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课文梳理
1、 标注字音。
阙( ) 曦( ) 襄( ) 溯( ) 漱( ) 2、 解释划线词语的含义。 ..
略无阙处( ) 或王命急宣( ) ...属引凄异( ) 良多趣味( ) ...3、 翻译句子。 (1)、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清荣峻茂,良多趣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请用“/”标出句子的朗读停顿。 (1)、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2)、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二、 理解识记 5、《三峡》是____所著的《水经注疏》中的一段。《水经注》是______的著作。 6、《三峡》中突出三峡山势的雄伟峻拔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以比喻手法来突出夏季水暴涨后江水湍急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 表现江水清澈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总写春冬季的景物特征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 三、 美景品析
7、三峡很美,你觉得三峡美在哪里?你能用“三峡的____美,你看_____”的句式说一说吗?
示例:三峡的山美,你看七百里三峡,两岸都是连绵的高山,几乎没有中断的地方,重重的悬崖,层层的峭壁,遮蔽天空,挡住阳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这样美的三峡,作者共用一百五十余字就描绘得如此出神入化,其语言之美,其笔法之妙,实在令人称奇。请你说说文章哪些地方写得美,写得妙。(可从语言、结构、描写的角度等方面着手) 示例:语文的描写手法美,下面描写的“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写出了两岸连山,群峰对峙的雄姿。同时又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一句侧面烘托了三峡峰峦绵延,隐天蔽日的山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 课外拓展
9、下列几段文字与文中哪些内容相关? (1)、陆游《入蜀记》:“夹江千峰万嶂,有竞起者,有独拔者,有崩欲压者,有危欲坠者,有横裂者,有直坼者,有凸者,有洼者,有罅者,奇怪不可尽状,初冬草木皆青苍不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李白《早发白帝城》:“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杜甫《秋兴八首》:“听猿实下三声泪”;白居易《送萧处士游黔南》:“江从巴峡初成字,猿过巫阳始断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假如你是一个导游,请依据课文内容和的有关材料,写篇400字左右的“三峡风光”导游词。
附学习方法提示]
学习一篇文言文,首先要弄通它的文意,这包括读准字音、理解词义、能用现代汉语说出其文意、朗读时正确停顿。这些可看作是对文章的初步感知,即学习文言文的最初目标。
文言文作为我国宝贵的文化遗产,我们理应汲取其精华。从这个意义上说,在反复诵读、理解文章精髓的基础上,适当的记忆还是有必要的。而其有效的方法是结合具体的语境加以记忆。
本文是一篇优美的游记散文,美点很多,我们应该在弄懂文意的基础上,捕捉文章的美点进行赏析。对文章美点的赏析,可从内容、语言、表现手法等方面切入。考虑到题目有一定的难度,特提供示例参考。
用课文来印证古诗文,这是综合性学习的一种全新的方法,其作用:一方面有助于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另一方面有助于拓宽知识面,可谓一箭双雕。依据“课文内容和课外的有关材料”写导游词,也是一种综合性学习的方法,它把读、写、说有机地结合了起来。
《承天寺夜游》练习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1.记叙文一般具备六个要素,请你将《记承天寺夜游》一文的六要素写在下面横线上(如果有些要素在文中体现不明显,可以不写)。(4分)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⑤______________________⑥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解释文段中加点的词语。(1分)
①念:________________ ②遂:________________ 3下列加点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五色交辉(交相辉映) 晓雾将歇(消散) ...
B.夕日欲颓(坠落) .C.月夜入户(窗户) .
沉鳞竞跃(争相跳) ..
未复有能与其奇者(和) .
D.相与步于中庭(共同,一起) ..但少闲人(只是) .
4翻译句子。
(1)晓雾将歇,猿鸟乱鸣。 (2)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3)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4)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5、章要“知人论世”,也就是说要了解作者及作者所处的背景。此文是苏轼在遭遇文字狱被贬到黄州(今湖北黄冈)做团练副使后写的。被贬黄州,近于流放。请你认真品读上文,说说作者在文中表达了一种什么样的感情。(2分) 答:
6、古人爱把竹柏比作君子,比作好友。苏轼写竹柏的用意是什么?
拓展练习
[甲]竹之始生,一寸之萌耳,而节叶具焉。自蜩蝮蛇蚹,以至于剑拔士导者,生而有之也。今画者乃节节而为之,叶叶而累之,岂复有竹乎?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执笔熟视,乃见其所欲画者,急起从之,振笔直遂,以追其所见,如兔起鹘落,少纵则逝矣。与可之教予如此,予不能然也,而心识其所以然。
[乙]江馆清秋,晨起看竹,烟光日影露气,皆浮动于疏枝密叶之间。胸中勃勃遂有画意。其实胸中之竹,并不是眼中之竹。因而磨墨展纸,落笔倏作变相,手中之竹又不是胸中之竹也。总之,意在笔先者,定则也。
7、.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而节叶具焉 .
具:________ (2)节节而为之 .
为:________
8、[甲]文中包含了两个成语,请写出一个,并解释它的意思。
答:成语是:____________这个成语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乙]文中说“意在笔先”,[甲]文中也有文字说的是这个意思,请将这些文字找出来,写在下边。 答:这些文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超过11个字) 10、[甲]文中作者明确指出了当时画竹的毛病,这些毛病是什么?请用原文中的语句作答。 答:这些毛病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超过12个字) 11、选出对[甲][乙]两文意思理解分析不正确的项(有几项选几项)( )
A.[甲]文的主旨在于揭示手不能画出胸中之竹的原因,[乙]文的主旨在于阐明画竹的“定则”。 B.[甲]文强调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方能“振笔直遂”,[乙]文主张画竹应“意在笔先”。两文作者见解一致,观点相同。
C.[甲]文主张画竹先要静观默察,烂熟于心,才能一气呵成;[乙]文阐明了“眼中之竹”“胸中之竹”“手中之竹”三者的关系,两文都道出了艺术的真谛。
D.“胸中之竹”源于“眼中之竹”,画者“手中之竹”又并非完全是“胸中之竹”,这是说艺术创作与现实生活的关系,[甲][乙]两文都蕴含了这样的道理。 三、试一试
12、人们常把“松、竹、梅”称为“岁寒三友”,请写出它们所比喻的高贵品质。
参考答案:《三峡》
1、quē xī xiāng sù shù
2、毫无 有时 接连不断 很 3、(1)、如果不是正午就看不见太阳,如果不是半夜就看不见月亮。 (2)、即使骑着快马,驾着风,也没有这样快。 (3)、树木茂盛,山势险峻,百草丰茂,真是充满了无限的乐趣。 4、略
5、郦道元 我国古代水利地理学 6、“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素湍绿潭,回清倒影”“清荣峻茂”
7、示例:三峡的水美,你看夏水素湍急,有时早上乘船从白帝城出发,傍晚就到了江陵,这中间有
一千二百里呢。 8、示例:作者描写景物美,不但有形有色,而且有声有情。如:文中描写春冬二季的景象,以“素”
“绿”绘色,以“湍”“悬”“漱”绘形。这些皆与“清荣峻茂”相照应。 9、(1)“重岩叠嶂,隐天蔽日”“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峻茂” 。(2)“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高猿长啸,属引凄异”。(3)“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10、略。
《记承天寺夜游》
1、时间: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②地点:承天寺。③人物:张怀民和“我”(或苏轼)。④事件:月下散步(相与或步于中庭)。⑤原因:无与为乐者。⑥结果:。6分。写出其中4项即可得满分,即每项1.5分。
2、念:想到。②遂:于是,就。1分。每个解释0.5分。 3、(户:门。与:参与,此指欣赏)
4、1)早晨的雾气将要消散,猿和鸟都一同叫了起来。 (2)太阳快要落山了,潜游在水中的鱼争相跳出水面。
(3)想到没有和我一起游览作乐的同伴,于是到承天寺去找张怀民。 (4)只是缺少像我们两个这样的“闲人”罢了。
5、写景的,但景中有情。苏轼被贬黄州,在这近于流放的地方,知音稀少,心情是忧郁而苦闷的。但是这种苦闷中又有旷达。(学生应抓住题目提示和文章中的“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来谈。)2分。意思相近即可给分。 6、景抒情,表达和张怀民的深厚友情。 7、(1)具备、具有 (2)做,此意为“画”
8、.胸有成竹(或“成竹在胸”)。比喻处理事情心里先有主意,先有打算。(或“兔起鹘落”。比喻动作敏捷,又比喻作画,写文章下笔迅速,中间没有停顿) 9、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 10、节节而为之,叶叶而累之。 11、.A
12、.略(只要能写出松的坚韧不拔,竹的高风亮节,梅的凌寒傲骨等意思即
8《木兰诗》 练习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
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貉,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旦辞爷娘去,暮至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但辞黄河去,暮宿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析,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着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出门看伙伴,伙伴皆惊惶。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辩我是雄雌?
1、常识填空
本文选自 代郭茂倩编的《 》,这是南北朝时期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本文与《 》被称为乐府民歌中的“双璧”。 2、看拼音写汉字或看汉字写拼音
机杼声( ) 军帖( ) 可汗大点兵( )( ) ....鞍鞯( ) 辔头( ) 燕山胡骑鸣啾啾( )( ) ....鸣jiān jiān( ) 赴róng( )机 金tuò( ) 阿姊( ) 著( )我旧时裳( ) 磨刀霍霍( ) 3、重点字词解释
1、惟闻女叹息( ) 2、愿为市鞍马( ) 3、旦辞爷娘去( ) 4、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 5、关山度若飞( ) 6、朔气传金柝( ) 7、木兰不用尚书郎( ) 8、策勋十二转( ) 9、赏赐百千强( ) 10、出郭相扶将( ) 11、著我旧时裳( ) 12、雄兔脚扑朔( ) 13、雌兔眼迷离( ) 14、安能辨我是雄雌( ) 4、古今异义词 1、木兰当户织 .2、军书十二卷 ..3、从此替爷征 .4、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5、出郭相扶将 .6、双兔傍地走 .5、重点句子翻译 1、可汗大点兵
2、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3、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4、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5、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
6、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7、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
8、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6、理解性默写
1、《木兰诗》中写木兰从军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 2、《木兰诗》中表现木兰出征前紧张繁忙、周密有序的预备情形的几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木兰诗》中写爷娘、姐姐、弟弟迎接木兰归来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成语“扑朔迷离”出自《木兰诗》中的: ________________ 5、《木兰诗》中简写木兰奔赴战场的两句: ________________ 6、《凉州词》诗云:“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木兰诗》中有相似的两句诗是:
7、《木兰诗》中写征途遥远行军神速的语句是: ____________ 8、《木兰诗》中体现木兰战功卓著的是: __________ 9、《木兰诗》中运用对偶写边塞夜景和军营寒苦: ________ 10、《木兰诗》中描写木兰辞别父母踏上征途情景、思念亲人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内容及写法理解
1、《木兰诗》是一首长篇叙事诗,诗歌描述了木兰替父从军的故事,刻画了木兰这一生动形象:勤劳、善良、淳朴、谨慎(女儿性情) 巾帼英雄 爱国、渴望和平 机智、勇敢、刚毅、忠孝,表现的古代劳动人民乐观勇敢的爱国精神,以及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2、详略得当的写法
3、多种修辞手法运用:互文,夸张,比喻,排比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