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第一章 绪论 德国近代人文地理学 第二章 人文地理学地研究主题与基本理论 4
一、 人文事象地空间表征 — 文化区 4
积极向上,探索自己本身价值,学业有成7
二、 文化地时间现象 —文化地扩散(基本形式) 5 三、 文化生态学 —文化与环境地关系 5 四、 文化整合 — 文化各特质之间地协调 5 五、 文化现象综合体 —文化景观 6
六、 人文地理学基本理论 6 第三章、人文地理学研究方法
一、 人文地理学研究地方法论 7
二、 分学科(常考名词) 8 第四章 人口、人种与民族 8 一、 人口转变理论与模式 8 二、 人口与发展 —适度人口 8 三、 人口分布与迁移 9 四、 人种 10
五、 民族 10
六、 民俗 10 第五章 农业的起源与发展 10 一、 农业类型 0
二、 农业景观:
三、 农业区位论 第六章 工业地出现与工业区位
影
第 1 页,共 10 页
响工业区位分布的因素 11 第七章 聚落与城市化 11
一、 城市化概念 11
二、 城市化进程 (阶段的划分 ) 12 三、 城市化机制 12 四、 当代城市化的特征 12
积极向上,探索自己本身价值,学业有成理格局
五、六、七、八、一、
二、三、四、一、二、一、旅游文化二、旅游开发地区域影响8
一、二、三、四、 城市地域 12
城市内部地域结构模型(学说、名称、内容) 13
城市体系 14
城市景观与感知 14 第八章 语言的传播与影响 15
语言语系分布范围 15
语言传播的特性 15 语言传播与环境 15
语言扩散及其结果 6 第九章 宗教地理与宗教景观 6 世界三大宗教起源及分布 6 宗教地传播 6 第十章 旅游地理 7 7
7 第十一章 政治与全球政治地
政治与政治地理 8
国家政治地理特征 9
国家权利 9
全球政治地理格局 0 第十二章 人类行为与空间环境
第 2 页,共 10 页
20
一、 人类行为与地理环境 0 二、 人类活动地行为空间 第十三章
人文地理学所面临
积极向上,探索自己本身价值,学业有成地问题 可持续发展 第一章 绪论德国近代人文地理学洪堡:
德国地理学家,与李特尔被尊为近代地理学地开山大师。 对近代人文地理学地发展也有很重要地影响。 洪堡地伟大功
绩在于使地理学成为一门独立地科学。 他地成就主要在自然地理学方面,但他也注意到人地之间地相互关系,洪堡创立了因果原则、综合 原则、比较原则等研究地基本方法, 为地理学从古典地对地理现象地
描述与记述, 走向近代地理学解释与探讨因果关系, 他强调地表事物 地整体研究。
李特尔:
近代人文地理学地开山大师。 他认为地理学研究地为人类家
乡,要确立一门以人与自然地有机统一为基础地新地科学地地理学, 致力于探究自然环境对人类历史地因果关系。 与洪堡不同地为, 李特尔应用区域方法来论证人地关系, 研究世界各地区不同地理现象地因 果关系,他学术思想上最大地缺陷为,他把
“人地关系 “看作为 “神地意志“。拉采尔 :
人文地理学地创始人, 致力于研究人类迁移、 文化借鉴与人
地关系,对人文地理学提出系统概括。
拉采尔被认为为地理环境决定论思想地引入者,在他著作
中,阐述了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国家等地支配作用,为人文地理学
第 3 页,共 10 页
理论体系中完整与系统地早期思想。
赫特纳:
区域学派地代表人物。 他主张地理学应着重于空间分布地研
积极向上,探索自己本身价值,学业有成究,区域地理学为地理学地核心, 地理学研究地地域应为人类与环境相互作用地结果, 所有自然界中与人类活动相互影响地一切要素, 与自然环境相互联系地人文现象都为区域地特征。施吕特尔:
景观学派地创 -
一、 人文事象地空间表征 — 文化区 4
二、 文化地时间现象 —文化地扩散(基本形式) 5
三、 文化生态学 —文化与环境地关系 5 四、 文化整合 — 文化各特质之间地协调 5 五、 文化现象综合体 —文化景观 6
六、 人文地理学基本理论 6 第三章、人文地理学研究方法
7
一、 人文地理学研究地方法论 7
二、 分学科(常考名词) 8 第四章 人口、人种与民族 8 一、 人口转变理论与模式 8 二、 人口与发展 —适度人口 8 三、 人口分布与迁移 9 四、 人种 0 五、 民族 0
六、 民俗 0 第五章 农业地起源与发展 0
第 4 页,共 10 页
一、 农业类型 10 二、 农业景观:
积极向上,探索自己本身价值,学业有成三、 农业区位论 第六章 工业地出现与工业区位
影响
工业区位分布地因素
第七章
聚落与城市化
一、 城市化概念
二、 城市化进程 (阶段地划分 )
三、 城市化机制
四、 当代城市化地特征
五、 城市地域
六、 城市内部地域结构模型(学说、名称、内容)
七、 城市体系 4
八、 城市景观与感知 4 第八章 语言地传播与影响 5 一、 语言语系分布范围 5 二、 语言传播地特性 5 三、 语言传播与环境 5
四、 语言扩散及其结果 6 第九章 宗教地理与宗教景观 6 一、 世界三大宗教起源及分布 6
二、 宗教地传播 6 第十章 旅游地理 7 一、旅游文化 7
二、旅游开发地区域影响 7 第十一章 政治与全球政治地
理格局 8
第 5 页,共 10 页
一、 政治与政治地理 18
积极向上,探索自己本身价值,学业有成
二、 国家政治地理特征 9
三、国家权利 9
四、 全球政治地理格局 0 第十二章 人类行为与空间环境
0
一、 人类行为与地理环境 0
二、 人类活动地行为空间 第十三章
人文地理学所面临
地问题 可持续发展
第一章
绪论德国近代人文地理学洪堡:
德国地理学家,与李特尔被尊为近代地理学地开山大师。
对近代人文地理学地发展也有很重要地影响。 洪堡地伟大功
绩在于使地理学成为一门独立地科学。 他地成就主要在自然地理学方 面,但他也注意到人地之间地相互关系,洪堡创立了因果原则、综合 原则、比较原则等研究地基本方法, 为地理学从古典地对地理现象地 描述与记述, 走向近代地理学解释与探讨因果关系, 他强调地表事物 地整体研究。
李特尔:
近代人文地理学地开山大师。 他认为地理学研究地为人类家
乡,要确立一门以人与自然地有机统一为基础地新地科学地地理学, 致力于探究自然环境对人类历史地因果关系。 与洪堡不同地为, 李特尔应用区域方法来论证人地关系, 研究世界各地区不同地理现象地因果关系,他学术思想上最大地缺陷为,他把 “人地关系 “看作为 “神地
意志“。拉采尔 :
第 6 页,共 10 页
人文地理学的创始人, 致力于研究人类迁移、 文化借鉴和人
地关系,对人文地理学提出系统概括。
积极向上,探索自己本身价值,学业有成拉采尔被认为为地理环境决定论思想地引入者,在他著作
中,阐述了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国家等地支配作用,为人文地理学理论体系中完整与系统地早期思想。
赫特纳:
区域学派地代表人物。 他主张地理学应着重于空间分布地研
究,区域地理学为地理学地核心, 地理学研究地地域应为人类与环境 相互作用地结果, 所有自然界中与人类活动相互影响地一切要素, 与自然环境相互联系地人文现象都为区域地特征。施吕特尔:
景观学派地创:斯皮克曼对 “心脏地带 ”持相反意见。认为影
响全世界地战略不在 “陆心”,而在陆缘。他认为,从地理条件来看, 陆心地区地自然条件偏旱、缺水、严寒,该地人口密度低,经济相对 落后,而陆缘,从历史到现在一直为世界人口最密、最发达地地区。
因此,控制世界最重要地就为控制地缘地带。
4) 多极世界
模型:
第十二章 人类行为与空间环境
一、 人类行为与地理环境 . 地理物象(重要概念 ):地理环境以及事物通过知觉、认知过程反应在人脑中地形
象。
人类地外在行为为以地理物象为基础地,
. 地理物象成距
离衰减地规律性:
第 7 页,共 10 页
物理距离; 时间距离;
价格距离。 . 地理物象具有动态性特征:
积极向上,探索自己本身价值,学业有成一方面地理环境及其事物在发生着变化, 因此地理物象也发
生着变化;
另一方面人们地思想意识、哲学理论、文化知识、经历发生
着变化,人们地地理物象也会相应变化。
4. 心理图谱:
人们地大脑通过环境信息刺激而幻想出地心理图片或通过
大脑回忆出地地理事物图像。 5. 地理物象简图:
人们把头脑中地心理图谱简单描绘出来而形成地图。 二、 人类活动地行为空间 . 行为空间:
人们活动地地域界限, 既包括人类直接活动地空间范围, 也包括间接活动地空间范围 . 人类日常活动地行为空间:
人类社会地日常活动行为主要包括通勤、 购物、闲暇等活动
行为,这些行为具有一定地目地指向性,具有不同地空间行为规律, 从而形成不同地空间 . 通勤活动地行为空间地时空棱柱图:
开车者剩余时间较多, 因此自由时间多, 行为空间地范围大。相反,步行者花在通勤路途上地时间都,没有自由时间,行
为空间范围小。 4. 购物活动地行为空间:
与消费者自身地行为特征、商业环境、居住环境、社会环境
四个因素有关。
第 8 页,共 10 页
A. 自身行为特征:
积极向上,探索自己本身价值,学业有成马歇尔消费型(理智状态中) 、巴甫洛夫消费型(对外在刺
激反应敏感)、弗洛伊德型(情绪性消费) 、维布雷宁型消费(受团体地影响性大) B. 商业环境:
商业环境优劣直接影响对其消费者吸引力。
购买价格高地耐用消费品一般选择高级商业中心。
C. 居住环境:
居住地地地理位置、交通条件、自然条件
D. 社会环境:
所处地社会阶级、经济收入状况、职业对购物影响较大。
5. 交际与闲暇活动地行为空间:
人们利用日常闲暇时间就近进行邻里或同事间地交际, 交际
范围小;
周末、节假日即可进行邻里、同事间交际,也可进行友人、
亲属见地交际,行为范围明显扩大。
总体上看,邻里、同事、友人间地交集随距离地增加,交际
次数递减,亲属之间地交际活动较少受到距离地限制。
6. 人类迁移活动地行为空间:
迁移地距离偏移(迁移空间行为有随着距离增加而衰减地规
律性)、迁移地方向偏移第十三章 人文地理学所面临地问题可持续发展 . 可持续发展核心思想:
既满足当代人地需求, 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地能力构成
危害 . 内涵 A. 可持续发展突出强调地为发展 B. 可持续发展认为经
第 9 页,共 10 页
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互联系、 互为因果(经济地发展以自然环境为依托,经济发展了才能保护环境) C. 在环境保护方面每个人都享有正 当地环境权利(享有在发展中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地权利与享有安全舒 适环境地权利)D. 要求我们改变传统地生产方式与消费方式 环境保护新技术地研制与普及,并提高公众地环境意识 E. 加快
word 教育资
积极向上,探索自己本身价值,学业有成料 达到当天最大量 API KEY 超过次数限制
第 10 页,共 10 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