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B)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 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分)
1.在一定条件下,在一个密闭容器内发生某反应,测得反应过程中各物质的质量如表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物质 反应前质量/g 反应后质量/g A.W可能是单质 B.Y可能是催化剂 C.该反应是分解反应
D.反应后Z物质的质量为86.4g
2.烧杯中盛满一定浓度的醋酸溶液(溶液密度约为1 g / cm3),全部倾倒后烧杯内仍残留0.5 mL溶液,用每次20 mL蒸馏水冲洗了2次,此时烧杯中残留的醋酸溶液的浓度约为原先的( ) A.1/81
B.1/820
C.1/1681
D.无法确定
X 10 3.2 Y 3 3 Z 90 待测 W 0 3.2 3.如图是微信热传的“苯宝宝表情包”,苯(化学式C6H6)、六氯苯(化学式C6Cl6)都是重要的化工原料,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苯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为78g
B.六氯苯中碳氯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1 C.苯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16 ×100%
12616D.六氯苯由6个碳原子和6个氯原子构成
4.在甲、乙、丙三种金属中,将甲、丙分别浸入硝酸汞溶液中,只有丙的表面有汞析出;将乙、丙分别放入稀硫酸中,乙溶解而丙不反应,则三种金属活动性顺序为 A.甲>丙>乙 C.乙>丙>甲
B.甲>乙>丙 D.丙>乙>甲
5.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人类的衣、食、住、行都离不开化学。下列 有关叙述不属于化学对人类的贡献的是( )
A.“互联网+”使产业升级换代 B.生产农药化肥,提高粮食产量
C.化学合成药物,保证人体健康 D.用化学合成的纤维制成服装
6.科学家最新发现,通过简单的化学反应,可以将树木纤维素转变为超级储能装置,如图是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该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改变 B.该反应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C.参加反应的X、Y两物质的粒子个数之比为1:1 D.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
7.归纳总结和逻辑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归纳推理正确的是 A.二氧化碳气体和氧气都能用浓H2SO4干燥
B.Na2CO3溶液和NaNO3溶液都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 C.稀有气体可做保护气,则可做保护气的一定是稀有气体 D.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则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8.有一包金属粉末,可能由Mg、Zn、Fe、Al、Ag等金属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取该样品2.4g,加入100g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得0.2gH2和无色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样品中定只含有Mg
B.样品中一定不含有Ag,可能含有Fe
C.无色溶液中溶质总质量量为12g D.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9.6%
9.下列操作中,可能导致配制氯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大的是 A.称取时,将氯化钠置于托盘天平的右盘 B.量取水时俯视读数
C.用已有少量水的烧杯溶解氯化钠 D.转移时,有少量溶液溅出
10.下列物质的化学名称与俗名,对应错误的是 A.汞——水银 B.氧化钙——生石灰 C.碳酸氢钠——小苏打
D.氢氧化钠——火碱、纯碱、苛性钠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4分)
11.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A、B、C中可能为气体的是_____;(填“A”、“B”或“C”)
(2)当B中含有少量A时,提纯的方法是_____;(填“降温结晶”或“蒸发结晶”)
(3)t2℃时,将A、B、C各8g分别加入盛有50g水的烧杯中,充分溶解,测得三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_____。
(4)t2℃时等质量的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所得溶液中大小关系正确的是_____;(填字母) A 三种溶液均饱和 B 溶液质量:C>B>A C 溶剂质量:C>B>A
三、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分)
12.小苏打(主要成分为NaHCO3)中常含有少量氯化钠。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为了测定某品牌小苏打中NaHCO3的质量分数。进行了以下实验:称量样品置于烧杯中,向其中慢慢滴加稀盐酸,至不再产生气泡为止,测得的有关数据如下表所示。
物 质 质量(g) 样 品 9 消耗稀盐酸质量 75.4 反应后溶液质量 80 试计算:(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样品中的NaHCO3质量分数;所得溶液中NaCl的质量分数。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8分)
13.人类社会的文明进步与金属材料的发展关系密切。铁能制成炒锅是利用了铁的______性。铝的金属活动性比铁强,但铝比铁更耐腐蚀,其原因是______。向一定量含有少量硝酸银和硝酸铜的废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则 ①滤渣中一定含有的金属是______。
②硝酸铜溶液和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14.用“〇”和“●”分别表示氢原子和氧原子,如图是氢气与氧气在点燃条件下发生反应的微观模拟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在B图中将相关粒子图形补充完整_______;C中物质属于氧化
物,从微观角度的解释是_____;结合该图示从微观角度解释由B到C变化的实质是_____。 五、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3分)
15.某校化学探究小组为研究氢氧化钠、氢氧化钙两种溶液的化学性质,进行如下实验。
A、D中酚酞均变______色,
说明两种溶液都呈碱性。E中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有______(指示剂除外)。请描述②中的实验现象______。将四支试管内的物质倒入G中混合后得到白色沉淀和无色溶液。则G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______,可能含有的溶质是______。 16.实验室中用一氧化碳还原纯净的Fe2O3粉末.反应后装置中玻璃管内固体粉末由红色全部变为黑色.小明同学认为该黑色固体全部是铁,但小军同学提出了质疑,于是同学们提出查阅资料,寻求真理.
①一氧化碳还原Fe2O3的固体产物的成分与反应温度、时间有关,产物可能是Fe3O4、FeO、Fe ②几种物质的性质
物质性质 颜色 能否被磁铁吸引 Fe 黑色 能 Fe2O3 红色 不能 FeO 黑色 不能 Fe3O4 黑色 能 ③已知反应:Fe3O48HClFeCl22FeCl34H2O,FeCl3溶液呈棕黄色
装置中澄清石灰水的作用是______ .
若撤出装置中点燃的酒精灯可能造成的后果______ .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分) 1、D 【解题分析】
反应后质量增多的物质是生成物,质量减少的物质是反应物,差量是参加反应的质量或生成的质量。X反应后质量减少,是反应物,参加反应的质量是10g-3.2g=6.8g;Y的质量不变,可能是催化剂;W的质量增多,W是生成物,生成6.8g>3.2g,Z是生成物, 的质量是3.2g;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生成的质量是6.8g-3.2g=3.6g;根据分析,该反应是X→W+Z。【题目详解】
A. 根据分析,题中反应为X→W+Z,分解反应的生成物可能是单质,所以W 可能是单质,选项A正确;
B. Y在反应前后质量不变,不能确定其是否是催化剂,因为在有些反应中溶剂水的质量也不变,所以Y可能是催化剂,选项B正确;
C.根据分析,题中反应为X→W+Z,反应物是一种,生成物是两种,符合分解反应的特征,因此该反应是分解反应,选项C正确;
D.根据分析,Z物质是生成物,所以反应后Z物质的质量为90g+3.6g=93.6g,选项D错误。故选D。 2、C 【解题分析】 设稀释前的浓度为1,
0.5mL1=,
0.5mL+20mL4110.5mL1=冲洗第二次后醋酸浓度为=, 410.5mL+20mL1681冲洗第一次后醋酸浓度为=1×故选:C。 3、C 【解题分析】
相对分子质量的单位是“1”,元素的质量比等于各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乘以原子个数之比,元素的质量分数等于要求的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乘以原子个数除以相对分子质量。 【题目详解】
A、苯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为78,故A不正确;
B、六氯苯化学式C6Cl6,碳氯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6):(35.5×6)=12:35.5,故B不正确; C、苯化学式C6H6,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16 ×100%,故C正确;
126+16D、六氯苯化学式C6Cl6,1个六氯苯由6个碳原子和6个氯原子构成,故D不正确。故选D。 【题目点拨】
相对分子质量的单位是“1”,分子构成的物质,只能说1个该分子由几个原子组成。 4、C 【解题分析】
将甲、丙分别浸入硝酸汞溶液中,只有丙的表面有汞析出,说明活动性:丙>汞>甲;将乙、丙分别放入稀硫酸中,乙溶解而丙不反应,说明活动性:乙>氢>丙;则三种金属活动性顺序为乙>丙>甲。故选:C。 5、A 【解题分析】
化学是一门自然科学,研究范围包括:化学合成药物,化肥和农药 的研制,合成纤维的制取。 【题目详解】
A、“互联网+”使产业升级换代,属于信息技术领域研究的范畴,不属于化学研究范畴,故A不正确; B、生产农药化肥,提高粮食产量,属于化学研究范畴,故B正确;
C、化学合成药物,保证人体健康,属于化学研究范畴,故C正确; D、用化学合成的纤维制成服装,属于化学研究范畴,故D正确。故选A。 【题目点拨】
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变化规律的科学,研究对象是物质,研究内容有组成、结构、性质、变化、用途等。 6、C 【解题分析】
由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该反应是碳和氨气在高温的条件下,在催化剂的催化作用下,反应生成了氮气和甲烷。反应的方程式为:3C+4NH3【题目详解】
A、由微观反应示意图可知,化学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发生了改变。A正确,不符合题意; B、所有化学反应都遵循质量守恒定律。B正确,不符合题意;
C、由方程式可知,参加反应的X、Y两物质是碳和氨气,参加反应的粒子个数比为3:4。C错误,符合题意; D、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C。 7、A 【解题分析】
A. 浓H2SO4只能用来干燥不与其反应的气体,二氧化碳和氧气不与浓H2SO4反应,正确;B. Na2CO3溶液呈碱性,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NaNO3溶液呈中性,不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色,错误;C. 稀有气体可作保护气,可作保护气的不一定是稀有气体,也可能是氮气,错误;D. 酸碱之间的反应是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如CO2 + Ca(OH)2 == CaCO3 ↓+ H2O,错误。故选A。 8、C 【解题分析】
A、取该样品2.4g,加入100g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反应后溶液为无色,故样品中一定不含有铁,样品中等质量的金属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的氢气的量铝比镁多,锌比镁生成的氢气少,故可能是锌与铝的混合物,故A错误; B、取该样品2.4g,加入100g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反应后溶液为无色,故样品中一定不含有铁,故错误; C、参加反应的金属的质量为2.4g,金属可能是只有镁,铝铁混合物,铝锌混合物三种情况,硫酸的质量相等,放出氢气的质量为0.2g,故无色溶液中溶质的质量都与生成硫酸镁的质量相等, 故溶质的总质量都是12g,故正确; D、生成氢气的质量为0.2g ,含0.2g的氢元素的硫酸的质量为0.2g催化剂高温2N2+3CH4。
2=9.8g,故硫酸的质量分数为989.8g100%=9.8%,故错误。故选C。 100g9、B 【解题分析】
A、称取时,将氯化钠置于托盘天平的右盘,若使用游码,则称量固体质量偏小,溶质质量分数偏小;若没有使用游码,则称量固体质量正确,溶质质量分数正确;故选项错误;
B、量取水时俯视读数,则实际量取水的体积偏小,导致溶质质量分数偏大;故选项正确; C、用已有少量水的烧杯溶解氯化钠,溶剂增多,溶质质量分数偏小; D、转移时,有少量溶液溅出,溶液配制完成,不影响溶质质量分数; 故选:B。 10、D 【解题分析】
A、汞的俗称是“水银”,不符合题意; B、氧化钙的俗称是“生石灰”,不符合题意; C、碳酸氢钠的俗称是“小苏打”,不符合题意;
D、氢氧化钠的俗称是“火碱、苛性钠”,“纯碱”是碳酸钠的俗称,符合题意。 故选D。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4分) 11、C 蒸发结晶 A=B>C BC 【解题分析】
(1)A、B、C中可能为气体的是C,因为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故答案为:C;
(2)当B中含有少量A时,提纯的方法是:蒸发结晶,因为B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变化不大;故答案为:蒸发结晶;
(3)t2℃时,将A、B、C各8g分别加入盛有50g水的烧杯中,充分溶解,测得三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A=B>C,因为A、B中8g固体都溶解了,C中固体有剩余;故答案为:A=B>C;
(4)t2℃时等质量的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所得溶液中大小关系正确的是:溶液质量:C>B>A,溶剂质量:C>B>A;故答案为:BC。
三、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分)
12、解: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得CO2的质量==9+75.4-80=\"=4.4\" g (1分) 设NaHCO3质量为X,生成的NaCl的质量为Y。则:
NaHCO3+HCl=\"=\" NaCl+H2O+CO2↑ (1分) 84 58.5 44 X Y 4.4g 84:44=\"=\" X:4.4g X==84×4.4÷44
=\"=8.4\" g (1分) 9×100%==93.3% (1分) 样品中NaHCO3的质量分数==8.4÷58.5:44=\"=\" Y:4.4 Y==58.5×4.4÷44
==5.85g (1分) 样品中NaCl的质量=\"=9g\" -8.4 g =\"=0.6\" g (1分) NaCl的总质量==0.6g+5.85g g==6.45g (1分) NaCl溶液中NaCl的质量分数==6.45g÷80×100%==8.1%(1分) 答:(略)
(注:其他解法只要合理,过程清楚,结果正确均应给分) 【解题分析】
分析:根据小苏打(主要成分为NaHCO3)中含有少量氯化钠且NaHCO3能与稀盐酸反应而氯化钠不与稀盐酸反应,结合题意及表格中数据,由质量守恒定律得出CO2的质量,然后根据相关的化学方程式及问答要求按步骤进行计算. 解答:解:由题表格中的测得数据,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得CO2的质量=9g+75.4g-80g=4.4g; 设NaHCO3质量为X,生成的NaCl的质量为Y.则: NaHCO3+HCl═NaCl+H2O+CO2↑ 84 58.5 44 X Y 4.4g
x84═ 444.4gy58.5═ 4.4g44844.4g═8.4g 4458.54.4gy=═5.85g
44解之得:X═
(1)样品中NaHCO3的质量分数═
8.4g×100%═93.3% 9g(2)小苏打(主要成分为NaHCO3)样品中含氯化钠的质量:9g-8.4g=0.6g,则所得溶液中NaCl的质量分数为:
0.6g5.85g×100%═8.1%
80g答:样品中的NaHCO3质量分数为93.3%;所得溶液中NaCl的质量分数为8.1%.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混合物中的某物质参加反应,然后根据相关的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求样品中的某物质质量分数;和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此类型题比较典型,适于中考模拟训练.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8分)
13、导热 铝制品在空气中易与氧气反应生成致密的氧化铝薄膜,阻止反应的进一步发生 银、铜和铁 Fe+Cu(NO3)2=Cu+Fe(NO3)2 【解题分析】
(1)铁能制成炒锅是利用了铁的优良导电性;
(2)铝制品在空气中易与氧气反应生成致密的氧化铝薄膜,阻止反应的进一步发生,起到了保护作用;
(3)由题意可知,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铁>铜>银,铁先和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亚铁和银,若铁仍有剩余会继续和硝酸铜反应生成硝酸亚铁和铜。向滤渣中加入少量的稀盐酸,有气泡产生,说明滤渣中一定有铁,说铁过量,硝酸银、硝酸铜完全反应,说明滤渣中一定有铁、银、铜。滤液中一定有硝酸亚铁,一定不含有硝酸银、硝酸铜; ①滤渣中一定含有银、铜和铁;
②铁与硝酸铜溶液发生置换反应生成铜和硝酸亚铁;化学方程式为:Fe+Cu(NO3)2=Cu+Fe(NO3)2。
14、 物质由同种的分子构成,分子是由两种原子构成,一种是氧原子 每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
构成一个水分子 【解题分析】
(1)由质量守恒定律在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及数目不变可知,在B图中应补充两个氢原子,如下图:
(2)C中物质属于氧化物,由微粒的构成可知,物质由同种的分子构成,分子是由两种原子构成,一种是氧原子; (3)由微粒的变化可知,释由B到C变化的实质是:每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一个水分子。 【题目点拨】
化学反应的实质是分子破裂为原子,原子重新组成新的分子,化学变化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不变,分子的种类一定
改变。
五、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3分)
15、红 氯化钙、氯化氢 产生白色沉淀,溶液仍然是红色 氯化钠、氯化钾 氯化钙 【解题分析】
(1)A、D中酚酞均变红色,说明两种溶液都呈碱性。 故填:红。
(2)E中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有反应生成的氯化钙和过量的氯化氢。 故填:氯化钙、氯化氢。
(3)②中氢氧化钙和碳酸钾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钾,观察到产生白色沉淀,溶液仍然是红色。 故填:产生白色沉淀,溶液仍然是红色。
(4)将四支试管内的物质倒入G中混合后得到白色沉淀(碳酸钙),说明盐酸完全反应,得到无色溶液,说明溶液不显碱性,则G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反应生成的氯化钠和氯化钾,可能含有的溶质是氯化钙。 故填:氯化钠、氯化钾;氯化钙。
16、FeO Fe和Fe3O4 Fe Ⅲ 检验生成物中的二氧化碳 污染环境 【解题分析】
试题分析:将反应后的黑色固体研细后,用磁铁吸引,发现黑色粉末全部能被吸引,则该黑色粉末中不可能含有Fe2O3和FeO;黑色固体粉末的成分有三种情况:猜想Ⅰ:全部为Fe猜想Ⅱ:全部为Fe3O4猜想Ⅲ:Fe和Fe3O4;黑色粉末加入到足量的稀盐酸中,全部溶解,观察现象:①有无色气体产生,证明该固体中一定含有铁,因为铁能够和酸反应生成氢气;②溶液呈棕黄色由上述实验现象,得出上述猜想Ⅲ正确;溶液呈棕黄色,说明该固体中一定含有Fe3O4;装置中澄清石灰水的作用是检验生成物中的二氧化碳;若撤出装置中点燃的酒精灯可能造成的后果是一氧化碳扩散到空气中污染环境。
考点:鉴别物质 物质的性质和变化 基本概念和原理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