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点资讯 义务教育 高等教育 出国留学 考研考公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必须又好又快发展县域经济

2024-03-29 来源:华拓网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必须又好又快发展县域经济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提出了“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目标和要求。党中央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在新的历史背景下、在全新理念指导下的一次农村变革的新起点,是统筹城乡发展的一项重大战略,也是解决“三农”问题的一项具有全局性、系统性、综合性的重大政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促进农村社会和谐,必须坚持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始终把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放在第一位,以又好又快发展县域经济为主抓手,促进现代农业的发展和农村经济的繁荣,不断增强农业和农村经济实力,为农民收入的持续增加、为农村的全面发展提供可靠的物质基础和保障。

一、县域和县域经济的重要战略地位和作用,决定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又好又快发展县域经济

县域是城市与乡村的结合部,县域经济属于区域经济范畴,是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的结合部,是社会经济功能比较完整的基本单元,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县域国土面积广,人口多,经济总量大,据《2005中国县域经济年鉴》统计:2005年,我国县域人口9.15亿,县域GDP平均为38.44亿元,地方财政收入平均1.32亿元。县域占据了七成的人口,近六成的经济总量,1/3的市场和1/8的财政收入。县域和县域经济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特别县域经济发展的状况直接关系到全国社会发展与政治稳定的大局,其实力和活力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质量和效果。 从现实来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难点、重点和焦点集中在县域范围,县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战场。县域经济的发展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前提和物质基础。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县域内经济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又好又快发展县域经济是关键环节。因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首要问题是生产发展,而县域经济是以农业和农村经济为主体,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是县域经济发展的主题和方向。在科学发展观的统领下,只有县域经济发展壮大了,县域内的工业化、城镇化、农业产业化、现代化的水平提高了,才能按照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的要求,实现城乡要素资源优化配置,为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创造条件;才能跳出“三农”创新路,为发展农村生产增加农民收入提供可靠的物质基础和保障;才能妥善地处理好工农城乡关系,在人口最多、范围最大的县域内完成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项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所以,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特别要根据建设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社会的要求,切实抓好县域经济的可持续和协调发展。 二、新农村建设需要物质财富的积累和支撑,发展县域经济是增加农村特别是农民财富的主要途径

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前提;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基础不牢固,生产上不去,再美丽的蓝图也无法描绘;经济不发展,农民收入不上去,再良好的愿望也无法变成现实。中央确定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20个字总要求,是一个紧密联系的有机整体,其核心是促进农民增收,而位于总要求之首的就是“生产发展”。农村的落后首先是经济落后,生产发展是新农村建设的中心任务,也是物质基础。 实现建设新农村的目标,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立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实际,从促进农村产业的发展、解决农村经济问题入手,以发展农村经济为中心,以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始终把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放在第一位。这既是切实解决“三农”问题的必由路径,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又好又快发展县域经济必须长期坚持的重要原则。要在家庭承包经营的基础上,通过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农业经营体系创新、农业经营形式创新,加快农业结构调整,改变粗放型农业增长方式,充分挖掘农业内部

增收潜力,按照市场要求,积极发展品质优良、特色明显、附加值高的优势农产品,推进“一村一品”,实现增值增效;要根据要素集约化、取向市场化、手段科技化、城乡一体化的要求,改造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大力扶持和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支持龙头企业发展,提高农业集约化、农民组织化的程度,提高农业科技创新和转化能力,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使农业内部结构调整与农村劳动力外部转移结合起来,并使两者产生良性互动效应,进而为解决好农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粮食食品安全,特别是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创造条件;要利用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的拉动力、推动力,发展乡镇企业特别是就业容量大的劳动密集型企业以及农产品加工业和服务业;发展小城镇经济,发挥县城和县域内小城镇辐射周边农村的作用,带动现代农业发展,促使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使县城和重点建制镇在建设农村和谐社会的进程中能真正成为农民市民化的理想场所;要通过改善金融服务和产业兴县富民,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引导企业和要素集聚,为拓宽农民就业门路,提高农民收入水平,增加农村家庭财富积累开辟新的路径。 从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来看,以发展生产为核心推进新农村建设,需要有发展势头好、潜力大、质量高、效益好的县域经济作为重要依托。县域经济是城乡兼容、功能完备的综合经济体,县域涵盖“三农”,联结城乡,是解决“三农”问题的主阵地。县域经济发展了,生产力水平提高了,县域特别是乡村社会发展才有雄厚的物质基础。县、乡、村、家庭等经济发展水平低,乡村社会的发展与和谐毫无疑问也是低水平的。新农村的建设的实践也告诉我们,没有经济发展就没有生活宽裕,没有生活宽裕就难以产生对村容整洁的客观要求,也难以实现农村社会的和谐。所以,发展壮大县域经济是我国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历史阶段的必然选择,是增强我国农村经济实力和竞争力的迫切需要,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促进农村社会和谐的重要内容,是增加农村财富积累和提高农民收入水平的主要途径。

三、新农村建设中的主要问题和矛盾与县域经济发展的状况联系紧密,影响极大 当前农业和农村发展仍然处在艰难的爬坡阶段,致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受到不少不利因素的制约,最突出的问题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基础设施严重不足。农村的交通、通讯、自来水等设施落后,特别是农田水利设施等农业基础设施脆弱,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差。二是文化、教育、卫生等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滞后。农民看病难、子女上学难,农民负担重没有彻底解决。三是农民收入水平明显偏低,增收难度明显偏大,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矛盾依然突出,不少地方农村居民贫困问题仍然存在。县域经济发展缓慢成了制约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的首要因素。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促进农村社会和谐的诸多问题和矛盾与县域经济发展的质量、效益和速度直接相关。比如,目前我国农村有2610万绝对贫困人口,4977万相对贫困人口,两者加在一起近8000万。至2005年,全国仍有一半的行政村没有通自来水,60%以上的农户没有用上卫生厕所,近7000万户农民的住房需要改善,1.5亿农户需要解决燃料问题,6%的行政村没有通公路,2%的村庄没有通电,6%的村子没有电话,占农村人口总数79.1%的人口没有享受基本的医疗保障。据卫生部估计,全国农村人口中40%到60%看不起病或因病致贫。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自1997年之后连年明显扩大,2005年仍维持在3.21:1,有的统计在5倍以上,反映国民收入分配差距的基尼系数已经超出了国际公论的警戒线0.40,甚至可以达到0.45。这些突出问题不解决好,壮大县域经济,为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社会提供坚实物质基础的目标就无法实现。 从我国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来看也是如此,县域经济增长质量较好、效率较高、发展速度较快的地方,上述问题和矛盾就解决得比较好。如全国百强县集中的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地区;而大部分地区,特别是中西部地区的一些贫困县,长期以来,受县域产业结构欠优、结构层次低、生产条件差、投资缺、人才少,尤其是农民素质不高等因素的制约,县域社会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农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普遍较低,县乡两级财政也因为经济发展的速度、质量和效益较差而导致收入增长缓慢,致使县乡两级政府为建设农村和谐社会提供公共产品的能力较弱。因此,要解决好这

些问题,就必须借助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东风,尽快制定强县富民的政策,通过又好又快发展县域经济,进一步优化县域产业结构,提高县域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为较好地解决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遇到各种困难和问题,切实贯彻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夯实基础。

四、以又好又快发展县域经济为建设新农村的主抓手,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妥善处理两者之间的关系

发展县域经济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抓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以又好又快发展县域经济为着力点和突破口,两者相互联系,互为动力,相互促进,协调发展。又好又快发展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是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的战略举措,必须更加重视县域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充分认识发展壮大县域经济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性,切实转变增长方式,以农业现代化为基础,以工业化为主导,以城镇化为支撑,努力实现县域经济速度、质量、效益相协调发展新格局。 又好又快发展县域经济,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认真贯彻和落实工业反哺农业、城乡支持农村的方针,进一步增强县、乡、村三级的自我“造血”功能。要全面繁荣农村经济,努力增加种养业、林业收入,稳定和发展粮食生产,积极发展农村二三产业,千方百计拓宽农民就业增收渠道;要加大城乡统筹力度,稳定、完善强化对农业和农民的直接补贴政策,加快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循环农业、高效农业,坚持用工业理念谋划农业,用先进的物质条件装备农业,努力在“多予少取放活”上办实事、求实效;要合理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加强政府对农村的公共服务,做到财政新增教育、卫生、文化等事业经费主要用于农村,国家基本建设资金增量主要用于农村,政府征用土地出让收益主要用于农村,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引导更多的社会资金投向农村建设,使县域经济能够在解决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主要问题的过程中,不断获得新的发展机会与动力,同时也为县域经济的发展成果能更好地作用于新农村建设搭建平台,进而使两者相互促进,相得益彰。

又好又快发展县域经济,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必须加快推进农村新型工业化,不断提高城镇化水平。要根据我国多数县还处于工业化初期阶段的实际,突出工业的主导地位,这不仅是解决“三农”问题、实现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也是培植支柱财源、实现财政增收的重要渠道,更是壮大县域经济的实力关键。要根据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特别要集中必要的人力、物力,搞好县城和中心镇的建设,努力提高城镇的综合承载力,引导人口和生产要素向城镇集聚,加快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为缩小城乡差别,努力构建城乡协调发展、产业联动发展的经济发展新格局夯实基础。要在发展农业经济、小城镇经济的同时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积极培育具有地域特色和较强竞争优势的外向型企业群体,努力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环境。又好又快发展县域经济,妥善处理好生产发展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其他目标任务的关系,必须加大政策扶持力度,继续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稳定、完善和强化行之有效的支农政策。农民是建设新农村的持久动力和不竭源泉,“放活”就要充分尊重农民的主体地位,消除体制性障碍,调动农民的积极性。“放活”就是要将资源尽可能地向乡村配置并激活农村的内在动力,让农村人口都能合理地分享到资源重新配置的收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县域经济必须着力解决农民群众最关心、要求最迫切的问题。要给农民以实实在在的帮助,让农民尽快得到实惠,使农民感受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所带来的好处,切实享受到发展成果。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是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和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思想和体制保证。当前,要从农民群众最关心的实际问题入手,在免除农业税的基础上,集中力量,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农村教育、科技、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着力解决农民上学难、看病难等突出问题,加快实现农村义务教育费用完全由国家支付的目标,加大扶贫开发工作力度,发展农村基层民主,推动民主法治进步,促进农村的和谐稳定。只有这样,才能在加强物质文

明建设,发展壮大县域经济,促进农村生产力发展的实践中,不断加强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与和谐社会建设,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全面推向前进。

三、新农村建设中的主要问题和矛盾与县域经济发展的状况联系紧密,影响极大 当前农业和农村发展仍然处在艰难的爬坡阶段,致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受到不少不利因素的制约,最突出的问题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基础设施严重不足。农村的交通、通讯、自来水等设施落后,特别是农田水利设施等农业基础设施脆弱,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差。二是文化、教育、卫生等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滞后。农民看病难、子女上学难,农民负担重没有彻底解决。三是农民收入水平明显偏低,增收难度明显偏大,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矛盾依然突出,不少地方农村居民贫困问题仍然存在。县域经济发展缓慢成了制约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的首要因素。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促进农村社会和谐的诸多问题和矛盾与县域经济发展的质量、效益和速度直接相关。比如,目前我国农村有2610万绝对贫困人口,4977万相对贫困人口,两者加在一起近8000万。至2005年,全国仍有一半的行政村没有通自来水,60%以上的农户没有用上卫生厕所,近7000万户农民的住房需要改善,1.5亿农户需要解决燃料问题,6%的行政村没有通公路,2%的村庄没有通电,6%的村子没有电话,占农村人口总数79.1%的人口没有享受基本的医疗保障。据卫生部估计,全国农村人口中40%到60%看不起病或因病致贫。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自1997年之后连年明显扩大,2005年仍维持在3.21:1,有的统计在5倍以上,反映国民收入分配差距的基尼系数已经超出了国际公论的警戒线0.40,甚至可以达到0.45。这些突出问题不解决好,壮大县域经济,为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社会提供坚实物质基础的目标就无法实现。从我国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来看也是如此,县域经济增长质量较好、效率较高、发展速度较快的地方,上述问题和矛盾就解决得比较好。如全国百强县集中的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地区;而大部分地区,特别是中西部地区的一些贫困县,长期以来,受县域产业结构欠优、结构层次低、生产条件差、投资缺、人才少,尤其是农民素质不高等因素的制约,县域社会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农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普遍较低,县乡两级财政也因为经济发展的速度、质量和效益较差而导致收入增长缓慢,致使县乡两级政府为建设农村和谐社会提供公共产品的能力较弱。因此,要解决好这些问题,就必须借助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东风,尽快制定强县富民的政策,通过又好又快发展县域经济,进一步优化县域产业结构,提高县域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为较好地解决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遇到各种困难和问题,切实贯彻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夯实基础。

四、以又好又快发展县域经济为建设新农村的主抓手,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妥善处理两者之间的关系发展县域经济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抓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以又好又快发展县域经济为着力点和突破口,两者相互联系,互为动力,相互促进,协调发展。又好又快发展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是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的战略举措,必须更加重视县域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充分认识发展壮大县域经济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性,切实转变增长方式,以农业现代化为基础,以工业化为主导,以城镇化为支撑,努力实现县域经济速度、质量、效益相协调发展新格局。又好又快发展县域经济,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认真贯彻和落实工业反哺农业、城乡支持农村的方针,进一步增强县、乡、村三级的自我“造血”功能。要全面繁荣农村经济,努力增加种养业、林业收入,稳定和发展粮食生产,积极发展农村二三产业,千方百计拓宽农民就业增收渠道;要加大城乡统筹力度,稳定、完善强化对农业和农民的直接补贴政策,加快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循环农业、高效农业,坚持用工业理念谋划农业,用先进的物质条件装备农业,努力在“多予少取放活”上办实事、求实效;要合理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加强政府对农村的公共服务,做到财政新增教育、卫生、文化等事业经费主要用于农村,国家基本建设资金增量主要用于农村,政府征用土地出让收益主要用于农村,城市基础

设施和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引导更多的社会资金投向农村建设,使县域经济能够在解决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主要问题的过程中,不断获得新的发展机会与动力,同时也为县域经济的发展成果能更好地作用于新农村建设搭建平台,进而使两者相互促进,相得益彰。又好又快发展县域经济,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必须加快推进农村新型工业化,不断提高城镇化水平。要根据我国多数县还处于工业化初期阶段的实际,突出工业的主导地位,这不仅是解决“三农”问题、实现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也是培植支柱财源、实现财政增收的重要渠道,更是壮大县域经济的实力关键。要根据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特别要集中必要的人力、物力,搞好县城和中心镇的建设,努力提高城镇的综合承载力,引导人口和生产要素向城镇集聚,加快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为缩小城乡差别,努力构建城乡协调发展、产业联动发展的经济发展新格局夯实基础。要在发展农业经济、小城镇经济的同时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积极培育具有地域特色和较强竞争优势的外向型企业群体,努力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环境。又好又快发展县域经济,妥善处理好生产发展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其他目标任务的关系,必须加大政策扶持力度,继续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稳定、完善和强化行之有效的支农政策。农民是建设新农村的持久动力和不竭源泉,“放活”就要充分尊重农民的主体地位,消除体制性障碍,调动农民的积极性。“放活”就是要将资源尽可能地向乡村配置并激活农村的内在动力,让农村人口都能合理地分享到资源重新配置的收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县域经济必须着力解决农民群众最关心、要求最迫切的问题。要给农民以实实在在的帮助,让农民尽快得到实惠,使农民感受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所带来的好处,切实享受到发展成果。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是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和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思想和体制保证。当前,要从农民群众最关心的实际问题入手,在免除农业税的基础上,集中力量,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农村教育、科技、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着力解决农民上学难、看病难等突出问题,加快实现农村义务教育费用完全由国家支付的目标,加大扶贫开发工作力度,发展农村基层民主,推动民主法治进步,促进农村的和谐稳定。只有这样,才能在加强物质文明建设,发展壮大县域经济,促进农村生产力发展的实践中,不断加强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与和谐社会建设,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全面推向前进。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