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也。——孙武
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是极其可贵的。没有这种自尊心和自信心的民族可能灭亡,而具有民族自豪感和胜利信心的民族则是不可战胜的。——金日成
赢得核战争的方法是确保它永远不会发生。——奥马尔
我们要有忧患意识,没有一个巩固的国防,没有一支强大的军队,我们就不可能一心一意搞经济建设。我们的国防实力越强大,我国的安全和完成统一大业就越有保证。——江泽民
第一节 国家安全概述
国家的生存与发展,最离不开的是安全。国家安全是国家全部活动的基础和前提,也是一个国家的民众所追求的最基本的目标之一。古今中外的实践表明,安全利益是国家利益、民族利益也就是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集中体现。但要切实维护国家安全,首先必须要有一个正确的、符合实际的安全观。跨入21世纪的中国必须以现实和发展的眼光慎思目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国家安全形势,居安思危,在战略上和战术上作好应有的准备,以维护国家安全。
一、国家安全的概念
安全观就是对安全问题的观点、看法及由此形成的系统理论。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对安全环境和安全威胁的判断,对安全性质和安全利益的认识,对安全战略和安全目标的确定,以及对寻求和维护安全的途径、方式的选择。
国家安全作为一种对国家安危状态的描述,以及为维护国家安全所采取的措施,古已有之。但“国家安全”这个概念的现代用法最早出现在美国作家李普曼1943年的著作《美国外交政策》中。二战结束后,这个提法才成为国际政治中一个常用的标准概念。国家安全就是不存在危险或不存在对国家的威胁,表现在主观上不恐惧、客观上不受威胁。
二、国家安全的分类
国家安全可以分成传统安全与非传统安全(新安全)两大类。
传统安全指涉及一个国家领土和主权完整的主要问题。其基本理论是以军事安全为核心,国家政治安全,国家意识形态为主要内容。强调军事实力是衡量一个国家实力强弱最重要的标准。在传统安全观指导下,各国均把国家军事力量视
为维护国家安全的基石。由此,我们不难理解国际社会,尤其是在冷战时期美苏两极争霸格局中为什么会长期存在着恶性循环的军备竞赛。
传统安全以外其他涉及安全的问题统称为非传统安全问题,主要是指保证资源供给与维护生存环境,即维护人的生存权和发展权。“人”的安全成为非传统安全问题中最为突出的因素。20世纪70年代石油危机使日本深感能源供给的变化对像日本这样的资源短缺的国家的威胁。日本于1977年提出“综合安全”的概念;20世纪80年代初由瑞典首相帕尔梅主持的非政府组织“裁军与安全问题独立委员会”提出,并很快被联合国接受和倡导的“共同安全”;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由美国布鲁金斯学会提出并系统阐发,同时被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接受的“合作安全”,都是非传统安全。非传统安全在国家安全中处于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国家安全不是一个封闭系统,而是一个开放系统,国家安全既具有内包性,也具有外涉性,在内包国民安全、经济安全、政治安全、军事安全、文化安全、科技安全等内容的同时,又外涉他国安全、地区安全、国际安全、全球安全,甚至社会之外的自然环境。维护国家安全,既可能涉及军事问题,也可能涉及政治、经济、文化、人口、科技和环境等问题。
三、国家安全观的发展
传统安全观是在革命与战争的时代形成的,它主要从政治、军事、外交角度去判断安全环境和安全威胁,认识安全性质和安全利益,确定安全战略和安全目标,以选择寻求和维护安全的途径方式。突出的是军事安全。人类曾经历无数次战争,最近100年更是经历两次世界大战和40年冷战对峙的磨难。在冷战时期的核恐怖下,军事安全被各国视为生存的第一需要。
但武力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争端与矛盾。冷战的最终结果向人们证实,军事上的强大只是暂时的,经济上、科技的强大才是持久稳固的。大国之兴起,始于制度的先进、经济和科技的发达;大国之衰落,则归于制度、经济、科技的相对落后。如从疆域来说,英国本土很小,但它直至20世纪30年代仍然是名副其实的世界大国。日本、美国同样如此。所以大国不是以疆域大小区分,主要指标是制度和综合国力。在以和平与发展为主题的当今时代,传统的安全观已越来越不适应时代的变化,国家之间的冲突或战争往往由非传统安全因素所引发,
如金融危机、石油危机、环境污染、恐怖袭击、疾病传播等。现代意义上的“威胁”和“安全”,其内涵和外延均已大大扩展,由此引起安全性质、安全利益、安全战略、安全目标,以及寻求和维护安全的途径诸因素也都发生了相应的变化。
第二节 新安全观的特点
冷战后的国家安全问题越来越趋向于高度的综合,它已不局限于军事领域,在相当程度上是军事领域之外的问题。因而新安全观有与传统安全观不同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安全内涵的综合化
传统的安全与军事安全几乎是同一个意思。新安全观从本质上讲是一种综合安全观,即把国家安全看成为一个由多种要素构成的,随时间和环境而变化的综合安全系统。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国际竞争的基本态势的变化,国家安全已经越过了以政治、军事等基本要素为主的时代,进入了以政治、军事、经济、科技、生态、社会、文化等多要素共同发挥作用的综合安全时代。新安全是包括政治安全、军事安全、经济安全、科技安全、信息安全、文化安全、社会安全等在内的综合安全。
1、军事安全
军事安全是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首要问题。军事实力的强弱直接关系到一国在国际上的地位和影响。保持必要的军事实力是抵御外来侵略的保证,也是维护世界和平和稳定的基础。因此,军事安全是各国关注的一件大事。尽管以军事安全为主要内容的传统安全观已发生变化,以政治、军事为主要内容的国际竞争让位于以经济科技为核心的综合国力的竞争,但并不意味着军事安全不重要。近年来,军事因素的作用再度凸现。
重订和新签的军事安全合作条约或协议增多。1996年4月克林顿访日发表《日美安保联合宣言》,同年7月佩里访澳签署《澳美21世界战略伙伴关系》声明。美纠集日本、韩国、台湾建立“战区导弹防御系统”。北约内部改革进程中,
批准成立多国多兵种特遣部队,提出了北约21世纪战略新概念,彻底改变了北约的防御性质。
大国或集团以军事手段干预地区事务和别国内政近年来有增无减。1996年3月针对我国在台湾海峡举行军事演习,美出动两个航母编队赶赴现场显示武力,对我国施压。美、英多次发射巡航导弹或出动飞机袭击伊拉克。尤其是1999年4月,以美国为首的北约绕开联合国,悍然对主权国家南斯拉夫联盟进行长达78天的狂轰滥炸。
频繁举行军事演习。其中有些是一般常规的例行军事演习,但有些则是有针对性的非例行演习,深具政治含义和战略象征意义。
各国更加重视加强质量建军和国防建设。冷战结束以来军费开支下降的势头趋于停止,高技术军备发展势头有增无减。在超级大国和大的军事集团以种种借口恣意干涉别国内政的事件愈演愈烈的形势下,对有可能遭受类似侵害的国家来说,军事安全更加突出。军事安全是维护国家综合安全的重要手段和基本保证。
2、经济安全
经济安全是指主权国家的经济发展、经济利益不受外部或内部的威胁和侵害而保持稳定、均衡和持续发展的状态。经济利益是国家、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在诸种国家利益中居于最主要地位。
在国家经济相对封闭的情况下,国家只要守住大门,经济就可以不受干扰地运行。但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经济联系与依赖越来越紧密,任何国家的经济都要受到世界市场的影响。在这种情况下,国家仅仅守住国门是不够的,它还要保住国内的经济不受外界任何不利因素的打击。有关国家间就贸易摩擦而展开的谈判,就是各自维护经济安全的体现。美国总统克林顿上台后即把经济安全置于对外政策的首位,强调要“以发展经济来保证美国在国际上占据强国地位”。德国则强调“经济是德国的命运,经济实力将决定德国在今后世界上的政治地位”。维护国家经济安全是国家稳定发展、与各国展开正常交往的基石。经济安全的主要目的是不断增强自己的经济实力,同时以经济实力为手段来获取政治、军事安全。
3、政治安全
政治安全主要是指在世界形势大动荡的冲击下,本国现行政治制度运行是否会突然中断。政治安全的目标就是维护一定的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原有基本结构和基本性质,及时有效地解决社会张力,清除不安定因素,防止政治动乱,保证政治运作的秩序性、规范性和连续性。一定的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等要素对任何国家来说,都是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的。
冷战结束后,经济安全在国家安全战略中的地位明显上升,但政治安全仍是各国特别是大国国家安全战略的重要内容。美国总统克林顿上台之初,一方面把“经济安全”突出为其对外战略三大支柱之首位;但另一方面,他在对外政策实践上,却仍非常重视政治安全问题。俄罗斯在国内面临各种危机,尤其是经济实力大为下降的情况下,仍把重振和恢复大国地位作为其对外战略追求的主要目标。社会主义国家要坚持自己的社会制度,而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亦要坚持自己的社会制度。保持国家的政治稳定,对政治安全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政治稳定决定政治安全。任何一个国家,只有坚持它的基本社会政治制度和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的前提下,才有可能更好地发展本国经济和谋取对外经济利益。
4、科技安全
科学技术知识将是最宝贵的资源和生产要素。一个国家创造知识和应用知识的能力已经成为影响其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科学技术直接成为国际关系中的重要武器与筹码,成为政府掌握的维系国家安全和发展的最重要的战略资源。世界各主要国家更是将知识及其各种载体,如知识产权、关键技术、专利许可、科技人才等,当作参与国际竞争的重要武器。知识的这些形态和载体常常还没有与武器、军备、经济增长发生直接的联系,就被拿来作为政治斗争与国际竞争的工具。在知识经济条件下,科学发明和技术创新及产生这些发明的实力和潜力本身都成为国际政治斗争的工具,成为为国家获取政治利益、经济利益和军事利益的重要武器,因此,必须进一步提高对科学技术在国家安全中的地位与作用的认识,将科技安全作为国家安全的独立的、重要的组成部分加以研究和保护。当代科学技术在国家政治、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强。科技安全越
来越决定国家安全的总体状态。科技安全不仅自身成为国家安全的独立的基本要素,也是影响政治、军事、经济等其他要素的关键因素,是国家安全诸要素中最关键、最核心的要素。
5、信息安全
随着现代技术的发展,人类即将迈入一个全新的信息社会。人类社会生产和生活愈益离不开信息技术和信息。而信息安全与否,直接牵动着国家的安全。目前,信息安全最主要的威胁来自於技术系统本身,如计算机软件设计缺陷、计算机病毒和黑客等。在战争中,信息战已经非常重要。互联网的存在为信息战提供了非常好的技术平台。根据美国国防部信息系统局对国防部信息系统进行的3800次模拟入侵结果来看,入侵成功率为65%,而被发现的概率仅为4%。对已发现的入侵能及时通报的只有27%,能做出积极防护反应的还不到1%。。
6、生态安全
生态环境的变化同样使得国家是否安全成为重要问题。2003年发生在中国部分地区的“非典”疫情,使人民的生命安全受到了极大的威胁,同时也干扰了正常的社会秩序,对中国和中国人的安全观念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和影响。“非典”对中国“人”个体生命发展的威胁引发局部性恐慌和社会失序,成为影响安全的重大事件,并上升为威胁国家安全。“非典”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十分明显,尤其是旅游业、旅馆业、交通运输业、零售业、餐饮业、文化娱乐业、会展业等。
此外,文化安全、资源安全、粮食安全、金融安全以及与跨国犯罪、核扩散、民族冲突、跨国移民有关的问题等等都成为安全的重要内容等。新的安全在范围上很广,内容复杂得多。新安全观认识基础的要点之一,是当代国家安全构成要素的多元化,而且构成国家安全的要素具有演变性。国家安全各种要素及其对国家安全的影响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在不断演变的,不同时期可能会有不同的核心要素,各要素之间的关系也在不断变化。
二、安全机制多样化
不同的安全机制体现了不同的安全观。冷战时期,各国往往采用集体安全机制来维护国家安全。集体安全是一种传统的多边安全概念和机制,是一种从整体
角度防止或控制战争的国际制度。它产生于第一次凡尔赛和会。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空前的大劫难。出于对这种难以忍受的世界大战的深恶痛绝,人们在劫难之后迫切要求杜绝战争,消除再次发生大战的可能性。这一普遍的希望呼唤着一种新的精神和观念,集体安全应运而生。集体安全是一种控制性作用机制,它强调的是合作、有组织性,其过程的可把握性日益提高。在集体安全体系内,任何一个会员国所受到的侵略就是对所有成员的侵略,并且将受到绝对优势力量的反击。集体安全的根本意图,在于防止战争,维护和平,因此,它否定旧的集团对立。集体安全机制作用的发挥依赖于一定的组织,强调依靠组织的力量来维护安全。集体安全体系既可以是全球性的,也可以是区域性的。国际联盟是集体安全思想的第一次重要实践,为的是使战争成为过去,但国际联盟没有能够如预想的那样制止侵略或对侵略行为作出有力的反应。国际联盟建立之后又发生了一场比一战更为惨烈、涉及国家范围更广、破坏程度更大的世界大战。国际联盟作为一种集体安全机制,缺乏维护和平、制止战争的能力。二战后建立的联合国也是集体安全思想的结果。联合国宪章继承了集体安全的思想,并且在组织制度上有所发展。较之国际联盟,联合国加强了它在和平遭到破坏的地方进行干预的能力,同时又加强了大国的权力,赋予五大国以否决权。但在冷战时期,由于两大军事集团的对峙,联合国遭到了与国际联盟类似的命运,即它的软弱无力和无足轻重。冷战时期被广泛采用的集体安全机制,在各国仍为主权国家的情况下,其致命的缺陷表现在内部面临冲突威胁时,为解决冲突而采取的协调一致的集体行动难以实施。正是集体安全机制自身的缺陷,导致集体行动陷入困境。在此情况下,就十分需要有新的、更有效的安全机制。
美国等西方国家沿袭冷战时期的集体安全观。主要表现是继续扩大军事集团,强化军事同盟,谋求自身和少数几个同盟国之间的“绝对安全”。美国在亚太推行的安全观是冷战思维的继续,它立足于强化战争机器,迷信使用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胁,准备用军事手段来解决国际争端。它将自己的安全疆界超越本国的领土范围,而设立在别国的国界之外甚至领土之内。突出的例子是,美国进一步强化其在本地区的军事存在和双边军事同盟,加大联合军事演习的力度,推动研发并计划在东
亚地区部署战区导弹防御系统,与日本签订《面向21世纪的日美安全同盟联合宣言》,重新修订《美日防卫合作指针》,以及日本确定“周边事态法”等。这种安全观从本质上来说是一种扩张型的,它追求的是一种零和效应,即以损害他国的安全利益为代价来换取自身的安全。它可能给本国或少数同盟国带来相对安全,但给大多数同盟国之外的国家带来的却是猜疑、警觉甚至敌意,这只能从整体上加剧本地区的紧张局势和国家之间的不信任感,最终又反过来损害始作俑者的安全利益。
新安全观机制。新安全观认为,随着高度依存的世界体系的逐步形成,国家的安全已日益带有国际乃至全球安全的色彩,因此,国际社会只有通过合作而不是对抗、多边而不是单边的手段才能共同解决这一问题。这就是新的安全机制——“合作安全”、“共同安全”。它是指一个地区或全球所有国家在安全事务上的合作,使各个国家的安全都得到保障。合作安全从提出者的设想以及至今为止的实践来看,具有以下特点:
第一,它强调成员国之间防御政策和计划的透明度,以利于彼此协调;第二,它不明显针对第三国,没有既存的敌人,而是使彼此都有安全感,都感到对方对己方没有威胁之意;第三,它强调成员国间的平等关系,不要求支配性军事大国的协调领导,也不认为霸主国家能确定议事日程或规则,彼此互不干涉,通过互相信任、加强合作来谋求共同安全;第四,它不赋予军事以特殊地位,也不认为军事冲突或暴力是对安全的唯一挑战;第五,它认为国家是主要的行为者,但不排除非国家行为者(不管是制度化的还是较为特别的跨国行为者和非政府组织)在管理和促进安全方面可以扮演关键角色;第六,它也不明确地要求创立正式的机构或机制,但也不反对。合作安全承认国家利益的首要性、各国保卫领土的现实、各种利益互相竞争甚至互相冲突的不可避免,以及国家、地区和全球事务日益加深的互相作用和渗透。合作安全承认双边关系可能继续是(至少在短期内)国家确保其在国际社会中地位的主要手段。显然,这种合作安全是与冷战后世界发展趋势相适应的,是一种较之集体安全更为清晰、更为灵活的概念。
当然我们也必须看到合作安全尚存在明显的不足:第一,由于合作安全尚未真
正形成一种内在机制,只是一种随机的、非正式的和灵活的过程,这就有可能导致“囚徒困境”和“共同回避”问题,从而引发争执、怀疑,最终影响地区安全。第二,合作安全并不能消除有关国家的不信任感。合作安全的精神是确信所有国家真正参与并真正顺从,这需要引导有关国家的自愿性顺从,以及用谨慎的规则来进行安排。但实际上这种自愿性顺从是很难实现的。由于国家利益是各国制定对外政策的依据,也是各国国际行为的动因,因此在涉及到国家根本利益时,各国不会轻易作出让步。如南沙问题,虽然有关方面加强了交流、协商、谈判,但分歧依然存在,危险并未完全消除。可见,合作安全的功能发挥依然是有限的。第三,合作安全并不能应付突发事件。如亚洲金融危机发生后就没有得到有关各方共同的、及时有效的处理。但这些尚存的不足并不能掩盖合作安全呈现出的较强生机和光明的发展前途。20世纪的历史表明,建立合作性的世界秩序,是比集体安全机制更为可取和有效的维护国际和平的途径。
三、安全主体的多元化
在传统安全观中,安全的主体是国家,至于其他安全主体则较少被提及,起码不占主导地位。新安全观也承认,在当今世界中,民族国家仍然构成国际社会的主干部分,也是最有力量、最具影响的部分;但是,新安全观又强调,目前安全主体已不再局限于国家,而是扩大到了个人、群体、集团、社会乃至全球,它们都已成为安全的主体。
四、安全威胁复杂化
冷战时期,对于国家安全的威胁往往强调外部因素,特别是外部的军事因素。冷战后,随着国际局势的变化,交通和通讯技术的迅速发展和经济全球化,各国或地区面临的直接外部威胁下降,安全威胁的来源更为复杂。
1、强权政治构成的威胁
冷战结束后,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尚未确立。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图谋主宰世界,挥舞“新干涉主义”的旗帜,以人权高于主权为借口,对其他主权国家采取包括军事手段在内的干涉措施。与此同时,西方国家通过对国际体制的制度控制,包括对国际分工生产体系、国际贸易体系、国际货币金融体系的垄断,推行制度
霸权,使广大发展中国家在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这一切对发展中国家的国家安全无疑是巨大的威胁。
2、经济全球化负面的影响
科技革命的成果及经济全球化在为巨额资金在全球大规模流动创造条件的同时,也为金融危机播下了祸根。信息技术的广泛运用,可使巨额资金变成电子信息,迅速流动于全球各个角落,使各国建立在国民经济活动基础上的原有监管标准和措施因难于适应,失去相应的控制力,由此酿成金融危机;金融流动工具的不断创新,加大了国际金融活动投机性和易变性,由此增加了国际金融不稳定和危机出现的频率;国际金融资本以对国际金融、目的国经济和政治的熟谙,增大了它对世界经济的影响力,它再同资金数量庞大、投机性强的跨国公司结合,更加强了其垄断地位,并成为国际金融中严重的破坏力量;跨国公司以谋求超额垄断利润为目标,采取种种手段进行投机,使其破坏力大大增长;贸易和投资自由化的发展也增大了世界市场受冲击的风险性;等等。
3、环境问题日益突出
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地球环境的变化已经无法完全按照自身的“自然轨迹”运行,而是越来越展现出一种不确定的特点,环境危机愈演愈烈,人与自然的对立日益加深,由此导致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以及各国的国家安全面临空前严峻的挑战和威胁。主要表现在:
(1)污染。包括有毒污染和酸雨,还有全球气候变暖和臭氧破坏。现代产业革命一方面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另一方面又增加了环境污染,人类将面临严重后果。
(2)资源枯竭。包括第一类资源即可再生资源枯竭,如水资源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可再生资源中土地退化、土壤流失以及森林减少非常严重。第二类资源即不可再生资源枯竭,包括石油、煤及其他矿物枯竭,其危害性也是不容轻视的。
(3)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扩散。冷战结束后,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扩散成为影响世界力量平衡和稳定的一个重要因素。出于国家安全、国际威望和国内政治
的考虑,某些国家竭力发展核武器,如印度、巴基斯坦先后进行多次核试验,宣称自己是核国家。核扩散将增加发生核战争的概率。1999年6月,被舆论称为“1971年第三次印巴战争以来最严重危机”的格尔吉尔冲突发生后,印巴双方均有官员公然声称,如果国家安全受到威胁,将动用核武器。如果核材料落入恐怖组织手中,对国家安全的影响可想而知。此外,生化武器的扩散以及具有大规模杀伤性能力的常规武器的扩散均对有关国家安全和世界和平构成威胁。
(4)人口增加对地球生态系统的压力。据统计,目前世界人口已达60亿。人口的大量增加使地球面临着是否有足够的资源来养活如此众多的人口问题。而且人口增长过快的地方往往是那些人口已经过多、经济不发达和资源贫乏的国家。世界人口的过快增长对脆弱的地球生态系统形成了极大的压力。
(5)种族、宗教矛盾和冲突。由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日益突出,种族、宗教冲突处理不好可能引发内战进而导致国家可能的分裂。波黑问题、科索沃问题都是因民族矛盾引起的,后来被大国集团加以利用为其世界战略服务,进行军事干涉,直接威胁到南斯拉夫和有关国家的安全。
(6)能源问题。所有工业化国家的生产、运输、照明和供暖均依赖能源,因而世界对能源的需求随着越来越多的国家推进工业化进程而不断增加。中东地区是发达国家所需石油的主要供给地。由于石油属于不可再生资源,世界对中东石油需求量的增加将加速中东石油资源的枯竭。在人类开发出新的廉价替代能源之前,各国围绕对能源的争夺将日趋激烈,并可能由此引发冲突。
(7)跨国犯罪。如贩毒和恐怖主义行为等,由此导致的犯罪和暴力会严重侵蚀国家政府有效统治的能力。
(8)日趋频繁发生的洪水、干旱以及地震、火山爆发等环境灾害对人类已构成越来越大的威胁,它们对人口及国家经济安全会造成严重影响。此外,工业事故,如化学品的制造、储藏、运输以及核反应堆亦影响到国家安全。
可见,不仅是国家间的冲突和战争这些人们熟知的外部因素对国家安全构成直接威胁,现时代对国家安全构成威胁的因素是多方位、多层次的。正如有学者所言,“非传统安全的威胁具有多元性、多边性和复杂性的特点”,“一国面临的
威胁不再是单一的、不再局限于一国范围,造成这种安全威胁的既有国家角色,也有非国家角色,既有可能是单一国家,也有来自地区和多边范围,其影响可能极具破坏性和毁灭性”。
第三节 中国的新型安全观
一、中国倡导新型安全观
由于近半个世纪的东西方两极的对峙,对抗安全观、集团安全观、单边安全观和绝对安全观占主导地位。这些安全观都是以冷战思维为特征的,不结盟就是对抗,非友即敌,靠使用武力或威胁使用武力求和平,力图把自己的安全建立在对方的不安全之上,导致国际争端连绵不断。而中国政府摒弃冷战思维,倡导新型安全观。中国政府充分认识到,世界是丰富多彩的,世界各种文明和社会制度应长期和平共处,在一个相互依存程度越来越高的世界上,安全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只有通过积极的合作才能确保相互安全。中国在吸收现有的共同安全、相互安全、合作安全、综合安全和集体安全等安全观合理因素的基础上提出新型安全观。中国新型安全观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在《联合国宪章》、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及其它公认国际关系准则的基础上开展合作,充分发挥联合国的主导作用;
——通过谈判和平解决领土、边界争端和其他有争议的问题;
——本着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原则,改革和完善现有国际经济与金融组织,寻求共同繁荣;
——除防止外敌入侵、维护领土主权完整等传统安全领域外,重点对打击恐怖主义、跨国犯罪等非传统安全领域予以关注;
——根据公正、全面、合理、均衡的原则,在各国普遍参与的基础上,实行有效的裁军和军控,防止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维护现有国际军控与裁军体系,不搞军备竞赛。
中国新型安全观的核心是“互信、互利、平等、协作”。
互信,是指超越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异同,摒弃冷战思维和强权政治心态,互相信任,互不猜疑,互不敌视。各国应经常就各自安全防务政策以及重大行动展开对话与相互通报。
“互利”,是指顺应全球化时代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互相尊重对方的利益和安全,在实现自身安全、利益的同时,兼顾他国利益、安全,实现共同安全、实现双赢。
“平等”,是指国家无论大小强弱,都是国际社会的一员,应相互尊重,平等相待,不干涉别国内政,推动国际关系的民主化。
“协作”,是指以和平方式进行协调,解决争端,并就共同关心的安全问题进行广泛深入的合作,消除隐患,防止战争和冲突的发生。 新安全观的合作模式应是灵活多样的,包括具有较强约束力的多边安全机制、具有论坛性质的多边安全对话、旨在增进信任的双边安全磋商,以及具有学术性质的非官方安全对话等。促进经济利益的融合,也是维护安全的有效手段之一。
中国新型安全观中,互信是基础,互利是目的,平等是保障,协作是途径。具体而言:它的政治基础是遵守《联合国宪章》、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其他公认的国际关系准则;它的经济保障是互利合作、共同繁荣;它的实施途径是在平等基础上的对话、协商和谈判。总之,新型安全观强调以和平手段解决国际争端,强调防务的自卫性、自主性和本土性,反对以任何借口和手段干涉他国内政。这种安全观追求的是一种双赢效应,即在维护自身安全的同时,也注意到他国的安全利益,并不以损害他国的安全与稳定来换取自身的安全与稳定。这种安全观是一种和平共处的共同安全观。
二、中国实践新型安全观
(一)中国一直致力于倡导新安全观
中国是新安全观的积极倡导者。1996年,中国就曾根据时代潮流和亚太地区特点,提出应共同培育一种新型的安全观念,重在通过对话增进信任,通过合作促进安全。近年来,中国领导人在多边、双边场合多次呼吁树立新安全观。江泽民就指出:“维护和促进世界持久和平与安全,必须推动建立和平稳定、公正
合理的国际政治新秩序,彻底摒弃冷战思维,建立适应时代要求的互信、互利、平等、合作的新型安全观。”2003年5月至6月间,胡锦涛同志在其作为国家主席的首次出访中,再次强调新安全观的重要意义。在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演讲时,他指出:“我们应该树立互信、互利、平等和协作的新安全观。历史和现实反复证明,武力不能缔造和平,强权不能确保和平。只有增进互信,平等协商,广泛合作,才能实现普遍而持久的安全。”在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莫斯科会议上讲话时,他强调:“中国主张树立新型安全观,以互信求安全,以对话促合作。军事手段可以赢得一时的胜利,但不会带来持久的安全”,还指出,应“毫不动摇地支持‘互信、互利、平等、协作、尊重多样文明、谋求共同发展’的‘上海精神’”。
(二)中国一直致力于实践新安全观
我国在实际行动中,也是积极实践者。新安全观已成为中国对外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种安全观在该地区的范例有:官方(或第一轨道)的东盟地区论坛(ARF);非官方(或第二轨道)的亚太安全合作理事会(CSCAP),亚洲相互协作与建立信任措施会议(CICA),东北亚合作对话会(NEACD);多边的“10+3”,“上海五国”和“四方会谈”;双边的中俄、中印在边境地区建立信任措施的协定,中俄、中美首脑宣布不将各自的战略核武器瞄准对方并开通首脑热线的决定,中美之间签署的《关于建立加强海上军事安全磋商机制的协定》,中日之间的双边安全对话等。通过这些政府和民间的安全合作和对话,增进了各国相互之间的了解与信任,促进了本地区的和平与稳定。根据新的安全观,在国防方面,我国奉行了三项新的国防对策:
其一,努力实现大国关系“伙伴化”。我国从1996年与俄罗斯建立“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开始,相继与法国建立“长期的全面伙伴关系”;与美国建立面向21世纪的“建设性战略伙伴关系”;与德国达成面向21世纪的全面合作关系的共识;与英国建立长期的、基础广泛的关系;与日本建立相互信任、长期稳定的和平友好关系。
其二,努力实现各国之间“求同存异”。本着“求同存异”的思想,我国已在中国北方长达7000多公里的边境地区初步建立了安全带和信任带;中越边境这个昔日硝烟弥漫的战场,今天已变成了红火热闹的边贸市场。
其三,努力实现经济活动“国际化”。世界上流行一句名言:“国境线上没有货物流动,就会有军队出没”。江泽民主席自1993年与克林顿总统在西雅图首次会晤以来,几乎年年与之探讨发展中美正常贸易关系问题。前美国总统克林顿曾深入中西部农村,站在由稻草搭成的台子上动员农民去说服参、众议员们,要从经贸实惠上升到国家安全和战略利益的高度来看待中美永久正常贸易关系。
中国政府在加速发展自己的同时,认真履行联合国常任理事国的职责,积极参与国际军控活动。中国于1992年开始,相继签署了《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禁止化学武器公约》、《互不首先使用核武器条约》、《全面禁止核武器试验条约》草案等。从1995年开始中国政府相继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监控化学品管理条例》及《各类监控化学品名单》和《条例实施细则》,《中华人民共和国核出口管理条例》及《核出口管制清单》等。新安全观已经在中国人民和全世界人民维护和平,促进发展的伟大事业中发挥越来了重要作用,并将继续发挥更大作用。
(三)中国选择和平崛起
中国新型安全观的宗旨是超越差异和分歧,通过对话增进互信,通过谈判解决争端,通过合作促进共同安全,强调多边安全、综合安全,谋求共同发展。各国应摒弃以实力抗衡谋求安全优势的传统思维,通过加强各领域合作扩大共同利益,提高应对威胁和挑战的能力与效率。共同安全是维护各国国家安全的最终目标。中国主张树立新型安全观,以互信求安全,以对话促合作。中国确信:军事手段可以赢得一时的胜利,但不会带来持久的安全。只有增进互信,平等协商,广泛合作,才能实现普遍而持久的安全。因此中国选择和平崛起。2003年12月10日,温家宝在美国哈佛大学演讲时,指出中国选择的是“和平崛起的发展道路”。2003年12月26日在纪念毛泽东诞辰110周年座谈会上,国家主席胡锦涛再次强调,要坚持和平崛起的发展道路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胡锦
涛在2004年2月2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中都指出,要“坚持走和平崛起的发展道路”。“和平崛起”已经成为中国的发展战略。
中国和平崛起之路是一条与世界各国和平共处、友好相处、共同发展之路;是一条依靠自身力量、挖掘自身内涵、注重全面协调之路;是一条通过制度创新,提高国民素质,实现社会自我完善之路;是一条在全人类共同利益基础上的振兴中华之路。“中国和平崛起”是对全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最大贡献。
二、努力维护中国的国家安全
我们提出和平崛起,我们希望和平崛起。但树欲静而风不止。中国和平崛起的意愿能否实现,并不完全取决于我们自己,有人会干扰中国的和平崛起。因此中国不能不作两手准备,既要做好自己的发展工作,又要加强国防建设,以保证我国的和平崛起。
(一)发展完善新型安全观
我们认为,应该运用系统理论,建立新型系统安全观。所谓新型系统安全观,是指运用系统科学方法研究国家安全问题。即主张国家安全是一个社会系统,国家安全活动和国家安全工作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因而必须运用系统的观点、原则和方法认识和分析国家安全、国家安全活动,以及各种安全要素之间的关系。国家安全的系统性不仅表现在国家安全涉及国际国内两个方面,涉及国民、经济、政治、军事、外交、文化、科技、信息、民族、宗教等等各种要素,而且更表现在这些不同的方面和要素不是机械地“综合”起来的,而是互相联系、互相作用、互相渗透,并有机地统一在国家安全大系统之中的。符合新世纪特征、亦与中国走向世界大国的目标相吻合的新型系统安全观。至少应当包含以下内容。
从概念层面讲,新安全概念涵盖了比传统的军事安全更广泛的领域。它不仅指军事保障能力的加强,国防手段的提升与更新,拥有自己的\"杀手锏\",如建造航母、新型战机和新型导弹,拥有对付各种恐怖主义的手段等等,而且包括与经
济全球化时代相一致的金融安全、信息安全、生态安全等方面。几年前的亚洲货币危机和全球金融震荡使人们见到,金融冲击、经济危机对一个国家造成的打击,并不亚于一场战争带来的损失。如果没有这种综合安全的防范手段及其意识,就无法应付经济一体化时代和高科技条件下各种可能的不测事态。
从体制层面讲,新安全范畴揭示出一个道理,国家是否安全,不光指对外防范的一面,比如装备更精良的武器和其它御敌手段,更重要的是一个国家的内部体制是否健全,政治是否合理而稳定,社会经济是否向前发展,各民族之间是否团结和睦,民众是否保持与决策层的向心力,整个国家的气氛和步调是否与国际上、时代中的进步总趋势相一致。假如情况不是这样,那么即使拥有再坚固的大墙,这样的国家还是不安全。新安全观所要揭示的是,安全性与否及其大小,是与国家的体制的先进性相关的:当国家具备进步的、不断发展的体制,其安全性就会逐渐增强;相反,强大的国家也会陷入危机,俄罗斯就是一例。可见,新安全观注重的是一种动态而非静态的、自身进取式的而非简单防范式的安全。它强调,只有使本国人民满意、令外部世界尊重,国家的主权才有保证,安全才会实现。此外,在信息时代和全球化过程中,一国的安全还越来越多地与邻国的安全、周边地区的稳定乃至国际社会的安定联系在一起,生态危机造成的麻烦就是一例。新型安全观必须将这一难题纳入考虑的范围,做出全面、长远和统筹的安排。
从观念层面讲,安全观要突破旧的观念,要有新的思考。安全观不能仅仅是固态的、静止不变的、专守防范的。新的安全观或者说新的思考特别强调安全的动态,强调既要向外也要向内,强调进步性、发展性、自我革新的必要性。
当运用系统安全观来分析当代中国国家安全问题,制定中国国家安全战略,开展中国国家安全活动时,应该首先着眼于维护国家的主权、统一与领土完整,同时服务于经济建设,努力确保一个稳定的国际环境,尤其是良好的周边环境。这一政策有三个目标:一是保持中国自身的稳定与发展;二是维护周边地区的和平与稳定;三是促进国际安全对话与合作。它在“维护国家主权和确保发展基础上,强调对外政策的和平性、军事战略的防御性、国际安全的合作性,承认和尊重世界的多样性”。
(二)维护我国国家安全的基本对策
建立具有中国特色并能有效维护国家安全的综合管理机构。我国在国家安全的管理上现有的分头管理、各司其职的机构体制已不能满足冷战后时代国家安全管理综合化的要求,有必要调整以往对国家安全的认识与政策,建立一个综合规划、协调国家安全诸多领域职能的机构,以增强对对我国安全构成威胁的各种因素的综合处理能力及对突发事件的快速反应能力。
“发展是硬道理”,但发展需要有一个和平与稳定的国际环境。因此,在亚太地区创造和维护和平与稳定是中国安全战略的核心。保持和推动这个趋势的继续发展符合中国的根本利益,也是中国对外关系的主要任务和取向。保持一个和平与稳定的地区环境取决于许多因素,既有政治的、军事的,也有经济的等等。
维护地区和平与稳定首先是保持中国自身的稳定与发展。“外患起于内乱”,没有国内的稳定与发展,维护和推动地区和平与稳定的前提和机制就没有了。对于中国国家安全的主要威胁,不是任何外敌的入侵或其他战争,而是中国自身能否保持稳定、有序、健康的发展。一个大国的灭亡,最根本的破坏因素不是来自外部因素,而是导自深层次的内部问题。俄罗斯在科索沃问题上显示的\"内虚\"充分证明了这一点。俄罗斯给人最深刻的教训之一是,一个国家必须首先把本国的事情办好,令任何潜在的或现实的敌人或对手难以\"趁虚而入\"。俄国军人在美国和北约对其战略“腹地”南斯拉夫的狂轰滥炸面前的束手无策,不是因为俄国防部缺少抵抗欲望和抗击能力,而主要是由于俄国国内经济的严重制约,是由于财政部对国际货币基金那点贷款的渴求和巴结,是出于对卷入战事而导致已十分脆弱的国民经济陷入崩溃局面的内在担心。
对于说中国人来说,对任何分裂主义势力不能手软,但更重要的是,政治不能斗,社会不能乱,经济发展不能停,自身的改革与制度建设不能中断。国家的稳定和国力的强盛是国家安全的基石。“堡垒是从内部攻破的”,如果没有国内安全(包括各个领域的发展与稳定),是谈不上国家安全的,更难以维护国际安全。归根结底,最大的不安全在于自身而非外部,最根本的保障是国家的改革与发展。同时,在地区格局的调整和发展上,中国是一个重要变数,中国的稳定与发展也是
地区安定的一个重要保证。“弱国无外交”,中国的强大是使自己的外交处于主动的根本保证,而强大的基础和体现是综合实力的提高。在综合实力的构成中,经济的持续发展,即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是核心。因此,在考虑和设计中国的对外安全战略时,保证中国国内政治稳定与经济发展应居于首位。这就是说,一切工作要服从于国内改革和经济建设的大局。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主要的资源只能用于经济发展和逐步提高人民的生活。这意味着,尽管要随着经济力量的增强不断发展具有强大威慑力的军事力量,提高武器装备现代化的程度,但是,创建一个和平与稳定的地区环境不能靠树立军备优势。特别是在和平占主导趋势的情况下,应该把主要资源用于加快发展。
中国仍然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离最发达的国家仍然相差很远。这不仅是指\"硬件\"方面,如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和生活水平、道路交通的发达程度、教育设施齐备和信息手段的现代化、企业的劳动生产率和产品质量、中国在全球贸易和投资中所占的比重等等,而且应当包括所谓“软件”部分,如各方面制度的创新能力、服务业的综合质量、一般人对外部世界的了解和自我宣传水平、整个国家对国外资源(包括物质和智力等多方面的资源)的吸引力、理论研究的总体水准和跟踪世界最先进水平的能力等等。正如国外一位研究者指出的那样:“软件实力包括政治、社会和理论上的实力,并且包括以下因素:(1)开放、稳定、持久、吸收型的国内政治、社会和经济制度安排;(2)强大的文化、政治、道德感染力和凝聚力;(3)理论指导;(4)战略上的深谋远虑和外交技巧;(5)国内和国际的有效管理,包括有效调动国内和国际资源(尤其是非军事资源);(6)教育水平高、有强烈文化意识的民众;(7)高水准的生活水平。中国在取得这种软件实力之前,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经济和军事实力替代不了强大的政治和社会基础。”中国还面临极其艰难复杂的国内治理任务,我们自身的问题已经约束了中国影响世界的能力。
紧紧扭住现代化建设这个中心不放松,大力发展生产力,增强综合国力,这是维护国家安全的物质保证。强权政治之所以能在世界上横行霸道,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自恃其强大的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和以此为支撑的军事实力。我们要
维护国家的主权和安全,有效抵御外来的军事侵略、经济渗透和掠夺,不受制于人,必须以强大的经济实力为后盾。经过二十多年的改革发展,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我们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充分认识维护国家安全面临的严峻形势,增强忧患意识和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发展才是硬道理。“先把自己的事情做好”。按照传统思路,面对高度开放的现实,保障国家经济安全的对策早已显得苍白无力。需建立一整套全新的理念和思路,重新阐述国家经济安全,并提出相关对策。要树力大安全的理念,包括:
树立“大开放,大安全”的安全观。各国对外开放实践与经济发展成效表明:大开放,大安全;小开放,小安全;不开放,没安全。这里,大开放的结果必然是大安全。
树立“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才能够更安全”的安全观。各国对外开放实践表明,“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才能够更安全。例如,美国经济在一定程度上为外资所控制。美国既是对外直接投资大国,更是吸纳直接投资大国。正是发达国家之间这种“双向投资”以及由此而形成的“双向控制”状态,制造了发达国家经济迅速发展的一种良好氛围。在经济全球化下,“与跨国公司捆绑在一起发展”。
树立“发展是硬道理”的安全观。一国的国家经济安全程度,其根本取决于该国的经济发展和综合实力。
树立“走出去比引进来更安全”的安全观。实践表明,一国外经贸在全球经济中的份额越大,其对全球经济的影响也就越大;相反,它受外部冲击的程度相对减小。因此,只有加大外经贸在全球经济中的份量,我国才能对全球经济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减缓全球经济冲击;而且我国政府机构才能对全球经济具有一定的发言权,参与“游戏规则”制订。这里,要特别突出“走出去”。只有真正“走出去”,形成国内、国外两个“战场”作战,相互配合,相互支持,我国的经济发展才能够更安全。
在经济方面要树立“内外贸一体化”的安全观;“国家在变小,企业在变大”的安全观;树立“按照国际惯例运作”的安全观。
21世纪是以信息技术为特征的高新技术社会,是知识经济社会,为确保国家
安全,我们要把发展高科技和知识经济放到战略高度看待,加大科教兴国的力度,增强综合国力,以缩小和西方强国在经济实力方面的差距。由于我国经济、科技实力相对落后,所以我们必须走超常规的科技强军之路,有所为、有所不为,集中力量,重点攻关,力争在高科技领域占有一席之地,掌握一定数量的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武器装备,有一批能有效抵御侵略的“杀手锏”。
在新安全观指导下,我国政府按照三种不同类型国家,相应地制定了不同的外交政策,即对发达国家的外交政策,对发展中国家的外交政策和对周边国家的外交政策。
对发达国家的外交政策。发达国家是指西欧、北美、大洋洲和亚洲的二十多个最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他们在国际政治和世界经济中却占据着重要地位。因此,改善和发展同发达国家的关系,对于我国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党的十五大报告强调不以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划线,“要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继续改善和发展同发达国家的关系”;“国与国之间应超越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差异”;“要坚持对话,不搞对抗”。十六大报告首次把对发达国家的外交政策放在了首位,“我们将继续改善和发展同发达国家的关系,以各国人民的根本利益为重,不计较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差别,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扩大共同利益的汇合点,妥善解决分歧。”
对发展中国家的外交政策。发展中国家又称第三世界,是争取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主力。加强同发展中国家的团结与合作是我国对外政策的基本立足点。我国与发展中国家的关系始终是相互同情、相互支持、平等互利、友好合作。
中国在对外交往中,必须注重大国关系、尤其是与美日俄等国的战略关系,注重区域关系、尤其与东盟国家和东北亚国家的和谐关系,注重华人关系、尤其是大力培养与港台同胞及海外华人的亲情关系。处理好这些关系对于改善中国的安全环境至关重要。
总之,为适应21世纪维护国家安全的需要,我们应该树立以政治安全为根本,以军事安全为保障,以经济安全为基础,以科技安全为关键,融生态安全、文化安全、社会安全于一体的新型系统国家安全观,同时加强国防建设,从而实现中国
的和平发展。
国家的关爱与大学生的使命
提示:本专题教学目的主要是让当代大学生了解党、政府、国家对大学生的关爱,从而激发自己的责任感、使命感。老师可以结合四川以及学校甚至自己了解的实际情况给学生讲解。
“作为确定的人,现实的人,你就有规定,就有使命,就有任务,至于你是否意识到这一点,那是无所谓的。” ——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人的一生是短暂的,要使自己的一生有意义,就要把自己仅有的一点光和热献给人民。——张海迪《闪光的生活道路》
在人类的发展过程中,每一代人都成为人类链条的组成部分,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在动态的过程中留下自身的轨迹,因此,每一代人都自然而然地承担着无法推卸的社会责任。
每个人从生命存在开始,都离不开家庭、社会的呵护和关爱,生命过程将近有一半时间处在消费阶段。从你生下来睁开第一眼看到医生护士起、从你张开小嘴吃第一口奶起,你就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负有了责任和义务。大学生同样如此。
目前我国在校大学生(包括本科生、专科生和研究生)约有2000万,是十分宝贵的人才资源。他们的思想政治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如何,直接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目标的实现。青年大学生的成长,牵
动亿万家长的心,涉及千家万户的幸福,关系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因此加强对大学生的培养,是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确保党和国家事业兴旺发达的“希望工程”,是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的“民心工程”,是提高全民族素质、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基础工程”。
一、国家的关爱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国强教兴,教兴国强。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是党和国家提出并长期坚持的重大战略方针。党和国家始终致力于把发展人民教育事业、提高广大人民群众受教育水平和中华民族科学文化素质作为崇高奋斗目标,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不断推动人民教育事业发展。
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经过六十年的飞速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大幅扩大高校招生规模,使得更多的学子能够有机会进入象牙塔接受高等教育,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国家逐步建立并完善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确保每一个学子享受公平的教育机会和优质的教育资源;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和关注大学生的精神生活,不断改进和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影响青年学生,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党和国家高度重视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把高校毕业生作为国家宝贵的人力资源,把大学生就业作为重要的民生问题,出台了各项政策措施,引导和鼓励大学生树立正确就业观念,在各个岗位上为祖国建设发挥自己的作用。
(一)政治上关爱大学生,希望把大学生培养成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大学生是十分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是祖国的未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把他们培养成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对于全面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确保我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始终立于不败之地,确保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后继有人,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因此党和政府一直关注教育事业,关心大学生的成长。
1957年11月17日,毛主席在访问苏联时,专门看望留苏学子,并且在莫斯科大学大礼堂给留苏学子作报告,时间长达40多分钟。毛主席对大家说:“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归根结底是你们的,你们青年人朝气蓬勃,正在兴旺时期,好像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那一刻,几千在场的留学生个个热血沸腾。领袖的殷切希望对年轻的留苏学子既是巨大的鼓舞,又是强力的鞭策。毛主席的话影响了整整一代人。胡锦涛同志指出:\"一个有远见的民族,总是把关注的目光投向青年;一个有远见的政党,总是把青年看作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前进的重要力量。\"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2009年5月2日到中国农业大学考察,同广大师生共迎五四青年节。在考察中,胡锦涛十分关心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总书记同一些即将毕业的学生深入交谈,询问他们找到工作了没有、今后有些什么打算。总书记语重心长地对学生们说:“基层一线是了解国情、增长本领的最好课堂,是磨炼意志、汲取力量的火热熔炉,是施展才华、开拓创业的广阔天地。希望同学们自觉到基层一线去发挥才干,到艰苦的环境里去经受锻炼,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建功立业。”胡锦涛还特别叮嘱学校负责人,要大力开展就业服务,帮助毕业生了解就业政策,掌握就业信息,疏通就业渠道,尤其是对困难毕业生要及时提供就业援助,使毕业生尽快实现就业、创业。考察结束时,胡锦涛同中国农业大学师生代表进行了座谈。胡锦涛在听取大家发言后作了重要讲话。他强调,当代青年对五
四运动最好的纪念,就是要在党的领导下,以执著的信念、优良的品德、丰富的知识、过硬的本领,勇敢地担负起历史重任。他希望全国广大青年学生把爱国主义作为始终高扬的光辉旗帜,把勤奋学习作为人生进步的重要阶梯,把深入实践作为成长成才的必由之路,把奉献社会作为不懈追求的优良品德,在实现中华民
1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上谱写出更加辉煌的青春乐章。胡锦涛总书记2009年10
月20日在山东考察工作时还专门接见大学生村官刘艳磊。2010年1月11日至2月6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中南海先后主持召开五次座谈会,就正在制定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听取社会各界人士的意见和建议。座谈会上,来自各级各类学校校长和教师代表,教育专家、学者,大、中学生及学生家长代表,教育管理系统负责人,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对教育改革和发展提出了许多意见和建议。北京师范大学免费师范生苟晓龙就加强农村现代远程教育和农村教师在岗培训提出建议。河北宁晋县宁晋中学学生杨燕茹讲述了自己参加社会实践的故事,希望学校能够不拘一格降人才。北京东升乡博展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党支部书记卢金铃、河南鹤壁市淇县西岗乡大李庄村民李宜宾、北京居民李成钊等分别代表家长对相关领域教学方法改革提出了意见和建议,等等。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中南海主持座谈会。新华社发
1
http://www.chinanews.com.cn/gn/news/2009/05-02/1673561.shtml
不仅政治上关心,还从思想上、心理上关心。中共中央、国务院多次发文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2004年中共中央 国务院还专门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指出要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深入进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要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深入进行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要以基本道德规范为基础,深入进行公民道德教育。要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深入进行素质教育,促进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协调发展,引导大学生勤于学习、善于创造、甘于奉献,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
《意见》要求全社会都要关心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支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宣传、理论、新闻、文艺、出版等方面要坚持弘扬主旋律,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为大学生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要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反映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先进典型和优秀大学生的先进事迹。各类网站要牢牢把握正确导向,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积极开发教育资源,开展形式多样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要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为学生提供更多更好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充分发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对大学生的教育作用,各类博物馆、纪念馆、展览馆、烈士陵园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对大学生集体参观一律实行免票。各级政府和企事业单位要鼓励和支持面向大学生的公益性文化活动。要依法加强对学校周边的文化、娱乐、商业经营活动的管理,坚决取缔干扰学校正常教学、生活秩序的经营性娱乐活动场所,严厉打击各种刑事犯罪活动,及时处理侵害学生合法权益、身心健康的事件和影响学校、社会稳定的事端。要动员社会各方力量,完善资助困难大学生的机制,帮助大学生解决实际困难。党政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以及街道、社区、村
镇等要主动配合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学校要探索建立与大学生家庭联系沟通的机制,相互配合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为了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文)精神,教育部、卫生部、共青团中央、中共中央宣传部等相关部门相继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意见》(中青联发[2005]3号文)、《教育部、卫生部、共青团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见》(教社政[2005]1号文)、《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意见》(教社政[2004]16号文)、《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的意见》(教社政[2005]2号文)、《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教社政[2005]5号文)、《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的通知》(教社政[2004]13号文)等一系列配套措施。积极发展学生党员,开展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等等。
(二)大力发展经济,为提高教育经费提供物质基础
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大力发展经济。发展才是硬道理。要发展,就必须重视科学技术和教育,重视知识分子工作。科教兴国已经成为国家战略,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国家不断加大教育投入。当然先发展经济还是先发展教育,这是一个难题。
近年来我国财政性教育经费不断增加。政府对教育投入的努力程度在国际上通常用财政教育支出占总支出的比重来衡量。从2004年到2008年,我国公共财政教育支出从4000多亿元增加到9700多亿元。财政教育支出占总支出的比重从14.9%提高到16.3%,这一比重已经高于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目前,教育支出在我国财政支出当中,按比重算,它是第一大项。
2004年以来,我国教育事业有几件具有历史意义的大事。至少有四件事:全面实现了城乡免费义务教育;建立健全家庭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职业教育快速发展;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完成这几件大事都是要花钱的。这几年是我国教育经费增长最快的时期之一,也是我国教育事业进步最快的时期之一。
从2004年到2008年,我国财政性教育经费年均增长23.7%,占GDP的比重从2.79%提高到3.48%,年平均提高0.17个百分点。这一比重逐年有所提高。我国正处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时期,要求财政重点保障的,包括教育、农业、科技、社会保障、医疗卫生等重点支出项目比较多,而短期内提高财政收入占GDP比重的难度也比较大。2010年02月22日CCTV报道,教育部在今年的年度工作要点中表示,今年要努力实现全国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4%的目标。其实,1993年中共中央和国务院颁布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就提出,到2000年年末,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的比例达到4%。不过目前为止,这一目标还没有实现。2008年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的比重达到历史最高,但也只占GDP的3.48%。从今年到2012年,要实现4%的目标,当然感到难度不小,各级政府还需要作出艰苦的努力。教育部表示,除了“要钱花”,还要在“花好钱”上进行了探索。
(三)高校扩大招生,让更多的青年人能够接受高等教育
新中国建立后,我国高等教育事业有了长足进步和发展,但是直到1998年,高等教育本专科当年招生108.36万人,高等教育本专科在校生数仅340多万人。高考录取比例只有8%左右,呈现出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大量优秀青年未能获得高等教育的机会。为了使得更多的青年能够享受高等教育的机会,1999年,党中央、国务院做出大幅度扩大高校招生规模的重大决策。当年全国高等教育本专科共招生275.45万人,比1998年增加66.95万人,增长24.31%。高等教
育毛入学率达到10.5%,比1998年提高0.7个百分点。从2000到2002年,高等教育招生人数分别增长36.78%、23.21%、16.93%。到2002年,高等教育在校生达到1462.52万人,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15%。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史上的一次历史性跨越。2008年,全国普通高校招生608万人,是1998年的6倍;高等教育普通本、专科在校生达到2021万人,是1998年的6倍,是1949年的172倍多。目前,全国各类高等教育在学人数达到2907万人,毛入学率达到23.3%2。2009年全国普通高校招生报名人数约1020万名,全国普通高校计划招生数629万,2009年全国平均录取率接近62%,部分省份达到75%以上。上大学不再是一件难事,广大学子能够有机会进入高等学校接受高等教育。
(四)建立健全各项经济帮扶和保障机制,确保每一位大学生顺利完成学业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飞速发展,高校在校生人数的增加以及高校收费制度改革,在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人数也不断增加。高校家庭经济贫困学生数量之所以增加,缘于多种因素。从宏观上看,主要是因为我国的经济总体发展水平还较低,人均收入不高,经济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性较为突出。从微观上分析,则主要缘于以下几个因素:一是我国普通高校的大学生有近一半来自农村以及偏远的山区、牧区、少数民族地区或其他自然环境恶劣的地区,这些地区经济发展缓慢,学生家庭收入普遍偏低;二是少数学生虽来自城镇,由于产业结构调整、企事业人员下岗分流等原因,致使父母一方或双方不能就业,降低了家庭收入;三是有些学生家庭遭遇某些特殊变故,影响了家庭收入;四是一些学生来自于负担较重的多子女家庭。同时,伴随着扩招以来的高校收费改革,上学费用提高,客
2
以上数据均来源于教育部网站公布的1998-2008年度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
观上也导致在校大学生出现经济困难。据统计,截至2005年底,在全国公办全日制普通高校的1387万在校生(包括全日制本、专科学生和研究生)中,贫困家庭学生约占20%,人数在270万人左右;经济特别困难学生占5%到10%,人数在70万到140万之间。随着我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贫困学生的比例也逐步加大,目前我校贫困生比例约为25%,其中特困生比例为7%。
党中央、国务院一贯高度重视高校贫困家庭学生的学习和生活问题。做好高校贫困家庭学生资助工作,是坚持党中央提出的“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根本要求的具体体现;是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的重要保证;是在教育工作中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是为维护高校乃至社会稳定,增强大学生对党和国家热爱之情,努力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的重大措施。解决好高校贫困家庭学生的经济困难问题是我国政府的责任,它直接关系到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和学校乃至社会的稳定,直接关系到高等教育收费制度改革的发展,直接关系到广大公民机会均等地接受高等教育的权利。
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下,多年来教育部、财政部等部委和地方政府一直致力于制定和完善高校贫困家庭学生资助政策和措施,建立起了以国家助学贷款为主体的高校贫困家庭学生资助政策体系,努力保证考入公办全日制普通高校的贫困家庭学生顺利完成学业。根据2007年5月公布实施的《国务院关于建立健全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意见》(国发〔2007〕13号)及其配套办法,国家在高等教育阶段建立起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师范生免费教育、国家助学贷款、勤工助学、困难补助、学费减免、“绿色通道”等多种形式的高校家庭经济
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
为切实保证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入学,教育部等有关部门规定各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都必须建立“绿色通道”制度,即对被录取入学、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学校一律先办理入学手续,然后对其家庭经济情况进行核实,分别采取不同办法予以资助。避免困难学生因家庭经济原因不能报道注册,失去上大学的机会。进入学校后,针对困难学生的学费及住宿费问题,可以主要通过办理助学贷款解决。以我校为例,我校大部分专业一年学费加住宿费收费标准在5700左右,通过国家助学贷款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每学年可申请贷款6000元,完全可以解决学费及住宿费问题。国家助学贷款是由政府主导、财政贴息,用于帮助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解决在校学习期间所需学费、住宿费及生活费的重要资助政策措施。国家助学贷款由承办金融机构办理。国家助学贷款是信用贷款,学生不需要办理贷款担保或抵押,但需要承诺按期还款,并承担相关法律责任。按照办理贷款的地点划分,国家助学贷款分为两种形式:一种是高校国家助学贷款,符合条件的学生本人通过学校向银行申请贷款,包括学费、住宿费及生活费;另一种是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由符合条件的学生和家长(或其他法定监护人)共同向家庭所在地的银行等金融机构申请贷款,包括学费和住宿费。截至2006年底,全国高校累计已审批贷款学生240.5万人,累计已审批合同金额201.4亿元。我校自2000开始开展国家助学贷款工作,截至到2007年先后为10458名同学办理了国家助学贷款,累计合同金额达1.5087亿元,已发放贷款1.0158亿元,受助学生占学生总人数的19.8%。
国家从2007年起开始实行新的国家助学金制度,国家助学金是由中央政府出资设立,用于资助高校全日制在校生中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生活费,帮助
他们顺利完成学业。国家助学金是国家资助困难学生的重大举措。资助力度大,每人每年额度为两千元;资助覆盖广,比例达到20%以上,基本能够覆盖在校经济困难学生。同时,国家还根据实际情况,对广大在校困难学生发放生活补贴,如根据《关于支持高等学校进一步做好学生食堂工作的若干意见》(教发〔2004〕15号)。自2004年4月起,对全日制普通高校中部分经济特别困难的本专科学生给予伙食补助,各高校普通本专科学生按在校生的总数5%比例,按每人每天4元的标准给予补助。补助时间为一年。2008年春季,针对物价不断上涨的情况,教育部、财政部联合发文对高等学校在校学生发放临时伙食补助,补助标准为按照每生每月20元的标准,发放3至6月四个月的时段。同时经济困难学生在校期间还可以申请勤工俭学。勤工助学是指学生在学校的组织下利用课余时间,通过自己的劳动取得合法报酬,用于改善学习和生活条件的社会实践活动。教育部、财政部《高等学校勤工助学管理办法》(教财[2007]7号)对校内勤工俭学的报酬做出了明确规定,第七章第二十四条规定校内固定岗位计酬。以每月40个工时的酬金原则上不低于当地政府或有关部门制定的最低工资标准或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为计酬基准,可适当上下浮动。第二十五条规定校内临时岗位按小时计酬。以每小时酬金可参照学校当地政府或有关部门规定的最低小时工资标准合理确定,原则上不低于每小时8元人民币。
党和政府对高校困难学生的经济帮扶还包括,为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中西部地区和艰苦边远地区基层单位就业,2009年3月,财政部、教育部联合下发了《高等学校毕业生学费和国家助学贷款代偿暂行办法》(财教〔2009〕15号)。根据规定,自2009年起,国家对中央部门所属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应届毕业生,自愿到中西部地区和艰苦边远地区县以下基层单位工作、服务期达到
3年以上(含3年)的,实施相应的学费和国家助学贷款代偿。2007年5月9日,国务院通过教育部等四部门研究起草的《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师范生免费教育实施办法(试行)》,决定从2007年秋季入学的新生起,国家在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和西南大学六所部属师范大学实行师范生免费教育。免费教育师范生在校学习期间,免除学费、免缴住宿费,并补助生活费。
(五)关注大学生就业问题,多种措施帮助大学生就业创业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扩招,每年大学毕业生人数不断攀高。1995年,全国高校毕业生总人数为89.5万人。到2001年,经过6年的自然增长,全国高校毕业生总人数仅增加近15万人,为104万人。但自2001年至2007年的六年间,全国高校毕业生总人数却增加了391万人。
2004-2009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统计表
年 份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338 413 464 559 610 毕业生人(万) 280 增长率(%) 31.95 20.71 22.19 12.35 20.47 9.12 高校毕业生的急剧增加以及社会经济环境的影响,高校毕业生就业逐渐成为关切社会民生的重要问题。大学生毕业就业问题事关国家的发展大计,党和国家高度重视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把大学生作为国家最宝贵的人力资源,近年来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促进大学生就业。
2005年6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意见》的通知,要求全社会要充分认识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重要意义,积极引导高校毕业生树立正确的成才观和就业
观,鼓励高校毕业生到西部地区和艰苦边远地区就业,积极鼓励、支持高校毕业生到基层自主创业和灵活就业,实行省级以上党政机关从具有2年以上基层工作经历的高校毕业生中考录公务员的办法,从2005年起连续5年,每年招募2万名左右高校毕业生,主要安排到乡镇开展支教、支农、支医和扶贫工作,要求继续做好“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等。2009年国家连续出台《关于建立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长效机制的意见》、《“三年百万”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计划》等相关促进就业政策。
2009年年初,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鼓励和引导高校毕业生到城乡基层就业。鼓励高校毕业生积极参加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城市社区建设和应征入伍,鼓励和支持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同时,近年来各高校就业指导服务机构开设就业指导课建设,明确将大学生职业、创业和就业教育课列为高校必修课,并与各级人才交流服务机构、公共职业介绍机构合作,共同加强与社会用人单位的沟通,逐步建立起了统一的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信息网络,实现高校、省、国家三级就业网的联通和就业工作的信息化,及时发布需求信息,为高校毕业生与用人单位搭建起了方便、快捷、覆盖面广、资源丰富的信息平台。激励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通过实施“大学生村官”、“三支一扶”、 “农村特岗教师”、“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 “大学生应征入伍”、“民生工程”等途径选拔安排高校毕业生就业。这些举措都为帮助高校应届毕业生顺利就业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二○○九年一月十九日国务院办公厅出台2009大学生就业的优惠政策。包括:(1)鼓励和引导高校毕业生到城乡基层就业;继续实施和完善面向基层就业的专门项目,扩大项目范围。中央有关部门继续组织实施“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三支一扶”(支教、支农、支医和扶贫)、“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 师特设岗位计划”等。(2)鼓励高校毕业生到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企业就业。(3)鼓励骨干企业和科研项目单位积极吸纳和稳定高校
毕业生就业。(4)鼓励和支持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5)强化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和就业指导。(6)提升高校毕业生就业能力。大力组织以促进就业为目的的实习实践,确保高校毕 业生在离校前都能参加实习实践活动。 完善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见习制度,鼓励见习单位优先录用见习高校毕业生。见习期间由见习单位和地方政府提供基本生活补助。拓展一批社会责任感强、管理规 范的用人单位作为高校毕业生实习见习基地。从2009年起,用3年时间组织100万未就业的高校毕业生参加见习。加强高等职业院校学生的技 能培训,实施毕业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双证书”制度,努力使相关专业符合条件的应届毕业生通过职业技能鉴定获得相应职业资格证书。(7)强化对困难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援助。等等。
以大学生创业优惠为例:在大学生创业方面,就有不少优惠政策。主要有: (1)贷款政策方面:
A、各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和有条件的城市信用社要为自主创业的各大高校毕业生提供小额贷款。在贷款过程中,简化程序,提供开户和结算便利,贷款额度在5万元左右。
B、贷款期限最长为两年,到期后确定需要延长贷款期限的,可以申请延期一次。
C、贷款利息按照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贷款利率确定,担保最高限额为担保基金的5倍,担保期限与贷款期限相同。
(2)税收优惠政策:
A、凡高校毕业生从事个体经营的,自当地工商部门批准其经营之日起1年内免交税务登记证工本费(即:免税)。
B、新成立的城镇劳动就业服务企业(国家限制的行业除外),当年安置待业人员(含已办理失业登记的高校毕业生,下同)超过企业从业人员总数60%的,经相关主管税务机关批准,可免纳所得税3年。
劳动就业服务企业免税期满后,当年新安置待业人员占企业原从业人员总数30%以上的,经相关主管税务机关批准,可减半缴纳所得税2年。
除此之外,具体不同的行业还有不同的税务优惠。等等。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