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点资讯 义务教育 高等教育 出国留学 考研考公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云南中学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模拟卷十

2020-06-09 来源:华拓网


云南中学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模拟卷十

一、单选题

1、由于生源存在差异,某中学将学生按人学成绩高低分为快慢班。该学校的做法( )。

A.正确,有利于因材施教 B.正确,有利于资源配置 C.错误,不利于教育公平 D.错误,不利于均衡发展

2、政治课上,杨老师误把“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表述成“世界上任何两个事物都是有联系的”。对此口误,恰当的处理方式是( )。

A.为了保面子,将错就错 B.坚持实事求是,马上纠正 C.如果学生不问,不予纠正 D.为了赶教学进度,课后再说

3、新转来的学生小明常常以叛逆者自居。他学习成绩不好,经常在上课时表现出怪异行为,比如,学狼叫,席地而坐,甚至在众目睽睽之下从讲台爬回自己的座位上。所有的任课老师都说小明是个十足的坏孩子,品行不端。作为班主任的李老师并没有放弃小明,她暗地调查,并根据小明的具体情况采取了一系列补救措施。班主任李老师的做法( )。

A.正确,体现了学生是发展中的人 B.正确,体现了学生是独特的人 C.正确,体现了学生是有独立意义的人 D.错误,是一种浪费时间的行为 4、关于下图中教师的做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有利于行使教师的权利 B.有利于学生的进步成长 C.侵犯了学生的人格尊严 D.侵犯了学生的受教育权

5、中学生程某经常违反班规,班主任张某让其缴纳“违纪金”充作班费。班主任张某的做法( )。

A.合法,教师有惩戒学生的权利 B.合法,教师有管理班级的权利

C.不合法,教师没有罚款的权利 D.不合法,学校才有罚款的权利

6、课间,小莉正在同学面前大声朗读小娟的日记,被走进教室的小娟发现。小娟找到班主任诉说此事。班主任最恰当的做法是( )。

A.制止小莉这种行为 B.批评小娟总是告状 C.劝说小莉不要声张 D.劝说小娟宽容小莉 7、初中生晓东放学后在校外玩耍时不慎摔伤。对此事故,承担责任的主体应是( ) A.晓东 B.学校

C.晓东及学校 D.晓东及其监护人

8、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的规定,以少数民族学生为主的学校及其他教育

机构( )。

A.必须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进行教学

B.必须使用当地民族通用的语言文字进行教学

C.可以使用本民族或者当地民族通用的语言文字进行教学 D.必须使用汉语言文字进行教学

9、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专门就切实减轻中小学课业负担做了规定,减轻课业负担成为未来教育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减轻课业负担,教师的做法不正确的是( )。 A.优化教学设计,提高课堂效率

B.减轻课堂教学内容,将减少部分的内容留给学生自学 C.设计分层作业,让学生有所选择,减少作业量 D.与家长沟通,减少课外补习时间

10、关于未成年人犯罪案件,新闻报道、影视节目、公开出版物、网络等的做法错误的是( )。

A.不得披露该未成年人的姓名 B.不得披露该未成年人的住所

C.不得披露该未成年人的照片 D.可以披露可能推断出该未成年人的资料 二、材料分析题 1、 一位有二十多年教龄的女教师,在公开观摩课上并没有频频去叫那些反应机灵,学懂会用的好学生,而是善于捕捉那些不敢大胆发言,没有勇气回答问题的差生的一闪之念。一名女生刚把有信心的眼睛抬起来的时候就被老师叫起来回答,结果由于心理过于紧张,导致满头大汗,不知所措。这时老师让她坐下来,平静一下,语气温和地说了句:“没关系,老师知道你会了。只是过于紧张而暂时想不起来,以后经常锻炼就好了。”这堂课女教师在用自己的爱点燃胆怯者的智慧之火,让学生感受到“我有被爱的权利”,也让这位学生从此树立了自信,越来越阳光开朗。 问题:

请从教师职业道德的角度,评析该老师的教育行为。

2、陈老师在语文教学中,总是先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然后提出问题,让学生围绕问题各自探索,并在小组内进行交流,大家都解决不了的问题,就由陈老师讲解。一学期下来,很多学生觉得不但收获了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增强了。

当然,陈老师也会遇到一些“意外”情况,有的同学老是找不到学习方法,也不愿意发言,习惯当听众,王春就是这样的孩子。陈老师有一次点名让王春发言,王春站起来紧张得面红耳赤,陈老师示意王春坐下。课后,陈老师把王春叫到办公室说:“你既然不愿意在班上公开讲,那我们就私下聊吧。现在只有我们两个人,你就补上你的课堂发言吧。”在陈老师的多次鼓励下,王春慢慢克服了胆怯,也敢上台发言了。 作为班主任,陈老师号召学生扩大阅读面。他给学生推荐了很多书目,包括古今中外的文学名著,也包括科技史、通俗哲学读物、成功者的励志故事……他还经常组织学生交流阅读体会。一学期下来,学生的视野明显开阔了,知识面也明显拓宽了。 问题:

请结合材料,从学生观的角度,评析陈老师的教育行为。

3、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引导学生欣赏几幅字画,其中有一幅是郑板桥的“丝竹图”。可是,课堂上许多学生说不懂国画,谈不出体会,课堂出现了冷场。

教师看到这一情况,立即调整了教学思路,不再要求学生谈体会,而是从学生实际出发,从他们最熟悉的竹子入手来引导他们打开思路。教师给出了一个学习任务“由竹子所想到的……”,并要求学生由竹子展开多角度、多方面的想象。很快学生就进入了情境,发言变得十分踊跃。

学生说:“竹子的外形没有牡丹花那么华贵,它朴实无华。”“竹子中空外直,好像人的品格-谦虚、正直。”“由竹子的挺拔想到人的高风亮节。”“竹子一年四季都郁郁葱葱,说明它不畏严寒,不畏酷暑。”“竹子对人无所求-不需灌溉、不需施肥;给予人的却很多-竹笋、竹竿、竹叶各有其用处。”还有的学生引用“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说有人华而不实。

学生注意力高度集中,各抒己见。说完了竹子再来看画,学生对这幅画就有了理解与看法,发言更加热烈。在发言中,学生们谈竹子、谈画,既陶冶了学生的审美情趣,又使学生懂得了许多做人的道理。 课后,教师对这次教学行为进行了反思。 问题:

请结合材料,从学生观的角度,评析该教师的教学行为。

4、任教六年的李老师回忆道:读初二时,新来的语文老师以“春游”为题,让我们写一篇作文。我写了一次与爸爸上山采杨梅的经历,由于是自己的亲身经历,所以写得有声有色。这个语文老师对班上的情况不了解,并不知道我是班里最差的学生,在批改完作业后,我的作文成了班上唯一优秀的范文,老师拿着我的作文本声情并茂地大声朗读着,我一听是自己的作文,心狂跳起来。语文老师读完了以后,就对全班同学说:“请写这篇作文的同学站起来。”我在后排怯生生地站了起来,全班同学以惊奇的目光注视着我,我感到了一种从未有过的自豪。老师在读完了我的作文后,还分析了作文好在什么地方,并给了我几张空白稿纸让我再誊写一遍,然后在班里墙壁上开辟了一个作文园地。我的作文就是作文园地里的第一篇范文。由此,我找到了自信,发现自己原来并不是一无是处,我也有很多闪光点。自从那以后我开始要求自己坚持写周记和日记,并送给老师批改。老师在看完之后要么写一句评语,要么盖上一个“优秀”字样的图案,我非常满足。写日记这个习惯从初二开始一直保留至今,现在我的日记本已达五十多本了。 问题:

请从学生观的角度,评析材料中语文老师的教学行为。

5、接手高一新生两个月后,英语老师刘丽发现,自己所教的两个班,一班的教学气氛比较活跃;二班的教学气氛比较沉闷,两个班作业的完成情况有一些差距。她反复回顾教学细节,感觉二班学生似乎内向一些,还有几个学生跟不上教学进度。为什么会这样呢?

刘老师主动去找同事交流。语文老师说:“二班学生是内向一些,不过整体不错,勤奋的学生不少。如果引导得当,教学效果应该不会比一班差。”数学老师也认可语文老师的说法。

刘老师又去了解二班学生的想法。学生们提出了一些意见:“老师,您有时在课堂上说一班学生反应比我们快,让我们很受打击。”“您上课时总是板着脸,很多同学都很怕您。”“小军有时不能及时完成作业,是因为基础不好,并不是故意跟您对着干”……

根据同事和学生的意见,刘老师调整了教育教学策略,她主动参加了二班的一些集体活动,鼓励内向的学生积极举手发言。在学校举办的元旦晚会上,她还和二班的学生演唱了英文歌曲。为了帮助学习困难的学生,她利用晚自习的时间组织了“英语俱乐部”。 问题:

请从学生观的角度,评析刘老师的教育行为。 三、写作题

1、阅读以下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是著名教育家陶行知片教师的期望,也是他师范教育实践的指导思想。有人说:“教师要教给学生知识,培养学生能力。所以,‘学高’太重要了。”也有人说:“教师以育人为天职,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所以,‘身正’最重要。”那么,你的看法呢? 要求:

请联系实际,写一篇议论文。观点明确,分析具体,条理清楚,语言流畅,题目自拟,立意自定,不少于1000字。

2、阅读以下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论说文。

杜普门总统当选后不久,记者采访他的母亲:“有哈里这样的儿子,你一定感到十分自豪。”母亲赞同他说:“是这样。不过我还有一个儿子,也同样使我感到自豪,他现在正在地里挖土豆。” 要求:

用规范的现代汉语写作。自定立意,自拟题目,观点明确,分析具体,条理清楚,语言流畅,不少于1000字。

11参考解答

一、单选题 1、【育萃教育专家解析】C。解析:将学生按照入学成绩高低分为快慢班,这样的做法是错误的,不利于教育公平。所谓教育公平,是指国家对教育资源进行配置时所依据的合理性的规范或原则。其内涵包括以下几点:①人人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权利;②人人平等地享有公共教育资源;③公共教育资源配置向社会弱势群体倾斜;④反对各种形式的教育特权。

2、【育萃教育专家解析】B。解析:素质教育要求教学要从以“教育者为中心”转向以“学习者为中心”。所以,对此口误恰当的处理方法就是坚持实事求是,马上纠正。 3、【育萃教育专家解析】A。解析:学生处于人生的发展阶段,具有很大的不稳定性和可塑性。李老师没有放弃小明,并采取了一系列的补救措施,这体现了学生是发展中的人。

4、【育萃教育专家解析】C。解析:学生的权利包括受教育权、身心健康权、人身自由权、人格尊严权等。图中老师在辱骂学生,这种不尊重学生的行为侵犯的是学生的人格尊严权。

5、【育萃教育专家解析】C。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七条规定,“教师享有下列权利:(一)进行教育教学活动,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和实验;(二)从事科学研究、学术交流,参加专业的学术团体,在学术活动中充分发表意见;(三)指导学生的

学习和发展,评定学生的品行和学业成绩;(四)按时获取工资报酬,享受国家规定的福利待遇以及寒暑假期的带薪休假;(五)对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和教育行政部门的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通过教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其他形式,参与学校的民主管理;(六)参加进修或者其他方式的培训”。罚款属于行政处罚,由具有行政处罚权的行政机关在法定职权范围内实施,教师和学校都没有罚款的权利。

6、【育萃教育专家解析】A。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三十九条规定,“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披露未成年人的个人隐私”。教师应保护学生的权利不受侵犯。面对小莉侵犯小娟隐私的行为,班主任应该及时制止。

7、【育萃教育专家解析】D。解析:《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第十三条规定,在学生自行上学、放学、返校、离校途中发生的造成学生人身损害后果的事故,学校行为并无不当的,不承担事故责任。初中生属于未成年人,所以承担责任的主体应是晓东及其监护人。

8、【育萃教育专家解析】C。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十二条规定,“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为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的基本教育教学语言文字,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应当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进行教育教学。民族自治地方以少数民族学生为主的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从实际出发,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和本民族或者当地民族通用的语言文字实施双语教育”。 9、【育萃教育专家解析】B。解析:《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第四章第十条规定了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其中规定“学校要把减负落实到教育教学各个环节,给学生留下了解社会、深入思考、动手实践、健身娱乐的时间。提高教师业务素质,改进教学方法,增强课堂教学效果,减少作业量和考试次数。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爱好。严格执行课程方案,不得增加课时和提高难度”。“充分发挥家庭教育在儿童少年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家长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尊重子女的健康情趣,培养子女的良好习惯,加强与学校的沟通配合,共同减轻学生课业负担”。B项“将减少部分的内容留给学生自学”并没有真正减少教学内容,反而占用了学生课外的时间。

10、【育萃教育专家解析】D。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五十八条规定,“对未成年人犯罪案件,新闻报道、影视节目、公开出版物、网络等不得披露该未成年人的姓名、住所、照片、图像以及可能推断出该未成年人的资料”。 二、材料分析题

1、【育萃教育专家解析】

该教师的行为符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要求,值得我们学习。 首先,教师的行为体现了关爱学生的职业道德规范。教师要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良师益友。材料中,教师面对因为紧张而回答不了问题的学生,不但没有批评侮辱,反而用温暖的语言给予其莫大的鼓励,给予了学生情感上的支持,最终帮学生燃起了学习的希望。

其次,教师的行为体现了教书育人的职业道德规范。教师要遵循教育规律,实施素质教育。循循善诱,诲人不倦,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材料中,教师不但对学生的学习启发诱导,鼓励有加,还给予了学生学习的信心和动力,促进了学生的发展。 因此,教师要遵守教师职业道德,关心爱护学生的人格和身心健康,关注学生人格和心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育萃教育专家解析】

陈老师的教育行为符合“以人为本”的学生观,是值得提倡的。

(1)学生是发展的人。学生的身心发展是有规律的,学生有巨大的发展潜能,学生是处于发展过程中的人。材料中,陈老师号召学生扩大阅读面,开展一系列活动,使学生开阔了视野。这体现了陈老师把学生看作发展的人。 (2)学生是独特的人。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独特性,是具有个性与差异的人。材料中,针对王春找不到正确的学习方法、不敢在众人面前回答问题的特点,陈老师私下和他进行交流,给予他鼓励,最终使他克服了胆怯。这体现了陈老师懂得因材施教。 (3)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每个学生都是独立于教师的头脑之外,不以教师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材料中,陈老师让学生围绕问题各自探索,并在小组内进行交流是充分尊重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的体现。

总之,作为一名教师,我们要努力践行“以人为本”的学生观,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全面发展。

3、【育萃教育专家解析】

该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合理,符合“以人为本”的学生观,值得肯定。

首先,“以人为本”的学生观认为学生是发展的人,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教师应坚信每个学生都是可以积极成长的,对教育好每一个学生充满信心。材料中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遇到困难之后及时转变教学思路,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人手,激发学生想象力,最终取得了理想的效果。 其次,“以人为本”的学生观认为学生是独特的人,是完整的人,又有自身的独特性。学生并不是单纯的、抽象的学习者,而是有着丰富个性的完整的人,每一个学生都有自身的独特性。材料中,该教师从学生的实际生活人手,关注学生的独特体验,学生们各抒己见,对竹子的品质有自己独特的见解,教师此举可以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再次,“以人为本”的学生观认为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是不以教师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是学习的主体。教师要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尊重学生的需要,善于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材料中,该教师主动转变教学思路,以学生为中心,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热情。

最后,“以人为本”的学生观要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学不仅仅要促进学生掌握知识,更要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材料中,该教师通过课堂教学,既陶冶了学生的审美情趣,也使学生明白了许多做人的道理,做到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乙看到了学生现有的问题只是暂时的,积极包容学生的错误,启发引导学生回忆知识,思考问题,保护了学生学习的热情和自尊心。

第二,“以人为本”的学生观强调学生是有独立意义的人,学生的行为和认识不以教师的意志为转移。材料中,教师甲一味地训斥学生,不但不会使学生真正地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还打击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利于学生克服开小差的问题;而教师乙则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因势利导地启发学生自主回忆和思考,并赞扬学生的自主思考和努力,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强了学生学习的信心。

因此,作为教师,要向教师乙学习,践行“以人为本”的学生观,把学生看作是发展的人,具有独立意义的人,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的现有问题和未来发展,引导学

生自主学习,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4、【育萃教育专家解析】

该语文老师的行为符合“以人为本”的学生观,值得我们学习。

首先,“以人为本”的学生观强调学生是发展中的人,处在发展过程中,有很强的发展潜力。材料中,教师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对于学生的作文非常认真详细地加以指导,并且给予不断地鼓励,不但促进了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更给予学生未来发展的自信。

其次,“以人为本”的学生观强调学生是独特的人,不同学生之间有其独特性,教师应根据学生的特点实施因材施教。材料中,语文老师发现了学生在写作上的闪光点给予了有的放矢的教育,帮助学生批改日记,不断鼓励学生在写作上的成就,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和发展的积极性。

最后,“以人为本”的学生观强调教育公平,面向全体学生,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材料中,语文老师并没有关注“我”在班级中的“差劲”表现,而是一视同仁,对学生的作文大加赞赏,评选为范文,给予学生莫大鼓励,促进学生发展。

因此,作为教师,要践行“以人为本”的学生观,公平公正地面向全体学生,把学生看成是发展的人,具有自身特性的人,发现学生的闪光点,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健康成长。

5、【育萃教育专家解析】 从学生观的角度来看,刘老师的教学行为是妥当的。在发现她所教两个班的差别时,刘老师能够及时寻找原因,这符合“以人为本”的学生观。

首先,“以人为本”的学生观强调学生是发展的人。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是处于发展中的人。材料中的刘老师了解到学生不按时完成作业并不是真正跟自己作对而是基础不好,能够正确对待学生并调整自己的教学策略,切实看到学生是发展的人,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帮助学生提高。

其次,“以人为本”的学生观强调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每个学生都是独立于教师的头脑之外、不以教师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材料中的刘老师对于她所教的两个班学生成绩的不同有自己的看法,但并没有把自己的想法强加到学生身上,而是能够向老师、学生了解情况,做到了将学生看成是独立意义的人这一点。

最后,“以人为本”的学生观强调学生是独特的人。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独特性。材料中的刘老师经过了解能够看到一班学生与二班学生的不同,鼓励内向的学生积极发言,课下帮助学习困难的学生,有针对性地解决学生的问题。这符合学生是独立意义的人,尊重学生的个别差异的学生观。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刘老师践行了“以人为本”的学生观,是值得赞扬的。 三、写作题

1、【育萃教育专家解析】 “教书”与“育人”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是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名言,也有人说成:“学深为师,品正为范。”从中可见“学”乃教育之基拙,“德”乃教育之本源。 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教师呢?是简单的知识渊博型,还是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的教师呢?答案是两者兼备的全面教师。“学高”是教师传授知识的巨大库存,只有博学和

慎思,才有可能带出才能杰出的学生;而“身正”是教师自身的品德修养,只有教师品德高尚,学生才能德才兼备。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怎样才能成为一名品德优良、专业知识丰富的好教师呢?应具有事业心、责任感与爱心。

教师不是职业,而是事业。所谓“把教育当事业”至少有两个含义:第一,研究;第二,创新。有事业心的教师,面对教育中的所有现象,都能够以一种研究的眼光去打量与审视,并自觉地进行研究,然后结合自己的每一个教育行为进行分析、比较、质疑、研究、提炼等。有事业心的教师总是具有一种超越自己的欲望,不愿意简单地重复自己,哪怕是同一篇“教熟了”的课文,针对不同的学生,或者在不同的时期,也希望能够讲出新意。如果说,把教育当饭碗,能够满足教师物质生活的需要;那么,把教育当事业,则能给教师带来自我价值实现的精神满足。

教师不是演讲者,而是榜样。教师被人们称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学为人师,行为世范”。而如今却出现了很多站污教师这一神圣职业的事件,如在注川大地震中撇下学生的“范跑跑”,以及在孩子痛苦表情下肆意淫笑的温岭幼儿园虐童教师。有责任心的合格教师要从小事做起,从自我做起,以高尚的人格感染人,以整洁的仪表影响人,以和蔼的态度对待人,以丰富的学识引导人,以博大的胸怀爱护人。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教书育人的实效,学生才会“亲其师,信其道”,进而“乐其道”。 教师不是学生的长辈,而是学生的朋友。平易近人、与学生交朋友是师生沟通的桥梁。教师在扮演自己的角色的时候,很容易把自己放在学生长辈的位置。学生不听教师的话,教师就会勃然大怒。一些道德修养不高的教师甚至会出现体罚或者变相体罚学生的行为。对于今天的教育,教师要淡化自己的角色。教师是社会的一员,不仅要充当“教师”这一角色,而且要充当多种角色。只有与学生交朋友,学生才信任教师,师生之间的沟通才会更方便、更有效。

学识是教师的头脑,教书是教师职业生涯的风帆,师德是教师的灵魂,育人是教师职业理想的翅膀。教师的工作是神圣的,也是艰苦的。教书育人需要感情、时间、精力乃至全部心血的付出,这种付出是要以强烈的使命感为基础的。“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不是简单的说教,而是一种精神体现,一种知识内涵和文化品位的体现! 2、【育萃教育专家解析】

摘掉有色眼镜,为每一个学生骄傲

哈里的母亲是一位伟大的母亲,她不仅为有一个当总统的儿子而自豪,同时也为另一个默默无闻地在地里挖土豆的儿子而自豪。同样的自豪,是母亲的博大胸襟,是一种不掺杂任何世俗观念的无差别的爱。同样,教育事业也需要我们的教育工作者尊重和关爱所有学生,不管是差生还是优生。

不可否认,多数教师都为那些学习成绩优秀,在各类竞赛中获奖的学生而感到自豪。我们也无法忘记,每当说起本班的学生何等优秀时,自豪的心情充盈在教师的脸上。如果班级受到批评或周、月综合考核分数低下时,学生乃至教师都会把责任归咎到那些学习成绩不好、“不务正业”的学生身上。

“寸有所长、尺有所短”,红花绿叶,各有其妙。我们应尊重和承认学生的个性差异和个性特点,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扬长避短,发挥学生的长处、弥补学生的不足,使学生的个性特点得到充分发挥。

降低要求,让他们学习对自己有用的知识,让他们满载而归。俗话说“十个手指

伸出来还不一样齐呢”,学生也是如此。各方面的原因,使他们有不同的差异,尤其是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我们不能“一刀切”,应该对他们适当地降低要求,让他们能够在学习中有所收获,让他们也品尝到成功的快乐,进而激发他们的学习欲望。 给予学生爱和信任。一旦有了进步,我们就应该及时中肯而饱含深情地鼓励他们。这时一句鼓励的话语,一个期待的眼神,一个亲切的手势,都会让学生感到无限的温暖,给他们留下深刻的印象。

转变观念,摘掉“有色眼镜”,尊重学生。尊重意味着关怀、理解、接纳,可谓是温暖的化身。尽力去体谅接纳学生的过失与困惑,“以他的心情去体会他的心情,也以他的思想来推理他的一切”。真诚地理解他们,期待他们,也让他们变为“总统”。 不论怎样,即使孩子们变不成“总统”,我们也不要气馁,因为社会不只需要总统,也需要“挖土豆”的普通人来保证我们的生存基础。我们能做的,就是身体力行地让每个孩子都能够愉快地学习,愉快地生活,愉快地做人!

一个总统的母亲都能够为自己的总统儿子与种土豆的儿子而自豪,我们为人师者为什么就不可以呢?我们能够自豪地承认优秀学生,也可以为其他学生的一点点进步、一点点优点感到自豪!善待我们身边的每一个孩子,尤其是那些“挖土豆”的孩子,真诚地给予他们关爱。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