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1 ............................................................................. 1
.......................................................................... 1 .......................................................................... 2 ............................................................................. 2
...................................................................... 2 .............................................................. 3
.......................................................................... 4
................................................................... 4
.......................................................................... 6 .......................................................................... 7
................................................................. 9
.................................................................... 9 ........................................................................ 9 .......................................................................... 9
....................................................................... 9
.......................................................................... 10
..................................................................... 10 .................................................................... 11 .................................................................... 11 ...................................................................... 11 ...................................................................... 11
....................................................... 11
.................................................................. 11
............................................................. 12
............................................................ 13 .................................................................. 13
....................................................................... 13 ......................................................................... 14
....................................................................... 14 ......................................................................... 14
...................................................................... 14
.............................................................. 14
...................................................................... 14 ...................................................................... 15 ...................................................................... 16
0
(1)成都地铁 3 号线二、三期工程【龙桥路站~双凤桥站~武青南路站】盾构区间隧 道施工设计图;
(2) 【龙桥路站~双凤桥站~武青南路站区间隧道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正式) 】 (3) 【龙桥路站~双凤桥站~武青南路站】 盾构区间建 (构) 筑物及地下管线调查报告; (4)国家、四川省及成都市现行有关法律法规、规程和技术规定; (5)成都地铁有限公司及中铁隧道集团有限公司安全生产管理规定、制度; (6)成都地铁 3 号线二三期工程土建 5 标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
为保证盾构始发及到达安全,需对端头地层进行加固。为使加固工作安全、有序,并规 范作业人员的施工行为,特编制本方案。
根据地质勘察报告揭示, 8 个隧道洞门端头的地质情况如下:
地质情况
序号 车站 洞门位置
龙 隧道上覆 <1-2>人工杂填土、 <3-1-3>黏土、 <3-4-2>稍密粉细砂、
东端头左线洞门
<3-8-2>中密卵石土,埋深 10.8m,预注浆孔深 14m,数量 9 个。
1
桥
路 隧道上覆 <1-2>人工杂填土、 <3-1-3>黏土、 <3-4-2>稍密粉细砂、
东端头右线洞门
<3-8-2>中密卵石土,埋深 10.8m,预注浆孔深 13m,数量 9 个。
2
站
3
西端头左线洞门
隧道上覆 <1-2>人工杂填土、 <2-3-1>粉质黏土、 <3-8-2>中密卵石土,
埋深 10.5m,预注浆孔深 13.5m,数量 9 个。
双
4
西端头右线洞门
凤 隧道上覆 <1-2>人工杂填土、 <2-3-1>粉质黏土、 <3-8-2>中密卵石土,
埋深 10.5m,预注浆孔深 13.5m,数量 9 个。
桥 5
东端头左线洞门
站 武
隧道上覆 <1-2>人工杂填土、 <2-9-2>稍密卵石土、 <3-8-2>中密卵石土、
东端头右线洞门
<3-8-3>密实卵石土,埋深 9.7m,预注浆孔深 13m,数量 9 个。
6
7 西端头左线洞门
隧道上覆 <1-2>人工杂填土、 <2-9-2>稍密卵石土、 <3-8-2>中密卵石土、
1
青 <2-9-2>稍密卵石土、 <3-8-2>中密卵石土, 埋深 9.8m,预注浆孔深 13m, 数量 9 个。
南 路 8
隧道上覆 <1-2>人工杂填土、 <2-3-3>粉质黏土、 <2-9-1>松散卵石土、
站 西端头右线洞门 <2-9-2>稍密卵石土、 <3-8-2>中密卵石土, 埋深 9.8m,预注浆孔深 13m, 数量 9 个。
本区间隧道地下水主要赋存第四系砂卵石底层中的孔隙型潜水,隧道底层在垂直剖面 上,自上而下其透水性和富水性如下:
(1)人工填土层:区间隧道内广泛分布于地表,渗透系数差异较大。
(2)粉质黏土、粉土:为弱透水层,富水性较差,位于地下水位以上,根据成都地区 经验系数,渗透系数 k=0.01m/d。
(3)沙层:呈透镜状分布,根据成都地区的降水经验,渗透系数 k=10.0m/d ,为强透 水层,富水性好。
(4)卵石土层:广泛分布,根据成都地区的降水经验,渗透系数 k=18.00~22.00m/d, 为强透水层,富水性好。
根据地质条件及周边环境, 和以往盾构始发及到达的施工经验, 为确保盾构始发及到达 时端头地层的稳定,在盾构始发前及到达前,对洞门端头进行管棚注浆加固。
洞门端头纵向 15m 范围采用φ 108mm 管棚注浆加固,管棚钢管沿隧顶 120°范围利用桩 与桩之间的空隙打设斜向管棚,外插角约 1°;始发后在始发端头 15m 范围布置预注浆孔, 间距 1.5m,根据掘进情况随时进行跟踪注浆。
(1)超前管棚加固原理
超前管棚是为了保证盾构通过时地层的稳定, 利用管棚机在隧道拱顶区域钻孔, 打设超 前支护钢管,并进行注浆固结地层,使隧道拱顶预先形成保护带。此结构的抗弯、抗剪功能 可有效承载局部松驰的地层荷重, 适时提供隧道盾构进入地层及露出刀盘, 无法及时注浆或者 补充注浆前这一空档所需的支撑力,使地表得以稳定安全,如图 4.1 所示。
超前管棚具有以下显著功能:
1)锚杆作用
2
钢管起到普通锚杆的功用,加强地层整体性,使地层围岩形成较强的围岩壳。 2)支撑作用
钢管内部形成的钢管混凝土及钢管自身,起到棚支撑的作用。3)固结作用
通过钢管预注浆,浆体通过管壁钻孔在钢管周围形成“放射状”扩散,使围岩固结形成 整体,可减少盾构通过时引起的地表沉降。
4)超前预报作用
通过钻机成孔,能够起到超前预报的功用,从而判断端头地质松散情况,以便在盾构通 过端头时采取调整良好的参数预防措施,防止较大地表沉降及塌方。
3
盾构始发前对隧道中线以上部位进行预加固,加固范围为端头 15m,加固宽度为盾构机两侧各 3m,钻孔深度见表 3.1,预加固范围示意图如图 4.2。
预注浆完成后用水清洗袖阀管,便于进行跟踪注浆,及时对地层进行补充。
跟管钻进管棚施工工艺如图 5.1。
准备工作
钻具组合 架设工作平台
安放钻机
孔位测量定位
跟管钻进
钻 至 设 计 深 度
埋管拔套管
换孔
注浆
(1)架设工作平台
4
根据设计图由测量组精确给出孔位,将孔位沿开挖边线外放 20cm,按 400mm 间距标于 作业面。
钻机平台用钢管脚手架搭设并满铺 2cm 木模板,平台宽度约为 8m×6m,高度随钻孔位 置调整,脚手架落在地板上面。脚手架连接要坚固、稳定,使用足够剪刀撑及斜撑防止在施 钻时钻机产生摆动、位移而影响钻孔质量。见图 5.2。
挪移钻机就位,利用水平尺调整钻机至水平,再根据设计需求的方位角调整钻杆角度。准备开钻。
(2)钻孔
为保证成孔质量,防止邻孔钻进时前面的成孔坍塌,钻孔间隔进行,φ146 套管跟进,孔5
深大于管棚长度不小于 0.3 米,以保证顺利安装φ108×6mm 钢花管。
钻机开孔时的钻速宜采用低速,钻进 20cm 后转入正常钻速。钻进过程中风压根据钻进情 况随时调整,基本维持在 0.8Mpa 摆布,转速为 40r/min,钻压为 30Mpa 摆布。打孔角度洞口段 为 1°,钻进过程中随时对方位角进行复核,发现偏差及时纠正,保证管棚就位于设计位置。
钻孔水平容许偏距沿相邻钢管方向不应大于 100mm,垂直偏距沿隧道内侧方向不应大于 200mm (管棚前端,而非孔口端)。
施工顺序为钻孔由高孔位向低孔位进行。钻进过程中密切注意孔口返渣和套管跟进的情 况,不要在钻进中频繁串动钻具以免钻具卡死在套管内,发现问题要及时处理。
钻孔至设计深度后挪移钻具,然后通风清孔,孔内泥渣、岩粉排除干净后下φ108 钢花管, 根据施工经验,在排渣过程中,岩粉不能彻底清除干净,在进管时可将φ 108 钢花管端头加一 层海绵,在下管过程中,残留岩粉可随管棚的推进而吸附于海绵上,顶至孔端头。控制标准见 表 2。
备 注
项次 1
检查项目
孔 位(㎜)
规定值或者允许偏差
±50 ±50 不小于设计值
1
2 钻孔深度(㎜) 3 钢管长度(m) 4 方向角(°)
(1) 管棚加工
φ108×6mm钢管长度采用3.0m×5=15m,钢管在专用的管床上加工好丝扣,丝扣长度150mm, 导管四周钻设孔径 10mm 注浆孔(孔口段 2.0m 不钻花孔作为止浆段),即在钢花管壁上设置 10mm 直径的注浆孔,呈梅花形布置,孔间距为 200mm。
钢管入孔管头焊成圆锥形,便于入孔。见图 5.3。
图 5.3 第一节钢花管加工
(2)管棚钢管安装
6
棚管顶进采用管棚钻机和人工相配合下顶进钢管。接长钢管应满足受力要求,采用 3m*2+4m=10m 交替配置。保证相邻钢管的接头应先后错开 1 米。同一横断面内的接头数不大于 50%。
管棚钢管安装到位后后开始拔出套管,拔管采用拔管机起拔,拔管时应保证φ 108 钢花管 不随套管拔出。
套管拔出后进孔口封闭注浆,先在管棚花管与孔口之间用水泥砂浆或者速凝水泥等材料阻塞 严密,以防浆液冒出。封闭,然后再在管棚花管的管口安装φ25 止浆阀,待砂浆或者速凝水泥凝 固后准备注浆。
(1)注浆准备
注浆前先进行注浆现场试验,以调整注浆参数,水泥浆的搅拌应在高速搅拌机内进行,严 格按照施工配合比进行投料,在钢管中注水泥浆,水灰比 1:1,注浆结束后用水泥砂浆充填无 缝钢管,以增强钢管强度和刚度。
搅拌水泥浆的投料顺序:在放水的同时,将缓凝剂、外掺剂在水中按一定比例加入,搅拌 溶解,再将需要的水泥倒入,搅拌 2~3min。
严禁水泥块或者纸片进入浆液,放浆进入储浆桶时要用滤网过滤,以防止阻塞注浆泵。 做好配置浆液的施工记录, 并且在注浆过程中要做好注浆记录, 为分析注浆效果提供依据。 (2) 注浆要点
管棚注浆顺序采取跳跃打孔成孔一个注浆一个的原则进行。向拱顶钢管方向推进,开始时 注浆的浆液浓度要低一些,逐渐加浓至设计浓度。有利于注浆的浆液向拱顶方向扩散,促进浆 液的致密程度,利于防渗的要求。
连接注浆管路后,利用注浆泵先压水检查管路是否漏水,设备状态是否正常,而后再做压 水试验,以检查设备的完好性。
根据成都地铁施工经验,注浆时拟取初压 0.2MPa,终压 0.4Mpa,进浆量 20~25L/min;注 浆压力逐步升高,达到设计终压后稳定 10min 以上;注浆结束后采用 1:1 水泥砂浆填充无缝 钢管。
施工过程中,每钻完一个孔,随即安设该孔的钢管,注浆顺序先下后上,浆液扩散半径不 小于 0.5m,全孔可采用后退式分段注浆方式。
注浆时注浆压力不能太大,以免浆液压力影响邻近地下管线等建造物。应在适当位置检查
7
注浆效果,并据检查结果调整注浆压力等有关施工参数。
注浆施工过程中如发现掌子面漏浆,应及时用麻布进行封堵。
在洞口顶面设置监控量测点,当发现地表隆起现象时,及时调整注浆压力和注浆量。以避 免注浆压力过大造成大的地面变形。
注浆过程应随时注意注浆压力的变化,压力达到设计值且注浆量也与设计相符后,即可停 止注浆。
结束标准:⑴进浆量,普通在 20~30L/min;⑵注浆压力逐步升高,达到设计终压并持续 15min 以上;
(3)注浆控制
注浆施工作业中,浆液注入的压力是一个最为关键的现场施工过程控制因素。根据压力表 显示的孔口压力变化可以判断注浆施工的基本发展状况,并及时采取相应措施。
压力逐渐上升,但达不到设计要求的压力。原因分析是:浆液浓度低、凝胶时间较长、浆 液在卵石中形成劈裂脉或者是部份浆液溢出。此时应适度加大浆液浓度、小时间间隔注浆。
注浆开始后压力不上升,甚至离开初始压力呈下降的趋势。原因分析是:表明浆液已经外 溢。此时应该采取大浓度浆液和较低注入速度,如果情况无改变,则应先住手注浆。
注浆压力上升后蓦地下降,表明浆液从注浆管周围溢走,或者是注入速度过大,扰动碎石 岩层,或者遇到空隙薄弱部位。此时应适度降低注入速度。
压力反复升降,但总趋势呈上升态势。原因分析:由于注浆浆液的凝胶时间较短。此时应 该适度调长浆液凝胶时间。
压力上升很快,而注入速度上不去。原因分析:表明注浆岩层较为密实或者浆液的凝胶时 间太短。
压力有规律上升,即使达到容许压力时,注浆速度也比较正常,这表明注浆施工作业是成
8
功的。
压力上升后又下降,然而后来压力又再度上升,并达到设计的要求值。这可以认为该种情 况的空隙部位已被浆液填满,此种情况也是成功的。
袖阀管后退式分段注浆工艺是采取潜孔钻机成孔后,下入袖阀式注浆管,利用配套的止浆 系统,自下而上按一定的设计注浆分段长度进行注浆。
注浆机械普通采用双液泵, 配备高压管路系统和拌浆系统。 根据工程地质条件和现场情况, 采取双液注浆系统。
采用潜孔钻机成孔,钻孔孔位误差小于 5cm,垂直度误差应小于 1%,钻孔达到设计深度 后,做好钻孔记录。
在插入袖阀管后,灌入膨润土套壳料,然后拔管套。待套壳料凝固后,在袖阀管内插入注 浆芯管至预定注浆段。注浆采用从孔底开始分段压注,分段长度(步距)即为花管长度,每段 注浆完成后,向上挪移一个步距的芯管(500mm),每完成 3~4 段(约 2m),应拆除一段注浆芯 管。
每次注浆完毕后,应即将用清水冲洗袖阀注浆管,并盖上闷盖,以便于多次注浆。
袖阀管芯管是袖阀管系统的重要部份,注浆芯管由花头、宝塔头、止浆塞组成。花管采用 φ22mm 焊接钢管加工,其长度根据步距需要,普通为 0.6~1m,其周围均匀布设 6~7 个溢浆 孔。通过宝塔头,在花管两端各加之 2 个止浆塞,形成止浆构造,达到注浆时止浆的目的。其 止浆原理是止浆塞在浆液压力的作用下被撑开与袖阀管内壁密贴,达到止浆目的,在住手注浆 后,止浆塞在弹性的作用下恢复和收缩,使得芯管能上下提升。袖阀管注浆就是通过袖阀管和 配套的止浆系统构成双向式止浆体系,从而达到分段注浆工艺的要求。
周边止浆墙浆液选择普通水泥-水玻璃双液浆两种注浆材料。 (1)原材料:
①32.5R 普通硅酸盐水泥;②波美度 35~50Be’,模数=2.4~2.8 的水玻璃; 浆液配比:双液浆 W:C=0.8~1:1,C:S=1:1,水玻璃浓度 35Be’。
9
注水试验
配制浆液
安设注浆管
注浆作业
第一段注浆
N
达到要求
Y
第二段注浆
……
N
各 段 达 到 要
补 注
Y
注另一注浆孔
……
N
所有孔达到要求
补 注
Y
N
质量检查
补 注
Y
结 束
端头加固根据端头实际情况进行钻孔布置,地表注浆孔垂直于地面,首先由测量人员将注
浆孔的准确位置放样出来,以利于钻孔作业有条不紊,顺利进行。 ①钻孔采用跟管潜孔钻机钻成孔。钻孔水平孔位误差≤5cm,钻孔垂直度≤±1°,钻孔深 度超过设计深度 0.5m,以满足下管深度。
②干钻成孔。
③钻孔内(套管内)不得有杂物,以便有利于注浆管的安设。
④司钻员要求经验丰富,能根据钻孔过程大致判断地层岩性,便于确定钻孔深度。施工中 要做好钻孔记录,以确定注浆管的下管情况。
⑤完成钻孔,值班人员现场验收合格后,进行袖阀管的安装(记录袖阀管安装深度) ,安
10
钻杆
固定盘 钻机平台
设好注浆管后,将套管拔出。拔管时严禁将袖阀管同时拔起,若浮现此情况需进行重新钻孔或者 者重新安装袖阀管。
导向管
套管
覆盖层
基岩
钻具
钻头
钻孔完成后,即将插入袖阀管,通过带罗纹的接头连接,管底加闷盖封闭底口,管口加之
闷盖,管接头要密封可靠。 采用水泥+膨润土浆液进行封孔,封闭泥浆配比按水泥:膨润土:水=1:2.5~4:1,封闭 泥浆可采用直接灌入袖阀管与套管之间空隙。为取得更好的封闭效果,在孔口部位 1~2m 范围 采用水泥浆封孔。
采用 KBY-50/70 注浆泵进行注浆作业。注浆方式采用后退式分段注浆,即在注浆管内由孔 底向上分段进行注浆,每次注浆段长为 0.4~0.5m,注完此段后,再后退注另一段,直至全孔 注浆完毕。注浆过程中要做好详细的注浆记录。
每段注浆由止浆塞控制,浆液在止浆塞控制下,只能在该段向地层扩散。当全孔注浆结束 后,即将取出芯管清洗,以防止浆液在芯管中凝固。
每次注浆完成后,即将进行孔内冲洗。将冲洗管插入袖阀管的底部,压入清水,直至孔口 返回的水基本干净,在冲洗过程中要反复上下挪移水管,将管内的水泥浆冲洗干净后,便于后 续注浆进行。 采取间隔跳孔注浆,注浆按先加固周围,再加固中间加密区施工。
11
注浆采取定量和限压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控制控制(1)注浆量
施工时采用注浆量控制,分段长度控制在 0.5m 以内,先注 0.5m3 进行封底,然后单段注浆 量控制在 0.1m3 摆布,根据注浆情况进行调整。
Q=3.14*L*R2*n* η
其中 L 为分段长度, R 浆液扩散半径, n 地层孔隙率,η浆液损失量
L 取 0.5m R 取 0.4 n 取 0.3 η取 1.25 计算 Q=0.1m3
注:以上计算以周边孔为例,其他孔位参照此方法进行计算。
此注浆量是 0.5m 为例进行解释说明,实际施工中以实际钻杆提升量进行计算控制。 (2)注浆压力
注浆时压力控制在 3.0bar 摆布,同时关注盾构土仓压力变化,压力不能超过 2.0bar。 压力高过控制压力以后,提升钻杆以后再注。
(3)单孔单段注浆结束标准
①浆液达到预定注入量,可以结束本段注浆;
②浆液注入量未能达到预定注入量,注浆压力超过 3bar 时,稳压 5min 结束注浆。 (4)单孔注浆结束标准
①分析注浆数据,如果浆液注入量基本达到预定值,可以结束本孔注浆;
②对引串浆、跑浆、卡管等原因造成注浆量不够的段落进行补注,基本达到预定量后,可 结束本孔注浆。
③对于孔阻塞,套管变形无法注浆的,结束本孔注浆,做好记录,采取其他补救措施; (5)群孔注浆结束标准
①各单孔单段达到注浆结束标准。
②单孔注浆达到注浆结束标准占全部注浆孔的 90%。 通过对注浆效果进行检查, 对注浆施工做以评价, 这样可以进一步确定注浆材料及其配比, 同时为下一步施工提供依据和保障。
单孔注浆结束后,通过对地层填充率的反算分析,确定地层中浆液的填充情况,定量地确 定注浆效果。
12
主要施工机械配置见表 7.1。
序号 设备名称型号 单位 数量 备注 1 管棚钻孔机 台 1
2 空压机 台 1
3 双液注浆机 台 1
4 电焊机 台 1
5 搅拌机 台 1
6 水泵 台 1
施工作业面应配备表 7.2 中所列的劳动力人员。
序号 工种 数量 工作内容 1 技术负责人 1 施工组织与质量控制
2 试验员 1 浆液配置
3 工区安全负责人 1 安全管理
4 安全员 1 安全监督
5 空压机司机 1 空压机操作和保养
6 钻孔机司机 2 机械操作
7 注浆司机 1
8 普 工 8 负责钢管运输、浆液搅拌
9 电工 1 负责用电
10 电焊工 1 焊接、割除
13
每一个洞门端头加固工期为 15 天,根据龙桥路站施工计划安排,左、右线始发端头加固 施工工期安排,如表 8.1 所示;另双凤桥站及武青南路站目前基坑开挖还没有完成,暂时无 法进行加固安排;下步加强跟踪 2 个车站施工进度,及时安排洞门端头加固。
工期
时间
序号
项目
龙桥路站左线东端头洞门
1
19 天
2022.6.28~2022.7.16
2022.7.17~2022.8.4
2 龙桥路站右线东端头洞门 19 天
(1)钻孔位置测量应严格定位,管棚钻进过程中应时刻观察钻杆偏斜度,发现偏斜值 超出设计要求时,应及时纠偏。
(2)钻孔施工误差:钻孔水平容许偏距沿相邻钢管方向不应大于 100mm,垂直偏距沿 隧道内侧方向不应大于 200mm (对管棚前端,而非管棚孔口) 。
(3)施工中应加强现场控制,及时反馈信息,以便及时修改调整参数。
现场施工时主要采用记录分析法、观察验证法相结合,通过综合分析,对注浆加固效果 进行判定。
汇总、整理注浆施工记录,结合注浆过程中实际现象综合分析各孔位的注浆压力、注浆 速度、注浆量等参数,对薄弱部位进行补充注浆。
(1)暂时用电必须坚持“三级配电、两级保护” 、“一机一闸一漏一箱”的原则,电缆、 电线必须挂设整齐,严禁拖地、浸水,拆接路线(用电器)必须由专职电工操作。
(2)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管理”的方针,坚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 坚持班前、班中、班后三检查,严格按照各项安全生产规章操作,消除事故隐患。
(3)施工人员必须配戴安全带及安全帽,高空作业时还需系安全带。
14
(4)作好劳动防护,作业人员必须佩带好手套等防护用品。 (5)施工前,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培训。
(6)每一个班在施工前,进行施工注意事项和安全讲话。
(7)施工过程中必须搭设足够的作业平台,施工场地内有充足的照明。 (8)钻机使用中的注意事项: ①钻机架设应坚固,以免钻机倒地。
②钻进中严禁蓦地快速开启推进气缸,防止将钻机顶起造成倒机事故。
③钻进时操作人员除进行必要的防护外,其站位应置于上风口,且与钻孔位置保持一 定的距离。
(9)防止爆管时,高压浆液伤人。
(10)水玻璃对人体有腐蚀性,在注浆施工中戴胶手套,加强对工人的保护。
(11)每班带班人员是现场的安全监督员,要积极履行职责,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如现 场不能解决,应及时向项目部报告。
(12)同步作业、交叉作业应提前互相联系协调,作业中时常性保持沟通,必要时一方 应住手作业。
(13)现场施工人员做好自防、互防、联防,避免安全事故发生。
(1)施工前,对所有施工人员进行详细到位的技术交底,务求使每一位参加施工人员清 楚了解,管棚搭设位置和技术要求。
(2)施工中,严格按照技术底及相关规范进行施工。
(3)加工的管棚钢管质量必须经检测合格后,才干进入工地使用。 (4)在钻孔施工中,确保成孔质量:
①对孔要精确,钻具轴线要与设计倾斜度重合。 ②钻机平台要搭建稳固,钻机要固定牢。 ③钻具上安装扶正器。
④钻进过程中要随时观察钻杆角度,发现偏差及时纠正。
⑤钻进时应控制好冲击器, 根据不同的地质及时调节风压, 使成孔不塌、 不偏、 顺直。 (5)严格按照所选定的注浆材料及浆液配比进行注浆施工,确保所选用的注浆材料配 比、强度、耐久性等物理力学指标符合设计要求。
15
(6)在施工中,选派富有经验的工程师现场跟班进行技术指导。
(1)现场的物品摆放应整齐有序,挂各种警示牌。
(2)施工作业现场地内严禁吸烟,严禁大小便等不文明现场发生。 (3)施工场地内严禁乱排污水或者泥水。 (4)生活垃圾随班带走,不允许随地乱扔。
(5)班组下班前,抽出半小时施工现场做好文明施工。 (6)材料废弃物及时清理。
1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