺 赵红霞

来源:《中国城市林业》2018年第01期

摘要:市民对亲身参与公园绿化及维护活动具有浓厚的兴趣。文章根据互动式园林活动的人群特点、参与方式和活动内容,在充分考虑园林活动与景观环境相互作用的基础上提出互动式园林活动空间设计策略,将城市公园划分为植物种植区域、植物认养区域、植物采集区域和室内植物培育区等4部分,并从植物、地形地貌、建筑、景观小品设计等方面,对城市公园互动式园林活动空间的设计要点进行具体分析。

关键词:城市公园,市民参与,互动式园林活动,活动空间,规划设计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日渐发展,现代人对自然的渴望越来越迫切[1]。伴随老龄化社会的发展和一部分弱势群体的存在,工作日白天公园的使用人數在逐渐增多,在笔者对聊城市人民公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园的使用情况进行调查时,被调查的人群中有68.94%的人表示愿意参加公园的绿化及维护活动,这一数字体现了人们对互动式园林活动的迫切需求。但目前互动式园林活动一般是以农业观光园为依托的体验式农耕活动或以康复疗养花园为依托的园艺活动[2-6],在城市公园中却鲜有出现,相关规划设计方面的研究文献甚少。城市公园中这样巨大的需求促使我们思考是否可以转变思路,深入探讨互动式园林活动空间在城市公园中规划设计朿略。 1互动式园林活动概况 1.1互动式园林活动概念及特点

城市公园互动式园林活动是指在城市公园中人们可参与的园艺、采摘、耕作、植物养护、园林工艺工程、公园维护等园林活动。互动式园林活动空间是一种重视园林景观与人类活动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园林营建方式[7]。互动式园林活动不同于普通园林活动,主要有以下3个特点:1)开放性。互动式园林活动使人们从被动的接受自然变为主动的利用自然,同时公园的维护管理也从封闭式变为开放式。2)互动性。互动式园林活动为人们提供了交往的空间,增强人与人、人与植物之间的互动性。3)公益性。互动式园林活动具有锻炼身体、科普教育等作用,并且宣传的是一种服务社会、乐于奉献的理念。 1.2参与园林活动意向调查分析

以山东聊城市人民公园为例,针对城市公园互动式园林活动进行了问卷调查。通过对工作日白天公园内161名公园使用者的调查结果显示,公园中愿意参与园林活动的人数众多,所占比例高达68.94%。愿意参与园林活动的人群主要以老年人和中年人为主(表1),其中也不乏一些特殊群体,如带小孩的家庭主妇、下岗职工等。这些人群白天大部分时间在公园内度过。老年人和中年人大多经历过贫苦的生活,对土地有着十分特殊的感情,植物可以作为他们的依靠降低内心寂寞感,园林活动的过程带动他们锻炼身体。公园中有部分人是社会性弱势群体,园林活动为这些群体提供了交往的空间,通过园林劳动可以转移情绪纠结从而缓解心中的焦虑及恐惧,并获得归属感、成就感和自信心。公园也是照看小孩的良好场所,互动式园林活动能起到科普教育的作用,并增强亲子的互动性,增进父母与孩子的感情。 2设计原则

2.1注重园林活动的安全性

在进行互动式园林活动空间设计时要把“安全性”放在最高位,时刻保证参与者和游人的安全。在植物的选择上要注意无毒、无刺,铺装材料杜绝使用反光,刺眼材质,各类设施及应用材料都保证安全可靠性。 2.2园林活动设置简单易操作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互动式园林活动的参与人群不同于园林方面的专业人士,技术水平和操作能力有限,因此设置的园林活动要选择一些方便简单易操作的活动,方便公众的参与,提高公众参与的积极性。

2.3营造多样活动空间

互动式园林活动空间既是一种物质空间丰富公园景观,又是一种情感空间[8],既要满足老年人、中年人、妇女等不同人群的特点,同时还要满足耕种劳作、休息、培训交流等不同园林活动的需要,因此区域中要设置不同的空间类型。 2.4注重与周围环境的协调

互动式园林活动空间的功能和性质与一般公园空间不同,在植物、小品、建筑等景观设计形式上会存在差异,在设计时要注重互动式园林活动空间与周围环境的协调,做好活动区域与一般区域的过渡,使公园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2.5便于维护管理

由于公众的参与会加快互动式园林活动空间中景观的使用频率和材料损耗,因此尽可能选择环保、易于维护的植物材料和其他材料,这样便于节省日后维护的费用,以及确保景观的观赏价值,达到景观与园林活动结合的最佳效果。 2.6活动空间可达性强

城市公园中的互动式园林活动空间作为城市公园绿地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规划布局应根据公园内部功能需要进行合理安排,交通系统规划合理,标识清晰,可达性要强,使参与人员及运输车辆能够方便快捷到达。 3设计策略

互动式园林活动空间由若干与互动式园林活动相关联的植物、景观小品、水体、建筑、地形以及参与其中的公众构成的相对独立和完整的景观系统。参与园林活动的人们本身及其活动也成为园林景观的一部分。互动式园林活动空间的设计应处理好公园内各功能分区的关系,针对有限的土地资源尽可能划分出地块为人们提供园林活动的可能性,开辟出一些既满足不同人群的园林活动的需要,又可以丰富公园景观的区域。公园的互动式园林活动空间可划分为植物种植区域、植物认养区域、植物采集区域和室内植物培育区。 3.1植物种植区域

3.1.1运用时令植物,丰富景观季相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植物作为景观中的重要因素,丰富的植物种类和季相变化以及色彩等是影响公园景观质量的重要因素[9],利用植物的季相等特征合理配置,能构成多层次的、动态的园林观赏空间[10]。而工作日白天公园使用人群中愿意参与园林活动的人大部分时间充裕,所以在植物种植区域的设计过程中可以充分考虑植物一年四季变化的属性,保持观赏的连续性和完整性,使每个季节都有不同的景观效果。园林活动包括播种、浇水、施肥、采种等活动。

1)运用时令花卉。时令花丼宜选择一年生植物,其易繁殖,可大量栽培,价格较低,是参与性园林活动植物种植区的良好选材。在选择时以观花类为主,观叶、观果类次之。时令花丼景观的营造要注重时间尺度的纵横结合,利用花期相继的植物组合则可以营造出花丼次第开放的持续景象[11]。在实际运用时宜主要选用当地乡土品种,增强植物的适应性,同时注意植物的种间和种内关系、生长习性。种植区还可以种植一些有益于身心健康的草本植物、花丼,通过种植的过程闻花香来促进参与园林活动人群的身体健康。

2)引入生产性植物。以蔬菜为主的生产性植物一般时令性较强,容易栽培,生长周期短,可轮番种植,如油菜、菠菜、油麦菜等。一些作物會在不同季节展现不同的性状,如小麦夏天为青色,秋天为金色;生长期相继的农作物在城市公园中种植形成独特的景观风貌,如油菜花和向日葵可以轮流耕种。将农作物引入参与性园林活动是生产性回归和农耕文化的体现。2015年熊佳的文章中提出“在公园和居住区绿地里为什么不可以使用蔬菜这一类的植物?”[12],2017年周娴建议武汉园博园在转变为城市综合性公园后可以将一些草地景观改造菜地景观[13],其实将农作物作为公园景观已不是罕见,菲律宾阿纳纳斯项目摒弃普通的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手法设计了不同类型的线性社区农业花园,允许并鼓励附近居民在土地上持续耕作[14]。湖南株洲天池公园作为市级综合公园,深度挖掘作为农耕文明发源地而长期形成的田园景观,保留田园风光,为市民提供一处农事体验的场所[15]。北京市海淀区西木休闲公园在公园开辟“一米菜地”试点,允许附近的居民在公园内种植蔬菜[16]。 3.1.2巧用地形地貌,打造谐趣空间

认养种植地是人们参与公园植物种植常用的形式。在城市公园互动式园林活动空间中将认养种植地巧妙地与地形地貌结合,不但能使空间得到有效的划分,而且能增加园林绿地的丰富感和层次感,丰富城市公园景观风貌,增加游客游玩的情趣。

1)平整分割式。对平整的地块进行线性分割是参与性园林活动空间中认养种植地块划分常见的形式,一般有矩形和不规则形两种。矩形的认养地块形状统一,便于管理,易形成整齐统一的空间风貌。不规则形认养地块通常与大地艺术相结合,通过点、线、螺旋等几何图形表现出一定的抽象特征和意义。

2)抬高式。利用土地高差设计,认养种植地可以丰富园林空间的地貌和地形,分为花池式和阶地式。抬高的花池不但能对地块进行划分,使地块之间彼此独立互不影响,而且新颖的形式形成独特的景观风貌,并能与周边环境形成自然过渡,与公园整体环境相协调(图1)。抬高式的花池可用种植箱代替。在有高差的坡地运用阶地的形式进行认养地块的划分。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3)垂直式。在公园土地资源紧张或土地不利于大面积划分时,充分利用资源将土地规划为“点”状或“条”状认养种植地,结合竹竿、管道、栅栏等构建垂直空间,运用蔓生草本作物与公园景观结合,亦是别有一番趣味。如毛豆、丝瓜、南瓜、佛手瓜、葫芦等,这些植物的植株、花、叶、果实等均有不同程度的观赏和食用价值。垂直式的种植区域兼有分隔空间的作用。

4)小品式。种植区域也可以是在硬质广场搭设临时观花台,摆放盆栽应时花丼,如春赏牡丹,夏赏荷,秋赏菊花,冬赏梅,或在节日时在空旷广场、草坪放置花坛、造型花丼景观小品等,烘托节日气氛,使公园充满活力和雅趣。 3.1.3植物种植区域的宏观管理与维护

1)保证植物种植区域的一定比例和相应容量,合理规划利用公园土地。 2)抽签轮养制,保证公众参与的公平性与合理性。 3)采用新技术和新理念,提高参与性园林活动的趣味性。 4)运用便于保养和维护的材料。 3.2植物认养区域 3.2.1植物认养区设计策略

植物认养区域主要以植物养护和病虫害防治为主,也可进行扦插、嫁接活动,主要是针对公园里多年生乔木、灌木的种植区域。认养人需观察所认养的植物生长情况,适时给花木除草、除虫、施肥,发现问题并及时解决。认养树木结合标识牌明确植物的分类、植物说明及责任人。如北京世界花丼大观园推出“温室植物认养”活动,游客自由选择认养公园中室内或室外的树木、花卉植物,每年交纳一定数额的认养费并发放可作为年票使用的《认养护照》,所认养的树木上悬挂印制认养人照片、植物信息的《认养证书》,游客凭证自由入园观察、照料自己认养的树木,并可将树木结出的果实、种子带回家与家人朋友分享[18]。 3.2.2植物认养区域的宏观管理与维护

1)保证认养区域活动与行人间不构成干扰,保障游人安全。 2)挂牌认养制,谁认养,谁管理,保障参与权利,明确参与义务。 3)定期进行植物养护培训,保障植物认养的科学性。

4)对于喷洒农药等高危工作可进行统一管理,保障参与活动的安全性。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3.3植物采集区域 3.3.1植物采集区设计策略

在公园中植物开花或结果的季节,常常会看到自发进行的植物采集活动,然而这样自发性的活动由于采集设备不专业等问题易发生危险,同时攀爬树干等行为破坏了公园的整体风气和风貌。植物采集活动的设置在规范人们行为的同时为公众提供科学的设备和合理的指导,保障采集活动的顺利进行。采集区域的植物以乔木为主,一般植物的种类和位置都非常固定,可根据季节或时段划定范围让公众进行采集,如清早采集晨露,春季采摘榆钱、香椿,秋季采摘槐花等活动。园林中的高大乔木原来以观赏为主,通过活动的设置增强了公园使用人群与植物和自然的关系。同时植物采集活动的设置使植物空间得到充分利用,丰富了参与性园林活动空间的内涵。

3.3.2植物采集区域的宏观管理与维护 1)保证采集区域活动与游人间不构成干扰。

2)根据季节、时段等因素划分采集区域,合理利用资源。 3)预约报名制,根据号码牌指定时间和区域范围进行活动。 4)提供专业工具和指导,保障参与活动的安全性和顺利进行。 3.4室内植物培育区

3.4.1室内植物培育区设计策略

身体素质较好的中年人和老年人适宜在室外进行园林活动,而身体素质较弱的老年人、妇女、儿童等特殊群体的园林活动地点可以选择在室内,性质较为轻松、安静。室内设施包括操作台、工具、座椅、陈列架等。开展盆景制作、插花设计、花艺创作、室内植物的扦插繁殖以及简易花器种植等园事技能的学习,安排有园林技术经验和特长的社会爱心人士和志愿者对老人进行技术指导,如很多高校都有园林和园艺专业的学生以及相关社团和志愿者服务团队,定期举办一系列沙龙、讲座活动等。所学的知识可运用到家庭的观赏植物栽培种,培养的花丼也可在室外观花台进行展览,或为当地居民的园林应用提供植物材料,或进行展卖为公园带来收益。

3.4.2室内植物培育区的宏观管理与维护

1)注重工具和材料的安全性,保障参与者的安全。 2)开展多样活动项目,调动参与者兴趣。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3)定期进行专业指导和培训,保障园艺操作的科学性。 4)产生的效益用以园林自养。 4其他景观要素配合设计 4.1建筑

互动式园林活动区域中尽可能提供良好的建筑设施,建筑在功能上要满足休息、培训和存放工具;造型的设计要讲求“融于自然”,有点景的作用,不宜太现代化。根据不同的功能可分为:休息饮水室、园艺培训室、工具棚和便于休息、遮阳的亭子等。 4.2标识牌

结合实际活动设计具有科普作用的标识牌,内容包括植物品种知识、栽培种植知识、养护管理知识、自然知识以及健康标语等,引导人们在园林活动时学习栽培养护知识,也有利于公园其他游客对植物的了解和认知。 4.3景观雕塑

设计景观雕塑的方案时,充分挖掘农耕文化内涵,如在景墙上雕刻农耕图、诗句等,颂扬、指导人们劳作,一定程度上引导受众在空间中的行为和感知方式。人们在劳动的同时放松了身心且陶冶了情操,同时提升了园林活动空间的文化品位。 4.4功能性小品

在园艺劳动区域设置一些生活服务功能的小品,如座椅、工具箱、洗手池、饮水器等,方便人们在劳作时中途休息,造型、材质要与周围环境相协调,如木制的水桶、藤蔓或竹子编制的置物筐、天然木墩或石块等。 5结语

在城市公园中营造互动式园林活动空间,不但使公众能切实感受园林活动带来的益处,而且提高了公园的使用效率,扩大了公园的功能内涵,增强公园乃至城市的活力。互动式园林活动空间将是城市园林发展的新方向。本文对城市公园互动式园林活动空间的规划设计提出了相应的设计原则和有借鉴意义的设计策略,希望对我国城市公园的互动式活动空间的设计起到拋砖引玉的作用。 参考文献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1]李春娇,贾培义,董丽.风景园林中植物景观规划设计的程序与方法[J].中国园林,2014(1):93-99.

[2]周玉明.濕地型生态农业观光园规划设计:以苏州澄湖生态农业观光园为例[J].江苏农业科学,2014,42(5):148-150.

[3]YOKOHARI M,AMATI M,BOLTHOUSE J,et al.Restoring Urban Fringe Landscapes through Urban Agriculture :The Japanese Ex-perience[J].The Planning Review,2010,46(181):51-59.

[4]BROADWAY M. Growing Urban Agriculture in North American Cities: The Example of Milwaukee [J].Focus on Geography,2009,52(3-4):23-30.

[5] CHEN J,WANG Y,CAO Q. Development Experience of Taiwan’s Urban Agriculture and its Inspiration to Beijing's Gully Area Economic Construction[J] .Ecological Economy,2011,37(46):63-76.

[6]张高超,孙睦泓,吴亚妮.具有改善人体亚健康状态功效的微型芳香康复花园设计建造及功效研究[J].中国园林,2016,32(6):94-99.

[7]梅瑶烟,刘定华.论互动园林:趣味交流与自发参与:城市园林的一种预期发展方向[J].中国园林,2006,22(11):11-16.

[8]谭焱文,禹雄峰,贾嘉,等.植物景观空间情感化设计[J].北方园艺,2015(23):93-96. [9]郜春丽,翁殊斐,赵宝玉.基于AHP法的滨水绿道植物景观评价体系构建[J].西北林学院学报,2013,28(3):206-209.

[10]杨玉霞,段渊古,张楠阳,等.园林植物季相变化对园林空间的影响研究[J].西北林学院学报,2011,26(6):177-180.

[11]祁立南,李韵平,包志毅.杭州春季植物观赏价值与景观特色探析:以浙江农林大学校园植物为例[J].中国园林,2014,30(8):72-76.

[12]熊佳.同济新村“圈地种菜”现象的调研与思考[J].园林,2015(9):32-35.

[13]周娴.老龄化社会背景下武汉园博园后续发展与利用[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17,16(1):37-42.

[14]孙丹丹.城市居住区农业景观设计的参与性初探[J].现代装饰:理论,2017(2):65.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15]熊瑶,杨云峰.地域性风景园林设计探讨:以湖南株洲天池公园总体规划为例[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34(5):171-176.

[16]叶晓彦.海淀利用疏解地块建设便民设施[N].北京晚报,2017-04-28(04). [17]金云峰,郭蕾.波茨坦德国联邦园林展及其后续发展[J].园林,2005(1):20-22. [18]耿国彪,张志国,张子元,等.在花丼大观园认养世界植物[J].绿色中国,2014(9):2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