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点资讯 义务教育 高等教育 出国留学 考研考公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邵原二中均衡发展自查汇报材料

2024-01-25 来源:华拓网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自评报告

一、学校基本情况

邵原二中位于邵原镇政府西临1000米,1995年由李洼初中与段洼初中合并更名为邵原镇第二初级中学,是一所农村寄宿制学校。近年来学校在教育局和中心校的正确领导下,始终秉承“一切为了学生的未来奠基,一切为了教师的专业成长,一切为了学校的持续发展”的办学理念,以“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目标,全面完善设施建设,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推进课程改革,全面落实精细化管理,各项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学校先后荣获河南省“‘四五普法’先进单位”、市“文明单位”、“卫生先进单位”、 “依法治校示范校” 、“平安和谐校园”、“师德师风先进校”、“课改示范校”、“优秀家长学校”等荣誉称号。

二、自查自评情况

(一)学校设置与班额

1、学校设置:

我校位于镇区西1000米处,是一所农村寄宿制中学。学校占地面积21000平方米,建筑面积6932平方米。

2、规模与班额

现有15个教学班,在校学生634人,平均班额42.3人,最大班额47人,最小班额39人。学校共有教职工61人,专任教师51人,学历达标率100%,中级以上职务教师比例35.3%,有省骨干教师2人,市学科带头人2人,市骨干教师8人,市优秀教师、班

主任6人,师资力量相对较强。

3、校园环境:

校园布局合理,绿化美化基本到位,投资3万余元粉刷教学楼,4月初已完成;具有符合学校特色和办学理念的校园文化,校训,班训,学生习惯养成教育宣传框、励志教育画像、寝室标牌等彰显学校浓郁的文化气息。

4、用地面积:

我校占地面积21000平方米,生均面积33.11平方米。

(二)校舍建设:

1、建筑面积:

学校建筑面积6932平方米,生均10.93 平方米。

2、普通教室:

学校有普通教室15 个,每间净建筑面积20平方米,生均 1.42 平方米以上,投15000元对教室照明设施和线路进行整修,于3月底已完成,每件教室40瓦荧光灯数量9+2支并配有灯罩,均符合要求达标,教室地面均达到硬化防滑要求。

3、辅助用房

投资130余万元的实验楼,内设有物理、化学、生物实验室及仪器室,音乐、美术教室、器材室及舞蹈室;室内设施已达国家一级标准,器材配备达到国家二级标准,目前已投入使用。室内整洁、美观,集仪器、实验为一体,各种制度齐全,计划具体。按实验教学标准开设演示、分组实验,开出率、成功率均达标,有力促进了我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学校同时设有体育器材室、计算机室、图书室与阅览室、心理咨询室、多功能教室、电教室等。

4、办公用房:校长室、教导处、政教处、教学办公室等办公用房配套齐全够用。

5、厕所:

我校厕所教工与学生分设,旱厕,男生蹲位25个,坑位比1:13.9 女生坑位25个,坑位比为1:11.4;硬化防雨防滑设施基本达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指标要求。

6、学生宿舍:

我校为农村寄宿制学校,寄宿学生达到1人1床。

7、食堂

学校食堂今年6月份顺利通过省一级食堂标准验收,设施齐全,布局合理,设有面食加工间、售饭间、洗涤消毒间等多个功能室,面积1100平方米,可同时容纳600多名学生就餐,达到生均1.8平方米以上,达到国家一级食堂标准。

(三)设备设施与场地

1、图书:

学校现有有图书18676册,生均29.5册, 每年新增书比例1%以上,复本率不超过20册,达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指标要求。

2、教学仪器:

理科仪器达到《河南省中小学教育技术装备标准》第二种配备方案。

3、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

学校办公室、计算机教室有足够的信息端口,学校现有一个计算机教室,共有学生计算机47台, 达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要求的1人1机。学生教室实现了“班班通”,达到了教育资源信息远程共享。

4、音美器材:

我校音乐美术器材均达到国家二类标准。

5、体育器材:

我校体育器材已达到《国家体育卫生条件试行基本标准》。

6、运动场地:

我校现有临时小操场一个,两个标准篮球场,有临时200米环形跑道,80米直道。

(四)教师与经费

1、教师:我校非常重视教师队伍建设,加大教师培训力度,配齐各学科教师,满足教育教学需要。校长、副校长具有任职资格,定期参加校长培训与提高培训,并带领教师参加培训。近年来,新补充教师具备专科以上学历,高学历教师90%以上。

2、经费:教师工资足额发放,不拖欠教师工资。生均公用经费按时足额到位,用于教育教学,促进各项工作正常开展。

(五)质量与管理

1、教育管理

严格学校各项管理,贯彻执行《教育法》、《义务教育法》、《河南省中小学管理规范》等法规,开起开足课程,开发校本课程,进行特色品牌建设,为满足学生的个性需求创造条件,不加重学生课业负担,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的体育锻炼时间,学生体质健康及格率达标。安全工作常抓不懈,努力提高全校师生的安全防范意识,无重大安全事故发生,在安全管理工作上,首先是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安全分工责任到人。其次,我们每学期均要定期不定期地做好安全检查工作,并认真做好检查记录,发现问题立即采取措施,杜绝不安全事故的发生,同时,我们对学生加大安全教育力度,充分发挥升旗仪式、班团会,墙报栏,校园广播和校园文化等各种手段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安全教育。安排避震演练、消防演练、消防讲座等活动,提高师生面对灾难自救的能力。

2、教育质量:重视教育教学质量,向45分钟要质量,建设高效课堂,探讨出具有我校特色的“5+1”教学模式,即:1是课前育人,5是 导入新课——自主学习——反馈释

疑——合作探究——模块达标。课堂实践证明““5+1”” 教学模式大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在课堂上能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之中去,极大地提高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使教学质量显著提高,毕业生全科合格率达到100%,年辍学率均为0。

三、学校工作经验

基础教育均衡发展,主要是指不同的区之间、城乡之间、同一地区不同学校之间、同一学校不同群体之间的教育均衡发展问题。我校自2010年确立“自强不息,知行合一”的办学理念以来,学校始终以“学生有特长,教师有个性,学校有品位”为办学目标,努力做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

1、加强学校管理:

围绕“办人民满意的学校”的办学目标,做好学校全面工作(1)搞好三大建设:队伍建设、书香校园建设、校园文化建设(2)坚持三项改革:管理体制改革、课堂教学改革、课程改革(3)实施三个战略:科研兴校、特色强校、品牌立校。(4)强化三大教育:感恩教育、目标教育、养成教育。

2、强化设施建设:

根据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设施建设基本达标要求,与上级部门协调配合,完成了学校小操场的硬化项目,保证学生正常的体育锻炼项目。在此基础上,设法争取标准运动场的建设项目。完成实验楼的建设工程,于9月1日顺利竣工,标准化的实验室及其他各室筹建到位并投入使用。

3、做好与名校的联动工作:

2013年11月6日,我校领导班子与郑州96中班子成员围绕两校情况在96中会议室召开了两校合作发展谋划会。两校领导进行了充分交流,并对今后两校的合作与发展描绘了美好的蓝图。两校领导的对接,拉近了城乡之间的距离,推动了今后更为广阔的合作与发展。2014年4月5日,郑州96中58名教师在校领导的带领下,到我校参观了我校的校园文化建设,班级文化建设,了解了师生的教学情况,表示今后两校教师要加强交流研究,在教育教学,课堂改革、教研科研等方面相互学习借鉴,相互促进提高。与名校的联动工作,为“均衡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在今后学校管理中,一定要把这项工作做好做实。

本年度,我校积极响应教育局的政策,与济水一中建立教育教学联盟学校,新学期以来,两校领导对如何进行有效帮扶,从哪些点可以更好结合,怎样达到互惠互赢、共同发展的目标等问题,群策群力,集思广益,最后达成了合作项目书,目前,我校与联盟学校济水一中已经在教研活动、学校管理等方面进行着友好的交流探讨,这标志着两校合作发展迈入了实质阶段。

与名校的联动工作,为“均衡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在今后学校管理中,一定要把这项工作做好做实。

4、提升教师整体素养:

学校把提升教师队伍整体素养,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作为教师队伍建设的中心任务。坚持能力为本,着力提升教师课堂教学的业务水平;坚持专业引领,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坚持科研带动,促进教师教学实践与科学研究互动提升。我校以课题研究为载体,为教师

搭建平台,促进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全面提高。我校申报了十二五规划课题《新课程下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信息技术条件下有效教学策略的研究》等课题,要求全体实验教师针对课堂教学中出现的实际问题,结合课题研究,确定研究专题,以研讨、诊评、交流等形式开展研究。通过教育教学课题行动研究,大大提高了教师教学研究水平,提升了教师主体意识,发展了教师主体能力。

5、铸造特色品牌学校:

定位学校品牌,进行校园文化建设:学校设计制作了校标、班级门牌、宿舍门牌等;编写了校歌《放飞梦想》;进行了名人、优秀学生画像悬挂等,使励志文化内涵更加丰富。

积极开设开齐课程,铸造学校品牌。按《济源市义务教育课程设置》要求开设课程,地方课、综合课课时足够,有专任教师或兼职教师代课。

扎实开展大课间与课外活动。充分利用大课间活动时间,保证学生每天阳光活动1小时促进学生体质健康发展。另外,学校充分利用课外活动时间,向着学生有特长,教师有个性,学校有品位的目标不断前行。学校开设有各种兴趣小组,由教师专门辅导:象棋小组、体育小组、美术小组、音乐小组、朗诵小组、书法小组、写作小组等10多个活动小组,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在 济源市举行的“我的中国梦“演讲比赛中,我校学生获一等奖;在 济源市举行的“经典诵读”比赛中,我校学生获特等奖;在 济源市举行的“快速作文”比赛中,我校学生获二等奖;在 济源市举行的“汉之星”大赛中,我校学生获团体第8名;在 济源市举行的“科技创新发明”大赛中,我校学生获二等奖。

四、努力方向

回首过去,我校在学校管理、教育教学等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也有一些需要提升的方面:教师的课程改革意识有待提高,还应加强教师的学习与反思能力,各种管理还应更精细化。我们会再接再厉,做好各项教育教学工作,力争能成为济源市一所优秀的农村学校。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