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点资讯 义务教育 高等教育 出国留学 考研考公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新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质量检测题及答案

2022-09-13 来源:华拓网


新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质量检测题及答案

满分:12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35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鸡枞(zōnɡ) 濒临(bīn) 盎然(àn) 禁锢(ɡù) ....B.鲜腴(yú) 俯瞰(kàn) 侏儒(rú) 佃农(diàn) ....C.洗涤(tiáo) 炽热(zhì) 锃亮(zènɡ) 镌刻(juān) ....D.遏制(è) 窒息(zhì) 酒肆(sì) 悄然(qiāo) ....3、下列句中加点成语词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赵老师在工作中任劳任怨,从不讨价还价,真不愧是模范教师。 ....B.那些旁逸斜出的梅花,构成了一个美丽的画面。 ....C.他的作品虽称不上完美,但也自出心裁,别有一番风味。 ....

D.周末,我和同学一起去攀岩,虽然崖壁陡峭,我们仍然摩肩接踵,奋力攀登。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言行不一致的人,是一种极不好的习惯。

B.生活的最重要部分不是去生活,就是对生活的思考。 C.充满功利色彩的教育,只能培养出只有小聪明而无大智慧。 D.一个连教育都得不到尊重的民族是很难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 5、下列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 A.攀登高峰 金色秋天 获得甜果 健康长寿 解说:四个短语结构各不相同。

B.风带着雨星,像在地上寻找什么似的,东一头西一头地乱撞。 解说: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C.哪里是山?哪里是树?哪里是房屋?他终于分辨出来了。 解说:这句话标点符号使用正确。 D.学习并不是很简单的事情。

解说:其中“学习”属于名词;“简单”属于形容词;“事情”属于名词。

1 / 9

6、请选出下列排序最恰当的一项。 ( )

①也有的似乎已经看懂了,其实不大懂,后来有了一些实际知识,才真正懂得它的意思。

⑦有的书昨天看不懂,过些日子再看才懂得:

③或者一本书读了前面有许多不懂的地方,读到后面才豁然贯通; ④经验证明,有许多书看一遍两遍还不懂得,读三遍四遍就懂得了; ⑤因此,重要的书必须常常反复阅读,每读一次都会觉得开卷有益。 A.⑤②①③④ B.④①②③⑤ C.②③④⑤① D.④③②①⑤ 7、默写古诗文名句

(1)_____,志在千里。 (曹操《龟虽寿》) (2)大漠孤烟直,_____。 (王维《使至塞上》) (3)_____,浅草才能没马蹄。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4)_____,路远莫致之。(《庭中有奇树》) (5)相顾无相识,_____。 (王绩《野望》) (6)_____,千里殊风雨。 (曹植《梁甫行》) (7)晴川历历汉阳树,_____。(崔颢《黄鹤楼》)

(8)李白在《渡荆门送别》一诗中,化静为动,表现雄浑开阔的意境的诗句是:_____,_____。

二、文言文阅读。(15分)

愚公移山 《列子》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

2 / 9

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出入之迂也(_____) .(2)寒暑易节,始一反焉(_____) .(3)曾不能毁山之一毛(_____)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 (2)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 3.对选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是愚公移山的原因。

B.文章有意在命名上加以颠倒,将大智大勇者命名为“愚公”,将鼠目寸光者命名为“智叟”,这样加重了对比的色彩,增强了讽刺的效果。

C.愚公饱受交通阻塞之苦,提出了移山的主张。这个主张得到了众人的热烈响应,却遭到了妻子的强烈反对和智叟的无情嘲笑。

D.愚公挖山不止,感动了天帝,天帝令人搬移了两座大山。这一富有神话色彩的结局,饱含了对愚公精神的肯定和颂扬。 1. 曲折,绕远 更替 草木

2. (1)我跟你们尽力挖平险峻的大山,(使道路)一直通到豫州南部,到达汉水南岸,行吗?(2)你的头脑真顽固,顽固得没法开窍,连寡妇和小孩都比不上。 3. C

三、现代文阅读。(30分)

1、丝路“糖史”

①中国人食用及制作蔗糖的历史十分悠久,其发展历程同陆上丝绸之路及海上丝绸之路都有着密切的关系。

3 / 9

②甘蔗原产热带,公元前传播、种植于印度及南洋地区。先秦时期中国南方就已开始种植及食用甘蔗,常见的食用方法为生啖或榨取“柘(zhè)浆”直接饮用。后来,人们也尝试对蔗浆粗加工,即以曝晒煎煮去掉蔗浆中的部分水分,制成浓度较高的“蔗饧(táng)”。“蔗饧”乃是一种稠厚的糖浆,若是进一步冷凝,可以固结为赤褐色的糖块,因其形色似石,味甜如蜜,得名“石蜜”。不过,这种粗制糖块水分含量大,极易溶解,不易运输。而在不产甘蔗的北方,人们要想品尝石蜜的滋味,就得依靠沿丝绸之路远道而来的外国使团和西域胡商。他们带来的“西极石蜜”产于西域,因经过高超的脱水处理而呈干燥的饼块状,不但易携带,易储存,而且滋味品质都优于南方粗制的蔗饧。

③公元661年,唐高宗命人从印度请来10位制糖专家,利用印度的“竹甑(zèng)法”制出了颜色较浅亮的精沙粒糖“煞割令”。自此,天竺制糖法在中华神州落地生根,而印度的制糖技术也在新的环境、新的理念下获得富有想象力的改进与完善,为中国在世界蔗糖文化中发挥重要作用奠定了基础。

④北宋时期,四川一带的匠人凭借“窨制法”,造出了一种异常细腻、净白、美味的结晶糖霜。苏轼有诗云“冰盘荐琥珀,何似糖霜美”,黄庭坚也以“我舌犹能及鼻尖”的俏皮诗句,极言糖霜的美味。

⑤到了南宋绍兴年间,随着甘蔗种植面积的扩大和制作技术的推广,糖霜在满足南方本地用糖需求的同时尚有富余。于是,产于南方的糖霜不但乘船北上,而且也漂洋过海,向南销往占城、真腊、三佛齐、单马令等南洋国家,甚至到达波斯、罗马等地。“中国糖”由此开始在世界舞台崭露头角。

⑥元朝崛起后,中外文化交流达到新的高峰。一些阿拉伯制糖人来到中国,将他们较为先进的“树灰炼糖法”传授给了福州糖工,进一步提高了中国白糖的质量。《马可·波罗游记》中提到,福州人能大量炼制“非常白的糖”。这种大规模、高效率的白糖生产,对于提升中国糖的国际竞争力、激发进一步技术革新,是很有帮助的。

⑦到了明清时期,中国人在以往制糖技术的基础上精益求精,发明出“黄泥水淋脱色法”,生产出洁白如雪、颗粒晶莹的精制蔗糖,其中最为雪白细腻的被称为“西洋糖”。此时中国人已凭借手工脱色技术,在世界蔗糖生产领域占据了领先地位,在国际市场上的主要角色是输出而非输入。“西洋糖”出口的目的地..

4 / 9

也较以往更多,航线距离更长,不仅包含占城、暹罗等“老主顾”,还覆盖了日本、波斯湾及欧洲多个国家。

⑧值得一提的是,中国制造的白糖与脱色技术在明代传入印度孟加拉,此后在印地语、孟加拉语等几种印度语言中,白糖均被称为“继尼(cī nī)”,意为“中国的”。“继尼”与唐代的“西极石蜜”“煞割令”遥相呼应,分别在陆上、海上丝绸之路上,见证了千百年来中外各国因蔗糖结下的缘分,以及彼此间互通有无、愿结友好的恒久心意;也见证了中国在促进东西方文化交流方面所起到的积极作用。中国古人于蔗糖制作历程中展现出的开阔胸怀与精进精神,在古老丝路重焕新生的今天,仍可成为烛照文化传承的一盏明灯。

1.选文主体部分以________为序,条理清晰地介绍了________________。 2.下面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蔗饧”与“西极石蜜”相比,在干燥程度、运输方便性、滋味品质方面都有较大差距。

B.唐代引进的印度制糖技术在中国获得改进与完善,为中国在世界糖文化中发挥重要作用奠定了基础。

C.“竹甑法”“树灰炼糖法”是从国外引进的制糖技术,“窨制法”“黄泥水淋脱色法”是中国人发明的制糖技术。

D.石蜜、糖霜、“煞割令”是中国生产的蔗糖品种,“西极石蜜”“西洋糖”是外国生产的蔗糖品种。

3.第④段引用苏轼和黄庭坚的诗句,有何作用?

4.第⑦段画线句中加点词语“主要”能不能去掉?为什么?

此时中国人已凭借手工脱色技术,在世界蔗糖生产领域占据了领先地位,在国际市场上的主要角色是输出而非输入。 ..

5.请简要分析第⑧段画波浪线句子在结构和内容上的作用。

2、爸爸教我读中国诗

程 怡

①十个月的时候,我得了一场可怕的脑膜炎,到了一岁半还不会说话,父母非常担心。一天,爸爸看报,我坐在他的膝上,指着某一个标题中的“上”字,爸爸说:“上?”我对他表示满意,赶紧从他的膝上爬下来,拽着他走到书箱前,

5 / 9

得意洋洋地指着书箱外“函上”的“上”字,表明我认识这个字,这件事对父母而言,真是“上上大吉”!他们不再担心我有智力障碍了。之后,爸爸开始教我读诗。

②爸爸常教我念两个人的诗:一个是杜甫,一个是陆游。

③依稀记得,孩提时的一个夏夜,我困极了,趴在爸爸的膝上,爸爸摇着大蒲扇,满天的星斗朦朦胧胧的。“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突然,爸爸那江西乡音很重的诵读声使我睁开了眼睛,我不知道那奇特的吟啸中有什么,但我一下子记住了这首诗。

④上学前我已经会背那首《示儿》:“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爸爸问我懂不懂最后那句,我很得意地嚷嚷说:“那意思就是烧香磕头的时候别忘了告诉你爸爸!”当时,爸爸高兴得眼泪都流出来了。

⑤1959年秋,我上小学。那年冬天,爸妈因故很长时间不能住在家。姐姐是长女,照顾我和弟弟。一天晚上,爸爸出乎意料地出现在我们面前,令我们欢天喜地,难以入眠。躺在床上跟爸爸念杜甫的诗:“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爸爸问我懂不懂这句诗,我说:“我懂的,不过,爸爸想念我们的时候,我们也想念爸爸的。”爸爸不再说话,只是听我继续背他教我的诗。

⑥爸爸生命的最后几年,完全卧床不起。每当德沃夏克的大提琴协奏曲悲鸣的旋律在蕉影婆娑的窗边响起的时候,爸爸就会喃喃吟诵杜甫的诗。他告诉我,那一刻让他想起了故乡老宅,想起了祖母和母亲。

⑦那时我已在大学教中国古代文学,我理解父亲:人生无非家国之情,杜甫、陆游,我父亲他们这一代的知识分子,对家国,都有一种深情。父亲吟诗的声音,永远留在了我心底。

⑧很多年后,我看见报上某篇文章引了一首绝句,感觉就像遇到了一个老熟人。我没有念过那首诗,但我熟悉那种风格。回来一查,果然是陆游的诗,“征车已驾晨窗白,残烛依然伴客愁。”我当时的感受真是难以名状。爸爸在我童年时便种在我生命里的东西,突然宣告了它的无可移易的存在!

(有删改)

1.文中围绕爸爸教“我”读中国诗,记叙了三件事,请概括。

6 / 9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上学前,爸爸教“我”理解《示儿》诗中的句意;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说说你对第③段画线部分的理解。

3.第④段爸爸高兴得流泪,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全文,概括爸爸的形象。 5.谈谈你对第⑧段画线句的理解。

四、写作题(4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生命是一场奇妙的旅行。也像一场没有彩排的演出。一天又一天。我们感知世界的美好。享受成长的快乐。也体验深深浅浅的忧伤。回首过往。是否有某个时刻让你念念不忘?反思从前。是否有某些情景总萦绕心间? 请以“那天。如果 ”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提示与要求)(1)请自主选择词语。把题目补充完整。(2)可以大胆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进行写作。(3)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信息。(4)抄袭是不良行为。请不要照搬别人的文章。

7 / 9

参考答案:

一 B D D D D

老骥伏枥 长河落日圆 乱花渐欲迷人眼 馨香盈怀袖 长歌怀采薇 剧哉边海民 芳草萋萋鹦鹉洲 山随平野尽 江入大荒流 二 三

1. 时间 中国蔗糖因丝绸之路而不断发展的历史(历程) 2.D

3.生动形象地说明了糖霜异常细腻、净白、美味的特点;同时增强了文章的文化韵味。

4.不能去掉。因为“主要”表明中国在国际蔗糖市场上以输出为主,输入为辅;去掉后则变成只输出,不输入。这与实际情况不符,“主要”的使用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5.结构上,呼应开头,总结全文。内容上,总结出了中国古人在蔗糖制作历程中所展现出的开阔胸怀与精进精神,并指出其在古老丝路重焕新生的今天仍有现实意义。

1.(1)_孩提时,爸爸以自己奇特的吟啸教“我”记住了陆游的诗;(3)上学后,爸爸教“我”理解杜甫诗中思念亲人的感情

2.①写出了夏天夜晚满天繁星的景色。②表现出了夏夜“我”朦胧欲睡的状态。③引出“我”被父亲吟诗声唤醒的情节。

3.还未上学的“我”小小年纪居然懂得了诗的意思

4.①爸爸是一个有家国情怀的知识分子;②爸爸又是一个深爱孩子、懂得教育的慈父.

8 / 9

5.爸爸教“我”的诗永生难忘,这些诗蕴含的精神情怀(爸爸的人格魅力)影响“我”的一生,表达了“我”对爸爸的感谢与怀念。 四

9 / 9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