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点资讯 义务教育 高等教育 出国留学 考研考公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脑震荡护理查房1之欧阳歌谷创作

2021-06-28 来源:华拓网
欧阳歌谷创编 2021年2月1

脑震荡护理

查房

欧阳歌谷(2021.02.01)

方:病史汇报完毕,下面我们讨论一下脑震荡的相关护理问题。首先请雪芹讲一下脑震荡的概念?

一、脑震荡的概念:最常见的轻度原发性脑损伤。是指头部受到撞击后,立即发生一过性神经功能障碍,无肉眼可见的神经病理改变,但在显微镜下可见神经组织结构紊乱。 病人在伤后立即出现短暂的意识丧失,一般持续时间不超过30分钟,同时伴有面色苍白、出冷汗、血压下降、脉搏变缓、呼吸浅慢,各生理反射迟钝或消失。意识恢复后对受伤时甚至受伤前一段时间内的情况不能回忆,而对往事记忆清楚,此称为逆行性健忘。清醒后常有头痛、头晕、恶心、呕吐、失眠、情绪不稳、记忆力减退等症状,一般可持续数日或数周。神经系统检查无明显阳性体征。

二、临床表现:1.意识障碍颅脑外伤后立即出现短暂的意识丧失,历时数分钟乃至十多分钟,一般不超过半个小时;但偶而有病人表现为瞬间意识混乱或恍惚,并无昏迷;亦有个别出现为期较长的昏迷,甚至死亡者,这可能因暴力经大脑深部结构传导致脑干及延髓等生命中枢所致。

2.遗忘症意识恢复之后,病人常有头疼、恶心、呕吐、眩

晕、畏光及乏力等症状,同时,往往伴有明显的近事遗忘(逆行性

欧阳歌谷创编 2021年2月1

欧阳歌谷创编 2021年2月1

遗忘)现象,即对受伤前后的经过不能回忆。脑震荡的程度愈重、原发昏迷时间愈长,其近事遗忘的现象也愈显著,但对过去的旧记忆并无损害。

3.头痛、头昏脑震荡恢复期病人常有头昏、头疼、恶心、呕

吐、耳鸣、失眠等症状,一般多在数周至数月逐渐消失,但亦有部分病人存在长期头昏、头疼、 失眠、烦躁、注意力不集中和记忆力下降等症状,其中有部分是属于恢复期症状,若逾时3~6月仍无明显好转时,除考虑是否有精神因素之外,还应详加检查、分 析,有无迟发性损害存在。

4.其他可出现自主神经功能紊乱,表现为情绪不稳、易激

动、不耐烦、注意力不集中、耳鸣、心悸、多汗、失眠或噩梦等。

三、脑震荡辩证分析

患者头部外伤,病位在头,病性属实,为脑海震荡,证型:(一)气滞血瘀型:头部外伤,短暂的意识障碍,逆行性遗忘史,头痛头晕,头痛部位固定不移,痛势如刺如锥,恶心呕吐,舌质紫或有瘀斑,苔白腻,脉涩或滑。患者头部外伤,脑气受扰,脉络瘀阻,使清阳不得上升,浊阴不能下降,清窍受阻,神明昏蒙,故患者头昏痛、恶心、呕吐,舌暗红或瘀点,苔白腻。昏迷期治则:开窍通闭,清醒期治则:舒肝活血安神。(二)气血肝肾之虚型:脑海震荡日久不愈,头痛绵绵,时发眩晕,劳累则加剧,面色无华,心悸失眠,神倦食少,舌质淡,脉细弱。治则:益气补肾健脑。

欧阳歌谷创编 2021年2月1

欧阳歌谷创编 2021年2月1

四、脑震荡常规护理:

1)

一般护理 脑外科护理常规:

a卧床休息,抬高床头15-30°,头部制动,绝对卧床; b口腔护理:预防口腔感染,定时清洁口腔; c泌尿系统护理:多饮水,预防尿路感染;

d便秘:及时缓泻剂,如用生大黄神阙穴穴位贴敷、开塞露塞肛、番泻叶泡水口服,酚酞片口服等。

e皮肤护理:破损部位,及时消毒保持创面干燥,其余部位清洁干燥。

f预防坠床:床栏加护,家属或陪护看护;

g创面护理:保持头部创口敷料干洁,定时消毒,及时换药,予神灯照射,预防感染促进伤口愈合;

h精神护理:对患者进行鼓励和安慰,加强其战胜疾病的信心,若有精神症状,应防止自伤或伤人。

2)病情观察

① ②

观察神志 、瞳孔、生命体征、肢体活动以及伤口情况 出现症状加剧时、意识进行性障碍、一侧瞳孔散大或一侧

肢体偏瘫、血压升高、呼吸深慢等脑疝先兆症状、应立即做好术前准备。

3)给药护理

中药汤剂宜饭后服、如伴恶心呕吐,中药宜浓煎,少量多

次服用。

西药按医嘱准确使用。

欧阳歌谷创编 2021年2月1

欧阳歌谷创编 2021年2月1

4)饮食护理: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应低脂低胆固醇饮食,忌食咖

啡等兴奋性食物,忌食油腻、辛辣、冷寒等刺激性食物。可配合天麻、枸杞等食疗方法以减轻头昏、滋补肝肾.

5)神志护理:患者入院后情绪比较紧张,因多与患者家属交流,

解除患者思想鼓励,稳定患者情绪,避免用脑用眼过度,防止肝阳上亢加重头昏痛。

6)头昏痛的护理:患者如头昏痛加剧,可予耳穴压豆,头部穴位

按摩,如风池、风府、太阳穴等穴位,以缓解头昏痛,注意保持充足的睡眠。

7)健康指导:注意交通规则,减少受伤 的机率。保持乐观情绪,

心情舒畅防止七情内伤,注意气候寒冷变化,注意保暖,避免六淫外袭。饮食以清淡易消化无刺激为宜,坚持适度的锻炼以增强体质。

四、脑震荡的中医护理措施 (一)头痛头晕

1.评估头痛头晕部位、性质、程度。观察意识,瞳孔,生命体征变化。若患者意识加重、头昏痛剧烈、呕吐、视物模糊等变化,及时报告医师,积极配合医师进一步检查治疗。 2.患者避光静卧,头部制动。抬高床头15-30度,促进头部静脉回流,减轻头痛。保持病室安静整洁,温湿度适宜,光线偏暗,避免声光刺激。

3.遵医嘱穴位按摩:头痛为主,穴位可取太阳、头维、百会、合谷。头晕为主者,可取头维、百会、风池、足三里等。如时时恶心呕吐或心悸胸闷者,可配合内关。如夜寐不安,情绪不稳定,可取神门、三阴交等。用按法、揉法,每次20-30分钟,每日1次,5-10次为一疗程。头痛头晕还可在头部作前额分推法、枕后分推法,配合揉、按百会、太阳、风池等

欧阳歌谷创编 2021年2月1

欧阳歌谷创编 2021年2月1

穴。每日一次,5-10次为一疗程。

4.遵医嘱耳穴贴压(耳穴埋豆):以神门、交感、脑、皮质下、心、肝、脾、胃为主,并结合头痛部位适当配合额、枕等穴,每次取3-5穴,用菜籽、绿豆、磁珠等物,附于耳穴部位,以胶布固定即可。留埋期间,嘱患者用手反复按压,进行压迫刺激,每次1-2分钟,每日按2-3次,以加强疗效。夏季留置1-3天,冬季留置7-10天。 (二)恶心呕吐

1.观察呕吐物的性质与量,评估意识、瞳孔、生命体征、神经定位体征。

2.保持口腔清洁,呕吐后协助患者用温开水或淡盐水漱口。保持病室整洁舒适,光线色调柔和,无异味刺激。

3.体质虚弱或神志不清者呕吐时应将头偏向一侧,以免呕吐物误入气管,引起窒息。

4.饮食宜选择易消化的食物,如蔬菜、水果、山药、小米、百合等;少食多餐,每天4~6餐;避免进食易产气、油腻或辛辣的食物;呕吐后不要立即进食,休息片刻后进清淡的流食或半流食;频繁呕吐时暂禁食,呕吐停止后,宜进食水果和富含电解质的饮料,以补充水分和钾离子。

5.因呕吐不能进食或服药者,可在进食或服药前先滴姜汁数滴于舌面,稍等片刻再进食,以缓解呕吐。

6.遵医嘱穴位注射:胃复安10mg,内关穴注射。

7.遵医嘱耳穴贴压(耳穴埋豆):可选择脾、胃、神门等穴

欧阳歌谷创编 2021年2月1

欧阳歌谷创编 2021年2月1

位。

8.遵医嘱穴位按摩:可选择合谷、内关等穴位

中医特色治疗护理 (一)内服中药

1.汤剂:中药方以通窍活血汤加减。(见附表1) 2.颗粒剂:养血清脑颗粒。 (二)注射给药

醒脑静注射液含芳香走窜药物,开启后立即使用,防止挥发。 (三)外治

1.采用药枕疗法:如用菊花或干茶叶填于枕内。

2.香囊外治法:以桂花、薄荷适量,填于香囊内闻嗅,有芳香走窜,活血醒脑,升清降浊的功效。 (四)特色技术 1.穴位按摩。 2.耳穴贴敷。 3. 穴位注射。

五、耳穴埋豆:是采用磁珠、菜籽等耳廓上的穴位或反应点,通过经络传倒,达到防治疾病目的的一种操作方法。 禁忌症:耳部炎症、冻伤的部位,习惯性流产的孕妇。

耳穴的选择,观察法;疾病的相应部位充血、变色、丘疹、脱屑、凹陷。按压法;一手持耳廓,一手持探棒在耳廓疾病的相应部位轻巧缓慢、用力均匀按压,寻找压痛点,电测定法;耳穴探测仪测定。选穴:以神门、交感、脑、皮质下、心、肝、脾、胃为主,并结合头痛部位适当配合额、枕等穴,每次取3-5穴。 操作步骤;选择1—2组耳穴,用探针进行耳穴探查,找出阳性反应点,并结合病情,确定主辅穴位.以75%酒精棉球轻擦消毒,左手手指托持耳廓,右手用镊子夹取割好的方块胶布,对准穴位紧贴压其上,并轻轻揉按3~5分钟。每次以贴压5~7穴为宜,

欧阳歌谷创编 2021年2月1

欧阳歌谷创编 2021年2月1

每日按压3-5次,每次1-2分钟,一般情况下冬天5~7天换一次,其余季节3~5天换一次,特殊情况下,随时掉随时换,两组穴位交替贴压。两耳交替或同时贴用。(黄丽春教授对耳穴埋豆方面,可谓是权威的象征,其著作《耳穴治疗学》,对其进行了详细的介绍)(我们知道人类的耳朵形状像孕育在母亲肚子里倒置的胎儿,故可以发现在耳朵寻找相应的器官穴位点,与我们正常人都是倒置的。) 注意事项

1.贴压耳穴应注意防水,以免脱落。

2.夏天易出汗,贴压耳穴不宜过多,时间不宜过长,以防胶布潮湿或皮肤感染。

3.如对胶布过敏者,可用粘合纸代之。 4.耳廓皮肤有炎症或冻伤者不宜采用。

5.对过度饥饿、疲劳、精神高度紧张、年老体弱、孕妇按压宜轻,急性疼痛性病症宜重手法强刺激,习惯性流产者慎用。 6.根据不同病症采用相应的体位,如胆石症取右侧卧位,冠心病取正坐位,泌尿系结石取病侧在上方的侧卧位等。 7.同一部位不能长期用,预防皮肤破溃。 六、中药离子导入

欧阳歌谷创编 2021年2月1

欧阳歌谷创编 2021年2月1

概念 :中药离子导入的方法;是根据电学上同性相斥、异性相吸的原理,离子产生定向移动,通过皮肤的汗腺管开放导入人体,以达到治疗的目的。

适应症:风湿性关节炎,骨性关节炎,腰痛腰酸腰胀,软组织损伤,周围神经损伤,便秘,盆腔炎,腰突症。

禁忌症:急性化脓性炎症,出血倾向,恶性肿瘤,血栓性静脉炎,置有心脏起搏器者,孕妇,局部金属异物,心衰,孕妇下腹痛,对电流不耐受者。 操作方法:

1、 将用物携至病人床旁,查对,向病人解释,嘱其排空大小便,

协助病人取适当地位,暴露治疗部位。必要时用屏风遮掩病人。

2、 将药物衬垫在治疗处,根据衬垫上的药物选择电极,带负离子

药物衬垫放在负极板上(黑色插头);带正离子药物衬垫板在正极板下(红色插头)。电极板负面紧贴治疗部位皮肤用绷带将其固定。

3、 按通电源,打开电源开关。

4、 选择治疗方式,选择原则上在应用物理治疗选择用“中频”治疗

方式;应用药物治疗选择使用“导入”治疗方式。

5、 选择温度、治疗处方及调节治疗时间:一般治疗时间为

20~30min。

6、 开启治疗状态,调节输出强度,剂量可调范围:00~85. 7、 结束时,先将输出调节至“0”,后关电源。

欧阳歌谷创编 2021年2月1

欧阳歌谷创编 2021年2月1

8、 拆去衬垫,擦净局部皮肤,协助病人恢复体位,整理用物,归

还原处,洗手。

9、 记录治疗时间,局部情况,签名。

注意事项:

1.患有皮肤病、各种急性传染病、危重病、严重心脏病者及妊娠妇女,禁用本疗法。

2.冬天要注意保暖,启动电源开关后再放电极板,摘掉电机板后再关电源开关。

3.必须用热水将吸水电极板及蓝色布罩浸润浸透,切勿将吸水电极板上吸水层及蓝色布罩摘下,否则易引起烧、烫伤皮肤。 4.强度大小以患者能耐受的麻电感为宜,不可有刺痛感。 5.需要导入有关过敏药物时需先做皮试,治疗部位出现瘙痒或棕色斑丘疹等症状属正常现象,可在局部涂抹止痒膏间歇两天即可。如在治疗过程中出现胸闷等不适,及时停止治疗,分析原因对症处理。

6.遵医嘱放置电极位置,一般在病变部位穴位点,疼痛点,阿是穴,经络穴位等。

7、使用本仪时连续工作时间尽量不要超过4h,1~2次/天,15次为一疗程,每疗程间应间隔一星期。

取穴:取阿是穴,手阳明及足太阴经穴。如合谷、三阴交行气活血,化瘀止痛。

大椎、风府、哑门,身住等。督脉行脊里,入络于脑,与脑髓有密切关系。

欧阳歌谷创编 2021年2月1

欧阳歌谷创编 2021年2月1

七、穴位贴敷:贴药法是将药物贴敷于体表局部或穴位上的一种操作方法。

方法:核对医嘱无误,解释,清洁皮肤后,将已制好的药物直接贴压于穴位,然后外裹胶布粘贴;或先将药物置于胶布粘面正中,再对准腧穴进行粘贴。巴布剂、硬膏剂可直接将巴布剂或是硬膏中心对准穴位贴牢即可。适用于膏药、巴布剂、丸剂、饼剂、磁片的腧穴贴敷。 注意事项:

(1)凡用溶剂调敷药物时,需随调配随敷用,以防蒸发。 (2)若用膏药贴敷,在温化膏药时,应掌握好温度,以免烫伤或贴不住。

(3)对胶布过敏者,可改用肤疾宁膏或用绷带固定贴敷药物。 (4)对刺激性强、毒性大的药物,贴敷穴位不宜过多,贴敷面积不宜过大,贴敷时间不宜过长,以免发泡过大或发生药物中毒。 (5)对久病体弱消瘦以及有严重心脏病、肝脏病等的患者,使用药量不宜过大,贴敷时间不宜过久,并在贴敷期间注意病情变化和有无不良反应。

(6)对于孕妇、幼儿,应避免贴敷刺激性强、毒性大的药物。 (7)对于残留在皮肤的药膏等,不可用汽油或肥皂有刺激性物品擦洗。

欧阳歌谷创编 2021年2月1

欧阳歌谷创编 2021年2月1

(8)贴药时间1-2天更换一次。观察皮肤情况,皮肤发红、水泡、瘙痒、糜烂等,应停止使用。

涌泉穴,在人体足底穴位,位于足前部凹陷处第2、3趾趾缝纹头端与足跟连线的前三分之一处,为全身俞穴的最下部,乃是肾经的首穴。我国现存最早的医学著作《黄帝内经》中说:“肾出于涌泉,涌泉者足心也。” 意思是说:肾经之气犹如源泉之水,来源于足下,涌出灌溉周身四肢各处。所以,涌泉穴在人体养生、防病、治病、保健等各个方面显示出它的重要作用。主治:头昏痛,目眩,咽喉肿痛,失音;小儿惊风,癫狂,昏厥,失眠;小便不利,便秘;足心热。

神阙:脐中央。主治:脱证;腹痛、腹胀、久泄、久痢、便秘、脱肛;水肿。

天突:胸骨上窝的中央。主治:咳嗽、气喘、胸痛;咽喉肿痛;噎嗝;梅核气等。

欧阳歌谷创编 2021年2月1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