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点资讯 义务教育 高等教育 出国留学 考研考公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伍子胥的传说

2022-06-21 来源:华拓网
◎ 人 手文 时 中 固 & 百 春秋时期是中国历史上屈指可数的乱世之 一。所谓乱世出英雄,接下来我们就来说说这乱 世之中的风云人物兼复仇化身——伍子胥。 《史记》中的伍子胥 伍子胥(公元前559年一公元前484年),名 员,字子胥。根据司马迁《史记·伍子胥列传》记 载,他的父亲伍奢是楚平王太子太傅,负责教导太 子建。后来,费无忌诬陷太子建造反,伍奢为太子 呜冤,被楚平王押入大牢。费无忌又说伍奢的两 个儿子伍尚和伍子胥很有才干,将来也是祸患。 于是设计以伍奢为人质,召伍尚和伍子胥回楚国, 并威胁他们说:“如果你们不回来,就杀掉你们的 父亲。”伍尚准备回国,但伍子胥说:“楚王让我们 回去,不是想饶过父亲,而是把父亲当作人质,想 骗我们回楚国。如果回去,一定是父子俱死。不 如逃到别的国家,找机会为父亲报仇。”伍尚知道 是陷阱,但为了父亲,他还是回了楚国。结果,和 父亲一同被杀。伍子胥独自逃走了。 伍子胥出了昭关(在今安徽含山县北),一奈 大江挡住了去路。这时一位渔夫见伍子胥情况危 急,便立刻让其乘船过江。伍子胥摘下宝剑,相 98前线/2018.05 伍子胥的传说 崔水馨 赠:“此剑价值百金作酬谢。”渔夫拒绝:“楚王有 令,捉到伍子胥者,赏粟五万石。我会贪图只值百 金的剑吗?”历尽千辛万苦抵达吴国的伍子胥与吴 王的儿子公子光建立了深厚友谊。公子光就是后 来的吴王阖闾。阖阎重用了伍子胥,伍子胥协助 阖闾攻破了楚国。伍子胥终于可以复仇了。但 是,此时楚平王已死,他的儿子楚昭王也逃走了。 复仇心切的伍子胥掘开楚平王的坟墓,挖出尸体, 抽打了三百鞭才罢休。“掘墓鞭尸”典故就来源于 此。伍子胥的挚友申包胥派人指责伍子胥说:“你 本是楚平王的臣子。如此复仇太过分了!污辱死 者,违背天理!”伍子胥说:“我就像行人赶路,太阳 快落山了,但路途还很遥远,所以我要倒行逆施。” 于是,“日暮途远”和“倒行逆施”的成语就诞生了。 阖闾死后,伍子胥又辅佐阖闾的儿子夫差,大 胜越国,并俘虏了越王勾践。但勾践使用金钱美 女迷惑了夫差,逃过一劫,而一直主张彻底灭亡越 国的伍子胥遭到夫差怀疑。后来,在奸臣伯拓撺 掇下,夫差把“属镂”剑赐给伍子胥,令他自尽。 伍子胥自尽之前说:“我死后,你们一定要在 我坟上种树。吴王夫差死了之后,用我坟上的树 做吴王的棺材。另外,把我的眼睛挖掉,悬在吴国 的东城门上。我要亲眼看着越国消灭吴国。”吴王 夫差听到他的话,大为震怒,把伍子胥的尸身用皮 袋裹着抛入大江(今浙江省钱塘江)之中。伍子胥 死后九年,吴国果然被越王勾践所灭。 传说中的伍子胥 民间传说中的伍子胥大致与《史记》中的记载 ◎ 人 文 保持一致,但是细节更加丰富,尤其强调伍子胥和 老百姓之间的直接联系。 了。这个传说后来又有所发展:洗衣女自尽后,伍 子胥后悔莫及,咬破手指,在石头上写诗一首:“尔 首先,有关他出昭关的传说中,一定少不了老 百姓的帮助。逃出昭关之前,伍子胥处于极其危 浣纱,我行乞;我腹饱,尔身溺。十年之后,千金报 中 德!,,等伍子胥报仇之后,前来报恩。但是,找不到 姑娘的家,只好把千金抛入姑娘投水的地方。据 固 险的境地。前有关卡,后有追兵。一旦失败,必被 楚国抓到并杀害。情况危急,伍子胥在这个过程 中受到的心理压力和苦恼是如此之大,他竟然一 夜之间愁白了头发!这就是著名的“伍子胥过昭 关——一夜愁白了头发”的故事。头发白了,反而 可以掩盖真面目,使得伍子胥终于蒙混出关。 出了昭关,前有大江拦住去路。危急关头,一 个无私无畏的老百姓出现了。《史记》中偶然出现 的渔夫,在民间传说中的作用变得非常大。渔夫 不仅帮助伍子胥渡江,而且还给了他食物。渔夫 谢绝了伍子胥赠予的宝剑。伍子胥问其名字,渔 夫也并未告知。伍子胥离开前,嘱咐渔夫把自己 用过的餐具都藏起来,以免暴露自己的行迹。结 果,伍子胥刚走了几步,回头一看,渔夫已经投河 自尽——渔夫用生命实现了自己的保密承诺。伍 子胥在渔夫的帮助下顺利逃出了昭关。有另外一 种说法是:伍子胥以宝剑相赠,并嘱咐渔夫不要泄 露自己行踪。渔夫接过宝剑说:“我救你为的是保 护国家忠良,并不图私利。既然你怀疑我贪利少 信,我只有一死明志。”于是挥剑自尽。 去吴国的路上,伍子胥拖着病体,在街上讨 饭,碰到一个正在洗衣服的女人。他看见女人竹 筐里有饭,就上前乞讨。女人拒绝了,她说:“我虽 然三十岁了,但还没有出嫁,所以不能让陌生男人 吃饭。”但是伍子胥再次请求,该女人看出伍子胥 并非凡人,于是拿出了筐子的饭和水瓶,跪在地 上,款待了伍子胥。伍子胥吃完饭后,告诉女人: “夫人,把这个瓶子藏起来别让人看见,免得暴露 我的行踪。”女人叹息说:“我独自和母亲生活了三 十年,本想保持贞节,但因为给外边男人做了点 饭,违反了礼仪,使自己陷入困境。你放心地走 吧。”伍子胥刚走五步,回头再看,她已经投河自尽 说这就是“千金小姐”一词的来源。 伍子胥在这些无名老百姓的帮助下,成功逃 出昭关。顺利来到了吴国,并实现了为父兄报仇的 心愿。但最终伍子胥还是被自己亲自提拔的伯拓 陷害而死。这个伯拓原本也是楚国人。伍子胥的 父亲被奸臣费无忌陷害,伯拓的父亲也被费无忌 陷害;伍子胥逃到吴国,伯船也逃到吴国。所以, 伍子胥和伯拓的关系本来可以算是同病相怜!伍 子胥把伯拓推荐给阖闾,让伯豁当上了大夫。善 于看相的被离就想阻止,他告诉伍子胥说:“我看 伯格,他眼睛像老鹰,走路的样子像老虎。这是杀 人的面相!”其实伍子胥也懂看相,但他同情伯 拓。别人问他为什么重用伯豁,他回答:“同病相 怜。”他万万想不到,这个伯拓为了一己之私,竟然 恩将仇报。 因为伯裾的挑拨,伍子胥和吴王夫差的关系 日渐疏远。这时,历史上出名的美人西施出现,使 得伍子胥的地位岌岌可危。原来,越王勾践为了 求和,将郑旦和西施两位美女献给了吴王夫差。 郑旦和西施入吴国时,百姓们为了一睹两位美人 的美貌挤破了城门,可见她们是多么的美丽。这 时,伍子胥却向吴王夫差进谏:“郑旦乃倾城之美, 可接受;而西施乃倾国之色。万不可接受。”但是吴 王夫差不听伍子胥的谏言,沉迷于西施的美貌不 能自拔,最终在伯拓撺掇下命令伍子胥自刎,并抛 尸江中。 司马迁《史记》说,伍子胥死后,吴国百姓给他 在江边建造了祠堂加以祭祀,没有提及其坟墓。 传说中的伍子胥墓现存两处。一处在苏州吴中区 胥口镇西伍相国祠内,此地是吴国国都所在。另 一处在湖北省老河口市付家寨镇陈家港村附近, May。2018/QIANXIAN 99 ◎ 人 芋文 } 据明清县志以及民间传说,这里是伍子胥故里。 当年伍子胥被杀之后,乡亲们把他的尸体偷回故 “如果伍子胥死于非命,那么和蝼蚁有何区别?弃 小义,雪大耻,名垂后世,可悲可泣。江上屡陷困 中 乡安葬。为了防止盗墓,老百姓又造了九十九座 境,路边乞讨,但片刻也不忘楚国大仇,故忍耻辱, 磐 假坟墓来隐藏真墓。老百姓对伍子胥的爱戴是发自 肺腑的。后来 的民间传说甚至把很多民俗的起源都归结到伍子 胥身上。 北方人过年都要吃饺子,而苏州地区属于江 南,过年一定要吃糯米年糕。这种春节风俗是怎 么来的呢?民间传说,伍子胥在死之前预言:自己 死后,吴国将受到越国的攻击,百姓必将生灵涂 炭。所以他叫来自己的心腹,对他说:“越国攻打 我们的时候,你在城下挖地三尺。”伍子胥死后,真 的发生了战争。因为已是年末,天气寒冷,百姓饱 受饥饿之苦。伍子胥的心腹想起了他的遗言,就 挖掘城墙根,果然从地下挖出了一块块的“城砖”, 也就是用糯米做的年糕。正是因为伍子胥的先见 之明,百姓平安度过了冬天。后来,每年到了春 节,为了缅怀逝世的伍子胥,百姓都会做一些像砖 头一样的糯米糕来祭祀。这就是春节苏州人吃年 糕的由来。 苏州本地还有另一个传说,伍子胥去世那天 是农历五月五日,正是端午节。于是,从那以后的 每年端午节,本地人都要做粽子祭祀伍子胥。尽 管其他地区的人们传说端午节吃粽子是为了纪念 屈原,但是苏州人依然坚守自己的端午节,坚持着 自己的文化传统。由此可见伍子胥在苏州人心目 中的地位是多么的崇高。 还有其他的说法是,伍子胥去世是在农历八 月中旬左右。每年一到这时,钱塘江就会涨潮。 相传这潮水正是伍子胥的化身,所以也有人将伍 子胥神化为“涛神”。 传说背后的深意 司马迁在《史记·伍子胥列传》中如此评价: 100前线/2018.05 立功名,不是大丈夫又怎能做到如此地步?”司马 迁是从立功雪耻角度肯定伍子胥的。那么普通老 百姓为什么喜欢伍子胥呢?百姓不大关心伍子胥 做了多大的官,他们关心的是伍子胥凭借一己之 力最终报了杀父之仇。 儒家的中庸思想长期以来处于社会主流意识 形态之中。但是,民间社会还有另外一种思想,就 是复仇,无条件的复仇。伍子胥父亲和兄长无辜 被害,是天大的冤案,而且是杀父之仇。民众对此 深恶痛绝。当法律无法实现公平正义的时候,老 百姓就会支持个人通过复仇来实现公平正义。所 谓“有仇不报非君子”“君子报仇十年不晚”等民间 谚语都是支持复仇的。 传说伍子胥逃难过程中的渔夫和女人甚至用 自我牺牲来支持伍子胥复仇,这些情节表明了百 姓对伍子胥的无条件支持。 由于伍子胥的做法不大符合儒家的道德观 念,所以知识分子笔下记载的伍子胥形象多少有 些暴戾极端,也有人把他的死看作是过度复仇所 造成的一种惩罚。但是,民间传说中的伍子胥完 全是正面形象。他原本是一个普通人,逃难过程 中战战兢兢,甚至因为过度忧心而一夜白了头。 在危急时刻也渴望得到帮助,看到百姓饱受饥饿 也会心生怜悯。老百姓把伍子胥完全塑造成一个 无辜受害者的形象,也从伍子胥身上看到了自己 在黑暗社会遭受不公平对待的命运,于是他们舍 生忘死地帮助伍子胥,即便在他死后,也依然每年 用粽子祭祀他。换句话说,老百姓正是通过对伍 子胥复仇的支持,表达了他们对社会黑暗势力的 抗争。 (作者:崔水馨,北京大学中文系博士留学生) 责任编辑/金蕾蕾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