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下锅烂 邓 刚
①我的家在辽东半岛的尖尖上,出门就是海.好吃的东西多极了。礁石上有一片片牡蛎,只要用蛎钩子当当敲打几下,再轻轻一掀,便露出一窝白嫩的蛎肉.咬一口饼子,就一口蛎肉,咂巴咂巴嘴儿,可真鲜死了!礁石旁还有美味的蚬子和用针一挑一嘟噜肉的香海螺。再往水里走,肥肥的大赤角红蟹子,比鸡蛋还有营养的刺锅子(海胆),还有胖乎乎的海参、鲍鱼、扇贝,据说多么高级的宴会也少不了这些海味儿。
②但是,在海边上长得最多,看得最多,吃得最多,闻到味儿也最多的还是海菜。这东西泼实,沿着弯弯曲曲的海滩,长得绿茵茵的一片,集市上所有的海物,数它贱,吃起来也省事,水烧开以后,再把它下锅,翻一个滚就行,所以渔村人叫它下锅烂。只要喝过一碗下锅烂的人,一辈子也会想着它的鲜味儿。太冷天,满身冰茬盐花的打鱼人下了船,咕嘟嘟喝上一碗热乎乎的下锅烂汤,立即热气四溢,血脉贯通,浑身浪打风摇的乏劲儿,一扫而光!再品品那海参呀,鲍鱼呀,扇贝呀,蚬子呀,蛎子呀,味道全有了!难怪渔村有这样的歌谣:蚬子鲜到嘴,蛎子鲜到心,下锅烂鲜到脚后跟。
⑧下锅烂是又薄又嫩的小绿叶叶,却只在冬天里长,而且天越冷越长得旺,味道也越鲜。姑娘们蹲在冰冷的水湾里,用冻得红肿的手指头一点点从礁石上往下揪,很不夸易;揪一会儿,手指就冻得猫咬似的痛,但姑娘们不在乎,依然叽叽嘎嘎干得欢。这硬功夫是从一代代老辈勤劳的渔家人传下来的。当她们还吃奶的时候,母亲就把她们捆绑在腰后,拐着筐子下海;刚会走,就跟在母亲身后揪海菜,揪一会儿,小手冻勾勾了,痛得不行,就呜呜地哭,当妈的回过头来用嘴含着孩子的小指头咂一阵。缓过热来,便喝斥着说:“干吧,冻过劲就好了!”果然,孩子不再哭了,那小手开始麻木,过一会儿就不痛了。渔村人就是靠这种“冻过劲就好了”的精神,支撑着一代代家业。
④隆冬时节,寒风呼号,灰白色的天,土黄色的地,一派死气沉沉,连老绿色的松树也像蒙上了一层灰。然而在浪头翻滚、冰雪覆盖的海滩上,一片片鲜嫩的海菜,却像绿色的绸缎,在波痕里轻柔地摆动。海菜是海边人的命根子,海菜饼子,海菜包子,海菜粥……三年灾害那阵,不知救了多少人的命,那年头,连八个岁的老人也颤颤巍巍地拄着拐下海,老老少少走向了海滩,大家拼命地揪呀,揪呀,一潮一潮,成千上万筐海菜拐出了海滩。可是你回头再看,海滩上仍是鲜来绿的一片!下锅烂通人性,它知道人们挨饿,需要它,就使劲地长,把营养献给人们。下锅烂有营养呀,人吃了长劲,猪吃了长膘,鸡鸭吃了下大个儿的蛋。渔村人靠着它,在那艰难困苦的年头,挺起身架去迎风踏浪。
⑤前些年我回家乡一趟,母亲发愁地说:“现在回来干啥,吃不着鱼,看不见虾!”我说:“喝碗下锅烂比什么都强!”父亲在一旁叹口气:“这年头,揪下锅烂也是走资本主义!……”倔强的小妹妹一声不响地拐着小柳筐下海了,但不一会儿,就被工作组的人撵回来,她手上脚上被蛎壳子划出了血道道,小柳筐被人家用脚瑞碎了。我拉着妹妹冰凉的小手,说:“哥哥什么也
不想吃!”小妹却骄傲地从衣兜里掏出一球湿漉漉的下锅烂,母亲赶紧给我熬了一大碗下锅烂汤。我含着泪花喝着,却不感到有什么鲜味儿,反觉得有些苦。
⑥那一年又赶上了寒流,冰雪遮天盖地,正在飞涌的浪涛也突然被冻凝在半空,形成一道道固体的白色浪峰。我望着连天的冰雪。心里猛然一动,那下锅烂完了吧,便跑向海滩。确实什么也没有了,到处是一片银白色,我捡块蛎壳,使劲地挖着雪,陡然,在那坚硬的冰层里闪着一片淡淡的绿光,啊,下锅烂!它虽然凝结在冰层里,却顽强地向上伸展着叶片,不难看出,它是在水中摆动漂浮时突然被冻住的,所以,还保持着轻柔的身姿。我急急地刨碎冰块,便露出下锅烂那同冰茬结成一体的僵硬叶片,像一块远古的植物化石,但却闪烁着绿得可爱的光。不知怎么的,我想起了风雨山林里的边防战士,烟火轰鸣中的炼钢工,险涛恶浪里的打鱼人…… ⑦第二天,艳阳高照,冰雪消溶时,下锅烂却又在波浪里翩翩起舞了,你绿色的叶尖尖,仿佛是无数双绿色的小手,倚着海涛的节奏打拍击掌。渔村一个长辈爷爷对我说,他小时候赶上一次大寒潮,鱼儿冻成了棍,蛎子冻凸了盖,蚬子冻碎了壳,海参冻成了冰蛋蛋,可下锅烂没事儿,这东西命大,冻不死!
⑧也有好长时间没回家乡了。妹妹来信说,现在家乡好啦,不用说下锅烂,鲜鱼肥蟹也管你吃个够!可我并不想那些鲜鱼肥蟹,我想的是那些脚踩、浪砸、寒风扫的下锅烂。
1982年8月31日 1.文章写“下锅烂”,为什么从海边的牡蛎、蚬子、香海螺等美味开始写起?
2.解释下列两句话在文中的含义。
(1)渔村人就是靠这种“冻过劲就好了”的精神,支撑着一代代家业。
(2)我含着泪花喝着,却不感到有什么鲜味儿,反觉得有些苦。
3.第④段中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列举两种并分析其效果。
4.文中的“下锅烂”有什么特点?文章写“下锅烂”有什么寓意?
1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俯向大地的身影
许俊文
这些年来,我的笔下总是很少提到自己的母亲。我觉得至今还没有找到可与母亲般配的文字,就好比我们已探明脚下是一座丰富的矿藏,由于担心技术水平达不到,而一直犹豫不决,迟没有开采。
那是去年深秋的一个黄昏,我从定远县东部的小镇岱山下车去豆村,沿途的田野,该收割的已经收割了,眼前的每一块赤裸的土地,就像产后的孕妇似的,安安静静地躺在那儿,见不到一个来打扰她的人,只有田边地角盛开的野菊花静悄悄地陪伴着她。
一个老妇人的背影出现在我的视野里:青衣青裤,头上扎着时下很少见到的那种黑色的包巾,右手握着一把小锄,举起,落下,举起,落下……在锄头偶尔停顿的间隙,从翻起妁泥土里捡起一点什么,随手丢进身旁的篮子里,再继续翻着泥土。当我走近,才认出是母亲。我小声地叫了一声“妈”,她愣怔了半天才反应过来,急忙丢下手里的锄头,想立即站起来,可是挣扎了几次,最后还是在我的协助下才完成了那个简单的动作。母亲的两个膝盖处沾满了泥土,我不由自主地就跪了下去,替母亲轻轻地扑打,扑着扑着,眼泪就出来了。
母亲是一个惜粮如命的人。她三岁就跟着外婆讨饭,至今她的左腿还有当初被恶狗咬伤留下的疤痕;七岁下地给东家割麦子,饿极了就搓生麦粒吃;三年自然灾害时期,她的两个女儿相继被饥饿夺去了生命。粮食在母亲的眼里比什么都金贵。记得小时候,我家的粮食总是不够吃,为了能够从工分以外多获得一点粮食,母亲请铁匠给我打了一把小锄头,每到秋天,当队里的花生、红薯、胡萝卜收获之后,她就叫我到地里翻找遗落的果实。虽然如今的生活早已改变,父母的生活费用也由儿女全包了,可母亲依然是一个拾穗的人。是如今村里唯一的一个,可能也是最后一个了。母亲总感叹道,人哪,最容易忘本,只要三顿饱饭一吃,就记不得挨饿的滋味了。
前年秋天,父亲打电话说母亲病了,我匆匆忙忙赶回豆村,只见瘦弱的母亲睡在床上蜷作一团,我上前握住她枯瘦的手,粗糙得犹如一截干枯的树干。父亲唠叨着,他说牛喘气那块水稻田你是知道的,烂泥深得连牯牛都拔不动腿,我叫她不要去拾(稻穗),她非不听……母亲微
微地睁开眼,下意识地剜了父亲一下,父亲便不再吱声了。这时我发现母亲的床边码放着一堆稻子,我一下全明白了。
母亲托人把拾来的稻、麦拿到镇子上去卖,再把卖来的钱放在一个小木匣里,就等着过年了,母亲喜欢过年,过年时儿孙们就像归巢的小鸟,一个个都从很远的地方飞回来了,这时母亲会打开那只木匣子给大家发压岁钱,发一个,说一句,这是地里拾来的,当我的儿子接过压岁钱时,他扑通一声双膝跪地,深深地磕了三个头。我想,儿子的头,既是给母亲磕的,也是给土地磕的,尽管他离土地已经很远了,但他却与土地血脉相连。
在我写这篇短文的时候,母亲的身影总是在我的眼前晃动。朦胧中,她佝偻的身影离土地似乎更近了…… (选自《散文》2008年第9期,有删改)
1.结合文意,说说对文中画线句子的理解。 (1)就好比我们已探明脚下是一座丰富的矿藏。
(2)是如今村里唯一的一个,可能也是最后一个了。
2.第二段“那是去年深秋的一个黄昏„„只有田边地角盛开的野菊花静悄悄地陪伴着她”
中的景物有怎样的特点?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3.文章最后为什么再次写到母亲的“身影”?
4.本文采用多种描写手法来刻画母亲。试选取其中的两种手法,对刻画人物形象所起的效果作简单探究。
2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闲雨轻敲鱼鳞瓦
钱续坤
①难得一次回乡省亲,不想秋雨连绵,白天出去走走倒还可以,夜晚根本不便串门,只好呆在家中与母亲胡乱拉着家常。许是兴奋了些,竞然到了子夜时分还辗转反侧,于是坐起披衣,斜靠床头,用一双聪灵的耳朵,去聆听窗外那浙沥的絮语,去感受檐下那滴答的和鸣。 ②这样的情景已是多年没有经历,记忆中的趣闻乐事甚至都快淡忘,但是母亲在我儿时所说的一个比喻始终萦系于怀:“瓦是房子的眼皮,雨是屋檐的泪水。”遗憾的是,略知文墨的母亲并不会写诗,“眼皮”与“泪水”的意象在这里运用得很巧妙,可能是她观察生活最原始最质朴的反映:然而也正是这两个喻体,诱使我无数次地抬起大大的脑袋,关注那些像弯弓又像括号的鱼鳞瓦,那些像新月又像蛾眉的鱼鳞瓦。
③鱼鳞瓦是广布于民间最本真也最易被人们忘却的先知,是泥土的另一种形态,是大地的精魂,也是贴近人类头顶的最矮的天穹。它是天地之间无数隐秘的收藏者和拥有者——它收藏过煦暖的阳光,如水的月光,柔和的灯光:也收藏过雨的裸足,雾的轻纱,雪的羽毛;更多的时候,它收藏着大面积的黑夜和黑夜中的梦幻。诗人巴音博罗说瓦是“房屋的外套,梦幻的布衣”。这两个意象显然更为奇崛,不过细细地品味,我蓦地感觉心头氤氩着一片浓浓的乡愁,挥之不去,隽永悠绵。
④从小就在鱼鳞瓦下长大,在梅雨季节总喜欢贴着窄小的窗棂,看银线穿针,听珠落叮咚;有时也翘首对着对面的屋檐,望水花四溅,听瓦楞的脆响……所有的影像幻化成一幅情景交融的画,所有的声音混合成一支有始无终的曲,催我昏昏然小睡,也使我猝然惊醒、母亲的家务活终于忙完了,她轻轻地一声招呼,我们弟兄三人就雀跃般地聚拢过去,或缠她讲孤魂鬼怪,或听她教拼音汉字,或跟她吟民歌小调……其情融融、其乐陶陶的场景,至今回想起来依然胸荡层云,心生涟漪。但是今夜,母亲已经酣然入睡。她细微的鼾声与喁喁的秋雨合着共同的节拍,如同儿时听过的摇篮曲,这叫我无法去惊扰她幸福的美梦。可我还是无法入眠,索性蹑手蹑脚地从床上爬了起来,静静地伫立于窗前,沉浸在自己无边的闲思遐想之中……
⑤瓦是家的符号,家是情的寄托。离开了家,不见了瓦,乡愁自然而然就从心头泛起,思乡的旋律就会像窗外迷蒙的烟雨一样,在灵魂深处弥漫。于是,渭城的朝雨、清明的纷雨、楼台的烟雨、天街的酥雨等,几乎成了愁苦的代名词,“巴山夜雨涨秋池”表漂泊之忧,“寒雨连
江夜入吴”述离别之苦,“天阴雨湿声啾啾”言乱离之悲,“雨中百草秋烂死”感自伤之叹,“夜雨闻铃断肠声”哭诀别之恨……因此,乡愁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动人的章节,甚至可以说是中国文化的根。把身子寄居到泥瓦的屋檐下,把灵魂皈依到故乡的怀抱里,一代一代的文人就是这样在思乡的背景中,病着,痛着,忍着,这是一种顽固的无法根治的传染病,他们的诗文就是他们的病中吟,他们的书画就是他们的梦中影,温庭筠、李清照是如此,李商隐、郑板桥是这样,白先勇、余光中亦然。
⑥相比之下,我是多么的幸福,至少今夜是何等的幸运。因为上有青瓦为我挡雨,眼前有母亲与我相伴,所有的烦恼抛诸脑后,所有的喧嚣全然不顾,这片天地是完全属于我的,我觉得自己还是那个钻到母亲怀中撒娇的孩子,所以家不仅是个安身立命的地方,家还是归宿,是祥和,是精神,是漂泊者渴慕的故土!
⑦窗外的秋雨明显小了,我能敏锐地感觉到这是像牛毛也像花针的那种。细密的雨丝在鱼鳞瓦上无声地集聚,形成的豆大水珠从瓦檐上悄然滑落下来:一滴,两滴,三滴……这是母亲的叮咛,还是我的眼泪?这是家园的嘱咐,还是我的哽咽?其实无须言表离家总是忧伤,其实不必责怪自己不够坚强,在此时此刻,还有谁能深刻地体验到活着的真实,真切地感受到家园的可亲?!故而,乡愁永远都是美丽的,是我唯美生活中最诗意最眷念的部分,它滋润着我在异乡漂泊的干渴的心房,让我一次又一次挣扎在思乡的苦涩和甜蜜里……
1.开头两段在全文中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
答:
2.作者为什么说“鱼鳞瓦是广布于民间最本真也最易被人们忘却的先知”?
答:
3.文章第⑤段引用大量诗句有何用意?
答: 4.本文为何选取“闲雨”和“鱼鳞瓦”这两个意象来写乡愁?
答:
3
四、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4题
父 亲 张俊纶
父亲死的时候,我六岁。
父亲得的是伤寒。家里没有钱为他治病,请来巫医。巫医踮起一只脚,举着剑,剑柄上缀着纷纷铜钱。我还记得巫医口中念念有词,摇晃剑柄一片铜音的情景。
父亲担任过生产队长,也做过大队的水利技术员。有一杆水平尺,棕木,极沉实方正,横平面上有一滴水,竖平面圆眼儿上也有一滴水,只有接触的物体完全平正,一滴水方悠悠居中这是父亲存世的唯一遗物。我常把水平尺拿在手上把玩,或去测量堂屋的地面。母亲说,这是你父亲做技术员用过的,是用来测量沟塍河堤的,你测量堂屋有什么用啊。
母亲常对我谈起父亲的善良和温和。父亲对于我只是一个模糊的影子,我依稀记得父亲是圆脸,较少胡子,冬天里鼻子尖是红红的。母亲说,他的脚板常常开裂,塞得下一粒黄豆,赤肉涩涩的。他一年四季穿一双草鞋,草鞋都是他自己用稻草编织的。
我记得父亲在禾场里赶磙(“磙”指碾压稻谷的石磙),石磙套上框,由耕牛拉着旋磨儿,而耕牛须得有一个人牵引指挥,这个人的工作就称为“赶磙”。父亲手里好像有一根细柳条儿,有一下无一下轻轻拍打着。我不知从什么地方窜出来,冲着父亲高喊“张经标”,父亲的名字。那时的农村,儿子喊父亲的名字是忤逆,轻则吃骂,重则挨揍。然而父亲却没有生气,他脸上带着笑朝家里方向高喊:“你姆妈耶,听见没有?你的小儿子骂我呢。”喜欢之情溢于言表。 他曾无数次把我顸在头上,然而我只记得两次。一次是在曾王村看电影,电影的内容是一次激烈的战斗,有高亢的呐喊和噼噼啪啪的机枪声,我的目光那么高远,银幕一无遮拦,我看得惬意极了。这大约是我人生难得惬意的时光之一吧。一次是去姜家湾求符水。姜家湾在湖洲子上,有一株大枥木树,神树,树叶上滴落的雨水和露水,称为“符水”,据说包治百病。从我们墩上到姜家湾,要穿过几里长的稻田。稻子正是低头散籽的时候,田野上一片清香,田界子两旁存满了半垂的稻穗和蓬蓬的马绊草,父亲的草鞋走过时有唰唰唰的响声,我骑在父亲的头上,无边的稻田铺展着金黄,像一幅画。
母亲说,父亲夸过你的话也不记得了?我们家的饭碗,白瓷的,上面有一只蓝雀,翅膀是开展的,你小时候用铅笔在纸上照着描,描得像,你父亲欢喜得不得了,逢人说我小儿子乖,我小儿子乖。在稻田里批革时也说,在禾场里“开场”时也说。我对他说,自夸自,无意思。他说,我是夸我儿子,不是夸我自己,怎么是自夸自呢。
父亲只读过两个月的冬书。所谓“冬书”,就是利用冬闲的时候读书,这是农家穷孩子接受教育的方式之一。父亲有相当的悟性,不仅一手毛笔字写得好,而且还会四六骈俪文。小时候我见过他在箩筐上大写的一个张字,一气呵成,墨气淋漓。现在这只箩筐是早已烂朽无存了。
前不久我听说世纶兄弟家有父亲手录的家谱,还有一篇序文,我欣喜不已,连忙去看,然而世纶兄弟翻箱倒箧却没有找到。站在世纶兄的房间里,我沉默了很久很久。我永远记得父亲温暖,无奈,凄楚的目光,那时父亲奄奄一息,祖母和母亲把我抱到他的跟前。他看着我,目光穿透了我的胸膛,一直到现在,那种透力仍然有增无减。大约是在第二天,父亲就在无声无息中死去,那年他四十二岁。祖母大哭,雪一般发髻全部散开,像一朵大白花,怒放在父亲冰冷的房间里。母亲哭喊着“我的姊妹”,声音嘶哑了。
江汉平原上女人哭男人都喊“我的姊妹”,“我的姊妹”是一个女人对男人最后的挽歌,也是妻子将丈夫送往天堂的凄婉的安魂曲。每年清明,我去为父亲插青,送上几串花花绿绿的清明吊子。清明时节应当是雨纷纷的,然而,没有下雨,是我站在父亲的坟前,泪如雨下。父亲的早逝,使我过早地走向人间风雨,风雨淋湿了我飞行的翅翼,我无比仓皇,却在仓皇中锤炼自己,坚强自己。我现在也为人父,我像一株大树为儿子遮蔽风雨。儿子没能在风雨中接受洗礼,这不知是不是我的责任和罪愆?我自以为给了儿子很多.其实儿子真正得到了什么呢? 他得到的只是
1.理解画线的句子在文中的含义。
父亲的早逝,使我过早地走向人间风雨,风雨淋湿了我飞行的翅翼。
2.父亲去世后,文中有这样的描写:“祖母大哭,雪一般发髻全部散开,像一朵大白花, 怒放在父亲冰冷的房间里。”这段描写有何特点和作用?
3.通读全文,用简洁的词语概括“父亲”这个形象所具有的“美德”这一特点。
4.文章的最后作者写道:“我现在也为人父,我像一株大树为儿子遮蔽风雨……其实儿子 真正得到了什么呢?”请根据文意说明“儿子真正得到”的可能是什么?作者这样写体现了 怎样的意图?
4
散文强化训练答案
一、1.文章开头用海边的牡蛎、蚬子、香海螺等美味与海菜对比,引起下文。突出海菜不仅鲜美,而且价廉,把下锅烂与平民紧紧拴系在一起。
2.(1)“冻过劲就好了”的精神就是坚忍不拔的精神,作者赞美渔村人正是用这种精神战胜了严寒、饥饿等灾祸。(2)作者感受到,在割资本主义尾巴的时代里.家人、国人生活艰难,下锅烂的自然鲜味不复存在,而是被生活的艰难困苦所替代。
3.比喻、拟人(比拟)、排比。 比喻句:“海菜,却像绿色的绸缎”,形象地写出了在隆冬季节,万物死气沉沉,下锅烂如绿色的绸缎出现在冰雪覆盖的沙滩上,给人以希望;“海菜是海边人的命根子”,形象地指出海边人需要依靠海菜度日活命,点明了人与菜之间生死相依的密切关系。 拟人句:“下锅烂通人性,它知道人们挨饿,需要它,就使劲地长,把营养献给人们”,赋予下锅烂以人的情感,它不遗余力地向人们提供营养,进一步点出下锅烂的可贵。
排比句:“下锅烂有营养呀,人吃了长劲,猪吃了长膘,鸡鸭吃了下大个儿的蛋”,语势强烈,突出了下锅烂营养丰富,帮助困难时期的人与饥饿作斗争。
4.特点:鲜美、价廉、易煮、耐寒。寓意:下锅烂是渔村人战饥饿、斗严寒的不屈精神的象征,本文通过对下锅烂的咏叹,歌颂了人的巨大生命力与坚强不屈的精神,同时也折射了社会的风貌、历史的变化。
二、1.(1)把母亲比作“一座丰富的矿藏”,既说明自己很少写母亲是因为担心写不好,也突出了母亲的朴实。
(2)以“唯一”“最后”来突出母亲的“惜粮如命”,赞美了母亲的节俭、不忘本。 2.(1)完成收割后的田野宁静、优美。
(2)以此烘托母亲艰难翻地、捡拾残粮的劳动形象。
3.结构上:照应题目和前文;情感上:表达了作者对母亲的体贴、深爱和赞美。
4.(1)通过正面描写展现母亲形象。第三段中,正面描写了母亲的穿着和母亲翻地、捡拾的动作,展现了一个淳朴、惜粮如命的劳动者形象。
(2)通过侧面描写来烘托。第三段中的“我不由自主地就跪了下去”“眼泪就出来了”,第五段中的母亲生病后父亲的唠叨,写的都是家人心疼母亲,从侧面写出了母亲的淳朴、惜粮如命。
(3)通过细节描写点染。第三段中“举起,落下,举起,落下”的小锄头、母亲发现我以后却站不起来这些细节描写写出了母亲的认真细心和翻地、捡拾的辛劳。
三、1.①开头两段分别引出“雨”和“鱼鳞瓦”两个意象,照应题目。 ②为下文写乡愁作铺垫。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从两个方面进行:分析其在结构上所起的作用,分析其在表达主题(内容)上所起的作用。本文是通过“雨”与“瓦”这两个意象表达思乡这一主题的。
2.①说鱼鳞瓦是先知,是因为鱼鳞瓦是天地之间无数隐秘的收藏者和拥有者。 ②说鱼鳞瓦最本真,是因为鱼鳞瓦是泥土的另一种形式,非常朴素。 ③说鱼鳞瓦最易被人们忘却,是因为鱼鳞瓦广布于民间,人们非常熟悉,甚至熟视无睹。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的能力。结合语境,在上下文搜索,句意自能得出。语句所在的第③段中有“广布于民间”“是泥土的另一种形态”“它是天地之间无数隐秘
的收藏者和拥有者\"等语句,对这些信息加以整合,即可得出答案。
3.①充分说明“雨”几乎是愁苦的代名词,乡愁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动人的章节,是中国文化的根,升华了文章主旨。 ②增加了文采,丰富了文章的文化内涵。
【解析】回答引文的作用,一要立足引文内容,结合语境分析;二要思考引文对文章内容的影响。大凡引用,无非是丰富内容,表达主题。另外,根据引文性质的不同,还有增强阅读兴趣、丰富文化底蕴等作用。
4.①“雨”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几乎成为愁苦的代名词,“闲雨”容易引发作者思乡的凄苦、忧伤之感。 ②“鱼鳞瓦”是家的符号,意味着家的温暖、温馨,易于引发作者最真切、最深刻的乡愁。 ③“闲雨轻敲鱼鳞瓦”是作者生活中最熟悉的生活景象,是作者生活中最诗意、最眷恋的部分,凝聚着乡愁。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把握。文章由雨落鱼鳞瓦的场景写开,引出了童年回忆,引出了乡愁。要回答“为何”这样写,就要从文章中去寻找这两个意象和“乡愁”的联系。找到了联系,答案也就出来了。
四、1.父亲的早逝?让我失去了父爱的庇护,过早地品尝生活的甘苦,承受生活的苦难,承担生活给“我”的重压。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义的能力。对文中重要句子的理解,要利用上下文语境来进行正确阐释,“瞻前顾后”“由表及里”是行之有效的方法。所谓“瞻前顾后”,是指根据文章整体性的原则,将上下文句联系在一起,从文章主旨、相关内容和表达目的与技巧等角度审视作者的遣词用语,领会它的意义。所谓“由表及里”是指根据作者遣词用语的意图,从语表含义仔细琢磨出作者所要表现的内在含义。
2.运用比喻,摹形绘色地写出了祖母悲痛的情状,表达了祖母“白发人送黑发人”的巨大悲哀。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对文中重要句子含义及作用的把握。分析重要语句的作用首先要明确句子和文意内容的关系,这些句子往往是文眼句、引用句、衔接句、主旨句、深化句、情感句、总结句等。然后再寻找句中的关键词语,关键词语支撑了句子意思。还要分析语境,就是要槁清是在什么样的语境下说的,或者这样的语言引领了哪些内容。
3.对于句子的作用,一般都表现在内容和结构两个方面。慈爱、勤劳、温和、善良、俭朴等。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筛选和整合文中重要信息的能力。解答筛选与整合文章重要信息类试题,首先要大致概括全文的内容,找到符合题干要求的信息区间。其次还要注意解答这类题型的“潜规则”,即梳理信息时,只能多而不能少。因为评分细则没有规定信息多扣分,但遗漏了信息肯定不得分。再次,要注意主观因素,即严格按照要求,条分缕析,使答案显得层次清晰。
4.“儿子真正得到”的可能“只是贪图逸乐,还有思想的一片空白”。
写作意图:烘托父亲的形象,自责自己的行为,启发读者思考父爱的真正内涵和父爱少与多的辩证关系。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对文中信息的整合和理解及对文章主题的把握。文中重要文段和重要语句的运用,很大程度上在充实文章内容的同时又揭示了文章主旨,所以在分析时就要联系主旨,然后结合文段或语句作具体的阐释。作答时要尽量分析全面。
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