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点资讯 义务教育 高等教育 出国留学 考研考公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语言学

2023-11-17 来源:华拓网
第 1 页 共 8 页

Brief Introduction to Schools of Linguistics

西方语言学流派简介

一、 传统语法(古希腊语法,古罗马语法,中世纪语法,从文艺复兴到十

八世纪的语言学)

1、 古希腊语法

苏格拉底(Socrates, 470BC ~ 399BC) 柏拉图(Plato, 429BC ~ 347BC) 亚里士多德(Aristotle, 384BC ~ 322BC) 斯多葛派(Stoics)哲学家

1)、自然派:语言是受自然支配的。它是一种自然产物,它来自外部原则,人类对语言无能为力。

2)、惯例派:语言受惯例支配。语言是约定俗成的,它随着人类的习惯发展起来的,人类可以改变它。

2.古罗马语法

瓦罗(Marcus Varro, 116BC ~ 27BC) 《论拉丁语》(De Lingua Latin)

瓦罗把语言研究分为三部分:词源学 形态学 句法学 多纳特斯(Donatus,公元四世纪) 普利森(Priscian,公元六世纪)

普利森著的《语法惯例》(Institutiones Grammaticea)共十八卷,是整个中古时期语法理论界的经典。

3.中世纪语法

欧洲的中世纪: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到十五世纪欧洲文艺复兴开始的近千

年的历史时期。 3.1 “七艺”教育

语法学 逻辑学 修辞学 音乐 数学 几何学 天文学 3.2 思辨语法

第 2 页 共 8 页

中世纪语言学的突出成就就是在经院哲学影响下的思辨语法(speculative grammar, speculative来自于拉丁语的speculum,意为“反映现实的镜子”),就是说语法是反映现实的一面镜子。

3.4 中世纪初 波依修斯(Boethius, 480 ~ 524)

不仅要研究孤立词语的意义,而且更重要的是要研究它们在实际运用中的词义。 3.5 十二世纪中期 彼得·海利亚斯(Peter Helias) 用逻辑方法研究语言问题

3.5 十三世纪 希思帕尼斯(Petrus Hispanus)

《逻辑纲要》(Summulae Logicales) 160次 欧洲各大学的教科书 3.6 摩迪斯泰学派(思辩语法,Modistae) 探讨语言存在的方式,理解方式,表达方式

4.从文艺复兴到十八世纪的语言学 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实验和分析

哲学上的经验主义:对事物进行孤立的分析研究,强调客观依据,强调实用价值。 语言学研究:速记学 语言学 密码学 5.古代印度的语言学

印度梵语语法 比较语言学 历史语言学

潘尼尼 《八书》(写于公元前600 ~ 前300年之前) 印度语言研究:一般语言理论和语义,语音和音位,语法描写

二、 十九世纪与历史语言学

1. 历史语言学和比较语言学

历史语言学(历时语言学):主要研究某种语言或各种语言的发展史。

两者的相同点:都是通过比较各种语言在不同时期在语音、词形、屈折变化、语法

第 3 页 共 8 页

结构上的相同特点,来建立语言族系。

2. 梵语的研究

1786年 英国东印度公司的官员威廉·琼斯(William Jones) 加尔各答皇家亚洲学会 确定了梵语与拉丁语、希腊语和日尔曼语的历史亲缘关系

3. 新语法学派(Neogrammarians)

三、 索绪尔 现代语言学的开端

当时有影响的社会科学家:德克海姆(Emile Durkheim, 1859 ~ 1917 德国著名社会学家) 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 1856 ~ 1939 奥地利心理学家 精神分析法)索绪尔(Ferdinand de Saussure, 1857 ~ 1913 瑞士语言学家) 索绪尔的历史影响:

1)为现代语言学提出了总的方向,明确了语言的本质,规定了语言学的任务:把语言作为一个单位系统和关系系统来分析。

2)区分语言和言语,共时语言学(synchronic linguistics)和历时语言学(diachronic linguistics),连锁关系与选择关系。

四.布拉格学派(Prague School)和哥本哈根(Copenhagen School)学派

1.布拉格学派(1926年) 创始人:维伦·马泰休斯(Vilen Mathesius) 特

点:结构—功能语言观

基本观点:1)强调共时语言研究的首要地位;2)语言是一个价值系统;3)要研

究分析实现各种功能的语体;4)从语言功能入手,然后去研究语言形式。

2.哥本哈根学派

代表人物:路易斯·叶姆斯列夫 代表作:《语言理论绪论》(1943)

哲学和逻辑学→语言学的理论性问题 语言的符号性质 语符学 新索绪尔学

五. 美国的结构主义

第 4 页 共 8 页

美国的描写主义语言学和结构主义语言学特点:实用性;科学性 代表人物:弗兰斯·博厄斯 萨丕尔 布龙菲尔德

1. 弗兰斯·博厄斯(Franz Boas, 1858 ~ 1942)

他认为,对一个社会影响最大的不是地理条件或客观环境,而是一个民族的文化传统,而语言是打开它的钥匙。

1911年 《美洲印第安语言手册》(A Handbook of American Indian Languages)

语言的描写:语言的语音;语言表达的语义范畴;表达语义的语法组合过程。

2. 萨丕尔(Edward Sapir, 1884 ~ 1939)

《论语言》(Language)(1921)语言的定义 语言成分 语法过程 结构分类 历史演

变 语言与文学和思维的关系

2.1萨丕尔—沃尔夫假说(the Sapir-Whorf Hypothesis)

假说:语言形式决定着语言使用者对宇宙的看法;语言怎样描写世界,我们就怎样观察世界;世界上的语言不同,所以各民族对世界的分析也不相同。 语言与文化观:语言与民族之间没有必然联系,语言与文化之间有平行关

系;语言是形式,文化是内容。

2.2 沃尔夫(Benjamin Lee Whorf, 1897 ~ 1941)

3.列昂纳德·布龙菲尔德(Leonard Bloomfield, 1887 ~ 1949)

美国结构主义语言学的奠基人 《语言论》 一切语言研究者的课本

六、 乔姆斯基与生成语法

阿费莱姆·诺姆·乔姆斯基(Avram Noam Chomsky, 1925 ~ ) 转换生成语法(Transformational-Generative Grammar) 1. 主要作品:

第 5 页 共 8 页

1)《句法结构》1957

2)《句法理论若干问题》1966 3)《笛卡尔语言学》1966 4)《语言与思维》1968 5)《对语言的思考》1975 6)《规则与表达》1980 7)《支配与制约讲稿》1981 8)《语言知识》1986

2.乔姆斯基的语言观

语言是什么?人为什么会说话?人是怎样学会说话的?人的语言能力和语言知识到底是什么? “白板说”“刺激—反应”论 “语言习得机制”(LAD language acquisition device)

3. 从1957年至今,生成语法大致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 1)50年代 ~ 1965年 第一语言模式时期(the First Linguistics Model)

《句法结构》(Syntactic Structure) 三种语法:有限状态语法;短语结构语法和

转换语法

句法很像数学上的排列组合 例:他写字 字写他 写他字 写字他 他字写 字

他写

雅克布逊 哈利斯

2) 1965 ~ 1970年 标准理论时期(Standard Theory)

《句法理论若干问题》(1966)(Aspects of the Theory of Syntax)

新的语法模式:句法部分,音位部分和语义部分 《句法结构》之后的几个严重问题:

第 6 页 共 8 页

a)转换规则的力量太大。一个普通的句子可以随意改变,没有任何限制。

采纳 凯茨(J.J.Katz)的概念:句子有深 层结构(deep structure, 决定意义)

和表层结构(surface structure, 决定声音)之分

b)乔氏的规则既可以生成正确的句子,也可以生成不合格的句子。如用S→

NP + VP, VP→V + NP 两条规则,可以得出句子: John drinks wine. Wine drinks John.

c) 被动转换规则不能随意运用。 cf. John married Mary./Mary was married by

John. John resembles his father./His father is resembled by John. 3)1970年以后 扩充式标准理论时期(Extended Standard Theory) 语义问题

七.伦敦语言学派

代表人物:马林诺夫斯基(Bronislaw Malinowski, 波兰人类学家,1884 ~ 1942)

弗斯(John Rupert Firth, 1890 ~1942) 韩礼德(M. A. K. Halliday, 1925 ~ )

1马林诺夫斯基的语言理论

伦敦经济研究学院 人类学教授 实地考察 语言/社会/文化 语言的功能和意义 情境意义 语言环境 衬语 2.弗斯的语言观点

伦敦大学的东方与非洲研究学院 伦敦学派 亨利·斯威特(Henry Sweet,

1845 ~ 1912,英国伟大的语音学家) 韵律分析(prosodic analysis) 主要学术研究:语义方面——语境理论;音位学方面——韵律分析

受马林诺夫斯基的影响,把语言看成是“社会过程”,“是人类生活的一种方式,

并非仅仅是一套约定俗成的符号和信号”。受索绪尔的影响,认为语言包括“系统”和“结构”两个要素,但不同意索绪尔所作的“语言”与“言

第 7 页 共 8 页

语”的区分。 3。韩礼德和系统语言学概况 3.1 继承弗斯的两条原则:

1)语言环境(语境 context of situation) 认为语言与典型的社会情境有密切

联系,并受其影响。

2)“系统”概念,但他重新规定了“系统”的意义,创造了一套完整的范畴。 3.2 韩礼德的简历

1925年出生于英格兰 青年时期在伦敦大学主修中国语言文学 1947 ~ 1949 北京大学 罗常培 1949 ~ 1950 岭南大学 王力

1955年在弗斯指导下完成博士论文《“元朝秘史”汉译本的语言》(The Language

of the Chinese Secret History of the Mongols) 获剑桥大学哲学博士学位 先后在剑桥大学、爱丁堡大学、伦敦大学任教 后移居澳大利亚 任悉尼大学语言学系主任 3.3系统语言学的六大特点:

1)十分重视语言在社会学上的特征。如:语言的社会功能是什么? 语言变体

与社会功能的关系 从社会学角度研究语言

2)系统语言学认为语言是“做事”的一种方式,而不是“知识”方式。 3)比较重视对个别语言以及个别变体的描写。 4)用“连续体”的概念来解释许多语言事实。

5)系统语言依靠对语篇的观察和数据统计来验证自己的假设。 6)系统语言学以“系统”作为基本范畴。 3.4 系统语法和功能语法

第 8 页 共 8 页

3.4.1 系统语法

语言被认为是“系统的系统”(system of systems)。系统语法试图建立各种相

互关系的系统的网络, 从而解释在语言中各种与语义相关的选择。 入列条件 精密度阶 意义潜势 体现关系 3.4.2 功能语法

语言是社会活动的产物,它要发挥一定的功能。社会需求决定了语言的结构。 系统网络主要用来描述功能的三个组成部分:1)概念功能(物质过程,心理过

程,关系过程,行为过程) 2)人际功能(语气,情态) 3)语篇功能(语场,语旨,语式)

小结

语言学发展至今经历了三个阶段: 1.

规定性(prescriptive)的语言学(从古希腊语法一直到十八世纪的语言

研究) 2. 3.

描写性(descriptive)的语言学(从十九 世纪到索绪尔时期) 解释性(explanatory)的语言学(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至今)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