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树一帜
作者:杨 华
来源:《小学教学参考(综合)》2009年第06期
中央教科所张田若先生说:“阅读教学,第一是读,第二是读,第三还是读。”读是理解文字、体会情感的纽带,所有的创新都建立在读好的基础上。特别是在低段语文教学中读的训练不可忽视。
一、动情诵读,浮华汰尽显本色
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古人读书的经验之谈,至今仍闪耀着生命的光辉。如《望庐山瀑布》教学始,学生齐读课题时没有轻重缓急,教师巧妙点拨:“小朋友把课题要读正确了,你们还能按老师的要求来读好吗?怎么读,能看出李白到庐山瀑布干什么?”学生再读课题时就强调“望”字,“怎么读,能看出诗人望的是什么?”学生又读课题,又强调“瀑布”两字,教师引导学生通过朗读去感悟同一个句子中重音位置的不同形成的意义不同。在品读诗句感悟诗句的意境美时,“谁能抓住诗句的关键词来朗读。让大家感受紫烟缭绕的美景?”当学生重读“生紫烟”时,老师笑着提示:“我怎么感觉香炉峰在冒着滚滚的烟火?”学生恍然大悟,再读“生紫烟”时声音轻轻的,柔柔的。眯着眼睛陶醉在紫烟里。这样,学生读中感悟,吟中入境,自然做到“情动而辞发”。教师通过课件引领学生直观形象地领略了庐山瀑布的磅礴气势,为“诵中生情、吟中入境”奠定了基调。“谁能用朗读的方法告诉大家瀑布流得很快,流得很长?”学生在朗读时已经能够突出“飞、直”两个字了,但语速较慢,教师以简洁的话语巧加点拨:“流得太慢了,我怎么觉得这瀑布像涓涓溪流在缓缓流淌呢?怎么读能让人感觉瀑布很长?”学生再读“飞流直下”时,语速就快而响亮,读“三千尺”时,语气舒缓,语调略扬。教师点得准,拨得巧,学生的朗读人情入境,做到有声有色。
把课文的内容和感情通过自己的声音再现出来,这是一种再创造,是赋予作品以生命。师生能读得人情入境的语文课堂一定是充满生机、充满灵性、充满情趣的语文课堂。语文课堂,就应该让“读”占鳌头。
二、静心默读,此时无声胜有声
朗读固然重要,默读同样不可或缺。朗读和默读犹如人之左右手,同等重要。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语文课程标准》在第一学段阅读部分第三条指出“学习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如,针对课文《卡罗尔和她的小猫》要求教给学生默读的方法,使他们在充分的自读自悟中学会交流合作,充分享受阅读的乐趣的教学目标。为此教师可采用分层默读的方法来进行训练:
1 初次默读,整体感知。提出明确的默读要求(不出声,不指读;用眼看,用心悟。你读了以后。最想说的一句话是什么?)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对他们的不同见解给予适当的肯定和赞扬。
2 再次默读,画出文中你认为写得有趣的句子或者段落,再读一读。教师和学生进行个别的沟通交流,及时鼓励学生个性朗读,在朗读中体会语句和内容上有趣的东西。
3 默读感悟,启发思考,分组交流,分享各自的感受。在引导默读时,学生一次又一次被故事情节吸引,在充分自读自悟的基础上。就自己感兴趣的内容与别人交流,享受到了阅读的乐趣。
这样把“留白、静心”的默读引进课堂,追求在“此时无声胜有声”的默读中进入模糊理解的境界。语文课堂给学生创设一个默默读书的“场”,一个细细品味的“场”,一个静静思索的“场”。学生只有静下心来,沉浸于文本之中,才能调动起个人的生活经验、知识积累。从不同的角度对文本做出不同的解读,产生自己独特的体验。
三、动静结合,咬定青山不放松
欣赏文章讲究“动静结合”,欣赏风景讲究“动静结合”,其宴我们的课堂教学也要“动静结合”。“动”是指讲解、朗读、讨论、操作;“静”则是指学生的默读、观察、思考、想象。语文课中的“动”能激活孩子学习的情绪、活跃课堂的教学气氛;“静”则有利于孩子的深入思考。 读不在于形式多少,不在于时间长短,而在于是否有效。每一次读都要有不同的要求,不同的收获,不同的体验与提高。初读课文时的自由读、轻声读,为的是读通课文,通过辨别字音是否读准、语句是否读顺,实现整体感知;精读课文时采用指名读、默读或分角色朗读……走进文本,产生体验;总结升华阶段采用诵读或齐读,从而领悟方法,展示独特感悟。在课堂上,当学生作为个体沉浸于文本中,不论是朗读还是默读,都要给足时间,让学生充分地与文本零距离接触,与作者的心灵碰撞,这样,学生的想象才能自由放飞。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把朗读和默读结合起来,把感悟语言和理解内容联系起来,让学生亲历对课文从陌生到熟悉,由不理解到理解的学习过程,实现了感悟语言、理解内容、体会感情的有机结合。通过有效的读,一次次穿越语言文字,还文本以形象,还文本以情感,变他语为己语,化文境为心境。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