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词解释部分内容:
1. 环境因子:构成环境组成的下一个层次的基本单元。
2. 生态因子:环境要素对生物起作用的因子,如光照、温度、水分、氧气、二氧化碳。
3. 环境:指某一特定生物或生物群体周围一切的总和,包括空间及直接或间接影响生物体或生物群体生存的各种因素。
4. 生境:所有生态因子构成生物的生态环境、特定生物体或群体的栖息地的生态环境称生境。
5. 冷害:指喜温生物在0 ℃以上的温度条件下受害或死亡,这可能是通过降低了生物的生理活动及破坏生理平衡造成的。
6. 冻害:当温度低于 -1 ℃,很多物种被冻死,这是由于细胞内冰晶形成的损伤效应,使原生质膜发生破裂,蛋白质失活或变性,这种损伤称为冻害。 7. 种群:在同一时期内占有一定空间同种生物个体的集合。 8. 群落:在相同时间聚集在同一地段上的各物种种群集合。
9. 生态系统:一定空间中共同栖居着的所有生物与其环境之间由于不断地进行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过程而形成的统一整体。
10 食物链:生产者所固定的能量和物质,通过一系列取食和初食的关系而在生态系统中传递,各种生物按其取食和被食的关系而排列的链状顺序为食物链。 11 食物网:生态系统的食物链彼此交错链接,形成一个网状结构,称为食物网。 12 建群种:群落中分别存在各自的优势种,其中优势层的优势种称为建群种。 13 优势种:对群落结构和群落环境的形成有明显控制作用的植物种。 14 先锋群落:演替初期由先锋种所组成的群落。(演替过程中最初形成具在一定结构和功能的群落称先锋群落。)
15 顶级群落:在一定气候、土壤、生物、人为或火烧等条件下,演替最终形成的稳定群落。
16 群落交错区:又称生态交错区或生态过渡区,是两个或多个群落之间的过渡区域。
17 边缘效应:群落交错区种的数目及一些种的密度增大的趋势。
18 生活型:生物对外界环境适应的外部表现形式,同一种生物型的生物,不但形态相似,适应特点也相似。
19 层片:群落结构基本单位之一。指由相同生活型或相似生态要求的种组成的机能群落。
20 温周期现象:在自然条件下气温是呈周期性变化的,许多生物适应温度的某种节律性变化,并通过遗传成为其生物学特性。这一现象称为(植物的)温周期现象。(作物生长、发育和产品品质在昼夜有一定变温的条件下比恒温条件下要好的现象。)
21 生物多样性:生物类群层次结构和功能的多样性。包括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和景观多样性。
简答题和论述题部分内容:
1、什么是种群?有哪些重要的基本特征?
答:种群是在同一时期内占有一定空间的同种生物个体的集合。
一般由三个基本特征:
① 空间特征:种群具有一定的分布区域
② 数量特征:每单位面积上的个体数量是变动的。
③ 遗传特征:种群具有一定的基因组成,即系一个基因库,以区别其他物
种,基因组同样处于变动中。
2、生态系统有哪些主要组成成分,它们如何构成为生态系统?
答:非生物环境:包括参加物质循环的无机元素和化合物,联系生物和非生物成
分的有机物成分的有机物质和气候或其他物理条件。
生产者:能以简单的无机物制造食物的自养生物
消费者:针对生产者而言,即它们不能从无机物质制造有机物质,而是直接
或间接地依赖于生产者所制造的有机物质,属于异养生物。
分解者:是异养生物,其作用是把动植物体的复杂有机物分解为生产者能重
新利用的简单的化合物,并释放出能量,其作用正与生产者相反。
如何构成:生态系统的四个基本成分,以其在能量获得和物质循环方面特有
的作用而相互影响,互为依存,并通过复杂的营养关系紧密结合为一个统一的整体,构成了生态系统这个功能单元。
3、什么是群落?生物群落有哪些主要特征?
答:“一定的种所组成的天然群聚即群落”或生物群落的定义:在相同时间聚集
在同一地段上各各物种种群的集合。 生物群落的主要特征:
① 具有一定的种类组成
② 群落中各物种之间是相互联系的 (种群能够组合成群落的两个条件:一
是必须共同适应它们所处的无机环境,二是它们内部的相互关系必须取得协调与平衡。)
③ 群落具有自己的内部环境 ④具有一定的结构
⑤具有一定的动态特征(任何一个生物群落都有它的发生、发展、成熟、衰败与灭亡阶段) ⑥具有一定的分布范围 ⑦具有边界特征
⑧群落中各物种不具有同等的群落学重要性
4、简述生物种间竞争的概念、类型及高斯原理。
答:种间竞争指两物种或更多物种共同利用同样的有限资源而产生的相互竞作
用。
种间竞争的类型:①资源利用性竞争:通过损耗有限的资源发生竞争。
②相互干涉性竞争:通过竞争个体间直接的相互作用。
高斯原理:又叫竞争排斥原理,即在一个稳定的环境中,由于资源有限,两
个或两个以上具有相同资源利用方式的物种不能长期共存。
5、什么是植物群落的原生演替和次生演替?请比较二者的异同。
答:原生裸地是指从来没有植物覆盖的地面,或者是原来存在过植被,但被彻底
消灭了的地段。一般将发生在原生裸地上的演替称为原生演替。
次生裸地是指原有植被虽已不存在,但原有植被下的土壤条件基本保留,甚至还有曾经生长在此的种子或其他繁殖体的地段。发生在次生裸地上的演替称为次生演替。
二者的共同点: ① 演替都是在裸地上开始。
② 群落在形成过程中,都有植物的传播、植物的定居和植物之间的竞争这 三个方面的条件和作用。
③ 都是进展演替,即群落向着物种多样化、中生化和高生产力方向演替。
二者的不同点:
① 演替开始的土壤条件不同,原生演替开始的裸地条件严酷,从来没有植 物的繁殖体或被彻底消灭了,而次生演替开始的裸地土壤条件基本保留,甚至还有一些繁殖体存在。
② 演替速度不同,原生演替慢,而次生演替快。
7、试说明影响植被分布的主要因素和植被分布的地带性规律。
答:影响植被分布的主要因素:气候(水热条件)和土壤。
植物分布的地带性规律: ①水平地带性:沿纬度方向有规律地更替的植被分布,称为植物分布的纬度地带性;以水分条件为主导因素,引起植被分布由沿海向内陆发生更替,这种分布格式,称为经向地带性。这两种地带性统称为水平地带性。由于海陆分布、大气环流和大地形等综合作用的结果,从沿海到内陆降水量逐步减少,因此,在同一热量带,各地水分条件不同,植被分布也发生明显的变化。 ②垂直地带性:植被带大致与山坡等高线平行,并且具有一定的垂直厚(宽)度,称之为植被垂直地带性。每一个植被垂直带都具有反映该带特征的显域植被类型。山地植被垂直带的组合排列和更迭顺序形成一定的体系,称为植被垂直带谱,或称为植被垂直带结构。同一气候带内,由于距离海洋远近不同,而引起干旱程度不同,因此植被垂直带谱也不相同。因而可以把植被垂直带分为海洋型植被垂直带谱和大陆型植被垂直带谱。 ③植被的水平带性决定着垂直带性的分布。
8、举例说明生态因子作用的几个特点。
答:①综合作用:环境中的每个生态因子不是孤立的、单独的存在,总是与其他
因子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例如山脉阳坡和阴坡景观的差异,是光照、温度、湿度和风速的综合作用的生态因子的综合作用。 ②主导因子作用:对生物起作用的众多因子并非等价的,其中有一个是起决定作用的,它的改变会引起其他生态因子发生变化,使生物的生长发育发生变化,这个因子称主导因子。如植物春化阶段的低温因子。 ③阶段性作用:由于生态因子规律性变化导致生物生长发育出现阶段性,在不同发育阶段,生物需要不同的生态因子或生态因子的不同强度。如低温在植物的春化阶段是必不可少的,但在其后的生长阶段则是有害的。 ④不可替代性和补偿性作用:对生物作用的诸多生态因子虽然非等价,但都很重要,一个都不能缺少,不能由另一个因子来替代。如光照强度减弱时,植物光合作用下降可依靠CO2浓度的增加得到补偿。
⑤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生态因子对生物的行为、生长、繁殖和分不断作用可以是直接的,也可以是间接的,有时还要经过几个中间因子。直接作用于生物的,如光照、温度、水分、二氧化碳、氧等;间接作用是通过影响直接因子而间接影响生物的,如山脉的坡向和高度通过对光照、温度、风速及土壤质地的影响,对生物发生作用。 9、简述生态因子的不可替代性和补偿作用。
答:对生物作用的诸多生态因子虽然非等价,但都很重要,一个都不能缺少,不
能由另一个因子来替代。但在一定条件下,当某一因子的数量不足,可依靠相近的生态因子的加强得以补偿,而获得相似的生态效应。如光照强度减弱时,植物光合作用下降可如光照强度减弱时,植物光合作用下降可依靠CO2浓度的增加得到补偿。
10、从裸岩开始的群落演替会经历那些阶段?
答:① 地衣植物群落阶段
② 苔藓植物群落阶段 ③ 草本植物群落阶段 ④ 灌木群落阶段 ⑤ 乔木群落阶段
11、种群的存活曲线有几种类型?大多数植物属于哪一类型?具有什么特点? 答:Ⅰ型 曲线凸型 表示幼体存活率高,而老年个体死亡率高。
Ⅱ型 曲线对角线型 表示在在整个生活期中,有一个较稳定的死亡率。 Ⅲ型 曲线凹型 表示幼体死亡率很高。大多数植物属于这种类型。 13、 请比较一下演替系列和顶极群落
答:生物群落的演替过程,从植物的定居开始,到形成稳定的植物群落为止,这个过程叫做演替系列。控制演替的因素如下:①环境不断变化,②植物繁殖体的散布,③植物之间直接或间接的相互作用,④新的植物分类单位不断发生,⑤人类活动的影响。
在一定气候、土壤、生物、人为或火烧等条件下,演替最终形成的稳定群落,称为顶极群落。
14、请比较一下总初级生产量和净初级生产量
答:植物所固定的太阳能或所制造的有机物质称为初级生产量,在初级生产过程
中,植物固定的能量有一部分被植物自己的呼吸消耗掉,剩下的可用于植物生长和生殖,这部分生产量称为净初级生产量,而包括呼吸消耗在内的全部生产量,称为总初级生产量。
15、什么是生物多样性?那些因素可以增加生物多样性?
答:生物多样性指生物中的多样化和变异性以及物种生境的生态复杂性。它包括
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的所有种极其组成的群落和生态系统。
因素:① 时间因素 ② 空间异质性因素 ③气候稳定因素 ④竞争因素
⑤ 捕食因素 ⑥ 生产力因素 16、何为温室效应?全球变暖会对地球上的生物产生那些影响?
答:温室效应:大气中的温室气体通过对长波辐射的吸收而阻止地表热能耗散,
从而导致地表温度增高的现象。(由于大气层的气体浓度变化引起的全球变暖)
影响:全球变暖对生物圈中动植物分布模式及生物多样性将产生明显的影
响。对某些动物种群来说,栖息地温度的少许变化就可能导致种群灭绝,另外,气候变暖可能会影响到一些脊椎动物的繁殖能力,还会影响到爬行动物的性比,对昆虫来说,温暖的气候会使其发生更多的世代。再者,全球变暖会引起生物迁移。最后,全球变暖产生的极端高温将使人类健康困扰变得更加频繁、更加普遍。
17、能量是怎样进入到生态系统中的?在生态系统中是如何流动的? 答:进入:生态系统中的能量的流动是开始于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对太阳能的
固定。
流动:① 能量在生态系统中的流动是以食物链为主线的;
② 能量在生态系统内流动的过程是单向流动的且逐级递减,当能量
从一个营养级流向下一个营养级时,每一个营养级生物的新陈代谢活动都会消耗相当多的能量,这些能量都以热量的形式散失到空气中;
③ 能量在生态系统中的流动的过程中把较低质的能量转化为另一
种较少的高质量能量。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