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点资讯 义务教育 高等教育 出国留学 考研考公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山东省德州市2016-2017学年度高三年级第一次调研考试文综历史试题.doc

2023-12-09 来源:华拓网


山东省德州市2016-2017学年度高三年级第一次调研考试

历 史 试 题

注意事项:

1.考生领取到试卷后,应检查试卷是否有缺页漏页,重影模糊等妨碍答题现象,如有请立即向监考老师通报。开考15分钟后,考生禁止入场,监考老师处理余卷。

2.请考生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选择题部分请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请用黑色0.5mm签字笔书写。考试结束后,试题卷与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卷 选择题(每题4分,共140分)

24.唐德刚在《晚清七十年》中说:“我国春秋战国时代,列强之间订立国际条约都要把‘毋易树子’、‘毋以妾为妻’„„等家庭小事,写入国际公法,以维持世界和平。”“列强” 的做法( )

A.维护了宗法制度 B.促使了礼崩乐坏 C.导致分封制崩溃 D.加强了中央集权

25.“吾国当西汉时,学术之中心,在于学校。魏晋以后,则学校有名无实,教育之权,遂全移于私家之手。”这一现象反映出( )

A.专制集权统治遭到削弱 B.私学兴起于思想界的繁荣 C.儒学至尊的地位被取代 D.造纸术改进推动文化传播

26.有学者认为,战国至西汉初农民的桑麻纺织业、家畜饲养和园艺种植等多种经营的收入,可占农家生产总收入的40%以上。这种观点( )

A.推翻了对古代抑商政策的同有认识 B.否定了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C.深化了对古代中国自然经济的理解 D.肯定了战国至汉初私营纺织业的发达

27.唐代三省制实现了分层决策与分层行政,通过文书的起草、审核和执行的运作流程来实现权力的分割与制约。据此可知,唐代三省制( )

A.成功实现了行政权力的分割 B.保障了皇权地位的至高无上. C.有效地制约了皇帝滥用权力 D.提高了行政机构的办事效率

28.观察《中国古代丝织业中心分布变迁图》,依据图中信息,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A.古代丝织业中心多数分布在丝绸之路的沿线 B.汉代丝织业中心由都城长安向全国各地辐射 C.唐宋时期的丝织业是发展最快的手工业部门 D.元至清朝苏州、南京等地也成为丝织业中心

29.明代中后期,有越来越多的读书人通过诗文、书面、民歌时曲、通俗小说,不少能工巧匠、名医名卜等则通过技艺,获得了社会地位、政治身份或经济收益。这反映了当时( )

A.重农抑商政策松弛 B.社会价值体系多元化 C.市民阶层队伍壮大 D.社会文化的高度繁荣

30.有学者在评论古代希腊的行政官员制时说;“全部行政官员没有组成为某个行政首脑统一领导之下的‘政府’,„„各行政官员各自对公民大会划其相应机构直接负责。”这是因为古代希腊( )

A.所有官员都是兼职人员 B.城邦体制不需要“政府” C.确立了依法治国的原则 D.实行了全体公民决策制

31.1960年1月,英国首相麦克米伦在结束非洲之行后发表演讲:我看到了国家意识的觉醒,在过去的几个世纪里,这些国家的人们依赖着别的国家生存;十五年前这一运动风靡亚洲,今天非洲发生了同样的事情,变迁之风吹遍整个非洲大陆。这股风靡亚非的“变迁之风”推动了( )

A.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 B.不结盟运动的兴起和发展 C.两极格局的逐渐巩固 D.美苏关系的持续缓和

32.据记载:到1962年底,全国共精简职工900万人,城镇人口120万人,相应地减少工资总额31亿元,商品粮少销81亿斤。材料现象说明( )

A.国家工业化建设日益葵缩 B.国民经济调整取得了成效 C.“大跃进”之风仍然存在 D.农村经济的困难日益加重

33.新航路开辟过程中,欧洲人在非洲命名了许多“象牙海岸”、“黄金海岸”、“奴隶海岸”的地名。这些地名客观上反映了( )

A.航海家的冒险精神 B.非洲物产极其丰富 C.探求新知的主动性 D.殖民扩张的掠夺性

34.下图是罗斯福新政时所设立的“公共事业振兴署”的海报。海报中间的WORK PROGRAM 意为“工作计划(或程序)”。据此海报中的信息可知,此机构旨在( )

A.推行计划经济体制 B.压缩政府财政开支 C.推行“以工代赈” D.建立社会保障体系

35.有学者要评论近代欧洲某文学风格时说,它“创造的艺术世界不是模拟现实的‘镜件世界’,而是一个想象的、超现实的、主观化了的世界。”下列作品属于此文学风格的是( )

A.《人间喜剧》 B.《战争与和平》 C.《巴黎圣母院》 D.《百年孤独》

40.(25 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18世纪结束以前,英国已经建立了内阁制,君主只能通过大臣来统治。而大巨是议会成员并对议会负责的,这一体制强调议会和行政的联系,在一个主要方面与孟德斯鸠的原理是相反的。英国的宪法传统是强调“国会至上”的原则,国会是立法机关,国会至上也就是“国会立法至上”,其含义是“对国会的立法权限并无法律上的限制”。因此在英国,国会的立法权几乎无所限制,“英国国会除了把男人变成女人之外,还没有什么办不到的事

情”。

——摘自《浅析权力制的原则在美英法三国宪法与宪政中体现》

材料二 南京临时政府的《政府组织大纲》原规定的是总统制,待临时大总统由孙中山让给袁世凯之后,《临时约法》即改为内阁制,以便架空袁世凯,通过国民党在议会中的多数,保证权力掌握在自己手里。„„民初的国会,虽然热热闹闹,但无论是国民党还是进步党,关心的重点不是协商妥协,为民国制定一个新宪法和新制度,而是忙于党争,打击对方的势力,扩充自己的权力。李剑农指出:“从唐内阁到赵内阁,同盟会派的人只恨内阁不能全操入己党手中,以为还是党势太弱,极力扩张党势;非同盟会派的党人,也深感内阁不能全落入同盟会派的手中,一方面权力反对政党内阁之说,一方面也极力造党与之相抗。”

——摘自《辛玄后民初的制度转型败因探讨》

(1)报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政治机构之问的关系。并分析英国形成“国会至上”的原因。(15 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辛亥革命后内阁制形成的主要原因。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近代中国和英国国会的不同点。(10分)

41.(12 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耍求。

下表是改革开放后,我国个体经济发展中的有关情况。

式 1982

城乡劳动者个体经济

经济形

所有制性质

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补充

1988

城乡劳动者个体经济

私营经济 1

个体经

非公有

社会

合法

引导

监督

非公有制经济

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补充

合法的权利和利益

指导、帮助引导

监督 监督和管理

地位

国家保护

合法的权利和利益

国家政策

指导、帮助

国家控制

监督

999 济

私营经济

制经济 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的权利和利益

和管理

2004

个体经非公有制经济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合法的权利和利益

鼓励、支持和引导

依法监督和管理

私营经济

上述表格中反映了我国改革开放后社会发展的多种趋势,概括其中的两种趋势,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给予说明。(12分)

45. (15 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西周“官守学业,皆出于一”,“故私门无著述文字”,就造成了“学在官府”,春秋时期私学取代官学是教育制度上一次历史性的大变革。贵族关心的是维护统治地位,扩大统治范围,无暇顾及教育,“乱世则学校不修焉”(《毛诗·郑风·子衿》序)。私学出现重要的原因之一是与“士”阶层的变化联系在一起的。士阶层中许多有才能的人在政治斗争或军事斗争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养士之风形成。适应这种社会新需要,私家讲学,专门培养士一“学在官府”转变为“学在四夷”。

——摘编自孙培青《中国教育史》

材料二 议会掌握国家的立法权、财政大权、监督权,议会还有权改变君主的人选,是议会生君主,而“学校”从来以立法的形式明确君主和“学校”的权力范围划分,其自身的财政尚且不能独立,君主对“学校”有着绝对的控制权,是君主生“学校”。英国议会自14世纪以来区分上、下院,其组成人员来自社会各行各业,各个利益阶层,复杂的人员构成使议会成为反映社会不同声音和需求的场所,而组成“学校“的主体是接受儒家传统教育的大儒、士人们,单一的人员构成使得“学校”的声音也是单一的,这些人形成的“学校”反映的不是民意而是道义。英国议会的组织机构、活动程序等都有明确具体的规定,并以法律形式被确定下来。而在这一方面黄宗羲基本没有言及。

——摘编自林树青《论黄宗羲的“学校”思想》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说明春秋时期教育领域变革的原因。(7 分)

(2)根据材料二,归纳英国“议会”与中国“学校”的主要不同。(8 分)

46.(15 分)【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亚洲所有殖民地都在战后10年内成为独立国家,非洲所有殖民地都在战后20年内成为独立国家。出现这一意想不到的结局的一个原因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最初的殖民主义列强空前地衰落,同样重要的是反帝国主义的民主主义情绪在诸帝国国内得到发展。此外,战后的两个头等强国美国和苏联对在损害战败的敌人和被削弱的盟国的情况下获取海外殖民地并不感兴趣,这种情况也有助于殖民地革命。

由于日本人以“亚洲人的亚洲”为口号,进行宣传,所以西方帝国主义的政治基础也遭到了破坏。当日本人最后被迫交出他们的占领地时,他们故意将武器留给当地的民族主义组织,从而尽可能地使西方的统治难以恢复。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由于数百万殖民地居民在同盟国和日本的军队和劳动营中服役,这种世界范围的殖民地觉醒得到了进一步的促进。最后,如同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一样,老百姓不仅受到了某些地区的战争造成的穷困和苦难的影响,而且还受到了同盟国关于自由和民族自决的宣传的影响。

——摘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二战后亚非民族独立运动高涨的原因。(9 分) (2)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二战后亚非民族独立运动的影响。(6 分)

47.(15 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忽必烈登基后在《即位诏》中表示:祖宗创立基业50余年,“武功迭兴,文治多缺”;他决心“宜新弘远之规”,“祖述变通,正在今日”。忽必烈幼年曾受过良好的教育,非常仰慕中原文明,常与汉族知识分子讲论圣道,决心仿效李世民,“思大有为于天下”。1251年,蒙哥汗命他主管漠南汉地,使他有更多机会熟悉中原文明。即位后他明确宣布,改变太祖“视居庸以北为内地”的观念,确定“山以南,国之根本也”,“期与物以更新”。忽必烈严厉禁止屠城,兵临南宋临安时,使临安得以“九衢之市,一代之繁华如故”。废除州县官世袭,释放奴隶,重用汉官,劝课农桑,反对毁田放牧。诏令天下:“国以民为本,民以衣食为本,衣食以农桑为本。.”改革蒙古旧制,“援唐宋之故典,参辽金之遗制,设官分职,立政安民”,实施行省制,加强对边地的管理。忽必烈改制取得巨大成功,初期就“民安赋役,国用粗足,政事更新”,有力地促进了中华文明的继续发展。

——据《元史·世祖本纪》等

(1)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归纳忽必烈改制的原因及措施。 (9 分)

(2)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忽必烈是如何促进中华文明继续发展的。(6分)

历史周测十三答案

24 A

40. (25 分)(1)关系:议会权力至上,拥有无限的立法权;君主通过内阁来管理国家,但内阁对议会负责。(7 分)

原因:宪法传统所致;限制王权的需要;议会集体统治符合民主发展趋势;缺乏相应的理论指导和政体借鉴。(8 分)

(2)原因:为了限制袁世凯的权利;保证国民党掌握国家权利;维护民主共和制度。(6 分)

不同点:中国国会成国民党与其他党派争夺权利的工具;英国的国会则真正掌握国家权利的最高立法机构。(4分)

41.(12 分)趋势一:非公有制经济日益壮大。(2 分) 说明:略。(4 分)

趋势二: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转向了市场经济体制。(2 分) 说明:略。(4 分)

趋势三:我国日益走向了依法治国。(2 分) 说明:略。(4分)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读图能力和总结归纳能力。本题考查我国改革开放后社会发展的多种趋势,属于开放性试题,需要学生能从中找出一定的发展趋势,言之有理即可。主要抓住材料所给的关键词,如经济形式、所有制性质、地位、国家保护、国家政策、国家控制等方面去发现趋势,并进行归纳总结即可。

45. (15 分)

(1)统治者无力顾及官学;士阶层在社会变革中发挥重要作用(养士之风盛行);宗法分封制度破坏,争霸战争频繁。(7分)

(2)议会高于君主,而中国“学校”则从属于君主;议员来源广泛,代表性强;“学校”群体成分单一,反映的不是民意而是道义;议会以法律制度保障运行,“学校”没有法律制

25 A 26 C 27 A 28 D 29 B 30 D 31 B 32 B 33 D 34 C 35 C

度保障。(8分)

46.(15 分)

(1)二战加速西方殖民列强的衰落;西方国家内部反帝国主义情绪的发展;美苏忙于冷战,无意攫取殖民地;日本的侵略破坏原有殖民体系,促进殖民地觉醒;西方国家自由主义、民族主义等思想在殖民地的传播。(9分)

(2)对亚非国家:实现民族独立,为后续发展奠定基础。(2分)

对西方殖民国家: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瓦解,西方国家摆脱殖民地包袱,进入发展的黄金时期。(2分)

对世界局势:增强第三世界国家的力量,推动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冲击两极格局。(2分)

47.(15 分)

(1)原因:元朝建立,国家统一;蒙古旧制不适应统治需要;忽必烈本人对汉文化的仰慕及接触。(6分)

措施:重视内地;以农立国;实行官僚政治(行省制);力主政在得民。(3分) (2)建立元朝,禁止屠城,为巾华文明的发展营造统一稳定的环境;劝课农桑,为中华文明的发展奠定良好的物质基础;创建行省制,为中华文明的发展提供制度保障;主动学习中原文化,促进民族融合和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6分)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