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影响因素及对策
近年来,随着教育改革进程的不断推进,体育课程建设形成了完善、科学的体系,与之相比,课外体育活动却显得十分薄弱,发展滞后,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和制约了学校体育的整体效益。课外体育活动作为学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课堂体育教学的延续和扩展,是实施学校体育的重要途径,在学校体育中的重要作用越来越突出。因此,如何在学生课外体育活动中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使学生主动参与、教师认真辅导、领导积极关心、家长社会密切配合和支持,摒弃各种不利因素,提高学生的健康水平,为终身体育打下坚实的基础,以应付现代社会生活所面临的各种挑战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开展课外体育活动的意义
广泛开展课外体育活动能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爱好,提高学生的锻炼能力,发展灵敏、柔韧、力量、协调素质,使肌肉发达,耐力增强,而且能使神经系统反应灵敏,心肌纤维坚韧强盛,呼吸器官强壮有力,消化功能得到改善,从而促进学生的身体健康,提高学生的锻炼能力。充分发挥体育锻炼的功能,能从根本上改变学生缺乏体育锻炼的状况。从个性心理角度看,开展各项课外体育活动,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有着积极的调整和促进作用。因为人的心理活动总是通过情感变化而影响内脏器官的活动,积极、愉快的情感对学生的生活起着良好的作用,有助于发挥学生机体的潜能,增进他们的心理健康。运动能使学生有良好的心态和擅长的运动项目,运动能缓解学生平时的心理压力,运动能使学生体会到成功和快乐。因此,课外体育活动不仅能增强学生体质,还可以提高学生心理素质,陶冶学生情操,发展学生个性,使学生更自信、自强,并促进学生的人格完善。课外体育活动对学生提高社会适应能力有独特的作用。经常从事课外体育活动,可以充分了解自己,并能对自己的能力做出恰当的估计,在力不能及的情况下,还能另择目标或重选方法以适应现实环境。课外体育活动内容的丰富、方法的多样化、运动现场情况的瞬息万变都促使参与运动者随机应变、及时判断、迅速采取有效手
第 1 页
段处理遇到的各种变化。这对于提高学生的应变能力、培养沉着冷静、机智灵活、果敢顽强的品格是个很好的锻炼,为更好地适应复杂的社会变化创造了条件。
二、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影响因素
1.场地设施因素
场地设施的缺乏是阻碍学生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的重要影响因素。有的学校为了在有限的校园环境内解决学生的住宿和教室问题,甚至不得不挪用或占用现有的体育设施,使本来就不足的校园体育设施再次被占用,直接影响了学生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的必备条件。由于场馆的严重缺乏,造成现有场馆、器材的超负荷运转,如不及时维护、保养,很多场馆、器材的使用年限将大打折扣,在体育经费极为紧张的情况下,学校在一些投资额大、保养难度大、器材消耗快的体育项目上采取了适当收费的政策,因此也就出现了管理维护与使用的矛盾。
2.运动项目因素
由于受到场地、环境和师资素质等条件的影响,一些学生特别感兴趣的体育项目和一些新项目无法开展,在没有其他合适项目替代的情况下,不少学生因此放弃了参与课外体育活动。学校中的体育课多以篮球、足球、排球、田径为主,其他项目内容较少。这样使许多学生不能根据自己的喜好去选择体育项目进行自我锻炼,造成体育运动兴趣和应用能力下降。现有的体育师资结构不甚合理,一些深受学生欢迎的体育项目教师数量严重不足,只有少量的体育教师接受过职后培训,使课外体育活动的开展受到很大的局限,进而对学生选择课外体育活动项目和培养体育兴趣产生不利影响。
3.组织指导因素
第 2 页
课外体育活动的组织实施过程中,无人组织指导是制约学生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的重要因素。虽然经过了多年的体育教育,多数学生仍然没有形成自我锻炼的习惯和能力,因此仍需要有人组织、指导。而目前各学校在课外体育活动的组织和管理方面不尽如人意,学生直接参与率低。课外体育活动多是学生自由活动,无体育教师指导。由于没有合理的引导与正确的指导,倒是一些由学生自发组成的小团体在课外体育活动中非常活跃,他们依靠兴趣爱好和相互间的情感维系,经常从事某一项或几项体育活动,且在活动中极为投入。但由于没有合理的引导与正确的指导,亦表现出随意性、无序性、无系统性和无科学性。
4.心理因素
学生参与课外体育活动除健身、娱乐外,增加与他人交流也是主要动机之一。喜欢小群体的体育活动方式,喜欢集体性运动项目,这种心理状态使他们在运动中更需要同伴的支持和鼓励。良好的人际关系使人心情愉快、精神饱满、兴趣更广泛,不良的人际关系使人常常无精打采、郁郁寡欢、缺乏生活乐趣,不易获取社会支持,易产生孤独感和自闭心理,甚至形成心理疾病。体育锻炼总是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进行的,它总是与人群发生着交往和联系,尤其是一些群众性的、集体性的体育活动,能使学生在活动中学会如何交往,扩大交际面,并产生归属感。因此,我们应积极利用体育锻炼在增进学生相互交往、克服孤独感、培养心理适应能力等方面具有的独特作用,对学生的心理健康进行干预。
5.体育兴趣与体育能力因素
爱好是大多数学生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的重要动因,它使这部分学生对参与课外体育活动表现出极大的热情和积极主动的态度,成为一种稳定、持久的内驱力。与此相反,对体育活动没兴趣是学生不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的重要因素。许多学生只对体育考试的内容进行练习,不会根据自身健康状况、生活环境和作息时间来合理安排体育锻炼计划、锻炼时间,选择锻
第 3 页
炼方式、内容和运动量;不会运用多种体育运动和身体练习在各种场合和条件下,与同伴进行愉快的体育娱乐活动。
三、学生课外体育活动开展的对策
1.加强校园体育文化建设,营造学校体育氛围
学校体育氛围是学生体育价值观、体育兴趣及体育行为、习惯形成的土壤。要加强宣传的力度,体育活动的宣传对学校课外体育活动的开展有着重要的作用,要通过多种途径,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体育宣传活动,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校报、宣传窗、校园网、体育知识讲座等宣传手段,加强体育的宣传力度。
2.学校制定相关的制度
学生课外体育活动,应围绕素质教育的目标,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面向全体学生,发展适应学生特点和需要的健身、娱乐体育项目,培养他们的体育能力,建立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学生课外体育活动运行机制,为学生在课外时间积极参加锻炼创造良好的环境。主管领导及体育教师应树立终身体育教育思想,把体育教学、课外体育活动和体育宣传教育等工作紧密结合,把课外体育活动作为学生终身体育的一个重要环节去抓。充分发挥体育教师的积极性和专长,注重实用性体育,提高学生社会适应能力。
3.建立多元化的课外体育活动体系
努力做到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相结合,使学生有更多的时间投入到课外体育活动中去。校园体育文化节在普及健身意识,激发学生体育运动的欲望,陶冶他们的情操,丰富校园生活,
第 4 页
促使学生身心全面发展中扮演了着不可替代的重要角色。通过举办校园体育文化节,使之能更好地为学校体育教学,为学校素质教育,为构建和谐校园服务。可以根据出现的新情况、新特点,随时调整、充实体育文化节的活动内容。另外,课外体育活动,应朝着多元化、多层次的方向发展,给学生以较大的选择性,才能全方位、多层次地满足学生的需要。
4.加强体育场馆、器材建设
在开展课外体育活动中,体育场馆和器材是制约课外体育活动广泛开展的瓶颈。应加强场馆、器材建设和科学化管理,提高场地利用率。避免因场地、器材利用过于集中和分散,造成其磨损和浪费,以及由此而使学生放弃体育锻炼等情况的出现。应合理地规划和配置体育场地、器材,有计划、有步骤地加强对体育场地、器材的建设,为课外体育活动的开展积极创造条件。具体地讲,应做到以下几点:要重视体育场馆建设,配置足够的体育器材;要加强对场地、器材的管理,做到经常维修、定期检查,并设专人负责管理体育场地、器材;要合理安排场地、器材,充分提高场地、器材的利用率;加强安全管理。
5.鼓励体育教师参与到课外体育活动中
学校开展课外体育活动需要许多体育教师的积极参与,教师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的积极性与数量,直接影响到学校课外体育活动的开展情况,学校要鼓励任课教师参与到课外体育活动中来,鼓励教师进行业务进修与培训,并与年终的考核挂钩、职务竞聘挂钩,对有突出贡献的教师要嘉奖。
希望以上资料对你有所帮助,附励志名言3条:
1、要接受自己行动所带来的责任而非自己成就所带来的荣耀。
第 5 页
2、每个人都必须发展两种重要的能力适应改变与动荡的能力以及为长期目标延缓享乐的能力。
3、将一付好牌打好没有什么了不起能将一付坏牌打好的人才值得钦佩。
第 6 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