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课时 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
教学内容:
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书本第88—89页例题、试一试、“想想做做”1—3题。
三维目标:
1、初步理解并掌握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2、经历探索和他人交流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的过程,能够正确计算,体验算法的多样化,培养估算能力。
3、通过动手操作,理解为什么个位不够减时要从十位退一的算理,调动同学们参与知识形成过程的积极性,使大家想学、乐学、会学。
教学重点:
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个位不够减时要从十位退一作十的算理。
教学资源:
学生已经掌握了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口算,以及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减法和两位数加两位数加法(包括不进位和进位)。
预习设计:
预习书本第88—89页内容,并尝试完成第89页“试一试”。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明确目标 1、口算下列各题。
12-4 15-6 11-8 16-9 52-8 47-9 24-5 63-8 2、用竖式计算。 56-23 97-42 3、出示课题。 50-26
二、目标驱动,自主学习
1、出示例题图,看图,理解图的意思,列式。从图中你知道了些什么?小星比小梅多多少张?怎么列式?
50-26等于多少?我们可以像学习两位数加两位一样可用小棒摆一摆,可以用计数器来拨一拨。请小朋友先择自己喜欢的方法,先想一想,再动手试一试,然后和同桌交流交流。 如果用竖式该怎么做?个位上0-6不够,怎么办?谁能试着上台来算一算?
提问:用竖式计算两位数减两位,你觉得从个位算起好些,还是从十位算起好些?为什么? 强调:在减十位上的数时,可别忘了先减去退去的1。
谁来说说自己是怎样想的,又是怎样算的?说说在计算的过程中应注意些什么? 学生动手操作学具,同桌交流后,全班交流。 如果用竖式该怎么做?让学生独立思考。 以小组为单位讨论算法。 师生交流计算方法。 总结用竖式计算时的注意点。
指导写上单位名称,指名口头回答问题。 2、教学“试一试”。
指名一人板演,其他的独立完成。 全班共同检查黑板上竖式。
同桌互相检查,并说说自己是怎么想的。 共同讨论得出注意点。 三、多层练习,内化提升
1、基础练习,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 学生独立完成。 集体交流 。
2、基础练习,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 学生独立完成。 集体交流 。
3、基础练习,完成“想想做做”第3题。 弄清题意。 学生独立完成。 集体交流。
交流时注意得数后面的单位名称是否正确。 提问:用竖式计算减法时要注意些什么?
用竖式计算减法时应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今天在这基础上进一步学习两位数减两位数的笔算。 四、课堂作业 1、学生当堂作业。
2、集体评议作业,同桌交换评价。 3、提供典型错例,分析、纠错。 4、全对的上交作业,有错的及时修正。
第二课时 练习十四(1)
教学内容:
书本第90页练习十四第1—5题。
教学目标:
1、使同学们进一步理解两位数减两位数的退位减的计算方法,能正确地、比较熟练地笔算两位数减两位数的式题,培养同学们的计算能力。
2、通过观察和交流,引导同学们区分计算时需要退位或不需要退位,提高学生鉴别错误和改正错误的能力。
3、使同学们逐步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并乐于表达自己的思路和想法,获得一些成功的体验。
教学重点:
掌握算法,正确计算。
教学难点:
弄清笔算退位减法的算理。
教学资源:
学生已经掌握了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的笔算。
预习设计:
40-23 52-34 80-57 76-45
教学过程:
一、揭题认标、举例梳理 1、交流预习作业。
2、学生认定学习内容和学习目标。 二、多层练习,内化提升 1、完成练习十四第1题。
学生说说每题得数的十位上是几,然后再计算,验证自己的判断是否正确。
指出:判断时可以先看十位上是几减几,再看个位上够不够减,要不要退位;也可以先看个位上要不要退位,再看十位上的数。 指名学生板演。
学生交流:判断十位上是几的时候可以怎样看? 学生笔算以上几题。 集体交流。
2、完成练习十四第2题。
学生独立思考,判断对错,找出各题的计算错在哪里,并改正。 组织学生交流,鼓励他们清晰完整地说出题中计算的错因。 集体交流:说说每题的判断结果,一起纠正错误。 3、完成练习十四第3题。 学生分组练习,个别学生板演。 集体校对。
4、完成练习十四第4、5题。
引导学生看清图意并指名学生完整地表述题意。 各自在书上解答。 集体交流。
三、当堂检测,评价反思。
前面我们学习了两位数减两位数的退位减,今天我们就用所学的知识来解决一些问题。 四、课堂小结
第三课时 练习十四(2)
教学内容:
书本第91页练习十四第6—10题。
教学目标:
1、使同学们进一步巩固退位的笔算减法,能比较熟练地进行估计,并进一步提高计算能力。 2、进一步巩固解答求比一个数多(或少)几的数的实际问题,培养同学们的初步分析、推理能力。
3、让同学们独立经历估算的过程,体会估算的好处,有意识培养同学们自觉估算的意识和习惯,提高计算的正确率。
4、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加强交流,体验与同伴合作的快乐。
教学重点:
培养自觉估计的意识和习惯,能分析题中的条件和问题之间的关系,灵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
培养自觉估计的意识和习惯,能分析题中的条件和问题之间的关系,灵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教学资源:
学生基本已学会退位减法的笔算,但容易把被减数十位所退的1忘掉,使计算出现错误。
预习设计:
91-82 33-26 62-25 41-18
教学过程:
一、揭题认标,举例梳理 1、交流预习作业。
2、学生认定学习内容和学习目标。 二、多层练习,内化提升 1、基础练习,口算: 34-7 38-9 65-8 34-3 38-5 65-4 学生口算。
学生观察比较,集体交流。
2、基础练习,完成练习十四第6题。 学生先计算,然后再比较大小。 针对错题及时纠正。
3、专项练习,完成练习十四第7题。 学生判断哪题是退位减,并说说自己的看法。 学生估算,并说说自己估计的方法。 学生笔算。 集体交流。
4、专项练习,完成练习十四第8题。
学生估计,先说说哪几题的得数小于40,同桌之间说说自己估计的方法。 学生笔算。 集体交流。
5、综合练习,完成练习十四第9题。 学生理解题意后,完整地口述题意。 独立解答,提醒:找到相关的条件再解答。
集体订正,说说每个问题是根据哪些条件求出来的,再说说自己的解题思路。 6、完成练习十四第10题。
学生自习阅读题目,看看题目中有哪些已知信息?要求什么信息? 学生独立计算,集体订正。 三、课堂小结
你学到了什么?还有什么问题吗?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