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口 CaCO、
BaCQ
2012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化学(必修)复习资料汇编
学业水平测试必修1、2必背考试点
1、化合价(常见元素的化合价): 碱•属元AgH: + 1
F :—1
金 C
素、 Ba
+
aMg
Zn、 +Cl
:—1, +5+
C、
、 : +2
2 U : +1O
:—2
1, , 7
Fe ,
: +2+3 :—2,
+
+6
Al : +3,
S
P
:―3
, 4,
+Mn : +2+4
+6+
3, +5
N
:―3
, +2+4+
2, ,
, 7
, , 、氧化还原反应
5
定义:有电子转移(或者化合价升降)的反应 本质:电子转移(包括电子的得失和偏移 ) 特征:化合价的升降
氧化剂(具有氧化性)一一得电子一一化合价下降一一被还原一一还原产物 还原剂(具有还原性)一一失电子一一化合价上升一一被氧化一一氧化产物 口诀:得一一降一一
(被)还原一一氧化剂
失一一升一一(被)氧化一一还原剂 四
种基本反应类型和氧化还原反应关系:
3、金属活动性顺序―
K Ca NgJMg^Al-Zn^FeJSn Pb JH)-C
还原性分解渐减弱
4、离子反应
定义:有离子参加的反应置换 电解质:在水溶液
非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和熔融状态下都不能导电的化合物 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第一步:写。写出化学方程式
第二步:拆。易溶于水、易电离的物质拆成离子形式;难溶
BaSC4、AgCl、AgBr、Agl、Mg(OH)2、AI(OH) 3、Fe(OH)2、Fe(OH)
3
、 CU(OH)2等),难电离(H2CO、fS、CHCOOH HClO fSO、NHH。、H2O
等),气体(CO2、SO、NH、Cl 2、O、H 等),氧化物(Na2O MgO Al 2Q 等)不拆
第三步:删。删去前后都有的离子
第四步:查。检查前后原子个数,电荷是否守恒 离子共存问题判断:
①是否产生沉淀(如:Ba2+和SO42-)
,Fe2+W OH-;
Ag Pt Au
② 是否生成弱电解质(如:NH+和0H-, H+和CH -)
4 3C00 ③ 是否生成气体(如:H+和CO 2- , H+和 SO 2-) 3 3
④ 是否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如:H+、NO-和Fe2+/I- , Fe3+和I-)
3
5、 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
化学反应一定伴随着能量变化。
放热反应:反应物总能量大于生成物总能量的反应
常见的放热反应:燃烧,酸碱中和,活泼金属与酸发生的置换反应 吸热反应:反应物总能量小于生成物总能量的反应 常见的吸热反应:
Ba(OH)2・8H2。和NHCI的反应,灼热的碳和二氧化碳的反应
、CO “ 还原 CuO
C
6、 各物理量之间的转化公式和推论
⑴微粒数目和物质的量: 碳原子数目为一摩尔,约为x ⑵物质的量和质量:
n==N / N A, N==nN N A 阿伏加德罗常数。规定所含的 1 023个,该数目称为阿伏加德罗常数
n==m / M , m==nM
⑶对于气体,有如下重要公式
a 、气体摩尔体积和物质的量: b、 阿伏加德罗定律:同温同压下
n==V / V m, V==nVm 标准状况下: V=mol
V(A) / V(B) == n (A) / n(B) == N(A) / N(B)
c、 气体密度公式:p ==M / Vm ,p 1/ p2==M1 / M2
⑷物质的量浓度与物质的量关系
( 对于溶液)a、物质的量浓度与物质的量
b、物质的量浓度与质量分数
7、 配置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
① 计算:固体的质量或稀溶液的体积
② 称量:天平称量固体,量筒或滴定管量取液体 ③ 溶解:在烧杯中用玻璃棒搅拌 ④ 检漏:检验容量瓶是否漏水
C==n / V , n==CV C==(1000 pw ) / M
(准确量取)
(两次)
2 — 3次,将洗液全部转移至容量瓶中
⑤ 移液:冷却到室温,用玻璃棒将烧杯中的溶液转移至选定容积的容量瓶中 ⑥ 洗涤:将烧杯、玻璃棒洗涤
(少量多次)
⑦ 定容:加水至叶面接近容量瓶刻度线 1cm- 2cm处时,改用胶头滴管加蒸馏水至溶
液的凹液面最低点刚好与刻度线相切
⑧ 摇匀:反复上下颠倒,摇匀,使得容量瓶中溶液浓度均匀⑨装瓶、贴标签
必须仪器:天平(称固体质量),量筒或滴定管(量液体体积),烧杯,玻璃棒,容量 瓶(规格),
胶头滴管
8、钠的原子结构及性质
结构 物理性 钠原子最外层只有一个电子,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而表现岀强还原性 质软,银白色,有金属光泽的,有良好导电导热性,密度比水小,比煤油 质 化学性 质 大,熔点较低 与非 金属 单质 与化 合物 与水反应,现象:浮,游,声,球,红 钠在常温下切开后表面变暗: 4Na+O==2Na2O(灰白色) 2Na+Cl2===2NaCl 钠在氯气中燃烧,黄色火焰,白烟: 2Na+2HO==2NaOH+H 与酸反应,现象与水反应相似,更剧烈,钠先与酸反应,再与水 反应 与盐溶液反应:钠先与水反应,生成 溶液中的盐反应。如:钠投入 蓝色沉淀。 NaOH和Hb,再考虑NaOH与 CuSO溶液中,有气体放岀,生成 2Na+2H2O+CuSC==Cu(OH)2+NQSO+H2 f 存在 保存 用途 自然界中只能以化合态存在 煤油,使之隔绝空气和水 制备钠的化合物,作强还原剂,作电光源 9、钠的氧化物比较 氧化钠 化学式 氧元素的化合价 色、态 稳定性 与水反应方程式 与二氧化碳反应方 程式 氧化性、漂白性
过氧化钠 NmO —2 白色,固态 不稳定 NmO —1 淡黄色,固态 稳定 N@O+HO==2NaOH NQO+C<2==NQCO 无 制备NaOH 2NQO+2HbO==4NaOH+Ot 2Na2Q+2CO==2NQCO+C2 有 供氧剂,氧化剂,漂白剂等 用途 10、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比校 NmCO 俗名 色、态 水溶性 碱性 热稳定性 与盐酸反应 与氢氧化钠溶 液 碱性(同浓度时,碳酸钠碱性 比碳酸氢钠碱性强, 不易分解 纯碱,苏打,面碱 白色,固态,粉末 > 碱性 NaHCO 小苏打 白色,固态,晶体 pH值大) 2NaHCO==N^CO+H2O+COf NaHC&HCI==NaCI+H2O+COf NaCO+2HCI==2NaCI+H2O+CO 不反应 NaHC(3+NaOH==N2CO+H2O 与澄清石灰水 与二氧化碳 与氯化钙溶液 用途 Na2CQ+Ca(QH)2=CaCQj +2NaQH Na2C^+H2Q+C(2=2NaHC^ NaCQ+CaCI2=CaCQ J +2NaCI 重要化工原料,可制玻璃, NaHOCa(QH)2=CaCQj +fQ+NaQH 不反应 不反应 治疗胃酸过多,制作发酵粉等 造纸等 11、金属的通性:导电、导热性,具有金属光泽,延展性,一般情况下除 态
Hg外都是固 12、 金属冶炼的一般原理:
① 热分解法:适用于不活泼金属,如 ② 热还原法:适用于较活泼金属,如 ③ 电解法:适用于活泼金属,如
Hg、Ag Fe、Sn、Pb等
K、Na、Al等(K、Ca、Na、Mg都是电解氯化物,
Al是电解AI2O) 13、 铝及其化合物
I、铝
① 物理性质:银白色,较软的固体,导电、导热,延展性 ② 化学性质:Al — 3e-==Al3+
a
、与非金属:4人1+3。2=点燃 2Q, 2AI+3S==AI 2佥,2AI+3CI 2==2AI点燃
b 、与酸:2AI+6HCI==2AICI 3+3H2 f, 2AI+3H2SQ==AI 2(SO4)3+3f f
常温常压下,铝遇浓硫酸或浓硝酸会发生钝化,所以可用铝制容器盛装浓硫 酸或浓硝酸
c 、与强碱:2AI+2NaQH+2HQ==2NaAIQ(偏铝酸钠)+3mf (2AI+2QH-+2HQ==2AIQ-+3H2f )
大多数金属不与碱反应,但铝却可以
d、铝热反应:2AI+Fe 2QB===2温e+AI2C3,铝具有较强的还原性,可以还原一些金
属氧化物
H、铝的化合物
① AI 2Q(典型的两性氧化物)
a、与酸:AI2Q+6H+==2AI3++3H2O b 、与碱:AI 2Q+2QH==2AIQ2-+H2O
② AI(QH) 3(典型的两性氢氧化物):白色不溶于水的胶状物质,具有吸附作用
a、 实验室制备: AICI 3+3NH •H2Q==AI(QH)3 ; +3NHCI,AI3++3NH •H 2Q==AI(QH) 3 J
+3NH+
b、 与酸、碱反应:与酸
③ KAI(SQ4)2(硫酸铝钾)
AI(QH) 3+3H+==AI 3++3H2Q
与碱 AI(QH) 3+QH==AIQ2-+2HQ
KAI(SQ 4)2 • 12H2Q,十二水和硫酸铝钾,俗名:明矶 KAI(SQ
4
) 2==K+AI +2SQ,AI 会水解:AI +3H2Q AI(QH)
a
+3H
因为AI(QH) 3具有很强的吸附型,所以明矶可以做净水剂
① 物理性质:银白色光泽,密度大,熔沸点高,延展性,导电导热性较好,能被 磁铁吸引。铁在地壳中的含量仅次于氧、硅、铝,排第四。 ② 化学性质:
14、铁
a、与非金属: Fe+S==FeS, 3Fe+2Ob===点燃O4,2Fe+3Cl 2===2Fed b、与水:3Fe+4H2O(g)===Fe 3C4+4f c、 与酸(非氧化性酸):Fe+2H+==Fe2++Hd
与氧化性酸,如硝酸、浓硫酸,会被氧化成三价铁
2+
2+
d、 与盐:如 CuCb、CuSO等,Fe+Cu ==Fe +Cu Fe 2+和Fe3+离子的检验:
-①溶液是浅绿色的
Fe2+ ■■②与KSCN溶液作用不显红色,再滴氯水则变红
一③加NaOH溶液现象:白色 ①与无色KSCN溶液作用显红色
一 色
一红褐色
Fe3+、②溶液显黄色或棕黄色
.③加入NaOH溶液产生红褐色沉淀
15、硅及其化合物
I、硅
硅是一种亲氧元素,自然界中总是与氧结合,以熔点很高的氧化物及硅酸盐的形 式存在。硅有晶体和无定型两种。晶体硅是带有金属光泽的灰黑色固体,熔点 高、硬度大、有脆性,常温下不活泼。晶体硅的导电性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 是良好的半导体材料,可制成光电池等能源。
H、硅的化合物
① 二氧化硅
a b
、物理性质:二氧化硅具有晶体和无定形两种。熔点高,硬度大。 、化学性质:酸性氧化物,是
高温
H2SQ3的酸酐,但不溶于水
SiO c
2
+CaO===CaSiO, SiO2+2NaOH==NSiO3+fO, SiO2+4HF==SiF4 f +2HO
、用途:是制造光导纤维德主要原料;石英制作石英玻璃、石英电子表、石英
钟等;水晶常用来制造电子工业的重要部件、光学仪器、工艺品等; 石英砂常用作制玻璃和建筑材料。
② 硅酸钠:硅酸钠固体俗称泡花碱,水溶液俗称水玻璃,是无色粘稠的液体,常
作粘合剂、防腐剂、耐火材料。放置在空气中会变质:
N@SiO3+CO+H2O==HSiO3 J +NaCO。实验室可以用可溶性硅酸盐与盐酸 反应制备
硅酸:N@SiO3+2HCI==2NaCI+H2SiO3 J
③ 硅酸盐:
a、是构成地壳岩石的主要成分,种类多,结构复杂,常用氧化物的形式来表示 组成。其表示方式
活泼金属氧化物•较活泼金属氧化物•二氧化硅•水。如:滑石
Mg(Si 4OO)(OH)2 可表示为 3MgO- 4SQ • H2O
b 、硅酸盐工业简介:以含硅物质为原料,经加工制得硅酸盐产品的工业成硅酸
盐工业,主要包括陶瓷工业、水泥工业和玻璃工业,其反应包含复杂的物理 变化和化学变化。 水泥的原料是黏土和石灰石;玻璃的原料是纯碱、石灰石和石英,成份是 NazSd • CaSiQ •
4SQ;陶瓷的原料是黏土。注意:三大传统硅酸盐产品的 制备原料中,只有陶瓷没有用到石灰
石。
16、氯及其化合物
① 物理性质:通常是黄绿色、密度比空气大、有刺激性气味气体,能溶于水,有
毒。
② 化学性质:氯原子易得电子,使活泼的非金属元素。氯气与金属、非金属等发
生氧化还原反应,一般作氧化剂。与水、碱溶液则发生自身氧化还 原反应,既作氧化剂又作还原剂。
拓展1、氯水:氯水为黄绿色,所含
部分仍以分子形 式存在,其主要溶质是
Cl 2有少量与水反应(Cl 2+H2O==HCI+HCIO),大 Cl2o新制氯水含 Cl2、HO HCIO 1 CI-、
CIO-、OH等微粒
拓展2、次氯酸:次氯酸(HCIO)是比H2CO还弱的酸,溶液中主要以
存在。是一种具有强氧化性 成HCI和O)的弱酸。
拓展3、漂白粉:次氯酸盐比次氯酸稳定,容易保存,工业上以
料制取漂白粉,其主要成分是
HCIO分子形式
(能杀菌、消毒、漂白)的易分解(分解变
CI2和石灰乳为原
CaCI2和Ca(CIO) 2,有效成分是
Ca(CIO) 2,须和酸(或空气中CO)作用产生次氯酸,才能发挥漂白作 用。
17、溴、碘的性质和用途 溴 物理 性质 化学 碘 深红棕色,密度比水大,液体,强 烈刺激性紫黑色固体,易升华。气态碘在空气 中显深紫气味,易挥发,强腐蚀性 红色,有刺激性气味 在水中溶解度很小,易溶于酒精、四氯化碳等有机溶剂 能与氯气反应的金属、非金属一般也能与溴、碘反应,只是反应活性不如 氯气。氯、溴、碘的氧化性强弱: 性质 Ch> Br2> 12 18、二氧化硫
①
味,气体,有毒,易液化,易溶于水 空气大 ②化学性质:
物理性质:无色,刺激性气
(1 : 40),密度比
a、 酸性氧化物:可与水反应生成相应的酸一一亚硫酸
可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
(中强酸):SQ+”O H 2SO
SO+2NaOH==N2SO+H2O, SO+Na2SO+fO==2NaHSO
b、 具有漂白性:可使品红溶液褪色,但是是一种暂时性的漂白 c、 具有还原性:SQ+CI2+2HO==HSO+2HCI
18、硫酸
①
物理性质:无色、油状液体,沸点高,密度大,能与水以任意比互溶,溶解时
放岀大量的热
②化学性质:酸酐是 SO,其在标准状况下是固态 物质 组成性质 浓硫酸 稀硫酸 电离情况 主要微粒 颜色、状态 性质 浓硫酸的三大特性 H2SO==2H +SQ fSO 无色粘稠油状液体 四大特性 + 2-+ 2 H、SO、(H2O) 无色液体 酸的通性 a、 吸水性:将物质中含有的水分子夺去
(可用作气体的干燥剂)
Fe、Al等金属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物薄膜而钝
(Pt、Au 除外):Cu+2HSO(浓)===CuSO+SO
△
b、 脱水性:将别的物质中的 H、O按原子个数比2 : 1脱岀生成水 c、强氧化性:i、冷的浓硫酸使
ii、活泼性在H以后的金属也能与之反应
f +2H2O
化
iii、 与非金属反应: C+2HSO(浓硫酸)===CO2 f +2SO f +2f0
iv、 与较活泼金属反应,但不产生 H2
HCI:
d、不挥发性:浓硫酸不挥发,可制备挥发性酸,如
NaCI+H2SQ(浓)==NaHSO+HCI
三大强酸中,盐酸和硝酸是挥发性酸,硫酸是不挥发性酸 ③
酸雨的形成与防治
小于的雨水称为酸雨,包括雨、雪、雾等降水过程,是由大量硫和氮的氧化 物被雨水吸收而
pH
形成。硫酸型酸雨的形成原因是化石燃料及其产品的燃烧、含硫金属矿石的冶 炼和硫
酸的生产等产
生的废气中含有二氧化硫:
能源,对含硫燃
料进行脱硫处理,提高环境保护意识。
SO
H2O H——2SO
H一 在防治时可以开发新
19、氮及其化合物
I、氮气(N2)
密度略小于空气,在空气中体积分数约 、物理性质: 无色、无味、难溶于水、为78%
、分子结构:
N,电子式 ,结构式 N= N 、化学性质: 分子式
结构决定性质,氮氮三键结合非常牢固,难以破坏,所以但其性 质非
催化剂
常稳定。
① 与f反应: N2+3H2 2NH 3亠
② 与氧气反应:
2NO+O
Nb+===放电或或高NO(无色、不溶于水的气体,有毒)
Q
2===2NO(红棕色、刺激性气味、溶于水气体,有毒
)
3N0
2
+fO===2HNONQ所以可以用水除去 NO中的NO
两条关系式:4NO+3O+2H2O==4HNO 4NO+Q+2HO==4HNO
n、氨气(Nf)
、物理性质: 无色、刺激性气味,密度小于空气,极易溶于水 化,
汽化时吸收大量的热,所以常用作制冷剂
(1 : 700),易液
H
、分子结构:
分子式一一NH,电子式一一
、化学性质:
,结构式
H — N —
H
① 与水反应: NH+fO NH 3 •H 20( —水合氨) NH 4++OH,所以氨水溶液 显碱性
② 与氯化氢反应: NH+HCI==NHCI,现象:产生白烟 、氨气制备:原理:铵盐和碱共热产生氨气
方程式:2NH4CI+Ca(OH) 2===2NH +2Hf 2O+CaC2 装置:和氧气的制备装置一样
收集:向下排空气法(不能用排水法,因为氨气极易溶于水
)
( 注意:收集试管口有一团棉花,防止空气对流,减缓排气速度,
收集较纯净氨气)
验证氨气是否收集满: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靠近试管口,若试 纸变蓝说
明收集满
干燥:碱石灰(CaO和NaOH的混合物)
皿、铵盐
、定义:铵根离子(NH4+)和酸根离子(如Cl-、SO2-、CO2-)形成的化合物,如
NHCI , NHHCO等
、物理性质:都是晶体,都易溶于水 、化学性质: ① 加热分解:
NHCI===I^H f +HCIf, NHHCO===NHf+COf +H2O
② 与碱反应: 铵盐与碱共热可产生刺激性气味并能使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的气体即
氨气,故可以用来检验铵根离子的存在,如:
△
NHNO+NaOH===NH+Uo+NaCI,,离子方程式为: NH++OH===NHf +HO,是实验室检验铵根离子的原理。
、NH+的检验: NH++OH===NH4 +HO。操作方法是向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并 加
热,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靠近试管口,观察是否变蓝,如 若变蓝则
说明有铵根离子的存在。
20 、硝酸 HNO产生“发 ①物理性质: 无色、易挥发、刺激性气味的液体。浓硝酸因为挥发
烟”现象,故叫做发烟硝酸
②化学性质: a、 酸的通性:和碱,和碱性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 b、 不稳定性:4HNO===4^O2 f +2H2O+O?,由于 HNO分解产生的 NO 或光昭 溶于水,所以久置的硝酸会显黄色,只需向其中通入空气即可消
除黄色
△
c、强氧化性:i、与金属反应:
3CU+8HNQ 稀)===3CU(NO3)2+2NOT +4
出0
Cu+4HNC(浓)===CU(NO3)2+2NQ? +2HO
常温下Al、Fe遇浓硝酸会发生钝化,所以可以用铝制或铁制的 容器
储存浓硝酸 △
ii、与非金属反应:
C+4HNQ 浓)===CQ f +4N0 f +2H2O
3: 1混合而成,可以溶解一些 d 、王水: 浓盐酸和浓硝酸按照体积比
不能溶解在硝酸中的金属如 Pt、Au 等
21、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
①原子组成:
原子不带电:中子不带电,质子带正电荷,电 原子核 中子
Y
子带负电荷
质子 质子数==原子序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 原子组成
核外电子 相对原子质量==质量数
② 原子表示方法:
:中子数 A=Z+N A :质量数Z :质子数N
决定元素种类的因素是质子数多少,确定了质子数就可以确定它是什么元素
16 ③ 同位素: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的原子互称为同位素,如: 0和18O, 12C和
143537
A
X
C,Cl 和 Cl
==质子数
④ 电子数和质子数关系:不带电微粒:电子数 带正电微粒: 电子数 电子数==质子数一电荷数
带负电微粒:
号兀糸 (请按下图表示记忆)
==质子数+电荷数
Li Be B C Na Mg Al Si
⑥元素周期表结构
He
O F Ne S Cl Ar
3周期,元素种类分别为 短周期(第 1、2、
2、8、8)
6周期,元素种类分别为 18、18、32)
元「周期(7个横行){长周期(第4、5、 素斗
不完全周期(第7周期,元素种类为 26,若排满为32) 周
期I族(18个纵行, 表
主族(7 个)(I A-W A)
0
16个族)斗副族(7个)(I B—W B)
族(稀有气体族: He Ne、Ar、Kr、Xe Rn) &族(3
⑦ 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周期数
高正化合价
⑧ 元素周期律:
列)
==电子层数,主族族序数 ==最外层电子数==最
从左到右:原子序数逐渐增加,原子半径逐渐减小,得电子能力逐渐增强
子能力逐渐减弱),非金属性逐渐增强(金属性逐渐减弱)
从上到下:原子序数逐渐增加,原子半径逐渐增大,失电子能力逐渐增强
子能力逐渐减弱),金属性逐渐增强(非金属性逐渐减弱)
所以在周期表中,非金属性最强的是
为Fr是放射性元素)
判断金属性强弱的四条依据:
(失电
(得电
F,金属性最强的是 Fr (自然界中是Cs,因
a、与酸或水反应的剧烈程度以及释放岀氢气的难易程度,越剧烈则越容易释放
出\",金属性越强
b、 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强弱,碱性越强,金属性越强 c、 金属单质间的相互置换(如:Fe+CuSO==FeSQ+Cu) d、 原电池的正负极(负极活泼性〉正极)
判断非金属性强弱的三条依据:
a、 与H2结合的难易程度以及生成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越易结合则越稳定,非
金属性越强
b、 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强弱,酸性越强,非金属性越强 c、 非金属单质间的相互置换
(如:Cl2+”S==2HCI+Sj )
注意:“相互证明”一一由依据可以证明强弱,由强弱可以推出依据
C
⑨化学键:原子之间强烈的相互作用
价键」极性键 1非极性键 子键
共价键:原子之间通过共用电子对的形式形成的化学键,一般由非金属元素与
非金属元素间形成。
非极性键:相同的非金属原子之间,
键
极性键:不同的非金属原子之间,
键
离子键:原子之间通过得失电子形成的化学键,一般由活泼的金属
A— A型,如:H2, Cl 2, Q2, N2中存在非极性
A— B型,如:NH3,HCl,HbQ, CQ中存在极性
(I A>H A)
与活泼的非金属元素(距A、% A)间形成,如: NaCl,MgQ KQH
NQQ,NaNQ中存在离子键
注:有NH+离子的一定是形成了离子键;
共价键
共价化合物:仅仅由共价键形成的化合物,如: 离子化合物:存在离子键的化合物,如:
AlCl 3中没有离子键,是典型的
HCl,HbSQ,CQ, HbQ等
NaCl,Mg(NQ)2, KBr, NaQH NHCI
22、化学反应速率
①
少量或生成物浓度的增加量,
定义: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浓度的减
v==A C/ △t
②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温度:温度升高,速率增大
浓度:浓度增大,速率增大 压强:压强增大,速率增大
(仅对气体参加的反应有影响 )
催化剂:改变化学反应速率 其他:反应物颗粒大小,溶剂的性质
23、 原电池
负极(Zn) : Zn— 2e ==Zn2+ 正极(Cu) : 2H++2e-==H2? ① 定义: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② 构成原电池的条件:
a 、有活泼性不同的金属(或者其中一个为碳棒)做电极,
其中较活泼金属
做负极,较不活泼金属做正极
b、有电解质溶液 c 、形成闭合回路 24、 烃
①有机物
a 、概念:含碳的化合物,除 CO CO、碳酸盐等无机物外
b、结构特点:i、碳原子最外层有
4个电子,一定形成四根共价键
ii、 碳原子可以和碳原子结合形成碳链,还可以和其他原子结合 iii、 碳碳之间可以形成单键,还可以形成双键、三键 iv、碳碳可以形成链状,也可以形成环状
c 、一般性质:i、绝大部分有机物都可以燃烧
来灭火)
(除了 CC14不仅布燃烧,还可以用 (乙醇、乙酸、葡萄糖等可以 )
ii、绝大部分有机物都不溶于水
② 烃:仅含碳、氢两种元素的化合物 ③ 烷烃:
(甲烷、乙烯、苯的性质见表 )
a、定义:碳碳之间以单键结合,其余的价键全部与氢结合所形成的链状烃称之
为烷烃。因为碳的所有价键都已经充分利用,所以又称之为饱和烃
b、 通式:Cnfn+2,如甲烷(CH4),乙烷 Qf),丁烷 QH© c、 物理性质:随着碳原子数目增加,状态由气态
(17及以上)
d、 化学性质(氧化反应):能够燃烧,但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同甲烷
C
n
(1 — 4)变为液态(5 — 16)再变 为固态
H2n+2+(3n+1)/20 2 nCO燃理+(n+1)H 2O
e、 命名(习惯命名法):碳原子在10个以内的,用甲、乙、丙、丁、戊、己、
庚、辛、壬、癸命名
④同分异构现象:分子式相同,但结构不同的现象,称之为同分异构现象 同分异构体:具有同分异构现象的物质之间称为同分异构体
女口 GHw有两种同分异构体: CHCHCHCH(正丁烷),CHCHCH异丁烷) 甲烷
乙烯 苯
分 子 式 CH4 C2H4 C6H6
结 构 式 结 构 简 式 电 子 式 空 间 结 构 物 理 性 质 不作要求 CH4 CH=CH 或 不作要求 平面型(无单键,无双键,介于 单、正四面体结构 平面型 双键间特殊的键,大n键 ) 无色、无味、难溶 于水、无色、稍有气味的 气体,无色、有特殊香味的液体,不 溶于水,密度比空气 小的气体,是天然 气、沼气、油田 气、煤道坑气的主 要成分 ① 氧化反应: ① 氧化反应: 难溶于水, 密度略小于空气 密度比水小,有毒 化 学 性 质 CH+2Q 点燃■ CO+2fO ② 取代反应: CH+CI2 光照* ① 氧化反应: a •能使酸性高锰酸 点燃 钾褪色 a. 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褪色 b. 2GH6+15Q 点燃CO+6H2O ② 取代反应: b • C2H.+3O2 ---------------------------- ► 2CQ+2HLO ② 加成反应: CHCI+HCI a. 与液溴反应: Fe +Br 2 —_+HBr b. 与硝酸反应: 浓fSQ + HO-NO ---------- ► △ ③ 加成反应:. +H2O CH=CH+Br2 ③ 加聚反应: » +3H 2 (・ Ni环己烷) △ nCH2=CH 催化剂>CH —CH— 产物为聚乙烯,塑 料的主要成份,是 高分用 途 可以作燃料,也可 以作为原料制备氯 仿子化合物 石化工业的重要原 料和标志,水果催 熟剂,植物生长调 节剂,制造塑料, 有机溶剂,化工原料 (CHaCI,麻醉 剂)、
四氯化碳、炭
黑等 合成纤维等 注:取代反应一一有机物分子中一个原子或原子团被其他原子或原子团代替的反应: 有上有下
加成反应一一有机物分子中不饱和键
连的反应:只上不下
芳香烃一一含有一个或多个苯环的烃称为芳香烃。苯是最简单的芳香烃
难加成)。
(双键或三键)两端的原子与其他原子直接相
(易取代,
25、 烃的衍生物
① 乙醇:
a、物理性质:无色,有特殊气味,易挥发的液体,可和水以任意比互溶,良好 的溶剂
b、 分子结构:分子式一一 C2H6O,结构简式一一CHCHOH或GHOH,官能团一一羟 基,一OH c、 化学性质:i、与活泼金属
(Na)反应:2CHCHOH+2Na 2dCHONa+Hf
点燃
ii、 氧化反应:燃烧: C2H5OH+3O 2CO+3H0 催化氧化:2CHCHOH+O 2CH或HO+21O
△
浓HSQ
iii、 酯化反应:CHCOOH+GCHOH CH 3COOCCH+H2O
d、 乙醇的用途:燃料,医用消毒
② 乙酸:
△
(体积分数75%),有机溶剂,造酒
a、物理性质:无色,,有强烈刺激性气味,液体,易溶于水和乙醇。纯净的乙 酸称为冰醋酸。 b、 分子结构:分子式
—COOH
C2H1Q,结构简式 CHCOOH官能团 羧基,
c、 化学性质:i、酸性 (具备酸的通性):比碳酸酸性强
2CHG00H+^2G0=2CHiC00Na+0+C0, CHCOOH+NaOHn^ONa+O
ii、酯化反应(用饱和NQCO溶液来吸收,3个作用)
d、 乙酸的用途:食醋的成分 (3%— 5%)
③ 酯:
a、物理性质:密度小于水,难溶于水。低级酯具有特殊的香味。 b、化学性质:水解反应
浓HSQ
i、 酸性条件下水解: CIHCQQC2GH+H2Q CH 3COOH+GCHOH
△
ii、 碱性条件下水解: CHICOOC2H}hl+NaOH CH 3GQQNa+GGhlQH
26、 煤、石油、天然气
①煤:由有机物和少量无机物组成的复杂混合物,可通过干馏、气化和液化进行 综合利用
蒸馏:利用物质沸点(相差在20C以上)的差异将物质进行分离,物理变 化,产物为纯净物
I分馏:利用物质沸点(相差在5C以内)的差异将物质分离,物理变化,产 物为混合物
干馏:隔绝空气条件下对物质进行强热使其发生分解,化学变化
② 天然气:主要成份是 CH4,重要的化石燃料,也是重要的化工原料 制炭黑和Hb)
③ 石油:多种碳氢化合物 (烷烃、环烷烃、芳香烃)的混合物,可通过分馏、裂
化、裂解、催化重整进行综合利用
分馏的目的:得到碳原子数目不同的各种油,如液化石油气、汽油、煤 油、柴油、重油等
裂化的目的:对重油进行裂化得到轻质油
(可加热分解
(汽油、煤油、柴油等),产物 (乙烯、丙烯、1, 3—丁二
一定是一个烷烃分子加一个烯烃分子
裂解的目的:得到重要的化工原料“三烯”
烯)
催化重整的目的:得到芳香烃
(苯及其同系物)
27、常见物质或离子的检验方法
物质(离子) 方法及现象 先用硝酸酸化,然后加入硝酸银溶液,生成不溶于硝酸的白色沉淀 先加盐酸酸化,然后加入氯化钡溶液,生成不溶于硝酸的白色沉淀 加入硝酸钡溶液,生成白色沉淀,该沉淀可溶于硝酸 无色无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Cl- SQ2- CQ Al3+ F$( ★) NH4( ★) Na+ K I 2 蛋白质
+ + I 2-(或盐酸),并生成 (CQ2) NaQH溶液,沉淀消失 加入NaQH溶液产生白色沉淀,继续加入 加入KSCN溶液,溶液立即变为血红色 与NaQH溶液共热,放岀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NH3) 焰色反应呈黄色 焰色反应呈浅紫色(透过蓝色钻玻璃) 遇淀粉溶液可使淀粉溶液变蓝 灼烧,有烧焦的羽毛气味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