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点资讯 义务教育 高等教育 出国留学 考研考公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利率市场化对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影响分析

2021-08-12 来源:华拓网


经济论文写作

课程论文

学院: 经济与商务外语学院

专业: 金 融 学 年级: 2013级 学生: 胡锦贤 学号:13202059

题目:利率市场化对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影响分析

任课老师: 冯莉 成绩评定:

利率市场化对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影响分析

摘要 利率市场化改革是一国金融业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客观需要和必然结果,也是一国经济体制改革中的核心问题。随着我国利率市场化进程的推进和深入,我国商业银行面临利率市场化带来的严重冲击和巨大挑战。与大型国有银行相比,中小银行存在资产规模小、资金内部转移定价能力差以及利率风险管理能力弱等突出问题,实施利率市场化后,中小银行明显处于弱势群体地位,受到的冲击将会更大,这不仅表现在净利差的收窄,更表现于来自大型银行的竞争和挤压。利率市场化后,伴随着优质企业议价能力的提高,传统信货业务方面同业竞争将更为残酷。为此,中小银行不仅需要通过提高自身的经营能力和管理水平以实现业务结构调整和多元化经营来应对挑战,更需要充分利用自身区域特征以及

业务审批速度快等比较优势,积极拓展中小企业融资业务,改善中小企业融资环境,实现共赢。这将是中小银行应对利率市场化挑战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利率市场化;中小银行;风险管理

一、利率市场化对我国商业银行的挑战

(一)依赖高利差的盈利模式无法持续

1.依赖存货款业务的现状:利息收入占比较高

我国商业银行由于长期受到体制影响,传统利息收人过高,而非利息收人明显较低。五大国有银行(工、农、中、建、交)利息净收人和营业收人比均达到70%以上,其中农业银行和交通银行利息收人在总收人中的比重已经达到80%。股份制银行利息收人占总收人比重普遍比国有银行稍高,兴业银行的比重接近了90%,浦发银行更是超过9000。城市商业银行利息收人占比也较高,其中南京银行接近90%。在样本中,我国商业银行利息净收人占营业收人的平均比重均值达到82.3%,与国外先进商业银行存在较大差距,目前汇丰银行的利息收益只占总收人的50% .

我国上市商业银行利息收人主要由五部分构成:首先是客户贷款垫款利息收人,其在总利息收入中占比71. 16% ; 其次是证券投资利息收人,此部分占比18. 19%;再次是存放中央银行款项的不息收人,主要包括法定存款准备金和超额存款准名金,此部分占比5. 79 %;最后是同业拆借利息收入,此部分占比仅为3. 18%。可见利息收入中占比最大的还是传统的借贷业务。

我国商业银行非利息业务中,主要包括手续费及佣金业务和其他非利息业务两块。手续费及佣金业务收人主要包括结算、清算及现金管理业务收入、投资银行业务收入、财务顾问收入、银行卡业务收人、资产托管业务收人、担保及承诺业务收入、理财产品销售收人、代理收入。其他非利息收人主要包括投资收益等。

从以上分析可得,结算清算业务、投资银行业务、财务顾问业务、银行卡业务等占比较大,其中前三项占比达到59.18% 。投资银行业务占比也达到了7.0500,说明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已经开始从传统业务转型到新兴业务。但也应该看到资产管理业务以及理财业务等占比还较小,说明中间业务向新兴业务转型的空间还比较大。

2.短期内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财务稳定性的影响

目前,我国通过限定存款利率上限和贷款利率下限的方式,限定了存款银行以吸收存款方式借人资金的最高价格与贷出资金的最低价格,这样就规定了国内商业银行的最低利差,这相当于为国内商业银行划定了一个“最低收人保障线”。

实行利率市场化以后,银行自主决定存贷款利率,银行间激烈的竞争使存贷款利差有缩小的趋势,加之利率变动频繁,银行收益就暴露于利率变动的风险之中。利率市场化的趋势将是贷款利率下降而存款利率提高,也就是说银行的存贷款利息差将缩小。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的利差主要由中央银行决定,利差的大小也受到中央银行的政策影响。人民银行在对利差进行调整时,主要会考虑到商业银行的经营状况以及当时的经济运行状况。在1996年以前,我国社会资金短缺,国有企业经营环境不佳,为了使国有企业摆脱困境,中央银行一直实行比较低的存贷差。从表2可见,在此之前多数年份一年期存贷毛利差小于2000 1996年以后,商业银行积聚的不良贷款已经严重威胁到整个金融系

统的稳定。于是此阶段的主要任务为降低不良贷款率。而商业银行降低不良贷款率的主要途径为政策性不良贷款的剥离以及财政注资。而这个过程中需要商业银行自身利润的积累来降低不良贷款率。而由上分析知,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利润主要依靠利息业务,因此要提高利润率自然需要提高存贷利差。从1996年以来,我国一年期存贷毛利差一直维持在3%左右。

最近的数据显示,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国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率从2003年12月的17. 90%下降到2011年3月的1.100。可见高利差的政策取得了效果。我国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率已经降至历史比较低的水平。而且我国商业银行已初步建立起多元化的补充资本金的外部渠道,通过自身利润积累来降低不良贷款和提高资本充足率的重要性已明显降低。不良贷款率的下降为利率市场化可能带来的存贷利差缩小创造了空间。

但是也应该看到,商业银行不良资产比例下降与国家财政注入资本金和不良资产的大量剥离直接相关,还不能完全视为我国商业银行本身经营能力的提升。事实上,我国银行业管理信贷和利率风险的能力仍然有限。根据国际经验,利率市场化后,短期内存贷利差会缩小,这对我国银行业的稳健化经营会产生冲击。要减小存贷利差缩小带来的负面影响,必须切实提高我国商业银行经营能力。

3.短期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盈利能力影响

利率市场化将给我国商业银行的盈利带来新的冲击和挑战。③实现存、贷款利率市场化是实现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目标的关键。利差的缩小将对我国商业银行的盈利状况和经营状况造成巨大的挑战。

从国外经验来看,利率市场化大大降低了银行盈利水平,以美国发生的储蓄贷款协会

危机为例进行分析。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从1965年开始利率市场化改革,随着管制的逐渐放松,市场利率水平迅速升高,利率波动频繁,金融机构利率风险加大。美国储蓄贷款协会以前主要通过吸收短期储蓄存款、发放长期的固定利率住宅抵押贷款开展业务。在长期利率高于短期利率时,储贷协会可以赢得稳定的利差收人。但是在利率市场化后,短期存款利率直线上升,储贷协会原有长期固定利率抵押贷款的收益却不变,导致许多相关金融机构账面利润下降,甚至破产。据统计,在1980年到1991年期间,25%的储蓄贷款机构破产倒闭,发生储贷协会危机。

目前来看,我国社会资金供给宽裕,银行积极争夺优质客户,贷款利率在竞争中有下降的趋势。利息差是目前我国商业银行主要的利润来源,所以,面对利率市场化改革之后存款利率向高、贷款利率向低的趋势,国内任何一家商业银行的利差收入都可能大幅减少。④从国内金融现状来看,我国商业银行在利率市场化改革前一直受到严格的利率管制,但是,在利率市场化过程中及之后,在银行收入主要来源仍然依赖存贷业务利差收人的情况下,利率风险对银行利润的影响就更大,存贷款利率的细微变动就可能给银行带来巨大损失。因此,

利率市场化一旦真正全面运行,必然会对国内商业银行的盈利造成巨大影响。

(二)资本压力日益加剧

银行资本补充渠道分为内源融资和外源融资两种。近几年来,内源融资占比上升比较快。利润转增所需的留存收益在会计上等于税后净利润减去支付的股息,它是商业银行内源资本的来源。留存收益建立在银行盈利的基础上,盈利能力越强的银行,内源融资的空间越大。盈利能力的增强是近几年来内源融资逐渐成为我国商业银行长期资本金补充的重要来源的原因。由于净利差收益是我国商业盈利的主要来源,内源融资会主要依赖于净利

差。

银行资本管理过程中,在内源融资受到较大影响的情况下,要保证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商业银行需要寻求其他多样化的融资渠道。

第一,寻求政策支持。一是税收减免、返还。二是财政部门积极注入。三是补充外汇资本。

第二,积极扩大外源融资渠道。一是积极进行股权融资。二是批准增资扩股。三是暂缓红利分配转赠股本。四是积极进行债权融资。五是鼓励民间资本投人。六是海外上市。

在利率市场化条件下,内源融资由于存款利息收入下降影响而变得困难。因此商业银行应该增加自身业务种类,从而使得自身收人受到利息收人的下降的影响程度减小。中间业务和个人零售业务是中国商业银行目前业务发展的主要趋势。

首先是中间业务发展。中间业务要成为我国商业银行今后时期发展的重点,一方面要不断扩展中间业务的业务品种,另一方面,要从服务功能、服务质量和服务范围的广度和深度上下功夫,重点发展审价咨询、保险代理、财务顾问等中间业务,逐步开展资产管理、承诺和信用担保、结算等高附加值和科技含量高的中间业务。

其次是个人零售业务。发展以私人银行为核心的高端业务、强化高端客户贡献度是我国商业银行个人金融业务转型的重要路径之一。实现从传统的融资中介向财富管理银行的转变,已经成为国内多家银行提出的转型方向。

在利率市场化过程中,商业银行应该尽快改变过去的运作程序和服务方式,树立以“个

人”为中心的营销观念和服务意识,认真研究个人金融业务的运作规律和特点,采取切实可行的方法与措施,大力拓展个人金融业务利润增长空间。

(三)定价能力有待增强

商业银行中完备的资金定价机制主要包括三个层次,即中央银行基准利率的确定、企业与银行间存贷利率的确定和内部资金转移的合理定价。

在利率管制条件下,我国商业银行利率定价体系中主要存在以下三方面的问题:一是目前我国市场上存在着多种基准利率并行的状况,主要有一年期存款利率、国债回购利率、央行票据发行利率,这三种利率都承担着部分基准利率功能。人民银行确定的基准利率,主要是依据社会资金供求状况、社会资金平均利润率、企业和银行的赢利水平以及同业拆借市场的利率水平等经济指标,而上述指标难以精确测定,因此,中央银行最终确定的利率水平难以真正体现市场均衡,实际上不能真正起到基准利率的作用。二是受利率管制的影响,商业银行的存款利率定价理念淡薄,缺乏存款利率定价机制研究的动力。在实践中,商业银行只是被动按既定的利率执行,并不去考虑成本与效益,导致贷款利率定价缺乏科学性,也缺乏弹性。银行不注重细分贷款对象,执行统一的贷款利率标准,造成贷款对象待遇差别很大。同时,这种表面上的公平也极易损伤优质客户的积极性。三是商业银行内部资金转移定价机制不完善。主要表现在:全国一级分行与二级分行之间执行统一的同业拆借利率,不能够起到激励先进、惩罚落后的作用;一、二级分行间及分行与各支行间无偿划拨和低成本转移资金情况时有发生。

(四)面临客户结构的优化:转向在直接融资中处于劣势的中小企业

目前我国中小企业融资主要还是通过银行系统获得支持。我国资本市场发展并不完善,

而且直接融资的门槛非常高:企业债市场对于企业信用等级要求很高,主要作为资信较好的大型企业的融资渠道,而创业板市场也只能在短期内解决少部分创业型企业的融资问题,无法作为大部分中小企业的主要融资渠道。针对中小企业的创投、风投行业起步较晚,尚待完善。因此,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信贷仍然是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的主渠道。现在的难题主要体现为中小企业难以从银行系统获得金融支持。

在我国利率市场化的进程中,管理机构逐步放松了利率浮动的上限,以鼓励金融机构向中小企业提供更多的金融服务,但是中小企业向银行体系融资难的问题仍然十分严重。

在央行对人民币贷款利率“只管下限,不管上限”的政策框架下,上浮利率占比呈逐年下降趋势,被充分利用的反而是基准利率和下浮空间。从商业银行具体执行情况来看,利率下浮的贷款客户主要是大型企业和大项目,利率上浮贷款主要客户是小企业,从表中可以看到,贷款利率浮动幅度整体上偏小,贷款利率水平总体呈下降趋势。现行的利率浮动,基本上是以信贷主体的经济规模大小、企业所有制来确定,利率上浮占比下降实际均反映了中小企业信贷下降的趋势。可见利率并没有在中小企业融资方面发挥出应有的资源调节作用。在贷款利率进一步放开后,银行应该提高定价能力,满足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

二、中小银行在中国利率市场化进程中的优劣势分析

对于受到的整体冲击较大的中小银行来说,明确角色定位,回归中小企业的本色服务将是利率市场化进程中立于不败之地的唯一选择。

(一)中小银行的竞争劣势

整体来说,在利率市场化进程中,中小银行可能面临的负面影响更大,这不仅与银行

自身的资产规模相关,还与中小银行业务的结构和盈利特征相关,风险管理能力较弱也是在利率市场化进程中中小银行倒闭的重要原因之一。

由于历史原因和大型银行的强势地位,中小商业银行可能面临明显的挤出效应。中

小银行特别是区域性中小银行,在新增贷款中的占比不足1000。受规模、资本金以及监管部门单一客户和集团客户授信比等方面的限制,中小银行在基础设施等政府主导的大项目中缺乏综合优势,绝大多数市场份额被大型国有商业银行占据。同时,大银行的客户资源丰富,信贷选择余地更大,中小银行则由于选择面窄,经济形势严峻时要开发新的客户难度更大。四大行与政府签订一揽子融资协议或者与超大型国企动辄签订数百亿元授信协议,同时,很多集团客户将账户统一集中到总部,然后采取“总对总”方式同一家或是两三家大银行进行战略性合作,导致中小银行与地方政府和超大国企的合作份额被严重挤占。

(二)中小银行的竞争优势

虽然中小银行在利率市场化进程中将会受到更多的负面冲击,在各国的利率市场化进程中,中小银行的倒闭概率也远高于大型银行,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在利率市场化中,中小银行也具有一定的竞争优势,只要中小银行充分地把握和发挥这些竞争优势,利率市场化也不失为一个转型和提升自身竞争力的良好契机。

信息不对称是造成中小企业融资困境的主要原因,因此只要存在信息不对称,那么由于中小企业自身特征、贷款特点的影响,就必然使得中小企业要面临银行贷款的信贷约束。因此,如何缓解直至解决信息不对称的状况就成为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关键,而地域优势能够降低信息不对称程度,降低信用风险。中小银行一般都与其所在地的地方政府

关系密切,从业人员的本土化等都降低了信息不对称的程度,对客户的信用以及经营状况了解更加便利、及时和有效,降低了信用风险。

三、中小商业银行应对利率市场化的对策

随着大中型企业的融资渠道逐步的多元化,例如国内外资本市场、债券市场的逐步介入等,未来的发展趋势是大中型企业对银行贷款的依赖逐步弱化,而各家银行努力争取的客户目标也将逐步从信用好的大中型企业向风险相对较高、对应高息差的中小企业贷款转移。中小银行客户结构中小化是未来的趋势。就中小企业金融服务模式而言,中小银行可有四种选择:一是对中小企业贷款实行差异化战略;二是设立专门的中小企业服务部门;三是改进信贷政策,为中小企业提供多样化服务;四是积极探索供应链、物流金融服务等,形成面向中小企业的综合性服务平台。

在商业银行传统存贷利差缩小、盈利空间面临挑战的背景下,新兴金融业务正成为商业银行新的利润增长点和转型着力点。商业银行尤其是中小银行不应盲目开展新兴金融业务,也不应局限于某一种经营模式,而应根据每一项业务的具体特点和本行的管理水平、技术水平、财务实力、内控能力、人才结构、客户结构、网点布局等,选择适合本行特点的多样化发展方式和业务经营模式。

此外,还应立足于区域优势,在注册所在地集聚客户资源。区域优势是城市商业银行的先天优势,城市商业银行就其本质来说是地方性金融机构,对地方市场比较熟悉,在合规经营的前提下应充分借助于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加大行政事业单位资金的归集力度,提升在地方政府优质项目的融资份额。与其他银行相比,城市商业银行这种经营安排成本较低,人力、物力和财力集中,拥有市场先人优势。

注释

①样本选取目前我国所有上市的16家商业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交通银行、中信银行、招商银行、光大银行、民生银行、兴业银行、华夏银行、上海浦发银行、深圳发展银行、南京银行、宁波银行、北京银行。计算方法采取简单平均法。

②样本选取10家上市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交通银行、民生银行、中信银行、招商银行、光大银行、深圳发展银行。选取标准为非

利息收人具体细项口径的统一性。计算方法为简单平均法。

参考文献

[1] 唐海燕. 进出口贸易与经济增长:作用机制与风险度量[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年06期

[2] 周帅,于淼,杨宜勇. 我国价格传导机制的实证分析[J]. 中国物价. 2008年09期

[3] 沈学桢,黄帅. 美国经济下行变动对我国港口(对美)净出口的影响[J]. 港口科技. 2008年07期

[4] 陈丹丹,任保平. 需求冲击与通货膨胀——基于中国的经验研究[J]. 当代财经. 2008年06期

[5] 林剑平. 中国历次通货膨胀的原因与启示——基于货币因素和体制因素的双向视

角[J]. 世界经济情况. 2008年06期

[6] 温浩. 论贸易对中国通货膨胀的影响[J]. 金融发展研究. 2008年05期

[7] 周望军,葛建营,王小宁,侯守礼. 价格传导问题综述及量化分析[J].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02期

[8] 薛迎春. 中国货币市场失衡与国际储备波动联系——基于1994年~2004年的实证分析[J]. 上海经济研究. 2007年10期

[9] 程国平,方苏立. 关于我国边际消费倾向的探讨[J]. 商业时代. 2007年26期

[10] 魏杰. 探求流动性过剩的化解之道[J]. 中国金融. 2007年17期

[11] 熊仁宇. 成本推动型通胀考验央行调控智慧[N]. 21世纪经济报道. 2008 (01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