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在学生的生命里种下一棵树——我的生长性语文课堂教学观
“教育即生长”,美国教育家杜威的论述言简意赅地道出了教育的本义,揭示了一种新的儿童发展观和教育观。儿童的最大特性是“生长中”。多年来,我坚定地践行着我的“生长性”语文课堂教学主张,遵循儿童的生长方式和规律,改善课堂生活各方面的关系和因素,使课堂充满生命活力和生长张力,使儿童不断地自我生成与建构,得到符合其个性的、合适的、连续的生长;期望自己不仅能教给学生丰富的知识,更能在学生的生命里种下一棵树,让他们未来的生命历程踏踏实实、蓬蓬勃勃,既扎根沃土,又伸向天穹„„
一、我对儿童“生长”的理解
“生长”本是一个生物学概念。用“生长”来定义教育,不仅因为“人”具有类生物生长的特征,更在于一种教育观的改变,即教育从“教师中心”转到了“儿童立场”,而且赋予了儿童生长过程中生命意义的建构。1.“生长”具有个体性。生长既是个体生命的基本特征,也是个体生命的本能反应。由于先天的遗传和后天形成的不同个性,造就了生命的不同个体,其生长模式、成熟序列的差异性决定了生命具有个体独特性及在后天发展中的体质差异、认识结构、文化背景等。2.“生长”具有生成性。儿童是未完成的存在,也是非特定化的存在。“未完成性”意味着儿童的生命处于不停息的变化之中。“非特定化”意味着儿童具有无限发展的可能性,意味着生命是一个历程,生命是一种有意义的、非确定的过程,儿童的发展永远具有创造性和超越性,永远处在生成之中。3.“生长”具有自主性。生命本身具有自主性,外界因素可以影响它,但无法取代它。儿童“天生”具有认识外部世界、求知于外部世界的本性,表现出自主的态度和自主的行为,自动完成一些生命活动。对世界充满好奇遐想、乐于追根究底、敢于尝试探索,并在追问、探寻和创造的过程中展现自己的生命力量,获得生命的意义。
“学校教育的价值,它的标准,就看它创造继续生长的愿望到什
么程度;看它为实现这种愿望提供方法到什么程度。”尊重儿童时期,尊重生长的需要和时机,不断地改造学生的生活经验,不间断地满足学生的生长需要,不停息地实现学生的生命意义,是生长性语文课堂的出发点和核心命题。
二、生长性语文课堂的基本观点
生长性语文课堂中,教师与学生彼此“精神敞亮”“相互悦纳”,注重性情的培养,着重思维的训练,看重语言的生长;课堂既着力于生长的“原点”,更着眼于发展的“远点”,成为学生学习探究的源头,让学生获得不断学习的动力、持续学习的能力。1.课程观——让学生与课程知识“相遇”。“课程知识”强调的不是知识本身,而是学生与课程知识“相遇”的可能情境。好的课程给人的理解创造尽可能大的空间,它总能吸引入,并在人与知识的每一次“相遇”中创造出更多的“期遇”。如果说知识的获得是一个“教化”的过程,即知识与人“相遇”并最终实现知识与个体精神的创造性转化的过程,那么,课程就是人们事先设计的知识与人“相遇”的可能情境,其实质是一种“知识环境”,只有这样的知识,才能较好地参与人的精神生活,与人建立起意义关系,使知识增值,让课堂生长。2.学科观——让人文性与工具性“相融”。语文是唯一以言语形式为教学内容的特殊学科。语文又是一种文化,是和人的生命、心灵、生活密不可分的文化。工具性是人文性的载体,人文性又是工具性的灵魂。“工具性”和“人文性”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水乳交融的关系。学生在接触课文时,接受的不仅是文章的形式——语言文字,同时也接受它的内容—一思想感情。让人文性与工具性“相融”,就需要用人文主义和科学主义融合的共同的思想武器来改革语文教育,把人文性寓于语言文字的训练之中。这种训练不仅要着力于培养学生语文运用能力的实用功能,也要着眼于语文课程对于学生思想感情熏陶感染的文化功能,让学生在语言成长的同时,人文素养也同步生长。3.教师观——让教师成为平等中的“首席”。教师要摒弃自己内心居高临下的姿态,使自己沉静、慈爱和智慧,“目中有人”,“以儿童之心度儿童之腹”,与学生建立一种新型的合作关系;同时作为“首席”,也要重视教师
的作用。但教师作用的权威不是“外部强加的”,而是“内在养成的”,即通过自己的人格、教学风格树立起来的。教师的“首席”作用主要体现在思维的引领、情感的带动和语言的表率上。生长性的语文教师观还强调教师和学生都是“生长需要者”,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每个生命体都有“生长需要”,每个人都是“自我发展者”。4.学生观——让学生成为生长中的“主体”。“生长”不是赋予的、外加的,而是“主体”自觉的、应然的。儿童是天生的学习者,学生是能动的主体,他们的学习是在原有认知结构的基础上吸收、同化新知识,充实、完善原有的认知结构,或者改组原有的认知结构,组成新旧知识统一的新的认知结构的过程。我们需要的只是最大限度地尊重学生,激励他们,给他们时间,允许他们失败,满足他们学习的需要,必要时给予方法的点化,推动他们学习的内部动力,帮助他们“实现意义的获得及自我主体的建构”,使学生自然的学习生活得以延伸。
三、生长性语文课堂的实践探索
生长性语文课堂尊重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生语言素养发展的规律,以语文课程本身的魅力滋养学生,带给学生积极的变化,实现学生生命的成长。生长性语文课堂既关注学生当下的生长状态——课堂的深处充盈蓬蓬勃勃的生命律动,学生的语言、思维、精神在活泼泼地生长;又“指向远方”——课堂为未来的语文学习和生活积蓄了生长的力量,学生萌发了对生长的向往,拥有了良好的生长态势和持续生长的能力。
1.培育自然的生长环境。生长性语文课堂要着力培育符合儿童本性的、适合言语活动的课堂环境,让学生、教师、文本的平等对话过程能够充分地、创造性地展开。(1)舒适的心理氛围。语文课堂应该是一个让学生觉得舒适的“家”。这里允许出错、允许改正、允许保留不同的意见,甚至允许自由争论、辩论;这里不存在害怕,不存在戒备,不存在威胁,取而代之的是相互信任,彼此支持。只有学生感受到心理安全与精神舒展,才能充分地表达自己的观点,表述自己的思想,表露自己的情感。
形成这样一种舒适的心理氛围的关键在于师生之间建立真诚的教学关系。首先,教师要做走向儿童世界的使者,从心灵深处平视学生,和学生展开有效果的和有创造性的活动:互相影响、讨论、激励、了解、鼓舞。其次,教师课堂话语要由指令式话语向商讨式话语转变,由评判式话语向建议式话语转变,由灌输式话语向引导式话语转变,由单一式话语向开放式话语转变,从而启发、引导学生自悟、自得、自我建构。再次,师生并非冷静的局外人、理性的分析者,而应带着自己的前经验,成为“文本中的一员”,真情投入,真诚交流。对教师来说,课堂话语并非仅仅为了传递知识,而是从内心深处流溢出来的切肤之感;对学生而言,说的也并非教师想要的答案,而是自己思考的心得,内心真实的想法。
(2)充裕的生长时空。很多语文课环节多,内容满,虽然环环紧扣,不失精致,但总让人感觉课堂依然被教师控制和主宰,课堂负载了太多的目标与任务,问题太多,节奏太快,没有潜心阅读的时间,没有自由思考的空间,没有咀嚼回味的机会,学生身处课堂产生紧迫感,进入不了舒展自如的状态,思想的翅膀没有办法张开,何以实现语言、思维、精神的“拔节”生长呢?
有空间才有生长的可能。还语文课堂以自然松弛、疏疏朗朗、浓淡相间的状态,少一些提问,少几个环节,留一些空白,留几分空间,让学生自己直面文本,静思默想。学生拥有了属于自己的时空,才能投入地思考、真诚地表达,才会生长出自己的思想,语言才会新鲜水灵、纯朴有趣、丰富多彩。有等待才有生长的可能。等待是教师对学生生长差异的尊重和理解,当学生遇到障碍时,有时只要我们再等待一下,也许就能够打开学生思维的大门,实现突破性的生长。
2.把握真实的生长原点。“以学定教”是生长性课堂的基本原则,这意味着从尊重教材文本逻辑转向尊重学生经验与认知发展逻辑。教师要把握学生生长的原点,即学生已有的个人知识、直接经验和生活实践。这种把握不仅是去获得关于学生作为儿童群体的一般属性,所有学生的大体程度和状态,还要去关注课堂上每一个具体的活生生的儿童个体,理解他们的已有经验,理解他们的前期理解,使课堂生活
真正从学生的生长原点出发。
(1)“我是读者”——以文学的视角品读。语文教师首先是个读者,以文学的视角品读文本。教师要走入文本境界,感受、理解思想内容;要走进作者心灵,缘文探情,获取人生哲理的感悟和精神意义的启迪;要沉潜文本之中,虚心涵泳,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剖析语言风格;要联想拓展,鉴赏评判,得到艺术享受,由此最大限度地逼近作者的本意,读出自己的新意。品读不可拘泥于文本,读读作者的其他作品,读读相关题材、体裁的作品,节选的文章读读原著,阅读的背景越是宽厚,课堂教学的流程生长展开越是得心应手,从容自如。(2)“我是儿童”——以学生的视角阅读。教学前要“蹲下去看”,以“我是儿童”的姿态来阅读文本,用儿童的眼睛看教材,用儿童的方式来思考,尽量地考虑学生的前理解,寻找、预测学生阅读的原初体验。学生知道了什么?学生的学习困惑在哪里?学生的学习兴趣点是什么?学生的情感生长点在哪里?哪里是学生似乎不会产生疑问却需要好好品味的地方?学生喜欢用怎样的方式学习„„这种充分的“儿童本位”的考量,这种紧贴儿童生长的追问,为寻找到既与学生心智水平相吻合,又能吸引学生主动探究的教学问题奠定了基础。(3)“我是教师”——以教学的视角解读。教师还要“站起来引”,以“长大儿童”的身份,以成熟的、深刻的、理性的眼光来解读文本,不忘记自己已经“长大”,肩负着“平等中的引领”的责任。首先,语文教师该用“尖锐的敏感”和“谨严的思考”去做语文教师该做的事,慎思学生应该理解到何种程度,找准情感生长点、技能训练点、言意融合的切入点,斟酌如何设计使学生深深卷入的问题,以此为凭借促进学生语言习得与精神的发展。其次,教学立意要高远,从整体上去审视,真正把握课文范例的教学价值,找到教学问题的着力点,引领学生进入言语的内部、意蕴的内核。再次,在以主问题架构教学流程的过程中,教师要充分预想学生可能产生的肤浅与片面认识,可能遇到的障碍与瓶颈,当学生精神不振时,怎样使他们振作;当学生困惑无头绪时,怎样给以启迪,促进学生加深或反思自己对文本的感悟,帮助学生超越自己。
3.遵循儿童的生长方式。儿童是自己的主人,儿童的生长必须通
过自我建构完成,没有人能代替儿童生长;儿童具有生长的可能性和不确定性,等待发现与发掘。生长性语文课堂立足儿童本位,遵循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和语文学习的规律,以语文的方式,在语文实践中,求得每个学生充分的、自由的、和谐的生长。
(1)以开放、自由、富有探索性的问题为生长支点。富有探索性的问题可以使学生始终保持着学习的新鲜感,思维始终处于兴奋的状态,吸引他们好奇地回到具体的语言文字之间,不断有新的发现,对文本的理解从粗浅单薄走向深刻丰满。富有探索性的问题应该具有以下一些特点:第一,问题的呈现具有吸引力,它关注学生的学习需要,指向学生的学习兴趣,基于学生的学习基础,既触动了学生的已知和经验,又隐含着这样一种思考的意向:文本中藏有学生“还不知道”又“可以知道”的很有价值的内容,激起学生试图突破自己前理解的意愿和动力。第二,问题的切入具有穿透力,触及文本的核心地带,紧扣文眼,寻找文本中最具语文教学价值的东西,关键字词、重点语段,人物形象、理趣哲思,技能训练点、情感生发点,抓住可以“撬动”课堂的“支点”,以此架构整个教学流程。第三,问题的答案具有丰富性,蕴含着多重的分析视野、多样的解决路径、异彩纷呈的答案。学生根据各自的经验背景、思考方式和价值取向,对问题形成个性的理解。第四,问题的效果具有推进陛,它能激活学生先前经验,将学生的思考引向深处,学生在教师合理机智的追问之下,突破先见的狭隘,迈向他们从未到达、从未领略过的视域。(2)以体验性言语活动为生长场域。儿童真正的成长与发展来自于学习体验。生长性语文课堂重视儿童学习方式的保留与发展,通过创设儿童生态的学习情境,让学习者“身临其境”地体验学习,以组织学生“出乎其外”的言语活动为基本载体,以追求学生学习“入乎其内”的深刻体验为教学目标,采用多样的形式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实现学生的有意义学习、个性化学习、创造性学习,让体验性言语活动成为言语生命生长的链条。
积极的体验性言语活动应该本着儿童文化的精神,按照儿童游戏的规则建构而成。富有内涵与冲击力的情境是体验性言语活动不可或
缺的辅助方式。语文教师要以语言描述、画面呈现、问题导引等方式来创设生动活泼、具体感性的情境,以典型的场景激起学生热烈的情绪,使学生“会被吸引”,“这对他们而言是真实的”,日益深入地“投入现象”,即与所要学习的内容直接接触,不知不觉置身其中,心理转换,物我两忘,冥思、体认、联想、移情、拓展、表达。尤为重要的是,情境不应只是课堂瞬间的即兴而为,而应是契合文本的立体之境,是催生学生思维、情感、语言的动力场域,随着文本语言情思的跌宕起伏与课堂对话的层层深入而不断延展、推进,逐步走向丰满、厚重、完整。这样的言语活动贯通着儿童的个人经验,当下的生活、周围的世界,儿童的生长建立在此时此刻的体验当中。(3)以智慧点化为生长助力。儿童是一个正在生长过程中的人,还没有成熟,还没有确定,还没有完成,有巨大的潜能,也有很多不完善。儿童正处于语言生长的最佳时期,他们的语言理解与表达充满童趣,充满想象,但也存在缺点和错误。尊重儿童的生长规律,遵循儿童的生长方式,决不是对儿童的迁就和放任。课堂中教师要和儿童“一道生活”,在流动的教学现场中充满智慧地机智行动,细致耐心地倾听学生,尤其要倾听和捕捉“异向交往”的话语,要善于使用连接性的询问与追问,巧妙引发学生的思考,让教学中的交往丰富而深刻地展开为学生生长助力,使生长由可能成为现实。
教师要珍视学生富有个性的声音,不要把自己的观点、思想及意见强加给学生,要倾听学生的表白,真心赞赏孩子标新立异的大胆创见,言语中灵动的思维火花,真挚地肯定谬误中蕴含的奇特想象,荒诞中包含的合理因素。教师也不能失去自己的独立性,不能对学生的理解放任自流。面对学生的肤浅与片面认识时,要进行语言与思想的引领,促进学生由肤浅走向深刻,由片面走向全面,旧我不断失落,新我不断再生。当学生的理解肤浅时,要引导学生向深处生长;当学生的理解有偏差时,需要扶正其生长。
语文课堂中,以“生长”为导向,教师的“教”变得更有价值,学生的“学”变得更有意义——语言在发展,思维在拔节,精神在成长。这不仅是课堂当下的美好体验,其因子亦会悄然内化在学生的素
质结构里,为未来的持续生长奠基,为幸福的人生奠基。 第二篇:生成性语文课堂教学两面观
生成性语文课堂教学两面观 226400 江苏省如东高级中学缪爱明
X X X X 先看一例:某语文教师和学生一起讨论了《荷花淀》的意境美和语言美后,让学生边听音乐边默读课文并质疑。有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为什么文章中的人物形象,特别是那些妇女形象都没有具体的名字?”这个问题提得新颖,是一个教学亮点。该语文教师也便脱离了原来设计好的教案,让学生一起讨论并试着为她们起名字。片刻,有学生说水生嫂应该叫荷花,美丽而高洁;羞涩的那一位应该叫小芳,美丽又善良;泼辣的那位应该叫小翠(大概对《边城》的印象很深);等等。课堂气氛空前活跃。紧接着这位老师让学生分角色带上名字朗读课文,发现学生读后哄堂大笑,但并没有仔细体会到其中什么味道。于是他进一步启发学生:这些妇女最后成长为什么样的人了?学生们恍然大悟,有学生站起来说:“就连没有名字、最没有地位、最受压迫、觉悟最低的妇女都行动起来了,抗日战争的胜利还会远吗?”小小的名字竟会有这样深刻的含义,学生们非常兴奋,七嘴八舌地讨论起抗日战争乃至近年来的中日关系。这样一来,一篇小说成了一篇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文章。在学生意犹未尽的讨论中,伴随着阵阵掌声,铃声响起。这堂课受到了专家和听课老师们的好评。
——语文课堂教学,不仅要珍惜学生的感悟、体验,更要保护他们的智慧火花。这样更有利于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潜能。认真备课,把握重、难点,完成教学任务固然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把语文教“活”、让学生“活”好,这才是语文学习的灵魂。如果教师死守教案,那么最好的教案也会成为束缚教学的桎梏。活生生的学生也会变成课本的奴隶。课堂灵活地放开一些,反而更能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更能活跃思维,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所谓课堂教学的生成性,是指充分重视师生生命活动的多样性和教学环境的复杂性,把每节课都视作是不可重复的激情与智慧的综合生成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离不开师生、生生多重组合的教学活动;
离不开语文教师敢于突破预设的教案,抓住生成的教学资源引导学生开展探究的智慧。在生成的过程中,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都被调动起来,他们产生出灵感,迸发出创造性。学生在与教师、文本的思维碰撞中领悟知识、迁移方法、陶冶情感、提升生命。恰倒好处地发挥生成性,有利于建构起开放的、充满活力的、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语文课堂教学新模式。
X X X X 再看一例:前不久,一位教师上《祝福》,在渲染了一番祥林嫂的悲惨结局后,见到有学生问:是谁杀死了祥林嫂?便随机应变让学生讨论。一番唇枪舌剑后,答案基本趋向两种:
一、以鲁四老爷为代表的强大的封建势力、封建礼教;
二、文中所有的人。谁知老师突发惊人之语:不,是她自己!学生愕然„„这位老师又继续发挥道:人家要是老在你面前讲“阿毛的故事”你讨厌吗?所以人们嘲笑她并没有错;而鲁四老爷也仅仅是严肃地说了声“你放下吧!”祥林嫂就经受不住要往死里想?这是不是她自己的问题?那么这篇小说究竟有没有批判封建势力、封建礼教?显然没有„„看得出,这位老师当时颇为自己的“新奇”看法感到得意,或许还自以为是石破天惊之论。不少学生自然是使劲地附和着“是”、“对”!
——这样的“生成性”语文课堂开端很好,本来教者可以围绕这两个答案挖掘下去,这两个答案其实是实质与表象的关系。祥林嫂之死的原因是什么?当然是封建社会制度下妇女的社会地位低下造成的,“想做奴隶而不得”,也有封建统治秩序——纲常伦理的因素在作怪,更主要的还是封建文化思想的浸透。具体地说,就是封建妇女的贞节思想和封建迷信夺去了她的生命,害死了她。更为可怕的是,在小说中封建礼教成为了人物所处环境里的一种集体无意识。当弄清楚了这一点,我们才有可能看到祥林嫂最后对阴司发问的深刻的革命意义!遗憾的是后来教者的惊人之语和借题发挥完全生“偏”了。它不仅浪费了学生课上的宝贵光阴;而且对学生的读书求知起着一种误导作用。
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生成性课堂具有不可预定性,其随机性造就了许许多多的生成性问题,但是,要清醒地认识到:由于方向、价值
不同,有的生成性问题是可能产生负面教育效应的。为此,教师在课堂生成中要注意把握好方向,适时地作出反应和调整。既要让学生充分感受到心灵的自由,又要潜移默化地渗透学科知识;既要大胆猜测,放飞想象,又要尊重事实,讲究科学;既要有教师的宽容和学生的自主,又要有教师的引导和学生的自律。这样才能真正实现课堂教学无序和有序的统一,工具性和人文性的有效统一。同时,必须注意语文这一学科性质的基石作用,集中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从事那些有效果的和有创造性的活动。坚决拒绝“生成”而“生成”,不顾实际和价值的做法;否则就会使一些生成性问题成为教学有害的“问题”,成为教学沉重的“包袱”,成为教学无形的“伤疤”。
X X X X 生成性这个概念主要是针对预设性而言。传统里的语文教学无论是备课还是写教案,都把教学目标的实现、既定计划的完成作为教学成功的标志。把握预设性便是这种教学成功的标志。但是,新课程改革带来了新的教学理念,生成性的把握显得尤为重要。无论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还是新的课程标准,都旗帜鲜明地打出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旗帜。学科教学已经从强调目标和计划,发展到强调过程本身的体验。这种背景下的课堂教学必然孕育出许多生成性因素。这对语文教师就提出了更高的教学素质要求,因为能否把握生成性,最能综合体现教者的知识结构、情感取向、经验积累、价值追求等方面的素质水平。如果把握准确、科学和艺术,那么教师就成为了实际意义上的课程开发者、创造者和实施者。
生成性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不能简单地把“明确的预定目标以及对预定目标的达成”作为一堂“好课”的标准,注重的不仅仅是自己观念的传输与确立,更首要的任务是倾听学生自己的观念。那些把课堂当成功利主义来应付的“短”“频”“快”的应试主义是不负责任的。苏霍姆林斯基把教师热爱学生作为“教育的奥秘”。因为爱,所以教师不会压制学生,不会专横地对待自己的学生。也因为爱,知识在教师的心中将不再是一个中心的位置,而教师也不会被教材所占住、所役使。生成性语文课堂教学着眼的不是知识的传授而是知识的建构,不是空洞的理论灌输而是进入到更高层次的情感与思想的新体
验和新尝试。
在生成性语文课堂教学中,我们不能忘记了“育人”这个根本,而纯粹地沦落为教书的工具。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是相辅相成、交融统一的。一方面,必须以让学生学习和掌握祖国的语言文字这个交际工具为基本目标;另一方面,千万不能丢弃思想教育、道德情感、审美情趣等人文因素逐渐积累、潜移默化、春风化雨的过程。课堂上虽然并不要求同步,不要求整齐划一,但要求交互共鸣,触类连通,讲求各种观点之间的互补。在学生的质疑和辨析中,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让课堂成为一个有序而充满着各种观点合流而碰撞的“意义交汇场”,让课堂成为新观点的产生过程,新见解的生长过程,成为一个既有共同语言与思想,又有不同的见解的个性与发现的“大观园”。如果要使生成性语文课堂教学体现出育人的本质,那么,我们不能把它仅仅当作科学,还要使它与哲学和艺术相结合。
生成性语文课堂教学中,其优点是显而易见的。主要有:学生在与文本、教师、同学的对话和交流中,分享着彼此的思考、知识和经验,交流着各自的情感、体验与观念,提升着自己的认识、审美与精神。同时也具有明显的局限性:教学耗时,适用范围有限,要求学生具备问题意识、确定有效假设、选择相关学习资源等,难以适应不同差异的学生同时学习。
本文原载2005年第4期《名师之路》 第三篇:我的生命是一棵树
我的生命是一棵树
我似乎一直站立着,就在路边,像一棵树一样默默地站立着,所有的路人,都是我身边匆忙行走的过客,而我,也只是别人眼中稍纵即逝的风景。
我不知道我的前生是否就是一棵树,不然为什么,我总是习惯用树的姿势站立在红尘之外。
是怎样的伤痛,让我把歌者的快乐变成沉默的音符,深藏在树的年轮里?又是怎样的喜悦,让我封尘了所有的语言,把孤独当做了一种幸福的守望?
或许,我的站立只是一种姿势吧,我的心一直在渴望飞翔。我默默地承受风雨,默默地体味孤独,默默地经历季节的轮回。
我不知道,我站立在风中所有的日子,只是为了等待宿命里必须守望的那个结果,还是渴望着有一天,能站在另一个高度,触摸心中那无尘的蓝天。
树,是用风的语言在与天空对话,它的每一根枝桠都是伸向天空的手语。而我,却只能在每一个凄凉的夜里,将苦难刺破胸膛,用泣血的成长告诉蓝天——我欲飞翔。
在梦里,我一次次为自己长上翅膀,我一次次蜕掉带血的皮囊,然而,却总有一个声音不停地告诉我,你的生命就是一棵树,离开土地,你将枯萎,你将死亡。
如果风能洞穿所有的秘密,那么它一定知道,其实我,就是一棵树。我平凡的生命,无法离开红尘的纷扰与世俗的羁绊,我弱小的灵魂,无法抗争这静止的生命和丑陋的黑暗。
花开了,花又谢了,春来了,春又走了,我在一个人的世界里体味阳光、风雨,我在一个人的世界感受痛苦、悲欢。
我想,如果我是一朵花,我的生命是否会因灿烂而幸福?如果我是一株草,我的生命是否会因繁茂而满足?可我只是一棵树,我无法体味出其他生命,在成长过程中的喜悦与悲愁。
我羡慕空中飞翔的鸟,我羡慕水中游泳的鱼,我做过行走的梦,我幻想过满树花开的日子,可我知道,无论我的内心是多么丰富,我始终是一棵树。或许,树应该有树的追求与向往吧。我常常站在长满大树的森林里仰望蓝天,我知道,树的内心在渴望着一种高度,树的枝桠在期盼着风的抚摸。可我始终不知道,我默默中一直在为谁站立,为谁守望?
暮色中总有一些寂寞象雾一样笼在我的心头,我无法走出埋藏在泥土里我沉积的宿命。那么,就让我做一棵安静的树吧,假如我的心可以沉静如一棵站立的树,那么所有的日子都将是我飞翔的翅膀。
当光阴把皱纹一寸寸地刻在我的肌肤之上时,当我可以挣脱心灵的羁绊,独自任思绪在空中回旋飞舞时,我突然看见时光的手,正慢
慢地把一种叫成熟的东西敷在了我的额头,我终于在那些逝去的日子里学会了淡然。
我应当感谢岁月为我刻划的那些年轮,它让我懂得了站立不仅仅只是一种姿势,它还让我懂得,每一个生命不都是为了开花,每一种追求不都是为了结果。那些不开花的树,一样有着厚重的生命和不容忽视的春天。
树不是静止的,它的生命在不断地生长着,在时光的深处,那些生命的高度默默地附着在成长的轨迹里。
假如我的心真的可以沉静如一棵站立的树,那么我应该感谢那些静默的日子。
第四篇:语文课堂教学应该是生成性
语文课堂教学应该是生成性、动态的过程。小学生在阅读课文的过程中自行发现,提出了一些自己在备课时没有设想到的,非常独特的想法。这时,我及时的抓住这个机会,教育学生遇到具体事情的时候要动脑筋思考,学会随机应变。这种教学方法不但尊重了学生独特的体验,发扬了他们的个性。还延伸了课后的安全教育,我觉得这可说是一举两得呀!
新课程改革下,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不再是以往的“灌输式”教学,而代之与开放式的、不断生成的、充满活力的教学方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努力挖掘教材中的创新点,善于抓住时机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上述摘录的教学案例中,这个创新点是由学生自己挖掘的,没有张演瑜小朋友独特的想法,就没有了“有时也可以不诚实的”的“创举”。而我只是为学生营造了一个轻松、和谐、的学习环境,让他们大胆地想、尽情地说,不断地进行创造性思维。
《手捧空花盆的孩子》这堂课给了我今后如何进行课堂教学一个启示,即要针对学情变化发展灵活组织教学。这一案例中,我认为主要体现在注意保护学生的发现,尊重学生,相信学生,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探究精神。因为“在儿童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那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语文学习不应该
仅仅是读和背,更重要的是鼓励孩子们不断创新,这样我们的课堂才有生机,才有活力
在教学《棉花姑娘》第五自然段时,为帮助学生理解,我让学生通过合作表演来理解了“很快”、“惊奇地问”等词语,促进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为了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让学生先在小组中分角色表演,又让学生对表演进行评议。把读、演、评融为一体,调动了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使其对课文的理解更深,学习效果更好。学生在欢乐的课堂氛围中唤起了学习的情感,既发展了语言,学会了倾听、评价、欣赏,又尝到了成功的喜悦。老师关注了学生的发展,真正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这个教学片段中,有一些不足之处。比如:教学中,学生指出“圆圆的”一词要读得圆一些,这是件好事,但我没有及时引导更为重要的词语“很快”和“惊奇”应该怎么读更好,使得此处的品读理解只停留在浅层次上。在鼓励学生方面,今后应该像赵志祥老师说的那样,对学生不要太吝啬要多看一看他们进步的地方,让他们经常尝到成功的喜悦。
。4楼
《兰兰过桥》教学反思
兰兰过桥教学反思:《兰兰过桥》是新课标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的第32课,本文内容较长,要使学生能充分地朗读,必须抓住重点段落、重点句子进行练读,这样学生才能很快地抓住桥的特点来学习课文。我设计小组合作学习,抓住重点句子,说说自己喜欢的理由,通过反复朗读,欣赏图片感受,实物展示,学生对于桥的特点是比较明确的。以下是我摘了的几个教学案例以及《兰兰过桥》的教学反思。
《兰兰过桥》教学案例 (一)创设请境,导入新课 1、导
入:同学们,你们见过的桥是什么样子的?动笔画一画好吗? 投影仪演示学生画的桥:说一说,议一议。
2、过渡:从古到今,桥在人们的生活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当然,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桥也在不断地变化着。
(多媒体课件演示桥的发展:木桥——石桥——公路桥——公路、铁路两用桥——立交桥。)
3、揭示课题,读题。(看教师写课题,注意“桥”字的规范写法。)
《兰兰过桥》教学反思
(一):多媒体的演示使孩子们大开眼界。让他们感知了迅速发展的科技在现代化建设中的应用,感受到科学的奇妙。激发着孩子们学科学、爱科学的兴趣。
《兰兰过桥》教学案例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按要求读课文。
⑴ 借助拼音,自读课文2~3遍。
⑵ 用“○”圈出本课中需掌握的字,用“—”标出本课需认识的字,注意这些字的读音。
⑶ 思考:爷爷带兰兰过了几座桥?看图,用自己的话说说它们的样子。
《兰兰过桥》教学反思
(二):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培养良好的读书习惯是十分重要的。而读书方法尤为重要,这里具体的要求让孩子们初步掌握阅读的方法与技巧。
2、检查识字和读书自学情况。 《兰兰过桥》教学案例 (三)再读课文,理解内容 1、学习课文1~4自然段。 ⑴ 齐读课文1~4自然段。 ⑵ 看图体会,分组讨论。
这座桥叫什么桥?它架在什么地方?是用什么材料造的?在桥上可以看见什么?
⑶ 小结:多奇妙呀!桥居然架在水中。让我们也来体验一下吧!
(多媒体课件演示:遇河—进桥洞——桥中观看游鱼、行船。) 2、学习课文5~7自然段。 ⑴ 自由读课5~7自然段。
⑵ 引发质疑:你能从课文这几段中知道些什么? (明确:桥的材料,使用方法、特点。)
⑶ 小组合作讨论、解答疑难问题。交流学习体会。
⑷ 讨论:这座桥与我们平时玩的什么东西很相似?你能给它起个更贴切的名字吗?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桥的使用过程。
⑸ 小结:多有趣的桥呀!我们再来看一看它是怎么变化的吧! (多媒体课件演示:遇小河——给管子打气——过桥——放气、叠收)
3、学习课文第8自然段。 ⑴ 齐读。
⑵ 理解词语:“变魔术”“专家”。 《兰兰过桥》教学反思
(三):注重引导学生自主地探究知识:让学生自主读,鼓励学生主动提出问题,并自主、合作地探究问题、解决问题。让学生在开放而有活力的课堂氛围里始终处于积级主动的学习状态。并在学生自读、自悟的基础上使学生的认知得到发展。
《兰兰过桥》教学案例 (四)再读课文,求异创新
1、齐读全文,讨论:兰兰的爸爸为什么能成为桥梁专家? 2、小结:兰兰的爷爷就是因为有了坚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再加上他多动脑、勤思考,成为了著名的桥梁专家。生活中我们还需要什么样的桥?
《兰兰过桥》教学反思
(四):对“兰兰的爸爸为什么能成为桥梁专家?”的讨论,让子们明白成功的关键在于“坚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多动脑”、“勤思考”。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致。
但是从课堂中表现出来一些问题,需要重视。
1、学生的朗读中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比如说有的学生朗读做到了正确流利,但是感情朗读还不太到位;有的学生还把握不好用怎样的语气来读;有的学生不能很好的表现自己领悟到的感情,模仿他人的较多,而自己的体会感悟的表现较少等。
2、学生认真倾听的能力需要加强。有的学生光顾表现自己而举手,根本没听老师的提问和其他同学的发言,造成站起来什么都不会,影响了其他同学听讲的情绪。
3、学生还是缺乏训练,发言声音普遍太小,这是一种胆怯的表现,也是一种很不好的说话习惯。
4、本人自己的调控能力、应变能力都应该继续加强,过渡语言、评价语言都比较贫乏,缺乏对学生的激励。以上几点在今后的教学中要加强注意,把对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训练真正落到实处
《两只鸟蛋》是一首儿童叙事诗,讲述了一个小朋友从树上取下两只鸟蛋到送还鸟蛋的事。在这首小诗里,我们能看到孩子在母亲的启发下,幼小的心灵里萌生出对生命的珍爱,对小鸟的关爱,对大自然的热爱。
为了总结教学经验,改进语文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现将本次授课进行反思如下: 本课成功的关健在于创设情境,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获得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1.创设学习情境,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
一年级学生具有好奇、爱探索、易感染的心理特点。为此,我首先播放小鸟出壳的画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起了学生学习本课的欲望。
2.利用小组合作,识字教学,大大提高了识字效率。在本节课中,我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生字,不仅提高了认读生字的效率,交流了识记生字的方法,而且培养了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能力。通过带拼音读词、去拼音读词、再读单字等多种形式来认读生字,大大提高了识字效率和识字兴趣。
3、加强了朗读的指导和训练。
在本节课中,我加强了对学生朗读的指导,每一小节我都进行了
细致的指导,让学生结合自己的感受来朗读课文,并让学生在读的过程中感悟内容,理解内容,受到爱鸟护鸟的教育。此外,我还让学生齐读,指名读,挑战读等形式,加强了朗读训练的频率,提高了朗读能力和兴趣。
3、对学生进行了思想品德教育。
《两只鸟蛋》这一课,来源于生活,贴近生活,极大地唤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教学使学生懂得了鸟类是我们人类的朋友,培养了学生爱鸟的意识和情感,激发了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保护之情,培养了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
但是,这一课上下来也存在一定的不足,例如我没有强调识字的方法等,我希望在今后的教学中一定要发扬优点,克服缺点,力争创建良好的语文课堂教学模式,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 第五篇:新课改下的语文课堂教学观
新课改下的语文课堂教学观 文县临江学校李武平
新的课程标准突出了学生主体地位,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增强学生实
践能力为目标。它着眼于学生的发展,关注学生的未来。对人文性、工具性极强的语文这一基础学科,我认为教师应与时俱进,树立新的语文课堂教学观。创新语文课程的内容和形式,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一、构建平等、和谐的课堂教学观
一般来说,学生总喜欢面带微笑、待人真诚、幽默善导、宽容赏识的良师,而心底里害怕表情严肃、心胸狭隘、苛刻责备、讽刺挖苦的教师,所以教师更新理念,改变角色非常重要。新课程理念是以“生命”为逻辑起点,其核心是:教育直面生命。中学教育面对的是一群希望平等、渴望自由、充满幻想的少年。这个时期,我们应该和学生交朋友,让学生喜欢我们,让他们感觉到老师是他们成长中的益友,我们是平等的,我们的目标是一致的:都是为了学生的成才。在学习中我们可以敞开胸怀,自由思考、自由讨论、自由发表见解,老
师是他们忠实的听众,是他们学习天地中的一份子,我们的关系是平等的、课堂气氛是和谐的,每个人都敢于表现自己,乐于表现自己。作为教师,要善于反思与创造,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重视课堂上学生的表现,鼓励他们发表自己的看法,重视教学情境的创设工作;要学会充分合理地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努力营造平等、和谐的课堂。
二、巧设师生互动平台
如何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要改变以往“满堂灌”的上课方法,我们老师的责任主要表现在:1.培养学生的自信;2.让学生养成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好习惯;3.调动学生敢于发言、乐于表现的自主学习的好态度。这三方面要求我们老师由以前的讲的多讲的好要转变成善于导,设平台设的好。这就要我们当老师的要搞好教与学的互动,课堂不再是老师个人的舞台,它是师生沟通的桥梁,使老师和学生能在平等的地位上探究新知、合作交流;教师已成为同学们的学伴;现在我们应该明白:课堂上的提问应该是相互的,不能局限于教师问,学生答这一种形式,应该给学生质疑的机会,并鼓
励他们勇于质疑。让他们真正感到在上课时思考问题、参与讨论是多么快乐的事情啊。
三、激发兴趣,培养信心。
“兴趣是学习之母”,没有兴趣是学不好语文的。因为有兴趣,学生就会产生积极的情绪;为满足好奇心,学生就要看要听要想要问,思维也被激活。教师精心设计教学,就是要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并在成功的体验中使学生的兴趣受到保护和激励。教师要善于通过各种手段,找准教学的切入口,诱发学生的求知欲。
如果一个老师能够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则你的教学就算成功了一半。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在新教育理念的指导下,应创设多种多样的教学情境,运用情境引入、启发式谈话引入等,激励学生主动参与,用外部刺激引起学生学习的直接兴趣。如在教《三峡》这篇课文时,
我运用投影仪等教学仪器,创设出三峡四季山水多变、多情、多彩、奥秘无穷的情境,并配上优美的音乐,展示给学生欣赏。一上课就把学生引入美的境界,使学生对三峡山水,这半是仙境,半是人间的美景,产生了无限的好奇,浓厚的兴趣。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我又用妙乐唤起学生美的体验,设计各种巧练,品味美的意蕴。学生们积极开动脑筋,在品味文章遣词造句之精,三峡之美时,说出了自己的见解,主动与老师交流,与同学争论,整堂课气氛活跃。朗读课文更是抑扬顿挫,有声有色,语言积累水道渠成,达到了优化的效果。并鼓励学生吸取这种写法,写一写自己的家乡的山山水水,比一比谁把家乡写的好,谁的作文有创新。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