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点资讯 义务教育 高等教育 出国留学 考研考公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个体心理学及其对儿童问题行为教育的启示

2023-11-27 来源:华拓网
个体心理学及其对儿童问题行为教育的启示

王一格

【摘 要】儿童问题行为目前在校园内外频频发生,矫正其问题行为已成为教育学、心理学界乃至社会关注之热点.阿德勒个体心理学的教育观认为,儿童的问题行为应从儿童之本位视角而不是旁观者的割裂视角,了解问题行为背后的原因及期待,发现问题下的\\\"问题\\\改变由于父母错误的教养方式及缺乏对儿童社会兴趣培养方面的正确引导等因素下儿童表现出的不良生活风格.学校应设立专门的辅导教师团队,加强家校合作,培养儿童积极的社会兴趣,进而矫正所谓的\\\"问题行为\\\". 【期刊名称】《岳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年(卷),期】2019(034)003 【总页数】4页(P66-69)

【关键词】问题行为;个体心理学;人格统一体;生活风格 【作 者】王一格

【作者单位】云南师范大学 教育科学与管理学院, 云南 昆明 650500 【正文语种】中 文 【中图分类】B844.14

儿童的问题行为一直是心理学界、教育学界乃至整个社会持续关注的焦点。目前,以青少年为主体所引发的群体斗殴、旷课逃学、不良适应、社会孤立甚至自残自杀等种种不良行为在校园内外频频发生,不仅成为众多家庭、教师在教育过程中亟需

解决的棘手问题,亦是教育心理学界专家、学者密切关注的研究热点。以往针对儿童问题行为产生的影响因素的研究将重点锁定在儿童问题行为产生的当下环境,认为个体问题行为的产生是受环境中外在线索的刺激[1];并且研究者倾向于与儿童完全割离的范围观察其问题行为,这在一定程度上使儿童作为问题行为发出者过分强调自身的负性身份意识。然而,大量研究表明,儿童的问题行为与个体的低自尊、个体与育者间不良的亲子关系存在显著相关[2]。以阿尔弗雷德·阿德勒(Alfred Adler,1870-1937)为首所创立的个体心理学明确阐述,作为具有人格统一体的儿童,在其出生至今短暂的人生进程中,具有克服自卑追求优越的普遍性,儿童在追求优越防止自卑情结的意识与育者不恰当的教养方式之间存在的冲突激化了其错误生活风格的形成。儿童的问题行为正是此错误生活风格的体现。阿德勒个体心理学强调从儿童的视角看待其问题行为的成因——即儿童自发解决自己视为“问题”的一种尝试[3],这一思想对当下儿童问题行为矫正及其教育重点具有一定的启示蕴意。

1 儿童问题行为概述 1.1 问题行为的概念

关于问题行为的概念界定,目前界内并未形成一致认可的观点。基于不同角度,国内学者曾提出各自独特之观点。首先,从问题行为所激发的社会后果严重程度的角度,有学者提出:问题行为是指个体在身心发展过程中所呈现的在严重程度和持续时间均超出实际年龄正常情况所允许范围的异常行为。”[3]其次,根据问题行为所引发结果的角度,周不成曾明确提出,问题行为是给学校或者家庭带来麻烦并影响个体身心健康发展的不正确行为[3]。基于目前大量实例中所呈现的问题行为并对其特征进行归纳,并综合已有的相关概念,可将问题行为视为儿童或青少年中出现的阻碍其品格良好塑造、认知有序形成、身心健康发展,或给家庭、学校及公众带来某种负面影响的行为;是一种既不利于他人又阻碍自身良性发展的情绪异常行

为。

1.2 问题行为的分类

问题行为基于不同尺度可划分为多种类型。根据表现形式可以将其分为攻击和畏缩型[4]。攻击型问题行为主要呈现为行为野蛮粗暴、学习时注意力不集中、漠视团体规范、破坏公众设施、小偷小摸或频繁说谎等。畏缩型则表现为个体情绪敏感、内敛怕事、过分担忧、不喜与人交往、否认自身价值、常常封闭自己等等。同时,问题行为亦可分为行为方面和心理特质方面。从行为方面划分,具体表现如扰乱别人,反对别人管束,产生敌对、破坏或者不服从的行为,亦包括犯罪行为和心理变态;而特质方面通常以“退缩行为”的形式得以表现,如害怕他人,感到焦虑,对于自己所受到的批评、嘲笑或被抛弃的处境表示回避。综合以上观点,本文所讨论的儿童问题行为既包括外在的如对他人、社会造成破坏或骚扰的行为亦包括内在的如自卑孤僻、羞怯寡言不易被教师或家长所发现的行为。 2 个体心理学的教育理念

20 世纪初,奥地利精神病学家阿德勒创立了“个体心理学”,而孩童教育则成为其中尤为关键的内容。阿德勒认为,不存在一个儿童是天生的问题儿童。之所以有众多儿童问题行为的出现,是因为其人格发展出现了偏差[5]。具体来说,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中所研究的有关教育问题并非局限于课堂上教师如何传授知识以及学生如何掌握知识。教育的目的是促进对儿童的人格教育,而家长、教师、学校的作用应该是帮助引导孩子形成健全的人格,以更好地适应社会,并且强调运用孩子的社会意识来检测其是否获得成长。 2.1 人格统一体及克服自卑

个体心理学理论中强调人格的统一体这一概念。个体的各种心理行为特征呈现是相辅一致的,正是多形态的体现构成一个总体。每一个大人眼中的“问题儿童”均有一套自己的生活方式,而不是零散单一地表现出某方面存在问题,他的行事始终与

其人格逻辑相吻合,即其所拥有的“人格的统一体”。 在此基础上,阿德勒提出克服自卑、补偿以及追求优越的观点,亦是个体心理学理论的核心部分,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众多儿童问题行为的成因。

自卑感生而有之,幼时每一个个体由于生理之弱小及认知发展不成熟为健康持续地发展必须依赖较为强大的成人及环境。而正是这种感觉意味着个体的一生均要为克服自卑而不断努力向上寻求发展,即追求优越感。但当一个孩童习以为常的来自父母的宠爱和关注被瓜分或剥夺时(如家中增添新丁,父母忽视对孩子的关心),同时养育者疏于对孩子在面对外在环境改变的正确引导时,儿童则会自发尝试去采取行为以谋求本属于自己的关注和宠爱。而问题行为的出现即为其以错误的方式寻求优越。在这一过程中,外在环境的改变使孩子的自卑感加深,同时伴随着个体由于缺乏经验在面对问题产生的脆弱感和彷徨感,反向刺激、影响了孩子的整个精神心理。为了摆脱这种状况,达到新的高度以获取一种平等的感觉(追求优越),其需要通过采用其他的方式来再次吸引原本仅属于他的来自养育者的关注——即行为目标。但在实现这一目标时,由于养育者缺乏及时指导,使其对环境的错误判断未被纠正,同时,在其头脑中已形成的错误圈子则始终约束、控制着他产生更多的问题行为[6]。个体头脑中是如何形成此类错误的圈子,则是个体心理学教育观中另一个主要观点,即生活风格。 2.2 生活风格及社会联结

每个人均有不同于他人的追求优越、克服自卑的方式,而这种区别于他人的个体所特有的追求优越的方式就是生活风格。生活风格存在好坏差异,儿童的问题行为与不健康的生活风格密切相关。阿德勒认为区分个体的生活风格健康与否的标准,即其是否符合社会公众的利益,并提出4 种类型的生活风格,分别为统治——支配型;索取——依赖型;回避型;社会有用型,仅仅社会有用型属于健康的生活风格,前三者均为病态的生活风格,亦是许多儿童问题行为的体现。基于此,个体心

理学提出3 个用以判别个体的生活风格的方向。其一,个体的出生顺序。阿德勒认为个体在同辈兄妹中的排行、家庭中的位置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个体的性格以及今后的发展;其二,个体对早期环境的回忆。个体早期由于心智发展不成熟,环境上任何的波动都会影响其生活风格的选择和改变。其三,对梦的个人评价。 个体心理学十分注重个体与社会情感上的联结,不知社会情感为何物的孩子必然成为一个满是问题行为的个体,因为其对优越感的追求未被引至对社会有益的方面。当明白后,我们对于儿童的问题行为才有了全新的认识,任何儿童表现出来所谓的问题行为不应该单单从某一点去分析其成因,必须以了解个体的全部生活历史为基础,从问题行为发出者的角度去审视其行为,打破研究者规范客观外在的研究范围。因此,父母应该将引导儿童增强与社会的紧密联系、培养儿童的社会感情作为教育孩子的目标和任务。

3 个体心理学教育观对儿童问题行为教育的启示 3.1 营造校园良性竞争氛围,增强学生集体意识

个体心理学理论十分重视学校对孩子教育的作用。学校作为孩子脱离父母初次进入的一个新环境,很大程度上可以检验出一个孩子是否得到足够的准备教育以应付新的环境。学校作为家庭和社会之间的关键媒介,有责任去引导和帮助学生提前准备以良好过渡并适应真正的社会生活,并尽可能地监查从而改变学生在家中受到来自养育者方面的负性影响。同时,孩子们在学校处于一种竞争环境,但一个理想的班级应该使每一个学生均感受到自己是集体的一份子,从而使每一个孩子的竞争意识和好胜心(追求优越)保持在一定的限度,增强学生的集体意识,园丁之作用无法忽视亦不能被替代。当下由于学校的教育评估导向机制,许多中小学教师的薪资与学生成绩存在联系,导致教师对于成绩名列前茅的学生给予过高的评价和关注。这一结果不仅使成绩优异的学生认为只要自己学习好,其它方面均不重要,人格上存在的一些问题亦被忽视,不利于其未来在真实社会中的发展;亦使大多数成绩一般

的学生采取错误的方式去应对被老师忽视的环境,要么不惜一切代价去追赶领先的同学,要么陷入失望,带着儿童年龄特征下极主观的情绪认知事物。因此,作为教育工作者,应该始终相信其工作具有教育的价值,并且相信教育就是培养性格。在《儿童的人格形成及其培养》一书中,阿德勒曾明确指出:教师并不是学校制度的责任人,但如果他们能从个人之角度以同情和理解的态度缓和下制度中的非人性和苛刻面,那就最好不过了[7]。因此,当学生出现一些特殊情况时(如考试中发挥失常),可考虑宽容应对,将起到积极鼓励之效。试想在学校因学习成绩不好总受批评的学生,同时不能及时赶上其他同学,必然不会喜欢学校甚至试图逃学,最终亦成为老师口中的“问题少年”。

鉴于当下中小学实际情况,高额的工作量使教师没有足够的精力和相应的能力去了解并改正学生的错误生活方式。故学校应设立专门的辅导教师团队。若教师从学生刚进校门时即密切留意每一个学生,其将很快了解到学生的生活方式,并避免以后出现众多问题行为。

3.2 父母以身作则,培育儿童社会责任感

个体心理学曾提出“孩子替父母生病”,旨在说明许多问题儿童的出现是因为错误的家庭教养方式,因此家庭与儿童的问题行为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学校仅作为一个“反光镜”找出孩子存在的问题行为,而真正促使儿童表现出种种不良行为的是家庭对孩子的影响,父母在教育子女中的失职导致了儿童的问题行为。因此父母应给予孩子充分的关注度及平等的理解。对于已经表现出问题行为的儿童,父母应忽略其为了获取养育者关注而有意为之的问题行为,引导其以正确的方式追求优越,最重要的是要培养孩子的社会意识,加强其与社会的情感联结,如鼓励引导孩子照料花草、小动物,在节假日陪伴孩子参加“小小志愿者”类型的公益活动。儿童社会责任感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年幼时即应注重培养强化。同时,养育者需打破自己的客观视角而以孩子本身的即行为发出者的角度看待其出现的问题行为。另外,

不应浅显地从学习与儿童品行角度来定位,要以儿童的视角看待其处境,通过了解整体的生活风格,明确其行为背后的错误判断对其表示理解。对于仍未表现出问题行为的儿童亦应帮助其培养集体意识,不过分关注自己的孩子但亦不忽视。没有一个父母天生就知道如何教育孩子,家长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需要不断地进行自我教育,更新观念,从而以更加积极的态度陪伴孩子成长。 3.3 重视家校合作,培养儿童积极的社会兴趣

家庭和学校在教育过程中从来不是分裂的,父母可以指出学校教育的不足,而学校亦可矫正家庭教育的缺陷。若一个问题儿童刚刚在学校接受了教师的一番改正教育之后,回家后迎来的却是家长的漠视或无休止的责骂,很难想象仅靠教师在学校的教育可以矫正儿童的问题行为。此外,个体心理学一直强调培养社会兴趣对孩子健康发展的重要性[8]。个体同社会的联结最早追溯于孩童与母亲之间所建立的情感联结,在与母亲之间建立了积极的情感联结后才逐渐将个人对社会的兴趣扩展至父亲身上,乃至亲戚朋友以及围绕着孩子的整个社会生活。因此,母亲需要注重与孩子一开始即建立较为积极的情感联结,作为孩子勇敢探索外部社会、培养自身社会兴趣的安全感基石;同时,母亲对社会的积极贡献和热爱,从集体潜意识的角度耳濡目染地引导着儿童去效仿母亲以接纳社会并参与社会活动,这一点值得引起引导内向性格儿童融入社会活动、培养其社会兴趣养育者的关注。当孩子进入校园,教师有责任帮助进一步扩大孩子的社会兴趣面,从过去仅局限于一个家庭等小范围的人际交往层面扩展至学校、社会。社会兴趣决定了个体的生活意义的大小以及对社会的贡献程度,一旦儿童拥有了健康积极的社会兴趣,将学会以正确的方式寻求优越克服自卑,因此,许多问题行为自然不复存在。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当下高速发展的信息时代,要从根本上矫正儿童的问题行为,必须学会从儿童的角度看待问题,了解儿童的全部生活历史,弱化儿童作为问题发出者的

消极身份观念并引导其建立正确的生活风格,培养儿童的社会兴趣和合作意识,重视家校合作共建,给予每一个儿童充分的尊重和及时的关注。 5 参考文献

【相关文献】

[1] 金灿灿,刘艳,陈丽.社会负性环境对流动和留守儿童问题行为的影响:亲子和同伴关系的调节作用[J].心理科学,2012,35(5):1119-1125.

[2] 董会芹.同伴侵害与儿童问题行为:自尊的调节作用[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5,23(2):281-284.

[3] 周兴国.人文科学视野中的“儿童问题行为”及其实践意蕴[J].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1):39-45.

[4] 高原.父母教养压力、亲子沟通质量与儿童问题行为的关系[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院,2016.

[5] [奥]阿尔弗雷德·阿德勒.阿德勒的人格哲学[M].呼和浩特:内蒙文化出版社,2008. [6] [奥]阿尔弗雷德·阿德勒.破解孩子的心灵密码[M].北京:新时代出版社,2015. [7] [奥]阿尔弗雷德·阿德勒.儿童的人格形成及其培养[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 [8] [奥]阿尔弗雷德·阿德勒.儿童之教育[M].上海:上海中华书局,1940.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