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地理(湘教版)识记重点 第一章 让我们走进地理
1、 地图分为自然地图(含地形图和气候图等)和社会经济图(含工业图和农业图等)。
2、 地图具备三要素:方向、比例尺、图例和注记。
3、 有的地图用指向标指示方向,一般指向北方。没有它时,通常采用“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规定确定方向。看地图时,应手持地图,面朝北,这样图上方向就与实际方向一致了。 4、 比例尺,就是图上距离与实地距离之比。
5、 比例尺用数字式、文字式和线段式三种表达式方式来表示。 6、 将比例尺表示成分数,便于计算。图幅相同的地图,比例尺中
分母越小,则比例尺越大,所示范围越小,所反映的内容就越精确。
7、 比例尺较大的地图比比例尺较小的要精确些,所以要画一幅某学校的地图就选用比例尺较大的地图。
8、 在地图上量算距离时,在图上注明的比例尺方式最好采用线段式。
9、 各种地理事物在地图上所表示的符号就是图例,一般都附在地图上。
1
10、 地图上文字说明,如山脉、国家等和名称,以及标明山高、海
深的数字等,叫做注记。
第二章 地球的面貌
1、古老的“盖天说”认为“天圆地方”。我国古代天文学家张衡提出的“浑天说”认为“天之包地,犹壳之裹黄”。 2、麦哲伦率船队环球航行证明地球是一个球体。
3、科学家经过长期的精密测量,发现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4、地球表面积约5.1亿平方千米,平均半径约6371千米,极半径是6357千米,赤道半径是6378千米,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
5、人们根据地球的形状并按一定的比例缩小后,制作成规则球体的地球模型,这就是地球仪。
6、地球绕着一根从地球内部穿过地心的假想轴,叫地轴。
7、自西向东拨动地球仪,从南极上空看,地球按顺时针方向转动,从北极上空看,地球仪按逆时针方向转动。 8、地轴与地球表面的相交的两点,叫两极。
9、在地球仪表面,与南、北极距离相等的地方所画的圆圈叫赤道,纬度为0°。赤道平面与地轴的夹角为90°。 10、赤道纪念碑位于南美洲厄瓜多尔首都基多。
11、在地球仪表面,赤道和与赤道平行的圆圈叫纬线。它指示东西方向。
12、人们为了区别各条纬线,分别把它们标定了度数,这就是纬度。从赤道向北(上)逐渐增大为北纬,向南(下)逐渐增大为南纬。赤道最长。纬度越高,纬线圈长度越短。
13、人们规定:0°----30°为低纬度地区,30°纬线为低中纬度分界线,30°-----60°为中纬度地区,60°纬线为中高纬度分界线,60°-----90°为高纬度地区。
14、在地球仪表面,连接南北两极并垂直于纬线的弧线,叫经线。经线指示南北方向,长度相等。
15、为了区别各条经线,分别标定了度数,这就是经度。
16、以通过英国格林尼治天文台旧址的经线作为经度的起点线,即本初子午线,或称0°经线。以此向东(右)逐渐增大为东经,向西(左)逐渐增大为西经。东、西经最大度数为180°,实际上重合成一条经线。 17、地球仪上任何两条相对而成的经线圈(度数这和为180°且东西经各一条),都可以把地球平分为两个半球。
18、国际上习惯用20°W和160°E这两条经线组成的经线圈,作为划分东西半球的界线。
19、人们常用“七分(71%)海洋,三分(29%)陆地”粗略地说明
2
全球海洋和陆地面积的比例。
20、地球上面积广大的陆地叫大陆。地球上面积较小的陆地叫岛屿。 大陆与它附近的岛屿合称大洲。全球被分成七大洲。七大洲按面积由大到小排序:亚、非、北、南美,南极、欧、大洋。
21、全球共有五块大陆,亚洲和欧洲的大陆部分是一个整体,称亚欧大陆。它是地球上最大的一块大陆,占陆地总面积的三分之一以上。其余四块大陆为:非洲大陆、美洲大陆、南极大陆和澳大利亚大陆。 22、地球上最大的洲是亚洲,与第二大洲非洲人分界线是苏伊士运河。南、北美洲的分界线是巴拿马运河。南极洲主要位于南极圈内,占据东西半球。位于赤道以南的是世界上最小的洲是大洋洲。
23、海洋的主体部分是(大)洋,一般离大陆较远,面积广阔,深度多在2千米以上。世界上共有四大洋。
24、约占世界海洋总面积一半的太平洋最深,岛屿最多。
第二大洋是大西洋,呈“S”形。第三大洋印度洋只分布于东半球。全球最小、最浅的洋是北冰洋,它以北极为中心,相临最大的岛屿格陵兰岛,被亚、欧、北美洲所环绕,位于东西半球,跨经度最多。
25、海是大洋的边缘部分,比大洋面积小、浅,靠近大陆,由半岛、岛屿与大洋隔离开来。
26、海峡是沟通两个海域之间宽度较窄的水道,通常也是重要的海上
航道。
27、亚欧大陆的分界线是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大高加索山脉和土耳其海峡(含有面积最小的马尔马拉海)。
28、地球的特殊纬线:南回归线:23.5°S,北回归线23.5°N;南极圈66.5°S,北极圈66.5°N。 29、经纬线表 形状 纬线 纬线圈都是圆(除极点外) 经线 经线都是半圆弧线 经线指示南北方向 在地球仪上,任意一条经线的长度都相等 由本初子午线(0°经线),向东分做180°,为东经,记作“E”;向西分做180°,为西经,记作“W”。 20°W和160°E所组成的经线圈为东西半球划分界线 34、等深线:海洋中深度相同的各点连接成的线,深度起点应该从海平面开始,采用负值。
35、地表形态变化:内力作用包括地震、火山喷发、地壳运动等。地震和火山活动在很短时间内改变地表形态。外力作用包括流水、风、海浪、冰川等。
36、陆地地形表:
主要特征 地形类型 海拔高低 平原 高原 山地 丘陵 盆地 较低,小于200米 较高 较高,大于500米 地面起伏 平坦广阔,占陆地总面积1/4以上 边缘陡峻 坡度较陡,沟谷较深 共同点 地面起伏小 指示方向 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长度 经纬度 划分 半球划分 在南半球或北半球,不同纬线圈的长度都不相同。在南半球或北半球各有一条长度相等且与赤道距离相等的纬线。赤道最长。纬度越高,纬线越短。 由赤道(0°纬线)向南北各分做90°。赤道以北为北纬,记作N;赤道以南为南纬,记作S。90°N为地球上最北点,它四周都是南;90°S,反之。 较低,相对高度小坡度和缓 于200米 四周高,中间低 地面崎岖不平 37、等高线:在地图上,将陆地上海拔高度相等的各点连接成线。 等高线特点1、同一幅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距(相邻两条等高线的数值差,即相对高差)必须相等。2、等高线不能交叉,但可以重合(重合时地形为陡崖)。如:山顶:等高线四周低,中间高。山脊:等高线向海拔低的地方凸(分水线)。山谷:等高线向海拔高的地方凸(集水线)。鞍部:相邻两个山顶之间低凹部位,呈鞍部。陡坡:等高线密集。缓坡:等高线稀疏。
3
赤道为南北半球划分界线 30、地表各种高低起伏的形态,总称为地形。 31、人们通常把陆地地形分为平原、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 32、地面某一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叫海拔。
33、相对高度是指地面某个地点高出另一个地点的垂直距离,即两个地点之间的高度差。
38、海底地形表:
海底地形 大陆架 大陆坡 海沟 洋盆 大洋中脊 主要特征 水深小于200米,陆地向海洋的自然延伸部分 水深增至数千米,大陆架向外倾斜的陡坡。 在大洋发展后期,边缘古老的洋底,俯冲到相邻的大陆板块之下,形成了深海沟,最大水深达1万多米,海洋底部最深的地方。 深至四、五千米,介于大陆边缘与大洋中脊之间,分布着海山、海丘、海底高原、海底平原等。 大洋中新海底诞生的地方,火山活动较强烈。最初断裂处,由上涌的岩浆形成的,总长约8万多米,宽几百到数千千米,约占海底总面积的1/3。 43、20世纪初由魏格纳提出大陆漂移假说认为,地球上原先只有一块叫“泛大陆”的庞大陆地被叫做“泛大洋”的广袤海洋所包围。大约两亿年以前,泛大陆破碎,像冰一样越漂越远。距今两三百万年前,才形成今天七大洲、四大洋的基本面貌。
44、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地球岩石圈由六大板块构成。1,太平洋板块几乎全部是海洋,包括大陆和海洋的板块是: 亚欧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南极洲板块、印度洋板块。2,一般来说,板块的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之间交界地带,地壳活动比较活跃,有的张裂拉伸形成裂谷或海洋,有的碰撞挤压形成山脉和岛屿。 45、世界之最: 亚欧大陆 格陵兰岛 马尔马拉海 亚马孙平原 青藏高原 巴西高原 刚果盆地 安第斯山脉 珠穆朗玛峰 阿根廷境内的尤耶亚科火山 印度尼西亚(有500多座火山) 马里亚纳海沟 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陆 39、陆地山脉(地震、火山最剧烈地带)分布表:全球平均每年约发生 500万次地震,分布有500多座活火山,基本上分布在这两大地带: (太平洋(北美洲的)落基山脉 东岸的)科(南美洲的)安第斯山脉 纵贯环太平洋沿岸山脉山脉 带 迪勒拉山系 太平洋西日本群岛、台湾岛、菲律宾群部 岛等一系列呈弧形分布的岛屿山体 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岛 世界上面积最小的海 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平原 世界上最高的高原 世界上面积最大的高原 世界上面积最大的盆地 世界上最长的山脉 世界上最高的山峰 世界上最高的活火山 世界上火山最多的国家 世界上最深的海沟 横贯 亚欧大陆南部山脉带 非洲西北部山脉带 喜马拉雅山脉、阿尔卑斯山脉等 阿特拉斯山脉等 40、岩层在运动的过程中,会引起地面的震动,这就发生了地震。 41、当炽热的岩浆沿着地壳口冲出地表,叫做火山喷发。 42、火山是由火山口喷发的物质堆积而成的高地。
4
人类记载的最猛烈的火山活动 1815年4—7月份印度尼西亚坦博拉火山爆发
第三章世界的居民
*为了解内容
解决,还有一些国家长期处于贫困状态。
13、世界上绝大多数人居住在中低纬度地区、气候温和、降水较多的平原和盆地地区。
1、公元1800年以前,世界人口增长得相当缓慢,此后进入迅速增长时期。 2、到1999年10月12日,世界人口总数突破60亿大关。
14、中低纬度的临海地带往往形成人口稠密地区,如亚洲的东部和南部,3、人口的自然增长主要是由出生率和死亡率决定的。
欧洲的西部,北美洲和南美洲的东部。
4、出生率是指一年内一定地区的出生人口与总人口之比。
15、在干旱的荒漠、寒冷的极地、空气稀薄的高山高原、原始的热带雨林,5、死亡率是指一年内一定地区的死亡人口与总人口之比。
都不适应大量人口长期居住。
6、自然增长率是指一年内一定地区的自然增长人口(出生人数减死亡人数)*16、地球上的自然资源和人类在地球上的生存空间都是有限的。
与总人口之比。
17、世界人口的增长和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给资源和环境造成了空前的7、人口的自然增长率与经济发展水平有着密切联系。
压力。
8、人口的分布状况与地理环境有着密切联系。
18、亚洲、非洲、拉丁美洲的一些国家人口增长过多过快。
9、人口的增长应与资源、环境相协调,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
19、欧洲的一些国家如意大利、德国、瑞典的人口一直处于负增长状态,10、一般来说,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国家,人口的自然增长较慢。经济发展已引起劳动力短缺、人口老龄化等问题。
水平底的国家,人口的自然增长较快。
*20、人口密度反映人口地理分布的疏密程度,用人/千米²表示。
*11.世界人口迅速增长的原因大致为:生活、医疗水平的提高,婴儿死亡21、目前地球上有1/3的居民生活在缺水的地区,约30个国家严重缺水,率的降低,人的寿命的延长。
非洲成为典型的“干渴”大陆。
*12、世界人口迅速增长的后果大致为:一、人们大规模地砍伐森林、开垦
22、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一个国家或地区草原和开采矿产,在许多地方导致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造成工业污染,
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引发各种灾害,使人类的生存环境面临严重威胁。二、人口增长过多过快,
23、世界上的人口要有节制的增长,中国是人口控制的成功典范。
给社会经济造成很大压力,使居民的就业、居住、教育、医疗等问题难以
5
24、 人种 黄色人种 白色人种 黑色人种 亚洲东部,美洲欧洲,北美洲,非洲的中部和南部。 地理分布印第安人,北冰非洲北部,亚状况 洋沿岸的因纽特洲西部和南部人。 及大洋洲。 肤皮肤呈黄色或黄皮肤呈白色或皮肤呈黑棕色 色 棕色 浅棕色 眼色 眼睛呈棕色 眼色比较浅 眼睛呈黑棕色 *特 毛头发又黑又直 发色较浅,头头发卷曲 征 发 发呈波浪状 鼻形 鼻梁为中等高度 鼻梁细高 鼻形扁平 其脸型宽平,身材嘴唇较薄,身嘴唇厚且向外翻,下巴他 为中等高度 材较高 较低,四肢较长 黄皮肤与亚洲的北欧人的鼻子黑皮肤保护人体免受紫*适应地理大风、尘土等自高而窄,鼻孔外线的伤害;卷曲头发环境的外然环境有关。 通道较长,有形成的隔热层在阳光下貌差别 利于御寒。 能有效地保护头部。
*25、世界上不同地方的人群,在外表和体质上往往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26、人种根据人类体质方面的特征所划分的人群,包括肤色、眼色、毛发、头型、脸型等,其中肤色是划分人种的重要标志。
*27、人的肤色有深有浅,皮肤中的色素细胞越多,肤色就越暗。 28、人的外貌差别是由于适应地理环境的不同结果。
*29、从地理分布来看,人种肤色大致由赤道向极地逐渐变浅,这与各地太阳辐射的强度密切相关。
*30、中国大力推行计划生育政策,在很大程度上减轻了人口对资源和环境
的压力。
31、目前世界上共有2000多种语言,其中约束力30%有文字,70%没有文字。
32、联合国确定的六种工作语言有汉语、英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和阿拉伯语。
*33、由于殖民主义的原因,西班牙语和葡萄牙语在拉丁美洲广为流行。英国的殖民地遍及全球,英语现已成为世界性语言。..
34、世界上现有近半数的人信仰宗教,被称为教徒。伊斯兰教教徒被称为穆斯林。
35、源于中国本土的宗教为道教。犹太教和印度教也是重要的宗教。 36、
6
语言 汉语 过12亿。 地理分布 中国汉族,一些少数民族、海外华人华侨,使用人数最多,超宗教地理分布 分类 经典,建人数 筑 欧洲、美洲和大洋洲,信《圣总数超过公元1世纪源于巴勒斯坦地区。 发源地 基督流传最广,超过4亿人以它为母语,发源地是英国。英国、美教 英语 国、澳大利亚等国把它作为母语,印度、菲律宾等国把它作为官方语言。 伊斯法语 俄语 法国、比利时,瑞士、加拿大和非洲的一些国家。 兰教 俄罗斯,东欧各国。 佛教 阿拉伯语 西亚,北非地区。 37、人们集中地居住在一起,就形成了聚落,主要形式包括城市和乡村,具有不同的景观特色。
38、民居既能适应当地的自然地理环境,又与居民的社会经济生活密切联系。
39、民居临湖分布的现象相当普遍,在支流与干流汇合处,或者河流入海处,往往形成比较大的城市。
*40、文化遗产包括:古代的城堡、庙宇和纪念性建筑物,皇家的宫殿,园林与陵墓,历代著名的雕塑、壁画和碑刻等。 41、基督教的经典为,伊斯兰教的为。
7
徒最多,流传最广,达100经》,教10亿人。 多个国家和地区。 堂 亚洲西部和东南部,中国《古兰全世界有7公元7世纪发源西北地区。 经》,清亿多穆斯于沙特阿拉伯。 真寺 林。 西班牙语 西班牙,除巴西和一些岛国讲葡萄牙语外的大多数国家。 亚洲,集中于东亚、东南佛塔,寺有2亿多教公元前6世纪创亚和南亚的斯里兰卡 庙 徒 建于古印度。 42、世界文化遗产体现了:不同时期某个国家、民族、城市的文化精神,社会制度、民风民情、宗教习俗、经济和科技发展水平。
43、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包括:控制工业污染对历史性建筑物、雕塑和壁画的侵蚀,在著名文化遗产周围禁止修建高大的现代化建筑物,减轻旅游活动对文化遗产的破坏等。
*44、希腊雅典卫城修建于公元前5世纪,其主要建筑物帕提侬神庙全部由白色大理石砌成。
*45、拉美西斯二世神庙位于埃及与苏丹交界处的尼罗河西岸,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埃及政府对它的迁建工程耗时18年,终于在1980年完成,
使它矗立在纳赛乐水库之上。 46、 形式 定义 *优点 缺点 改进方法 48、 世界之最: 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陆 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岛 世界上面积最小的海 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平原 世界上最高的高原 世界上面积最大的高原 世界上面积最大的盆地 世界上最长的山脉 亚欧大陆 格陵兰岛 马尔马拉海 亚马孙平原 青藏高原 巴西高原 刚果盆地 安第斯山脉 珠穆朗玛峰 阿根廷境内的尤耶亚科火山 印度尼西亚(有500多座火山) 马里亚纳海沟 人口达到汇聚了大量的社1、居住条件相城市需要加一定规模,会经济活动,并对对拥挤。2城强管理和保主要从事周围地区的发展市问题:交通护,进行合理城市 非农业产有显著促进作用。 阻塞,大气、的规划和设业活动的居民聚居地。 聚 规模较小乡村民居体现着居住地相对分 落 村的居民点 庄 乡村 文化习俗和环境散。 特点。房屋不高但经济实用。外围常规模较大分布着大片农田,集的居民点 镇 依山傍水,沿河流、山麓或公路分布。
8
水体、噪音污计,以便进创染,生活垃圾造出美好的处理污染等。 城市环境。 世界上最高的山峰 世界上最高的活火山 世界上火山最多的国家 世界上最深的海沟 人类记载的最猛烈的火山活动 1815年4—7月份印度尼西亚坦博拉火山爆发 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 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 世界上流传最广的语言 俄罗斯 中国 汉语 英语 世界上信徒最多和流传最广的基督教 宗教
第七年级地理 第四章 世界的气候 第一、二节
1、 天气指某个地方距离地表较近的大气层在短时段内的具体状态。
天气现象的突出特点是多变。
2、 气候指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3、 天气预报是气象工作者通过资料的分析,发布的将要出现的天气状况。主要包括:气温(最高和最低)、阴天或晴天、降水的可能性、降水的强度、风力的大小、空气的能见度等。
4、 *最近几年,浮尘、扬尘、沙尘暴和强沙尘暴的符号在天气预报中出
现的次数有所增加,表明我国北方的荒漠化问题比较严重。 5、 *空气污染指数反映空气被污染的程度,指数越大,空气污染越严重。 6、 气候特征包括气温和降水,是对生活和生产影响最大的气候要素。 7、 气温的差异是造成自然景观和我们生存环境差异的主要因素之一。 8、 世界“典型”的干旱大陆、最炎热的大陆是非洲,最寒冷的大陆是南极洲;除南极洲外,寒冷区域最大的洲是亚洲。世界年平均气温较高的地区是南北回归线之间。
9、 *人们根据各地的气象记录,把气温相同的地点在地图上用线连起
来,就叫等温线。
10、 世界平均气温的分布规律:A.等温线大致与纬线平行(同纬度范围
内,各地气温大致相同;不同纬度上的各地气温高低不同); B.从低纬度向两极气温逐渐降低。(因为低纬度地带全年获得太阳辐射的热量多,平均气温高;高纬度带相反。)C.同纬度范围内,海洋与陆地气
温不相同。(因为陆地受热快,散热快;海洋受热慢,散热慢。) D. 同纬度范围内,海拔高处气温较周围低;
9
11、 一般认为降水形成的两个条件是:A. 空气中含有足够的水汽和凝结
核;B. 空气温度下降到水汽能够凝结出来的程度。
12、 科学家依据降水形成过程中空气上升的原因和形式,把降水分成对流雨、地形雨和锋面雨。
13、 湿润空气受热膨胀上升,变冷凝结而形成的降水,叫对流雨。*(如
赤道地区,一般雨量大,历时短。)
14、 湿润空气水平运动时,遇到山地,沿山坡“爬升”,温度下降,水汽
凝结,在迎风坡产生的降水,叫地形雨。*(多形成于山地迎风坡或迎风海岸。在背风坡气流下降,空气温度增高,水汽难于凝结降水。) 15、 当冷空气与暖空气相遇时,相对较轻的暖空气被“抬升”,遇冷凝结
而产生的降水,叫锋面雨。(多形成于中纬度,如我国东部沿海地区。) 16、 雨极:一处在印度东北部的乞拉朋齐;另一处在夏威夷群岛卡维金尼山的东北山麓。
17、 *把降雨量相同的地点,在地图上用线连接起来,就成为等降水量线。 18、 世界年降水量分布的特点:A、赤道地区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
*(因为赤道地区太阳辐射强烈,多对流雨;两极地区冷,空气下沉,降水少。)B、北半球中纬度地区沿海降水多,内陆地区降水少;*
(沿海迎风地区,受海洋影响大,降水多;内陆地区相反。) C、南北回归线穿过的大陆东岸降水多,大陆西岸及内陆降水少。 19、 雨量器由漏斗口、漏斗、外套筒和储水瓶构成。雨量器应水平安置在开阔、较少受障碍物影响的地方收集雨水并倒入量杯中直接测量。
20 、 *在实际应用中,人们常将气候资料用表格、坐标图和等值线图等直观的方式加以表示。 21、气温年变化曲线和逐月降水量图是我们常见的气候资料的坐标图。
10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