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点资讯 义务教育 高等教育 出国留学 考研考公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混合式教学模式在地方高校英语翻译教学中的应用

2023-05-19 来源:华拓网
混合式教学模式在地方高校英语翻译教学中的应用

作者:李亚棋

来源:《文学教育》 2019年第8期

李亚棋

内容摘要:混合式教学模式下,采用知识前置、知识内化、知识运用三大教学程序,优化目前的大学英语翻译教学。通过对比实验班与自然班前测与后测成绩,证明混合式教学模式益于提高地方高校非英语专业大学生的翻译能力。

关键词:混合式教学 大学英语 翻译教学

混合式教学是传统课堂教学与在线教学有机结合的一种教学模式[1]。混合式教学中的融合不仅是载体手段的整合,而且是教学模式的突破、教学时空的拓展[2]。根据混合式教学模式的特点、适用性及优越性,在保持大学英语原有课程设置的情况下,大学英语课程中的翻译教学流程可以分为以下步骤。

一.教学应用

1.1知识前置

混合式教学模式能把信息技术和翻译学习相结合,便捷的校园网络环境能让学生随时随地接触双语知识、翻译理论、翻译技巧、文化领域的词汇、表达等等,为翻译实践积累丰富的素材[3]。在混合式教学模式下,课前,大学英语翻译教学主要是向学生输入翻译理论,让学生预先了解翻译知识,为翻译实践打下理论基础。根据调查分析结果,大学英语翻译教学中应让学生了解与掌握基本的翻译理论与技巧。在教学实践中,从英汉语言对比,翻译理论与技巧两个大的方面,分为两个学期进行逐次介绍。学习资料来自教师自己准备的材料、MOOC与超星课堂上的翻译教学视频。课前,教师通过QQ群与微信群将课前需要学习的资料与教学视频网址发布给学生,学生利用课余时间独立进行学习。混合式教学模式驱使学生在教师讲解之前花费大量的时间开展自主学习[4]。学生学习完之后,可在班级学习群里与其他同学讨论交流学习体会以及学习中的问题,也可参与MOOC翻译课程学习中的讨论活动,与其他学校的学生进行讨论。与同学讨论交流完之后,教师将给学生发自评量表,学生可以根据课前自己独立学习的表现,参照教师提供的自我评价量表,进行自我评价,逐渐培养独立的翻译学习能力。

1.2知识内化

混合的目的是为助推原有教学模式而不是将其取代[5]。混合式教学模式下,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的课堂教学时间一共为50分钟。课堂任务主要是深化学生掌握的理论知识,借鉴翻译理论,让学生进行汉英翻译实践练习。经过课前的知识前置,学生对翻译的认知形成了大概的知识框架。课堂上,教师可利用有限的课堂时间,指导、协助学生吸收消化、掌握翻译知识点,引导学生使用已掌握的翻译理论指导翻译实践,使学生在做翻译实践时依照理论,解决翻译问题,提高译文翻译质量。

课堂上,教师首先总结学生课前学习的翻译资料与教学视频的要点,帮助学生梳理翻译知识体系,激活学生课前储备的翻译知识,使学生逐步熟悉课前学习的翻译知识。然后,经过头脑风暴,学生对课前接触的翻译知识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和了解,教师可以设计生生讨论活动。根据班级人数,把学生分成小组,让学生相互讨论他们课前学习的体会、感受、疑问等。

生生讨论可以提高学生相互学习,发现问题,探索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能提高学生对翻译学习的兴趣与热情。学生讨论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参与到一些小组的讨论,掌握学生的课前学习情况,了解学生学习中的问题与难题。生生讨论结束之后,让学生整理思路,提炼各小组集中讨论但还没有结果的问题,教师应针对他们的问题进行答疑解惑,具体解决他们翻译学习中存在的普遍问题,使学生能够完全领会学习的翻译知识。以上的课堂内容占用的课堂时间为12分钟。

学生充分掌握了翻译知识后,就进入到了翻译实践环节。学生课堂做翻译练习的时间是25分钟。实验班大学英语读写课使用的教材是《新视野大学英语读写教程 第三版》(2-3册),此教材中汉英翻译练习的设置与大学英语四级考试中的汉英翻译练习模式类似。翻译形式都是篇章翻译,不是句子翻译练习。一篇140-250个字的汉语段落,都是介绍与中国文化相关的话题。所以,学生课堂练习翻译的情景可以模拟大学英语四级考试中学生做翻译的实景。翻译知识点熟练后,限定25分钟做完练习,在做练习的过程中,教师不打扰学生,让学生独立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翻译练习。

混合式教学模式下,大学英语翻译课堂教学的最后一个环节是反馈、交流与总结,占用的课堂时间为13分钟。学生翻译实践结束后,学生可以依据自己在翻译过程中的表现,依据课堂自评量表,对自己的表现进行自我评价。评价结束后,进行同伴讨论与互评。以4-5人的小组为单位,小组成员之间相互交流讨论翻译结果,然后依据翻译结果进行同伴互评。讨论与互评结束后,每个组反馈各自小组组员的翻译表现以及翻译中凸显的问题,教师了解了整体情况后,针对学生翻译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讲解应对策略,彻底解决学生的翻译难题。最后,教师总结这节翻译教学的重难点,依据学生的翻译表现与翻译结果,教师对学生的课堂表现进行量化评价。

1.3知识运用

混合式教学模式下,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的最后一个教学程序是,课后学生对课堂掌握的翻译知识的巩固及进一步拓展应用。课后,在班级学习QQ群上,教师发布与课堂翻译实践练习相关主题的翻译材料。通过进一步的翻译练习,锻炼学生运用翻译理论指导翻译实践的熟练程度,加强学生对同一话题的不同篇章的翻译能力。学生翻译练习完成后,把各自的译文上传到批改网,借助批改网的自动评阅功能,学生可以立马得到评阅分数以及评阅反馈。学生可以借鉴参考评阅结果,修改自己的译文,然后再上传修改过的译文,再次得到评阅结果。经过反复修改,上传、评阅,学生可以发现问题,改正问题,翻译能力逐渐得到提升。教师可以在批改网上及时了解学生的翻译学习进展。学生还可以在班级英语学习群里探讨翻译实践过程中的遇到的问题,分享经验,相互学习。教师也可在群里解答学生的困惑,总结反馈翻译作业完成情况,督促学生循序渐进地提高自身的翻译能力。

二.实施效果

混合式教学目的在于融合课堂教学和网络教学的优势,利用和发挥各种资源优势,实现教学效果最大化[6]。基于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的现状以及混合式教学模式的特点,转变了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的传统模式。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实施效果,主要通过对比分析实验班与自然班测前及测后的成绩进行阐明。

2.1实验班与自然班的测前成绩比较

在大一下半学期混合式教学模式实施之前,对实验班与自然班的翻译能力进行测试。测试试题为一篇200字介绍中国书法的文章,要求学生在25分钟内把它翻译成英语。

混合式教学模式应用之前,实验班的最高分为82-83分,自然班的最高分为80-82分。实验班与自然班都有5-7人的翻译成绩不及格,占14%-20%;多数学生的成绩集中在60-70分,每个班60-70分的学生有17-22人,占44%-61%。调查结果显示,大学英语翻译教学模式改革之前,实验班与自然班学生的翻译水平基本处于同一水平线,除了1-3个特别优秀的学生与几个翻译能力较弱的学生,大部分学生的翻译水平都属于中等水平。

2.2实验班与自然班测后成绩比较

在大二秋学期,对非英语专业17级的实验班与自然班进行翻译能力测试,考核混合式教学模式应用于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的效度。测试题为一篇223字介绍丝绸之路的段落,要求学生在25分钟内翻译成英语。

根据统计结果,实验班全部通过翻译测试,且成绩大多集中在71-80分及81分以上两个分数段。而自然班没有全部通过翻译测试,有两个自然班各有2-3个学生没有及格。两个自然班的分数主要分布在60-70分与71-80分两个分数段。相较而言,实验班的翻译水平明显高于自然班。

三.结论

就学生而言,首先,为学生搭建了翻译的理论框架。其次,学生的翻译练习量增加。第三,学生对翻译的认知提高。第四,学生翻译速度提高。第五,学生的翻译能力提高。第六,学生翻译学习与大学英语学习兴趣提高。第七,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学习积极性与协作能力提高。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普及和大数据的发展,混合式教学模式已成为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和创新性的重要选择[7]。

就教师而言,根据访谈结果,教师也收益颇多。其中最突出的有以下两点:第一,教师的翻译教学能力得到极大提高。基于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大学英语翻译教学,向学生大量输入翻译理论知识与翻译实践练习。向学生输入的过程,也是教师自己快速吸收学习的过程。第二,教师的教学方法得到有效的改进。混合式教学模式实施后,教师的教学思路与模式发生了质的变化。从单一的关注语言本体转变为以理论指导实践为中心,着重翻译知识与翻译实践,由点到面,以面概点。教学模式也由原来的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在课堂上发挥主要角色,教师仅监督、指导与协助他们完成学习任务。

参考文献

[1]索格飞,迟若冰.基于慕课的混合式跨文化外语教学研究[J].外语界,2018(3):89-96.

[2]赵舒静.基于纸质媒介与数字资源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新探——“全新版大学进阶英语”的融合创新之路[J]. 外语界,2018(2):93-96.

[3]蒋晶.混合式教学模式下翻转课堂在大学英语翻译教学中的运用[J].教育现代化,2017(9):130-131,141.

[4]赵蒙成,夏倩.混合式教学模式应用于大学教学的行动研究——基于《课程论》的个案研究[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8(01):94-101.

[5]杨芳,魏兴,张文霞.大学英语混合式教学模式探析[J].外语电化教学,2017(01):21-28.

[6]郭玺平.混合式教学模式下的高校英语演讲课程设计与实践——以内蒙古师范大学为例[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 ( 教育科学版),2018(3):87-90.

[7]刘伟.高校远程教育混合式教学模式探析[J].中国成人教育,2018(7):76-78.

基金项目:甘肃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研究成果(课题编号:GS[2018]GHBBK153)

(作者介绍:李亚棋,河西学院外国语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翻译理论与实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