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点资讯 义务教育 高等教育 出国留学 考研考公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截石位不同摆放时机对老年全麻手术患者围术期血流动力学等的影响

2022-08-30 来源:华拓网
2020年3月第27卷第5期

截石位不同摆放时机对老年全麻手术患者围术期血流动力学等的影响程 熠 王 磊 徐英豪

【摘要】 目的 比较老年患者行截石位手术时体位摆放前后全身麻醉诱导插管的优劣。方法 2018年11月至2019年3月该院妇产科、普外科、泌尿外科择期行须摆放截石位手术的老年患者40例,随机分为A组与B组各20例。A组:患者清醒时,外科医生、麻醉医生及护士共同协助患者摆放截石位,摆放完成后再由麻醉医生行全身麻醉诱导,可视喉镜辅助气管插管。B组:先经麻醉医生全身麻醉诱导,可视喉镜辅助气管插管成功后,再由外科医生、麻醉医生及护士摆放截石位。观察两组麻醉诱导前(T0)、插管即刻(T1)及术毕截石位恢复平卧位后(T2)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SpO2,摆放截石位的时间、插管成功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两组均插管成功,未发生心律失常、体位伤等并发症。两组T0、T2时MAP水平及各时点HR、SpO2水平接近,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截石位摆放时间明显短于B组,T1时MAP高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手术患者中,截石位摆放完成后再予气管插管全身麻醉血流动力学更稳定,体位摆放时间更短。

【关键词】 截石位;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体位保护

截石位是外科、妇产科、泌尿科手术的常见体位,以往需在全身麻醉诱导插管后,由外科医生、麻醉医生、护士共同将患者的平卧位改变而来,费时费力,且在麻醉状态下改变体位,可能造成患者呼吸和循环等生理功能改变,对脏器血流产生一定影响,老年患者尤甚。笔者分别在摆放截石位前后进行全身麻醉诱导插管,观察血流动力学的变化,探讨更好的插管和摆放截石位的时机。1 资料与方法

1.1 对象与分组 我院2018年11月至2019年3月择期需要摆放截石位进行手术的妇产科、普外科、泌尿外科全身麻醉老年患者40例,无明显心、肺、肝、肾功能异常等系统性疾病。本方案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男18例,女22例;年龄60~75岁;美国麻醉医师协会分级Ⅰ~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与B组,各20例。A组男8例,女12例,年龄(69.1±4.4)岁,身高(161.5±6.2)cm,体重(58.7±9.0)kg;B组男、女各10例,年龄(68.3±4.7)岁,身高(163.9±6.8)cm,体重(60.1±10.1)kg。两组一般资料接近。

1.2 手术方法 两组术前禁食8小时、禁饮4小时,手术室温度22~24℃。患者进入手术室后常规监测心电图、无创血压、SpO2,普通面罩吸氧,氧流量6L/min。开放上肢

基金项目:浙江省医药卫生科技计划项目(2020PY078)作者单位:314200 浙江平湖市第一人民医院麻醉科通信作者:程熠,Email:cheng-y-i@163.com

静脉通路,预输注乳酸钠林格注射液7.0~10.0ml/kg。两组均给予咪达唑仑0.04~0.05mg/kg、芬太尼4.0~5.0μg/kg、维库溴铵0.1mg/kg、丙泊酚1.2~2.0mg/kg静脉推注进行全身麻醉诱导;诱导完善后采用可视喉镜(型号TD-C-IV,浙江优亿医疗器械有限公司)配一次性使用喉镜片(型号TDC-3),直视下经口完成气管插管。若全身麻醉诱导后血压明显下降(低于基础值30.0%),予麻黄碱5~10mg纠正。A组:患者清醒时,外科医生、麻醉医生及护士共同协助患者摆放截石位,完成后再由麻醉医生行全身麻醉诱导,可视喉镜辅助气管插管。B组:先由麻醉医生进行全身麻醉诱导,可视喉镜辅助气管插管成功后,再由外科医生、麻醉医生及护士合力摆放截石位。

1.3 观察指标 两组麻醉诱导前(T0)、插管即刻(T1)、术毕截石位恢复平卧位后(T2)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SpO2。两组摆放截石位时间、插管成功情况,有无体位伤及心律失常表现。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5.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

- ±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料以(x学意义。2 结果

2.1 两组各时点MAP、HR、SpO2比较(表1) 两组各时点HR、SpO2水平接近,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两组T0、T2时MAP水平接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时B组MAP明显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5

中国乡村医药

± s)表 1 两组各时点MAP、HR、SpO2比较 (-x组 别A组B组

例数 20 20

MAP(mmHg) T0 T1 T2100.6±7.7 91.9±7.2 98.8±5.2 98.8±8.5 85.0±6.8 96.6±6.30.70,>0.05 3.12,<0.01 1.20,>0.05 HR(次/min) T0 T1 T2 74.4±9.5 70.1±6.3 76.8±7.9 72.6±9.5 67.1±8.4 75.9±7.50.60,>0.05 1.28,>0.05 0.37,>0.05 SpO2(%) T0 T1 T2 99.7±0.7 100.0±0.0 99.9±0.3 99.8±0.6 100.0±0.0 100.0±0.20.49,>0.05 0,>0.05 1.24,>0.05t,P2.2 两组截石位摆放时间、插管成功及并发症情况比较截石位摆放时间:A组(3.4±0.4)分钟,B组(4.3±0.4)分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12,P<0.01)。两组均插管成功,未发生心律失常、体位伤等并发症。3 讨论

患者体位的改变可引起血管内容量的重新分布。患者抬高双腿时由于重力的作用,静脉回心血量(前负荷)增加,产生一过性的心排出量和颅内压升高。截石位使腹腔内脏向头侧移动,可导致潮气量降低。全身麻醉诱导指患者从清醒状态转为可进行手术操作的麻醉状态的过程,诱导是否平顺直接影响全身麻醉维持及苏醒,是全身麻醉最危险的阶段。气管插管作为一种应激刺激,是导致心血管反应的主要原因。应激刺激发生数秒后,机体会出现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及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应急激活的反应状态,引发血流动力学改变及不良反应[1],临床表现为心率加快、心输出量增加、血压升高等一系列心血管系统反应。老年人随年龄增长动脉硬化程度增加,神经体液调节功能减退,血管活性物质产生分泌减少,肾上腺素能受体的下调,调节功能的减弱,导致血流动力学更加不稳定。老年患者在麻醉诱导期后循环代谢功能进一步削弱,此时突然改变体位极有可能诱发和加重并发症,甚至引起急性循环功能衰竭[2-3]。

截石位摆放完成后再行全身麻醉诱导插管,可有效避免因全身麻醉后突然变动体位引起的急性血流动力学变化。本文结果显示,T1时A组MAP水平高于B组,说明A组插管即刻MAP相比于麻醉诱导前MAP下降的幅度小于B组。提示截石位摆放完成后再行气管插管对循环的影响,相比摆放体位前气管插管更小,有更优的循环稳定性。T2时两组MAP、HR、SpO2水平接近,说明两组恢复体位后均未明显加重循环的负担,但T2时两组HR较T0稍增快,可能是由于下肢循环恢复,机体代偿性加快心率,从而轻度增加心排量所致。笔者考虑是否在恢复平卧位时,

6

单次单个放下一侧腿,间隔一定时间后再放下另外一侧腿,以减小对循环的影响。

本文结果显示,两组均插管成功,说明不会因截石位的摆放影响麻醉医生的插管。A组摆放截石位时间明显短于B组,两组全身麻醉诱导期均未发生心律失常及体位伤等情况。患者在清醒状态下参与摆放截石位,医生与护士能够及时知晓患者的就医体验,可根据患者的舒适度调整高度和两腿间的距离;患者能够主动配合医生和护士的要求,使术中体位更安全舒适,缩短了摆放时间,可能会减少术后不适及远期神经损伤等并发症[4]。

需要注意的是,本文主要针对心肺功能尚好的老年患者,合并心功能不全或严重肺通气障碍时,截石位的摆放会对患者呼吸和循环产生更明显的影响。综上所述,对于需摆放截石位的全身麻醉手术患者,预先摆放截石位后再进行气管插管全身麻醉血流动力学更稳定,有利于医生及护士摆放患者体位,省时省力。

参 考 文 献

[1]

王刚. 困难气道全身麻醉患者视频喉镜插管后对血流动力学及后咽部并发症的影响[J]. 中国临床实用医学,2018,9(1):53.[2]

郭曲练,姚尚龙. 临床麻醉学[M]. 3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67.[3]

杨拔贤,李文志. 麻醉学[M]. 3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218.[4]

No authors listed. Practice Advisory for the Prevention of PerioperativePeripheral Neuropathies 2018:An Updated Report by the AmericanSociety of Anesthesiologists Task Force on Prevention of PerioperativePeripheral Neuropathies[J]. Anesthesiology,2018,128(1):11.

(收稿:2019-05-10)(发稿编辑:张戈薇)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