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点资讯 义务教育 高等教育 出国留学 考研考公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国内网络流行语的隐喻研究综述

2021-11-21 来源:华拓网
2021年09期总第553期

ENGLISH ON CAMPUS

国内网络流行语的隐喻研究综述

文/蔡 鹤

【摘要】在网络热潮的席卷下,网络语言逐步登上舞台,从而兴起一种新的语言现象,即网络流行语。各国学者从社会、文化、认知等多角度对网络流行语进行了研究。本文旨在从认知的角度,结合隐喻和网络流行语,重点梳理国内将二者结合起来进行研究的文献。通过分析发现国内相关研究较少且多从理论出发,并提出未来发展趋势应重视将二者结合进行研究,重视从实践出发,有助于为后续相关研究做铺垫。

【关键词】认知;隐喻;网络流行语

言学。【作者简介】蔡鹤(1997.10-),女,吉林通化人,长春师范大学2020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

一、引言

了网络流行语这一语言现象。《现代汉语词典》(第五版)定义网络流行语为某一时期社会上广泛流行的语汇。1980年,Lakeoff和Johnson首次提出:“隐喻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更是人们的认知方式。”隐喻开始作为一种认知方式被各界学者接受并(2003)、胡壮麟(2004)、束定芳(2011:18-31)等。

随着网络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通过网络交流,随之产生

(2014)揭示了网络流行语的概念隐喻的经验基础和生成理据,验证了隐喻在人们生活中的普遍性。

2. 通过隐喻对网络流行语进行研究。多数关于网络流行语的

隐喻研究都是结合隐喻对网络流行语的认知理据、构词方式、产生与发展、分类与特征、功能与应用以及未来发展趋势等进行研究。

首先,从隐喻的角度分析网络流行语的构词方式及特征(常

进行研究,包括G.Fauconnier、M.Turner、赵艳芳(1998)、王寅

本文从认知的角度,以隐喻为指导对网络流行语的研究现状

楠2008),并结合隐喻等分析了网络流行语的产生和发展(詹娇2010,郭蕾2012)。

其次,分析了网络流行语的分类及其特点,并从隐喻的角度

进行综述。首先,发现国内网络流行语的隐喻研究现状主要从四方面展开。其次,本文也提出了国内网络流行语的隐喻研究所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未来发展趋势,利于后续相关研究。

来研究网络流行用,(薄婷2015,方梦菁2015),并对网络流行语的传播功能和基本语义功能进行了探究(杨娟和曾贤模,2020)。

二、网络流行语的隐喻研究现状

来进行研究的文献还并不多,主要从2008年开始,至今总体呈上究现状主要分为以下四个层面。

虽然关于隐喻和网络流行语的研究很多,但是将二者结合起了其来源、特点、产生、传播机制和功能以及发展趋势等(安乐天2012,张馨正2017)。

3. 结合隐喻对单个网络流行语进行研究。通过对单个网络流一方面是以人体隐喻为基础,分析与人有关的网络流行语。

最后,从多维视角下的跨学科,分析大量网络流行语,阐释

升趋势。通过对以上文献的分析,发现我国网络流行语的隐喻研

1. 对网络流行语中的隐喻现象进行研究。此类研究主要对网

行语的分析,发现主要对两类网络流行语进行研究。

络流行语中的隐喻现象进行了研究,主要包括网络流行语的隐喻认知功能、认知机制、运作机制和普遍性。

对网络流行语中隐喻的认知功能的研究。从认知的角度,以

郑梦苑(2014)从认知语言学的视角分析了网络流行语“X哥”的淑珺(2019)对网络流行词“X精”进行了探究。

形成和发展;田萍(2017)对网络流行语“小鲜肉”进行研究;倪

另一方面是基于情感隐喻对与感情相关的网络流行语进行研

隐喻为基础,分析了网络流行语中的隐喻现象,阐述了网络流行语隐喻的认知功能(罗丹和曾洁2012,于为漫2016)。

了隐喻的认知机制,然后从人类认知的视角对网络流行语中的隐喻进行了简析。

对网络流行语的隐喻认知机制进行研究。芦晓莉(2014)介绍

究。颜晓丹(2018)从隐喻视角下研究网络流行语“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中的认知机制;周萍(2020),从隐喻视角探析了网络流行语“上头”。

此类结合隐喻对单个网络流行语的研究主要以人体隐喻和情

喻在流行语流行过程中的运作机制,为流行语产生和迅速传播提供认知基础。

对网络流行语中隐喻的普遍性进行了深入分析。杜瑞田

分析隐喻在网络流行语的运作机制。章凤花(2014)揭示了隐感隐喻为基础进行分析,从而总结出网络流行语的特点、产生机制和使用方式等特点。

4. 结合隐喻和网络流行语,对其他领域所发挥的作用进行研

究。最后,部分文献通过隐喻和网络流行语的分析,对翻译、对

243

ENGLISH ON CAMPUS

2021年09期总第553期

外教学等其他领域产生的影响进行了研究。

的翻译技巧。张春凤(2018)引申出网络隐喻在同样热门的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作用。

乔彦娜(2012)从概念隐喻视角出发,分析总结网络流行词汇

University Press, 2001.

[4]安乐天.多学科视角下对国内网络流行语的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2.

[5]薄婷.网络流行语的隐喻研究[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报,2015 (10):183-185.

[6]常楠.网络流行语中的隐喻现象研究[D].山东大学,2008.[7]杜瑞田.网络流行语中的概念隐喻分析[D].南京师范大学,2014.[8]方梦菁.网络流行语的概念隐喻研究[J].才智,2015(10):282-283.[9]郭蕾.网络流行语的语言学视角分析[J].北方文学(下半月),2012 (5):94.

[10]胡壮麟.认知隐喻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11]芦晓莉.浅议网络流行语中的隐喻[J].英语广场(学术研究),2014(1):46-48.

[12]罗丹,曾洁.网络流行语的隐喻特征分析[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2(8):89-92.

[13]倪淑珺.网络流行词“X精”探究[J].汉字文化,2019(S2):22-23.[14]乔彦娜.隐喻形式下网络流行词的英译讨论——来自媒体资源的启示[J].现代交际,2012(7):34-35.

[15]束定芳.论隐喻的认知功能[J].外语研究,2001(2):28-31.[16]田萍.网络流行语“小鲜肉”探微[J].陇东学院学报,2017(2): 31-34.

[17]王寅,李弘.中西隐喻对比及隐喻工作机制分析[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3(2):6-10.

[18]颜晓丹.隐喻视角下的网络流行语[J].科教文汇(上旬刊), 2018(4):168-169.

[19]杨娟,曾贤模.网络流行语隐喻特征及其传播功能研究[J].汉字文化,2020(22):5-6,9.

[20]于为漫.基于认知语言学的网络流行语隐喻的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6.

[21]詹娇.网络语言形成发展动因分析及其影响[D].辽宁师范大学, 2010.

[22]张春凤.网络流行语中的隐喻及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J].才智,2018(3):91.

[23]张馨正.表征与隐喻:新世纪以来我国网络流行语研究[D].兰州大学,2017.

[24]章凤花.网络流行语隐喻运作机制分析[J].海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4(4):22-25.

[25]赵艳芳.认知的发展与隐喻[J].外语与外语教学,1998(10):8-10,57.

[26]郑梦苑.从认知语言学的视角看网络流行语“X哥”的形成和发展[J].艺术科技,2014(10):217-218.

[27]周萍.从隐喻视角探析网络流行语“上头”[J].汉字文化,2020 (20):101-103.

三、存在问题

流行语进行研究,并且取得了相关成果,但仍存在一些不足。

由以上研究现状可知,越来越多的学者从隐喻的角度对网络首先,通过知网输入关键词搜索网络流行语和隐喻,仅仅得

到了49篇文献,说明我国将二者结合起来进行研究的学者还很

少;此外,虽然已经有很多学者通过隐喻对网络流行语的认知机制进行了研究,但没有提出一套具体可行的理论来支持这一认知过程;最后,现在的研究大多从理论开展,从实践意义进行的研究还不充足。

四、发展趋势

界的方式,而网络流行语反映了当今时代下人们的整体生活状态和社会现象,因此将二者结合进行研究的意义匪浅。网络流行语认知理论。

第二,通过隐喻在网络流行语中的研究,发展出具体可行的第三,结合理论与实践,从实际出发,开展更多有现实意义

第一,要注重网络流行语和隐喻的结合。隐喻是人们认知世

的有关隐喻和网络流行语的研究。

五、结语

将网络流行语和隐喻结合起来的研究还很少,并主要从四方面进行了研究,主要包括对网络流行语中的隐喻现象进行分析,通过隐喻分析网络流行语的产生、发展、特点等现象,对单个网络流行语的隐喻分析,以及通过对网络流行语的隐喻分析对其他领域产生的作用效果。由此,可以看出国内对隐喻和网络流行语的研究已经取得很大的进展和相应成果,此外也提出了很多观点,并且阐述了将二者联系研究具有重大理论和实践意义。

但是,我国现阶段将二者结合起来进行分析的文章对网络

通过对隐喻和网络流行语的研究的相关文献梳理,本文发现

流行语的隐喻研究尚有不足,主要包括对二者结合起来的文章很少,没有提出相关理论且从实践意义进行研究的文章较少。隐喻作为人们认知世界的一种方式,而网络流行语反映了当下人们内心最真实的一种情感,因此,将隐喻和网络流行语结合起来进行研究的意义重大。

参考文献:

[1]Fauconnier, Gilles. Mapping in Thought and Language[M].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7.

[2]Lakeoff G, Johnson M. Metaphors We Live by[M].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0.

[3]Turner M. Cognitive Dimensions of Social Science[M]. Oxford

24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