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适用范围
适用于中国铁建股份有限公司新建吴忠至中卫铁路第三项目经理部(DK33+560-DK58+773)水泥改良土换填施工。 2. 作业准备
2.1内业技术准备
⑴组织作业队技术人员认真阅读、审核施工图纸,优化施工技术方案;熟悉高速铁路路基施工技术指南、质量验收标准。
⑵对有关施工人员进行技术培训和技术交底;特殊工种必须持证上岗。
2.2外业技术准备
⑴核对地形、地貌、水文和地质资料。
⑵中线及水准复测、工点放线已完成,施工桩撅完备。 ⑶工地试验室已经建立并通过认证,各种原材料检测、试验设备取得认证并经验收合格;与开工有关的材料试验已完成。 3. 技术要求
⑴路基填料分组应符合«高速铁路路基工程施工技术指南»的要求。
⑵挖除后地面必须按设计要求进行处理。
⑶换填各部应分层填筑,并碾压至规定的压实标准。通过工艺性试验段确定压实遍数为1遍静压+6遍弱振+1遍静压。
⑷施工允许含水率控制范围为12.2%±2%。
1
⑸换填施工及时做好防排水。 4. 施工工艺流程
施 工 准备 准备阶段 施工阶段 整修验收阶段 填土区段平整区段碾压区段检测区段 基底处理分层填筑摊铺平整洒水晾晒碾压夯实检验路基整修 收,并进行基底承载力试验以保证基底承载力满足设计要求。
验收后基底进行碾压,保证基底面平顺,坡度大于1:5基底面挖出硬质台阶,保证压实质量。
4.2测量放样
施工前确认导线和水准点复测完毕,资料已上报监理工程师批复,所有控制桩做固定性保护。
水泥改良土填筑前测量人员放出路基中桩及填筑边线桩。中边桩上测放填筑高程,并做明显标识。
4.3填料拌和
厂拌法改良土混合料采用稳定土拌和设备在拌和场集中进行拌
2
4.1基底处理
挖除表层软弱土层至设计岩层后报监理单位及设计单位现场验
不合格 合格,填筑下层
水泥改良土换填施工工艺流程图
和,同时配备碎土设备消除土壤的土块。标定计量设备,调整好出料口单位时间出料量,使进入拌和设备内的各种料符合配比要求;并且要特别关注正式拌和时,能否作到出料口单位时间出料量与标定时基本一致,有无出料口堵塞等不正常情况。在拌和设备内拌制改良土混合料时,应拌和均匀,混合料中不应含有大于15mm的土块;并应使混合料的组成和含水率(要根据天气情况调整拌和时的含水率与碾压时最佳含水率的关系)达到规定的要求。
4.4运输
采用大吨位自卸车运输。拌合好的混合料应尽快运送到铺筑现场。混合料在运送过程中应覆盖,减少水分损失。
4.5分层填筑
在基底面布设4.5m×15m方格网控制卸料密度以保证虚铺厚度,采用自上料坡道开始布料的“反上料”施工工艺,以减少连续填筑时对下层已开始板结的水泥改良土影响。混合料摊铺完后,先用平地机初平和整形,虚铺厚度控制在32cm。对于出现的坑洼应进行平整。混合料应先初平,后精平,设专人及时铲除离析混合料,补以新混合料。
混合料应全断面均匀摊铺,不得出现纵向接缝,不宜中断。当因故中断超过2h时,应设置横向施工缝,横向接缝应采用搭接施工。
整型应按规定的坡度和路拱进行,并特别注意接缝处的整平。在整型过程中,严禁车辆通行。初步整型后,检查混合料的松铺厚度,必要时应进行补料或减料。
4.4洒水晾晒
试验室在填料摊铺后及时进行含水量及灰剂量测试,如含水量小于最佳含水量-2%,则进行洒水润湿,使之满足要求。如含水量大于最佳含水量+2%,则进行翻晒。
当含水量符合最佳含水量±2%的要求时,首先用平地机精平,然
3
后用压路机静压一遍封闭,初步找平、静压形成相对平整密实的基面,降低水分蒸发量。
4.5碾压
当混合料接近最佳含水率时,用重型压路机在路基全宽内碾压至要求的压实密度,碾压完成后表面应无明显的碾压轮痕迹。碾压时按先两侧后中间,先静压后弱振的操作程序进行碾压。先静压1遍,然后弱振6遍,最后静压1遍收光。各种压路机的走行速度控制在3km/h。各区段交接处应相互重叠压实,纵向搭接长度不小于2.0m,纵向行与行之间的轮迹重叠不小于40cm,上下两层填筑接头应错开不小于3.0m。各段不能同步填筑时,纵向接头处应在已填筑段落端挖出硬质台阶,台阶宽度不宜小于2m,高度同填筑层厚度。
碾压过程中,表面应始终保持湿润,严禁有“弹簧”、松散、起皮等现象产生。碾压结束之前,应用平地机终平一次,使其纵向顺适,符合设计要求。
4.6检验签证
每层填土压实后,及时进行中线、标高、宽度、压实厚度及压实质量的检测,检测合格报监理工程师审批后才可填筑下一层。水泥改良土施工的主控项目为:压实系数K、7d饱和无侧限抗压强度qu(KPa)。
4.7修整养生
每层填土压实后,若不能及时填筑下一层,应及时洒水养生,保证已碾压检测合格的改良土层质量。 5. 施工要求
⑴专人指挥车辆通行,保证施工车辆有序行驶。
⑵水泥改良土填筑前在底面布设4.5m*15m方格网线控制虚铺厚度。
⑶虚铺厚度、碾压遍数及方式严格执行工艺性总结参数。
4
⑷严格执行反上料工艺,避免破坏已碾压完成的改良土底面。 ⑸各种压路机的走行速度控制在3km/h。 6. 劳动力组织
为满足施工需要,每个填筑工作面劳力配备如下:
劳动力组织表
序号 人员(工班) 1 2 3 4 5 6 7 8 9 队长 技术负责人 技术员 质量员 试验员 材料员 安全员 测量员 领工员 姓名 程启刚 郭岳 田昌洪 徐英浩 李静晨 唐峰 付伟东 高凤军 李金朝 担负主要施工任务 负责水泥改良土换填工艺性试验段施工的全面协调工作 负责水泥改良土换填工艺性试验段施工的技术工作 协助技术负责人做好水泥改良土换填工艺性试验段施工的技术工作 负责水泥改良土换填工艺性试验段施工的质量检查和控制工作 负责水泥改良土换填工艺性试验段施工试验检测工作 负责物资进场及设备的进场调配工作 负责水泥改良土换填工艺性试验段施工现场的安全工作 负责水泥改良土换填工艺性试验段施工的测量放线工作及沉降观测工作 负责水泥改良土换填工艺性试验段施工的施工配合工作
7. 材料要求
填筑用料为4%水泥改良土,改良土拌合站集中拌和。最优含水率为12.2%。 8. 设备机具配置
为满足施工需要,每个填筑工作面机械设备配备如下:
5
机械设备配备表
序号 1 2 3 4 5 6 设备名称 振动压路机 静压压路机 平地机 推土机 装载机 洒水车 规格型号 RS8220 LTJ2125 SG18-3 SD180 WP6G190E20 CA10B 单位 台 台 台 台 台 辆 数量 2 2 1 1 1 1 状态 良好 良好 良好 良好 良好 良好 9. 质量控制及检验
9.1质量控制
⑴施工中检查核对水泥改良土实际使用情况,当实际使用填水泥改良土土源发生变化时,应另取样做土工试验进行鉴定。
⑵在每一层的填筑过程中,确认填灰剂量、含水率、虚铺厚度符合设计要求后,再进行碾压。
⑶采用反上料工艺,已填筑好的改良土底层严禁车辆通行,转弯。 ⑷自水泥改良土拌和至检测合格时间严格控制在4h之内。 9.2质量检验
水泥改良土换填允许的偏差、检验数量及检验方法
序号 1 2 3 4 5 检验项目 压实宽度 坡度 平整度 含水率 允许偏差 不小于设计值 ±0.3% 不大于15mm ±2% 检验数量 沿线路纵向每100m抽样检验3个断面 沿线路纵向每100m抽样检验3个断面 沿线路纵向每100m抽样检验10点 每工班抽检二次 检验方法 尺量 坡度尺量 3.0m直尺量 酒精燃烧法 滴定法 外掺料剂量 -0.5%~+1.0% 沿线路纵向连续每100m每层抽样检验3处 6
水泥改良土换填压实标准
检测项目 7d饱和无侧限抗压强度qu(kpa) 压实系数K 压实标准 ≧250 ≧0.92
10. 安全及环保要求
10.1安全要求
⑴新进场必须经过安全教育,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 ⑵施工人员进入现场必须穿戴劳动防护用品。 ⑶严格劳动纪律,禁止违章作业和无证操作。 10.2环保要求
⑴施工便道经常洒水,减少扬尘。
⑵对施工现场的办公室、宿舍、食堂生活区、仓库等临时生产房屋经常打扫,保持清洁卫生,并在完工后及时拆除,进行退耕、绿化。
⑶对施工区域外的树木、植被采取隔离措施,防止损害。 ⑷对建筑垃圾,运至指定地点进行掩埋。
⑸合理安排施工作业时间,尽量降低夜间车辆出入频率。 ⑹靠近生活水源施工,用沟壕或堤坝同生活水源隔开,避免污染生活水源。
⑺施工废水、生活污水,利用临时排水系统排至污水坑,经处理达到标准后排放。
⑻施工机械的废油集中处理。
7
目 录
1. 适用范围 ............................................................................................... 1 2. 作业准备 ............................................................................................... 1 3. 技术要求 ............................................................................................... 1 4. 施工工艺流程 ....................................................................................... 2 5. 施工要求 ............................................................................................... 4 6. 劳动力组织 ........................................................................................... 5 7. 材料要求 ............................................................................................... 5 8. 设备机具配置 ....................................................................................... 5 9. 质量控制及检验 ................................................................................... 6 10. 安全及环保要求 ................................................................................. 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