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重要意义 ................................................................................................................... 1 二、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 2 三、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发展态势 ................................................................................................................... 3 四、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主要任务 ................................................................................................................... 4
(一)构建竞争力强的产业支撑体系 ........................................................................................................... 4 (二)构建现代化的基础设施支撑体系 ....................................................................................................... 7 (三)构建统筹协调的城镇支撑体系 ........................................................................................................... 9 (四)构建以人为本的社会发展支撑体系 ................................................................................................. 10 (五)构建外向带动的开放支撑体系 ......................................................................................................... 12 (六) 构建互利共赢的协作支撑体系 ........................................................................................................... 13 (七)构建可持续的生态支撑体系 ............................................................................................................. 14 (八)构建安全可靠的防灾减灾支撑体系 ................................................................................................. 15 (九)构建和谐社会的管理协调服务支撑体系.......................................................................................... 16 五、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保障措施 ................................................................................................................. 17
为加快建设对外开放、协调发展、全面繁荣的海峡西岸经济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促进祖国统一进程,特制定本纲要。
一、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重要意义
进入新世纪,面对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区域合作与竞争势头强劲、两岸三地经贸关系日益密切的新形势,福建省委、省政府把发展作为富民强省的第一要务,盯住发展、谋划发展、致力发展,形成了比较系统的基本工作思路,提出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战略构想,进一步明确福建发展的定位,凸显区位特点和对台优势。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是新时期发挥福建优势,加快福建发展的新思路;是在党中央领导下,凝聚全省人民,集聚发展要素,形成全方位合力的重大战略举措;是各级党委、政府和全省干部群众不断总结、探索、创新的重大成果。围绕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全省上下谋求发展的共识、服务全局的合力、应对风险的气势、攻坚克难的精神进一步增强,呈现风正、气顺、人和、业兴的趋势。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实践。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是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坚持发展先进生产力,提高经济综合实力,不断开创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推动科教兴省和人才强省两大战略的实施,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把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谋划区域发展的出发点和归宿,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服务祖国统一大局、全国发展大局的积极步骤。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充分反映福建人民立足祖国统一大业、立足全国发展大局的强烈责任意识,有利于发挥福建与台湾地缘近、史缘久、血缘亲、文缘同、语缘通、商缘广的独特优势,进一步发展闽台关系,加强闽台人员
1
往来和经济文化交流,更好地做台湾人民的工作,增强台湾民众对祖国大陆的向心力、认同感;有利于推动台湾海峡区域经济融合,实现互利双赢,促进海峡经济区的形成;有利于增强区域整体经济实力,促进区域经济联动发展和共同繁荣。
——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体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突出科学发展观的指导。始终着眼于保持经济的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注重依靠科技进步调整经济结构和提高劳动者素质,加快推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始终着眼于“五个统筹”,在发展中统筹、在统筹中发展,实现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始终着眼于以人为本和人的全面发展,促进科教进步、文化繁荣、社会和谐、生态良好、生活富裕。
——把握重要战略机遇期的集中体现。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突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立足福建山海资源得天独厚、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基础设施日臻完善、改革开放先行一步、社会事业更加进步的现实基础,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努力突破各种风险,在国际和国内发展的大格局中找准福建的位置,在日益激烈的综合实力竞争中掌握发展的主动权,赢得竞争优势,加快发展步伐,使战略机遇期成为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和繁荣的重要时期。 ——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遵循区域经济发展、区域经济战略布局的理论和方针,突出福建作为两岸三地和两大三角洲联结点的重要地位,积极应对区域经济一体化,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和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国内经济技术合作与竞争,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将推进与两大经济区的对接,加强分工协作,优化资源配置,提升中国东南沿海区域的整体经济实力;进一步发挥我省作为内陆地区出海口的重要功能,加强与内地的经济联系,拓展经济腹地和市场空间,更好地在全国区域经济总体布局中发挥积极作用。
二、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
(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着力发挥对台优势,扩大闽台经贸、科技、文化交流;着力加强与港澳、珠三角、长三角和内地省区的合作,积极拓展发展空间;着力实施项目带动、发展县域经济、加快产业集聚、壮大中心城市、提升民营经济、转变政府职能,增强区域综合实力;着力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和现代市场体系建设,促进区域资源优化配置;着力实施科教兴省、人才强省和可持续发展战略,不断改善人民生活,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把海峡西岸建成促进祖国统一的重要前沿、两岸三地交流合作的重要平台、区域性重要制造业中心、现代物流中心、科技教育文化中心,成为中国经济的重要增长极。 (二)基本原则
1、突出发展。坚持抓住经济建设这一中心不动摇,把发展作为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推进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努力保持经济更快更好地发展,不断提高综合经济实力,以发展凝聚人心、树立形象。
2、突出对台。坚持发挥独特优势,加强对台工作,进一步扩大闽台经贸合作,密切闽台各项
2
交流,积极推动两岸实现直接双向全面“三通”,促进祖国统一。
3、突出统筹。坚持统筹兼顾,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促进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统一,实现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
4、突出创新。坚持与时俱进,加大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力度,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为加快发展注入新的动力、增添新的活力。
5、突出为民。坚持以人为本,以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让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建设成果惠及广大人民群众。
6、突出落实。坚持求真务实,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大兴求真务实之风,提高工作实效,说到做到,说好做好,以良好的作风扎实推动各项工作。 (三)总体目标
1、构建开放型经济新格局。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全面推进对外经济、科技和文化合作与交流,形成更具活力、更加开放的经济体系。对外贸易商品和市场结构不断优化,外经贸发展促进体系更加完善。利用外资的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步伐加快。区域经济联系不断扩大,闽台合作水平进一步提升,闽港闽澳合作全面发展,与长三角、泛珠三角的协作更加密切,与内地和其它省区的交流更加广泛。 2、开创统筹协调发展新局面。以推进城镇化实现城乡和地区协调发展,形成协调、合理的城镇体系,中心城市的幅射带动作用显著增强,城乡差别逐步缩小。以科教兴省和人才强省实现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形成比较完善的现代化国民教育体系、科技和文化创新体系、全民健身和医疗卫生体系,人民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以生态省建设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生态环境优化,资源利用率提高,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可持续发展能力显著增强。
3、实现经济社会全面繁荣新成就。在优化结构和提高效益的基础上,年均经济增长速度保持比全国高1—2个百分点,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经济总量不断壮大,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加快新型工业化,建成现代制造业基地。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社会保障体系健全,社会就业充分。推进依法治省进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进一步加强,建成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人民的政治、经济、文化权益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比全国提前三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率先实现现代化。
三、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发展态势
海峡西岸经济区是指以福建为主体,涵盖周边区域,对应台湾海峡,具有自身特点、自然集聚、独特优势的区域经济综合体。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要形成以下发展态势:
——延伸两翼、对接两洲。发挥福州省会中心城市的带动作用,构建闽江口城市圈,壮大闽东北一翼;发挥厦门经济特区的龙头作用和泉州侨乡工贸中心城市的先导作用,构建闽南三角城市圈,壮大闽西南一翼。以南北两翼的发展,推动与长三角、珠三角的合作,带动闽西
3
北一片,实现东南经济板块资源整合、优势互补、联动发展,提升东南沿海整体经济实力。 ——拓展一线、两岸三地。依托日趋完善的基础设施,发挥日益壮大的中心城市、产业集群的幅射作用,提升沿海实力,拓展内陆腹地,强化沿海意识,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不断增强区域整体竞争能力。扩大闽台经济、文化、科技、教育等领域的合作,全面提升闽港闽澳合作水平,强化经济发展的互补性、兼容性,构筑区域经济制高点,形成外资密集、内外结合、带动力强的经济区域。
——纵深推进、连片发展。发挥福建重要出海口优势,开拓发展腹地和市场空间,密切与内陆地区的联系,加快构筑区际交通和信息网络,促进生产要素流动集聚,增强极化与扩散效应,推动省际协作,实现共同发展。
——对外开放、服务全局。抓住新一轮全球生产要素优化重组和产业转移的机遇,加强与世界各国特别是发达国家的经济往来和技术交流,激发创新活力,充分运用侨力资源,提升开放层次,提高外向型经济发展水平,为全国发展大局、祖国统一大业作出更大贡献。
四、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主要任务
(一)构建竞争力强的产业支撑体系
产业发展是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重要依托。要以市场为导向、高新技术为支撑、产业转型升级为重点,不断推动产业集聚,着力培育产业集群,建设海峡西岸制造业重要基地,形成主导产业、支柱产业、基础产业相互配套、紧密协作、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现代产业结构。 1、壮大战略产业。以延伸产业链和壮大产业集群为突破口,以工业园区为载体,充分发挥各地的比较优势,积极承接生产力水平先进地区的产业转移,加快培育发展对国民经济具有主导性、支撑性、基础性影响的战略产业。
电子信息产业。重点发展计算机及其外部设备和网络产品、数字音像产品、通信终端设备、显示器件及新型元器件等主导产品,加快福厦沿海国家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建设,推动一批重点企业增资扩产,提升产业的核心竞争力,促进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做强做大。
石化产业。围绕加快“炼化一体化”项目的建设,抓好以湄洲湾及厦门海沧为中心的大型石化基地建设,重点发展石油化工,合成树脂、合成纤维、合成橡胶及其深加工,精细化工等主导产品,形成在全国具有较强影响力的石化产业集群。
汽车工业。大力发展汽车和零配件产业集群,突出东南汽车、金龙客车等品牌优势,加强闽台汽车行业及与跨国公司的战略合作,搞好产业分工与协作,加快三明、泉州等汽车零配件生产基地建设,推动汽车产业成为制造业的龙头。
船舶工业。加快泉州船厂等项目建设步伐,加强厦门造船厂、马尾造船厂、东南造船厂等企业的改造升级,鼓励和规范民营修造船业的发展,提高修造船业生产能力和技术水平,促进造船业实现跨越式发展。
工程机械制造业。以装载机、叉车、港口机械等优势特色产品为龙头,加快厦门及龙岩、三明、漳州等生产基地发展,形成若干有较强竞争力的骨干企业和一批与之配套的专业化生产企业,力争成为国家重要的工程机械产业基地。
4
电力产业。充分利用区位和港口条件,合理布局电源建设,稳步扩大产能,优化电网结构,加快形成煤、水、气、风、核和可再生能源相结合的多元化电力供应系统,实现电力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2、提升传统优势产业。加大传统产业技术改造力度,完善质量、标准、计量体系,推广使用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新能源。围绕龙头企业提高产业关联度,壮大产业规模,提高产业层次,培育一批有核心竞争力的龙头企业。增加产品技术含量,推进产品升级换代,争创一批有市场竞争力的名牌产品,扩大国内外市场占有率。
林产工业。以林纸一体化建设为突破口,引进先进技术,加大低定量高级彩色新闻纸生产,提高中高档包装纸及纸板比例,开发特种用纸的新领域;推进林板一体化,重点开发木竹与其他材料复合的新板种和人造板二次以上精深加工系列产品,积极开发林产化工产品,争取若干产品在全国具有较强的市场占有能力。
纺织服装工业。以化纤、纺织、印染、服装、产业用纺织品等优势产业为纽带,以开发面料为突破口,大力推行新技术、新工艺,提升纤维、纺织、织造和染整技术,重点培育若干个产业集群、一批具有一定规模的专业化市场。
建材工业。扶持龙头企业的发展,培育具有区域特色的石材产业集群和建筑陶瓷优势产业,加快发展新型干法水泥、新型墙体材料、浮法玻璃和玻璃深加工,加快淘汰落后水泥工艺,促进建材工业市场竞争力和整体素质的提高。
冶金工业。整合冶金企业,延伸产业链,引导大型企业在沿海落户。增加技术创新投入,促进技术进步,推动冶金行业向高端领域发展。
电机电器制造业。以电机、输变电配电设备及线缆系列产品为重点,加快形成福州、厦门、南平、福安等输配电及控制设备、电工器材、中小型电机生产基地。
轻工产品制造业。加快发展食品、塑料、鞋帽、箱包、工艺品等轻工产品制造业。重点开发生产功能性、保健性食品和生物工程食品,提高综合利用、深度加工和食品卫生水平;以复合型、节能型、环保型、功能性材料为重点,发展中高档鞋用材料、包装材料以及汽车、电子电气用塑料材料及制品,形成全国塑料制品生产基地;引导鞋帽、箱包及伞制品生产企业向专业园区集中,扩大品牌效应,提高市场竞争力,形成全国重要生产基地;推进工艺品产业化经营,保存传统特色,吸纳现代技艺,发展地方特色产品。
3、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以国家级和省级高新技术开发区为载体,加大先进技术自主开发、引进、吸收力度,以重大项目为龙头,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新技术产业。
光电产业。以新材料和器件为先导,推动半导体、光显示器、光通信、光存储、光输入输出和光电子应用产品的发展,加快厦门光电子产业化基地、泉州微波通讯特色产业基地建设,积极培育光电子产业链,提高研发技术水平,力争成为国内有较大影响的光电子产业基地。 软件产业。以应用软件开发为先导,推动物流信息管理系统、企业生产管理软件、财务管理软件、多媒体教育软件、通信软件、游戏软件以及医疗信息管理、人口管理、地理信息系统软件等产品的推广应用,大力引进和培养软件人才,提升和扩大软件园,努力建成国家重要的软件基地。
5
生物制药产业。以现代生物技术为先导,优先发展基因工程和蛋白质合成技术,推动基因工程药物、多肽类药物和海洋药物等开发生产。发挥现有产业基础和资源、技术优势,培育生物医药、现代中药和化学原料药产业集群。
环保产业。以水和空气污染防治技术、废物处理及综合利用技术、环保监测监控仪器设备制造为重点,充分发挥烟气除尘、脱硫、垃圾焚烧、污水处理等环保技术优势,培育壮大环保产业集群。
4、加快优势农产品产业带发展。重视粮食生产,确保粮食安全,大力发展优质、高产、高效、生态、安全农业。积极发展优势农产品种养及加工龙头企业,培育一批具有比较优势、技术含量高的食品生产和深加工产业集群。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组织、股份合作组织、行业协会,培育农产品专业批发市场,深化农业产业化经营。大力推进农业标准化和原产地产品保护工作,提高农产品质量和竞争力。加快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发展三大产业带。
蓝色产业带。发展浅海滩涂名优水产品健康养殖,控制药物残留,推进沿岸工厂化海珍品养殖、港湾生态式大型围网、拦网养殖和大型抗风浪深水网箱养殖产业化,发展远洋渔业、栽培渔业、水产品加工业和休闲渔业,形成产业集群效应。
绿色产业带。因地制宜、合理开发,大力发展畜牧业和林、果、竹、茶、菌等绿色产品和优势产业,形成规模经济,培育品牌农产品。
高优农业产业带。发展设施农业、精品农业、观光农业,突出发展花卉、果蔬产业,拓展农产品加工业,建成闽东南特色农业基地和现代农业示范园区。
5、构建“五区两带”旅游发展格局。整合海峡西岸旅游资源,不断扩大武夷山、厦门鼓浪屿、湄洲妈祖文化、泉州海丝文化、福建土楼、上杭古田会址红色之旅、福州昙石山古文化遗址和船政文化、宁德白水洋奇观、泰宁大金湖、漳州火山地质公园等品牌的影响,建设闽南商贸滨海旅游区、闽北生态文化旅游区、闽中商务休闲文化旅游区、闽东山海畲乡民俗旅游区、闽西客家文化红色旅游区以及东部滨海蓝色生态旅游带、西部绿色生态旅游带。以市场促销为手段、旅游节庆活动为载体,塑造区域旅游形象。抓紧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的基础设施和旅游配套设施建设,规范旅游服务,形成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的旅游服务体系。不断开发旅游产品,延伸旅游产业链,促进旅游业结构调整、转型和升级。加快旅游业的对外开放,积极推进统一的旅游大市场建设。
6、提高服务业发展水平。大力发展物流、金融、会展、会计、律师、公证、保险、咨询、电信以及社区服务、农村服务等服务业,加快社会中介组织建设,形成广覆盖、多层次、多功能、高效便捷、服务优良、门类齐全的社会服务体系。重点建设福州、厦门、泉州物流枢纽中心、若干个重要物流节点和一批现代物流园区、现代化大型物流配送中心,构建不同能级的现代物流配送圈,发展第三方物流。进一步发展地方特色金融,丰富金融市场产品,完善金融服务体系,促进各类金融市场发展,实现经济、金融良性互动。坚持政府推动与市场化运作相结合,培育市场定位准确、科技含量高、影响面广的大中型专业展会,不断提高会展业的产业化、市场化水平。优化房地产供应结构,加快发展装饰装修服务业,规范发展物业
6
管理,促进房地产持续健康发展。整合现有行业协会、同业公会、商会、事务所等中介组织,引入国内外知名专业中介机构来闽设立分支机构和合作开展业务,加强行业自律管理,加快中介组织市场化、规范化步伐。
7、大力发展海洋经济。科学规划海洋产业布局,综合协调各类海洋资源开发,逐步形成海岸带、海岛、近海、远洋等多层次的海洋开发格局。合理开发利用滨海石英砂、建筑陶瓷、地下热水等资源,加快与海洋密切相关的海盐及海洋化工、海洋机械等产业的发展,力争在海洋生物工程、海洋能、海水淡化及综合利用等领域有重大突破。以海洋生物工程、海洋能、海洋工程、海水综合利用为重点,加快实施滨海矿业、海洋生物活性物质科研开发等重大项目建设。
(二)构建现代化的基础设施支撑体系
基础设施是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先决条件。要统筹规划,科学布局,合理安排,推进“两港”(海港与空港)、“两源”(电源与水源)和“六网”(铁路网、高速公路网、信息网、电网、供排水网和燃气管网)的建设和发展,形成适度超前、功能完善、协调配套、高效可靠的现代化基础设施环境。
1、建立综合立体交通网络。以港口、铁路、高速公路、进出省公路通道建设为重点,加快构建“畅通、安全、高效、舒适”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增强海峡西岸经济区对外对内交流能力和国防交通保障能力。海港。合理利用和保护港口资源,进一步完善港口布局发展规划,形成大中小港口相结合、大中小泊位相配套的港口体系,建设规模化、大型化、集装箱化、信息化程度较高的港口群。重点建设厦门湾、福州港、湄洲湾等年吞吐量超亿吨的大型深水港口,加快发展厦门海沧港区、嵩屿港区、漳州招银港区、古雷港区,福州罗源湾港区、江阴港区、松下港区、闽江口内港区,湄洲湾秀屿港区、肖厝洋屿港区、斗尾港区,宁德三都澳港区、沙埕港区等,提高内河航运能力,开辟以厦门湾、福州港为主枢纽、物流成本低、腹地纵深不断拓展的水陆联运大通道。加大重大港湾的协调与整合力度,统一岸线使用、统一港湾规划、统一航道管理,加快建设组合港,实现厦门湾、湄洲湾港口一体化。到2010年建成两个吞吐量达亿吨大港,港口年吞吐量达3亿吨以上,其中集装箱吞吐量1200万标箱,港口总体能力基本适应国民经济发展要求;到2020年建成三个吞吐量达亿吨大港,港口年吞吐量达6亿吨。结合港口周边城市的功能定位,打破行政区划界限,合理协调港口与城市、港口与产业的发展关系,实现“以港兴城”,推动临港产业发展。
铁路。重点加快赣龙、温福、福厦、漳潮、龙厦、向莆等进出省通道和省内支线项目建设,完善铁路网骨架,提高路网等级和运行能力,加快建成福建沿海快速铁路,实现与环渤海地区、长江三角洲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以及与江西等中西部地区之间的城际快速客运系统的连接。加快建设现代化铁路枢纽与客货运输中心,形成线路通畅、功能完善的铁路运输网络。 高速公路。重点加快京福、龙长、浦南、泉三、宁邵、永武、永宁等高速公路以及连接县城、重要旅游区、沿海港口等的支线、连接线建设,形成连通全部设区城市和大部分县(市)、连接周边省区的高速公路主骨架,构建“三纵四横”高速公路网。
普通公路。重点建设二级以上省级干线,构建连接全省各市、县(区)和大型空海港的高等
7
级公路网,逐步完善“八纵九横”省级干线路网布局,并与高速公路主骨架网相衔接,县级行政中心基本可在1小时内通高速公路。加快形成主干线、干线、支线相连接,高效便捷的公路交通网络,实现重要城市、工农业生产中心、交通枢纽和主要海陆口岸相连通。 空港。完善机场的基础配套设施,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扩大民航服务领域,充分发挥机场的综合营运能力。形成以福州、厦门国际机场为主,晋江、武夷山、连城等中小机场为辅的干、支线机场相结合的空港体系。依托大型空港,发展飞机维修及改装、现代物流业等空港经济。
2、建立现代化信息传输网。加快推进“数字福建”建设,按照突出应用、面向市场、网络共建、资源共享、技术创新、有序竞争的发展思路,加强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推进信息网络宽带化和高速互联。制订统一的技术标准、信息标准、互联互通标准和法规条例,推进电信、广播电视、计算机三网融合和综合管理,形成以公用网为主干、与专用网互联互通的信息高速公路。建设以光缆为主、微波为辅,覆盖城乡的高速、灵活、可靠的智能化传送网,以异步传输模式为核心的宽带、智能、多媒体通信网,加快用户接入网建设,优化基础传输网络结构和服务功能,加快发展移动互联网,推进广播电视的数字化与宽带化。 提高信息网络综合服务能力。中心城市要以率先实现信息化为目标,发展公用信息平台,建设市民生活、社会保障、公共交通、空间地理、社会治安、防灾减灾等信息管理系统。建设政府办公自动化系统和各部门信息资源管理、信息应用系统,建成功能完善、安全可靠的电子政务网络。建立完善的电子货币支付体系,健全物流配送系统,推进电子商务网建设。积极调整电信市场结构和业务结构,完善快速立体邮运网络,提高邮电通信网综合能力。 3、提高能源保障能力。积极调整和优化能源结构和布局,加快清洁、高效电源的合理布点和建设,进一步优化能源生产和消费结构,大力发展风能、太阳能、潮汐能等新能源,加强煤炭等能源储备,建立以煤炭为基础、电力为重点、多种能源全面发展的能源保障体系。 加快电源点建设。按照电力建设适度超前的原则,重点抓好福建LNG总体项目、福建南埔电厂、龙岩坑口火电厂、宁德大唐、华能电厂三期、福州可门、福州江阴、漳州后石电厂三期、厦门嵩屿电厂二期等大型火电项目和尤溪街面电站、宁德洪口电站、仙游抽水蓄能等一批水电项目的建设,推进福建核电站项目的前期工作。到2010年电力装机容量达到3000万千瓦,电力结构进一步优化。
优化电网结构。加快主干电网、地区电网工程、县城电网改造,建设宁德至华东第三回550千伏输变电线路和福建与广东联网工程。加强县(市、区)变电站建设。建立安全、稳定、可靠的电网,建成结构合理、技术先进、安全可靠、高效低耗、管理科学的供电体系。 4、建设城市基础设施。以方便居民生活、优化人居环境、营造城市特色、提升城市竞争力为目标,加强城市对外交通和内部道路的衔接,提高城市道路建设标准,配套建设无障碍设施,抓好过境交通和连接高速公路、铁路、港口、机场等大交通网络的城市快速通道建设,建立以公共交通为主、包括快速轨道交通等各种先进交通运输协调发展的城市交通体系。加大城市绿化建设力度,全面提升城市绿化水平。深化城市基础设施管理体制改革,加快完善城镇供水、排水、燃气、供电、污水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实现城市管理现代化,推进竞争有序
8
的市场化、产业化进程。
5、建设农村基础设施。以提高农业抗旱防洪能力和完善农村路网为重点,抓好农村标准农田、水利、公路、电网、农村生态等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健全省、市、县、乡、村农业信息网络体系。加快农村人口饮水、水库保安、农田节水灌溉、山地水利、水土流失治理、河道清水等水利工程以及大中型蓄水工程和跨区域调水工程的建设,优化水资源配置。加快农村公路建设,逐步改造农村现有的四级路、等级外公路,到2010年基本实现通村公路路面硬化,完善城乡运输网络。
(三)构建统筹协调的城镇支撑体系
城镇化是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必然途径。要加强城乡统筹的力度,大力推进生产要素向城镇合理聚集,形成以区域中心城市为核心、次中心城市为骨干、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交通发达、信息通畅、布局合理、功能互补的城镇格局。
1、发展壮大中心城市。按照产业做强、规模做大、功能做优、环境做美的要求,调整优化城市经济结构,充分发挥港口、铁路、高速公路、机场等交通枢纽作用,不断完善城市功能,改善城市居住条件,凸显城市特色,挖掘文化内涵,提升城市品位,增强中心城市在区域发展中的辐射作用,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
加快构建福州、厦门、泉州三大城市基本框架。充分发挥福州省会城市的带动作用,凸显省会中心城市服务全省和区域发展的带头效应。发挥厦门经济特区中心城市的龙头作用,凸显先行先试的辐射效应。发挥泉州侨乡工贸中心城市的先导作用,凸显民营经济快速发展的示范效应。三大中心城市要提升城市建设整体水平和质量,扩大城市规模,增强服务功能,提升城区产业层次,促进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和高附加价值产业的发展,培育区域性要素配置中心、技术创新中心和产业扩散中心,加快建成能够有效带动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增长极。进一步拓展闽东南沿海城镇密集带,构筑在国内具有一定地位和辐射带动作用的城市圈,形成海峡两岸相关城市在空间上相互呼应、在经济上分工协作的格局。
增强区域中心城市功能。漳州、莆田、宁德要从连接和延伸沿海经济主轴出发,通过规划引导道路、港口等基础设施建设,发挥自身优势,发挥南承北接的通道功能,主动承接产业转移,大力发展临海工业,强化综合服务功能,提升其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承接、传导作用,促进沿海城市带的形成;南平、三明、龙岩要利用京福、漳龙高速公路基本建成后缩短与沿海距离的时空优势,树立和增强沿海意识,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发展特色产业集群,振兴老工业基地,加强交通设施建设,发挥承东启西的通道功能,强化纵深推进态势,拓展腹地,实现连片发展。
2、积极推进城市联盟。按照统一规划、整体布局、设施共建、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协调发展的要求,淡化行政区划界限,强化统筹协调观念,促进城市联盟体的发展,推进区域内经济一体化,提升区域城市整体竞争力。从规划、项目、机制入手,加强城市规划统一协调、产业布局合理分工、市政和基础设施相互衔接、各类资源优化配置、生态环境协同保护,加快建立城市间统一的市场准入标准、质量监督体系、综合信息平台,促进城市联盟迈出实质性的步伐。重点构建三个层次的城市联盟,即经济联系紧密的闽江口、厦门湾与泉州湾城镇
9
密集区的城市联盟;漳州到宁德的闽东南沿海城镇密集带和沿闽江流域的城市联盟;闽粤赣和闽浙赣等若干跨省域城市联盟。
3、激发县域经济内在活力。发挥比较优势,创新管理体制,培育特色产业,加快县域农业产业化、工业化和城镇化步伐,加大农村劳动力向二、三产业有序转移,不断壮大县域经济总量,增强财政实力,提高城乡居民收入,发挥县域在区域经济中的作用,实现县域经济与中心城市的联动发展。加快县城和重点中心镇发展,建设具有较强辐射能力的区域性经济文化中心,促进区位优势明显、产业基础较好、经济实力较强、发展潜力较大的县级市向中等城市发展。立足市场需求与本地优势相结合,围绕县域重点产业、重点企业或优势产品,着力培育产业链,提高配套能力。统筹协调县域与乡镇资源配置,推动乡镇工业升级。积极稳妥地开展部分乡镇撤并工作,促进小城镇发展上水平。 (四)构建以人为本的社会发展支撑体系
人的全面发展是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根本目的。要以人为本,全面发挥人才作用,提高区域创新能力,不断改善公共服务,形成人尽其才、创新活跃、文化繁荣、卫生安全、保障有力、和谐稳定的社会发展局面。
1、强化人才保障。继续实施人才强省战略,树立以人为本、人才是第一资源、人人都可以成才的科学人才观,坚持党管人才原则,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要以能力建设为核心,以市场配置为基础,抓住培养、吸引、用好人才三个环节,着力建设高素质的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和高技能人才队伍。不唯学历、不唯职称、不唯资历、不唯身份,不拘一格选人才,努力用事业造就人才、用环境集聚人才、用机制激励人才、用法制保障人才,把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成为政策配套、机制灵活、环境宽松、人尽其才的人才聚集区。 促进人才的培养、引进和使用。加强人才能力建设,完善人才柔性引进政策,建立各类人才的能力建设标准框架和人才评价体系。进一步完善“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政府特殊津贴、博士后等各项制度,加强与闽籍院士、专家的联系,加快发展留学人员创业园。充分发挥现有人才作用,加强高精尖人才、国际化人才以及通用人才的培养,积极引进和培养一批具有国内外一流水平的学科和技术带头人、掌握国际先进技术和管理知识的留学人员、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高新技术的专门人才、具备实用技术的技能型人才、自带资金来闽创业的经营管理人才,形成人才、项目、技术、资本对接机制,构筑以一流人才、一流业绩、一流待遇为导向的人才高地。
促进人才的流动、激励和服务。加快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鼓励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收益分配,建立灵活有效、符合事业单位特点的分配制度。加强以能力建设为核心的公务员培训,强化专业技术人员和技术工人继续教育。做好与先进地区人才政策的衔接和人才开发的合作,推行人才储备制度,引导各类人才向重点产业、重点地区、重点项目集聚,在主导产业、优势学科中形成若干优秀人才群体。加速人才资源市场化配置,建立健全人才市场管理体系,完善人才市场服务功能,促进人才合理有序流动。完善分配激励机制,健全优秀人才奖励制度。
2、强化科教创新。构建以企业为主体,以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为依托,科技中介为纽带,政
10
府宏观管理为保障的科技创新体系。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建立科研机构、科技中心或博士后工作站,充分发挥重点实验室、中试基地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作用,加强科技基础设施和科技条件平台建设,提高产业技术领域的科技原创能力。创新投入机制,组织实施一批关系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科技项目,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市场竞争力的新技术、新产品。集中力量,加强产学研合作,在电子信息、光机电一体化、化学化工、海洋技术、生命科学、新材料、生物技术、生物制药等方面,重点建设若干个具有国际水平和区域特色的产业技术创新基地。加快高新技术企业和民营科技企业发展,建立健全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突出高新技术领域的自主创新,加强高新技术园区建设。
全面推进教育现代化、信息化、法规化、终身化。整合教育资源,推进教育创新,形成与发展相适应的人才培养格局。坚持把能力建设作为人才培养的核心,注重各层次人才的培养,着力提高人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巩固和提高义务教育,推进高水平、高质量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加快优质普通高中教育发展,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统筹城乡教育,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教育,完善普通教育与职业技术教育的交叉升学渠道,建立健全残疾人特殊教育体系,形成学科专业布局合理、层次结构科学、可持续的人才培养体系。加快发展高等教育,扩大内涵,提高层次,加强重点高校、重点学科建设。放手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大量培养高技能人才。加快办学体制改革,规范发展民办教育。加强在职教育和岗位培训,构建学习型社会。
3、强化文化建设。加强农村、社区和企业文化建设,促进文化精品创作和艺术人才培养,重视对文物和文化遗产以及优秀民间艺术的保护、挖掘。培育城市文化意识和文化观念,塑造具有鲜明时代气息的城市文化。实行文化扶贫政策,努力改善农村文化基础设施条件。加强宣传文化阵地建设,提升海峡影视制作能力和水平。完善文化经济政策,大力整合文化资源,鼓励社会力量办文化,构筑以旅游、体育、传媒、文化娱乐业为依托的文化产业发展新格局,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共同发展。加快体育事业改革与发展,积极开展全民健身运动,努力提高竞技体育水平。
4、强化卫生事业。加快建立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完善综合性的集疾病预防与控制、应急预警与处置、疫情收集与报告、监测检验与评价、健康教育与促进、应用研究与指导、技术管理与服务等为一体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建立医疗救治体系,充分利用现有卫生资源,抓紧建设紧急救援中心、传染病医院(病区)或后备医院等基础设施。建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体系,健全卫生应急机构,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做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协调和处理工作。建立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网络体系,充分利用现有通信手段,建立统一的信息联网与共享机制,形成纵横贯通的公共卫生信息网络和疫情信息报告网络。建立卫生执法监督体系,健全卫生监督机构,加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建立权责明确、行为规范、监督有效、保障有力的综合卫生监督执法机制。深化公立医院改革,加快民办医疗机构发展。大力发展社区卫生服务,鼓励大中型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组织开展纵向合作,不断拓展服务范围,形成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分工合理、相互协作的新型城市卫生服务体系。稳步推进农村卫生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搞活农村办医形式,健全农村卫生服务、药品监督和药品供应
11
网络,加强乡镇卫生院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医药卫生条件。
(五)构建外向带动的开放支撑体系
对外开放是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突出优势。要加快建立和健全外经贸促进体系,推动外向型经济发展,形成以创新促开放、以开放促合作、以合作促发展的良性互动机制。 1、更好地发挥对台前沿的作用。积极探索和创造更多的合作形式,全面发展闽台两地关系,构筑对台通商贸易、台资企业营运、闽台高优农业、两岸旅游休闲、科技文化交流等合作基地,努力把海峡西岸经济区建成两岸合作交流的结合部和最活跃的地区。
扩大闽台制造业合作。推动闽台产业对接,主动接纳台湾电子信息、机械、石化等产业的转移,积极推进产业配套,培育新兴产业,加快产业集聚,逐步建立闽台产业合作带,壮大三大主导产业集群。
提高闽台农业合作水平。充分发挥福州、漳州两个实验区的窗口、示范、辐射作用,大力引进台湾良种、深加工设备和技术,培育壮大闽台农业合作龙头企业,不断扩大实验区对台农业合作的先行优势,提高农产品保鲜、加工和绿色食品生产水平。
推进闽台第三产业合作。以金融、贸易、旅游和物流为主,发挥海峡西岸经济区在两岸物流的中转作用,推动台湾现代服务业加快进入大陆市场。加强闽台旅游合作,创建一批有特色、有影响、有市场、有效益的旅游精品。
优化台商投资环境。继续扶持台商投资区发展,为台资企业提供全方位、高效率、跟踪式的优质服务,提升台商投资区和台资企业的国际竞争力。营造吸引台资的新优势,提高引进项目的技术含量,提高利用台资的水平。
深化闽台文化科技交流。大力开展以闽南文化、客家文化、妈祖文化为根基、地方特色浓郁的对台文化交流,带动科技、教育、体育等各方面的交流合作。
拓展闽台直接往来的深度和广度。扩大闽台试点直航成果,提升对台航运地位,拓展闽台客货运输新途径,努力推进直接“三通”。充分利用闽台港口对接的优势,争取在条件具备的地区形成若干“对台贸易区”。
积极推动人员直接往来。充分发挥福建沿海与金门、马祖、澎湖人员直接往来的平台作用,形成两岸人员往来的便捷通道。
2、全面提升闽港澳合作水平。充分利用内地与香港、澳门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契机,按照珍惜机遇、优势互补、重点推进、共谋双赢的合作思路,积极搭建闽港合作八大平台。 联合招商平台。在相互开展招商活动的基础上,联手到海外招商,整合双方资源,共享合作成果。
基础设施与公用事业发展合作平台。继续推出一批港口、码头、公路、桥梁、电力等基础设施项目以及自来水、公交、污水垃圾和危险废物处理等公用事业项目和社会事业项目,为港资的进入提供便利。
金融合作平台。吸引更多的香港金融机构到福建设立分支机构或投资参股,支持具备条件的福建地方金融机构到香港发展,拓展业务,并继续推动符合条件的福建企业到香港上市。
12
贸易合作平台。依托香港国际贸易中心的地位,扩大出口,更好地促进福建的对外贸易。 中小企业发展平台。充分借鉴香港中小企业发展的成功经验,加强合作,进一步提升企业的发展层次。
旅游合作平台。发挥旅游优势,借助福州、厦门、泉州访港“个人游”的开放,进一步推进闽港旅游合作。
物流业合作平台。加强闽港物流企业在货运、仓储及相关信息处理和咨询业务上进行合作,加快现代物流业发展。
人才合作平台。采取项目合作、高薪聘请、短期聘用、人才租赁、技术入股等形式,加快从香港地区引进管理、法律、金融、科技等方面的福建急需的人才。有计划选送技术和管理骨干赴香港地区学习进修。
推进闽澳四项合作。充分发挥澳门与欧盟、葡语系国家、与台湾地区的联系平台和娱乐、经贸、商务、酒店、金融等行业发展的服务平台的作用,推进闽澳在商务、中小企业、旅游和服务业四个方面的合作,促进闽澳共同繁荣。
3、加快发展外向型经济。坚持市场多元化和以质取胜,优化出口商品结构,巩固传统出口市场,深度开发发达国家市场。加强与东盟、欧盟和北美自由贸易协定国等经贸合作,拓展非洲、拉美、中东、东欧、俄罗斯、印度等新兴市场。积极承接服务外包业务。着力吸引更多的跨国公司投资,建立生产基地、研发中心、营销中心和地区总部。鼓励外资企业通过增资扩股、购并重组等途径,嫁接、改造各种所有制企业。支持有比较优势的各种所有制企业开展对外投资,建立优势产品的境外生产、营销和服务网络,鼓励企业开展境外资源开发和技术研发。大力发展对外工程承包,加强对外劳务合作。
积极推进厦门象屿、福州马尾“区港联动”,组合保税区与港区的政策和功能优势,以发展物流产业为主,广泛开展国际中转、国际配送、国际市场和转口贸易业务,促进保税区成为区域性物流中心,逐步向自由贸易区转型。
充分发挥侨乡和新华侨华人的作用,利用闽商和华商网络,扩大海外联系面,推动海外侨胞来闽投资兴业,进一步做好“理解侨心、凝聚侨力”工程,保护、引导好他们建设家乡的积极性,拓宽新的侨力资源,促进引资、引智和开放型经济发展。 (六) 构建互利共赢的协作支撑体系
区域协作是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必然选择。要加强与两大三角洲及邻省和内陆省区的经济合作,促进区域资源的无障碍流动,形成政府推动、企业主体、市场导向相结合的区域协作模式,更好地发挥集聚效应、联动效应、协作效应,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1、扩大多领域、多层次的区域协作。加快基础设施对接,积极推进一批沿海通道项目、沿海与内地的通道项目、电网连接项目、信息网络项目等基础设施建设,畅通区域间要素流动通道。充分发挥福建的出海口功能,共享港口资源,扩大内地省份的开放窗口和发展空间,开拓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内陆腹地。加快产业对接,引导和鼓励区域间产业分工和转移,形成优势互补、协作配套、共同发展的产业布局,提高区域间整体产业水平。加快企业对接,积极鼓励社会投资和民营企业参与区域合作,引进更多的企业经营总部、销售总部和研发总部落
13
户,形成企业间的紧密联系。加快人才对接,共同培育科技市场和人才市场,采取联合办学、定向培养、委托代培等多种方式,开展人才的联合开发。加快资金对接,通过发行投资债券、设立投资基金等方式,促进资金的横向融通,整合区域间金融资源。加快旅游对接,逐步推进区域间无障碍旅游,推广区域旅游精品线路,共同开发旅游客源,打造区域旅游品牌。 2、建设统一有序的市场网络。坚持政府引导与市场运作相结合、专业市场与产业集群相结合、商品市场与物流配送中心相结合、外贸与内贸相结合,发展大市场、大流通、大贸易。大力推进市场开放,发展现代流通方式,打破行业垄断和地区封锁,形成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有效集聚。结合内陆省份的资源优势,消除限制商品流通的地区障碍,建立省域之间统一的市场标准、质量监督体系,形成发展有序、各具特色的区域共同市场。依托中心城市和交通信息设施,加快建设以福州、厦门和泉州为中心的要素市场体系,促进资本、土地、人才、技术、产权等各类专业市场和特色市场的合理布局。加强政府信用建设,提高企业信用水平,加快建立信用服务体系,形成良好的社会信用秩序。
3、建立区域协作长效机制。按照优势互补、互惠互利、高效务实的原则,遵循市场规律,淡化行政区划意识,推进资本、技术、人才、信息等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不断密切区域间交往。充分发挥闽粤赣、闽浙赣皖等区域协作机制的作用。建立政府高层联席会议制度、专业部门和市县对口联系制度,从具体项目、具体工作入手,重点加强区域交通体系、市场体系、信息资源共享、旅游合作、生态环境治理等方面的协调配合。 (七)构建可持续的生态支撑体系
生态文明是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显著标志。要做好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建设绿色海峡西岸,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推动经济区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形成生态良性循环、自然资源合理利用、生态效益型经济发达、山川秀美的生态环境。
1、促进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相协调。在稳定低生育水平的基础上,认真研究解决人口发展的突出矛盾和问题,研究人口和经济发展、社会进步、资源利用、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提出科学的预测和应对方案,建立适应科学发展观要求的指标体系。创新计划生育工作的思路和机制,改进和完善计划生育管理和服务体系,依靠宣传教育、科技进步、综合服务等措施,严格控制人口数量,提高出生人口素质,优化人口结构,引导人口合理流动。积极探索建立同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有利于计划生育的社会保障体系,建立健全对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
2、促进生态效益型经济发展。科学组织生产布局、工艺流程,建立“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循环利用模式,推进资源节约与保护利用。大力推广生态农业,建立高效持续、良性循环的生态农业系统。抓好农业生态环境建设,加强农产品源头治理,建设覆盖全省、专业高效、布局合理的农产品安全卫生质量监控体系。利用先进适用技术和环保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工艺和产品,加快工业园区整合和生态工业园区建设,探索建立循环工业链和共生产业群模式,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和清洁生产。
3、促进自然资源永续利用。以提高资源保障能力为目标,构建有序开发、有偿利用、供需平
14
衡、结构优化、集约高效的资源保护与合理利用新格局。全面实施对重要生态功能区抢救性保护、重点资源开发区生态环境强制性保护、生态环境良好区和农村生态环境积极性保护,以及风景名胜资源严格保护,维护生态平衡,保障生态安全。继续推进自然保护区和生态示范区建设,加强动植物种资源保护,恢复和发展珍稀物种资源。引导和规范生产消费行为,推广节水、节能、节材、节地、降耗新技术。保护基本农田,加大土地开发整理力度,加强围垦建设的环境保护。合理利用森林、水、海洋、风景名胜、矿产等各类资源,提高可持续开发能力。
4、促进人居环境自然和谐。积极创建园林城市、环保模范城市以及绿色社区和环境优美乡镇,大力营造绿色休憩场所,努力实现城乡绿化一体化,建设一批有利于身心健康、布局合理、舒适宜人的生态城市、生态社区、生态村镇。综合整治城市环境,强化生态环境监管,严格控制主要污染物排放,支持老工业基地污染治理和环境保护,着力解决影响人民群众健康安全的环境污染问题。深化“五江两溪”和跨省江河的水污染与生态破坏综合整治,提高流域水环境质量,保障饮用水安全。
5、促进农村生态环境良性循环。加强农村面源污染综合防治,加大畜禽养殖业污染治理力度,控制和削减农药、化肥以及养殖业污染。优化农村能源结构,加快沼气工程建设,促进农村家居清洁化、庭院经济高效化和农业生产无害化。采取工程、生物措施和农业耕作技术相结合,加快重点水土流失区综合治理,恢复植被,提高地力,改善生态环境。 (八)构建安全可靠的防灾减灾支撑体系
防灾减灾是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重要内容。要着眼于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坚持“统一规划、标本兼治、突出重点、分步实施”的原则,建立与经济社会发展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防灾减灾体系,全面提高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江海堤防工程体系。重点建设闽江、晋江、九龙江、汀江、赛江、木兰溪等主要江河流域防洪设施和县市城区防洪堤工程、重点海堤工程,建立符合国家规定标准的防洪防潮工程体系。 蓄水工程体系。加大蓄水骨干工程建设力度,在主要江河流域和水资源短缺区域建设一批具有蓄水、调洪、发电、供水等综合功能的蓄水工程。
洪水预警体系。推进江河洪水预警报系统及防台风反馈预警系统、卫星通讯系统、县级城区洪水预警报系统、水库水闸水情自动测报系统建设,完善防汛指挥系统,提高防洪兴利调度水平。
水利工程除险保安体系。重点对大中水库和水闸工程进行除险加固,实现大中型水库正常运行,降低小型水库病库率。
中尺度灾害性天气预警体系。完善优化中尺度天气综合监测网、信息通信网和省、市、县三级综合气象服务系统,加强气象技术保障体系建设,提高灾害性天气监测、预警能力和气象预报准确率。
渔港(避风港)防灾减灾体系。发挥一级渔港的辐射作用,形成沿海重点渔区布局合理、大中小船型兼顾、生产配套条件完善的渔港(避风港)防灾减灾体系。
沿海防护林和主要江河流域生态公益林保护体系。重点抓好基干林带建设,加快老林带更新
15
与农田林网造林,推进沙荒风口治理,提高抵御风沙等自然灾害侵蚀的能力。实施水源涵养林、水土保持林两大工程,提高主要江河流域的森林蓄水功能,改善生态环境,保持江河源头及两侧水土。
农林牧渔病虫害防治减灾体系。控制农作物重大病虫危害损失,提高农作物病虫预测预报准确率。加大动物疫病控制力度。切实控制主要森林病虫害成灾率,提高有效防治率、监测覆盖率、产地检疫率。加强水产病害、疫情和预测防治。
防震减灾体系。全面提高城乡防震减灾能力,完善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及重点监视城市防震减灾基础设施,进一步健全地震监测预报、震害预防、地震应急救援体系。
地质灾害防治体系。完善地质灾害群测群防、群专结合的防灾减灾预警系统。有计划地开展灾害点的治理或对位于险区的村庄和居民进行避险搬迁,预防和减少地质灾害的危害。 森林火灾防治体系。加强森林火灾预警监测和扑救指挥体系建设,加大生物防火林带,防火阻隔带建设力度,全面推进专业化扑火队伍建设。 (九)构建和谐社会的管理协调服务支撑体系
建设和谐社会是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客观要求。要激发全社会的创造活力,妥善处理各方面的利益关系,促进社会公平和正义,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
1、推进管理体制创新。更新管理理念,创新管理方式,拓宽服务领域,不断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完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大力发展电子政务,优化行政流程,简化办事程序,提高服务和管理水平。全面推行政务公开,实行行政管理重大问题、重大事项的公开制度,严格遵循依法决策、科学决策、民主决策,做到决策过程公开、实施情况公开、运作结果公开。完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发挥城乡社区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功能,加强和改进对各类社会组织的管理和监督,形成社会管理和服务的合力。深入研究社会管理规律,完善社会管理体系和政策法规。整合社会管理资源,积极稳妥推进行政区划调整,优化城镇结构,促进区域经济加快发展。既要保护较发达地区、优势产业和先富群体的发展活力,又要高度重视和支持欠发达地区、比较困难的行业和群众的发展愿望,充分激发全社会的创造精神,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 2、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加快“金保工程”建设,加强街道(社区)和农村重点乡镇劳动保障平台建设,完善就业服务和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体系,提高区域社会保障能力。健全基本养老制度、失业保险制度、医疗保险制度以及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加快建立以大病统筹为主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和农村医疗救助制度。拓宽社会保障资金来源渠道,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扩大社会福利资金来源,推进福利社会化。积极探索并大力促进集“派遣就业、技能培训、社会保障、依法维权”于一体,具有地方特色的劳务派遣工作,鼓励自由择业、灵活就业和自主创业。多渠道扩大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努力增加农民收入。大力发展劳动力市场,完善就业服务体系,加强就业技能培训、职业介绍和就业指导,建立市场就业长效机制。健全再就业援助制度。继续发展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加强社会救助,发展老龄事业和残疾人事业。
16
3、促进社会安全稳定。围绕建设“平安福建”,突出政治稳定、治安稳定,兼顾经济安全和社会公共安全,立足区位特点,着力解决影响政治稳定的突出问题,积极化解矛盾纠纷,妥善处置群体性事件。坚持打防结合、预防为主,专群结合、依靠群众,加强和完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机制,始终保持对犯罪分子的高压态势,加大打击力度,增强打击实效。依法打击经济犯罪,加强预警、防范和管理,维护公平竞争市场秩序,努力创造团结和谐的政治环境、安定稳定的治安环境、公平竞争的经济环境、规范有序的法治环境、安居乐业的生活环境。
4、建立健全应急机制。坚持预防为主、常备不懈的思想,做好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思想准备、预案准备、机制准备和工作准备,形成统一指挥、功能齐全、反应灵敏、运转高效的应急机制,提高保障公共安全和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围绕重点行业、重点领域和重点企业,进一步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及时排除隐患,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加快防空基础设施建设,强化重要目标的防护工程。建立完善的社会信息反馈网络,健全预警预报责任制,确保信息渠道的畅通。加强应急专业队伍和志愿者队伍的培训,做好防灾救灾知识的宣传工作,定期开展组织演练、演习,增强全社会群众防灾救灾意识和能力。加强公共安全的科学研究,采用先进的预测、预警、预防和应急处置技术,最大限度降低公共突发事件造成的危害,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5、切实维护群众利益。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点,积极研究和把握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特点和规律,善于运用说服教育、示范引导和提供服务等方法,凝聚和激励群众,不断提高组织群众、宣传群众、教育群众、服务群众的本领。建立健全社会利益协调机制,重点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解决好城镇房屋拆迁、农村土地征用和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建立社会舆情汇集和分析机制,畅通人民群众信访渠道,及时掌握深层次、动态性、预警性信息,妥善处理群众来信来访。深入基层,认真听取群众意见,教育引导群众正确处理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关系,增强主人翁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切实解决群众生产生活的实际困难,努力为人民群众办实事、办好事,让人民群众得到实实在在的利益。
五、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保障措施
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牵动全局,关系长远,任务艰巨,需要各级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各个部门的切实努力、社会各界的广泛参与。各级各部门要围绕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战略构想,主动融入、准确定位,整合优势、连片发展,提升层次、形成合力,推进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
(一)统一思想,凝聚力量。各级干部要深刻领会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的重大意义和总体要求,加强学习,提高认识,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明确目标,找准位置,主动呼应,主动对接,推动海峡西岸经济区各项建设任务的落实。锐意创新,积极拓展发展空间,不断提升工作层次。加强宣传,营造良好氛围,增强发展合力,把社会各界和广大干部群众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上来。
17
(二)项目支撑,全面带动。不断创新项目带动,把项目带动贯穿于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全过程。通过项目带动,促进生产要素聚集,形成活跃的人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优化配置社会资源。保护利用自然资源,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自然生态系统和经济社会系统的良性循环,不断增强发展的可持续性;促进发展后劲的增强,精心建设一批牵动全局的重大项目,实现经济更快更好地发展;促进机关作风的转变,充分运用项目管理的理念、机制和方法,抓基层、抓具体、抓落实,提高工作效能和服务水平;促进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充分发挥每个人的潜能和价值。
(三)创新机制,激发活力。结合实际,尊重规律,紧跟形势,不断创新,形成促进发展的良好环境。深化体制改革,着力推动农村改革不断拓展、产权制度改革不断深化、社会领域改革不断突破、投资体制改革不断创新、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不断推进。提升民营经济,放宽市场准入,进一步消除体制性、政策性障碍,支持和促进民营经济发展,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做强做大。拓宽政策空间,围绕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任务不断推出发展新举措。优化发展环境,规范各类税费征管,依法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形成各种所有制经济在市场竞争中发挥优势、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局面。
(四)转变职能,依法行政。认真贯彻实施《行政许可法》和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建设对人民负责的政府。理顺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政府公共管理职能与政府履行出资人职能的关系。改善政府经济调节和市场监管,更多运用经济和法律手段管理经济,保证市场监管的公正性和有效性。创造经济社会发展的良好环境,建立健全防范、化解社会矛盾的运行机制。完善公众参与、专家论证和政府决定相结合的行政决策机制,切实做到依法决策、科学决策、民主决策。加快建立权责明确、行为规范、监督有效、保障有力的行政执法体制。促进行政权力与责任紧密挂钩、与行政权力主体利益彻底脱钩,实现权责统一。 (五)联动发展,共同繁荣。发挥比较优势,创新协作机制,拓宽协作领域,促进区域发展目标、战略布局、重大举措的联动,增强区域整体竞争优势。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加强区域发展规划的研究和制定,进一步优化区域经济结构与布局。发挥政府对区域发展的协调和指导作用,构建区域大交通体系,推动统一大市场建设,实现区域信息资源共享,创造良好发展环境,加快经济融合,促进生产要素在区域内的自由流动,提升区域发展水平。 (六)加强领导,协调推进。全面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以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为核心,以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为关键,以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为重点,以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为基础,努力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不断提高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对国际局势和处理国际事务的能力。立足现实、着眼长远,抓住重点、整体推进,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创建新机制、增长新本领,全面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落实选人用人公正机制,让能干事的有舞台、想干事的有机会、干成事的有奖励。夯实城市社区和农村乡镇基础,不断增强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抓好理论武装和思想政治工作,重视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增进精神文明建设实效。坚持不懈地开展党风廉政建设,落实反腐倡廉长效
18
机制,加强行风建设,加大行业纠风、执法监察、效能监督的力度,确保政令畅通、纪律严明、作风端正。推进民主政治建设,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充分发挥人民政协的作用,加强与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的联系。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众团体和社团组织的积极作用。加强国防动员和教育,做好拥军优属、拥政爱民工作,促进军政、军民团结,广泛动员和联合各方面力量加快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中共福建省委《关于印发〈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纲要(试行)〉的通知》(闽委发[2004]12号))
19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