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_______ 班级:________ 分数:________
【十分制打分:满分145分,每空1分,算出总分后,除以14.5,保留1位小数,登
记在试卷上。】
1.战国七雄:战国时期,形成了_____________________七个大国,史称“战国七雄”。 2.商鞅变法:
(1)经济:废除_________,开始确立_________制(“废井田,开阡陌”); (2)基层管理:强制大家庭拆散为_________;在民间实行_________; (3)行政管理:普遍推行_________,县的主要官员由_________任免。 (4)军事:奖励_________,剥夺和限制_________。 3、秦朝巩固统一
(1)制度:在中央确立_________制、_________制(中央官制);(2)在地方推行_________,这实现了_________,巩固_________,也是_________取代贵族政治的标志。
(2)秦统一的意义:①结束_________,建立__________________;②疆域:扩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民族:促进了_________,推动了__________________。 4、西汉加强中央集权 (1)政治上:
①在中央设置_________作为决策机构,削弱相权,强化皇权; ②选官制度:实行_________制。 (2)地方行政:①颁布“_________”,加强中央集权,巩固统一。②监察:将全国划
分为13个州部(简称“州”),分设_________,对地方官员进行监察。
(3)思想上:实行罢黜百家、_________的政策。在中央设置_________,建立_________、
郡国学,_________地位确立,儒学成为我国__________________。 (4)军事上:开拓疆域
①北击匈奴,在河西走廊设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郡。 ②丝绸之路(经济):汉武帝派遣_________两次出使_________,开辟了丝绸之路,这大大促进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也成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③设机构:公元前_____年(不是汉武帝时期),西汉设_________,作为管理西域
的军政机构,自此西域进入中原王朝管辖。
5.三国鼎立:(1)魏国:公元____年,_____称帝,定都____,国号魏,____灭亡。(2)
蜀国:_____称帝,定都_____;(3)吴国:_____称帝,定都_____。
6.五胡内迁:五胡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东晋:(1)建立:_____年,_______重建晋朝,史称东晋,定都_________。
(2)政治特点:_________(“王与马,共天下”)。
8.东晋、南朝江南的开发: (1)主要原因:江南相对_____,北人_________,带来了____________和充足_________。 (2)影响:促进了江南地区经济的发展,为我国__________________创造了条件; 9.北魏孝文帝改革:
(1)措施:①将都城从______迁到_____;②实行汉化政策: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意义:①推动了北方_________,缓解了_________;②促进了北魏的
__________________;③为以后北方_________与_________的出现打下了基础。 10.隋唐:
(1)朝代更替:____年,______代周称帝,国号隋,定都_____,_____年,隋灭南陈,
统一全国;____年,______(唐高祖)在____称帝,建立唐朝。
1
(2)唐朝的治世与盛世:唐太宗时期的“_________”与_________统治前期的
“_________”。
(3)隋唐的中央官制——三省六部制:
①_________(哪位皇帝)时,该制度正式创立。
②内容:三省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机构。其中一省下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六部。 ③特点:三省_________,_________
(4)唐朝的民族关系:唐朝前期的统治者实行_________民族政策。 ①突厥:A、东突厥:_________时期,灭东突厥政权,草原各族奉其为“_________”; B、西突厥:_________时期,灭西突厥政权。
②西域:先后设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统辖天山南北(现新疆)。 ③吐蕃(非唐疆):_________、会盟政策。
④东北靺鞨族(音同“漠河”):_________时期_________其首领为“渤海郡王”。
(5)唐的衰亡:_____年,_________导致了_________,大唐由盛转衰。____年,节度
使______废唐建梁,史称后梁,唐王朝灭亡,中国进入_________的分裂时期。
11.中国古代选官制度:
(1)先秦:实行世官制,选官标准是_________。
(2)汉代:实行_________制,选官标准是_________。
(3)魏晋南北朝:实行_________制,选官标准是_________。
(4)隋唐→清朝:实行_________制,选官标准是_________,这使出身_________的读书
人通过________________参与政权,扩大_________,也提高官员_________,加强_________。 12.唐朝的赋税制度
(1)唐初:实行_________制; (2)唐中期:实行两税法:
①背景:唐中期以后,_________严重,_________制遭破坏,_________制难以维持,
国家财政紧张。
②提出者和实施者:_________和唐德宗 ③内容:A、每户按人丁和_____缴纳_____,按田亩缴纳_____,取消租庸调和一切杂税、杂役。B、一年分_________和_________两次纳税。 (3)影响:
①简化_________,扩大_________,保证国家的财政收入;
②改变了自战国以来以_________为主的赋税制度,减轻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艺术科技
(1)书法:东晋书法家_________,人称“_________”,其代表作《兰亭集序》。 (2)绘画:①东晋:_________“以形写神”,代表作《洛神赋图》和《女史箴图》;
②唐:_________,人称“画圣”。
(3)科技: ①北朝_________的《_________》,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
②西晋_________,绘制出《禹贡地域图》,并提出绘制地图的方法; ③唐朝_________,测算出了地球子午线长度。 ④唐朝,_________印刷术出现
⑤唐朝孙思邈,完成医学名著《_________》;
唐高宗时的《_________》,是世界上最早由国家颁行的药典。
2
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2单元默写练习
1.战国七雄:战国时期,形成了齐、楚、燕、韩、赵、魏、秦七个大国,史称“战国
七雄”。
2.商鞅变法:
(1)经济:废除井田制,开始确立土地私有制(“废井田,开阡陌”); (2)基层管理:强制大家庭拆散为个体小家庭;在民间实行什伍连坐; (3)行政管理:普遍推行县制,县的主要官员由君主任免。 (4)军事:奖励军功,剥夺和限制贵族特权。 3、秦朝巩固统一
(1)制度:在中央确立皇帝制、三公九卿制(中央官制);(2)在地方推行郡县制,这实现了中央集权,巩固统一,也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标志。
(2)秦统一的意义:①结束分裂,建立统一的多民族国家;②疆域:扩大帝国规模,
为历代疆域版图奠基;③民族:促进了民族交融,推动了国家政治、经济的发展。
4、西汉加强中央集权 (1)政治上:
①在中央设置中朝/内朝作为决策机构,削弱相权,强化皇权; ②选官制度:实行察举制。 (2)地方行政:①颁布“推恩令”,加强中央集权,巩固统一。②监察:将全国划分为
13个州部(简称“州”),分设刺史,对地方官员进行监察。
(3)思想上: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策。在中央设置五经博士,建立太学、郡
国学,儒学独尊地位确立,儒学成为我国封建社会主流思想。 (4)军事上:开拓疆域
①北击匈奴,在河西走廊设立酒泉、武威、张掖、敦煌四郡。 ②丝绸之路(经济):汉武帝派遣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开辟了丝绸之路,这大大促进了西域与中原政治经济文化联系,也成为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纽带。 ③设机构:公元前60年(不是汉武帝时期),西汉设西域都护府,作为管理西域的
军政机构,自此西域进入中原王朝管辖。
5.三国鼎立:(1)魏国:公元220年,曹丕称帝,定都洛阳,国号魏,东汉灭亡。(2)
蜀国:刘备称帝,定都成都;(3)吴国:孙权称帝,定都建业。
6.五胡内迁:五胡指的是匈奴、羯、氐、羌、鲜卑。
7.东晋:(1)建立:317年,司马睿重建晋朝,史称东晋,定都建康。
(2)政治特点:士族专权(“王与马,共天下”)。
8.东晋、南朝江南的开发:
(1)主要原因:江南相对安定,北人避战南迁,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充足劳动力。 (2)影响:促进了江南地区经济的发展,为我国经济重心的南移创造了条件; 9.北魏孝文帝改革:
(1)措施:①将都城从平城迁到洛阳;②实行汉化政策:穿汉服、说汉语、改汉姓、
定门第,通婚姻
(2)意义:①推动了北方民族融合,缓解了民族矛盾;②促进了北魏的经济发展和社
会繁荣;③为以后北方统一南方与隋唐盛世的出现打下了基础。 10.隋唐:
(1)朝代更替:581年,杨坚代周称帝,国号隋,定都长安,589年,隋灭南陈,统一
全国;618年,李渊(唐高祖)在长安称帝,建立唐朝。 (2)唐朝的治世与盛世:唐太宗时期的“贞观之治”与唐玄宗统治前期的“开元盛世”。
3
(4)隋唐的中央官制——三省六部制:
①隋文帝(哪位皇帝)时,该制度正式创立。
②内容:三省为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分别为决策、审核、执行机构。其中一省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 ③特点:三省分工明确,相互制约
(4)唐朝的民族关系:唐朝前期的统治者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
①突厥:A、东突厥:唐太宗时期,灭东突厥政权,草原各族奉其为“天可汗”; B、西突厥:唐高宗时期,灭西突厥政权。
②西域:先后设置安西都护府、北庭都护府,统辖天山南北(现新疆)。 ③吐蕃(非唐疆):和亲、会盟政策。
④东北靺鞨族(音同“漠河”):唐玄宗时期册封其首领为“渤海郡王”。
(5)唐的衰亡:755年,安史之乱导致了藩镇割据,大唐由盛转衰。907年,节度使
朱温废唐建梁,史称后梁,唐王朝灭亡,中国进入五代十国的分裂时期。
11.中国古代选官制度:
(1)先秦:实行世官制,选官标准是血统。 (2)汉代:实行察举制,选官标准是德、才。
(3)魏晋南北朝:实行九品中正制,选官标准是家世/门第。
(4)隋唐→清朝:实行科举制,选官标准是考试成绩/才能,这使出身中下层的读书人通
过相对公平的考试参与政权,扩大统治基础,也提高官员文化素质,加强中央集权。 12.唐朝的赋税制度
(1)唐初:实行租庸调制; (2)唐中期:实行两税法:
①背景:唐中期以后,土地兼并严重,均田制遭破坏,租庸调制难以维持,国家财政紧
张。
②提出者和实施者:杨炎和唐德宗
③内容:A、每户按人丁和资产缴纳户税,按田亩缴纳地税,取消租庸调和一切杂税、杂役。B、一年分夏季和秋季两次纳税。 (3)影响:
①简化税收名目,扩大收税对象,保证国家的财政收入;
②改变了自战国以来以人丁为主的赋税制度,减轻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 13、艺术科技
(1)书法:东晋书法家王羲之,人称“书圣”,其代表作《兰亭集序》。
(2)绘画:①东晋:顾恺之“以形写神”,代表作《洛神赋图》和《女史箴图》;
②唐:吴道子,人称“画圣”。
(3)科技: ①北朝贾思勰的《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
②西晋裴秀,绘制出《禹贡地域图》,并提出绘制地图的方法; ③唐朝僧一行,测算出了地球子午线长度。 ④唐朝,雕版印刷术出现
⑤唐朝孙思邈,完成医学名著《千金方》;
唐高宗时的《唐本草》,是世界上最早由国家颁行的药典。
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